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指导之——散文阅读》

《中考复习指导之——散文阅读》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散文特点,掌握散文语言赏析的策略并学以致用。

2、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做出评价,说出自己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常州市2017年初中生学业考试说明

①阅读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能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说出从中获得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②能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二、结合考点归纳主要命题类型

1、感知类;

2、赏析类;

3、启示类

三、语言美

真题链接1:

17.丰子恺的散文语言如同其漫画,往往寥寥数笔,生动而富于情趣。请简要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4分)

(1)柳荫下一条石凳,空着等我去坐。(《湖畔夜饮》2014年中考)

19.文中第⑨段语言生动形象,请简要分析。(3分)(2017中考模卷《惆怅的田园》)

修辞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

方法链接:修辞(自身作用)+内容(特点)+表达效果(感情)

真题链接2:

17.丰子恺的散文语言如同其漫画,往往寥寥数笔,生动而富于情趣。请简要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4分)

(2)我想:“他明天不要拿两把伞来还我!(《湖畔夜饮》2014年中考)

2.联系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等到奶奶灯枯油尽的那一天,爷爷也仿佛丢了魂魄,这里看看,那里摸摸,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爷爷的芦苇荡》)

描写美——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方法链接:某词+某描写手法+形象地写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作者情感环境描写

16、文中第③段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017中考模卷《惆怅的田园》)

1、概括环境特点

2、渲染了(氛围)

3、烘托了(心情)

4、表现人物性格

5、推动情节的发展《薄暮下的刀锋》

四、思想美

真题链接1:

4.文中最后一句以两个“宁愿”表达了作者的愿望。请结合文章的主旨,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哪些愿望?(P68《美丽的邂逅》)

方法链接:

1、关注抒情议论句。

2、紧扣卒章显志句。

3、托物言志的散文,一定要思考物与人的联系,一定要有由物及人的思考。真题链接2:

结合全文看,你怎样理解第16段中“它们还有别的意义”这句话?

(模卷七《布袋莲》林清玄)

答案解析:借物喻人,由榕树和布袋莲一度消亡,继而重生得到启示:人生难免遭遇困境和挫折,坎坷的情感和岁月会啃去心灵的活泼,磨去曾经的美好。有的人因此颓废消沉,一蹶不振。但意志坚强,积极面对的人它的创痛可以愈合,忧伤可以排除,磨去的岁月可以重来,生命的美丽会重新绽放。

真题链接3:

18.第④段两处提到“人生的滋味”,含义有什么不同?(2分)

(《湖畔夜饮》2014年中考)

A处:作者和友人都到中年,喜看孩童成年,感伤自己韶华已逝,因而有半甜半苦、半悲半喜的滋味。(1分)

B处:历经沧桑之后,友情纯正自然,不拘礼节,彼此温暖的滋味。(1分)

五、落实方法,拓展训练

完成模拟卷六的散文阅读《窗花》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