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学试题
旅游学模拟题

模拟试题一一、选择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1.“旅游”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南朝梁诗人沈约的以下哪首诗………………()①《六艺诗》②《鸳鸯赋》③《悲哉行》④《衍波词》2.下列旅游资源中,属于自然旅游资源的有………………………………………()①大运河②都江堰③故宫④云海3.按旅游资源的属性和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①人文旅游资源与自然旅游资源②人文旅游资源与潜在旅游资源③自然旅游资源与现实旅游资源④有形旅游资源与无形旅游资源4.世界旅游组织的英文缩写是………………………………………………………()①WTO ②UN③WHO ④IBRD5.二战以后,世界旅游流时空变化的一个最典型的特征是………………………()①高度集中于欧美地区②亚太地区迅速崛起③区域内国际旅游流十分显著④欧洲地区相对减少6.旅游活动的中心环节是……………………………………………………………()①行②住③食④游7.中国大陆公民前往港、澳、台地区旅行属于………………………………………()①国内旅游业务②出境旅游业务③入境旅游业务④边境旅游业务8.现代旅游突出的特点是……………………………………………………………()①大众性②集中性③持续性④稳定性9.我国制定并开始执行评定饭店星级的规定和标准的时间是……………………( )①1978年 ②1982年 ③1988年 ④1997年10.开创了近代旅游及旅游业先河的人是……………………………………………( )①W.Christaller ②R.W Butler ③Thomas Cook ④Alan Fyall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旅游活动的主体是( ),客体是( ),媒体是旅游业。
2.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旅游资源可分为( )个主类,( )个亚类,155基本类型。
生态旅游学期末复习资料

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恶化:1.空气不洁 2.水质不净 3.食品不绿 4.杂声污染5.垃圾围城。
生态旅游是墨西哥专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生态旅游四大理念:保护性自然性社区参及环境教育。
生态旅游的三大要素:1.要点一生态旅游活动的性质(新观点-保护,高层次在,专项性)2.要点二生态旅游对象(自然景观两个分歧1是关于纯自然和人工重建自然的争议,2是关于顺境自然景观和逆境自然景观的争议。
人文景观)3.要点三生态旅游者的范畴(1高素质高消费的生态旅游者2生态旅游者非大众旅游者的观点收到挑战)生态旅游的特点:1.普及性2.保护性3多样性4专业性5精品性。
生态旅游功能:1.旅游功能2.保护功能3.经济功能4.环境教育功能。
生态旅游的四大理论:1.人及自然关系的理论2.生态美理论3.可持续发展理论4.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社会变革+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者和传统大众旅游者联系:生态旅游者的特证:1自然性2.责任性(经济发展责任环境保护责任)3.特定性(身体素质道德素质环保知识文化修养)。
生态旅游者的责任:1.环境保护的责任①尊重旅游目的地的生命②尊重旅游目的地的自认生态系统③尊重旅游目的地的生态过程③尊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2.促进旅游社区经济发展的责任生态旅游者的分类:(大框架)P85生态旅游者形成的客观条件:1.经济能力(①可自由支费收入②.生态旅游消费)2.休闲时间(①社会发展促进了休闲时间增多②生态旅游是时尚的休闲方式)3.社会经济环境(直接影响间接影响)4.身体状况生态旅游者形成的主观条件(了解):1.旅游动机(旅游动机产生旅游动机分类)2.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的产生原因:(外因主要是生存环境恶化内因主要是精神上对自然的母亲青结及身体需要恢复精力)3.影响生态旅游者旅游动机的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生态文化民族习俗宗教文化价值观)社会群体因素(家庭社会阶层)}生态旅游者的培养(细看)1.培养的意义:①有助于生态旅游目标的实现②有助于生态旅游客源的扩大③有助于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
旅游业发展动态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旅游业发展动态理论知识考核一、单选题1旅游者()的转变也是生态旅游迅速兴起的原因之一。
[单选题]*A.旅游动机√B.富裕程度C.闲暇时间D.身体状况2、生态旅游并非单纯到生态环境中看一看、走一走,而应体现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与行动。
这体现了生态旅游具有()的特点。
[单选题]*A.保护性B.知识性C.高层次性√D.参与性3、人造文化型生态旅游资源有()。
[单选题]*A.历史文化遗产√B.森林公园C.动物园D.植物园4、古生物化石属于()生态旅游资源。
[单选题]*A.水体B.生物C.地文√D.气候天象5、生态旅游与普通旅游的根本区别是()不同。
[单选题]*A.旅游对象B.旅游方式√C.旅游地点D.旅游途径6、生态旅游的兴起,人们对环境意识的觉醒,未来旅游热点将从阳光、海水、沙滩代表的"3S"转到()。
[单选题]*A.2NB.3N√C.4ND.5N7、()是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游览、观赏、休闲、度假,在此过程中愉悦身心、增加生态及相关知识,其主要包括森林生态旅游、海洋生态旅游等。
[单选题]*A.生态旅游√B.生态旅游资源C.旅游资源D.旅游业8、当地居民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促进当地居民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并将部门受益投入到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从而使旅游者从中获得满意的旅游体验和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体现了旅游开发的()[单选题]*A."双赢"原则√B.严格管理原则C.保护原则D.少而精原则9、生态旅游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其他人员广泛而积极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
这表明生态旅游具有()。
[单选题]*A.天然性B.保护性C知识性D.参与性√10、属于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的是()。
[单选题]*A.民族风情B.冰川活动遗迹VC.园林生态D.历史文化遗产11、属于生态旅游的是()。
[单选题]*A.香港购物游B.普陀山朝圣游C.文物古迹游D.沙漠探险旅游√12、发展生态旅游应把()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素。
足尖上的森林生态旅游学期末答案

足尖上的森林生态旅游学期末答案1. 如果大气中没有”温室气体”,地球表面温度将降低至-23℃,但是,如果温室气体量增加过多过快,就会造成()。
[单选题] *A.全球性气候变暖(正确答案)B.海平面下降C.植物生长缓慢D.无线电通讯中断2. ()会给人类生存带来一系列危害,例如导致水土流失、导致大气条件恶化、导致物种绝灭。
[单选题] *A.垃圾清洁处理B.植树造林C.滥砍乱伐森林(正确答案)D.水体污染3. 绿色学校的特点是()工作突出。
[单选题] *A.校园绿化B.环境教育(正确答案)C.清洁卫生D.房屋绿色4. “世界地球日”是每年的什么时间? [单选题] *A.5月22日B.6月5日(正确答案)C.4月22日D.12月5日5. 我国现已灭绝的野生动物有九种,不包括以下哪一种? [单选题] *A.野马B.中华鲟(正确答案)C.高鼻羚羊D.新疆虎6. PH值小于()的雨水称为酸雨,小于()被称为重酸雨。
[单选题] *A.5.6、4.9B. 7、4.9C. 5.6、4.5(正确答案)D.7、4.57.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单选题] *A.建立自然保护区(正确答案)B.将动物放到动物园里C.建立基因库D.将濒危物种迁出原地8. 如果一个物种的所有个体从地球上消失,那么这种物种将( )[单选题] *A.受到威胁B.永远消失(正确答案)C.还可以再生D.濒危9. 建立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 )[单选题] *A. 生态旅游B.法治管理C.迁地保护D.就地保护(正确答案)10. 使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不包括( ) [单选题] *A.物种绝灭速度加快B.人口的快速增长C 环境污染 D. 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正确答案)11. 破坏或改变野生生物栖息地和过度利用生物资源的最主要原因是( ) [单选题] *A.环境污染B.人口的快速增长(正确答案)C.生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森林的过量开采12. 进入20世纪后,几乎每年都有一种鸟类或哺乳类从地球上消灭,造成野生动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单选题] *A、自然灾害B、天敌过多C、动物病虫害D、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正确答案)13. “裸子植物王国”和鸟类最多国家分别是() [单选题] *A、中国、美国(正确答案)B、英国、法国C、中国、中国D、澳大利亚、英国14. 下列哪一项被称为“植物中的熊猫”() [单选题] *A.银杉(正确答案)B.银杏C.金钱松D.珙桐15. 目前,我国森林种类构成主要以()为主,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不高。
旅游生态学试卷

-.名词解释1•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的旅游、可持续发展旅游、环境保护旅游和环境教育旅游的综合2•生态环境整体性:所谓整体性是指人类生存的大地,包括各种生物系统和生物栖息所依赖的自然环境系统,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有机体,每个系统的组成要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3•生态旅游资源的原生性:是指生态旅游资源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是原本自然生成的,它基本上未受人类干扰或很少受人类干扰。
4•生态环境功能:主要指生态旅游资源能够为生态旅游者提供气候坏境、山水环境、社会文化坏境等空间场所的功能。
5•生态旅游规划:指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将旅游发展目标、旅游开发项目和产品、旅游活动和路线纳入生态旅游这一总体理念中,并在空间上进行合理布局,目的在于推动生态旅游地环境、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所进行的规划设计。
二•填空题1•生态旅游是建立在(生态学)和(旅游学)基础上,是指导和促使生态旅游得以开展的理论。
2•结合生态旅游的定义,总结出生态旅游至少有四个功能(环境保护功能),(旅游发展功能),(社区发展功能),(环境教育功能)。
3•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现有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环境下开展的旅游活动,是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4•绿色饭店时指那些为旅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符合(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和对人体健康无害的酒店。
5•生态旅游产品系统是指生态旅游区开发的对生态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满足各种旅游需求的吸引物的体系,包括(景区景点),(娱乐设施)等有形实体的设置和(社区形象),(民族文化)等无形吸引的挖掘。
6•生态旅游规划的理论基础有(生命周期理论),(区位理论),(生态理论)可持续理论,(生态经济理论)和(景观生态学)理论。
7•目前我国生态旅游区开发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侧重旅游功能、(保护功能)不足,(扶贫功能)有待完善和忽略(坏境教育)功能四个方面。
8•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植物园),(动物园),(博物馆)世界园艺博览园等类型。
生态旅游学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兰州文理学院

第一章测试1.“生态文明”这个说法,在我国的哪一次报告中最先提出()。
A:十七大B:十六大C:十八大D:十九大答案:A2.生态旅游产生基于几种模式()。
A:3种B:1种C:4种D:2种答案:D3.我国生态旅游区建设主要依托于()建成。
A:自然保护区B:风景名胜区C:地质公园D:森林公园答案:ABCD4.生态旅游发展大概经历了哪几个阶段?()A:蓬勃发展阶段B:稳定成熟阶段C:飞速发展阶段D:萌芽起步阶段答案:ABD5.在分类系统中,生态旅游的等级越高,对生态旅游者的要求越高。
()A:对B:错答案:A第二章测试1.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的主要贡献有()A:就109条建议形成了行动计划B:出版了名为《增长的极限》的报告C: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并提出了26个原则D: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答案:ACD2.可持续发展指的是()A: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B: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C:自然的可持续性发展D: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答案:ABD3.可持续性发展要遵循()原则A:差异性B:持续性C:公平性D:共同性答案:BCD4.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最大的差异是()A:发展战略B:生态平衡C:社会效益D:经济战略答案:A5.生态旅游的投资包括了资源投资、知识投资和()A:经济投资B:社会投资C:服务投资D:自然投资答案:A第三章测试1.一般来讲,生态旅游对旅游者有哪些要求?()A:通过旅游实践,提高道德修养。
B:积极参加保护自然生态的各种有益活动。
C:尊重目的地的文化。
D:不给目的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不良影响E:要事先学习访问地域的有关知识。
答案:ABCDE2.拉阿曼和德斯特于()年首次提出将生态旅游者分为“严格的和一般的生态旅游者”。
A:1987B:1998C:1978D:1997答案:A3.生态旅游者形成的主观条件有哪些?()A:金钱的诱惑B:生态意识的觉醒C:旅游动机的觉醒D:休闲时间答案:BC4.生态旅游者比一般旅游者愿意支付更多的费用。
《生态旅游》题库---名词解释.doc

《牛态旅游》题库一-名词解释1. 生态旅游学2. 生态学3. 牛态旅游4. 生态旅游环境伦理5. 调整性观光活动6. 保护第一原则7•“双赢”策略8. 可持续发展9•“末区分态”生存10. “区分态”生存11•生态环境的整体性12. 自然权利13. 生态旅游资源14. 生态旅游者15. 自然美16. 生态美17. 牛态旅游资源的原牛性18. 牛态旅游资源的脆弱性19 •“生态位”20. 国家公园21. 森林公园22.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3•世界自然保护大会24. 人与生物圈计划25 •生物圈保护区26 •自然保护区27.生物物种多样性资源28 •定性评价29 •层次分析评价法30 •湿地31. 生态环境功能32•世界自然遗产33 •生态旅游目的地系统34 •生态效应35•绿色服务36.旅游扶贫37 •生态旅游地域系统38 •生态旅游者代际的公正39 •生态旅游者代内公平40•“人一地”公正41.旅游容量42•适度发展模式43 •生态平衡44 •生态旅游规划45•生态旅游示范工程46.生态供给阈值47•旅游环境承载力48 •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49 •生态旅游管理50•绿色食品答案:1 •生态旅游学是研究生态旅游活动规律和生态旅游环境伦理的一门学科。
2. 所谓生态学乃是一门研究生物有机体与无机环境(空气、口光、水、温度、湿度、土壤、岩石等)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3. 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止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是专项口然旅游的一种形式。
4. 生态环境伦理是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为保护自然生态平衡而提出的行为规范要求;按照环境伦理观,人对自然并不像主人对奴隶那样可以任意宰割,人与自然之间也有道德约束,即人要尊重自然、爱护口然,维护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和稳定性,自觉地履行保护自然的责任和义务。
《旅游学概论》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旅游学概论》2023-2024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在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优的,将其序号填入题中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哪一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
A.旅游产品是一种以服务要素为主的产品
B.旅游者参与旅游产品的生产过程
C.旅游产品的质量难以控制
D.旅游产品的分销渠道与有形产品相同
2.以下哪一种旅游规划由国家旅游局制定?( )
A.全国旅游规划
B.跨省级区域旅游发展规划
C.地方旅游规划
D.国家确定的重点旅游城市的旅游规划
3.下列哪项不是旅行社的主要业务?( )
A.产品开发设计
B.旅游管理业务
C.产品销售业务
D.采购业务
4.旅游规划编制过程的第一个阶段是( )。
A.前期准备 B.任务确定
C.规划编制 D.征求意见
5.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是( )。
A.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 B.九寨沟国家森林公园
C.武夷山国家森林公园 D.五指山国家森林公园
6.微笑服务,热情周到,耐心细致,面对面进行服务,体现了旅游服务的( )。
A.直接性 B.规范性
C.应变性 D.艺术性
7.( )是以了解异地文化或进行文化交流为出游目的的旅游者。
这类旅游者以猎奇求知为内在动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判断题
1.生态旅游的参与性是指旅游地社区居民对旅游经营和旅游服务的积极参与。
2.社区参与仅只当地居民参与旅游服务,不提倡他们对旅游开发经营的决策参与。
3.传统大众旅游目的地的3S是指阳光、大海、沙滩。
4.山地和湖泊地区的旅游承载量是相同的。
5.人类中心论是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
6.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住宿设施不应设在脆弱敏感的生态保护区域。
7.北京故宫博物馆游览不属于生态旅游范畴。
8.来自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游客前往边缘落后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游览体验,带给当地居民文化上的影响都是先进的、积极的。
9.传统大众旅游的特点是小团队、高消费、游客受教育程度高。
10.世界第一个国家公园是1872年建立的加拿大的班芙国家公园。
二、名词解释
1.规划
2.旅游的社会承载量
3.旅游资源开发
三、简答题
1政府对生态旅游的管理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政府的作用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实行“依法治旅”
2)对生态旅游的规划与促进
3)对生态旅游业的控制与监督
4)对生态旅游的资金援助
5)进行科学的监控
2.什么是生态旅游者十条“道德标准”?
.1)尊重地理的脆弱性。
意识到如果不保护环境,后代可能不会再看到独
特而美丽的目的地。
2)只留下脚印,只带走照片。
不乱写乱涂,不乱扔垃圾,不从历史遗迹
和自然景观上取走纪念品。
3)了解目的地地理、习惯、风俗和文化,使旅程更有意义。
倾听当地人
的谈话,鼓励当地居民参加环保活动。
4)尊重别人的隐私和尊严。
征求对方意见后再拍照。
5)不买由濒危动植物制成的产品,如象牙、龟壳、动物皮毛等。
阅读美
国海关不能进口物品清单----《行前须知》。
6)走设计的路线,不打扰动物及其栖息地,不破坏植物。
7)了解并支持环保计划和组织。
8)尽量徒步或使用对环境无害的交通工具,鼓励司机停车时关闭发动机。
9)支持节约能源、环保的企业(饭店、航空公司、度假区、游船、旅行
社及其行为),包括改善水和空气的质量,废物利用,安全管理有毒材料,
消除噪音,鼓励
10)建议旅行社组织尊重景区的环境规范,约束在特殊景点和生态系统的游客行为。
四、论述题
1.泰山是UNESCO世界遗产中心认定的自然、文化双遗产,是山东省重要的旅游景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地方政府喊出“要把岱顶建成热闹非凡的天上城市”、“要把自然的泰山改造成经济的泰山”这样的口号。
请结合所学生态旅游知识分析这些口号是否与生态旅游倡导的可持续旅游理念相吻合?谈谈你对在泰山景区保护自然遗产、开发生态旅游的意见和建议。
1.很显然,这些口号违背了生态旅游倡导的可持续旅游理念。
传统的山水风光游,把大自然作为消费对象,双方是一种商品交换关系,即花钱享受自然。
而生态旅游则对大自然充满了尊重、敬畏与关爱,双方至少是一种平等的、朋友的关系。
游人在欣赏自然的美色的同时,也在聆听自然的呼声,关注和思考着环境问题。
这是一种肩负着社会责任感的全新的旅游方式,既融入了环境教育,又有利于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生态意识、生态理念与生态道德,是生态旅游的核心。
另一方面,为获得丰厚经济收益,不少地方政府、旅游开发商和旅游经营部门,都竭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热衷于在风景区内大兴土木,筑路修桥、架设缆车和兴建桑拿、舞厅之类一应俱全的星级宾馆、饭店,导致许多风景名胜区景点的“商业化”、“城市化”和“人工化”。
这“三化”使自然度、自然美和自然资源均遭受到令人痛心的毁损。
今天,我国许多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都面临着人工设施和人工景观过多过滥的问题,正是过度开发破坏了景区自然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泰山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
泰山在中华民族的心目中是一座圣山,自古以来是“文臣下轿”、“武臣下马”之地,就是“九五”之尊也得拾阶而上,几千年来受到严格保护,严禁樵采,“树当道者不优”,就连山脚下的泰安市城
市规划中也有一条“城不上山,城不压山”的基本原则。
正因为这些“清规戒律”,才使泰山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历史上一直保存完好。
然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要把岱顶建成热闹非凡的天上城市”、“要把自然的泰山改造成经济的泰山”这种指导思想的误导下,已列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的泰山的大兴土木之风愈演愈烈。
泰岭有三条索道,第一条中天门索道于1983年建成运营,著名的月观峰为此被炸掉三分之一峰面。
1987年,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明确指出:“泰山索道是一项功不抵过的工程,为了挽回这项世界遗产的损失,建议等到索道承载使用期满后连同构筑物一起拆除。
”谁知到了2000年,旧索道非但未拆,反而在一片反对声中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载客量由每小时300人增至1650人。
14位著名专家、教授和院士曾就此联合发出紧急呼吁,要求立即停止索道扩建工程,但未被采纳。
从中我们不难感受到经济利益驱动力的强大与可怕。
为了这次扩建,炸掉了1.5万立方米的主观面山体,并将沿途及岱顶的树木砍掉,在面积0.6平方公里的泰山顶上竟建成了一条店铺密集的商业街。
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谢凝高教授称之为“一场浩劫,一场噩梦”。
把泰山列为世界双遗产原本为保护这一大自然和人类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却不曾想给它带来更多的破坏。
建议:
1)开发泰山旅游应以保护泰山珍贵的自然文化资源、保持资源的原真性、完整性为前提,保护为本、有序开发、科学利用。
2)在设计开发旅游产品时,应该注重通过旅游培养游客的环境资源保护意识、为他们提供泰山相关的自然、文化遗产知识,让旅游成为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
3)注重挖掘泰山的内涵,为游客提供更好体验泰山的旅游产品,鼓励人们拾级而上,用自己的脚步丈量泰山,更深刻感受泰山的自然、人文之美。
而不是匆匆乘坐缆车上下、走马观花,无法获得丰富的旅游体验。
不能真正解读这座神山。
4)当地政府不应该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泰山的环境资源保护,致使遗产遭到不可逆的破坏,这无异于杀鸡取卵,破坏了泰山旅游的可持续性。
5)应把泰山开发旅游的收入拿出一部分用于泰山的景区的资源保护,只有保证泰山的资源品质,才能更长远、持续地发展泰山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