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技术试题

猪场技术人员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 分共48 分)

1、妊娠母猪一般适宜温度为宜温度为______ 至______ ℃,产房哺乳母猪的适宜温度为______ 至______ ℃,保育猪转群℃,哺乳仔猪一般为______ 至______ ℃,保育猪转群后第一周的温度一般应是______ 至______ ℃。转入一周后至转群适宜的温度范围是______ 至______ ℃。,育肥猪的适宜温度为______ 至______ ℃

2、猪群的饲养密度影响猪只的健康和生长,在地面平养的条件下,保育猪的饲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饲养______ 至______头,育肥猪的一般为每平方米饲养______ 至______头。

3、猪只不同的生长阶段使用不同型号的饲料,在公司操作规程中规定的550#料适用______ 阶段,2#料适用______ 阶段,55#料用______ 阶段,3#料适用______ 阶段,1#料用______ 公斤阶段。

4、公司操作规程中,28~35 日龄断奶,仔猪体重一般应达______ 至______㎏,保育猪70 日龄转群重应达______ 至______ 重,80 日龄转群体______ 至______公斤,保育猪保育期的日增重应达到______ 至______克。育肥期育肥猪日增重应达到______ 至______克。

5、在公司猪场管理办法中,要求产房的死淘率为______死淘率为______ ,育肥猪的死淘率为______ 。

6、免疫时针头的要求是体重小于10 ㎏的用______针头10~25㎏之间的用______针头的用,25~60 ㎏之间的用______针头。60 ㎏以上

用______针头

7、操作规程中的猪只剖检工作要求,产房病死猪的剖检比例为______,保育猪的剖检比例为______。育肥猪的剖检比例为______,种猪的剖检比例为______ 。

8、猪场平时采集的血样或病样贮存方法在没有及时送到化验室的情况下,它们的贮存方法直接影响化验结果,猪场平时采集的血样贮存应为______放置,病样应为______放置。

9 母猪的妊娠期一般为______天,如果执行28 天断奶7 天发情配种,则母猪的一个生产周期为______天,可年产______胎,若执行35天断奶7 天发情配种,母猪的生产周期为______天,可年产______胎。

二、问答题(52 分)

1、对猪只诊断的程序一般有哪几步?(10分)

2、针头、针管等器械怎样消毒?(10 分)

3、怎样提高仔猪初生重?(10分)

4、怎样提高断奶母猪的发情率?(10分)

5、怎样提高断奶转群重和断奶成活率?(12 分)

养猪技术教案

养猪技术(教案) 曲周职教中心宋书贞 教学目的: 根据提高农村养殖技能培养需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现有农 村畜牧业生产情况,紧紧链接有关畜牧行政部门、养畜户,依据农民需要进 行课程设置,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传播,实施产、学、合作教学,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教学方法:有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养猪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约7-8千年之久),养猪一向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猪为“六畜之首”,猪肉是我国人民的主要肉食,但长期以来,养猪只是为了解决人民生活肉食需要,农民养猪是为了解决农田的有机肥源和猪肥育出售后挣点零用钱,养猪虽然扎根于千家万户,但都是传统饲喂方式和自给自是的小农经济,从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和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才真正走出家庭副业,向商品经济转化,促使养猪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目前正向着质量型和效益型的方向发展 第一节猪的品种 一、引入猪种 体貌特征: 1、体长,体驱前部轻,后躯发达。 2、全身被毛洁白 3、耳大、向前倾 4、乳头7—8对 生产性能: 1、产仔性能出产10头,经产11—12头 2、日增重800克 3、料肉比2.4:1 4、瘦肉率66% 该品种具有繁殖力较强、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等优点,但对饲料营养条件要求高,体质较弱,四肢细、抗逆性差、发情不明显,少数个体肉质较差等缺点。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均可饲养,适宜集约化养猪场和规模猪场。 外貌特征1、体大,背平直 2、被毛洁白 3、耳小、直立 4、乳头7对左右 生产性能1、产仔数出产10—11头,经产12头 2、日增重900克 3、料肉比2.3—2.6:1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养猪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67)

2021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养猪技术》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67)盗传必究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我国江海型地方品种的猪是( )。 A.太湖猪 B.三江白猪 C.金华猪 D.广西白猪 2.微量元素( )在机体内的作用与维生素E相似,能防止细胞膜被过氧化物损害。 A.硒 B.碘 C.锰 D.锌 3.绝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同时粗蛋白质含量为20%或20%以上的饲料称为 ( ) A.粗饲料 B.青饲料 C.能量饲料D.蛋白质饲料 4.猪体的骨骼、肌肉、脂肪等组织的生长发育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从骨骼、肌肉、脂肪的发育过程来看,( )最先发育最先停止。 A.肌肉 B.骨骼 C.脂肪 D.同时 5.眼肌面积与胴体瘦肉率呈现显著的(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 6.当猪体缺乏微量元素( )时可引发不完全角化症,表现为生长受阻、被毛、皮肤损害明显等。 A.铁 B.锌 C.铜 D.硒 7.通常将在猪体内含量占体重的( )以下的矿物质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A.0.01% B.0.02% C.0.03% D.0.05% 8.根据维生素的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与水溶性维生素,下列选项中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 )。 A. 维生素A B.维生E C.维生素B D.维生素D 9.大多数冻干疫苗要求放在( )下保存。 A.o℃ B.-6℃ C.-8℃ D.-15℃ 10.猪出生时胃内仅有( ),胃蛋白酶很少且没有活性,不能很好的消化植物性蛋白质。所以初生仔猪只能吃奶而不能利用植物性饲料。 A.脂肪分解酶酶 B.肠淀粉酶 C.凝乳酶 D.胰蛋白酶二、选择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选择下列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下划线) (赖氨酸空怀期育成 114 肥育氨气(NH3) 妊娠期哺乳期硫化氢(H2S) 二氧化碳(CO2)) 1 猪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 1 工厂化养猪中五阶段饲养和四阶段饲养的不同之处是,把商品猪再分为育成和肥育两个阶段。 1 母猪的繁殖周期包括空怀期、妊娠期和哺乳期三个阶段,其中母猪的妊娠期平均是114天。 1 猪舍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氨气(NH3)、硫化氢(H2S)、二氧化碳(CO 2 ) 。 三、问答题(共40分) 1猪在进化过程中有哪些生物学特性?(10分)答(1)

养猪技术(教案)

养猪技术(教案) 曲周职教中心宋书贞教学目得: 根据提高农村养殖技能培养需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结合现有农村 畜牧业生产情况,紧紧链接有关畜牧行政部门、养畜户,依据农民需要进行 课程设置,通过实用技术培训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得传播,实施产、学、合作教学,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与开放性 教学方法:有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讨论式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 我国就是个农业大国,养猪业在我国有着悠久得历史(约7-8千年之久),养猪一向在我国畜牧业中占有相当大得比重,猪为“六畜之首”,猪肉就是我国人民得主要肉食,但长期以来,养猪只就是为了解决人民生活肉食需要,农民养猪就是为了解决农田得有机肥源与猪肥育出售后挣点零用钱,养猪虽然扎根于千家万户,但都就是传统饲喂方式与自给自就是得小农经济,从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改革与市场发展,我国养猪业才真正走出家庭副业,向商品经济转化,促使养猪生产水平有了较大得提高,目前正向着质量型与效益型得方向发展 第一节猪得品种 一、引入猪种 体貌特征: 1、体长,体驱前部轻,后躯发达。 2、全身被毛洁白 3、耳大、向前倾 4、乳头7—8对 生产性能: 1、产仔性能出产10头,经产11—12头2、日增重800克 3、料肉比2、4:1 4、瘦肉率66% 该品种具有繁殖力较强、生长快、饲料利用率高、瘦肉率高等优点,但对饲料营养条件要求高,体质较弱,四肢细、抗逆性差、发情不明显,少数个体肉质较差等缺点。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均可饲养,适宜集约化养猪场与规模猪场。 外貌特征1、体大,背平直 2、被毛洁白 3、耳小、直立 4、乳头7对左右 生产性能1、产仔数出产10—11头,经产12头 2、日增重900克 3、料肉比2、3—2、6:1 4、瘦肉率65% 大约克夏猪生长快、产仔多、仔猪初生重大、瘦肉率高、适应性好等特点,但部分个体肢蹄不够结实,易发生蹄病,应加强饲养管理。约克夏可在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饲养,较适宜集约化养猪场与规模猪场。

(完整版)养猪学试题及答案

养猪检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30分)) 1、静立发情 2、初乳 3、现代化养猪生产 4、断奶仔猪 5、EBV 二、选择题(每题6分,共30分) 1、猪的泌乳力常常用()来表示。 A.14日龄窝重 B.18日龄窝重 C.21日龄窝重 D.28日龄窝重 2、利用B超对母猪妊娠诊断时,检出率较高的时间是配种后的第()。 A.18天 B.21天 C.25天 D.28天3、与我国地方猪种相比,主要引入猪种具有()的种质特性。 A.肉质优良 B.瘦肉率高 C.耐粗饲 D.抗病性强 4、初生仔猪在出生头3天内必须补铁,目的是为了()。 A.提高日增重 B.防止缺铁性贫血 C.防止下痢 D.增强免疫力 5、给仔猪喂开食料的适宜时间为()。 A.1周龄 B.2周龄 C.3周龄 D.4周龄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图示猪立耳与垂耳的遗传方式。 2、五段饲养工艺流程包括什么?优点? 3、断奶对仔猪是一种较大的应激,必须做好哪些工作? 4、为什么对哺乳仔猪实行3~5周龄断奶? 5、培育新品种的目的是什么?

养猪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静立发情 答:用双手扶住发情母猪腰部用力下按时,则母猪站立不动,这种发情时对压背产生的特征性反应称为“静立反射”或“压背反射”。 2、初乳答:分娩后头24h期间分泌的乳,含有较高的抗体和蛋白质。 3、现代化养猪生产 答:是指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和设施装备养猪产业,按照工业生产方式组织养猪生产,进行集约化生产和经营的过程。 4、断奶仔猪答:或称保育仔猪,是指仔猪断奶后至70日龄左右的仔猪。 5、EBV 答:估计育种值。 二、选择题1、猪的泌乳力常常用()来表示。 A.14日龄窝重 B.18日龄窝重 C.21日龄窝重 D.28日龄窝重 2、利用B超对母猪妊娠诊断时,检出率较高的时间是配种后的第()。 A.18天 B.21天 C.25天 D.28天 3、与我国地方猪种相比,主要引入猪种具有()的种质特性。 A.肉质优良 B.瘦肉率高 C.耐粗饲 D.抗病性强 4、初生仔猪在出生头3天内必须补铁,目的是为了()。 A.提高日增重 B.防止缺铁性贫血 C.防止下痢 D.增强免疫力 5、给仔猪喂开食料的适宜时间为()。 A.1周龄 B.2周龄 C.3周龄 D.4周龄 答:题号12345 答案CDBBA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图示猪立耳与垂耳的遗传方式。 答:垂耳是显性遗传,其遗传方式如下: P:纯种垂耳母猪(LL)×纯种立耳公猪(ll) ↓ F1垂耳母猪(LI)×垂耳公猪(LI) ↓ F21/4LL:2/4Ll:1/4ll 垂耳猪:立耳猪=3:1 2、五段饲养工艺流程包括什么?优点? 答:空怀配种期、妊娠期、哺乳期、仔猪保育期和生长育肥期。 优点:断奶母猪复膘快,发情集中,便于发情鉴定,容易把握适时配种。 3、断奶对仔猪是一种较大的应激,必须做好哪些工作?答:断奶对仔猪是一个应激。必须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以减轻断奶应激带来的损失,尽快恢复生长。 ⑴全程提供优质全价饲料; ⑵大小相同的仔猪断奶同圈饲养; ⑶尽快实行自由采食,保证充足的饮水; ⑷圈舍干燥、温度适宜等。 4、为什么对哺乳仔猪实行3~5周龄断奶? 答:早期断奶的优点:提高母猪年生产力、提高饲料利用率、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分娩舍和设备利用率。 试验表明,仔猪生后3~5周龄断奶一般不会引起母猪的繁殖力下降。其原因有二:一是生殖器官已经得到恢复,具有良好的生理机能,一旦断奶,发情配种便可获得较好的繁殖成绩;二是从生理学角度看,早期断奶不会增加母猪的的机能负担。 5、培育新品种的目的是什么? 答:保留我国地方品种猪母性强、发情明显、繁殖力高、肉质好、适应本地条件、抗逆性强、能利用大量青粗饲料等优点;改进其增重慢、体型结构不良、屠宰率低、胴体中肥多瘦少等缺点。

养猪学试题

《养猪学》试题 一、判断题(共25题,每题2分) 1、猪一出生就有固定乳头吃乳的习惯。(错) 2、母猪通过嗅觉辨认自己的仔猪。(对) 3、猪具有爱好清洁的习惯。(对) 4、母猪分娩过程中一般不吃食,分娩完毕后,要马上喂给大量混合精料,特别是饼类,以补充能量消耗。(错) 5、母猪产前3-5天,对膘情好的母猪应适当减料,以防产后乳汁过浓而患乳房炎或使初生仔猪因消化不良而拉稀。(对) 6、猪水泡病的易感动物只是猪。(对) 7、猪料生喂可预防饲料中毒。(错) 8、仔猪自身抗体系统在10日龄后会产生。(对) 9、猪瘟的剖检症状,脾脏肿大,边缘有梗死灶。(对) 10、母猪靠视觉识别仔猪。(错) 11、饲喂种公猪的饲料要尽量减少日粮的体积,防止形成草腹。 (对) 12、猪喜欢吃甜食。(对) 13、杜洛克猪是我国地方优良品种。(错) 14、种猪饲养膘情越肥越好。(错) 15、二元杂交肉猪生长速度大于三元杂交肉猪。(错) 16、单一饲料营养价值高于全价配合饲料。(错) 17、氨基酸可分为必须氨基酸和非必须氨基酸两大类。(对) 18、猪饲料中可大量添加棉(菜)籽饼饲料。(错) 19、母猪的初配年龄最好在第一个发情周期。(错) 20、吸好初乳是养好仔猪的重要措施之一。(对) 21、猪是单胎动物。(错) 22、猪黄曲霉毒素中毒临床症状表现有呼吸困难、结膜潮红、发绀。(错) 23、猪传染性胃肠炎对哺乳仔猪死亡率很高,随着年龄增加死亡率渐低。

(对) 24、仔猪急性猪瘟有的会出现神经症状。(对) 25、猪口蹄疫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烈性传染病。(对) 二、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 1、母猪产了16头小猪,这称之为猪的( C ) A、潜在繁殖力 B、有效繁殖力 C、实际繁殖力 D、预计繁殖力 2、猪在群体中的位次关系的形成是靠( D ) A、性别 B、年龄 C、毛色 D、争斗力 3、猪对温度的要求会表现出双重性是因为( D ) A、品种的不同 B、生理功能的不同 C、人们管理水平不同 D、自身结构不同 4、脂肪型品种的瘦肉率一般占胴体的( A ) A、45%以下 B、56%以上 C、50%以上 D、30%以下 5、对初生仔猪具有造血和防止营养性贫血必需的元素是( A )。 A、铁 B、铜 C、晒 D、钙 6、猪的不同饲喂方式效果最好的是( A ) A、粒料 B、湿拌料 C、干粉料 D、稀粥料 7、哺乳仔猪对温度的要求是( A ) A、25-30 o C B、20-23 o C C、15-18 o C D、30-35 o C 8、猪囊尾蚴病主要感染( A )。 A、猪、人 B、牛 C、羊 D、鸡 9、猪生殖和呼吸综合症是由( B )引进的。 A、细菌 B、病毒 C、放线茵 D、真菌 10、母猪妊娠期平均为( C )。 A、90天 B、105天 C、114天 D、120天 11、母猪产后突然发生的严重代谢紊乱的疾病,以知觉丧失和四肢瘫痪为特征,此病称为(A)。 A、产后瘫痪 B、产后风 C、麻痹性肌红蛋白尿症 D、产前截瘫 12、猪发生亚硝酸盐中毒的原因是吃了调制不当的( D )。

猪场建设与工厂化养猪教案

猪场建设与工厂化养猪教案 教学目的 通过讲述使学生了解工厂化养猪概念,重点掌握工厂化养猪特点和养猪工艺。 教学重点 工厂化养猪特点和生产工艺。 教学难点 工厂化养猪组织。 教学内容: 上节课我们讲述了猪舍建筑基本要求与基本设施,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猪舍的类型与建筑和猪舍常用设施的配置。请同学们先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猪场的场址选择有什么要求?2.猪舍的基本结构及建筑类型如何? 第一课时工厂化养猪 工厂化养猪就像工业生产一样,以生产线的形式,实行流水作业,按照固定周期节奏(一般以周为单位),连续均衡地进行生产。生产过程包括了配种、妊娠、分娩、哺乳、育成、肥育等六大环节。现代工厂化养猪的生产工艺就是按照上述六个环节组成一条生产线进行流水式生产,正如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养猪场的一栋猪舍就是一个生产车间,每个车间完成l~2个生产环节(或生产工序),产品从一个车间转移到下一个车间,从—道工序转移到下一道工序,每一工序必须完成规定的生产工艺。这样进行养猪生产,分工明确具体,设备使用熟悉,饲料利用规范,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 一、工厂化养猪的特点工厂化养猪具有以下特点: 1.流水式的工艺流程工厂化养猪将各生产阶段的猪群按一定的生产节律和繁殖周期,组织成有工业生产方式特点的流水式生产工艺过程,并按企的生产计划均衡地进行养猪生产。也就是说,把养猪生产中的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生长和肥育等生产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条连续流水式的生产线,有计划、有节律地常年均衡生产。 2.专门化的猪舍类别工厂化养猪必须建立能适应各类猪群生理和生产要求的专用猪舍,如配种妊娠舍、分娩哺乳舍、仔猪保育舍和生长肥育舍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生产工艺有序地进行。 3.完善化的繁育体系工厂化养猪须选用较高生产性能的猪种,并按繁育计划建立好繁育体系,保证生产优良种猪和商品猪,从而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4.系列化的全价饲粮工厂化养猪按照猪群的划分,配制不同型号的全价饲粮,满足营养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猪的生产潜力。 5.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工厂化养猪猪群集约、全进全出,要求配备先进的养猪设施与设备。猪舍要达到保温隔热、冬暖夏凉、清洁干燥、空气新鲜的要求。设备要符合猪的生理要求,方便劳动者的生产操作,并能给猪群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6.严密化的兽医保健工厂化养猪要求建立健全严格的消毒、防疫和驱虫制度,确保猪群健康。同时要建立符合卫生要求的粪污处理系统。 7.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工厂化养猪应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合理的劳动组织,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保证企业管理的高水平、高效益。 8.标准化的产品生产工厂化养猪应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规模地、均衡地生产符合质量标准的种猪或商品猪,并保证猪肉在人们食用中的安全性。 二、工厂化养猪工艺 现代化养猪生产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把养猪生产过程中的配种、妊娠、分娩、哺乳、生长和肥育等

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及会议记录

生猪养殖技术 一、实行保护性饲养 夏秋季节在猪舍外栽植葫芦、大瓜、窝瓜、向日葵等植物可遮荫降温,冬季推广塑料暖棚饲养技术或者封闭式圈,并定期搞好驱虫和免疫注射。 二、推行高密度养成猪 冬季0.8平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夏季1平米猪舍养1头育肥猪。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圈少,费用低,而且育肥猪争抢吃食。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爱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三、育肥猪超90公斤后 日增重速度明显减慢,且以脂肪沉积为主,所以越喂越不合算,而且肥肉增多,不好销售;不足90公斤屠宰,虽饲料利用率高,但因体重小而出肉率低,经济上也不合算,一般育肥猪90~120公斤屠宰最适 四、饲料要廉 饲料占养猪成本的70-75%。饲料配要随着市场价格、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不要一成不变。如夏季天热猪吃得少,饲料要配得营养好些。饲料营养要均衡,以满足生长需要为宜,在此,我建议大家使用全价料,也是生猪养殖的发展趋势,饲料生产企业的配都比较成熟,都能分到五个阶段左右,营养均衡,适合换季节等要求。如资金充裕,最好不要赊账,那样就会有一大块利润被经销商拿走了,能到饲料生产企业

的当地办事处订货或者厂家直接发货,会省去一部分中间费用,从而减少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 五、防疫要 重视消毒,既要防止外来的疫病,又要防止粪便的污染,传播疾病,还要按免疫程序注射疫苗。 1 防疫管理 1.1 应按照《中华人民国动物防疫法》的各项规定,落实动物防疫措施。 1.2 提倡“全进全出”的猪群流动模式,建有隔离猪舍。 1.3 建立场长、兽医技术人员和饲养员防疫卫生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 l.4 猪场应具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更衣消毒室、兽医诊断室、药房等防疫设施,有条件的场应开展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监测工作。 1.5 建立免疫接种、抗体监测、疾病诊疗、检疫、消毒、疫苗和药品的进货、保管和使用记录以及病死猪剖检(送指定单位)、无害化处理记录等资料档案。记录应保持完整、整洁,并有相关人员的签名。 1.6 落实灭鼠、灭蚊、灭蝇工作计划和措施,禁止其它家畜、禽、犬、猫等动物进入场。 1.7 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区(县)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尽快控制、扑灭疫情。

猪场生产养猪知识饲养技术方案畜牧兽医考试选择题500600

(500~502共用题干) 某猪场从加拿大新引进一批长白种猪。 500.配种方式应该采取()。 A.多次配种 B.单次配种 C.重复配种 D.小群配种 E.异期配种 501.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应采取()饲养方式。 A.抓两头带中间 B.自由采食 C.前粗后精 D.根据母猪具体情况采取适宜的饲养方式 E.步步登高 502.母猪应在临产前()天进入产房。 A. 1~2 B. 3~4 C. 5~7 D. 14~21 E. 25~30 503.瘦肉型品种后备公猪的初配月龄和初配体重为(); A.9~10月龄,体重≥110㎏; B.8~9月龄,体重≥120㎏; C.9~10月龄,体重﹥100㎏; D.8~9月龄,体重≥110㎏; 504.同一母猪不同乳头的泌乳量不同,一般是(); A.中间的乳头泌乳量低,两端的乳头泌乳量高; B.靠前的乳头泌乳量低,中间靠后的乳头泌乳量高; C.中间的乳头泌乳量高,两端的乳头泌乳量低; D.靠前的乳头泌乳量高,中间靠后的乳头泌乳量低; 505.杜洛克猪生长速度快、饲料报酬高、胴体品质好,但繁殖力偏低,适合做 (); A.第一母本; B.第一父本; C.终端父本; D.第二母本; 506、猪对食物有选择性,能辨别口味,特别喜爱(); A、甜食; B、苦味; C、鲜味; D、咸味; 507、仔猪既怕热又怕冷,故仔猪出生1—3日龄的适宜温度是:() A、32—35℃; B、30—32℃; C、22—23℃; D、15—22℃;508、母猪产后开始发情的时间是:() A、断奶后3—7天; B、2—3个月; C、40—60天; D、第二天;509、某母猪在2月18日配种后,经妊诊检查获知怀孕,预产期为:() A 、4月12日B、5月12日C、6月12日D、7月12日 510、猪的泌乳力常常用()来表示。 A.14日龄窝重 B.18日龄窝重 C.21日龄窝重 D.28日龄窝重 511、给仔猪喂开食料的适宜时间为()。 A.1周龄 B.2周龄 C.3周龄 D.4周龄 512、与我国地方猪种相比,主要引入猪种具有()的种质特性。 A.肉质优良 B.瘦肉率高 C.耐粗饲 D.抗病性强 513、为了防止缺铁性贫血,初生仔猪在出生()必须补铁。 A.1-3天 B.4-5天 C.6-7天 D.8-10天 514、利用B超对母猪妊娠诊断时,检出率较高的时间是配种后的第()。 A.18天 B.21天 C.25天 D.28天 515、猪生殖和呼吸综合症是主要由()引进的。 A、细菌 B、病毒 C、放线茵 D、真菌 516.杜洛克猪原产于()。

《养殖技术》教案

猪场建设与工厂化养猪 教学目的 通过讲述使学生了解工厂化养猪概念,重点掌握工厂化养猪特点和养猪工艺。 教学重点 工厂化养猪特点和生产工艺。 教学难点 工厂化养猪组织。 教学内容: 上节课我们讲述了猪舍建筑基本要求与基本设施,要求同学们重点掌握猪舍的类型与建筑和猪舍常用设施的配置。请同学们先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猪场的场址选择有什么要求?2.猪舍的基本结构及建筑类型如何? 第一课时工厂化养猪 工厂化养猪就像工业生产一样,以生产线的形式,实行流水作业,按照固定周期节奏(一般以周为单位),连续均衡地进行生产。生产过程包括了配种、妊娠、分娩、哺乳、育成、肥育等六大环节。现代工厂化养猪的生产工艺就是按照上述六个环节组成一条生产线进行流水式生产,正如工厂生产产品一样,养猪场的一栋猪舍就是一个生产车间,每个车间完成l~2个生产环节(或生产工序),产品从一个车间转移到下一个车间,从—道工序转移到下一道工序,每一工序必须完成规定的生产工艺。这样进行养猪生产,分工明确具体,设备使用熟悉,饲料利用规范,能够达到较高的生产水平。 一、工厂化养猪的特点工厂化养猪具有以下特点: 1.流水式的工艺流程工厂化养猪将各生产阶段的猪群按一定的生产节律和繁殖周期,组织成有工业生产方式特点的流水式生产工艺过程,并按企的生产计划均衡地进行养猪生产。也就是说,把养猪生产中的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生长和肥育等生产环节有机的联系起来,形成一条连续流水式的生产线,有计划、有节律地常年均衡生产。 2.专门化的猪舍类别工厂化养猪必须建立能适应各类猪群生理和生产要求的专用猪舍,如配种妊娠舍、分娩哺乳舍、仔猪保育舍和生长肥育舍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各生产工艺有序地进行。 3.完善化的繁育体系工厂化养猪须选用较高生产性能的猪种,并按繁育计划建立好繁育体系,保证生产优良种猪和商品猪,从而达到最高的经济效益。 4.系列化的全价饲粮工厂化养猪按照猪群的划分,配制不同型号的全价饲粮,满足营养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猪的生产潜力。 5.现代化的设施设备工厂化养猪猪群集约、全进全出,要求配备先进的养猪设施与设备。猪舍要达到保温隔热、冬暖夏凉、清洁干燥、空气新鲜的要求。设备要符合猪的生理要求,方便劳动者的生产操作,并能给猪群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6.严密化的兽医保健工厂化养猪要求建立健全严格的消毒、防疫和驱虫制度,确保猪群健康。同时要建立符合卫生要求的粪污处理系统。 7.高效率的管理体制工厂化养猪应利用先进的科学管理技术,合理的劳动组织,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保证企业管理的高水平、高效益。 8.标准化的产品生产工厂化养猪应采用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规模地、均衡地生产符合质量标准的种猪或商品猪,并保证猪肉在人们食用中的安全性。 二、工厂化养猪工艺 现代化养猪生产以工业化的生产方式把养猪生产过程中的配种、妊娠、分娩、哺乳、生长和肥育等

养猪培训班考试试卷

养猪培训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判断题(在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 2、母猪的怀孕期为112~116天,平均为114天,即“三、三、三”(三月、三周、三天)。(√) 3、玉米发霉了不用处理,照样可以用来喂猪。(×) 4、养猪应该树立“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的观念。(√) 5、仔猪进栏后,观察7天,在无病情况下,第一次给猪注射猪瘟疫苗,隔一周注射猪蓝耳苗或口蹄疫灭活苗。(√) 6、肉猪育肥的最佳温度为40~43℃。(×) 7、用作肥育的小公猪不需要阉割。(×) 8、母猪要求身体健康,体形长,体格大,前胸宽,后臀宽,腿高,身长,腰平直或略弯,增重和饲料报酬高,乳头排列整齐,乳头突出明显,且有效乳头在7对以上,阴部发育良好,无繁殖缺陷等。(√) 9、养猪要有严格、完善的防疫程序,坚决拒绝一切非本场车辆、人员、畜禽进入本场,且要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10、饮水器水流速度每分钟2000毫升为宜。(√) 二、填空题 1、养猪应关注综合生产成本和最终利润,而不是一味的追求(省钱)。

2、猪栏内安装(碗式)饮水器,下部增设余水收集装置,收集饮用余水并引流出舍外进入雨水沟。 3、猪场污水进入暗沟,进入污水处理系统;雨水进入雨水沟,排向场外农田或水系,实现(雨污分流)。 4、生长猪栏饮水器高度为50~80厘米,一般每栏2个饮水器,一个高50厘米,一个高70厘米也可将育肥舍的饮水器设置成可调的,一般每(8)头猪按一个饮水器配置。 5、育肥猪栏一般长3.5~4米,宽3~3.5米,高(90)厘米。 6、猪场猪舍布局,使栏舍(由北至南)分别为母猪舍、哺乳舍、保育舍、仔猪舍、肥猪栏舍。 7、使用全价配合饲料。饲料来自有生产许可证的饲料生产企业。严禁在饲料中添加(违禁)药物。 8、养猪场要按照《江西省畜禽养殖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养殖(档案)。 9、小猪产下(7)天后就应为其提供吃料训练。 10、育肥猪是养猪生产的最终环节,也是衡量养猪生产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 11、猪栏内固体粪便由(人工)清理至干粪处理间,堆肥腐熟,堆肥时间不少于30天。 12、栏舍地面为全(水泥)地面的,应根据实际情况改为漏缝地板或高床漏缝地板。 13、污水流入沼气池处理,沼气池大小按出栏每头商品猪配(0.1)

养猪生产技术试题

养猪生产技术试题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分) 1、窝产仔数与断奶窝重前者指母猪每胎生产的产仔总数,包括产活仔数、死产、死胎与木乃伊数。后者指仔猪断奶时全窝仔猪的总重量,包括寄养仔猪在内。 2、相食症指猪相互咬食的现象,是肉猪生产中(特别幼猪阶段)常见的危害较大的一种恶癖。 3、繁育体系是指以育种场为核心,繁殖场为中介和商品场为基础的金字塔式繁育体系。该体系能按照统一育种计划把核心群的育种改良成果迅速传递到商品场,与商品生产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统一的运营体系,称为完整的繁育体系。 4、直线肥育法是根据肉猪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营养需要的特点,肥育全期实行丰富饲养的肥育方式。 5、现代化养猪是规模化、机械化、工厂化养猪的统称。内涵包括养猪生产方式工业化、生产规模扩大化、生产操作机械化、经营管理企业化及产品规格化。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1、因经济用途不同,猪可分为(脂肪型)、(肉用型)、(肉脂兼用)三种类型。我国的东北 民猪和哈白猪属于(兼用)型品种猪,而外引的长白猪与杜洛克则为(肉用)型品种猪。 2、母猪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发情持续期为(2--5)天;适时配种时间应为发情后的(20—36)小时,但因猪的品种类型及年龄不同而应有所差异。一般的配种原则是,老(配早)、小(配晚)、不老不小(配中间)。 3、科学养猪要求对不同年龄、性别及生理阶段的猪,要根据其生理特点及营养需要采用不 同的日粮及饲养方式。按照这一要求,生产上对初次配种的妊娠母猪通常应采用(步步高)的饲养方式;对产后体况较为瘦弱的泌乳期母猪则宜采用(前高后低)的饲养方式。 4、在肉猪生产中,如果有良好的饲料与环境条件,生产追求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获得高的 日增重,而不过分强调瘦肉率,这种情况下最佳的肥育方式应为(直线肥育法)。 5、在养猪生产中,种公猪的用途是(为母猪配种)。为保证配种质量,在合理饲养基础上, 应特别强调(合理利用)。其配种次数,初次参加配种的青年公猪应为每天(1)次,一周最多不能超过(7)次;成年公猪每天配种最多不能超过(2)次,每周最好给(1—2)天的休息时间,不参加配种。 三、比较区别(共20分,每小题5分) 1、单次配种与重复配种(5分) 二者皆为配种方式。前者指母猪在一个发情期内只用一头公猪配种一次(1分),优点是节约公猪,但使用不当受胎率低(1.5分)。后者是在一个情期内用同一头公猪先后配两次(1分),优点是配种受胎率较高,但公猪利用强度加大,繁殖成本升高(1.5分)。 2、寄养与并窝(5分) 在仔猪培育过程中,把出生后缺奶或无奶的孤儿猪及超生多余的仔猪过寄给另一头或几头母猪带养称为寄养(1分),目的是提高仔猪的成活率(1.5分);而并窝则是把两窝或两窝以上同胞少的仔猪合并起来,交给一头产奶多、母性强的母猪哺育,其它母猪催情配种(1分),目的是缩短母猪的生产周期,提高母猪的年产窝数(1.5分)。 3、出栏率与商品率(5分) 前者指年内出栏肉猪头数占上年末或本年初存栏猪头数的百分比(1分),是反映母猪年生产力、肉猪产肉力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1.5分);后者是指年内出售的肉猪头数占年内出栏肉猪头数的百分比(1分),它是一个综合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养猪场的发展水平(1.5分)。 4、常规断奶与早期断奶(5分) 前者指过去养猪生产上通常采用的仔猪双月(60天)断奶;当仔猪哺乳天数少于60天时,一般都可称为早期断奶(2分)。早期断奶的具体时间,在国外通常为2—3周龄(1.5分),而国内则多在3---5周龄断奶(1.5分)。四、简答题(共10分) 1、仔猪的生理特点(4分)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调解能力差,行动不灵活、反应不灵敏(1分)1缺乏自动免疫能力,易患病;(1分)2消化器官不发达,消化机能不完善;(1分)生长发育速度快,物质代谢旺盛。(1分) 2、种公猪淘汰的基本原则(6分)答:主要本着以下几项基本原则:生殖器官疾患,几治

现代养殖新技术考试试卷

现代养殖新技术考试 (【试卷总题量: 13,总分: 100、00分】用户得分:68。0分,通过)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分群饲养时,将隔栏设置为实体得目得就是( )。 ? A。方便猪群依靠在隔栏附近躺卧 B。减少猪群之间得疾病传播 C。减少猪群在活动区域排便 D、减少相邻猪群之间得打架 用户答案:[D]得分:6、00 2、有关鸡舍风机布置表述正确得就是( )。?? A.风机得布置位置显著地影响舍内气流分布? B.小窗进风时,将风机均匀安装在纵墙上得目得就是舍内气流得均匀分布? C.鸡舍单列排布,并将风机布置在一侧端墙有利于场区环境净化 D、风机口增加卷筒,就是为了减少风机得透光性 用户答案:[B]得分:0。00 3、有关牛舍内安装扰流风机,表述错误得就是:()。 ? A.扰流风机能增加牛舍得通风换气,有利于引进新鲜空气、排出污浊气体。?B.扰流风机能增加牛体周围得风速、? C.扰流风机一般安装在颈枷与卧栏上方。 D。在不影响日常作业得情况下,应尽量降低扰流风机得安装高度。 用户答案:[A]得分:6、00 4。在进行畜牧场规划设计时,若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就是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则适宜放置粪污处理区得位置就是( )、? A、场区东南侧 B。场区西北侧 C、场区南侧 D。场区西南侧或东北侧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5。有关叠层笼内增加管道通风表述不正确得就是:( )。 A.确保笼内气流流动与均匀性。? B。可降低粪便中得含水率、?C.具有良好得降温效果。 D。减少舍内有害气体排放。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3道题】 1.猪得舍饲散养生产工艺中得关键技术有:()。 ?A.暖床? B、猪厕所

生猪养殖教案

生猪养殖教案 目的:1、了解生猪养殖发展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2、掌握生猪养殖的关键技术。 一、制约生猪养殖的自然因素。 1、受地理条件限制,不能大规模养殖。 2、缺乏饲料资源,饲料成本高、效率低。 3、品种单一、不能实现养猪“三化”。即公猪良种化、母猪杂交一代化、商品猪三元化。 4、疾病控制不到位猪瘟、蓝耳病、猪链球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口蹄疫、猪丹毒等传染性疾病常有发生。 二、存在问题与挑战 1、科技含量不高,创新能力薄弱。 2、思想守旧,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差,不重视科学。 3、不注重产品质量,缺乏食品安全意识。 4、防疫观念差,不重视防疫,造成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5、养殖成本高,生猪市场价格不稳定。 6、生猪生产没有特色产业。 三、应对措施 1、强化科技意识,提高科技含量。 2、小规模经营,充分利用圈舍资源,年出栏4-5批猪。以效益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 3、改善养殖条件,提高养殖水平。

4、解放思想,改变观念,开拓进取,用科学技术引领生产。 5、树立食品安全意识,注重产品质量,不使用含有重金属、兴奋剂、抗生素、激素等有毒、有害的预混饲料。 6、探索养猪新思路、不断创新。 四、推广应用养殖技术 1、早断奶、21天断奶,以提高母猪的生产力。 2、太阳能养殖,应用热水循环,以提高冬季圈舍温度。 3、生态养殖,用锯末+秸秆+统糠+益生菌发酵。 4、原生态养殖(野外放养)。 5、应用无抗养殖新技术(物理农业)提高产品质量。 五、出栏与销售 1、适时出栏(4个月以内,净增重200斤以上)做到全进全出。 2、有条件的可以变卖毛猪为酮体配送(白条肉)以增加养殖效益。 六、饲料的配制和饲喂方法 1、掌握饲料的配制方法。 2、应用科学的喂养方法。 3、了解全价配合饲料的营养成分和作用。 七、定期驱虫 商品猪,1次,补栏后进行。母猪,4个月1次,产后进行。公猪,3个月1次。 八、养猪6改措施 1、改土圈为板圈。 2、改熟喂为生喂。

种养殖技术培训测试试卷

种养殖技术培训测试试卷 姓名:得分: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养猪场址的选择只要交通方便的地方就可以。() 2、轮捕轮放是池塘养鱼中效益最好的一种生产方式。() 3、鱼池建设的形状以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为宜。() 4、草鱼烂鳃病是由真菌引起的鱼病。() 5、一般商品猪在体重达到90-120公斤时出栏最好。() 6、A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使用少量的农药、化肥。() 7、裟黑条矮缩病主要是由白背飞虱传播的。() 8、太空白莲全生育期间灌水应遵循“浅——深——浅”的原则。() 9、蔬菜上施用农药后,一般必要的安全间隔期为3-5天。() 10、菜地里发现有蔬菜病株时,应及时拔出并带出菜地。() 11、在蔬菜病虫防治中,应坚持连续使用同一种农药,以提高防治效果。() 12、蔬菜栽培必须应用新鲜种子才能保证发芽率高,发芽势强。() 13、采用可湿性粉剂防治病虫时,应先用少量水将可湿性粉剂调成糊状,然后再加足全量水。() 14、蚜虫是蔬菜病毒病传播的主要媒介之一。() 15、蕃茄青枯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 16、塑料遮阳网只能用于蔬菜遮阳降温,而不能保温防冻。() 17、蔬菜种子播种前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温汤浸种、药剂拌种和药液浸种。() 18、夏天天气干旱时,为防止蔬菜缺水,我们必须中午前后及时浇水。() 19、只要是正规的优良品种,我们就可以在生产上放心推广运用。() 20、一般来说,同一种蔬菜种子发芽时要求温度较高,幼苗期则对温度适应范围大,而开花结果期对温度要求最严格。() 二、单选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鱼种的放养时间最好应选择在() A、中秋前后 B、春节前后 C、五一前后 D、国庆前后 2、大多数鱼病的流行季节是在() A、1-4月份 B、4-10月份 C、10-12月份 D、全年 3、种植杂交狼尾草的播种时期一般选择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太空白莲移栽时的气温应稳定在() A、5℃以上 B、15℃以上 C、25℃以上 D、35℃以上 5、下列农药可以在蔬菜上使用的是() A、呋喃丹 B、甲胺磷 C、氧化乐果 D、辛硫磷 6、下列蔬菜播种时一般不浸种催芽的是() A、辣椒 B、蕃茄 C、苦瓜 D、毛豆 7、瓜类作物中,最耐高温又耐涝的是() A、黄瓜 B、丝瓜 C、苦瓜 D、冬瓜 8、蔬菜发生如下病害时,采用农药防治效果最差的是()A、沤根 B、病毒病 C、软腐 D、枯萎病 9、下列秋菜育苗时,应进行浸种低温催芽的是() A、甘蓝 B、花椰菜 C、芹菜 D、辣椒 10、如下几种蔬菜中,不需要进行轮作的是()A、花椰菜 B、生姜 C、辣椒 D、黄瓜 11、下列蔬菜中,根部有根瘤菌,可以为自身制造肥料的是()A、南瓜 B、辣椒 C、毛豆 D、萝卜 12、瓜类蔬菜生育期间最合适的昼夜温差范围为()A、5-10℃ B、10-15℃ C、15-25℃ D、25℃以上 13、下列几种瓜中,最耐弱光的是()A、黄瓜 B、西瓜 C、苦瓜 D、冬瓜 14、一般喜温蔬菜的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温度范围是()A、10-20℃ B、15-25℃ C、25-30℃ D、30℃以上 15、下列因素中与蔬菜种子发芽无关的是()A、水分 B、温度 C、氧气 D、肥料 16、下列蔬菜中不属于喜温作物的是() A、辣椒 B、西红柿 C、黄瓜 D、液菜 17、经常用于防止茄果类落在落果的植物生长调剂是()A、多效唑 B、番茄灵 C、矮壮素 D、乙烯利 18、下列蔬菜中不属于耐寒绿叶蔬菜的是()A、香菜 B、生菜 C、木耳菜 D、茼蒿 19、下列蔬菜中不需要进行育苗移栽的是()A、茄子 B、莴苣 C、萝卜 D、甘蓝

养猪生产技术

第三章养猪生产 第一节猪品种介绍 一、杜洛克猪 杜洛克猪原产于美国东北部的新泽西川等地,是美国目前分布最广的猪种之一。七十年代引入我国后,已遍布全国各地。其特点是;体质健壮,抗逆性强,喜食草、耐粗饲,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153日龄体重可达90公斤。在每千克日粮含消化能3.02兆卡,粗蛋白质15.7%的营养标准下,体重25—100公斤阶段,平均日增重650克,每公斤增重消耗配合饲料2.99公斤。该猪被毛棕红色,蹄呈黑色,体躯深厚、头部较小、面微凹、嘴较短,耳中等大小、略向前倾。胸宽深、背腰平直或稍呈弓形,腹部紧凑,后躯肌肉丰满,四肢粗壮结实,蹄多直立。成年公猪体重340~450公斤,母猪300~390公斤。屠体瘦肉率约61%,性成熟较晚,母猪平均产仔数为10.9头。目前,在我省一般用作杂交父本,与当地猪进行两品种杂交,一代杂种猪日增重可达500~600克,屠体瘦肉率50%以上。 二、汉普夏 原产于美国,是美国分布最广的肉用型品种之一。被毛黑色,从肩部起至前肢呈一条白色带状被毛。头中等大、嘴面较长直、耳中等大而直立、体躯较长、头肩较轻、背腰平直或稍弓,腰体平直,肌肉发达、四肢有力。成年公猪体重315~410公斤,母猪250~340公斤,屠体瘦肉率60%以上。性成熟较晚、每胎平均产仔数为8.78头。在良好的饲养管理条件下157日龄体重可达90公斤,日增重600~700克,每公斤增重消耗配合饲料3公斤,在杂交利用上一般作为父本,与甘肃白猪、甘肃黑猪的二品种杂交商品猪,体重20~90公斤阶段的饲养期只需110—116天,日增重600克以上,每千克增重消耗配合饲料3.5~3.7公斤,瘦肉率50%以上。 三、大约克 原产于英国,引入我国已70多年。现分布全国各地。全身白毛、有捐丝状长毛,皮肤白色,个别有青色斑点。耳大而薄,略向前倾立,头颈较长,体格高大、体躯长、肋开张、背腰子直耳稍呈弓形,腹部充实而紧凑、四肢高,后躯宽长,肌肉发达,但后腿欠丰满。成年公猪体重250—300公斤,母猪230~250公斤。瘦肉率60~65%,性成熟较晚,产仔数较多,每胎平均产仔9~1l头。肥育猪生长快,6月龄体重可达100公斤。 在我国,每公斤配合饲料消化能3.2兆卡,粗蛋白16%,自由采食的条件下,从断奶至90公斤阶段,日增重为700克左右,每公斤增重消耗配合饲料3公斤左右。 四、长白猪

养猪技术培训班试题卷

养猪技术培训班试题卷 村名姓名()分 一、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4分,共80分) 1.下列中国地方猪种哪些是属于华中型() A.荣昌猪B.太湖猪C.通城猪D.民猪 2.下列中国地方猪种哪些是属于华北型() A.民猪B.金华猪C.通城猪D.荣昌猪 3.种猪选择时所依据的生长发育性状有() A.初生重B.泌乳力C.生长速度D.胸围 4.“公的好,母的好,后代错不了”指的是()选配方法 A.异质选配B.同质选配C.亲缘选配D.近交 5.猪屠宰测定时采用三点测膘,三个测定位点分别为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 A.腰荐椎结合处B.最后荐椎处C.最后胸椎处D.荐部最厚处6.仔猪出生后补充开食料的时间() A.10~12日龄B.7~10日龄 C.3~5日龄D.15~20日龄 7.下列有关初乳的营养作用不正确的是() A.蛋白质含量是常乳的三倍B.含有免疫球蛋白 C.含有镁盐具有轻泻作用 D.含有很高的糖 8.胴体重是指肉猪经电麻、放血、烫毛、开膛去除内脏、头、蹄和尾后的左右两片胴体重量之和,但在去除内脏时要注意保留() A.板油和肝脏B.肾脏和肝脏C.板油和肾脏D.心脏和肾脏 9.猪肉嫩度是用()进行测定的 A.倒数第2~3肋骨处的背最长肌B.倒数第3~4肋骨处的背最长肌C.最后胸椎处的背最长肌 D.腰大肌 10.当分娩率为98%,情期受胎率为90%,哺乳期为28d,母猪断奶至发情间隔时间为7d时的母猪年产窝数为() A.2.37 B.2.40 C.2.42 D.2.45 11.胴体重是指肉猪经电麻、放血、烫毛、开膛去除内脏、头、蹄和尾后的左右两片胴体重量之和,但去除内脏时要注意保留() A.板油和肝脏B.肾脏和肝脏C.板油和肾脏D.心脏和肾脏 12.猪肉嫩度是用()进行测定的 A.倒数第2~3肋骨处的背最长肌B.倒数第3~4肋骨处的背最长肌C.最后胸椎处的背最长肌D.腰大肌 13.猪屠宰测定时采用三点测膘,三个测定位点分别为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 A.腰荐椎结合处B.最后荐椎处C.最后胸椎处D.荐部最厚处 14.下列中国地方猪种哪些是属于华中型()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试题库

《现代农业基础知识》题库 (选择题16题,判断题4题,问答题75题,共95题) 一、选择题 1.超级稻是指:( A ) A.产量特别高的水稻 B.米质特别好的水稻 C.抗性特别好的水稻 2.下列作物中,哪个不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 C ) A.玉米 B.大豆 C.高粱 3.广东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A ) A.水稻 B.玉米 C.马铃薯 4.“绿色革命”发生在上世纪( B ) A.30年代 B.50年代 C.70年代 5.水稻占广东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 C ) A.60% B.70% C.80%

6. 在有机食品生产过程中,是否可以使用化肥?( A ) A.不可以 B.可以 C.无所谓 7.根据我国的有关行业分类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畜牧业包括牲畜的饲养、猪的饲养、家禽的饲养、狩猎和捕捉动物、其他畜牧业,其中牲畜包括以下哪类动物:( A ) A.牛的饲养 B.猪的饲养 C.鸡的饲养 D.狗的饲养 10.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以下哪一种药物是国家明文禁止添加的违禁药物,不能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 B ) A.玉米 B.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 C.食盐 D.维生素 11. 以下哪一个国家是全世界养猪业最发达、猪肉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C ) A.古巴 B.朝鲜 C.丹麦 D.澳大利亚 12. 农产品加工是把种植、养殖等的农副产品按其用途分别制成成品或半成品的生产过程。针对原料的加工程度而言可分为(B)。 A.种植、初加工、深加工 B.养殖、初加工、深加工 14. 微胶囊技术可广泛地应用于油脂行业中, 油脂中的许多不饱和脂肪酸,与空气接触会发生氧化酸败,而微胶囊化能够保护这些活性成分,降低其挥发性,使其与空气隔绝,从而起到(A)的作用。 A.抗氧化 C.易吸收 B.易溶解 15. 超高温杀菌技术,是指将流体或半流体在2.8秒内瞬间加热,然后再迅速冷却到30℃~40℃的杀菌技术。瞬间加热所需的温度是(B) A.110℃~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