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无锡尚德破产的三大原因

解读无锡尚德破产的三大原因

本文从无锡尚德破产说起,指出了民营企业短命现象的原因和保持基业长青的对策。

最近一段时间,无锡尚德破产风波越演越烈。这个国内太阳能行业曾经的老大,无锡市的明星企业和城市名片,现在却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生死危局之中。这家2001年1月注册成立的光伏企业,经过短短几年跨越式,超常规的大发展,一跃成为国内太阳能行业龙头老大,其创始人^施正荣,也成为2006年的中国首富,一时间,风光无限。可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2013年3月20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因无力偿还71亿元的到期巨额债务,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光环褪尽繁华成沙”,“一夜回到十年前”,成为这家民营企业的真实写照。

无锡尚德破产倒闭的事件,可谓一石惊起千层浪。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涉及行业包括钢铁,房地产,石油,航空, 批发零售业等,占据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成为了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中国首部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显示,20年来,中国每年新诞生的民营企业15万家,但同时每年又死亡了 10万多家,6096的民营企业在5 年内倒闭,8596的企业在10年消亡。小型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 3年,大中型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年。珠海巨人集团,北京南德集团,广东中山爱多集团,山东秦池集团,广东太阳神集团,因毒奶粉事件倒闭的三鹿集团,一个又一个民营企业辉煌地崛起, 然后又一个个地悲壮地倒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国内民营企业“短命”,“你方唱罢我登场, 各领风骚三五年”呢?

原因1----盲目扩张,片面追求规模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上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等温饱问题,是人类第一层需求,也是最底层的需求。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生存”,即“活着”是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同理,对一个企业来说,生存也是第一需求。但是很多民营企业,特别是进入快速成长

期的民营企业,往往忘记了这点,片面追求规模,忽视了风险,导致企业最终无法生存,只能破产或倒闭。

目前很多民营企业以进入所谓的“中国500强”,“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中国制造业500强”等榜单作为企业奋斗的目标,而这些榜单都是以营业收入为主要指标进行排名的,所以这些企业一味追求产能和规模,重规模不重质量和效益。试想一下:如果所有企业都加大投入,做大规模和产能,其结果肯定是竞争加剧,行业平均利润下降,稍有闪失,资金链断裂,企业就走上破产的道路了。

无锡尚德在地方政府的扶持下,经过短短几年快速成长起来。由于一味地求大,导致企业规模上去了,最终却产能严重过剩,竞争激烈,产品滞铕,库存积压严重。库存降价卖出去肯定亏损,但不卖出去积压在仓库里亏得更加厉害;还不能停掉全部生产线:一是因为生产线长时间停掉,设备会坏掉,只能几条生产线轮番换着停掉;二是因为,完全停掉会导致大批熟练工人离职。所以,明知生产后产品卖不动,还是硬着头皮,死拉一继续生产。直到实在拉不动了,因无力偿还到期的巨额债务,2013年3月被法院裁定破产重组。

跟无锡尚德一样栽跟头的还有江龙控股集团,它2000年成立,2006年9月,其控股的中国印染在新加坡上市,号称当时中国最大的印染企业,名噪一时。其在短时间内旗下先后成立了多家子公司,在没有充分考虑扩张战略和企业资金流是否匹配,企业对外投资规模及其结构是否优化的情况下,盲目扩大规模,一味“做加法”。后因出口下滑,用工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升,国家银根紧缩等因素制约,企业最终停产。从公司成立到倒闭,短短8年间,江龙控股从瞬间辉煌到轰然倒塌,令人烯墟不已。

原因2----企业家素质缺失

民营企业的成长带有很强的机会主义色彩,靠一项优惠的政策或者打政策“擦边球”和玩政策方面的“猫捉老鼠” 游戏就能产生'一^^民营企业。它们往往都有'一'卜强有力的核心人物,实行高度集权化的管理,所以企业家的性格和决策不仅仅将影响以亿而计的业务,甚至会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

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决定了企业的前途和发展规模。他们学历层次普遍不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和管理培训。他们的做事风格,视野和行为方式跟他们所受的文化熏陶,成长经历直接相关。我们都知道“厚德载物”是清华大学的校训,但是“厚德载物”是什么意思大多数人都不清楚了。厚,深厚的意思;德,按照自然规律去工作,去生活,去做人做事;载,承载;物,我们所有的财富,智慧,我们的一切,厚德才能承载万物。但是很多民营企业家是“德不配位”:目光短视,独断专行,缺乏诚信,疏于用人……由于没有有效的约束,一些民营企业家自身也没有太大的追求,稍微赚了点钱,便追求享乐,不思进取,把企业经营管理抛之脑后。另一些企业家热衷于“大鱼吃小鱼”和“蛇呑象”,为了满足其个人和政府官员的成就感与所谓的民族自豪感,为并购而并购,为扩张而扩张。这样的企业家和其领导的企业能不被淘汰出局吗?

级观无锡尚德的历程,其创始人施正荣的意义和价值不言而喻。

但是回顾企业发展过程中,尚德的几次重大失误,均与施正荣的个人性格和决策风格有较大关系。比如,2006年,施正荣不顾众多高管的一致反对,与签订期限10年,总金额60多亿美元的釆购合同。后来,多晶硅价格暴跌,尚德不得不以2.12亿美元的代价,终止该合同。在尚德一步步走向深渊的过程中,无锡市政府提出了诸多的方案支持和帮助尚德,但是施正荣一直拒绝政府方面的财务审计组的进入,甚至在国开行提出以其个人资产做无限责任担保,出手救援时,仍被施正荣拒绝。其在决策过程中,无法平衡企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博弈,使得尚德走向了破产的悬崖。

以上两个是造成无锡尚德破产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造成民营企业存活时间短的原因是:

原因3—一“不务正业”挣“快钱”

说到台湾“经营之神”王永庆,就不能不说到他的“三不原则”。第一,不炒股票。台塑集团有10家上市公司,但是从不染指资本运作。第二,不做任何金融衍生品。第三,不做房地产。王永庆认为,一个企业如果定位是实体经济,就不应该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

去做投机性业务。一个企业如果尝到了赚快钱的甜头,就不可能再踏踏实实,脚踏实地地去把实体经济做好。这就像一个人进了***,上了赌瘾,再让他踏踏实实工作就很难做到。台塑集团的傲人业绩证明:“三不原则”使其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现金准备,能够不断扩大规模,持续成长,能够在经济波动时安然渡过。

但是,国内不少民企,还是经不起房地产行业和资本市场高额回报率的诱惑,他们抛弃企业的战略愿景,主动放弃主业,进入房地产市场或资本市场;他们目光短线,急功近利,热衷于干短平快项目,挣快钱。因为热衷于挣快钱,所以他们不会再全身心投入到新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这样的长期项目,他们是中国企业的悲哀,也是目前国内弥漫于社会各阶层的机会主义和对金钱顶礼膜拜现象的折射。经济形势好的时候,这些企业可能侥幸生存下来,但是一旦遭遇市场环境突变,最先倒掉的肯定是他们。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只有等退潮的时候,才能看出谁在裸泳。

杭州南望集团成立于1997年,最初只是一家注册资金500万元的小型企业,但在8年时间内,已经迅速膨胀为一家注册资本高达2.4亿元的大型民营集团。在主营业务领域,南望已经取得了类似垄断的市场份额,其生产的远程图像监控设备占据了全国电力系统的三分之一,并拥有36项发明专利,位列浙江省软件企业十强之一。2003年起,公司开始多元化扩张,大举进军房地产和小水电等领域,甚至斥资数千万元到美国购买油田,但是其这些投资迟迟未得到回报,为维持公司运转,其又转向地下钱庄借高利贷,受到“副业”的拖累,最终不得不申请破产。“他们的主营业务毛利在30?^6左右,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但是他们还不满足,想追求不切实际的暴利,反而使得主营业务为水电站等副业输血。”南望的主要贷款行交通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边黎平觉得有些惋惜。

于2007年4月上市的中环股份是一家以半导体材料为主业的公司,于2009年半路出家涉及光伏行业。近日中环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对无锡尚德,洛阳尚德及上海尚德共有 1.76亿元的应收款未收回,公司按照相关规定计提坏账准备1亿多元。受此影响,中环股份在

2012年的净泮润从624.62 万元大幅下滑至4038万元,同比下降近150%。

华联三鑫在内外交困时,应对失策,本想通过进入资本市场捞回损失,斥巨资进入期货市场,结果期货业务亏得一塌糊涂,加速了企业倒闭的进程。有关研究发现,在危机中,一些坚持发展主业,专注于某一产业领域的企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要比那些摒弃主业,挣快钱的企业小得多,风险也小得多。

除了以上三个原因外,造成民营企业多短命的原因还有很多,因篇幅有限, 故不一一列举。(本文标题:解读无锡尚德破产的三大原因,本文信息由提供)

最高法 企业破产重整及清算十大典型案例(20160616发布)

最高法企业破产重整及清算十大典型案例(20160616发 布) 来源| 人民法院报本文仅供交流学习,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法律讲堂”投稿邮箱:2635079073@https://www.360docs.net/doc/5519352054.html, 交流合作:微信号 zsm800418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十起破产审判典型案例,其中既有破产重整案件,也有破产清算案件,还包括关联企业合并破产、重整程序向清算程序转化、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等案件。这些案例分别在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政府与法院联动协调机制的作用、法院慎重行使强制批准权、注重运用市场化的方式推动企业重整、依法创新资产处置方式、探索采取综合模式挽救企业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法律效果 目录1.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2.深圳中 华自行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3.浙江安吉同泰皮革有限公司执行转破产清算案4.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与二重集团(德阳)重型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5.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合并破产案6. 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7.中核华原钛白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8.北京利达海洋生物馆有限公司破产清算案9.上海超日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10.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一、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 (一)基本案情 长航凤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航凤凰)系上市公司,是长江及沿海干散货航运主要企业之一。自2008年全球金 融危机以来,受财务费用负担沉重、航运运价长期低迷等因素影响,长航凤凰经营逐步陷入困境。截至2013年6月30日,长航凤凰合并报表项下的负债总额合计达58.6亿元,净资产为-9.2亿元,已严重资不抵债。经债权人申请,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武汉中院)于2013年11月26日依法裁定受理长航凤凰重整一案,并指定破产管理人。因连续三年亏损,长航凤凰股票于2014 年5月16 日起暂停上市。 (二)审理情况 在武汉中院的监督指导下,管理人以市场化的重组方式为基础,制定了重整计划草案,获得了债权人会议及出资人会议表决通过。由于无外部重组方参与长航凤凰破产重整,如何通过长航凤凰自身筹集足够资产以提高普通债权清偿比例,以促使普通债权人支持重整是重整工作有序推进的重点。为解决偿债资金筹集的问题,经过武汉中院与管理人多番论证,最终制定了以公司账面的货币资金、处置剥离亏损资产的变现资金以及追收的应收款项、出资人权益调整方案以及股票

2013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2013年“中国十大并购”事件 本文来源于:新浪财经2014-01-14 08:16:29由中国并购公会、全球并购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13年“中国十大并购”评选活动揭晓。该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了13年,所评出的“十大并购事件”和“十大并购人物”以及其展现的并购行业发展趋势,备受业界和海内外经济界所关注。2013中国十大并购事件(按事件时间排序)1. 中石油收购埃尼东非天然气区块权益2013年3月15日,中石油斥资约255亿人民币(42亿美元),收购了意大利石油集团埃尼运营的关键区块20%的权益,这标志着中石油进军东非的第一步,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对海外天然气田最大的一笔投资。2.阿里巴巴战略投资新浪微博2013年4月29日,阿里巴巴集团以约35.6亿人民币(5.86亿美元)战略投资新浪微博公司发行的优先股和普通股,占稀释摊薄后总股份的约18%,成为新浪微博第二大股东。此外,新浪授予阿里巴巴一项期权,允许阿里巴巴在未来按事先约定的定价方式,将其在新浪微博的全稀释摊薄后的股份比例提高至30%。3. 国家电网入股澳大利亚能源企业2013年5月17日,国家电网公司与新加坡电力公司(Singapore Power International)签署协议,国家电网决定出资约364.8亿人民币(60亿美元)收购新加坡电力公司子公司澳大利亚Jemena公司60%的股权和澳大利亚新能源澳洲网络

19.1%的股份。12月20日,交易获得了澳大利亚财政部有条件的批准。4. 双汇收购史密斯菲尔德5月29日,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和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发布联合公告,双方达成协议,双汇国际以约432亿元人民币(71亿美元)收购史密斯菲尔德。该收购获得了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的审批许可。9月26日,双汇国际与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联合宣布收购完成。5. 清华紫光收购展讯2013年7月12日,展讯通信与清华紫光联合宣布,双方已达成合并协议,紫光将以现金方式收购展讯通信的全部流通股份,收购总价约108亿人民币(17.8亿美元)。此次收购完成后,展讯通信将变成清华紫光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其股票将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退市。6. 百度收购91无线2013年8月14日,百度与91无线正式签署收购协议,以约112.5亿人民币(18.5亿美元)收购网龙网络旗下91无线网络100%股权。10月1日,该笔交易顺利完成,91无线成为百度的全资附属公司。91无线是国内三大移动应用商店之一,月活跃用户约9000万。7. 中石化收购埃及项目2013年8月30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宣布支付约188亿人民币(31亿美元)现金,收购阿帕奇集团的埃及油气业务33%的权益,这是中石化规模第三大的收购交易。8. 越秀集团收购创兴银行股权2013年10月25日晚,创兴银行及其大股东廖创兴企业发布联合公告称,向创兴银行股东收购最多3.2625亿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75%。本次收购作

解读无锡尚德破产的三大原因

解读无锡尚德破产的三大原因 本文从无锡尚德破产说起,指出了民营企业短命现象的原因和保持基业长青的对策。 最近一段时间,无锡尚德破产风波越演越烈。这个国内太阳能行业曾经的老大,无锡市的明星企业和城市名片,现在却陷入了四面楚歌的生死危局之中。这家2001年1月注册成立的光伏企业,经过短短几年跨越式,超常规的大发展,一跃成为国内太阳能行业龙头老大,其创始人^施正荣,也成为2006年的中国首富,一时间,风光无限。可正所谓:此一时彼一时。2013年3月20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因无力偿还71亿元的到期巨额债务,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光环褪尽繁华成沙”,“一夜回到十年前”,成为这家民营企业的真实写照。 无锡尚德破产倒闭的事件,可谓一石惊起千层浪。改革开放30年来, 中国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涉及行业包括钢铁,房地产,石油,航空, 批发零售业等,占据了整个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社会财富,成为了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中国首部民营企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显示,20年来,中国每年新诞生的民营企业15万家,但同时每年又死亡了 10万多家,6096的民营企业在5 年内倒闭,8596的企业在10年消亡。小型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 3年,大中型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7年。珠海巨人集团,北京南德集团,广东中山爱多集团,山东秦池集团,广东太阳神集团,因毒奶粉事件倒闭的三鹿集团,一个又一个民营企业辉煌地崛起, 然后又一个个地悲壮地倒下。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国内民营企业“短命”,“你方唱罢我登场, 各领风骚三五年”呢? 原因1----盲目扩张,片面追求规模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上的需求,包括衣食住行等温饱问题,是人类第一层需求,也是最底层的需求。换句通俗的话说,就是“生存”,即“活着”是人类的最基本的需求。同理,对一个企业来说,生存也是第一需求。但是很多民营企业,特别是进入快速成长

2023年尚德太阳能发展现状

尚德太阳能发展现状 2022年3月18日,无锡尚德的债权银行联合向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申请。经法院审查,鉴于债务方无锡尚德无法归还到期债务,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相关规定,于3月20日正式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以下是尚德太阳能进展现状。 由于受欧美等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双反”、国内行业产能严峻过剩等缘由导致国内光伏行业受到沉重打击并陷入低谷。无锡尚德饱受成本费用高企、产能利用不足、负债率大幅攀升等困扰,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持续恶化,公司经营严峻亏损,大量债务到期不能有效偿还,陷入资不抵债的逆境。 在业内人士看来,破产重整团队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引入对无锡尚德破产重整感爱好的新战略投资者。无锡尚德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尚德目前已经接触了多家战略投资者,有的已经来无锡洽谈过三四次。该负责人说,“他们对无锡尚德电力的品牌、影响和产品质量都有较高认可度,假如这些新战略投资者对尚德进行投资的话,那么无疑将对尚德破产重整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 据多位与会债权人透露,目前无锡尚德的管理人已完成300家债权人的审查,确认债权33亿元人民币,其余近230家债权人约123亿元的债权有待审查。重整管理人代表杨二观表示,“制作重整方案

草案并提交债权人会议表决,是管理人下一步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家所关怀的债权的清偿率也将在重整方案草案中进行体现。”而只有在尚德减除部分债务后,公司才能轻装上阵,装扮靓丽重新“嫁人”。杨二观透露,管理人将来将通场化的方式遴选战略投资者,尽快完成重整方案草案的制作及完成战略投资者的遴选。此前有不少媒体预期,无锡当地政府旗下国有投资公司--国联集团或会接手尚德重整后的资产。

房地产业已经没落,中国未来十年要靠三大支柱型产业!

房地产业已经没落,中国未来十年要靠三大支柱型产业! 今天,非常荣幸和在座的诸位同仁、新老朋友一起讨论中国经济,我接受彭剑锋教授邀请,参加华夏基石如此火爆的论坛活动,在这里我丝毫没有感觉到中国经济在低谷徘徊,似乎好像一直在高谷平稳运行。 今天讨论的题目是《谷底重生的关键是结构调整》。之所以 和大家讨论这个问题,原因主要是我们目前经济比较低迷,然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想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还是中国经济结构问题。 支持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型产业已经没落 过去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性产业。大家都知道,过去支持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型产业当前陆续出现了问题,所谓支柱型产业就是对国家经济增长起到巨大贡献的产业,过去我们国家有两个支柱型产业。 第一是传统制造业。传统制造业作为国家支柱型产业不仅满足国内市场,而且对出口贸易产生巨大推动力。过去出口每年的贡献占经济增长3个百分点以上,都是传统制造业的功劳,但是这个产业现在遇到突出矛盾问题就是产能过剩,而且是严重的产能过剩。经过研究测算,传统制造业产能过盛的状况在43%左右,这个产业连续5年投资增长速度回落,现在是个负数。这个支柱型产业大幅度回落导致我们当前经

济增长低迷。 第二是房地产产业。房地产作为支柱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它带动一个很长的供应产业链带动对国家经济增长。例如像钢材、水泥、煤炭都属于支柱型产业,但是,现在也出了问题。我们对这个产业的提法叫去“库存化”。当前,房 地产投资已经连续4年增长回落。2013年投资增速为18.5%,2014年下降为10.5%,今年9月份为4%,在经济高峰时期,房地产投资的增长幅度是国家经济年增度长率平均为30% 以上,然而,现在只有15%,因此可以断定这个支柱型产业也出了问题。 这样一来,过去支持国家经济增长的两个支柱型产业都陆续出现了问题,所以增长低迷是必然的结果。未来,这两个产业基本上已经很难再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柱型产业了。 中国经济谷底重生要靠三大支柱型产业 虽然我们很需要这两个支柱型产业,但是就增长来讲,它已经不再是支柱型产业。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我们还应该有支柱型产业。未来的支柱型产业是什么?如何进行迭代?现在大家越来越共识的认识到,我们未来的支柱型产业可能是三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可能成为我国新兴支柱型产业。什么是战略新兴产业?就是既有战略性,又是新兴。它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需求巨大,市场需求太小不会有战略性;另外技

无锡尚德破产原因分析

无锡尚德破产原因分析 由施正荣创办于2001年的无锡尚德是尚德电力资产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至2012年的产能已达到2.4吉瓦,是全球四大光伏企业之一。然而,3月20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据《破产法》规定,正式裁定对中国光伏巨头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实施破产重整。 据我了解,原因如下: 1.战略决策失误 尚德电力对光伏主要原材料的多晶硅价格走势两度判断失误,高价与美国、韩国的多晶硅企业签订长期订单。这导致公司背上了沉重的原材料负担。另一方面,作为新兴产业的光伏在“未来技术路线上存在多种不确定性”,尚德电力一度认为,薄膜电池可能是未来技术方向之一,追加数千万美元的投资,但却成了“竹篮打水”。 2.行业性亏损 “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光伏产业的全球性产能过剩,光伏组件出现的恶性价格战拖垮了尚德。”破产清算组介绍,“光伏平均利润率从2009年下半年的30%一路下跌到全面亏损。” 欧美“双反”之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生产国失去了主要的海外市场,去年以来,中国大幅提高了国内市场的容量。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光伏装机量仅为0.45吉瓦,而2012年已达到4.5吉瓦,今年预期将达到6吉瓦以上。中国在短短三年内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应用市场之一。恶性价格战最终将尚德拖垮! 3.政府的不恰当干预 在尚德还处于成长阶段的时候,需要充足的流动资金来维持企业的正常的运行和技术提升,当时政府出面使得上的能够向银行顺利贷款。正是有了这层关系,所以后来当政府要求尚德扩建的时候领导层方面顺从了。而这恰恰是一个错误的决策,也成为了后来破产的伏笔。 4.施正荣无心挽救尚德 无锡市政府并不愿意无锡尚德被破产。且不说破产之后政府、银行的债权会收不回来,当地政府的就业、税收都会受影响,还会波及为无锡尚德配套的一百多家企业。所以施正荣期盼着市政府可以像以前那样继续扶持自己一把。 两者各怀心思,施正荣想套牢当地政府,可是当地政府并不愿意注入大量的资金,所以两者的算盘决裂了。 无锡尚德是施正荣一切所得的起点,他为何执意要将其破产?其实也很简单,如果无锡尚德破产,它所承担的尚德电力所有债务一笔勾销。而且目前,施正荣个人及家族信托D&M科技分别持有尚德电力30.2%及29.4%的股份。尚德电力间接持有无锡尚德100%的股权,此外,尚德电力还拥有洛阳尚德硅片公司、国外工厂及分公司资产。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分析说“如果无锡尚德破产,尚德电力

创业失败例子

创业失败例子 【篇一:创业失败例子】 新年伊始,收集了8个发生在2015年由盛及衰的典型案例,然后对 其中一些共性的原因做总结,以期给相关人士警示。 此8个案例选取的标准是:o2o领域,分属不同行业,之前获得过 较大规模的融资或取得过显著的成绩,之后有明确的关闭或收缩行为。 创业不易,无论成或败,真正的创业者都值得尊敬。而在那些有迹 可寻、轰然倒下企业背后,还有许多黯然关闭、不为大多数人了解 的企业。旁观者常可见马云的志得意满、刘强东的抱得美人归,而 那些一次次重新创业的创业者们的足迹则更是常态。本文无意冒犯,只为总结、追思。 2015年度8大由盛及衰典型案例这8大典型衰落案例分属于出行、 媒体、汽车、教育、智能硬件、零售、社区和金融,以下按关停或 收缩的时间顺序一一展示。 1、爱拼车。成立于2013年9月。联合创始人杨洋。总部位于杭州。基于手机的p2p智能拼车服务平台。鼎盛时期,用户量曾达到2000万。2014年8月获idg领投1000万美元a轮融资。2015年6月, 宣布死亡。死因:巨兽的疯狂补贴,无力抗衡。创始人杨洋表示:“我见了200多位投资人,主流投资人都见了一遍,但没有人愿意投,不会有人在两家百亿美金的企业打得火热的时候再去投资一家小公司。我绝对不会再碰那种纯玩钱的项目。” 2、大旗网。成立于2004年11月。创始人王定标。新媒体及论坛内容聚合门户,浓缩论坛、博客、sns精华等。鼎盛时,大旗网全站 pv(页面浏览量)近5000万,每月用户数1.2亿,alexa全球最高 排名位居前300位,中国社区排名位居第一。2010年4月获美国中 经合集团、idg资本b轮融资。但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影响力 不断扩大,用户对传统bbs论坛失去兴趣,转身投向移动社交媒体,最终导致大旗网逐渐走向没落。加之,李连杰状告大旗网编造“利用 壹基金贪腐”等涉嫌严重侵犯其名誉权一案,朝阳法院一审判决李连 杰胜诉,被告“大旗网”须向李连杰公开致歉七日,并赔偿其经济损失、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0万余元。2015年7月,宣布关闭。 3、e洗车。上线于2014年11月。创始人段东仁。总部位于北京。 互联网预约到店洗车、上门洗车服务。上线3个月后,用户上百万,

无锡尚德案例分析

无锡尚德案例分析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短短数年就快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品制造商及太阳能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之一。尚德公司的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已完全达到国际光伏行业先进水平,是中国首家通过TUV、IEC、CE和UL等国际权威认证的光伏企业。尚德公司于2004年被PHOTON International评为全球前十位太阳电池制造商,并于2005年底挺进世界光伏企业前五强,150兆瓦太阳电池的制造能力,使尚德成为全球四大太阳电池生产基地之一。在公司成立三年后,尚德在国际市场也逐渐站稳脚跟,国内的发展形势也是大好,但因负债过多,为谋求进一步的发展,尚德不得不在资本市场寻求支持,但因国内资本市场的初步发展尚处于不健全的体制,进入门槛过高,于是尚德将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不俗表现吸引了众多海外资本市场的注意,而尚德经过再三考虑,最终在纽约上市,成为第一个在纽约股票交易市场成功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商界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公司倒闭十个中有九个是资金链断裂造成的,在2013年3月20日尚德就因无法归还到期债务而破产重组。 一、破产原因 (一)营销失败

自2008年受欧债危机影响,世界光伏市场随之萎缩,在企业蜂拥而至的倒闭潮中,欧美光伏企业不约而同的将责难抛向中国企业,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领域向来就有采取贸易保护主义的偏好,中国传统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屡屡受到所谓的“反倾销”伤害,而美国和欧盟在经融危机席卷的同时相继对中国启动了双反调查,双反的背后实则是欧美针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各国政府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中国太阳能电池板成本快速的降低,且随着技术的进步,电池板的质量也越来愈好,这在无形中削弱许多国家的竞争力,也因此欧美国家在光伏市场针对中国进行反倾销。 无锡尚德本身就严重依赖于国外市场,特别是欧洲市场,而且尚德几乎所有产品都用于出口贸易,欧美的对华倾销措施无异于雪上加霜,以前的过度扩张的产能也无法快速消化。外加上经融危机正好来源于尚德的上市所在地,融资困难也使尚德需要面对资金短缺的重要问题。 (二)政府帮扶失效 尚德公司前期的成功无疑离不开无锡市政府的支持,无锡政府独特的支持模式已经超越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的传统模式,把各种资源,包括政策、技术、人才与市场整合在一起,全方位、多层次支持企业。但是由于尚德的市场主要在国外,如果政府在这个时候进行补贴就相当于补贴到了国

近期倒闭公司一览表

近期倒闭公司一览表 资: 4."5万人惠普戴尔施乐成主力2008年10月25日联想集团50人电脑制造·联想集团称第四轮全球裁员不涉及中国2008年10月25日高盛3260人投资银行·高盛全球裁员3260名失业人数或超20%2008年10月24日施乐3000人打印和文件服务·施乐Q3盈利 2."46万人电脑制造商·惠普计划未来三年裁员 2."46万人 海南航空(貌似集团内部的公司在重组和合并)、 东航(地勤人员降薪幅度较大,奖金降低了一半数额;空勤人员由于奖金与航班挂钩,国际航班数量的减少,使得实际收入略有下降。他们亏损厉害,已经跌破净资产了,目前还准备借势头购买上航,现在谈判中,8过好象上航有扭亏为盈的趋势哦~PS,3季报的数据显示,东航的资产负债率似乎达到98%以上,话说100%以上那就叫资不抵债……再次感叹,不愧是“国有”企业啊~另,人家美国把飞机停沙漠上减少损失,东航停哪里呢?大海上?有闲的达人可以来继续扒~呵呵)、南航(裁员降薪), 中信证券(平均降薪15%,今年无分红)、 华联三鑫(化工品,中国最大的pta工厂,股票现资产重组,抄期货没钱了~), 上钢五厂(大批工人开始轮岗), 宝钢(近期也有实施降薪的计划,说要降好象又没降,但是年终奖是敲特了~宝钢也裁员了, 50岁以后一刀切,都提前退休,而且现在开始已经无计划任务了,要到明年过年后), 上钢一厂(轮岗的可能性很大), 博客网(解散,应该就算倒闭了吧),

中芯上海(上海的年底强制休假,无薪休假), 宏力(本周应该开始正式裁员), 太子奶(好象资金链出问题,负责人似乎跑了~) 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Terry Gou)的话报导称,如果全球经济进一步恶化,鸿海集团可能会在2008年年底前裁员10%-15%。) 清华同方(或将裁员近三成来应对PC行业下滑), 北京宅急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计划终究还是搁浅了。随之而来的,是公司一份计划裁员的决定。) 阿里妈妈(失败遭淘宝收编将大裁员!原来接近600人的团队将缩减至300人甚至更少) 联想集团(宣布全球总部裁员50人新一轮裁员开始,大陆如何谁来八一下?) 展讯(日子不好过,可能要大幅裁员。但无确切裁员消息。) 中原地产(降薪,裁员15%), 武钢集团(普通工人降薪20%,而处级及处级以上干部降薪幅度则将达到50%) 国电集团公司(因亏损全员降薪) 上海一统、广东翔盈快递(先后因加盟之祸倒闭), 宅急送(而国庆前,国内民营快递旗帜型企业,裁员5000人), 万科上海公司(正将一些非业务部门人员抽调至销售前线。约有3%的员工因为培训或调岗后仍不能胜任工作,而与万科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惯例,这一数字在最后一个季度增加有限,预计全年仍会有4%~5%的员工与公司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案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案 文章属性 •【案由】申请破产重整 •【审理法院】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理程序】一审 •【裁判时间】2013.11.15 裁判规则 通过加大资产清收力度和制订重整计划时引入“现金+应收款”与“现金”两种供债权人选择的清偿方式保护金融债权,有效化解金融风险。 正文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案(一)基本案情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尚德)成立于2001年1月22日,主要经营业务为研究、开发、生产、加工太阳能电池及发电产品系统等。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尚德电力)是2005年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民营企业。无锡尚德则是尚德电力旗下资产规模最大的生产基地,集中了95%以上的产能,10年间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商之一。2012年,由于行业恶性价格战、全球产能过剩,以及自身决策频繁失误和内部管理问题等原因,无锡尚德运行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尚德电力股价一度跌至0.6美元以下,三次收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牌警告,并一度被强制进入退市程序。2013年3月18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行等8家银行以无锡尚德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为由,向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无锡中院)申请对无锡尚德进行破产重整。3月20日,无锡中院裁定批准无锡尚德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二)审理情况 无锡中院受理后,指定由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组成清算组担任管理人,同时建议清算组通过市场化运作遴选审计、评估、法律、财务等中介机构,充实清算组团队,发挥中介机构在市场价值判断、营业管理咨询等方面的专业优势。 由于无锡尚德是一家高科技型生产企业,营业事务涉及面广、专业要求高,需要熟悉公司业务和企业管理的专业人员参与,在无锡中院指导下,管理人聘请了在资产重组领域及企业管理等方面具备人才优势和丰富经验的公司负责管理无锡尚德重整期间的营业事务,实现了无锡尚德的复工。为了彻底恢复无锡尚德的持续经营能力,从2013年6月下旬开始,在无锡中院的指导下,管理人从全球范围内上百家光伏行业及上下游企业中,筛选潜在战略投资者,通过报名、资格审查、尽职调查、提交投标文件、工作小组专业评议等严格的招募程序,江苏顺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风光电)获得无锡尚德战略投资者资格。 2013年10月底管理人提交了重整计划草案,重整计划中明确顺风光电作为战略投资者支付30亿元现金,用于解决无锡尚德相关费用与债务的清偿。出资人持有的无锡尚德100%股权全部无偿让渡。职工债权、税收债权、担保债权均按照100%比例以现金方式一次性受偿。为提高普通债权的清偿比例,每家债权人10万元以下部分的债权全额受偿;10万元以上部分在“现金”及“现金+应收款”两种方式中择一受偿。以“现金”方式受偿,受偿比例为31.55%。以“现金+应收款”方式受偿,即每家债权人除按照30.85%的清偿比例获得现金受偿外,还可以无锡尚德账面9笔应收款受偿。11月12日召开的第二次债权人大会上,职工债权组、税收债权组、担保债权组均全票表决通过上述重整计划草案,人数最多的普通债权组也高票通过。出资人组表示弃权。11月15日,无锡中院依法裁定批准《重整计划草案》,并终止重整程序。12月底偿债资金30亿元全部到位并分配完毕。 法院评论

创业企业的失败案例

创业企业的失败案例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比喻虽老,但却贴切,战场之上,胜败乃兵家常事。每个创业者在创业之初都会经历几次失败,但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为二次创业积累经验,即使失败也是虽败犹荣。今天小编整理了创业企业的失败案例分享给大家,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哦! 创业企业的失败案例: 1.Solyndra 投资方:Redpoint Ventures, US Venture Partners 失败原因: 太阳能电力行业不是一般人能玩转的,包括中国无锡尚德和美国 First Solar 在内的大公司都还在摸索盈利的商业模式,Solyndra 这类小公司就更加难以生存了,“无法与获得国有银行大额低息贷款、财大气粗、而且有完善的产品供应链的中国公司打价格战”,就算奥巴马参观过、得到过美国能源部批准的 5 亿 28 万美元联邦贷款担保也无济于事。 Solyndra 表示,公司正在对期权进行估值,准备把公司和铜铟镓硒化合物(CIGS)技术打包出售。 2.Webvan Group 投资方:Sequoia Capital, Softbank Capital 失败原因: Webvan 曾是美国一时风光无两的网上杂货零售商,初期就吸引包括红杉、Benchmark、软银、高盛、雅虎在内高达 1.2 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在短短 18 个月的时间里,Webvan 成功上市融资 3.75 亿美元,市场范围从旧金山海岸地区扩张到美国 8 个城市,并从零开始建立起了一套巨大的配套基础设施(其中包括耗资 10 亿美元购入一片高科技园区的仓库)。 1999 年 11 月上市后,公司最高市值一度达到 76 亿美元,然而疯狂的烧钱策略让它未能扛过 2000 年网络泡沫破灭的灾难,短短两年就宣布破产。两年时间内总计亏损超过 12 亿美元,平均每单亏损 130 美元。2001 年 7 月,Webvan 倒闭,2000 多名员工失业。“他们为基础设施建设花了太多钱,尽管这是他们商业模式中的一环,但这计划中的优势最终却带来了最坏的结果。”证券分析师大卫•卡瑟曼(David Kathman)说,“公司扩张的很快,然而市场需求跟不上,大规模反而成了累赘。其实吧,这和‘杂货铺子’Webvan 也有关,网站并不像宣传得那样易于使用。”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政策、技术和市场对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影响 近期无锡尚德太阳能企业面临倒闭,此事业引起太阳能电池行业的轰动。早在19世纪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光照射到材料上所引起的“光起电力”行为,也就是太阳能光伏。1883年第一块太阳电池由Charles Fritts制备成功。Charles用锗半导体上覆上一层极薄的金层形成半导体金属结,器件只有1%的效率。到了1950 年代,随着半导体物性的逐渐了解,以及加工技术的进步,1954 年当美国的贝尔实验室在用半导体做实验发现在硅中掺入一定量的杂质后对光更加敏感这一现象后,第一个太阳能电池在1954 年诞生在贝尔实验室。太阳能电池技术的时代终于到来。在中国,太阳能发电产业亦得到政府的大力鼓励和资助。2009年 3 月,财政部宣布拟对太阳能光电建筑等大型太阳能工程进行补贴。 无锡尚德公司在致力于光伏产业链的国产化、中国光伏的大规模发展的同时, 努力加快第二代多晶硅薄膜太阳电池大规模产业化研究的步伐,保持在光伏行业 内 的技术领先地位。自成立以来,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一跃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太阳能电池制造商。然而如此强大的尚德公司为何会走上破产的道路呢? 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是市场、技术以及政策的影响。那么我们就从尚德的事件中来分析一下这三个原因对太阳能电池行业的影响。首先是政策。中国对可再生资源的投资位居世界前列,因为他希望借此治理大气污染,同时减小对进口油气的依赖。然而产能过剩导致该产业停滞不前,美国对中国太阳能产品的反倾销政策更是让这个产业雪上加霜,同时中国对补贴太阳能生产商的热情也有所下降。这就是三大政策因素宏观经济政策、行业政策、国内外经济形势引起的政策变化对太阳能电池片行业的影响。

借款企业还款来源分析两篇

借款企业还款来源分析两篇 篇一:借款企业还款来源分析 一、还款来源的分类 第一还款来源:第一还款来源是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及与其相关的发展与其产生直接用于归还贷款方的现金流量总称。 第二还款来源:第二还款来源是指当借款人无法偿还贷款时,融资人通过处理贷款担保,即处置抵押物、质押物或者对担保人进行追索所得到的款项。 第一还款来源与第二还款来源的关系:第一还款来源是合同履约的主要来源,融资人应把第一还款来源作为贷款发放的重要指标,它是贷款方对借款人在发放贷款前投放方向、金额、次数和还款时间的直接依据,第二还款来源是其补充和保障。 二、对第一还款来源的分析 第一还款来源是借款人的预期偿债能力,因此要了解借款人未来偿债能力必须对借款人现实的情况做全面细致的调查,要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企业财务分析 对借款人财务分析可分为三类: 资产负债表的财务分析:分析借款人资产状况、负债水平、偿债能力及经营风险等。 利润表的财务分析:以损益表为对象进行的财务分析,通过对借款人盈利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评价其盈利能力及发展趋势。

通常财务分析为两表结合分析。由于上述财务分析均是基于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而以权责发生制反映出的资金运动与资金的实际运动过程并不完全一致,从根本上看,决定借款人偿债能力的关键因素是其现金流量。对现金流量表的财务分析:根据一定时期内企业现金流量的变化情况,分析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企业的现金流量分为三部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每一部分现金流量的变化都是企业相应的经济活动的变化结果。这三种现金流量都可以作为还款来源,但处于正常经营期间的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占较大比重,决定着第一还款来源,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评判贷款风险的重点内容。 2、企业现金流分析 企业现金流是否真实:在企业现金流量中,经营活动是最主要的活动,也是引起现金流量变化最主要的原因,而真实的销售收入是判断企业经营现金流的重要基础。在正常经营情况下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首先要满足其现金流出,而不能用于还款,同时还要关注企业付现的刚性,如支付税金、工资、存货等,通过佐证、分析现金流入结构和流出顺序来判断借款人真实的经营净现金流能否满足还款的要求。 企业现金流是否稳定:可通过以下信息分析造成现金流不稳定的关键因素:A、企业实际控制人的经营管理能力,融资人可以通过分析其从业经历、观察企业历史发展轨迹(稳健型还是冒进型)以及财务信息中显现的经营波动性来加以判断; B、上下游客户关系,通常上下游合作时间短,企业处于弱势地位,则现金流的稳定性差。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破产的原因—基于财务报表的分析

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破产的原因—基于财务报表的 分析 摘要 2013年3月18日,无锡尚德的债权银行联合向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递交无锡尚德破产重整申请。经法院审查,于20日正式裁定对无锡尚德实施破产重整。这一消息在业界和海内外引起了较大的轰动,人们不禁想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无锡尚德神话的破灭? 财务报表分析,又称财务分析,是通过收集、整理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中的有关数据,并结合其他有关补充信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为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管理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一项管理工作。 本文在无锡尚德的财务报表的基础之上,分别对其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进行了财务比率的对比分析,并且运用杜邦分析法对其进行了综合财务分析。得出结论: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破产的原因主要是公司过度扩张,严重负债经营。在长、在短期偿债能力急剧下降的情况下,其营业费用大幅度的上升,超过了收入的增长速度,使得营业收入变成了负值。公司没有钱偿还短期债务,最终导致破产重组。 关键字:无锡尚德破产重组财务报表分析

Abstract On March 18, 2013, suntech's creditor banks joint to wuxi city intermediate people's court to submit an application for suntech’s bankruptcy.The court officially agree this application on March 20, 2013. The news caused a great sens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people can not help asking: what break up suntech’s myth?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also known as financial analysis, it is by collecting, sorting data related to the process of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and accounting reports, and combined with other relevant supplementary information, to the enterprise's financial position, operating results and cash flow situation carries on the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and evaluation, to provide users of financial reports management decision-making and control on the basis of a management job.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of the financial statements of the suntech, respectively, the short-term solvency, long-term solvency, operation ability and profitability has carried on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ratios, and using the du pont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comprehensive financial analysis. Conclusion: tin suntech power co., LTD. Main reason for the bankruptcy is overextended, serious indebtedness. At length, in the case of a sharp decline in short-term debt paying ability, its operating expenses rise, substantially more than the income growth rate, makes the operating income turned negative. No money to repay the short-term debt of the company, and eventually led to the bankruptcy reorganization. Key words:Wuxi suntech Bankruptcy and reorganization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论文

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论文 在市场行情发生变化的初期,大部分光伏企业凭借已有的积累勉强可以支撑下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企业的资金链开始断裂,难以维持下去,光伏行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今天店铺要与大家分享的是: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探讨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阅读! 【摘要】 自2011 年开始,欧美光伏市场萎缩使我国光伏产业陷入困境,2012 年下半年美国和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展开“ 双反”调查更是雪上加霜。我国光伏行业的无序扩张导致过度竞争和产能过剩,致使企业利润大幅下滑。光伏产业遇到的困境其本质是传统加工出口模式的失败,问题主要表现为发展模式沿袭传统产业粗放型扩张的老路、在低端环节竞争过度、自主创新积累能力低和政府介入过度等。外部市场需求下降,国内市场又没有全面启动,使产能过剩的问题更加严重。 地方政府在GDP 驱动下的投资冲动是产能过剩的根本原因。我国光伏产业当前遇到的困难,既是严峻挑战,也是促进产业调整升级的契机,产能过剩是相对的,国内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国家已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对光伏产业施以“援手”,从长远发展来看光伏行业的前景仍值得期待。从短期来看,光伏企业应进行国际协调,积极应对欧美“双反”;同时实行兼并整合,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系统,加速启动国内市场。从长远来看,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加快电力体制改革,补贴方式从补贴装机改为补贴发电量、从补贴发电端改为补贴用户端,加快建设有利于我国新能源产业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才是解决光伏等新能源产业困境的根本之道。关键词:光伏产业;产能过剩;技术创新;政府补贴。 【论文正文】 1、前言。 从2011 年开始,我国光伏产业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过山车”式发展。2011 年一季度还处于增产扩容的爆发性增长阶段,之后则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