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五大院系简介及20092011年分省录取分数统计
2009湖北一本投档线

1780 华南师范大学 544 522
1790 南京农业大学 540
1800 郑州大学 540 524
1810 华中农业大学 551 529
1820 四川农业大学 540
183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40 518
1840 河北工业大学 540
1380 北京化工大学 558
1390 北京科技大学 579 534
1400 东北大学 559 520
1407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540
1410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596 558
1420 湖南大学 540 518
1430 南京师范大学 540 532
1440 合肥工业大学 540 518
2170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574 524
218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551 518
2190 湖北大学 541 524
2200 汕头大学 556 518
2220 首都师范大学 542 528
2230 深圳大学 540 519
2250 宁波大学 545 520
2260 首都医科大学 560
3890 南京邮电大学 552 519
3960 宁夏大学 540 518
4010 东北林业大学 540 518
4520 华侨大学 540 518
4640 湖北中医学院 540 531
4780 广西医科大学 542
4890 天津财经大学 559 537
4920 海南大学 540 518
1050 北京语言大学 547 541
1060 南开大学 613 522
1070 天津大学 588
2009-2011考研录取榜

2009年文经学院考研录取榜序号 姓名 性别 所在系 班级 报考学校 报考专业 2119851 蒋莎 女 文法系 文中051-1同济大学 比较文学 √ √2 任文静 女 文法系 文中051-1同济大学 英语 √ √3 王延娜 女 文法系 文新051-1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 √ √4 蔡祺艳 女 文法系 文法051-2中南大学 刑法 √ √5 刘瑶 女 文法系 文法051-2北京林业大学环境法 √6 陈闪 男 文法系 文法051-2中国社科院 法律硕士7 卢清叶 女 文法系 文法051-2内蒙古大学 法律硕士 √8 李亚 男 文法系 文新051-1西南大学 电影学 √9 李楠 女 外语系 文英051-1中国石油大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 √10 谭婷 女 外语系 文英051-1大连理工大学行政管理 √ √11 邱飞飞 女 外语系 文英051-2湖南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 √12 于小婷 女 外语系 文英051-1暨南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 √13 李吟秋 女 外语系 文英051-1上海财经大学新闻学 √14 陈飞飞 女 外语系 文英051-2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15 宫智君 女 外语系 文英051-2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6 沈鹤林 女 外语系 文英051-1伯明翰大学 翻译理论与实践17 齐雪 女 经管系 文公055-2重庆大学 行政管理 √ √18 高静 女 经管系 文商051-2东北大学 科学技术哲学 √ √19 翟捷 女 经管系 文会053-1中国农业大学金融学 √ √20 董艺 女 经管系 文贸052-3中央民族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21 李建敏 女 经管系 文商051-1中国海洋大学会计学 √ √22 徐静静 女 经管系 文会053-1中国海洋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 √ √23 李芳园 女 经管系 文市054-1哈尔滨工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 √24 刘萍 女 经管系 文贸052-3河海大学 应用经济学 √ √25 高倩 女 经管系 文市054-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企业管理√26 裴前丽 女 经管系 文贸052-2暨南大学 国际贸易 √27 张倩 女 经管系 文公055-1苏州大学 应用心理学 √28 韩文健 女 经管系 文公055-1西南大学 课程与教学论 √29 何彩 女 经管系 文商051-1武汉理工大学企业管理 √30 戚慧雯 女 工艺系 文艺052-1浙江大学 信息产品设计 √ √31 周倩倩 女 工艺系 文土052-1中国海洋大学法律硕士 √ √32 姚令燕 女 工艺系 文土052-1中国海洋大学水利工程 √ √33 杨晓红 女 电子系 文计051-1电子科技大学工业工程 √ √34 吴美璇 女 电子系 文电052-2重庆大学 电子与通信工程 √ √35 翟健 男 电子系 文电052-1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系统 √ √36 张杰 女 电子系 文电052-1北京工业大学电路与系统 √37 梁书立 男 电子系 文电052-1北京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 √38 刘路 女 电子系 文通054-1中国传媒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 √39 邵宪津 男 电子系 文计051-1中国传媒大学网络存储 √40 孙宏旭 男 电子系 文计051-1哈尔滨工程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41 王蕾 女 电子系 文电052-1大连海事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42 朱琼瑶 女 电子系 文电052-1燕山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43 付伟 男 电子系 文电052-1燕山大学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44 宫金萍 女 文法系 文法051-2山东师范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45 郭强 男 文法系 文中051-1山东师范大学电影学46 王维力 女 文法系 文法051-2山东师范大学环境法47 李瑶瑶 女 文法系 文法051-2哈尔滨商业大学民商法48 高婷婷 女 文法系 文中051-1烟台大学 民族关系49 王茜 女 文法系 文法051-1烟台大学 经济法50 曹伟涛 男 文法系 文法051-2烟台大学 经济法51 刘翔 女 文法系 文法051-2烟台大学 法律硕士52 曹婷婷 女 文法系 文法051-2烟台大学 国际法53 王晓娟 女 文法系 文法051-2烟台大学 法律硕士54 车媛媛 女 文法系 文法051-2烟台大学 法律硕士55 张阳阳 男 文法系 文中051-1曲师师范大学文艺学56 李麟 女 文法系 文中051-1广西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7 朱海 男 文法系 文新051-1湖南科技大学中国近现代史58 王小也 女 外语系 文英051-3青岛大学 中外政治制度59 王丽娜 女 外语系 文英051-1山东师范大学学科教学60 刘颖 女 外语系 文英051-3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61 董楠楠 女 外语系 文英051-3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62 刘芳 女 外语系 文英051-1烟台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63 张馨月 女 外语系 文英051-1烟台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64 郑娜娜 女 外语系 文英051-1烟台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65 刘明睿 女 外语系 文英051-3烟台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66 乔莎莎 女 外语系 文英051-2烟台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67 邱新超 女 外语系 文英051-2烟台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68 姜艳艳 女 外语系 文英051-2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69 王清清 女 外语系 文英051-3曲阜师范大学英语语言文学70 王春莉 女 外语系 文英051-2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英语语言文学71 马姣 女 外语系 文英051-3贵州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72 娄惠茹 女 外语系 文英051-2鲁东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73 张明磊 男 经管系 文商051-2陕西电子科技大学行政管理74 董青 女 经管系 文商051-2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企业管理75 王荆岵 女 经管系 文商051-2青岛大学 教育管理学76 李晓影 女 经管系 文市054-2新疆财经大学企业管理77 秦飞 女 经管系 文商051-1浙江理工大学企业管理78 张瑞霞 女 经管系 文会053-2广东商学院 会计学79 张在海 男 经管系 文公055-1福建师范大学行政管理80 刘宇 女 经管系 文会053-2华东交通大学会计学81 杨真珍 女 经管系 文商051-2烟台大学 企业管理82 郭雪丽 女 经管系 文贸052-3内蒙古财经学院企业管理83 胡春森 男 经管系 文市054-2内蒙古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84 张佩佩 女 经管系 文公055-2内蒙古师范大学企业管理85 李燕 女 经管系 文公055-2曲阜师范大学政治学原理86 姜琳琳 女 经管系 文公055-1济南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87 赵德彪 男 经管系 文商051-1河北工程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88 潘武林 男 经管系 文商051-1河北农业大学林业经济管理89 刘伟 男 经管系 文商051-1天津工业大学物流工程90 孙平 男 经管系 文商051-2黑龙江省委党校政治经济学91 房林娜 女 经管系 文市054-1西南林学院 林业经济管理92 吴增国 男 经管系 文市054-1渤海大学 企业管理93 张学敏 男 经管系 文公055-2西安工业大学区域经济学94 魏阳 男 经管系 文公055-1云南财经大学土地资源管理95 崔平 女 经管系 文公055-1东北财经大学企业管理96 徐成龙 男 经管系 文贸052-2山东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97 杨瑞欣 女 工艺系 文土052-1昆明理工大学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98 蔡艳青 女 工艺系 文土052-1烟台大学 结构工程99 杨倩倩 女 工艺系 文土052-1烟台大学 结构工程100 李越 男 工艺系 文土052-2西安工业大学工程力学101 亓璐 女 工艺系 文土052-1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工程 102 岳鹏飞 男 工艺系 文土052-1内蒙古科技大学工程力学103 蒋大园 女 工艺系 文土052-2内蒙古科技大学结构工程104 赵振亚 男 工艺系 文土052-2内蒙古农业大学结构工程105 杨翠 女 工艺系 文艺052-2鲁东大学 艺术美学与美术创作学 106 许秀明 女 电子系 文电052-2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107 李祥茹 女 电子系 文通054-2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 108 古凌云 男 电子系 文通054-1上海理工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 109 王凌惠 女 电子系 文电052-1云南师范大学无线电物理 110 刘希军 男 电子系 文通054-2西华大学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111 陶平 女 电子系 文通054-2西华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112 李学洋 男 电子系 文通054-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检测与自动化 113 朱云 女 电子系 文计051-2山东科技大学会计学114 王显云 男 电子系 文电052-2烟台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115 张倩 女 电子系 文通054-1烟台大学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116 李久鑫 男 电子系 文计051-1西安工程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 117 曲媛 女 电子系 文通054-1天津工业大学物理电子学 118 王洋洋 男 电子系 文通054-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119 陈小慧 女 电子系 文电052-2鲁东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120 井聪 男 电子系 文电052-2兰州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010年文经学院考研录取榜序号姓名性别所在系班级录取学校录取专业 211985 1李龙旺 男 文法系 文法0611山东大学 法律硕士 √√2许琳琳 女 文法系 文法0612北京师范大学 国际法学 √√3熊琰琰 女 文法系 文法0612山东大学 法制史 √√4李丽丽 女 文法系 文法0612苏州大学 诉讼法学 √5罗强 男 文法系 文法0612苏州大学 经济法学 √6易镓 女 文法系 文新0611复旦大学 传播学 √√7张成瑞 女 文法系 文新0611南京大学 法律硕士 √√8赵振江 男 文法系 文新0611中山大学 中国近现代史 √√9卫影 男 文法系 文新0611上海大学 新闻传播学 √10牟春静 女 文法系 文新0611中国传媒大学 新闻学 √11殷晓庆 女 文法系 文中0611山东大学 比较世界与世界文学 √√12康传勇 男 文法系 文中0611山东大学 历史学 √√13庞建丽 女 文法系 文中0611暨南大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14苏金侠 女 文法系 文中0611东北师范大学 古典文献学 √15宋雪飞 男 文法系 文中0611南京师范大学 历史学古代史 √16梁玉 女 文法系 文中0611新疆大学 文艺学 √17赵佳锴 男 文法系 文中0611延边大学 历史学 √18李高佳 女 外语系 文英0611河海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19杨克 女 外语系 文英0611中国地质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0孙敏 女 外语系 文英061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英语语言文学 √21王胜男 女 外语系 文英061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22朱妮妮 女 外语系 文英0612大连海事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3王慧 女 外语系 文英0612中国矿业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 √24高朋 男 外语系 文朝0631安徽大学 人类学 √25张猛 男 经济系 文贸0621山东大学 法律硕士 √√26颜程 女 经济系 文贸0621同济大学 财政学 √√27冯利娟 女 经济系 文贸0621中国海洋大学 产业经济学 √√28张晓蒙 女 经济系 文贸0621北京师范大学 行政管理 √√29运富丽 女 经济系 文贸0622同济大学 成人教育学 √√30郭晓 女 经济系 文贸062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企业管理 √31宋恬 女 经济系 文贸0622南昌大学 区域经济学 √32陶斌 男 管理系 文商0611大连理工 人力资源 √√33迟振杰 女 管理系 文商0611山东大学 企管 √√34李敏 女 管理系 文商0611中国海洋 企管 √√35顾漫漫 女 管理系 文商0612兰州大学 法律硕士非法学 √√36孔令华 女 管理系 文商0612电子科技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37迂婕 女 管理系 文会0631中国海洋大学 财政学 √√38谢晶 女 管理系 文会0632东北大学 会计学 √√39魏祥倩 女 管理系 文公065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企业管理 √40宋晗菲 女 管理系 文市0641郑州大学 西方经济学 √41孙华 女 建筑系 文土0621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42蔡庆亮 男 建筑系 文土0621中国海洋大学 法律硕士 √√43陆坦 男 建筑系 文土0622重庆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44刘国防 男 建筑系 文土0622中国矿业大学 工程管理 √45张崔 女 建筑系 文土062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质工程 √46马真鸿 女 电子系 文电0621兰州大学 法律硕士(非法学) √√47矫珊珊 女 电子系 文电0621中国海洋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48陈晨 男 电子系 文电0621南京理工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49李伟 女 电子系 文电0621中国传媒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50张开玉 女 电子系 文电0622太原理工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51蒋士花 女 电子系 文计0611辽宁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52刘彪 男 电子系 文计0612大连海事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53柳静 女 电子系 文通0641吉林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 √√54王文秀 女 电子系 文通0641电子科技大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55陈晓慧 女 电子系 文通0641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 √56孙晓群 男 电子系 文通0641北京工业大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57张琰 男 电子系 文通064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技术 √58黄伟 男 电子系 文通0642大连海事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 √59王静 女 电子系 文通0642苏州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 √60张广志 男 电子系 文通0642北京交通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 √61于彭飞 男 文法系 文法0611江西财经大学 法律硕士62高琳 女 文法系 文法0611烟台大学 刑法学63陈孝梅 女 文法系 文法0611上海海事 经济法64王静 女 文法系 文法0611烟台大学 刑法学65燕凤玲 女 文法系 文法0611烟台大学 民商法66曲洋 男 文法系 文法0611青海民族大学 法律硕士67刘艳 女 文法系 文法0612黑龙江大学 国际法学68王璐 女 文法系 文法0612华东政法大学 国际法学69姜文娟 女 文法系 文法0612西北政法大学 民事诉讼法70衣春红 女 文法系 文法0612烟台大学 民商法71姜宁 女 文法系 文法0612烟台大学 宪法与行政法专业72刘萍 女 文法系 文法0612烟台大学 民商法73袁君 女 文法系 文法0612烟台大学 法学理论74郭琼 女 文法系 文新0611山东理工大学 文艺学75李嘉 女 文法系 文中0611烟台大学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76刘楠 女 文法系 文中0611西南民族大学 文艺学77陈雪 女 文法系 文中0611鲁东大学 汉语言文学78周杰 女 文法系 文中0611辽宁师范大学 学前教育79杨仕斌 男 文法系 文中0611上海师大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80王娜 女 文法系 文中0611山东师范大学 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81董丹丹 女 外语系 文英0611烟台大学 英语语言文学82王晓理 女 外语系 文英0611云南民族大学 国际政治83杨岩 女 外语系 文英0611鲁东大学 学科教学(英语)84王萌 女 外语系 文英0611青岛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85寇晓汇 女 外语系 文英0611长江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86逯晓琳 女 外语系 文英0611鲁东大学 学科教学(英语)87刘建华 女 外语系 文英0611北京语言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88刘语轩 女 外语系 文英0612西南石油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89毛子涵 女 外语系 文英0612烟台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90孙盼盼 女 外语系 文英0612辽宁师范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91孙曼 女 外语系 文英0612南京财经大学 翻译研究92王艳蕾 女 外语系 文英0612烟台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93李伟 女 外语系 文英0612鲁东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94王广文 女 外语系 文朝0631湖北大学 国际汉语教育95曲丽洁 女 外语系 文朝0632烟台大学 亚非语言文学96甄狀狀男 经济系 文贸0621东北财经大学 行政管理97陈明陆 男 经济系 文贸0621首都经贸大学 行政管理98黄娜 女 经济系 文贸0621浙江工商大学 国际贸易99柏蕾蕾 女 经济系 文贸0621上海理工大学 国际贸易100王俊林 男 经济系 文贸0622北方工业大学 企业管理101王菲 女 经济系 文贸0622东北财经大学 行政管理102王磊磊 女 经济系 文贸0622鲁东大学 教育学原理 103汪婧 女 经济系 文贸0622武汉体育学院 体育人文社会学 104郝瑞 男 管理系 文商0611东北财经 企管105王静 女 管理系 文商0611浙江理工 管理科学与工程 106凌素梅 女 管理系 文商0612浙江财经学院 汉语言文字学 107孙立兵 女 管理系 文商0612辽宁科技大学 企业管理108刘颖 女 管理系 文商0612天津财经大学 国际贸易专业 109邹玉滢 女 管理系 文会0631江西财经大学 会计110徐雯 女 管理系 文会0631广西师范大学 法律硕士111杨慧 女 管理系 文会0631兰州理工大学 会计112穆爱楠 女 管理系 文会0631东北财经大学 会计硕士113刘肖 女 管理系 文会0631太原理工大学 会计114张素洁 女 管理系 文会0632云南财经大学 企业管理115王君英 女 管理系 文会0632福建师范大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116姜婧 女 管理系 文公0651上海师范大学 历史学117杨青才 男 管理系 文公0651山东师范大学 伦理学118祝艳艳 女 管理系 文市0642西南政法大学 法律硕士119陈勇 男 管理系 文公0652上海师范大学 中外政治制度 120陈小小 女 管理系 文公065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121王丽 女 建筑系 文土0621大连大学 结构工程122赵黄娟 女 建筑系 文土0621烟台大学 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 123袁风超 男 建筑系 文土0621山东科技大学 建筑与土木工程 124马变晓 女 建筑系 文土0621石家庄铁道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125于相连 男 建筑系 文土062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126陈林 男 建筑系 文土0622烟台大学 结构工程127李慧 女 电子系 文电0621安徽工业大学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128张倩 女 电子系 文电0621大连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129赵荣荣 女 电子系 文电062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130王鑫 男 电子系 文电0621辽宁科技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131李越阳 女 电子系 文电0622东北电力大学 计算机132李婷 女 电子系 文电0622辽宁工业大学 计算机133赵淑玲 女 电子系 文电0622烟台大学 物理电子学 134周雪莲 女 电子系 文电0622辽宁科技大学 控制理论135王丽萍 女 电子系 文电0622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136付颖 女 电子系 文电0622鲁东大学 计算机137王金花 女 电子系 文电0622烟台大学 无线电138张彩霞 女 电子系 文电0622中国民航 自动化139杨扬 男 电子系 文电0622南京邮电大学 通信与信息系统140王鹏翔 男 电子系 文电0622烟台大学 信号与系统 141刘鹏飞 男 电子系 文电0622烟台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142刘艺程 女 电子系 文通0641中国民航大学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143郭小伟 女 电子系 文通0642青岛大学 信号与信息处理 144王立培 男 电子系 文通0642辽宁科技大学 通信与信息工程 145郑文静 女 电子系 文计0612烟台大学 计算机应用 146曹纪坤 男 电子系 文计0612北京物资学院 企业管理147冉九红 女 电子系 文计0612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 148李杨 女 电子系 文计0612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 149孙宁宁 女 电子系 文计0612云南财经大学 计算机应用 150王俊美 女 电子系 文计0612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文经学院考研录取榜序号姓名性别所在系班级录取学校录取专业2119851 李小芬女文法系文中0711辽宁大学中国古代文学√2 李珊珊女文法系文法0711东南大学宪法与行政法√√3 刘小九男文法系文法0712新疆大学国际法学√4 郝帅女文法系文法0712南京师范大学宪法与行政法学√5 姜静女文法系文法0712中国石油大学经济法学√6 李贞女文法系文新071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学√√7 郝鑫岐女文法系文新071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8 高靖女文法系文新071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9 张人川女外语系文英0711上海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0 王小芳女外语系文英07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英语语言文学√11 王杰女外语系文英0712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2 李美荣女外语系文英07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13 孟冬女外语系文朝0733北京林业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14 赵玉雪女经济系文贸0722中国海洋大学国际贸易学√√15 黄凌飞男电子系文计0711兰州大学社会学√√16 刘坤辰女电子系文计0711北京航天航空大学数字电路设计与系统应用√√17 庞玉彤男电子系文计0712吉林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18 韩启鹏男电子系文计0712中国科技大学软件工程√√19 张雪倩女电子系文电0721苏州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0 李苇女电子系文电0721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工程√21 夏志强男电子系文电0722中国传媒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2 唐美玲女电子系文电0722湖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23 侯宪允男电子系文电0722电子科技大学电路与系统√√24 张宁宁女电子系文电0722南开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25 张莹莹女电子系文电0722四川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6 张伟兴男电子系文通0741大连海事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27 刘凯男电子系文通0741北京工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28 李琳女电子系文通0742中国海洋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29 李显男机电系文机0712北京工业大学机械工程√30 王凯男机电系文机0712东北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1 钟洋男机电系文机0712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32 孔杰女建筑系文土0721中国矿业大学岩土工程专业√33 张良男管理系文公0751辽宁大学行政管理√34 柳茜女管理系文会0732东北大学会计学√√35 李静女管理系文会0732东华大学物流工程√36 郭克强男管理系文商0712中国石油大学企业管理√37 孟潇女管理系文市0741石河子大学农业经济管理√38 李强男文法系文中0711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39 戴维新男文法系文中0711上海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40 王慧鹏男文法系文法0711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41 郭冉女文法系文法0711爱丁堡大学国际法42 汤芮女文法系文法0711香港中文大学普通法43 王瑞女文法系文法0711青海民族大学法律硕士44 姜宏伟女文法系文法0711烟台大学宪法与行政法45 叶凡女文法系文法0712烟台大学民商法学46 李玉鹏男文法系文法0712烟台大学民商法学47 段金平女文法系文法0712烟台大学民商法学48 刘丹男文法系文法0712吉林财经大学经济法学49 王坤女文法系文新071 重庆工商大学传播学50 王雪丽女文法系文新071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学51 李臻女文法系文新071 香港城市大学传播与新媒体52 王晓男文法系文法0711烟台大学民商法学53 赵文菁女外语系文英0711烟台大学英语语言文学54 程园园女外语系文英0711鲁东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5 成聪聪女外语系文英0711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6 张晋芳女外语系文英0711烟台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7 于斐女外语系文英0712青岛大学课程与教学论58 张巧丽女外语系文英0712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59 尉宁女外语系文英0712烟台大学英语笔译60 刘烨女外语系文朝0732北京语言大学亚非语言文学61 程晓东女外语系文朝0733烟台大学亚非语言文学62 司荣荣女外语系文朝0733大连外国语学院亚非语言文学63 刘媛女外语系文朝0733烟台大学亚非语言文学64 王静女经济系文贸0721烟台大学国民经济学65 魏婧华女经济系文贸0721江西农业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66 牛欢女经济系文贸0721埃克赛特大学(英国)金融经济67 张琦女经济系文贸0722甘肃农业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68 宋力女经济系文贸0722梅西大学(新西兰) 市场营销69 郑晓明男经济系文贸0722东北财经大学国际商务硕士70 张静女经济系文贸0722伊利诺伊理工大学MBA71 周志凯男电子系文计0711哈尔滨理工大学计算机系统结构72 李坦女电子系文计0711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73 杨娜娜女电子系文计0711安徽师范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74 于甜甜女电子系文计0711山东经济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75 韩卫男电子系文计0712成都理工大学核能与核技术工程76 岳书珍女电子系文计0712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技术77 郑云云女电子系文电0721青岛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78 马淑范女电子系文电0721长春工业大学控制工程79 王苏女电子系文电0721湖南工业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80 刘冰男电子系文电0722长春理工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81 周鼎强男电子系文电0722宁波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82 周苑苑女电子系文电0722山东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与通信工程83 刘政男电子系文电0722哈尔滨理工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84 孙倩女电子系文电0722南昌航空大学电子信息工程85 冯瑞女电子系文通0741烟台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86 翟玉婷女电子系文通0741大连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87 陈颖女电子系文通0741济南大学控制工程专业88 曲浩男电子系文通0741大连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89 孙腾飞男电子系文通0741烟台大学光学90 张万涛男电子系文通0742烟台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91 李晓男电子系文通0742大连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92 闫会芹女电子系文通0742宁波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93 郑丽丽女电子系文通0742天津工业大学计算计应用技术94 吴家龙男机电系文机0711山东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95 郑钊男机电系文机0711聊城大学专门史96 田野男机电系文机071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97 周琳女机电系文机0711内蒙古师范大学区域经济学98 李宗男机电系文机0712西南政法法学硕士(非法学)99 马晶晶女机电系文机0712青岛理工机械电子工程100 程帅男机电系文机0712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101 秦春磊男机电系文机0712青岛理工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102 张森男机电系文机0712南通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理论103 崔登祺男机电系文机0712北京工商大学轻工业机械104 王相军男建筑系文土0721湖南科技大学结构工程专业105 马宏宇女建筑系文土0722青岛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106 矫立宪男建筑系文土0722山东建筑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107 李鹏男建筑系文土0722西安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108 陈爱银女建筑系文土0722青岛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109 张芃婉女管理系文公0751云南财经大学旅游管理110 刘凤阁女管理系文公0751青岛理工大学企业管理111 马景阳男管理系文公0751东北师范大学社会学112 王涵女管理系文公0751首都经贸大学社会保障学113 许斐女管理系文会0731青岛理工大学会计硕士114 卢婕女管理系文会0731贵州财经学院会计学115 杜静女管理系文会0731鲁东大学课程与教学论116 刘洁女管理系文会0732曲阜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117 刘俊秀女管理系文会0732内蒙古财经学院财政学118 康晓金女管理系文会0732云南民族大学会计硕士119 李杰男管理系文商0711西南林业大学农村与区域发展120 侯凤涛女管理系文商0712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
09年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上线情况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2009年统考招生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名单
工程学院2009年各学科专业统考上线总人数155人,单独考试招生上线1人,有145人通过了复试。
通过复试的145人中,有1人因成绩排名不理想而主动提出放弃录取。
经学院复试录取领导小组审核,拟招“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00人,拟招“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43人,拟招“单独考试硕士研究生”1人,合计拟招统考生144人。
“学术型研究生”各学科专业招生人数及奖学金等级核算分配表见表1、具体名单见表3;“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各专业领域招生人数及奖学金等级核算分配表见表2、具体名单见表4;单独考试招生名单见表5,名额由学校单独分配。
表1 各学科专业统考“学术型研究生”招生人数及奖学金等级核算分配表
表2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及奖学金等级分配名额
*者为原所报岩工系导师不能接收,跨系调剂到土木系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
2009-4-3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2011年普通文理分省分专业最低分录取统计

609 609 610 611 612 614 615 615 617 617 618 618 620 621 625 584 584 586 586 587 589 532 533 535 536 536 538 538 540 540 541 542 542 542 543 543 544 545 545 547 547 547 549 553 553 556 556
广东省 广东省 广东省 广东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492 497 498 499 505 511 515 516 516 517 517 517 524 524 525 548 554 595 527 540 541 543 549 563 569 570 603 603 604 604 604 604 604 604 604 605 605 605 605 605 605 606 606 606 607 609 609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北京市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福建省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考研分数线

165
45
90
会计硕士[1253]
350
55
110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
240
30
45
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进入复试的分数线为总分不低于 240 分。
2011 年硕士生招生计划及生源情况
单位名称
101 地球科学学院 102 资源学院 103 工程学院 104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105 环境学院 106 珠宝学院 107 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201 信息工程学院 202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 203 计算机学院 301 经济管理学院 302 马克思主义学院 303 政法学院 304 艺术与传媒学院 401 外国语学院 402 数学与物理学院 403 体育部 501 高等教育学研究所 601 国重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 240
31 ↓ 47 ↓
的考生*
↓
240 31 ↓ 47 ↓
↓
240 31 ↓ 47 ↓
↓
*享受少数民族 政策的考生:① 报考地处二、三 区招生单位,且 毕业后在国务院 公布的民族区域 自治地方就业的 少数民族普通高 校应届本科毕业 生考生;或者② 工作单位在国务 院公布的民族区 域自治地方,为 原单位定向或委 托培养的少数民 族在职人员考 生。
↓
270 34 ↓ 51 ↓
↓
260 31 ↓ 47 ↓
↓
*A 类考生:报考
315
305
295
地处一区招生单
47 ↓ 71 ↓
44 ↓ 66 ↓
41 ↓ 62 ↓
↓
↓
↓
位的考生。
315 46 ↓ 69 ↓
↓
305 43 ↓ 65 ↓
2009年录取情况

12
12
6
030203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2
2
0
1
1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
22
2
2
26
14
2
1
1
071200
科学技术史
10
10
6
1
1
马克思主义学院汇总
46
2
2
50
26
2
3
3
303
政法学院
030103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31
2
4
37
8
2
6
2
030108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46
3
49
12
1
13
4
1
081831
★钻井工程
3
1
4
2
1
081903
安全技术及工程
26
7
33
16
7
工程学院汇总
262
62
1
325
162
61
104
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070800
地球物理学
9
8
17
11
9
081802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46
18
64
41
18
2
081825
★地球物理工程
2
2
4
2
2
081829
★环境与工程地球物理
12
9
21
16
9
081704
应用化学
8
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五大院系简介及2009-2011年分省录取分数统计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五大院系及2009-2011年分省录取分数统计一、地学院07060地质学基地班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地质学专业成为全国4个地质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重点培养地球科学领域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学校对“基地班”制定了特殊的优惠政策,如高额奖学金、专用计算机室、享有研究生同等标准的图书阅览等待遇。
其课程体系包括自然科学、地球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部分,重视培养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专业基础。
基地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创新型、研究型,毕业生将有90%左右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深造。
通过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为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输送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理科基地实行分流—补进的动态优秀人才选拔模式,补进时在全校范围内择优选拔。
0706地质学类(地质学、地球化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专业学生掌握地质学的野外工作技能、物质成分分析测试技术及基本的地球科学实验和鉴定技术,学习地球化学、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备从事构造地质、岩石矿物、地层与古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掌握环境及地球化学、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资源环境规划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面向地矿、能源、环境、国土等行业的教育、科研和生产部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人才。
地质学(地质调查,工科培养,面向行业就业)本专业学生具备地质学基础理论、数理基础、计算机与外语实用技能及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毕业生能成为科研机构、地勘部门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的专门人才,适应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和国家在资源、环境、灾害、国土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其它相关领域对地质学人才的需要。
二、资源学院0801地矿类(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1996年经国土资源部(原地矿部)批准创办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是为适应地球科学发展和实现全球找矿战略需要,探索培养适应国外、国内两个市场的宽口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而开设的;是我国地质工科面向现代化、国际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湖北省2007~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第三批本科录取院校第一志愿投档线

571 517 410 416 446 410 410 494 469 410 410 410 410 410 410 410 410 424 410 410 504 410 423 410 433 475 469 410
540 506 406 412 407 424 479 422 406 449 408 461
518 491 410 410 422 442 442 410 446 425 451
539 516 449 410 410 411 475 448 410 459 416 454 481 456 498 429 420 437 452 462 431 460 410 461 432 466
525 500 446 463 446 446 446 446 464 446 450 468 446 477 446 456 469 446 442 470 446 446 461 446
446 455 436 437 446 410 410
454 463 410 410 453 442 443
540 506 451 464 452 487 476 478 426 482 485
518 491 460 410 410 482 473 470 440 466 473
539 516 495 438 490 504 497 486 410 489 494 486 441 410 410 454 410 463 422 476 449 410 455
571 517 502 495 497 510 493 495 459 505 513
547 507 483 430 486 504 499 498 467 495 505
557 506 483 479 441 500 486 483 445 490 49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五大院系及2009-2011年分省录取分数统计一、地学院07060地质学基地班1995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地质学专业成为全国4个地质学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重点培养地球科学领域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学校对“基地班”制定了特殊的优惠政策,如高额奖学金、专用计算机室、享有研究生同等标准的图书阅览等待遇。
其课程体系包括自然科学、地球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部分,重视培养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专业基础。
基地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创新型、研究型,毕业生将有90%左右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深造。
通过硕士和博士的培养,为高等学校和科研单位输送高层次研究型人才。
理科基地实行分流—补进的动态优秀人才选拔模式,补进时在全校范围内择优选拔。
0706地质学类(地质学、地球化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本专业学生掌握地质学的野外工作技能、物质成分分析测试技术及基本的地球科学实验和鉴定技术,学习地球化学、环境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具备从事构造地质、岩石矿物、地层与古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掌握环境及地球化学、环境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资源环境规划管理的原理、方法和技能。
面向地矿、能源、环境、国土等行业的教育、科研和生产部门培养研究型、应用型人才。
070601地质学(地质调查,工科培养,面向行业就业)本专业学生具备地质学基础理论、数理基础、计算机与外语实用技能及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毕业生能成为科研机构、地勘部门从事区域地质调查的专门人才,适应21世纪地球科学发展和国家在资源、环境、灾害、国土规划以及国民经济其它相关领域对地质学人才的需要。
二、资源学院0801地矿类(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1996年经国土资源部(原地矿部)批准创办资源勘查工程基地班,是为适应地球科学发展和实现全球找矿战略需要,探索培养适应国外、国内两个市场的宽口径外向型、复合型人才而开设的;是我国地质工科面向现代化、国际化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学校对该基地学生有特殊的优惠政策:如人均奖学金不低于1000元/年;毕业生免试推荐研究生的指标不低于40%;免费提供计算机上机机时不低于320小时;部分专业课进行英语教学等。
该基地班实行末位淘汰、分流与动态补进这一优秀人才培养模式,在全校范围内择优选拔补进。
080105资源勘查工程本专业培养具备地质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资源勘查与开发的各类工作方法,具备对资源形成理论及分布规律等综合分析和研究的基本能力,能在资源勘查、开发、管理、规划、保护等领域从事固体矿产、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和管理方面工作的高级研究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球科学基础知识,资源勘查和评价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及工作方法,具有综合分析区域资源分布特征、规律及工业价值,进行资源评价、资源管理及科学决策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可以在矿产资源勘查、资源评价与管理方面有所侧重。
080105资源勘查工程(矿产调查与开发,工科培养,面向行业就业)工科特色培养,合格毕业生面向行业就业。
旨在通过一线重点项目,实践科研环节培养行业骨干和有潜力成为该领域大师的优秀人才。
080102石油工程本专业培养具备工科基础理论和石油工程专业知识,能在石油工程领域从事油气钻井与完井工程、采油工程、油藏工程、储层评价等方面的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与管理、科学及应用研究与开发等方面工作,并获得石油工程师基本训练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石油工程、石油经济有关的基本知识,具有进行油气田钻井与完井、采油及油气开发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以及初步的科学及应用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110304 土地资源管理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理论基础,掌握丰富的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与熟练的测绘、规划、评价、制图、信息、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能在国土、城建、规划、测绘、房地产、农业等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调查、土地规划、土地评价、地籍管理、房地产开发规划及咨询、土地政策法规研究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特色: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强了学生在土地规划、测绘、评价、地籍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
毕业生专业知识、素质与能力较强,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071001海洋科学(海洋地质与资源)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海洋地质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有较好的科学思维、素养和创新意识;具有在海洋地质与资源领域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能够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基础研究和教学工作的高层次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将在海洋地质学、海洋能源资源勘查等方向有所侧重。
080108煤与煤层气工程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煤及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工程的地质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其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科学思维、素养和创新意识;具有在煤及煤层气资源及相关领域进行资源勘查开发、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的初步能力,能成为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高层次人才。
培养特色:本专业将在煤及煤层气地质基础、煤层气勘探与开发工程、煤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煤层瓦斯治理与煤矿安全等方面有所侧重。
三、工程学院080106 地质工程试验班地质工程试验班以国家级重点学科地质工程为依托,旨在培养培养地质工程专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我校地质工科基础科学研究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之一,重点培养地质工程领域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学校对“试验班”提供了优良的育人环境与新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产学研、学研产”、本硕统筹、享有研究生同等标准的图书阅览等待遇。
其课程体系包括自然科学、地球科学、人文科学三大部分,重视培养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
实验班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创新型、研究型,将有80%左右的毕业生进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攻读硕士学位。
试验班实行末位淘汰、分流—补进的动态优秀人才培养机制,在全院范围内择优选拔补进。
080703 土木工程本专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掌握工程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和市政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在房屋建筑、工程勘察、地基基础、地下建筑、道路、桥梁等的勘察、设计、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办学特色:在工程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和工程技术学等基本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通过课程设计、试验仪器操作和现场实习等方面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备解决与各类土木工程建设有关的地质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以岩土工程、地下建筑为专业特色。
就业领域:地矿、水电、环境保护、市政与规划、能源、冶金、交通、铁路等部门。
080104 勘查技术与工程本专业学生在学习数学、物理化学、外语、计算机知识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基础地质学、岩土钻掘、应用地球物理等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资源勘查及工程勘察的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能力和勘查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和开发的初步能力。
本专业可以在资源勘查、工程勘察和基础工程方向上有所侧重。
办学特色:以地质工程国家级重点学科为依托,从机械电子、岩土钻掘技术与工程地质等多方面给学生打下宽厚的基础,注重实践环节,使培养的学生具备研究和解决地质工程与石油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业领域:地质勘察、油气钻井、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
081002 安全工程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产品生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交通运输、物资集散等方面的灾害防治与控制技术、安全检测与监控技术、安全管理与监察、安全原理、系统工程、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控制、安全法规与安全评价等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办学特色: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系统安全科技知识,并具备相应的生产技术知识,成为综合素质高的通用型安全科技人才。
就业领域:安全工程与职业卫生工程设计、安全管理与监察、检测检验、安全评价与认证、保险、环保风险评价、灾害预防。
四、环境学院081001 环境工程专业背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始建于1994年。
十几年来通过引进、招收等等方式,聚集了大量高水平的环境科学与工程方面的人才,建设了先进的科研和教学实验室,教学与科研成果十分显著。
1998年即为湖北省的重点学科,目前是华中地区乃至全国为数不多、具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重要学科点。
本专业以“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城市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华中分中心”、“废物地质处置与环境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为基础,依托强大的科研教学力量,已经建立了从本科教育到博士后研究的全系列高水平教学条件和科研平台。
办学特色: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在学习环境工程一般专业基础理论基础上,特别突出我校地球系统科学和地下水科学的综合学科优势,在水污染防治特别是在地下水污染、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使得本专业的学生既能在水污染防治、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工程设计、环境规划管理等领域尽展所长,又能成为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资源开发保护方面的国家紧缺人才。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知识以及地质科学背景、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
毕业生掌握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环境管理、环境监测、地质环境等领域的基本理论与专门知识,可从事环境工程设计、环境影响评价与规划管理等领域的实际工作,并具有从事环境工程和环境地质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
学制:本科四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就业领域:本专业毕业生面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各类环境产业企业以及国家、地方大中型企业的安全环境保护部门,同时在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和评价、城市建设、水利、交通、电力等领域中都有需求。
我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近三年平均为90% 左右。
070401生物科学专业专业背景:创办于2003年6月,前身为1975年成立的地球科学学院古生物教研室。
连续承担了19届古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生物学教学活动,为了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在原有的教学工作、实验室建设及师资队伍积累的基础上,开设生物科学本科专业,并已经建设了普通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及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生物小分子实验室和微生物实验室等7个高起点高水平的系列教学实验室,而且还与国内外知名的生物科学的教授、院系和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
相关的教学实习基地有北戴河、三峡、舟山等地。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能够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生物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能在科研单位、中、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可进行生物产品的应用开发和推广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受到生物学领域应用基础研究的基本技能训练,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教学、科研和开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