健康体适能评定理论
体适能评价[修订]
![体适能评价[修订]](https://img.taocdn.com/s3/m/86fdb5c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ab.png)
健康体适能评价一、身体成分身体成分指组成人体各组织器官的总成分。
总重量为体重,脂肪成分和非脂肪成分。
体脂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称为体脂百分比,余下的包括骨骼、水分、肌肉,这些是去脂体重。
1、身体质量指数(BMI)BMI指数(Body Mass Index,即身体质量指数,简称体质指数又称体重指数,英文为Body Mass Index,简称BMI),是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个标准。
主要用于统计用途,当我们需要比较及分析一个人的体重对于不同高度的人所带来的健康影响时,BMI值是一个中立而可靠的指标。
传统的是成人体重标准是少于30,但亚洲成人指标近被改为27.5。
一个BMI达到23的亚洲成年人被认为是超重,而理想指数是18.5至22.9。
儿童的BMI数值并不单单适用于成年人。
对于成长中的儿童,我们亦可利用他们的BMI值来推算他们是否超重。
以上的BMI计算式亦适用于2-20岁的人,但他们的过重及过轻指标,并非由一个固定的BMI值决定。
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儿童有不同的成长速度,若使用一个固定数值,容易做成错误判断。
很多国家及地区每年都会为当地的儿童作身高和体重的统计。
这些统计数据,都可以转化成为BMI值,从而再统计出当地儿童的BMI值分布。
根据这个分布,地方健康政府可以推算出当地儿童的过重及过轻指标。
一般来说,都会采用统计出来的平均BMI值及其标准差值,再计算出其常态分布的最高5%及最低5%作为过重及过轻指标。
另一方面,其BMI值位于常态分布的85%-95%区段的儿童,他们都有超重的危机。
2、身高标准体重160cm以下者身高标准体重=身高(cm)-100;166~175cm者标准体重=身高(cm)-105;176cm以上者标准体重=身高(cm)-110;女性体重比男性体重相应减少2.5kg。
3、体脂百分比体脂百分比是指将脂肪含量用其占总体重的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健康体适能评定理论

生活习惯:即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中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
体适能:是从体育学角度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指标。
健康体适能评价3方面机能:1、呼吸循环系统接机能2、身体成分3、肌肉骨骼系统:肌肉耐力肌肉力量柔韧性代谢体适能包括:血糖、血脂、血胰岛素、骨密度等。
影响体适能和健康的因素: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良好的个人习惯有利于健康:1、每星期进行2~3次中等强度的身体训练2、每日三餐的时间要规律,不吃零食3、每天要吃早餐4、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5、不吸烟6、不饮酒或少饮酒7、保持适当体重台阶指数青少年高度:男30cm 女35cm成人男30cm 女25cmHELP哲学观与健康H代表health健康E代表everyone 每个人L 代表lifetime 一生P 代表personal 个人运动强度: 低强度运动< 3met 中等强度运动≥3~6 met剧烈运动>6met运动处方定义: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目的而制定的一系列与个人身体状况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科学运动方法,即为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内容:1、运动目的2、运动项目3、运动强度4、运动时间5、运动频度6、注意事项运动强度生理表示: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靶心率:当运动时循环系统机能处于最佳状态,而且有不因心跳加快而感到不适,这时的心率又称靶心率。
Met梅脱:安静状态下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所消耗的氧量,一般为3.5毫升/分/千克运动强度计算:【运动时心率-安静时心率】÷【最大心率-安静时心率】测量量表类型:1、名称量表2、顺序量表3、区间量表4、比例量表BMI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BMI=体重KG÷身高M218.5~23.9属于正常大于24偏胖大于28肥胖体脂率:男性>25%女性>33%计算方法: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性取值为1女性取值为0体质:体质是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运动处方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运动处方“体适能评定理论与运动处方”是对体育范畴内身体综合能力及运动健康相关因素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
体适能的定义,可视为身体对生活、活动与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是一种满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够的能量完成各种活动任务的能力。
体适能一般分为三类:与健康有关的,我们称为健康体适能,包括:心肺耐力(心肺适能)、柔韧性、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肌肉适能),以及身体组成;而与动作技能有关的,我们称为运动技能体适能,包括:灵敏性、平衡感、协调性、速度、肌肉爆发力、反应时间等。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运动处方”不仅是本科生体育健身的课程, 也是社区健身指导者的培训课程。
通过学习该课程, 能掌握体育健身、教学及训练过程中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的测量与评价方法, 能为个人、团体和社区体育活动参加者提供体育锻炼有关的科学指导,促使人们从事积极、有规律、适量的体育运动, 为我国全民健身工程服务。
该课程的建设和改革, 符合拓宽专业基础, 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培养适应新世纪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现代教育理念。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运动处方”可以为我们提供健康生活方式的操作方法, 满足人们的健康需求。
老师讲课突出重点,授课条理清晰,内容详细,条理清晰,细致入微。
对深奥的生物现象解释的通俗易懂,并且见解独到深入,态度认真负责,极有耐心,善于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课堂气氛很活跃,使同学们对知识易与理解。
极大的提高了我们对“体适能评定理论与运动处方”这门课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内容中增加了以运动增进健康为目的的运动健康体适能和代谢体适能方面的知识。
随着课程建设的不断完善,课程反映了国际体适能理论研究以及方法手段研究的最新动态,新教材理念先进,陈述内容、体适能评定项目与方法与国际接轨。
课程包括理论部分,侧重介绍体适能评定理念与运动处方,包括体适能与健康新理念、健康评估、测量评价的基本理念,身体活动的能量消耗及其营养,身体成分与体重控制,心肺机能及其改善,肌肉力量和耐力及其改善,柔韧性和腰背功能及其改善,健身运动指导,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个性、健身运动、应激和健康等;还有一部分是实验部分,主要介绍体适能测评的操作方法,包括身体形态测评、身体机能测评和身体素质测评等。
体适能评定理论及方法健康评估

一、健康状况问卷
【第一部分】 个人信息
健身指导员应该随时掌 握这些信息,以备需要时联 系运动参加者的家庭成员和 医生。
【第二部分】个人病史
病史和家族史信息能 够帮助健身指导员制订适 当的身体活动计划以及确 定对参加者进行相关知识 教育的具体内容。
【第三部分】与健康有关的行为、态度
健身指导员可以帮助参加者改变这些 行为,建立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体适能评定理论及方法健康评 估
学习目标:
• 明确对参加体育活动者进行健康状况 评估的目的。
• 掌握为不同健康水平的体育活动参加 者制订运动计划的原则。
• 掌握运动中医学监督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健康状况评价
五方面的评估:
• 是否存在被确诊的疾病。 • 是否存在着促使某些疾病发生的潜在的危险
因素。 • 是否存在着某些疾病征候或症状。 • 是否有有损健康的生活方式或行为习惯。 • 体适能测试结果。
mlkg-1min-1
三、运动医务监督的具体操作
运动建议应建立在对参加者当前身体 状况的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并且参考医 生等专业人员关于限制因素的建议。对 于在某些体适能成分项目上水平较差的 参加者,进行针对性的运动使这些方面 得以提高。
对于参与剧烈运动健 身计划者而言,建议他们 在开始运动前应该进行详 细的医学检查,或要求他 们填写健康问卷也是简便 易行的方法。
小时的中等强度运 动
身体健康状况
关节炎
过长的时间用于驾驶、
听力缺失
搬运、坐或站立
接受过背部、眼睛、 痛风
肺部和颈部手术 腰背疼痛
测试值
体脂率 女子<15 % 或 >30%;男 子<6% 或 >25 %
仰卧起坐<10 坐位体前屈<15cm
健康体适能评估标准

健康体适能评估标准
健康体适能评估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身体成分:包括体重、体脂率、肌肉量等指标。
一般来说,健康的身体成分应该是体脂率较低、肌肉量适中。
2. 心肺耐力:通过有氧运动测试来评估,如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
健康的心肺耐力应该是能够持续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而不会感到过度疲劳。
3. 肌肉力量和耐力:通过力量训练测试来评估,如俯卧撑、仰卧起坐、举重等。
健康的肌肉力量和耐力应该是能够完成一定强度的力量训练,而不会出现肌肉酸痛和疲劳。
4. 柔韧性:通过身体柔韧性测试来评估,如坐姿体前屈、仰卧腿部伸展等。
健康的柔韧性应该是能够轻松完成这些动作,而不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5. 平衡和协调能力:通过平衡和协调测试来评估,如单脚站立、跳绳等。
健康的平衡和协调能力应该是能够稳定地完成这些动作,而不会失去平衡或摔倒。
健康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第二章 健康评估

运动前健康筛查的目的
• 对所有准备参加运动的个体进行危险分层(低、中、高危分层)。 • 分层的依据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数量和确诊的心血管疾病、代谢
健康评估
学习重点
• 对参加体育活动者进行健康状况评估的目的。 • 为不同健康水平的体育活动参加者制订身体活动锻炼计划的
原则。 • 运动中医学监督的基本原则。
为何要进行健康评估
• 帮助活动参加者确定他们当前的健康状况。
• 参加者存在已经被确诊有严重健康问题,并正在接受治疗。 • 经过医生和健康工作者的详细分析,确认参加者没有健康问题或
PAR-Q+
ACSM 运动前健康筛查流程
• 首先要确认个体目前是否有规律运动习惯,以便于确定这些个体是否已经适应 了规律的体力活动的用力程度,对于还没有适应者,运动可能会对其心血管系 统产生过度的负荷并增加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的风险。
• 有运动习惯的参与者是指其有进行有计划的、系统性的运动习惯,并在过去的3个月进行至 少每周3天、至少30 min强度的运动。
试结束后送其回家。 • 如果运动测试是用于诊断目的,病人最好能够停止服用心血管处方药,但必须得到内科医生许可。 • 如果测试是出于功能评估或开具运动处方的目的,患者应继续按日常需要服药,测试中的反应将与运动训
练中预期的反应一致。 • 参与者应提供所服用药物的名称、剂量和次数,尤其是测试前最后一次实际服药量。
• 运动测试前必须获得参与者充分的知情同意。 • 确保参与者了解运动测试或运动计划的目的及相关风险,并能随时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考试复习资料(最新版)

1.测量的可靠性: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批受试者使用相同的测量手段,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2.体适能:从体育学角度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指标。
指机体有效与高效执行自身能的能力,也是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能力。
3.体型:对人体某个阶段形态结构及组成成分的描述。
4.测量的有效性:所选择的测量手段在测量欲测对象时的准确性程度。
5.测量的客观性:不同测试者或同一测试者对同一受试者测试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6.百分位数法:以大样本调查资料的中位数为基准值,以其它百分数为离散距进行分等级评价的过程。
7.身体成分:是身体脂肪含量和非脂肪组织分别占体重的百分比。
8.BMI:体重指数,是一个参照个体的身高来评价其体重是否合理的简易指标。
9.测量与评价:测量是将一些可以测得的物理量、非物理量转换为数值或记号,进行资料汇集、信息收集的过程。
评价则是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科学分析作出价值判断,赋予被测量事物某种意义的过程。
10.骨龄:是儿童少年骨骼发育(钙化)程度,同骨发育标准比较求得的发育年龄。
11.靶心率:通过有氧运动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时有效而且安全的运动心率范围。
12.热价:1克营养物质在氧化分解时所释放出的热量。
13.氧热价:机体每消耗1L氧所能够产生的热量。
14.运动风险:运动训练和体适能测试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包括运动损伤、诱发心血管疾病甚至造成死亡。
15.生活方式:人们长期受一定民族、文化、社会、经济、风俗、规2.试简述督促运动行为改变的方法。
正确评定;自我监控;目标设定;强化巩固;立下保证3.试举一例柔韧性的测试方法。
坐位体前屈:器材:坐位体前屈计方法:测定台约30cm高,受试者直腿坐在地上,双足跟(赤足)置于台面,背部、后腰紧靠壁面,双臂及手指伸直下落至台高的指尖点为测定基点(0cm),上体尽量前屈,两臂及手指伸直,两手并拢,指尖轻轻推动尺上的游标下滑直到腰部无法弯屈,手臂不能前伸为止,两指尖到达点保持数秒的位置记录基点到指尖到达点的垂直距离。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身体成分测试

谢谢大家!
根据测量仪器周波信号不一可分为单、低、 高周波测量仪(图3)。高周波测量仪,周波 信号直接穿过细胞,因此个体差异小,结果 准确。随着BI法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不断 有站立式、手捏式、手脚并用式测量仪问世.
11、CT法 (Computed Tomography)
CT法即计算机断层摄像法。基本原理是利用X光射线穿过人体对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 扫描,由对侧探测器接收透过层面后的X线按其强度比例转换为可供记录的电信号,然后 经过摸拟数字转换器转换为数字后进入计算机,计算机就把从各个方面获得的信息进行 运算,排列成短阵,这些数字短阵可储存于磁盘或光盘中。最后再经过数字/模拟转换器, 把数字或矩阵转换成矩阵排列的图像就形成了CT图像,可以显示,拍片。利用CT测量脂 肪面积是迄今为止最准确的评价脂肪区域性分布的方法之一。
7、空气置换法 (the air displacement method)
被测者进入溶器内,根据溶器内的空气量的 变化测量身体成分的一种全新方法。
空气置换法的测量原理同水下称量相同,用全 身的密度来计算出脂肪量和瘦体重的百分比。当被 测者进入空气置换仓内几秒钟,感受器计算压力测 出人体排出的空气量,精确地分析身体成分,确定 脂肪及瘦体重的基准值,包括密度、体脂量、体脂 率、瘦体1 重等
增减体重的关系
小结
身体成分的测量方法多种多样,14种测量法各具特色。BI法、皮脂厚度卡钳法、BMI、WHR 法应用极为广泛。近来B超测量法已越来越朝着普及的方向发展,在临床试验及大样本 群体的测量中十分普及,它不仅能测量皮下脂肪,而且能测量内脏脂肪。密度法(多采 用水下称重法),作为身体成分测量的金标准,被广泛用来评定其它测量方法的有效性。 但这种方法需要特殊设备,结果受肺残气量,腹腔内内气体及体液总量的影响。DXA法 其价值与密度测量法相似测定效果甚至更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习惯:即生物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各种活动中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
体适能:是从体育学角度评价健康的一个综合指标。
健康体适能评价3方面机能:
1、呼吸循环系统接机能
2、身体成分
3、肌肉骨骼系统:肌肉耐力肌肉力量柔韧性
代谢体适能包括:血糖、血脂、血胰岛素、骨密度等。
影响体适能和健康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良好的个人习惯有利于健康:
1、每星期进行2~3次中等强度的身体训练
2、每日三餐的时间要规律,不吃零食
3、每天要吃早餐
4、保证每晚7~8小时的睡眠
5、不吸烟
6、不饮酒或少饮酒
7、保持适当体重
台阶指数青少年高度:男30cm 女35cm
成人男30cm 女25cm
HELP哲学观与健康
H代表health健康
E代表everyone 每个人
L 代表lifetime 一生
P 代表personal 个人
运动强度: 低强度运动< 3met 中等强度运动≥3~6 met
剧烈运动>6met
运动处方定义: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目的而制定的一系列与个人身体状况相适应的、行之有效的科学运动方法,即为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内容:
1、运动目的
2、运动项目
3、运动强度
4、运动时间
5、运动频度
6、注意事项
运动强度生理表示:
最大摄氧量的百分比
靶心率:当运动时循环系统机能处于最佳状态,而且有不因心跳加快而感到不适,这时的心率又称靶心率。
Met梅脱:安静状态下每千克体重每分钟所消耗的氧量,一般为3.5毫升/分/千克
运动强度计算:【运动时心率-安静时心率】÷【最大心率-安静时心率】
测量量表类型:
1、名称量表
2、顺序量表
3、区间量表
4、比例量表
BMI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BMI=体重KG÷身高M2
18.5~23.9属于正常大于24偏胖大于28肥胖
体脂率:男性>25%女性>33%
计算方法:1.2×BMI+0.23×年龄-5.4-10.8×性别男性取值为1女性取值为0
体质:体质是指人的有机体的质量。
它是在遗传的基础上由变异而造成的人体在形态、生理、生化和行为相对稳定的特性。
测量的可靠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批受试者使用相同测量手段,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影响测量可靠性的因素:
1、测量误差
2、受试者个体差异及能力水平
3、重复测量间隔时间
4、测量的长度
5、测量容量与类型
6、成套测量中各单项可靠性水平
测量的有效性概述:是指所选择的测量手段在测试预测对对象时的准确性程度。
测量的客观性概述:是指不同测试者或同一测试者对同一测试者测试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测量具有可靠性、有效性、客观性、经济性和标准化的特性。
健康的4大基石:戒烟限酒、合理营养、适当锻炼、心理平衡。
测量:是讲一些可以测得的物理量、非物理量转变为数值或记号进行资料汇集、信息收集的过程。
评价: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科学分析做出价值判断,赋予被测量事物某种意义的过程。
体质测试的范畴:
1、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上臂围等)
2、生理功能水平(安静心率、血压、肺功能)
3、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力量指标握力爆发力指标纵跳柔韧性指标体前屈等)
4、心理素质发展水平
5、对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