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钠的生产

碳酸钠的生产
碳酸钠的生产

碳酸钠的生产

碳酸钠俗称纯碱,是一种白色固体,由于它的水溶液显碱性,因此也把它称为纯碱。它也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蒸馒头时为了使面粉发酵后产生的酸性被中和掉,在揉面团时要加入“碱面”,它就是碳酸钠。其实,这只是碳酸钠的用途之一,碳酸钠本身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玻璃、纺织、造纸、印染等工业中,都大显身手。

自然界中存在着天然的纯碱,出产天然纯碱的地方都是干旱少雨的地区。盐湖中的天然纯碱在气候干燥和气温下降时便结晶出来,把结晶溶解在水中,除去泥沙,再经过熬制,就得到纯碱。古埃及人早就把从干涸的湖泊中得到的纯碱用作清洁剂和防腐剂。后来,欧洲人用纯碱制造玻璃,把纯碱叫做“苏打”。

随着工业的发展,天然的纯碱越来越不够用,于是出现了工业制碱。1791年,法国医生路布兰在巴黎近郊设厂制造纯碱,利用食盐、硫酸、焦炭和石灰石作原料生产纯碱,生产中产生大量氯化氢气体。当时氯化氢气体的用处很少,却损害了农作物和工人健康。另外一种副产品是硫化钠,也找不到用途,反而堆积如山,臭气四溢。最后,路布兰法成了一种落后的生产方法,不得不让位给索尔维法。

索尔维是比利时人,他的父亲经营了一家利用粗盐制精盐的工厂,因此索尔维经常和食盐打交道,可算是在盐水中泡大的。他还在叔父开办的煤气厂工作,在生产煤气和焦炭的过程中,煤里所含的氮的化合物就转变为氨。索尔维为此专门研究如何回收这些氨,并加以利用。

煤气厂用水吸收氨,得到的是氨水,索尔维设想往氨水中加入食盐,并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以为能够得到碳酸铵固体,用作肥料。可是,从溶液中沉淀出来的并不是碳酸铵,而是溶解度比碳酸铵小得多的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把碳酸氢钠加热,便得到了用处很大的碳酸钠,即纯碱。

索尔维原来的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是这个意外的发现却极有价值,用这种方法生产纯碱要比路布兰法高明得多。索尔维用了三种原料:食盐溶液、煤气厂的副产品氨水、石灰窑中大量被放空的二氧化碳气体。这些原料不是气体,就是液体,可以用管道化和反应器进行连续性生产。

在生产中,食盐溶液先吸收氨,再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便产生溶解度很小的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碳酸氢钠加热分解,得到产品碳酸钠。索尔维很快获得了发明专利权,并在比利时建厂,生产出很纯的碳酸钠。1876年,在巴黎举办的国际博览会上,索尔维因提供的纯碱展品质地纯净而获得铜质奖章。从此以后,索尔维法在世界各地得到普及。

后来,英国卜内门公司建立了大规模生产纯碱的工厂,并与法、德、美等国组织了索尔维公会,约定设计图纸只向会员国公开,对外绝对保守秘密,凡有改良或新发现,也只在会员国之间通气。除了技术之外,在销售上也有限制,他们采取分区售货的方法,例如中国市场就由英国卜内门公司独占。如此严密的组织方式,使公会以外的国家根本无从问津索尔维制碱法的生产详情。多少年来,许多国家中想要探索此法奥秘的厂商,无不以失败而告终。

由于上述原因,尽管我国的海岸线很长,沿海的食盐产量很高,但直到20世纪初,我国仍不能生产纯碱,所用的纯碱完全依赖进口,市场被英国卜内门公司垄断。

我国民族资本家范旭东深知纯碱与许多民族工业的生存有极大的关系,为了改变我国丰盐缺碱的状况,在天津溏沽建起了生产纯碱的工厂,并聘请一位外国工程师作指导。后因锅炉爆炸而被迫停产,工厂陷于困境。范旭东不甘心失败,又派人去美国,希望能够物色一位有志于振兴中国制碱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最后选中了侯德榜。

侯德榜,字致本,生于福建省闽侯县,家境清寒,但勤奋好学,并考取了清华留美预备学堂(清华大学的前身)。1913年,侯德榜以10门功课获总分1000分的成绩,被选送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学工程。留学8年,先后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侯德榜在美国时,已经获悉索尔维公会封锁技术和卜内门公司的霸道行为,非常愤慨,现在居然有了一个为发展民族工业而献身的机会,便毅然接受永利公司的聘请,就任塘沽碱厂总工程师。

侯德榜深信,制碱技术决不是洋人的私有财产,凭借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一定能打破外国的技术垄断。他为自己写下了座右铭:“勤能补拙,勤俭立业。”在强烈爱国心驱使下,他全身心投入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碱厂终于又能生产了,可是,生产出来的纯碱却是暗红色的,不是合格的产品。侯德榜深知,掌握制碱技术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于是,他再次到美国,参观了有关工厂和研究所。当时,美国对中国实行技术封锁,对参观的人,只许看,不许记录。可是,这一点并没有难倒侯德榜,他居然能够把所看到的生产设备、操作过程等一一记在脑子里,回到住所后再根据记忆把制碱设备和技术整理成文,这样,侯德榜终于全面掌握了生产纯碱的技术。

侯德榜回国以后,经过对工厂的技术改造,溏沽碱厂终于生产出雪白的纯碱,纯度达到99%,产品不但畅销国内,还远销日本和东南亚各国。1926年,中国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在美国费城举办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实现了侯德榜的豪言壮语:“凡是黄头发蓝眼睛的人能办到的,我们黑头发黑眼睛的人也一定能办到。”

侯德榜摸索出了索尔维制碱法的奥秘,当时,如果他和永利公司以高价出售专利,将会发大财。但是,出人意外的是范旭东赞成侯德榜撰写一部阐述索尔维制碱法的专著,把其中的奥秘无偿地公诸于世,使工业落后的国家不再仰仗技术大国的鼻息,不再听从大国的摆布。侯德榜撰写的《纯碱制造》一书于1933年出版,轰动了科学界,被誉为首创的制碱名著,使很多不发达的国家掌握了制碱技术。后来,侯德榜还亲自到印度和巴西,帮助建设碱厂。这些不但是中国科学家对人类的一大贡献,也反映了侯德榜不求名利,一心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他不把知识当作个人的财产,而是无私地奉献给全人类。

1937年,范旭东在南京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永利碱厂,侯德榜任总工程师。抗日战争爆发后,永利碱厂被迫迁往四川省自贡市。内地与沿海的溏沽碱厂不同,是缺盐的地方,只生产有限的井盐。侯德榜又根据这一情况,改进了工艺,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这种由侯德榜结合实际情况创造的制碱法被称为“侯氏制碱法”。

纯碱生产工艺简介

纯碱生产工艺简介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纯碱生产工艺简介纯碱生产工艺主要分天然碱法和合成碱法,而合成碱法又分氨碱法和联碱法。 1.天然碱 目前全世界发现天然碱矿的仅有美国、中国、土耳其、肯尼亚等少数国家,其中以美国的绿河天然碱矿最有名。绿河地区的天然碱矿床,有42个含倍半碳酸钠的矿层。已知矿层厚度在1.2m以上(最厚达11m),含矿面积在670km2(最大达2007km2)的有25层,位于地表以下198~914m,,计算倍半碳酸钠储量为613亿t,即使全世界所有碱厂全部停产,美国天然碱也可供世界1300年纯碱用量。绿河地区各公司主要采用机械化开采。地面加工装置,主要采用一水碱流程生产重质纯碱。美国各天然碱厂目前的市场运作方法是:国内,各厂进行有序竞争;国外出口,各厂联合,成立一个专营出口的组织“ANSAC”(美国天然碱公司),美国天然碱不但质量好,而且生产成本仅为60美元/吨左右,远低于我国合成纯碱成本90美元/吨-100美元/吨左右,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而位于河南省桐柏县的天然碱矿,总储量达1.5亿吨,远景储量3亿~5亿吨,占全国天然碱储量的80%,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位。内蒙古伊化集团在桐柏建立了以天然碱为主的化工园区,其优质的低盐重质纯碱设计年产量达100万吨。 天然碱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 a. 倍半碱流程

矿石开采-溶解-澄清除去杂质-循环母液-三效真空结晶-240度煅烧 b. 卤水碳化流程 天然卤水-碳化塔碳化为重碱-干燥-煅烧为粗碱-用硝酸钠在155度漂白-煅烧,煅烧用二氧化碳由自备电厂提供 c. 一水碱流程 矿石开采-破碎到7厘米以下-200度停留30分钟-粗碱-溶解、澄清-三效真空结晶-240度煅烧 天然碱法的主要优点是: a.成本低,每吨约60美元左右,而合成碱为90-100美元,完全可 以抵消运输成本。 b.质量方面盐分非常低,往往小于%,产品粒度也非常好。 缺点是因为倍半碱矿容易和芒硝矿共生,产品中硫酸根含量比氨碱法要高,但现在用户对硫酸根的要求基本不高,所以这个缺点影响不大。 2.氨碱法(索尔维法) 我公司使用的就是氨碱法,中国的大碱厂中,潍坊、唐山、连云港,大化和天碱的一部分,青海,吉兰泰都是采用氨碱法。 a.氨碱法主要优点是产品质量好,可以生产低盐碱,硫酸盐的含量 也非常低。缺点是:a.有石灰和蒸馏工序,原材料消耗高,原盐 的利用率低,而氨碱法只能达到73-76%(就是转化率),氯的利 用率为0,总利用率只有28%。产品成本高。

碳酸钠纯碱国家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碳酸钠 GB 210-92代替GB 210-89 GB2368-2373-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碳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盐或天然碱为原料,由氨碱法、联碱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工业碳酸纳。该产品主要用于化工、玻璃、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等工业。 分子式:Na2CO3 相对分子质量:105.99(按1987年国际相对原子量) 2 引用标准 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601 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2 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 3040 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 3050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 GB 3051 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GB 6003 试验筛 GB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 6682 实验室用水规格 GB 8946 塑料编织袋 GB 8947 复合塑料编织袋 GB 10454 柔性集装袋

GSB G12 001 工业碳酸钠国家标准样品 3 产品分类 工业碳酸钠分为三种类别: Ⅰ类为特种工业用重质碳酸钠。适用于制造显象管玻壳、浮法玻璃、光学玻璃等。 Ⅱ类为一般工业盐及天然碱为原料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Ⅲ类为硫酸钠型卤水盐为原料联碱法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Ⅰ类为白色细小颗粒。Ⅱ、Ⅲ类轻质碳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重质碳酸钠为白色细小颗粒。 4.2 工业碳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指标项目 指标 Ⅰ类Ⅱ类Ⅲ类 优等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总碱量(以Na2CO3,计),% ≥99.2 99.2 98.8 98.0 99.1 98.8 98.0 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 ≤0.50 0.70 0.90 1.20 0.70 0.90 1.20 铁(Fe)含量,% ≤0.004 0.004 0.006 0.010 0.004 0.006 0.010 硫酸盐(以SO4计)含量,% ≤0.03 0.03(1)- - - - - 水不溶物含量,% ≤0.04 0.04 0.10 0.15 0.04 0.10 0.15 烧失量(2),% ≤0.8 0.8 1.0 1.3 0.8 1.0 1.3 堆积密度(3),g/mL ≥0.85 0.90 0.90 0.90 0.90 0.90 0.90 粒度(3),180μm 筛余物,% ≥ 1.18mm ≤ 75.0 70.0 65.0 60.0 70.0 65.0 60.0 2.0 - - - - - -

纯碱生产工艺简介

纯碱生产工艺简介 纯碱生产工艺主要分天然碱法和合成碱法,而合成碱法又分氨碱法和联碱法。 1.天然碱 目前全世界发现天然碱矿的仅有美国、中国、土耳其、肯尼亚等少数国家,其中以美国的绿河天然碱矿最有名。绿河地区的天然碱矿床,有42个含倍半碳酸钠的矿层。已知矿层厚度在1.2m以上(最厚达11m),含矿面积在670km2(最大达2007km2)的有25层,位于地表以下198~914m,,计算倍半碳酸钠(Na2CO3.NaHCO3.2H2O)储量为613亿t,即使全世界所有碱厂全部停产,美国天然碱也可供世界1300年纯碱用量。绿河地区各公司主要采用机械化开采。地面加工装置,主要采用一水碱流程生产重质纯碱。美国各天然碱厂目前的市场运作方法是:国内,各厂进行有序竞争;国外出口,各厂联合,成立一个专营出口的组织“ANSAC”(美国天然碱公司),美国天然碱不但质量好,而且生产成本仅为60美元/吨左右,远低于我国合成纯碱成本90美元/吨-100美元/吨左右,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而位于河南省桐柏县的天然碱矿,总储量达1.5亿吨,远景储量3亿~5亿吨,占全国天然碱储量的80%,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位。内蒙古伊化集团在桐柏建立了以天然碱为主的化工园区,其优质的低盐重质纯碱设计年产量达100万吨。 天然碱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

a. 倍半碱流程 矿石开采-溶解-澄清除去杂质-循环母液-三效真空结晶-240度煅烧 b. 卤水碳化流程 天然卤水-碳化塔碳化为重碱-干燥-煅烧为粗碱-用硝酸钠在155度漂白-煅烧,煅烧用二氧化碳由自备电厂提供 c. 一水碱流程 矿石开采-破碎到7厘米以下-200度停留30分钟-粗碱-溶解、澄清-三效真空结晶-240度煅烧 天然碱法的主要优点是: a.成本低,每吨约60美元左右,而合成碱为90-100美元,完 全可以抵消运输成本。 b.质量方面盐分非常低,往往小于0.10%,产品粒度也非常好。 缺点是因为倍半碱矿容易和芒硝矿共生,产品中硫酸根含量比氨碱法要高,但现在用户对硫酸根的要求基本不高,所以这个缺点影响不大。 2.氨碱法(索尔维法) 我公司使用的就是氨碱法,中国的大碱厂中,潍坊、唐山、连云港,大化和天碱的一部分,青海,吉兰泰都是采用氨碱法。 a.氨碱法主要优点是产品质量好,可以生产低盐碱,硫酸盐的 含量也非常低。缺点是:a.有石灰和蒸馏工序,原材料消耗 高,原盐的利用率低,而氨碱法只能达到73-76%(就是转化

纯碱生产工艺简介审批稿

纯碱生产工艺简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纯碱生产工艺简介 纯碱生产工艺主要分天然碱法和合成碱法,而合成碱法又分氨碱法和联碱法。 1.天然碱 目前全世界发现天然碱矿的仅有美国、中国、土耳其、肯尼亚等少数国家,其中以美国的绿河天然碱矿最有名。绿河地区的天然碱矿床,有42个含倍半碳酸钠的矿层。已知矿层厚度在1.2m以上(最厚达11m),含矿面积在670km2(最大达2007km2)的有25层,位于地表以下198~914m,,计算倍半碳酸钠储量为613亿t,即使全世界所有碱厂全部停产,美国天然碱也可供世界1300年纯碱用量。绿河地区各公司主要采用机械化开采。地面加工装置,主要采用一水碱流程生产重质纯碱。美国各天然碱厂目前的市场运作方法是:国内,各厂进行有序竞争;国外出口,各厂联合,成立一个专营出口的组织“ANSAC”(美国天然碱公司),美国天然碱不但质量好,而且生产成本仅为60美元/吨左右,远低于我国合成纯碱成本90美元/吨-100美元/吨左右,因此它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而位于河南省桐柏县的天然碱矿,总储量达1.5亿吨,远景储量3亿~5亿吨,占全国天然碱储量的80%,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位。内蒙古伊化集团在桐柏建立了以天然碱为主的化工园区,其优质的低盐重质纯碱设计年产量达100万吨。 天然碱生产工艺主要有三种:

a. 倍半碱流程 矿石开采-溶解-澄清除去杂质-循环母液-三效真空结晶-240度煅烧 b. 卤水碳化流程 天然卤水-碳化塔碳化为重碱-干燥-煅烧为粗碱-用硝酸钠在155度漂白-煅烧,煅烧用二氧化碳由自备电厂提供 c. 一水碱流程 矿石开采-破碎到7厘米以下-200度停留30分钟-粗碱-溶解、澄清-三效真空结晶-240度煅烧 天然碱法的主要优点是: a.成本低,每吨约60美元左右,而合成碱为90-100美元,完 全可以抵消运输成本。 b.质量方面盐分非常低,往往小于%,产品粒度也非常好。 缺点是因为倍半碱矿容易和芒硝矿共生,产品中硫酸根含量比氨碱法要高,但现在用户对硫酸根的要求基本不高,所以这个缺点影响不大。 2.氨碱法(索尔维法) 我公司使用的就是氨碱法,中国的大碱厂中,潍坊、唐山、连云港,大化和天碱的一部分,青海,吉兰泰都是采用氨碱法。 a.氨碱法主要优点是产品质量好,可以生产低盐碱,硫酸盐的 含量也非常低。缺点是:a.有石灰和蒸馏工序,原材料消耗 高,原盐的利用率低,而氨碱法只能达到73-76%(就是转

碳酸钠纯碱国家标准

碳酸钠纯碱国家标准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工业碳酸钠 GB210-92代替GB210-89GB2368-2373-89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碳酸钠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盐或天然碱为原料,由氨碱法、联碱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工业碳酸纳。该产品主要用于化工、玻璃、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等工业。 分子式:Na2CO3 相对分子质量:(按1987年国际相对原子量) 2引用标准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601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3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1250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3040化工产品中铁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邻菲啰啉分光光度法 GB3050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电位滴定法 GB3051无机化工产品中氯化物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汞量法 GB6003试验筛 GB6678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6682实验室用水规格 GB8946塑料编织袋 GB8947复合塑料编织袋 GB10454柔性集装袋

GSBG12001工业碳酸钠国家标准样品 3产品分类 工业碳酸钠分为三种类别: Ⅰ类为特种工业用重质碳酸钠。适用于制造显象管玻壳、浮法玻璃、光学玻璃等。 Ⅱ类为一般工业盐及天然碱为原料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Ⅲ类为硫酸钠型卤水盐为原料联碱法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4技术要求 外观:Ⅰ类为白色细小颗粒。Ⅱ、Ⅲ类轻质碳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重质碳酸钠为白色细小颗粒。工业碳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指标项目 指标 Ⅰ类Ⅱ类Ⅲ类 优等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总碱量(以Na2CO3, 计),%≥ 氯化物(以NaCl计)含量,%≤ 铁(Fe)含量,%≤ 硫酸盐(以SO4计)含量,%≤(1)- - - - - 水不溶物含量,%≤ 烧失量(2),%≤ 堆积密度(3),g/mL≥ 粒度(3),180μm筛余物,%≥ 1.18mm≤ - - - - - -

纯碱工学-小苏打生产

小苏打生产 第一节小苏打生产原理 一、相平衡 工业上通常用碳酸钠溶液碳酸化制造小苏打,也称为重碳酸化,化学反应式如下所示: Na2CO3(aq)+CO2(g)+H2O(l)=2NaHCO3(s)+59.789kJ/mol 这个反应并不能完全进行,反应程度取决于Na2CO3、NaHCO3的相互平衡条件,碳酸钠、碳酸氢钠-H2O系统相图的研究,提供了上述碳酸化过程制定工艺条件的依据。 由系统相图可以看出,ABCD区域为碳酸氢钠结晶区,AB线以上为倍半碳酸钠Na2CO3·NaHCO3·2H2O结晶区,AC线左侧为水的结冰区和十水碱Na2CO3·10H2O结晶区,左上侧为七水碱结晶区,右上侧还存在Na2CO3·3NaHCO3结晶区。 表中数据表明,进塔碱液Na2CO3浓度应控制在77~81tt以下。

二、反应动力学 碳酸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生产碳酸氢钠的反应,取决于温度、溶液浓度、气体分压和反应平衡常数。碳酸氢钠的结晶速度常数与温度有关,因此控制温度是控制结晶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尽可能提高气体CO2浓度,这是制取大粒结晶的重要因素。

第二节小苏打生产工艺流程和工艺条件小苏打的生产工艺流程可分为两部分:①碳酸钠溶液制备;②碳酸化及其他工序。 碳酸钠溶液的制备: 生产小苏打的碳酸钠溶液通常可以用轻质纯碱溶解、天然碱溶解、重碱湿分解以及炉气碱粉回收四种方法。对于大中型纯碱厂附设小苏打车间,采取重碱湿分解和回收炉气碱粉两种方法作为小苏打生产原料来源,具有重大经济意义。 轻质纯碱为原料:将轻质纯碱或次品碱、扫地碱等回收至纯碱加入化碱槽,加入小苏打滤液和补充冷凝液,进行溶解,在搅拌下以间接蒸汽加热。为出去铁分等杂志,通常加入硫化钠,保持温度80~85℃,制备成含碱度100~105tt,Na2CO370~80tt,含硫化钠0.004~0.010tt的碱液备用。 碳酸化及其他工序: 首先,在碳酸化前先进入澄清桶进行澄清,出去不溶性杂质,沉淀物定期从锥底排放;澄清液送过滤器除去更细微的杂质颗粒。过滤器一般采用刚玉管或纹石管过滤器,也可以采用烧结管过滤器。 过滤后碱液用泵送入碳酸化塔上部,由上而下与底部通入的CO2气体逆流接触,进行碳酸化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结晶。 碱液吸收CO2进行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放出热量使溶液自身升温,在塔高2/3出(旧式塔不冷却),以利于加速CO2吸收和促进结晶成长,NaHCO3晶浆从塔底取出。

实验3 碳酸钠的制备

实验3 碳酸钠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工业制碱法的反应原理。 2学习利用各种盐类溶解度的差异制备某些无机化合物的方法。 3掌握无机制备中常用的某些基本操作。 4练习台秤、天平的使用,了解滴定操作。 二、实验原理 由氯化钠和碳酸氢铵制备碳酸钠和氯化铵,其反应方程式为: NH4HCO3+NaCl==NaHCO3+NH4Cl 三、实验步骤 1制备碳酸钠 (1)用台秤称取氯化钠固体,粗配制24%的氯化钠溶液25ml于小烧杯中。在水浴上加热,控制温度在30~35℃,在搅拌的情况下分次加入等摩尔(10g左右)研细的碳酸氢铵,加完后继续保温并不时搅拌反应物,使反应充分进行20min后,静置,抽滤得碳酸氢钠沉淀,并用少量水洗涤2次,再抽干,称重。母液留待回收氯化铵。 (2)将抽干的碳酸氢钠置入蒸发皿中,在电炉上灼烧20min,反应完全后,冷却至室温,称重,计算产率。 (3)产品含量的测定 准确称取0.25g左右(准确到0.0001g)产品用蒸馏水使其溶解配成溶液,用100ml容量瓶定容。用25ml移液管分别移取25ml至三只锥形瓶中,再分别加两滴酚酞指示剂,用已知准确浓度约0.1131 mol·L-1的盐酸溶液滴定至使溶液由红到近无色,记下所用盐酸的体积V1,再加两滴甲基橙指示剂,

这时溶液为黄色,继续用上述盐酸滴定,使溶液由黄色变至橙色,加热煮沸1~2min,冷却后,溶液又为黄色,再用盐酸溶液滴定至橙色,半分钟不褪色为止。记下所用去的盐酸的总体积V2。 四、实验数据及处理 实验数据记录、处理表盐酸浓度:mol·L-1 碳酸钠实际产量;氯化铵回收质量; 碳酸钠理论产量. 产率:(实际得到的质量/理论得到的质量)*100% 五、讨论与注意 1、最后得到的产品纯度大于100%,经讨论分析主要问题在于滴定终点的判定,尤其在用酚酞做指示剂时,由红色转为粉红色人不对其敏感,往往加入过多。 3、在反应时特别要注意温度的控制,根据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曲线,才能得到较多的产物。 2

纯碱工艺设备完整版

纯碱工艺设备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纯碱 纯碱,学名碳酸钠,俗名苏打、石碱、洗涤碱,化学式NaCO,属于盐类,含十个结 晶水的碳酸钠为无色晶体,结晶水不稳定,易风化,变成白色粉末Na 2CO 3 ,为强电解质, 具有盐的通性和热稳定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很多工业都要用到纯碱。 关于纯碱的一些常识: 碳酸钠的用途:发酵粉、洗碗、制肥皂、制药、制松花蛋、纺织、玻璃、造纸、漂染,还可以用于其他含钠化合物的制备。

碱生产方法自路布兰法至今二百多年 来,已经有很多变革和进步。因原料的不同 而产生不同的新方法,例如原盐、天然碱、 钾石盐、芒硝等作原料,生产方法自然各不 相同。原料相同,因路线不同而变迁的有氨 碱法、联合制碱法(候氏制碱法)。新旭法 等,都是以食盐为原料,而工艺路线不同。 在天然碱加工方面也有不同的原料和工艺路 线,如倍半碳酸钠法和一水碳酸钠法、天然 碱卤水的碳酸化法生产纯碱等。 本课程重点讲联合制碱法,又名候氏制碱法(联合制碱这一专用名称,国际上尽管各不相同,其实质上是一样的)。所谓联合,就是将氨减法与合成氨工艺进行联合的改进 工艺,在合成氨生产中有CO生成,我们是将其转化为CO 2 ,在进行排放等处理,但是排空 的CO 2 使原料利用不尽合理,而且对空气也有一定的污染,在联合制碱法中我们综合利用 了合成氨的原料CO 2和NH 3 ,用来生产纯碱,既充分利用了合成氨的原料,也减少环境污 染。

一、联合制碱法的原理总反应方程式: NaCl + CO 2+NH 3 +H 2 O=NaHCO 3 ↓+NH 4 Cl(可作氮肥) 2NaHCO 3=加热=Na2CO 3 +H 2 O+CO 2↑ (CO 2 循环使用) (在反应中NaHCO 3 沉淀,所以这里有沉淀符号,这也正是这个方法的便捷之处) 即:①NaCl(饱和溶液)+NH 3(先加)+H 2 O(溶液中)+CO 2 (后加)=NH 4 Cl+NaHCO 3 ↓ (NaHCO 3 能溶于水,但是侯氏制碱法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由于氯化钠溶液饱和,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所以碳酸氢钠以沉淀析出) 先添加NH 3而不是CO 2 :CO 2 在NaCl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NH 3 使食盐水显碱性,能 够吸收大量CO 2气体,产生高浓度的HCO 3 -,才能析出NaHCO 3 晶体。) ②2NaHCO 3(加热)=Na 2 CO 3 +H 2 O+CO 2 ↑ 优点 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 96 %; NH 4 Cl 可做 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 CO 转化成 CO 2,革除了 CaCO 3 制 CO 2 这一 工序,减少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注:纯碱就是碳酸钠(Na 2CO 3 )

(工艺流程)广东南方制碱有限公司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广东南方制碱有限公司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一、南碱公司概况 广东南方制碱有限公司分为厂区和矿区,厂区位于广州市东部黄埔区南岗,北接广深公路和高速公路,南濒东江,水陆交通便利,占地面积17.22万平方米,该地区是广东省规划的经济技术发展区,目前已具规模,有多个世界著名企业在此投资建厂,仅玻璃行业就有八条生产线投入运行。矿区位于广州市北郊龙归镇,占地面积3.75万平方米,通过46公里的输卤管道与厂区连接。公司自有盐矿、4个500吨级泊位码头、热电装置和完善的基础设施。 南碱公司纯碱工程是广州市“八五”计划重点建设项目之一,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纯碱15万吨、芒硝5.6万吨,概算总投资7.84亿元人民币,是华南地区唯一的大、中型化工原材料生产企业,全国十大纯碱生产企业之一,现为广州市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广州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直属企业。纯碱装置于91年1月开工建设,94年2月一次投料试车成功,97年生产纯碱20万吨,达到设计生产能力,97年9月正式竣工验收。硝盐矿区位于西郊白云区龙归镇,矿产丰富,具有每年开采160万立方米卤水的能力。 南碱公司纯碱生产采用氨碱法工艺,引进比利时索尔维公司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工艺技术和部分国外先进的单机设备及检测仪表,综合了国内制碱行业的先进技术;自备热电站、能源运用合理,曾被广州外经贸委评为“先进技术企业”。 南碱公司产品有轻质纯碱、重质纯碱、食品纯碱和付产品芒硝。公司在广东省内已建立拥有两百多家厂商的销售网络,并在努力开拓国外销售市场。 经过十余年的不断改造和调整,南碱公司目前纯碱生产装置能力已达30万吨/年,芒硝8万吨/年。公司现有职工1028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0人,拥有固定资产7.6亿元,连续多年盈利。2006年销售收入3.2亿元,实现利税3000万元,企业发展面临较好的内、外部环境。 二、南碱工艺选择 2.1 南碱工艺路线确定的原则和依据 目前我国纯碱生产主要采用氨碱法和联碱法两种生产工艺,少量以天然碱为原料加工制作。氨碱法因不需要配套合成氨装置,纯碱产品质量优异而备受欢迎,目前国内大规模的纯碱生产装置仍以氨碱法为主。 氨碱法与联合制碱法相互比较 ⑴氨碱法生产纯碱以合成氨作为中间媒介始终在系统中循环利用,联合制碱法是将中间产物氯化铵作为产品分离出来。

纯碱的生产工艺

纯碱的生产工艺 系部:轻化系 专业班级:普高06应用化工(2)班姓名:油卫华 指导老师:祁新萍 时间:2008年12月29日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2) 前言 (1) 1、纯碱的发展 (2) 2、纯碱的用途 (2) 3、碳酸钠的流程 (3) 4、盐水精制 (6) 5、国内外纯碱生产技术水平和污染控制情况分 (10) 小结 (12)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摘要:近年来,中国纯碱工业迅速发展,原有氯碱企业纷纷扩大了生产能力,一些新的企业也相继投产,产能快速提升,纯碱工业呈现出加速向规模化,高技术含量方面发展的态势。本文主要介绍了纯碱工艺流程。 关键词:碳酸钠 前言 纯碱即碳酸钠(Na 2CO 3 ),是重要的基本工业原料,被称为“化工之母”,其产 量和消费量通常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山东海化股份有限公司纯碱厂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纯碱生产企业,生产岗位全部实现了DCS控制。由于纯碱生产过程工艺流程长,连续性强,而且处理的物料为气、液、固三相物质,部分装置如碳化塔、石灰窑等具有较强的变量关联和耦合特性,常规的单变量控制难以有效地解决这类复杂工业过程控制问题。 我厂于2004年6月通过招标,在国内外众多供应商中选择“浙大中控”的APC-Adcon先进控制产品,双方共同合作在国内纯碱装置上实施了第一个先进控制项目,经过近1年的努力,项目组结合纯碱生产装置的生产工艺特点和实际的工艺操作经验,开发了纯碱装置先进控制系统,提高了装置操作平稳性和控制性能,降低了能耗,减少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先进控制技术极大地提升了纯碱生产过程控制效果,引起了纯碱行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工业碳酸钠及其实验方法

工业碳酸钠及其实验方法 项目目的 1、了解工业碳酸钠测定方法的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2、了解工业碳酸钠的产品分类 3、了解工业碳酸钠测定方法的技术要求和标准 4、掌握各测定标准的试验方法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标准适用于以工业盐或天然碱为原料,由氨碱法、联碱法或其他方法制得的工业碳酸钠。 2、该产品主要用于化工、玻璃、冶金、造纸、印染、合成洗涤剂、石油化工等工业。 产品分类 工业碳酸钠分为三种类别: 1、Ⅰ类为特种工业用重质碳酸钠。适用于制造显象管玻壳、浮法玻璃、光学玻璃等。 2、Ⅱ类为一般工业盐及天然碱为原料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 3、Ⅲ类为硫酸钠型卤水盐为原料联碱法生产的工业碳酸钠。包括轻质碳酸钠和重质碳酸钠技术要求 1、外观:Ⅰ类为白色细小颗粒。Ⅱ、Ⅲ类轻质碳酸钠为白色结晶粉末,重质碳酸钠为白色细小颗粒。 2、工业碳酸钠应符合下表要求: 试验方法

1、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 6682中规定的三级水。 2、试验中所需标准溶液、杂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规定时,均按GB 601,GB 602,GB 603之规定制备。 3、各检验方法 总碱量测定(重点) 氯化物含量测定 铁含量测定 碳酸盐含量测定 一、总碱量的测定(重点) 采用国标《工业用碳酸钠—总碱量的测定—滴定法》。 1、方法提要 以澳甲酚绿一甲基红混合液为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总碱量。 2 、试剂和材料. (1)盐酸标准滴定溶液:c (HCl)约lmol/L; (2)澳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液。 3 、仪器、设备. (1)称量瓶:30mm X 25mm;或瓷柑涡:容量30mL 4、分析步骤 (1)称取约1. 7g试样,置于已恒重的称量瓶或瓷柑竭中,移入烘箱或高温炉内,在250-270℃下烘至0恒重,精确至0. 0002g。 (2)将试料倒入锥形瓶中,再准确称量称量瓶或瓷增竭的质量。两次称量之差为试料的质量。 (3)用50mL水溶解试料,加10滴澳甲酚绿一甲基红混合指示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试验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 (4)煮沸2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暗红色。 (5)同时做空白试验。 5、计算 总碱量(以Na2CO3计)X(%)按式(1)计算: X=(c*V*0.05300)/m*100=(5.300*c*V)/m (1) 式中c——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V——滴定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 m——试样质量,g; 0.05300——与1.00ml盐酸溶液[c(HCl)=1.000mol/L]相当的碳酸钠的质量,g;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2%,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二、氯化物的测定 (一)、汞量法 1、原理: 在微酸性溶液中,用强电离的硝酸汞标准溶液将氯 离子转化成弱电离的氯化汞,用二苯偶氮碳酰肼指 示剂与过量的Hg2+生成紫红色络合物来判断终点。 2、试剂和材料

纯碱的工业制法(后)

纯碱的工业制法 [重点]与纯碱工业相关的化学原理、循环原理、纯碱工艺流程 [难点]化学原理与工业生产的结合分析 纯碱的工业制法。纯碱是什么物质的俗称? 对,是碳酸钠苏打的俗称。纯碱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主要应用于玻璃制造、化工、冶金,以及造纸、纺织、食品等轻工业,用量极大,被誉为“化工之母”。 纯碱的地位如此重要,工业上如何通过化学反应去制备碳酸钠呢?要制备碳酸钠,得找生产原料。为适合大规模的生产,所找的原料应是广泛、廉价的。根据这个原则,我们共同来寻找。碳酸钠含有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含有钠离子的化合物自然界中最常见的是------氯化钠,提供碳酸根最廉价的原料是------石灰石(碳酸钙)。因此,我们可利用氯化钠和碳酸钙作为生产原料。 [投影] 制备纯碱的原料: NaCl ,CaCO3 [提问] 氯化钠和碳酸钙能直接反应生成碳酸钠吗? [学生] 不能 [设问]不能直接生成碳酸钠,就必须有中间产物作为过渡。可以通过什么中间产物过渡呢? [引导] 这个问题可以说困扰了科学界很长的一段时间。法国科学院甚至设立10万法郎,用于奖励发明苏打工艺的人。比利时工业化学家索尔 维通过努力,以碳酸氢钠作为中间产物,再由碳酸氢钠煅烧得到碳酸 钠,从而实现了合成制碱的生产方法。索尔维发明的这种方法就叫做 索尔维制碱法。 [投影] 一、索尔维制碱法(氨碱法) [设问] 索尔维制碱法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怎样的?首先来了解索尔维是怎样制备碳酸氢钠。 索尔维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两种气体能产生 大量的碳酸氢钠沉淀。这两种气体是由碳酸钙煅烧形成的二氧化碳以 及氨气。 碳酸氢钠的制备: 通 通 [设问]为什么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CO2就能有碳酸氢钠沉淀产生?[引导] 我们来分析一下。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二氧化碳是酸性氧化物,这两者在溶液中反应吗?反应生成什么物质?

纯碱工艺及控制方案

纯碱碳化过程的DCS控制方案 纯碱生产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天然碱加工、氨碱法、联合制碱法(侯氏制碱法)。而氨碱法(即索尔维制碱)是当今世界大规模制造纯碱的通用工业方法之一其生产工艺经过百多年的生产实践考验,工艺包的技术成熟,稳定可靠。 一.氨碱法纯碱生产流程概述: 氨碱法是一种复杂的化学制造工艺,它主要包括一系列的化工单元操作,共 分九个工序:盐水精制工序、盐水吸氨工序、碳化工序、过滤工序、蒸馏工序、压缩工序、石灰工序、煅烧工序、包装工序。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原料:石灰石、食盐、焦碳、氨等。 氨碱法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用水将原盐溶解制成饱和粗盐水,再用石灰—纯碱法除去杂质得精盐水。 精盐水吸氨得氨盐水,冷却在吸收塔内与由蒸馏塔蒸出的氨逆流吸收制成氨盐水,冷却后氨盐水在碳化塔内与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氢钠,带有结晶的悬浮液由塔低压出,经出碱液槽送往真空过滤机分离出重碱。 过滤得到的NaHCO3滤饼在煅烧工序经加热分解,制得轻质纯碱和炉气,轻质 纯碱通过运输设备送往水合机,采用固相水合法或液相水合法制得重质纯碱, 经干燥、包装得商品重质纯碱(重灰);轻质纯碱经凉碱塔冷却,包装即为商 品轻质纯碱(轻灰)。 分解过程逸出的二氧化碳经分离、冷却、净化后,由压缩机抽吸和压缩返回碳化过程。 由真空过滤机抽出的过滤母液,被送往蒸馏塔与由石灰石煅烧分解和消化 所得的石灰乳兑和反应蒸出氨,返回吸收塔循环使用。 蒸馏废液则排入渣场。 石灰石用焦炭在石灰窑内煅烧制得生石灰,再通过化灰机与水反应制成石灰乳,分别送至蒸馏工序和盐水工序使用。 石灰窑产生含40%CO2的窑气与煅烧炉产生的含80%以上CO2的炉气通过压缩机 送碳化工序使用。 二系统配制 1系统配制图

工业碳酸钠总碱度的测定习题集及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1、OH-的共轭酸是() A. H+ B. H2O C. H3O+ D. O2- 答案:B 2、在下列各组酸碱组分中,不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A. HOAc-NaOAc B. H3PO4-H2PO4- C. +NH3CH2COOH-NH2CH2COO- D. H2CO3-HCO3- 答案:C 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正确的说法是() A、酸愈强,则其共轭碱愈弱; B、水中存在的最强酸是H3O+; C、H3O+的共轭碱是OH-; D、H2O的共轭碱仍是H2O 。 答案: A 4、水溶液中共轭酸碱对K a与K b的关系是() A. K a·K b=1 B. K a·K b=K w C. K a/K b=K w D. K b/K a=K w 答案:B 5、浓度相同的下列物质水溶液的pH最高的是() A. NaCl B. NH4Cl C. NaHCO3 D. Na2CO3 答案:(D) 6、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小的是() A. 0.1 mol·L-1 NH4OAc溶液 B. 0.1 mol·L-1 NaOAc溶液 C. 0.1 mol·L-1 HOAc溶液 D. 0.1 mol·L-1 HCl溶液 答案:A 7、以下溶液稀释10倍时pH改变最大的是() A. 0.1 mol·L-1 NaOAc-0.1 mol·L-1 HAc溶液 B. 0.1 mol·L-1 NaAc溶液 C. 0.1 mol·L-1 NH4Ac-0.1 mol·L-1 HOAc溶液 D. 0.1 mol·L-1 NH4Ac溶液 答案:B 8、六次甲基四胺[(CH2)6N4]缓冲溶液的缓冲pH范围是() (已知六次甲基四胺p K b= 8.85)

工业碳酸钠质量等级认定

工业碳酸钠等级认定(参照工业碳酸钠国家标准(GB 210-92)碳酸钠的指标并进行对比确定其为这与样品中预给定的指标相差) 实验要求: 能用多种方式对工业碳酸钠进行检验;能正确选用多种所需的试剂、标液、指示剂、了解工业碳酸钠的质量标准 工业碳酸钠的质量标准: 碳酸钠的物理性质: (1)性状 碳酸钠常温下为白色粉末或颗粒。无气味。有碱性。是碱性的盐。有吸水性。露置空气中逐渐吸收 1mol/L水分(约15%)。遇酸分解并泡腾。相对密度(25℃)2.53。熔点851℃。半数致死量(30日)(小鼠,腹腔)116.6mg/kg。有刺激性。可由氢氧化钠和碳酸发生化学反应结合而成。溶液呈碱性。碳酸钠在2132K分解。 (2)溶解性 碳酸钠易溶于水,甘油,20摄氏度时一百克水能溶20克碳酸钠,微溶于无水乙醇,不溶于丙醇。碳酸钠是一种强碱盐,溶于水后发生水解反应(碳酸钠水解会产生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 (3)稳定性 稳定性较强,但高温下也可分解,生成氧化钠和二氧化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及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钠,并结成硬块。吸湿性很强, 很容易结成硬块,在高温下也不分解。含有结晶水的碳酸钠有3种:Na 2CO 3 ·H 2 O、 Na 2CO 3 ·7H 2 O 和 Na 2 CO 3 ·10H 2 O。 实验步骤: 一、样品采集 按照要求规范的采集25g的工业碳酸钠并进行灼烧至恒重二、待测碳酸钠溶液配制

根据所选标液进行称重,用分析天平称取5.0000g 左右的已进行灼烧工业碳酸钠,并记录;将其溶解到100ml 烧杯中并进行搅拌(如果没有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过滤将得到的固体杂质烘干称量其质量,并记录;将剩下的虑液转入到100ml 容量瓶中,定容.记为待测液①;用分析天平称取10.0000g 左右的已进行灼烧工业碳酸钠,并记录;将其溶解到100ml 烧杯中并进行搅拌(如果没有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过滤将得到的固体杂质烘干称量其质量,并记录;将剩下的虑液转入到100ml 容量瓶中,定容.记为待测液②;用分析天平称取5.0000g 左右的已进行灼烧工业碳酸钠,并记录;将其溶解到100ml 烧杯中并进行搅拌(如果没有完全溶解可适当加热)过滤将得到的固体杂质烘干称量其质量,并记录;将剩下的虑液转入到50ml 容量瓶中,定容.记为待测液③. 三、工业碳酸钠质量检验 ①总碱量的测定 实验仪器:容量瓶100ml 2个 100ml 锥形瓶 2个 25ml 移液管 一支 加热套 实验试剂:溴甲酚绿、甲基红、盐酸标液 1mol/L 步骤: 1、指示剂溴甲酚绿-甲基红配制: 溶液Ⅰ:准确称取0.1g 溴甲酚绿,溶于95%乙醇,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 。 溶液Ⅱ:准确称取0.2g 甲基红,溶于95%乙醇,用95%乙醇稀释至100mL 。 取30mL 溶液Ⅰ、10mL 溶液Ⅱ,混匀。 2、标定盐酸,称取处理后的无水碳酸钠(标定1mol/L 称取1- 2克)置于250ml 锥形瓶中,加入新煮沸冷却后的蒸馏水(1mol/L 加100ml 水)定溶,加10滴溴甲酚绿-甲基红混合指示剂,用待标定溶液滴定至溶液成暗红色,煮沸2分钟,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溶液呈暗红色。同时做空白 3、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ml 碳酸钠待测液 并至于100ml 至于锥形瓶中,平行2份,并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10滴配好的溴甲酚绿-甲基红,用1mol/L 的盐酸标液进行滴定,滴定至试验溶液由绿色变为暗红色煮沸2min ,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暗红色并记录2次所用盐酸的体积. 4、计算出总碱量 %100*m **1.0**总碳酸钠溶液碳酸钠 盐酸盐酸算)总碱量(以碳酸钠来计V M C V ②氯化物的测定: 实验仪器: 100ml 锥形瓶 2个 25ml 移液管 一根 滤纸 过滤漏斗 250ml 烧杯 实验试剂: 1mol/L 硫氰酸铵标液 1mol/L 硝酸银 1+3的硝酸 硫酸铁铵指示剂 步骤: 1、用移液管准确移取25ml 碳酸钠待测液 并至于100ml 至于锥形瓶中,平行2份,在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硝酸至待测液没有气泡产生为止,并将及其加热除去多余的碳酸根.

过碳酸钠的制备与产品分析

过碳酸钠的制备与产品分析

过碳酸钠的制备与产品分析 1 前言 过碳酸钠是一种新型氧系漂白剂,它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无毒无味,漂白性能温和,无环境污染。另外它还可用作供氧源、食品保鲜剂、氧化剂和金属表面处理剂等等[1]。 过碳酸钠又名过氧碳酸钠,为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加成化合物,属于正交 晶系层状结构,其分子式为2Na 2CO 3 ·3H 2 O 2 ,相对分子质量为314.58,其理论 活性氧值为l5.3%。在水中的溶解度:l0℃时为l2.3g/100gH 2 O,30℃时为16.2 g/100gH 2 O,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也相应地增加。浓度为1%(重量)的过碳酸钠溶液在20℃时的pH值为l0.5,与相同条件下的过氧化氢和碳酸钠的性质相 似,是一种优良的无磷洗涤助剂,与过硼酸钠(NaBO 2·H 2 O 2 ·3H 2 O)相比,过碳酸 钠活性氧含量高,温时溶解性好,更适宜于冷水洗涤,因此,在能源日益紧张之际,用过碳酸钠替代过硼酸钠作漂白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在纺织行业中,它是一种新型的漂白剂,性能在许多方面优于次氯酸钠和双氧水。与次氯酸钠相比,对纤维无破坏作用,无异味,无污染。与双氧水相比,放氧速度温和,操作安全性高。它的采用带来漂染行业的一次“工业革命”[2]。 2 实验原理和方法 2.1 实验原理 2.1.1 反应原理 碳酸钠和双氧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过碳酸钠,过碳酸钠的理论活性氧含量为15.3%,反为放热反应,其反应式如下[3]: 2Na 2CO 3 + 3H 2 O 2 → 2Na 2 CO 3 ·3H 2 O 2 + Q 2.1.2 分解原理 由于过碳酸钠不稳定,重金属离子或其它杂质污染,高温,高湿等因素都易使其分解,从而降低过碳酸钠活性氧含量。其分解反应式为: 2Na 2CO 3 ·3H 2 O 2 → 2Na 2 CO 3 ·H 2 O + H 2 O + 3/2O 2 ↑

过碳酸钠的制备与产品分析

过碳酸钠的制备与产品分析 1 前言 过碳酸钠是一种新型氧系漂白剂,它集洗涤、漂白、杀菌于一体,无毒无味,漂白性能温和,无环境污染。另外它还可用作供氧源、食品保鲜剂、氧化剂和金属表面处理剂等等[1]。 过碳酸钠又名过氧碳酸钠,为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加成化合物,属于正交晶系层状结构,其分子式为2Na2CO3·3H2O2 ,相对分子质量为314.58,其理论活性氧值为l5.3%。在水中的溶解度:l0℃时为l2.3g/100g H2O,30℃时为16.2 g/100g H2O,随着温度的升高,溶解度也相应地增加。浓度为1%(重量)的过碳酸钠溶液在20℃时的pH值为l0.5,与相同条件下的过氧化氢和碳酸钠的性质相似,是一种优良的无磷洗涤助剂,与过硼酸钠(NaBO2·H2O2·3H2O)相比,过碳酸钠活性氧含量高,温时溶解性好,更适宜于冷水洗涤,因此,在能源日益紧张之际,用过碳酸钠替代过硼酸钠作漂白剂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在纺织行业中,它是一种新型的漂白剂,性能在许多方面优于次氯酸钠和双氧水。与次氯酸钠相比,对纤维无破坏作用,无异味,无污染。与双氧水相比,放氧速度温和,操作安全性高。它的采用带来漂染行业的一次“工业革命”[2]。 2 实验原理和方法 2.1 实验原理 2.1.1 反应原理 碳酸钠和双氧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过碳酸钠,过碳酸钠的理论活性氧含量为15.3%,反为放热反应,其反应式如下[3]: 2Na2CO3 + 3H2O2→2Na2CO3·3H2O2 + Q 2.1.2 分解原理 由于过碳酸钠不稳定,重金属离子或其它杂质污染,高温,高湿等因素都易使其分解,从而降低过碳酸钠活性氧含量。其分解反应式为: 2Na2CO3·3H2O2→2Na2CO3·H2O + H2O + 3/2O2↑ 2Na2CO3·3H2O2→2Na2CO3 + 3H2O + 3/2O2↑

纯碱工艺设备

纯碱 纯碱,学名碳酸钠,俗名苏打、石碱、洗涤碱,化学式Na?CO?,属于盐类,含十个结晶水的碳酸钠为无色晶体,结晶水不稳定,易风化,变成白色粉末Na2CO3,为强电解质,具有盐的通性和热稳定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很多工业都要用到纯碱。 关于纯碱的一些常识: 碳酸钠的用途:发酵粉、洗碗、制肥皂、制药、制松花蛋、纺织、玻璃、造纸、漂染,还可以用于其他含钠化合物的制备。

碱生产方法自路布兰法至今二百 多年来,已经有很多变革和进步。因原 料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新方法,例如原 盐、天然碱、钾石盐、芒硝等作原料, 生产方法自然各不相同。原料相同,因 路线不同而变迁的有氨碱法、联合制碱 法(候氏制碱法)。新旭法等,都是以食 盐为原料,而工艺路线不同。在天然碱 加工方面也有不同的原料和工艺路线, 如倍半碳酸钠法和一水碳酸钠法、天然碱卤水的碳酸化法生产纯碱等。 本课程重点讲联合制碱法,又名候氏制碱法(联合制碱这一专用名称,国际上尽管各不相同,其实质上是一样的)。所谓联合,就是将氨减法与合成氨工艺进行联合的改进工艺,在合成氨生产中有CO 生成,我们是将其转化为CO2,在进行排放等处理,但是排空的CO2使原料利用不尽合理,而且对空气也有一定的污染,在联合制碱法中我们综合利用了合成氨的原料CO2和NH3,用来生产纯碱,既充分利用了合成氨的原料,也减少环境污染。

一、联合制碱法的原理 总反应方程式: NaCl + CO2+NH3+H2O=NaHCO3↓+NH4Cl(可作氮肥) 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CO2循环使用) (在反应中NaHCO3沉淀,所以这里有沉淀符号,这也正是这个方法的便捷之处) 即:①NaCl(饱和溶液)+NH3(先加)+H2O(溶液中)+CO2(后加)=NH4Cl+NaHCO3↓ (NaHCO3能溶于水,但是侯氏制碱法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由于氯化钠溶液饱和,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氯化钠,所以碳酸氢钠以沉淀析出) 先添加NH3而不是CO2:CO2在NaCl中的溶解度很小,先通入NH3使食盐水显碱性,能够吸收大量CO2气体,产生高浓度的HCO3-,才能析出NaHCO3晶体。) ②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优点 保留了氨碱法的优点,消除了它的缺点,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96 %; NH4Cl 可做氮肥;可与合成氨厂联合,使合成氨的原料气 CO 转化成 CO2,革除了 CaCO3制 CO2这一工序,减少可能造成的环境污染。 注:纯碱就是碳酸钠(Na2CO3) 在制碱过程中向滤出NaHCO3晶体后的NH4Cl溶液中加熟石灰以回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