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结构技巧 PPT课件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课件57张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课件57张
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 阳。
对偶的作用
1.结构对称,形式整齐; 2.节奏鲜明,音节和谐,琅琅上口; 3.高度概括,凝炼集中,富有表现力。
7.叠字
叠字是重复使用同一个字。 作用:①增强语言的韵律感 或是起强调作用;②能使诗 歌所描写的自然景物或人物 特征更生动形象。
叠字举例
• 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刘希夷《白头吟》) •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李清照 《声声慢》) •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 4.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
• 4.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李商隐)
课本借代举例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金戈铁马”代精锐的部队)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沾巾”代哭泣)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雁”代书信)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龙标”以官职代王昌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汗青”代史书)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落红”代落花)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以“绿”代叶,以“红”代花)
比喻的表达效果
1.突出事物特征,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 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2.给读者联想和想象,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3.文采斐然,更有感染力。
2.比拟
比拟分类
1.拟人:将物比作人。 如:明月不谙离恨苦,斜 光到晓穿朱户。
2.拟物:将人比作物,或 将此物比作彼物。 如:却恐双溪舴艋舟,载 不动,许多愁。(将抽象 的愁拟作具体的有重量的 物)
常见借代
22.南冠:囚犯 23.同窗:同学 24.烽烟:战争 25.丝竹:音乐 26.垂髫:小孩 27.伉俪:夫妻 28.三尺:法律 29.膝下:幼儿

诗歌鉴赏之结构技巧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结构技巧ppt课件

诗中首先细致地描写了秋天的景色尾 联陡转,以“惆怅”引出诗人的思乡之情。
《村行》是北宋诗人王禹偁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是作者
即景抒情小诗中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以村行为线索,以多彩之笔 逼真地描绘了山野迷人的景色,以含蓄的诗语真切地抒发了诗人 拳拳思乡之情。 词句注释 ⑴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 的乐趣。 ⑵晚籁:指秋声。籁,大自然的声响。 ⑶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 色。 ⑷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 状。 ⑸原树:原野上的树。原,原野。[1] [2] [3] 白话译文 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 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 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 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
古诗词主旨的体现
其内容是如何体现主旨的
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卒章显志
以小见大 对比
1.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这个“目”就是诗歌的主题, 运用这种方法开头,就为全文指明了“航标”。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唐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襟。 诗开门见山,直接点出诗人的感慨:只有离别 家乡、奔走仕途的游子,才会对异乡的节物气候感 到新奇而大惊小怪。在这“独有”、“偏惊”的强 调语气中,生动表现出诗人宦游江南的矛盾心情 。
诗作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 后破势而出。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歌表现手法课件(共47张PPT)

诗歌表现手法课件(共47张PPT)
晓出净慈寺送林方子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2)运用烘托手法,其好处是以“静”衬托出杜鹃啼声的悲切。 1、虚——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的人或事物。
北陂杏花 王安石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作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
(2 (3)设想的未来之境。
续延伸,动中取静,以动 衬静。 “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从侧面通过描绘某件事,景或人的方法来衬托出主要的人或事物。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故乡明月”——“乡思情”;
用“长于亭艺折术柳创”—作—,例“惜就别是:情从”正;姜面着夔意描写《。 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
江上看山 (苏辙 )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村赤如赭。
暮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去霭新画。 前山更新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浓秀,依然不负远来人。
[分析]此诗通过色彩的层层渲染,描绘出一幅幅美景:“赤如赭” 的“荒村”、“落日”时分的“霭新画”、“更新色更深”的“前
山”,已让诗人观止,抒发感叹——谁知可爱信如今!却哪知巫山最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题为“石头城”,明显是写“石头城”,但诗歌不从石头 城入手,却从石头城周围景物(山、潮水、月)入手,写出 了石头城这一“故国”的没落与荒凉。
古代诗歌鉴赏
诗歌的表达技巧
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
修辞方法: 设问、反问
表达技巧(Ⅰ)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结构技巧: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结构技巧篇章结构课件

诗歌鉴赏表现手法之结构技巧篇章结构课件

学习交流PPT
12
2、层层铺垫
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情节的准备或 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这是明朝徐渭《题柳亭送别图》一诗,诗作 先是层层铺垫,蓄势待发,而后破势而出。
学习交流PPT
13
另外,在写景抒情诗中,我们也可以说, 诗歌中的写景是为抒情作铺垫。
卒章显志、开门见山、以小见大、对比等。
学习交流PPT
4
一、景情顺序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先景后情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 高高秋月照长城。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 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愁”字统领全诗,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与下文构成因果关系,开头讲”愁“,下文
交代因何而愁。
学习交流PPT
9
3、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 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而 意犹未尽。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从军行》
2、寻找诗词中的标志性语言
如在以时空为序的诗词中要注意寻找
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句子;写景抒情或
托物言志的诗词中要注意末尾卒章显志的
抒情议论句。
学习交流PPT
3
诗歌的结构技巧
1、景(事、物)与情(主旨)的关系(顺序): ①先景后情(大多如此)②先情后景③以景 结情。 2、结构特点:

《诗歌构思技巧》课件

《诗歌构思技巧》课件
《诗歌构思技巧》ppt课件
目 录
• 诗歌构思概述 • 诗歌主题的构思 • 诗歌语言的构思 • 诗歌意象的构思 • 诗歌结构的构思 • 诗歌风格的构思
01
诗歌构思概述
诗歌构思的定义
诗歌构思是创作诗歌过程中的重要环 节,是指诗人运用创造性思维,对诗 歌的主题、语言、意象、节奏等方面 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的过程。
总结词
注重意象的独特性
详细描述
独特的意象能够让诗歌更具有个性和特色,使读者印象 深刻。在选取意象时,可以考虑一些不常见的、具有特 色的意象,以增加诗歌的艺术魅力。
意象的组合
总结词
合理安排意象的顺序
详细描述
意象的顺序和组合方式对诗歌的整体结构和意义有很大影 响。在组合意象时,应考虑其内在逻辑和情感线索,合理 安排顺序,使诗歌更加流畅、自然。
04
诗歌意象的构思
意象的选取
总结词
选取典型的意象
详细描述
在诗歌创作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意象能够更好地表达 主题和情感,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总结词
避免意象过于复杂
详细描述
过于复杂的意象可能会让读者产生困惑,难以理解诗歌 的主题和情感。因此,在选取意象时,应尽量选择简单 、明了、易于理解的意象。
详细描述
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可以根据诗歌的主题和情感需要选择合适的修辞手 法。运用修辞手法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使用导致语言失真或产生歧义。
调整语序和节奏
总结词
语序和节奏的变化能够打破语言的常规 ,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
VS
详细描述
在构思诗歌时,可以适当调整语序,打破 语言的常规表达方式,以突出主题或营造 特殊的氛围。同时,要注意节奏的变化, 通过押韵、断句等方式使诗歌更具韵律感 。调整语序和节奏时要保持整体上的和谐 统一,避免产生突兀或不连贯的感觉。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结构章法课件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之表现手法、结构章法课件

子黄时雨。(

6、赋、比、兴
赋: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不用比喻。 比:以彼物比此物。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区1、分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起逑兴。
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3、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
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赋
4、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宋) 欲扬先抑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举例: 2、贾生 李商隐
欲抑先扬
贾生才调更无伦,宣室求贤访逐臣,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写汉文帝召见贾生,看似褒扬,但到
最后说汉文帝“不问苍生问鬼神”才知是 贬抑。褒扬的真正目的是这了后文的贬抑, 使讥讽之意表现得更为有力。
统帅全诗,奠定基调,点明题旨;
2 曲__笔__入__题_:不马上就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发端。
运用得好,或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或设置悬念,吸引 读者。
咸阳城西楼晚眺 许浑 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州。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点:指最能显示人事景物的形象状态特征的详细描写; 面:指对人事景物的叙述或概括性描写。 点面结合:就是“点”的详细描写和“面”的叙述或概 括性描写的有机结合,其实也就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举例: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属于面的铺陈,写尽了 环境的苦寒与孤静;“孤舟蓑笠翁”属于点的描绘; 点面结合,凸显“蓑笠翁”坚忍不拔,卓尔不群的形 象特征。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5、铺垫
即以前面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后面主要 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东边一颗柳树,西边一颗柳树, 南边一颗柳树,北边一颗柳树,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wǎ得n 行人住? 纵然碧绦千万缕,哪能绾得行人住?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1)诗诗的的前前两两句句,,有有版版本作本“作将“军将此去军必此 去封 欢必侯 哪, 一封士种侯卒?,何请士心简肯 要卒逗 说何留 明心” 理肯, 由与 。逗本留诗”相,比你与更本喜 诗(相2比)“你马更后喜桃欢花马哪前一雪种”?一句请在简艺要术说表明现 理上由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从赞美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 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 (分析概括)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仰慕和思念 之情。(点明情感)
课堂演练1
(08四川卷)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①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 留下买花钱,趱入种桑园②。茅苫三间厦③,秧肥数 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明传;窗前,钞几联清新 杜甫篇。 [注]①吴西逸:生平不详,曾当过小官,终看破红尘归隐。此
其中心是景(事、物)情(或主旨)的关系
按景情 的顺序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先景(事)后情(大多如此) 先情后景 以景结情
诗歌鉴赏之篇章结构总结(共54张PPT )
1、先景后情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表达技巧 课件(共94张PPT).ppt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表达技巧 课件(共94张PPT).ppt
• 白居易《杨柳枝词》“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 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
• 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 形态。
• 再如王昌龄《从军行》“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 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 第一句景物描写,烘托了战况的紧张;第二句侧面描写 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 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 再如 柳永《雨霖铃》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诗 人完全撇开了愁、怨、相思之类直抒胸臆的字眼,也没有借助比喻、夸 张等修辞手段,而是选择了"杨柳岸"这个颇能惹人缱绻情思的场景,再 把"晓风"、"残月"这两个色调上一清新、一凄惋形象剪接进去,造成鲜明 强烈的对比和呼应,使人获得空间宽广、时间连绵的审美感受,自然而 然地形成一个朦胧、深远又带点神秘意味的艺术境界。
• 颈联进一步写动景: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 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4、白描
白描本是国画的一种技法,纯用线条 勾勒,不加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把经过选择的九种事物(列锦),巧妙地排列开来, 勾勒出荒远古道上秋风飒飒的凄凉景象,写出了“断肠 人”眼中的凄凉景象,通过景象有力地烘托了人物的伤 感之情。
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 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 歌中没有“说明”这一种)。 返回
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 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一般用于叙 事诗的表达,以高中课本中《琵琶行》 和《孔雀东南飞》为代表,而律诗和 绝句当中也有出现,如:杜甫的《登 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 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欲抑先扬
李商隐《贾生》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 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 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 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夜半虚席",不是 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这究 竟是什么样的求贤,对贤者又究竟意味着什么啊! 讽刺辛辣,感慨深沉,非抑扬而不能达到此效果。
伏笔是指对将要在文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予作 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照应是指诗中对 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 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 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陆游《诉衷肠》)
这首词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在天山”与 “当年”句相应;“身老沧州”与“关河梦”句相 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词人心酸遗恨的苍 凉心情。
抑扬
“扬”,即褒扬、抬高。“抑”,即按下、贬低。 抑扬手法按形式可分为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 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常对要褒的先写其 不足或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 从相反的方面落笔,是为了造成鲜明的对比与反 差,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更好地表情达意。
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
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了 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 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古代诗歌鉴赏 结构技巧
考点解读:
古诗词的结构是体现诗歌形式之美、反 映社会内容、表现诗人感情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结构形式有:照应、过渡、线索、 悬念、以景结情、开门见山、首尾呼应、伏 笔照应、欲扬先抑、卒章显志等。
重章叠句: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 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 新词强说愁。
过华清宫 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通过今昔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 朝杂树丛生,宫殿荒凉),讽刺统治者荒淫误国, 感叹王朝兴衰。
规律:
1、就诗句开头提问的术语有: 比兴、统领全诗、开门见山、伏笔铺垫、抑扬、照应、 悬念等 2、就诗句中间提问的术语有: 过渡、伏笔铺垫、承上启下等 3、就诗句结尾提问的术语有: 以景结情、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抑扬、照应、对比等 4 、就诗句整体结构提问的术语有: 先景后情、先情后景、以小见大、抑扬、照应、对比、 线索、重章叠句等。
过华清宫 杜牧 长安回望绣成堆, 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 无人知是荔枝来。
பைடு நூலகம்
暴露唐玄宗杨贵妃的腐化生活,杜 牧仅摄取“妃子笑”入诗,一切便 尽在不言中了。千里迢迢,快马飞 驰,完全为了博得一人的欢心,不 知内情的或许以为是为了军国大事 呢。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 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 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 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 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 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 “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 “哀愁”。
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 复咏唱中,既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 成鲜明对比。
伏 笔、照 应
开门见山:打开门就能看见山。比喻说 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 角。
卒章显志:作者往往在诗歌的结尾直 接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结尾“安能摧 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句,表 达诗人要自由自在,驰骋闲放,不为五斗 米折腰的心志。
以小见大:在表现大题材时,诗人不是叙述描写大 事件、大场面,而是着眼于小事情、小景象,通过 “小事”“小物”“小景”来反映大境界、大主题, 这种手法叫做以小见大。
答题步骤: 1 、准确指出诗歌运用的结构技巧 2 、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技巧是如何体现的 3 、分析诗人选用这种结构技巧的表达效 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