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真题

合集下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44工程地质学2002~2015年真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44工程地质学2002~2015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24分)1.工程地质条件2.滑坡3.混合溶蚀效应4.水库诱发地震5.活断层6.卓越周期二、简述:(60分)1.工程地质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2.试述岩体稳定性分析刚体极限平衡法的思路。

3.岩石力学、土力学与工程地质学有何关系?4.滑坡有哪些常用治理方法。

5.水对岩土体稳定性有哪些影响?6.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

三、论述(16分)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工程地质工作的步骤。

2003年一、名词解释(30分)1.工程地质条件2. 滑坡3.岩溶4.水库诱发地震5. 活断层6.管涌二、简述题(每题12分)1、工程地质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2、滑坡有哪些常用治理方法?3、岩土体稳定性评价中,如何考虑地下水的因素?4、岩溶发育的基本条件及影响因素?5、简述滑坡分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1、结合工程实例,说明工程地质工作的步骤及研究内容。

2、试述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期望。

3、试述岩土体稳定性分析刚体极限平衡法的思路及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工程地质2.地震烈度3.地面沉降4.岩溶5.渗透稳定性6.地面塌陷二、论述1.试举一例,论述滑坡的机理。

(30分)2.岩溶库区渗漏研究的主要方法及需要着手解决的关键问题。

(30分)3.试举一例说明,工程地质工作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30分)4.我国长江三峡水库工程中主要涉及哪些工程地质问题?它们对水库建设的影响如何。

(30分)2005年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1、工程地质条件2、砂土液化3、混合溶蚀效应4、渗透变形5、活断层6、卓越周期二、简述题(每题10分)1.工程地质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2、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哪些?3、识别活断层的标志有哪些?4、滑坡有哪些常用治理方法?5、水对岩土体稳定有何影响?6、如何进行覆盖性岩溶区的岩溶地基稳定性评价?7、简述渗透变形的预测步骤。

三、论述题(每题25分)1、分别说明土质斜坡与岩质斜坡的稳定性评价方法,并指出其主要区别。

构造地质学B复习资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构造地质学B复习资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地质体:各种成因的自然岩石体或土质体。

特点:形态各异,尺度多样, 性状不同。

地质体界面:地质体之间及其内部几何和物理(物质)的界面。

特点:多类型、多尺度、多成因。

面状构造: 指地质体中几何或物理(物质)呈面状的地质体界面。

线状构造:指地质体中几何或物理(物质)的呈线条状的地质体。

面状构造(平面状)的产状是以地质界面在空间的延伸方位,以及倾斜程度来确定的。

任何面状构造或地质体界面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向和倾角这三个数据表示。

tan β=tan α×cos ωα倾角 β视倾角 ω两倾向线夹角 倾伏向(指向): 斜直线体在水平面上正投影线所指示的该直线下倾斜的方位。

正投影线之间所夹的锐角。

侧伏角:当线状构造(直线状地质体)包含在某一倾斜平面内时,此线状构造或线状体与该平面走向线间所夹之锐角即为该线状体在这个倾斜平面的侧伏角。

侧伏向(指向):就是构成上述侧伏锐角的走向线的那一端的方位。

原生构造:是指岩石在固结成岩作用过程中,由沉积作用、压实固结作用,以及岩浆结晶作用等非构造变形作用形成的构造;沉积岩和岩浆岩都具有原生构造;严格讲,变质岩没有原生构造。

非构造原生构造:是指岩石在沉积过程中,或尚未完全固结成岩时发生变形形成的原生构造,也称软沉积变形构造、同沉积变形构造。

它是由构造动力之外的作用力,即重力作用和物体内部变化所产生的力形成的构造。

形成原因:沉积物差异压实引起的构造;饱和沉积物脱水形成的构造;未完全固结成岩块体滑塌有关的构造;卷曲、滑塌和压模:由于粘土质、泥质沉积物在未完全固结时的可塑性、孔隙压力效应、上覆沉积物压实等因素,使尚未完全固结的沉积物发生变形形成的构造。

层理:是沉积岩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原生构造。

层理是以岩层内部的成分、结构、粒度、胶结物和颜色等特征在剖面上以突变或渐变所显示出的一种成层性的地质界面。

面向: 是指成层岩层由老到新岩层顶面法线所指的方向。

层序: 是指地层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期末试题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构造地质学期末试题

015031— 2 构造地质试题 B 卷标准答案一、名词解释 1、1)广义断层效应由断层活动引起的一切地质构造现象 2)狭义断层效应在平面或剖面上看到断层活动的假象运动现象 2、1)递进变形包含有若干连续微量应变的变形 2)有限应变物体变形的最终状态,又称总应变或全量应变 3、1)内力固有内力—组成物体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附加内力—外力作用下,质点间产生的“派生粒子力” 2)外力面力—通过接触面传递的力包括〈体力—物体本身的重力4、1)透人性构造在地质体中连续、均匀分布的构造 2)非透人性构造在地质体中不连续、非均匀分布的构造二、问答题 1、褶皱构造基本要素 1)核2)翼 3)拐点 4)翼间角 5)转折端 6)枢纽 7)脊线、槽线 8)轴面 2断层分类标准、具体类型 1)与有关构造的几何关系(1)断层走向/岩层走向:走向、倾向、斜向、顺层断层(2)断层走向/褶皱轴向:纵向、横向、斜向断层 2、两盘相对运动 A 正断层 B 逆断层 C 平移断层 D 正(逆)---平移断层 E 平移---正(逆)断层3、中和面褶皱作用的应变特征与变形特点 1)应变特征(图形—略)褶皱层的外弧受到拉张作用,内弧受到压缩作用,中间层既不伸长、也不缩短 2)变形特点(图形—略)劈理:与外弧层平行,与内弧层垂直张节理:与外弧层垂直,与内弧层平行剪节理:与外弧、内弧层均呈斜交关系,且常呈共轭形式发育4、韧性剪切带总特征、具体特点、剪切指向标志 1)总特征:似断非断,似褶非褶 2)具体特点:A 可见 S—C 组构 B 糜棱岩发育 C 可能见有鞘褶皱 3)剪切指向标志(图形—略)(1)鞘褶皱(2)云母鱼(3)书斜构造(4)S—C组构(5)压力影(6)曲颈瓶(7)旋转碎斑(8)S 形标志层(剖面上看)构造地质学试卷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20分)1、是成层岩层顶面法线所指的方向,是岩层由老到新的方向。

盆地由2、是指早期一个张性或张扭性的盆地后期转变为压性或压扭性构造盆地(正反转)伸展沉降转变为挤压上隆,正断层转变为逆断层的现象。

构造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构造地质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闭卷)一、选择填空:(每一空格3分;60分)1.孔隙流体压力增高,使得剪破裂。

A).容易发生B).不易发生C).正常进行(没有影响)2.“多米诺骨牌”式断层和铲形断层的组合形式与地壳作用有关;叠瓦式断层的组合形式与地壳作用有关。

A).伸展; B).逆冲推覆; C).剪切;3. 当地层倾向与地形坡向相反时,地层出露界线与地形等高线。

A).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大B).同向弯曲,地形等高线弯曲曲率较小C).反向弯曲4.纵弯褶皱指的是引起褶皱的作用力岩层的挤压,使岩层失稳而弯曲;横弯褶皱指的是引起褶皱的作用力岩层的挤压而使岩层发生弯曲的褶皱作用。

A).垂直于,平行于B).斜交,斜交C).平行于,垂直于5.将岩石按照一定的方向分割成平行密集的薄片或薄板的次生面状构造为劈理。

劈理具有域结构,表现为劈理中的相间的平行排列。

A).片状矿物和粒状矿物B).暗色矿物和浅色矿物C).劈理域和微劈石6.按照线理的形成机制,线理可以分为A型线理和B型线理,其中拉伸线理和矿物生长线理属于;窗棂构造属于,鞘褶皱属于。

A).A型线理B).B型线理C).两者都不是7.一套顺序排列的地层,由于走向断层的影响,常常造成地层的重复与缺失。

当走向断层倾向与岩层倾向相反,正断层造成地层_________;逆断层造成地层_____ ___;下降盘出现________。

A).重复; B).缺失; C).老地层; D).新地层8.美国科迪勒拉山区发育的一系列不对称纵列单面山及其间的盆地组成的地貌构造单元称之为。

A). 地堑B). 裂谷C). 盆岭构造9.糜棱岩是Lapworth于1885年提出的,用于描述苏格兰沿莫因断层发育的一种细粒的、具强烈面理化的断层岩。

糜棱岩发育于中。

与原岩相比,糜棱岩的粒度显著,面理和/或线理显著,至少有一种造岩矿物发生明显的。

A).塑性变形B).变小C).增强D).狭窄的高应变带10.在侵入岩的原生破裂构造中,根据侵入岩体顶部原生节理产状一般把原生节理分为Q(横)节理、S(纵)节理、L(层)节理。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2002~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详解分解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普通地质学2002~201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详解分解

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普通地质学(A)试适用专业: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1、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历史比较法发生在地质历史时期的地质作用及其结果,与现代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及其产物有相似之处。

从研究现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产物中总结得出的规律,可用来分析保留在地层及岩石中的各种地质现象,从而推断古代地质作用的过程和古地理环境。

(2)克拉克值元素在地壳中平均重量百分比称为克拉克值(3)冲击物的二元结构河流冲积物在垂直剖面上的结构。

洪水期限河流断面扩大,引起河漫滩洪水流速减小,洪水挟带的细粒泥砂,覆盖在河床冲积物上,形成下部为粗砂和砾石组成的河床冲积物,上部为细砂或粘土组成的河漫滩冲积物,构成下粗上细的沉积结构,叫“二元结构”。

(4)冰蚀谷:由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宽阔,平直、横剖面呈“U”形的谷地。

(5)潮坪:一种沙质或泥质的几乎是水平的海岸沼泽化平坦地,这种平坦地随着潮水的升降而交替地被淹没或露出。

亦称潮间带。

(6)滑坡:斜坡上的土体或基岩,在重力作用下及地下水活动的影响下,沿一个或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称为滑坡。

2-8为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70分)2、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依据;(试述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及其主要特征)根据地震波波速的研究,以“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为主要界面,将地球内部分为三个圈层,三个圈中又细分为七层,即地球内部有“七层三圈两个界面”。

地壳(圈)——硅铝层(花岗岩质岩)硅镁层(玄武岩质岩)————莫霍面————岩石圈(地壳+上地幔B层)地幔(圈)——上地幔(B、C层)下地幔(D层)————古登堡面————地核(圈)——外核(E层)过渡层(F层)内核(G层)①地质学依据:密度测量,地球5.516g/cm3,地表岩石2.7-2.8g/cm3。

②地质物理学依据: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体波和面波。

体波又可分为纵波和横波。

地震波速的变化就意味着介质的密度和弹性性质发生了变化。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学考研真题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学考研真题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学考研真题一、简介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学考研真题是考研备考的重要资料之一。

构造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的一门重要学科,研究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构造力学与构造演化,对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变形进行系统观测、解释和研究,全面掌握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变形过程。

为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考研,中国地质大学提供了一系列的构造地质学考研真题。

本文将介绍这些真题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二、真题的特点1. 真实性: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学考研真题是根据考研大纲和课程要求,由专业教师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精心编写的。

题目内容涵盖了构造地质学的各个方面,具有较高的真实性。

2. 多样性:真题包含单选题、多选题和判断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考察了考生对构造地质学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能力。

3. 难度适中:真题在考查考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同时,也会引导考生思考和推导,考查考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

4. 知识全面:真题涵盖了地质结构、变形过程、地质构造与构造演化等不同的知识点,旨在全面考查考生对构造地质学的掌握程度。

三、应对策略1. 了解考试大纲:考生在备考构造地质学考研时,首先要详细了解考试大纲。

掌握考试范围和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 做真题:真题是备考的重要资源,通过做真题可以熟悉考试形式和题目类型,提高解题技巧和速度。

可以将真题分为不同的知识点整理,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3. 多维备考:考生应该广泛阅读相关教材、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扩大知识储备和深化理解。

并且,定期参加模拟考试,提高应试能力和应对压力的能力。

4. 系统总结: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时常总结归纳,形成自己的体系。

通过总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解题能力。

5. 预留时间:在备考过程中,要合理安排时间,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和训练。

考生还要合理分配各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备考进度。

四、总结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学考研真题是备考考研的重要资源之一,通过做真题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形式和提高解题能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真题普通地质学09-14年岩石矿物学04-0711、12、14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真题普通地质学09-14年岩石矿物学04-0711、12、14年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真题普通地质学09-14年岩石矿物学04-0711、12、14年普地09-1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9普地大题(回忆)地震波的特点;地球内部圈层划分。

基岩海岸的海蚀地貌。

岩浆岩的分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0年普通地质学考研试题一、名词解释(4分×5=20分)1、大气降温率2、解理3、石笋4、冰期5、可燃冰二、简答题1、简述“将今论古”和“以古示今”思维的地质含义。

(10分)2、举例说明风化作用的类型及主要方式。

(15分)3、外动力地质作用的含义、类型及过程。

(15分)4、地震的成因类型和震级及烈度的含义。

(15分)三、论述题1、地震波在地球内部的传播特征及地球内部的圈层划分。

(25分)2、基岩海岸波浪侵蚀作用的过程及主要海蚀地貌类型。

(25分)3、板块构造与岩浆、变质、造山及成矿作用的关系。

(25分)2011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普通地质学(A)试适用专业:地球化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一、简答题(每题12分)1、地球科学(地质学)的主要研究目的;2、风的地质作用发育的地理位置及其与大气环流的关系;3、海底地形单元的划分和海洋环境分区;4、河流侧方侵蚀作用的过程及其侵蚀地形;5、风化作用的类型及其作用方式;6、地下水的运动特征和岩溶地形分布特征;7、冰期、间冰期的含义和地史时期发育的主要冰期年代;8、浅海区的主要化学沉积;二、论述题(9~10,每题27)9、阐述地球的圈层系统及其与内外地质作用之间的关系;10、阐述板块运动与岩浆运动作用、变质作用、造山作用和成矿作用之间的联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2 普地试题单选题50道,每个1分风化壳的垂直分布带,河流向源侵蚀,河流上修建水坝,河流的侧蚀作用,河谷中沉积物的“二元结构”,包气带形成的岩溶地形,冰川沉积物的特点,冰川侵蚀地形,波浪,基岩海岸的海蚀作用,珊瑚礁,鲕状灰岩,锰结核,干旱区湖波发展的阶段,风的搬运作用,风成砂,风成黄土,成岩作用方式,蚀流沉积物的特征,沉积构造,层面构造,磁异常条带的特征,板块构造理论,转换断层,板块边界,大洋板块,大洋中脊,发生在板块边界上的地震,对地面建筑物破坏最强的地震波,震源简答题10道,每个5分1、将下列地址年代按照从老到新的顺序排序:寒武纪、伊迪卡拉纪、泥盆纪、三叠纪2、什么是震级?一次地震有一个震级还是多个震级?3、将下列矿物按硬度从硬到软排列:石膏、斜长石、方解石4、什么是矿物的光泽?请为金属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的矿物分别举一个例子5、什么是克拉克值?6、画出平移断层的素描图7、地质年代单位系统和年代地层单位系统是如何一一对应的8、将岩浆中的矿物按照抗风化能力从大到小排序:角闪石、辉石、橄榄石、黑云母、石英9、河流流入海洋之后如何发生机械沉积作用?10、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的区别是什么?论述题2道,每个25分1、绘制地球从地表到地心的剖面图,标出地球内部的主要圈层和不连续面,并回答A在这些不连续面上下地震波发生了什么变化B地球内部圈层是如何划分的2、绘图并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平行不整合形成过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3普地试题一,简答题:1~8题每题12分。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学》本科生题库(1)

中国地质大学《构造地质学》本科生题库(1)

038 翼间角 039 轴面 040 轴迹 041 褶轴 042 平行褶皱 043 相似褶皱 044 隔档式褶皱 045 隔槽式褶皱 046 迭加褶皱 047 纵弯褶皱作用 048 横弯褶皱作用 049 共轴迭加褶皱 050 横跨褶皱 051 节理系 052 节理组 053 追综张节理 054 共轭剪节理 055 张节理 056 剪节理 057 滑距 058 断距 059 地层断距 060 阶步 061 逆冲推覆构造 062 飞来峰 063 构造窗 064 同沉积断层 065 碎裂岩 066 擦痕 067 地垒 068 地堑 069 韧性剪切带 070 S-C 组构 071 糜棱岩 072 鞘褶皱 073 构造置换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隔 挡 式 褶皱 的 特点 为 是: 背斜 _________ ;向 斜_________ ; 隔 槽 式褶 皱 的特 点 是背 斜
005
2C
_________;向斜_________。
006 不整合可分为两种基本类型,_________和_________。
2C
015 岩层的真倾角总是_________于视倾角;真厚度总是_________于视厚度。
2.5 A
影 响 岩 石 力 学 性 质 的 主 要 因 素 包 括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016
2.5 A
_________。
D:假整合( )
岩层的真倾角
A:大于视倾角( ) 003
B:小于视倾角( ) C:等于视倾角( )
2A
递进变形过程中,在非常微小瞬间发生微量应变是 A:无限小应变 ( ) 004 B:有限应变( ) C:增量应变( ) D:非均匀应变(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4年构造地质学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3*13)
1、拆离断层
2、S-C组构
3、伸展构造
4、糜棱岩
5、平行褶皱
6、连续劈理
7、蠕变
8、飞来峰
9、韧性剪切带
10、共轴递进变形
11、中和面褶皱作用
12、侏罗山式构造
13、拉伸线理
二、英译汉(10)
Hinge of the fold surface...........一段话
三、简答题(10*6)
1、拆离断层和变质核杂岩的特点和应力状态
2、正断层组合特征及应力状态
3、纯剪应变是有旋应变吗?为什么?
4、矩形石香肠构造证明了能干层与软弱层之间的高粘度比吗?为什么?
5、劈理在砂岩层与岩性界面交角70度,在板岩层与岩性界面交角20度,是比较各层能干性差异。

6、利用轴面劈理的产状如何确定其在单一露头褶皱中的位置。

四、识图题(图略,含褶皱、侵入岩体)(18)
1、图中有哪些不整合面?什么类型?某个接触是什么接触?(6)
2、褶皱由哪些底层组成,位态分类为什么类型?(2)
3、某地层发育时代,为什么?(4)
4、地质事件过程。

(6)
五、识图题(8)
两个图,利用v字形法则判断地层倾向和顶底面
六、识图题(图略,含褶皱、侵入岩体和断层)(15)
1、断层类型判断,原因
2、断层形成时代,原因
3、地质事件顺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