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共模抑制比

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共模抑制比

一、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

差模又称串模,指的是两根线之间的信号差值(有用信号);

共模噪声又称对地噪声,指的是两根线分别对地的噪声(有害信号)。

对于一对信号线A、B,差模干扰相当于在A与B之间加上一个干扰电压,共模干扰相当于分别在A与地、B与地之间加上一个干扰电压;像平常看到的用双绞线传输差分信号就是为了消除共模噪声,原理很简单,两线拧在一起,受到的共模干扰电压很接近, Ua - Ub依然没什么变化,当然这是理想情况。比如,RS422/485总线就是利用差分传输信号的一种具体应用。

实际应用中,温度的变化各种环境噪声的影响都可以视作为共模噪声信号,但如果在传输过程中,两根线的对地噪声哀减的不一样大,使得两根线之间存在了电压差,这时共模噪声就转变成了差模噪声。差分信号不是一定要相对地来说的,如果一根线是接地的,那他们的差值就是相对地的值了,这就是模拟电路中讲过的差分电路的单端输入情况。

差分放大器,差模输入,差模是相对共模来说的。差分是一种方式。

差模、共模信号,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是一种电路形式的叫法。差模是对信号的定义)差动=差分

举例来说,假如一个ADC有两个模拟输入端,并且AD转换结果取决于这两个输入端电压之差,那么我们说这个ADC是差分输入的,并把这两个模拟输入端合在一起叫做差分输入端。但是加在差分输入端上的电压并不一定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甚至很多情况下是同符号的。(注:即不一定是一正一负)我们把它们的差叫做差模输入,而把它们共有的量(即平均值)叫做共模输入。

差模信号: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交流信号;

共模信号: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在差分放大电路中,经常提到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在差分放大电路中共模信号是不会被放大的,可以理解为三极管的温漂引起的电流型号,为了形象化温漂而提出了共模信号,差模信号为输入信号,就是Ui,就是放大的对象。

在差动放大电路中,有两个输入端,当在这两个端子上分别输入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信号(这是有用的信号),放大器能产生很大的放大倍数,我们把这种信号叫做差模信号,这时的放大倍数叫做差模放大倍数。如果在两个输入端分别输入大小相等,相位相同的信号(这实际是上一级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信号,是一种有害的东西),我们把这种信号叫做共模信号,这时的放大倍数叫做共模放大倍数。由于差动放大电路的构成特点,电路对共模信号有很强的负反馈,所以共模放大倍数很小(一般都小于1)。计算公式又分为单端输出和双端输出,所以有四个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是指差动放大器双端输入时的输入信号。

共模信号:双端输入时,两个信号方位相同。

差模信号:双端输入时,两个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即方向相反)。

任何两个信号都可以分解为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

设两路的输入信号分别为: A,B.

m,n分别为输入信号A,B的共模信号成分和差模信号成分。

输入信号A,B可分别表示为:A=m+n;B=m-n

则输入信号A,B可以看成一个共模信号 m 和差模信号 n 的合成,其中

m=(A+B)/2;n=(A-B)/2。

差动放大器将两个信号作差,作为输出信号。则输出的信号为A-B,与原先两个信号中的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比较,可以发现:

共模信号m=(A+B)/2不见了,而差模信号n=(A-B)/2得到两倍的放大。

这就是差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二、共模抑制比

1 定义

共模抑制比: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简写CMRR)用来说明差动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噪声)的能力。因此,CMRR越大越好。

定义表达式为:共模抑制比=A u d/ A u c

式中:A u d为放大器对差模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A u c为对共模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

从式中可以看出,差模信号电压放大倍数A u d越大,共模信号电压放大倍数A u c越小,则CMRR越大。此时差分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越强,放大器的性能越好。当差动放大电路完全对称时,共模信号电压放大倍数

A u c=0,则共模抑制比CCMR→∞,这是理想情况(即完全对称电路),实际上电路完全对称是不存在的,共模抑制比也不可能趋于无穷大。

2 差分放大器影响共模抑制比的因素

◇电路对称性——电路的对称性决定了被放大后的信号残存共模干扰的幅度,电路对称性越差,其共模抑制比就越小,抑制共模信号(干扰)的能力也就越差。

◇电路本身的线性工作范围——实际的电路其线性范围不是无限大的,当共模信号超出了电路线性范围时,即使正常信号也不能被正常放大,更谈不上共模抑制能力。实际电路的线性工作范围都小于其工作电压,这也就是为什么对共模抑制要求较高的设备前端电路也采用较高工作电压的原因。

共模抑制比详解

共模抑制比详细解释 为了说明差分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及放大差模信号的能力,常用共模抑制比作为一项技术指标来衡量,其定义为放大器对差模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Aud与对共模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Auc之比,称为共模抑制比,英文全称是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io,因此一般用简写CMRR来表示,符号为Kcmr,单位是分贝db。 差模信号电压放大倍数Aud越大,共模信号电压放大倍数Auc越小,则CMRR越大。此时差分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越强,放大器的性能越优良。当差动放大电路完全对称时,共模信号电压放大倍数Auc=0,则共模抑制比CMRR→∞,这是理想情况,实际上电路完全对称是不存在的,共模抑制比也不可能趋于无穷大。 差分放大器影响共模抑制比的因素 ◇电路对称性——电路的对称性决定了被放大后的信号残存共模干扰的幅度,电路对称性越差,其共模抑制比就越小,抑制共模信号(干扰)的能力也就越差。 ◇电路本身的线性工作范围——实际的电路其线性范围不是无限大的,当差模信号超出了电路线性范围时,即使正常信号也不能被正常放大,更谈不上共模抑制能力。实际电路的线性工作范围都小于其工作电压,这也就是为什么对共模抑制要求较高的设备前端电路也采用较高工作电压的原因。 为了说明差动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常用共模抑制比作为一项技术指标来衡量,其定义为放大器对差模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Aud 与对共模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Auc之比,称为共模抑制比,用KCMR 表示。 差模信号电压放大倍数Aud越大,共模信号电压放大倍数Auc越小,则KCMR越大。此时差分放大电路抑制共模信号的能力越强,放大器的性能越好。当差动放大电路完全对称时,共模信号电压放大倍数Auc=0,则共模抑制比KCMR→∞,这是理想情况,实际上电路完全对称是不存在的,共模抑制比也不可能趋于无穷大。电路对称性越差,其共模抑制比就越小,抑制共模信号(干扰)的能力也就越差。 首页 > 教程 > 电滤波,防雷 > 正文 共模和差模信号的定义及产生机理、电缆、绞线、变压器和扼流圈电磁干扰产生及其的抑制 1 引言 了解共模和差模信号之间的差别,对正确理解脉冲磁路和工作模块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变压器、

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共模抑制比

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共模抑制比 一、差模信号与共模信号 差模又称串模,指的是两根线之间的信号差值(有用信号); 共模噪声又称对地噪声,指的是两根线分别对地的噪声(有害信号)。 对于一对信号线A、B,差模干扰相当于在A与B之间加上一个干扰电压,共模干扰相当于分别在A与地、B与地之间加上一个干扰电压;像平常看到的用双绞线传输差分信号就是为了消除共模噪声,原理很简单,两线拧在一起,受到的共模干扰电压很接近, Ua - Ub依然没什么变化,当然这是理想情况。比如,RS422/485总线就是利用差分传输信号的一种具体应用。 实际应用中,温度的变化各种环境噪声的影响都可以视作为共模噪声信号,但如果在传输过程中,两根线的对地噪声哀减的不一样大,使得两根线之间存在了电压差,这时共模噪声就转变成了差模噪声。差分信号不是一定要相对地来说的,如果一根线是接地的,那他们的差值就是相对地的值了,这就是模拟电路中讲过的差分电路的单端输入情况。 差分放大器,差模输入,差模是相对共模来说的。差分是一种方式。 差模、共模信号,差分放大电路(差分是一种电路形式的叫法。差模是对信号的定义)差动=差分 举例来说,假如一个ADC有两个模拟输入端,并且AD转换结果取决于这两个输入端电压之差,那么我们说这个ADC是差分输入的,并把这两个模拟输入端合在一起叫做差分输入端。但是加在差分输入端上的电压并不一定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甚至很多情况下是同符号的。(注:即不一定是一正一负)我们把它们的差叫做差模输入,而把它们共有的量(即平均值)叫做共模输入。 差模信号: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交流信号; 共模信号: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共模抑制比的概念

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共模抑制比的概念 2010年02月02日星期二 14:15 共模信号与差模信号辨析 差模又称串模,指的是两根线之间的信号差值;而共模噪声又称对地噪声,指的是两根线分别对地的噪声。 对于一对信号线A、B,差模干扰相当于在A与B之间加上一个干扰电压,共模干扰相当于分别在A与地、B与地之间加上一个干扰电压;像平常看到的用双绞线传输差分信号就是为了消除共模噪声,原理很简单,两线拧在一起,受到的共模干扰电压很接近, Ua - Ub依然没什么变化,当然这是理想情况。比如, RS422/485总线就是利用差分传输信号的一种具体应用。 实际应用中,温度的变化各种环境噪声的影响都可以视作为共模噪声信号,但如果在传输过程中,两根线的对地噪声哀减的不一样大,使得两根线之间存在了电压差,这时共模噪声就转变成了差模噪声。差分信号不是一定要相对地来说的,如果一根线是接地的,那他们的差值就是相对地的值了,这就是模拟电路中讲过的差分电路的单端输入情况。 差分放大器,差模输入,差模是相对共模来说的。差分是一种方式。 差模、共模信号,差分放大电路 举例来说,假如一个ADC有两个模拟输入端,并且AD转换结果取决于这两个输入端电压之差,那么我们说这个ADC是差分输入的,并把这两个模拟输入端合在一起叫做差分输入端。但是加在差分输入端上的电压并不一定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甚至很多情况下是同符号的。(注:即不一定是一正一负)我们把它们的差叫做差模输入,而把它们共有的量(即平均值)叫做共模输入。 差分是一种电路形式的叫法.... 差模是对信号的定义....(想对来说有共模..) 差动=======差分 回答:差模信号: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交流信号,共模信号: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在差分放大电路中,经常提到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在差分放大电路中共模信号是不会被放大的,可以理解为三极管的温漂引起的电流型号,为了形象化温漂而提出了共模信号,差模信号为输入信号,就是Ui,就是放大的对象。 在差动放大电路中,有两个输入端,当在这两个端子上分别输入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信号,(这是有用的信号)放大器能产生很大的放大倍数,我们把这种信号叫做差模信号,这时的放大倍数叫做差模放大倍数。如果在两个输入端分别输入大小相等,相位相同的信号,(这实际是上一级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信号,是一种有害的东西),我们把这种信号叫做共模信号,这时的放大倍数叫做共模放大倍数。由于差动放大电路的构成特点,电路对共模信号有很强的负反馈,所

运放的共模抑制比

共模抑制比(英语:c ommon-m ode r ejection r atio, CMRR)是模拟电路中差分放大器(或者其他电子器件)的一个用于衡量其抑制两端输入信号共模部分的一个参数。在实际应用中,例如,当有用信号为低电压信号且叠加在一个可能较高的电压补偿,或者是相关信息表示为在两个信号的差值时,较高的共模抑制比就十分重要。 理想状态下,一个差分放大器两个输入端分别输入和,输出 ,这里为差模增益。然而,现实中的差分放大器用下 式表示更佳: 这里是共模增益,通常情况远小于差模增益。 共模抑制比定义为差模增益与共模增益的比值: 其中,为差分放大器的差模增益,为共模增益。 如果使用对数,则共模抑制比可以用分贝值来表示[1]: 由于差模增益一般远大于共模增益,共模抑制比是一个正数。 共模抑制比是一个很重要的产品参数,它表示了通过放大器的共模信号的抑制与衰减的情况。其值通常也取决于信号本身的频率,因此严格来说必须表示为一个函数[2]。 抑制共模信号在信号传输中降低噪声信号十分重要。例如,在噪声环境中测量热电偶的阻抗时,环境中的噪声同时输入两个端口,造成一个共模的噪声信号。测量仪器的共模抑制比决定了其对噪声或者补偿的衰减。 跳转至:导航、搜索

简化的双端输入运算放大器模型。运算放大器将和之间的差模信号进行运算处理,而对共模信号进行抑制衰减。图中和分别提供正负直流电压保证运算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运算放大器的例子[编辑] 一个运算放大器(简称运放)有两个输入端,同相输入端()和反相输入端(),其开环增益为。理想运算放大器的输出信号可表示为: 这个方程表示了一个无穷大的共模抑制比。如果两个输入端口输入完全相同(包括幅值和相位)的信号,则输出信号为零。在实际应用中,常常不是绝对的理想运算放大器,共模抑制比越低,则共模信号在输出信号中的体现越大。例如,常见的741型运算放大器,在大多数情况下其共模抑制比约为90分贝[3]。对于那些对运算放大器输出变化不太敏感的应用中,70分贝的共模抑制比已经足够。一些高端的电子设备可能会使用120分贝(如LM4562M[4])甚至更高的运算放大器。

差模与共模的区别

最近一直对运放的共模电压和差模电压有些搞不清楚,网上搜了搜,摘录一些经典! 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是指差动放大器双端输入时的输入信号。 共模信号:双端输入时,两个信号相同。 差模信号:双端输入时,两个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 任何两个信号都可以分解为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 设两路的输入信号分别为:A,B. m,n分别为输入信号A,B的共模信号成分和差模信号成分。 输入信号A,B可分别表示为:A=m+n;B=m-n 则输入信号A,B可以看成一个共模信号m 和差模信号n 的合成。 其中m=(A+B)/2;n=(A-B)/2。 差动放大器将两个信号作差,作为输出信号。则输出的信号为A-B,与原先两个信号中的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比较,可以发现: 共模信号m=(A+B)/2不见了,而差模信号n=(A-B)/2得到两倍的放大。 这就是差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我们需要的是整个有意义的“输入信号”,要把两个输入端看作“整体”。 就像初中时平面坐标需要用x,y 两个数表示,而到了高中或大学就只要用一个“数”v,但这个v 是由x,y 两个数构成的“向量”…… 而共模、差模正是“输入信号”整体的属性,差分输入可以表示为 vi = (vi+, vi-) 也可以表示为 vi = (vic, vid) c 表示共模, d 表示差模。两种描述是完全等价的。只不过换了一个认识角度,就像几何学里的坐标变换,同一个点在不同坐标系中的坐标值不同,但始终是同一个点。 运放的共模输入范围:器件(运放、仪放……)保持正常放大功能(保持一定共模抑制比CMRR)条件下允许的共模信号的范围。 显然,不存在“某一端”上的共模电压的问题。 但“某一端”也一样存在输入电压范围问题。而且这个范围等于共模输入电压范围。 道理很简单:运放正常工作时两输入端是虚短的,单端输入电压范围与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几乎是一回事。

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共模抑制比、差分阻抗、共模阻抗、单端阻抗

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共模抑制比、差分阻抗、共模阻抗、单端阻抗(2012-08-01 19:07:52) 转载▼ 差模又称串模,指的是两根线之间的信号差值;而共模噪声又称对地噪声,指的是两根线分别对地的噪声。 对于一对信号线A、B,差模干扰相当于在A与B之间加上一个干扰电压,共模干扰相当于分别在A与地、B与地之间加上一个干扰电压;像平常看到的用双绞线传输差分信号就是为了消除共模噪声,原理很简单,两线拧在一起,受到的共模干扰电压很接近,Ua - Ub 依然没什么变化,当然这是理想情况。比如,RS422/485总线就是利用差分传输信号的一种具体应用。 实际应用中,温度的变化各种环境噪声的影响都可以视作为共模噪声信号,但如果在传输过程中,两根线的对地噪声哀减的不一样大,使得两根线之间存在了电压差,这时共模噪声就转 变成了差模噪声。差分信号不是一定要相对地来说的,如果一根线是接地的,那他们的差值就是相对地的值了,这就是模拟电路中讲过的差分电路的单端输入情况。 差分放大器,差模输入,差模是相对共模来说的。差分是一种方式。 举例来说,假如一个ADC有两个模拟输入端,并且AD转换结果取决于这两个输入端电压之差,那么我们说这个ADC是差分输入的,并把这两个模拟输入端合在一起叫做差分输入端。但是加在差分输入端上的电压并不一定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甚至很多情况下是同符号的。(注:即不一定是一正一负)我们把它们的差叫做差模输入,而把它们共有的量(即平均值)叫做共模输入。 差分是一种电路形式的叫法.... 差模是对信号的定义....(想对来说有共模..) 差动=======差分 什么是差模信号、共模信号,差分放大电路? 回答:差模信号: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交流信号,共模信号: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在差分放大电路中,经常提到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在差分放大电路中共模信号是不会被放大的,可以理解为三极管的温漂引起的电流型号,为了形象化温漂而提出了共模信号,差模信号为输入信号,就是Ui,就是放大的对象。 在差动放大电路中,有两个输入端,当在这两个端子上分别输入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的信号,(这是有用的信号)放大器能产生很大的放大倍数,我们把这种信号叫做差模信号,这时的放大倍数叫做差模放大倍数。如果在两个输入端分别输入大小相等,相位相同的信号,(这实际是上一级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的信号,是一种有害的东西),我们把这种信号叫做共模信号,这时的放大倍数叫做共模放大倍数。由于差动放大电路的构成特点,电路对共模信号有很强的负反馈,所以共模放大倍数很小。(一般都小于1)计算公式又分为单端输出和双端输出,所以有四个共模信号和差模信号是指差动放大器双端输入时的输入信号。 共模信号:双端输入时,两个信号相同。 差模信号:双端输入时,两个信号的相位相差180度。

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

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 差分放大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模拟电路,其主要功能是放大两个输入信号之间的差值,而抑制相同频率的共模信号。共模抑制比(CMRR)是衡量差分放大器对共模信号抑制能力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差分放大器在放大差模信号的同时,对共模信号的抑制程度。 共模抑制比的定义为:差分放大器输出端的最大差模电压增益与最大共模电压增益之比。用数学公式表示为:CMRR = ΔVout (dB) / ΔVcm (dB)。其中,ΔVout表示差分放大器输出端的差模电压增益,ΔVcm表示差分放大器输入端的共模电压增益。 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越高,说明其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越强。在实际应用中,共模信号通常是由外部干扰、噪声等因素引起的,它们会影响到差分放大器的正常工作,导致信号失真、误判等问题。因此,提高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对于保证其性能和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优化电路设计:通过合理选择电路元件、调整电路参数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例如,采用高质量的电阻、电容等元件,可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合理设置偏置电流,可以使差分放大器工作在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共模抑制比。

2. 采用有源滤波器:有源滤波器可以有效地滤除共模信号,从而提高差分放大器的共模抑制比。常见的有源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滤波器类型。 3. 采用屏蔽技术:通过对差分放大器进行屏蔽处理,可以减少外部干扰对电路的影响,从而提高共模抑制比。常见的屏蔽方法有金属屏蔽、磁场屏蔽等。 4. 采用平衡技术:平衡技术是一种利用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的输入信号来消除共模信号的方法。通过将输入信号分为两路或多路,并分别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对共模信号的有效抑制。常见的平衡技术有变压器平衡、电阻平衡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