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猪瘟的症状2014
非洲猪瘟的症状及治疗

非洲猪瘟病猪主要临床表现差异较大,不易识别,通常有这几种或全部典型症状,包括高热、呕吐、腹泻或便秘,有的便血,虚弱、难以站立,体表不同部位(尤其是耳、鼻、腹部、臀部)皮肤呈红色、紫色或蓝色,有的咳嗽、呼吸困难,母猪流产、产死胎或弱胎。
依临床症状程度不同,可分为超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至于治疗,可以使用防威灵。
抗非瘟病毒原理是:通过益气生血、固本培元、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来达到扶正袪邪、机体康复目的。
【推荐方案】
1、受周围疫区威胁的养猪场未发病预防
首次防威灵3kg+威可宁3kg,连续使用2周,然后改为保健剂量,长期添加或每月15天。
2、感染猪场可第一时间采取拔牙式灭源,正常猪群每吨饲料投喂防威灵+威可宁:
第1-7天:防威灵6kg+威可宁6kg,病情严重地区防威灵可添加至8kg。
第7-21天:防威灵4kg+威可宁6kg。
第21天后:防威灵1kg+威可宁3kg,长期添加或每月使用15天。
三、减少接种非瘟疫苗免疫副反应。
接种前后各7天:防威灵2kg/吨料,连续使用14天.
紧急接种非瘟疫苗后的康复。
接种后:防威灵6kg/吨料,连续使用21天。
河南威立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生物领域科研技术和中药超分子活化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的科技型公司。
公司和南方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深度合作,把国内外先进的技术和研究成果在动保领域得以转化并应用。
尤其是公司研发的防威灵产品方案在预防非洲猪瘟方面取得比较不错的成绩!有购买需求的用户可
以致电进行咨询。
猪瘟的常见症状及预防措施

猪瘟的常见症状及预防措施猪瘟,也被称为非洲猪瘟,是一种高度感染性的猪类疾病,对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了保护猪的健康和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了解猪瘟的常见症状,以及如何采取预防措施来控制疾病传播。
一、猪瘟的常见症状猪瘟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的病猪体液或分泌物等途径传播。
以下是猪瘟的常见症状:1. 发热:病猪会出现高热,通常可达40℃以上。
2. 消化系统症状:患猪常常出现食欲减退、呕吐、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3. 呼吸系统症状:感染猪瘟病毒的猪,常常表现为不正常的呼吸音、呼吸困难等症状。
4. 皮肤症状:病猪体表会出现瘀点、瘀斑、红斑、紫癜等症状。
5. 神经系统症状:病猪可能表现为抽搐、共济失调、颈椎折叠等神经系统异常。
二、预防措施为了遏制猪瘟的传播和保护猪的健康,我们需要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定期消毒、隔离病猪、控制人员、车辆和设备的进出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病毒的传播风险。
2. 强化疫苗接种:目前已经存在猪瘟的疫苗,及时给猪群接种疫苗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减轻疾病的发生。
3. 严格监控疫情:建立健全的监测制度,及时发现疑似或确诊病例,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置,以防止疫情的扩散。
4. 限制动物交通:尽量减少猪群之间的接触,控制野猪和家猪之间的接触,减少病毒的传播。
5. 提高员工防控意识:培训养殖场工作人员,加强对病猪症状的认识,教育员工遵守卫生措施,以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6. 合理处理猪尸体:正确处理猪尸体和排泄物是预防猪瘟传播的重要一环,确保安全的处理方式,例如焚烧、埋葬或高温消毒等。
三、结语猪瘟作为一种高度感染性猪类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重大的危害。
了解猪瘟的常见症状,对于及时发现患病猪并采取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同时,加强生物安全措施、定期接种疫苗、严格监测疫情、限制动物交通、提高员工防控意识以及合理处理猪尸体等预防措施也能有效减少猪瘟的传播风险,保障猪群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非典型猪瘟

维普资讯 猪 瘟 ( 宁省本 溪市桓仁 满族 自治县 黑沟动物卫生监督 所 ,辽宁 本 溪 1 0) 辽 12 0 7 中图分类号 S 5 . 853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号 1 7 - 6 2 2 0 ) 7 0 3— 2 2 9 9 ( 80 — 0 70 6 0猪瘟是 由猪瘟病毒 引起 的一种 急性接触 性传 染病 ,是 目前危害我 国养 猪业发展 的主要疫 病之 近年 来猪 瘟流行特 点发生 了明显 的变化 , 出 现 了非典 型、温 和型猪瘟 。
主要表现 为猪瘟病 毒 持 续 感 染 、胎 盘 感 染 、初 生 仔 猪 先 天 性 颤 抖 、 妊 娠母 猪带毒 综合 征等 。
由于 当前 猪病 比较复 杂 , 猪瘟又 出现 非典型化 ,往往 易被其他 疾病或 继发 并发感染造成误 诊而忽视 猪瘟 的存在 。
本文 简单 阐述 当前 非典型猪瘟 的流 行特 点 、临床 症状 与病 变 、发病原 因及 防制方 法 。
1 流 行 病 学特 点 非典 型猪瘟 或温 和 型猪瘟 临床 症 状不 典 型 , 尸体剖检病变也不 明显 ,发病 率和死亡率 不高 。
1 1 缺 乏典 型 的 临床 症 状 皮肤 密 布 出血 点 、 . 脓 性 结 膜 炎 、高 热 稽 留 、严 重 下 痢 等 症 状 很 少 见 到 。
仔 猪多表现轻 热或 中热 ,腹 下轻度淤 血或 四 肢 下部发绀 ,病 愈后 可发生干 耳 、干尾甚 至耳 壳 脱落 ,厌食 ,精神沉郁 ,喜 卧,粪 便干硬 ,有 的 猪症 状不 显或继 发 感染其 他病 原而 掩 盖其 症状 。
被猪瘟病 毒持续感染 的母猪 ,可见眼角脓 性或血 性分泌 物 ,一般不表现 发热 、食欲 和精神 不佳等 临床症状 。
母猪带毒 可 以通过胎盘 感染仔 猪 ,出 现流产 、死胎 、滞 留胎 、畸形胎 、木 乃伊胎 、弱 仔或产 出部分外表健康 的仔猪 ,母 猪配种 时 ,屡 一。
非典型猪瘟的表现形式、病因及其解决方法

猪瘟弱毒疫苗 ,疫苗 的毒株会立 即随血 液循环到母
猪 全身 的各个 器 官及 肌 肉组织 ,子 宫 内 同样 也 分 布 了 猪瘟 弱 毒疫 苗 的毒 株 ,但 卵细 胞对 猪 瘟 弱 毒 疫 苗
1 表 现 形 式
的毒株却 没有 产生抗 体 的能力 ( 猪瘟 弱毒疫 苗量 少 ) 子宫内的猪瘟疫苗弱毒 的毒株就会直接感染上 , 游 离 状 态 的 卵细 胞 , 导致 卵 细胞 先 天 性 带毒 ; 染 了 感
失。
仔猪。这种仔猪出生后的一段 时期内表现健康 , 在哺
乳 期 内生长 良好 ,一旦 断 奶 后 ,仔 猪 即 连续 出现 病
状 。表现 为体 温升 高 到 4 = 右 , 1【 c左 厌食 。特征 性 的症
状 是顽 固性 腹泻 , 粪便 由褐 色变 成 黄色 。后期 由于 肛 门失 禁 , 粪便 沿 着后 腿 淌 下 , 恶臭 异 常 。病 猪 迅 速 消 瘦 , 下 部及 耳 根皮 肤 呈 紫红 色 淤血 。治疗 无 效 , 腹 病
建议按照猪场的管理规程 的管理。
苗店加冰袋 , 但是还没有到家冰就融化 , 疫苗 自身是 固体 , 见不 到溶 解 , 际上 早 已高 于 OI, 实 c 疫苗 效价 已 :
经下 降很 多 , 果 再放 人 冰箱 反 复 冻融 , 价 就会 更 如 效
低。
24 免 疫 抑 制 和 药物 影 响 .
免 疫抑 制是 指 猪在 受 到 药物 残 留 、 质 衰 弱 、 体 冷 热应 激 、疾 病 潜伏 等 不 良因素 的干 扰 或 刺激 后 对 疫 苗毒 株 产 生 的拮 抗 或不 能对 疫 苗 产生 应 有 的免疫 应 答 。现在 很 多猪 场 在疾 病 预 防方 面几 乎 处 于 盲 目的 跟 风状 态 , 到某 些 外 来 因素 的误 导 , 受 大剂 量 的使 用 抗 生 素或 抗 菌素 对 猪群 实施 保 健 ,忽 略 了这 样 长期
非洲猪瘟的诊断和防治

非洲猪瘟的诊断和防治非洲猪瘟是一种极具传染性、致死性极高的猪病,一旦出现会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以下是非洲猪瘟的诊断和防治方法。
一、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1.高热:非洲猪瘟的患猪体温会急剧升高,甚至可达41℃以上。
2.食欲不振:患猪会出现食欲不振、口渴,甚至拒食现象。
3.呼吸困难:患猪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4.皮肤出血:患猪体内的血小板数量会急剧下降,出现皮下出血、鼻出血、咳血等症状。
5.全身乏力:患猪会出现全身乏力、行动不便的现象。
1.流行病学调查:由于非洲猪瘟具有极强的传染性,病例多发生在盛行地区,可以通过流行病学的调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2.临床症状:非洲猪瘟的临床症状非常明显,可以通过这些临床表现确定病因。
3.实验检测:常用的非洲猪瘟实验检测方法有ELISA、PCR等,在实验室中对病毒进行检测可以明确病因。
4.病理学检测:可以对死亡猪进行尸检,观察猪体内的器官是否出现出血、浑浊等症状特征,以明确病因。
1.加强猪场管理:猪场要进行必要的消毒、清洁工作,卫生条件要严格把控,生物安全措施要得到加强。
2.加强猪只检疫:新引进的猪只或者有病症的猪只,要进行检疫隔离,确保猪场不受病毒的感染。
3.强化疫苗接种:科学选用效果较好的非洲猪瘟疫苗,对猪群进行强制性接种,防止病毒扩散。
4.保持免疫屏障:养猪户若发现猪有非洲猪瘟的症状,要立即隔离,并进行消毒。
另外,要采取严密的防护措施,保持免疫屏障,防止病毒传播。
综上所述,非洲猪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猪病,诊断和治疗方法也比较困难。
养猪户应当加强对非洲猪瘟的防范意识,认真遵守相关防治措施,减少病毒的传播和扩散,保证猪场生态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

非洲猪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非洲猪瘟是一种高传染性、急性、出血性疾病,是唯一能够感染猪类的病毒性疾病,病毒属于痘病毒科,病原体是非洲猪瘟病毒(ASFV)。
ASFV可以通过血液、鼻涕、粪便、尿液、精液和肉类等进行传播,疫情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野生猪和家养猪之间的接触。
临床症状感染ASFV的猪类通常会在感染后5-14天内出现症状。
病情发展较快,并会快速传播。
临床症状通常为以下两种类型:1. 高热型:热度达到41摄氏度,体温持续升高,再伴随着食欲不振,呼吸急促,持续性呕吐和腹泻。
这些症状都与 ASFV 造成的大量器官损伤密切相关。
2. 出血型:这种类型的 ASFV 病情通常更为严重,感染猪会出现全身多处出血现象,包括皮下淤血、眼结膜充血、肺部渗血和肺水肿等症状,常常伴随或不伴随高热。
防控措施1.建立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防控系统。
饲养员和农民应该强化动物健康与病症的防范,并且及时报告疫情。
针对 ASFV 提供监测报告,并隔离感染猪只。
在发现疫情时,必须立即通报局部卫生部门,遵循相应的处理流程。
2. 健全消毒体系。
ASFV 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因此需要严格的消毒体系来避免其传播。
所有猪舍、设备和工具都必须定期进行消毒。
3.隔离感染猪只。
ASFV 极易传播,当在一个农场内发现感染猪只时,应该立即将其隔离,避免病毒传播至其他类群。
4. 在猪舍内加强昼夜温度统计,并保证舒适温度。
ASFV 高传染性、严重危害生猪健康,其传播方式也与环境影响非常相关。
温度过高、过低、通风不良等不宜改变猪舍环境搬动猪只。
5. 停止向 ASFV 疫区传输猪只和猪肉。
停止过去批量转运猪只的做法,优先消费本地猪肉,并严格控制猪肉的进口和出口。
非典型猪瘟的诊断与预防

2 ~0日龄仔 猪 体 温 升 高 到 4 ~ 55 0 4 ℃ . 同时 病 猪食 欲减 退 乃 至 废 绝 ,精 2
如 果 猪 有 繁 殖 障 碍 表 现 ,所 生 仔
神 沉 郁 ,喜 卧 ,鼻 镜 干 燥 ,结 膜 潮 红 ,
头 、颈 、腹 下 、臀 部 等 有 淤 血 ,红 紫
色 ,先 大 便 十 燥 , 随 后 腹 泻 ,有 的 带
毒 猪 是非 典 型猪 瘟 最 危 险 的传 染 源 。 针 对 上 述 种 种 致病 因 素 的分 析 , 除了免疫疾病影 响及猪场管理 不当外 ,
产后 2 ~ 5天 注射 猪 瘟 兔 源 脾 淋 疫 苗 2 02
21. 01 4口叵目匝囝 1 5 1
有 时 拱 背 、努 责 ,常 作 排 尿 姿 势 ,从 阴 门 中排 卅粘 液性 或粘 液 脓 性 渗 出物 , 发 情 周 期 异 常 。 阴 道 检 查 ,发 现 子 宫
即使 分 娩 也 大 多 是 弱 胎 、 死 胎 和 木 乃
为低 致 病毒 株 :猪体 免 疫 功 能下 降 ,
影 响 免 疫 功 能 的 因 素 很 多 .猪 伪 狂 犬
接 种 是 防 治 猪 瘟 和 非 典 型 猪 瘟 的
有 效 措 施 ,要 求 每 头 猪 都 做 到 ,确 保 免 疫 效 果 。 建议 免 疫 程 序 如 下 :仔 猪 2 ~ 5F龄 首 免 猪 瘟 活 疫 苗 ( 胞 源 ) 0 2 I 细
风 .勤 清粪 ,减 少 氨气 及其 他应 激 刺激 ,
胃 粘 膜 脱 落 、充 血 , 肾 脏 色 泽 变
浅 ,表 面 有 针 尖 状 出血 点 ,腹 股 沟 淋 巴 结 肿 大 并 有 针 尖 状 血 , 肠 系 膜 淋
非典型性猪瘟的诊断和防治

63 改进免疫方法 . 过去对猪瘟 的预防主要是活苗接种 , 由 于活苗 主要 是细胞 免疫 , 免疫持续期短 , 抗体水平相对较低 , 免疫效果较差 。 结合 灭活苗使用 , 若 效果将更 为理想 。 因为灭
6 防 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不易受孕 , 经产母猪感 染后的仔猪 出现先天性 颤抖 , 对接种
疫苗免疫应答低下 , 导致免疫耐受。
3 病 理 变 化
61 科 学地制订免疫程序 . 生, 事半功倍 。
免疫程序 的科学 与否关系到预
防 的成败 , 的 、 科学 合理 的免疫 程序可有效 地预防疫病 的发
5 免疫抑制 因素的干扰 . 5
一是先 天持续感染带毒猪造成的
免疫麻痹使疫苗免疫无效 ; 二是多种其他病原 ( R s P V P R v、C 2
等 )的混合感染造成的免疫抑制使猪瘟疫苗免疫效果受 到影 响; 三是母源抗体造成 的免疫干扰使疫苗免疫受 到抑制 ; 四是
仔猪发生一些疫病后( 如黄 白痢)猪瘟 的免疫效果也不佳 。 ,
化处理 , 尽量 消灭传染源 。
7 猪 瘟 发 病 场 的 紧 急控 制措 施
我 国地域辽 阔 , 各地 的饲养管理 、 免疫 程序 、 免疫水 平 、 气候 环境存在很 大差异 ,非 典型性猪瘟 的发病原 因非常复 杂, 主要有以下 几方面 。
以抵抗猪瘟 强毒的攻击 , 亚临床感染 ; 呈 在安 全范 围内大剂 量接种疫苗时 , 是完全可以避免亚临床感染 的。 实践证明 , 接 种1 头份现行 的国产猪瘟弱毒苗 ,仍 能发生非典 型性猪瘟 , 而大剂量接种时可获得较为理想 的免疫效果 。因此 , 适当增 加疫苗的免疫 剂量 ( 一般控制在 4—6头份 / )对控制非典 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典型猪瘟危害主要表现在造成母猪繁殖障碍,新生仔猪20日龄内死亡严重,育成猪很少有典型症状,表现为慢性死亡,加之继发的其他疾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临床症状
发病猪无年龄、性别和品种的差异。
病猪食欲不振或不食,鼻镜轻度干燥,体温时高时低,有的体温变化不明显。
有的猪咳嗽,多数病猪食欲不定,初期粪便干燥,后期腹泻或便秘交替发生。
病程稍长者,运动轻度失调或步态不稳,其耳部、颈部、腹部、四肢内侧可见大小不等的散在或弥漫性出血点。
病猪病期可拖至几个月,耐过猪往往发育不良,成为僵猪。
对猪瘟病治疗,肌肉注射高热金针;发病前期每瓶20ml用于150kg体重、后期用于100kg体重;预防量减倍。
【商品名】高热金针
【兽药名称】通用名:硫酸庆大-小诺霉素注射液
汉语拼音:Liusuanqingda-xiaonuomeisu Zhusheye
【主要成分】硫酸庆大-小诺霉素(载体为猪同源精制血清抗体)【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微黄色澄明液体(加入猪同源精制血清抗体后为微红色或灰黄色液体,久置有少量沉淀)
病理变化
非典型猪瘟的主要病理变化与典型猪瘟接近,但较为轻微,如淋巴结呈轻度周边出血或只有水肿现象;肾的实质颜色变淡,肾盂大多有出血;个别喉及膀胱黏膜有少量出血点;脾稍肿,边缘有1处至2处三角形小梗死灶;回盲瓣肠段可出现溃疡、坏死,但难得见到典型扣状溃疡的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