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汇总
精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大全(70多个实验报告单)

精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大全(70多个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001 【实验名称】茶汤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1、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及生理变化。
2、研究茶汤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小麦种子、大豆种子若干,红茶、绿茶(产地:浙江富阳)。
【实验步骤】1、观察小麦、大豆种子类型及结构;比较单、双子叶植物种子结构异同。
2、种子生活力测定(红墨水染色法)按1:60的比例配制成溶液、将种胚浸泡15分钟后取出观察。
种胚染成红色的为无生活力种子,不染色或染色较浅的为有生活力种子。
3、对小麦、棉花种子进行分组编号,将不同组别分别置于清水、红茶汤、绿茶汤环境下,观察茶汤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在培养皿内放滤纸,将种子置于滤纸上,定期以清水、茶汤处理保持种子处于湿润环境。
计算种子发芽率。
4、将浸泡后的植物种子采取两种方式培养:培养皿和花盆栽培。
观察不同组别植物的生长状况并比较。
量取幼苗高度并记录数据。
5、对两种植物进行耐旱性实验,观察对照组生长状况差异。
在适当时间内对培养皿及盆栽的植物不予浇水,观察植物生长状况并比较。
【数据分析】A:盆内及培养皿内不同组别小麦幼苗高度数据分析盆内小麦幼苗高度/cm2005.04.06清水红茶绿茶13.003.604.1023.403.002.7034.103.903.0044.504.002.0053.603.204.4062.403.103.4073.803.002.4083.002.803.1093.802.203.30102.802.203.00均高3.443.103.14标准偏差0.61020.58650.6844confidence0.37820.36350.4242 置信区间3.44?0.383.10?0.363.14?0.42 Fig.1培养皿内小麦幼苗高度/cm2005.04.06 清水红茶绿茶13.302.802.1023.502.201.6032.202.701.5042.401.401.3052.802.200.8062.701.901.0072.401.800.8083.501.201.1093.002.500.50101.702.901.20均高2.752.161.19标准偏差0.56080.55350.4392 confidence0.34760.34310.2722置信区间2.75?0.352.16?0.341.19?0.27 Fig.2B:培养皿浸泡后不同组别小麦种子出芽率数据分析小麦种子出芽率2005.04.01清水红茶绿茶明显142614不明显222935总数197199217明显出芽率0.72080.03020.0645 不明显出芽率0.11170.14570.1613 总出芽率0.83250.17590.2258 Fig.3C:连续两日内培养皿浸泡后不同组别大豆种子出芽率数据分析比较大豆种子出芽率2005.04.03清水红茶绿茶出芽数1021总数676365出芽率0.14930.03170.0154 Fig.4大豆种子出芽率2005.04.04清水红茶绿茶出芽数534153总数654967出芽率0.81540.83670.7910 Fig.5由图表可看出红茶有促进大豆(双子叶植物)种子萌发的作用。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12篇】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精选12篇)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1实验内容5做一个生态瓶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筑方案。
实验器材大饮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动物实验步骤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洁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预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进行观看记录。
实验现象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实验结论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实验效果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2实验内容9光的反射能力实验地点五年级教室实验目的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实验器材卡纸(红、黄、绿、黑、白)各一张,手电筒一支,夹子实验步骤1、夹子夹住卡纸2、将夹横立在桌上,并在桌面上放一页有字的纸。
3、打开手电筒开关,对着卡纸,观看文字实验现象黑色反光弱,红色反红光,黄色反黄光,绿色反绿光,白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结论深色反光弱,浅色反光能力强。
实验效果实验人试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3实验内容10光与热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认识阳光的强弱和温度的关系实验器材温度计1支,镜子3面,胶布实验步骤1、用胶布将温度计固定在墙上。
2、用镜子反光对着温度计(一镜反射或多镜反射)实验现象一次照耀的温度比屡次照耀光的温度低。
实验结论一次照耀的温度比屡次照耀光的温度低。
备注实验人实验时间仪器管理员签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篇4实验内容4蚯蚓的选择实验地点实验室实验目的蚯蚓适宜的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实验器材蚯蚓、泥土、水、盒子实验步骤1、(1)把长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局部,盖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护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条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间,盖好盖子。
(4)5分钟以后打开盒盖,做好观看和记录。
(5)再做2次。
2、(1)在另外的盒子两端分别铺上同样土质的泥土,不同的是一边枯燥,一边湿润。
教科版3-6年级科学实验汇总

教科版3-6年级科学实验汇总教科版三年级科学实验汇总。
一、植物的生长变化。
1. 种子的萌发实验。
- 实验材料:绿豆(或其他植物种子)、透明塑料杯、纸巾、水。
- 实验步骤。
- 在透明塑料杯内壁垫上几层纸巾,把绿豆种子放在纸巾中间。
- 往杯内适量加水,使纸巾湿润但杯底不能积水。
- 将杯子放在温暖、有阳光的地方,每天观察并记录种子的变化。
- 实验现象及结论:种子会逐渐吸水膨胀,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随后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
2. 植物根的向水性实验。
- 实验材料:透明塑料盒、带根的植物幼苗(如豆芽)、潮湿的土壤、干燥的土壤。
- 实验步骤。
- 将透明塑料盒一侧装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装入干燥的土壤,中间用隔板隔开。
- 在隔板上方的小孔处植入带根的植物幼苗。
- 将塑料盒放在有阳光的地方,观察植物根的生长方向。
- 实验现象及结论:植物的根会向潮湿土壤的一侧生长。
这表明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
二、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的饲养与观察实验。
- 实验材料:蚕卵、桑叶、纸盒。
- 实验步骤。
- 在纸盒中铺上桑叶,将蚕卵放入纸盒内。
- 保持纸盒内的温度和湿度适宜,定期更换新鲜桑叶。
- 观察蚕从卵孵化成幼虫,幼虫经过多次蜕皮成长,吐丝结茧变成蛹,最后羽化成蛾的全过程。
- 实验现象及结论:通过观察蚕的一生,可以了解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2. 动物的繁殖方式观察实验(以鸡为例)- 实验材料:母鸡、公鸡、鸡窝。
- 实验步骤。
- 将公鸡和母鸡放在一起饲养。
- 观察母鸡产蛋情况,以及鸡蛋是否能孵化出小鸡。
- 实验现象及结论:母鸡会定期产蛋,但只有经过受精的鸡蛋才能孵化出小鸡。
这说明鸡是卵生动物,通过雌雄交配后产受精卵繁殖后代。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实验汇总。
一、溶解。
1.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实验(以食盐为例)- 实验材料:食盐、水、透明玻璃杯、搅拌棒。
- 实验步骤。
- 在透明玻璃杯中倒入适量的水。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实验现象
1、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2、观看的物体数目变少,但是体积变大。实Βιβλιοθήκη 结论1、严忌单手提取显微镜。
2、若须移动显微镜,务必将显微镜提起再放至适当位置,严忌推动显微镜(推动时造成的震动可能会导致显微镜内部零件的松动,切记!!),使用显微镜请务必小心轻放。
3、使用显微镜时坐椅的高度应适当,观察时更应习惯两眼同时观察,且光圈及光源亮度皆应适当,否则长时间观察时极易感觉疲劳。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一
实验内容
电磁铁的磁力
实验目的
了解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器材
电池盒、大铁钉、绝缘导线、长短、粗细不同的铁螺栓各3个、直径不同的线圈3个
实验步骤
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的距离、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系。
实验现象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的距离、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系。
实验结论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与铁芯的距离、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系。
备注
实验人
实验时间
年月日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二
实验内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与步骤
实验目的
正确使用显微镜
实验器材
4、转动旋转盘时务必将载物台降至最低点,以免因操作不当而刮伤接目镜之镜头。
小学3-6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上下册汇总已编辑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演示实验报告单试验时间:实验内容:观察研究土壤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实验器材: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实验类型:学生操作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试验时间:实验内容: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班级:课代表(签字):实验教师:实验器材: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学生操作实验实验结论:试验时间:实验内容: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实验器材: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试验时间:实验内容:结晶分离的实验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课题:2、把固体放倒水里实验器材: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试验时间:实验内容:认识液体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课题:3、认识液体实验器材: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实验类型: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试验时间: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实验结论:试验时间:实验内容: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课题:4、把液体倒进水里实验器材:水、烧杯、酒精、天平、量筒实验类型:先教师演示实验,后学生分组实验实验结论:试验时间:实验内容:做手臂活动模型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试验时间:实验内容: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试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教师:课代表:试验时间:实验内容:实验教师:课代表:试验时间: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试验时间:实验内容: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试验时间:实验内容:把液体倒进水里班级:课代表:实验教师:实验器材:食用油、蜂蜜、水、鸡尾酒图片、热水、小药瓶、细线实验类型: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课代表放大镜、小铁锤、滴管、烧杯(100ml)、小刀、铜钥匙、领取岩石标本;2、用放大镜观察岩石;3、将各4、用小锤轻轻敲击5、在岩石上滴上稀盐酸进行观第周实验年级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课代表、放大镜、小刀、铜) 观察各种矿物的集合体形态(粒 状、片状、致密块状 性质(颜色、光泽、解理等) , 2) 还可以利用条痕板观察矿物的条痕,用指甲或小刀来 ) 对矿物进行分类;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时间实验名称月相实验器材:记录纸、铅笔我的猜测:月相的变化是有规律的步骤:1、观察在一个月内,月相的变化情况,并做了详细的记录,即使遇到多云,也进行观察2、我观察到的月相变化如下,记录时间是每天相同的时刻观察到的现象:结论:我认为月相的变化是具有规律性的,上半月左暗右明,明亮部分逐渐增大;下半月左明右暗,明亮部分逐渐减小直至完全变暗。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汇总

科学实验报告单 1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目的:学会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器材:显微镜、洋葱、载玻片、盖玻片、碘酒、清水、培养皿、美工刀、镊子、烧杯实验步骤:1.制做临时装片:擦、滴、取、展、盖、染、吸。
2.按要求取镜、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3.画出洋葱表皮细胞图。
4.收镜。
观察到的现象:200倍800倍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3、4科学实验报告单7实验8实验9实验名称:串联电路实验目的: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
了解串联电路的特点。
学习连接串联电路的的基本方法。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开关、导线4根。
操作步骤: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逐个串连法接起来。
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各种原件在一起、首尾相连的,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沿着一条路(没有支路)依次通过每个元件,再回到电源负极,这样的电路叫串联电路。
实验名称:连接并联电路实验目的:知道什么是并联电路。
了解并联电路的特点。
学习连接并联电路的的基本方法。
实验器材:电池、电池盒、灯泡、灯座各2个、开关、导线4根。
操作步骤:1、把电池装入电池盒里,把灯泡装在灯座上。
2、用导线把电池、灯泡、用并联法连接起来。
使2个小灯泡同时亮起来。
3、拆分器材4、整理器材。
实验结论:并联是电路的一种连接方式。
温度变化记录表:将表格中的数据标在下面的坐标图中分别画出烧杯和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温度(℃)50 1 2 3 4 5 6 7 8 9 10 时间(分钟)。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十六篇篇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六: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七: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八: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九: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一: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二: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三: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四: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五: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篇十六:白土岗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6个

20 年 月 日
组别:
实验名称:齿轮的秘密
实验目的:会组装齿轮,并探究齿轮传动的作用。
实验材料:齿轮组合板,大小齿轮,手柄,螺钉。
实验步骤(实验过程):
1、组装齿轮,摇动手柄,让小齿轮转动,观察小齿轮的转动是否能带动大齿轮的转动。
2、顺时针方向摇动手柄,让小齿轮顺时针方向转动。观察大齿轮的转动方向。
实验现象:
向下拉套在瓶底的气球,,瓶内的气球膨胀,表示人吸气。放松套在瓶底的气球,瓶里的气球会收缩,表示人呼气。
实验结论:
人是用肺呼吸的,人吸气时,肺扩张,呼吸时,肺收缩。
实验 报 告 单
20 年 月 日
组别:
实验名称:使用滑轮一定省力吗
实验目的:会组装定滑轮、滑轮动及滑轮组并探究它们的作用
实验材料:滑轮支架1个、钩码、滑轮2个、测力计、线
3、用测力计直接提起2个钩码,需要用1牛顿的力。
4、用测力计通过动滑轮提起2个钩码,需要用0 6牛顿的力;用力方向向上,钩码受到的力的方向上。
5、用测力计直接提起2个钩码,需要用1牛顿的力。
6、用测力计通过滑轮组提起2个钩码,需要用0 6牛顿的力;用力方向向下,钩码受到的力的方向上。
实验结论: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实验现象:
1、用测力计直接提起2个钩码,需要用1牛顿的力。
2、用测力计通过定滑轮提起2个钩码,需要用1牛顿的力;用力方向向下,钩码受到的力的方向向上。
3、用测力计直接提起2个钩码,需要用1牛顿的力。
4、用测力计通过动滑轮提起2个钩码,需要用0 6牛顿的力;用力方向向上,钩码受到的力的方向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验报告)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53910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汇总Summary of primary school science experiment report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汇总
1、太阳下影子变化
实验名称:太阳下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实验准备:手电筒、绳子、橡皮、铅笔、呼啦圈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代替太阳,把手电筒用细绳挂在呼啦圈上。
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从西方落下,影子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由西向动转动。
实验结论:早上和傍晚的影子最长,中午的影子最短。
2、实际试验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名称:模拟昼夜变化的实验。
实验准备:地球仪、手电筒等
实验过程:用手电筒水平照射地球仪,会发现向着手电筒的一面变亮了,背着的一面没有变亮,逆时针转动地球仪,地球仪亮着和黑的一面不断变换。
实验结论:向着太阳的一面是白昼,背着太阳的一面是黑夜,随着地球的转动,白昼和黑夜交替出现。
3、设计试验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名称:研究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
实验准备:凸透镜、凹透镜、白纸等
实验过程:(1)分别用凸透镜和凹透镜观察物体。
(2)让阳光穿过凸透镜,观察聚焦情况。
(3)把凸透镜对着窗户,观察成像的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有放大物体的作用,能聚光成像。
凹透镜有缩小物体的的作用。
4、设计试验证明光的行进方向。
实验准备:手电筒、三张带孔的纸板等
试验过程:把三张纸板平行放置让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用手电筒照,光能穿过三个小孔;让三个小孔不在一条直线上,光不能通过小孔。
试验结论: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行进的。
5、实验名称:研究电磁铁的磁极(自制的电磁铁)
实验方法:(1)给电磁铁通电后,让其钉帽一端与指南针接近,如果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吸,那电磁铁的这端就是南极;(2)改变电池的正负极,发现钉帽与指南针的北极相斥,这时电磁铁的南极变成了北极。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改变,电池正负极方向改变后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6、问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假设与线圈圈数有关。
线圈匝数多,磁力大;
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保持不变的是:电池数量、铁钉粗细等。
需要改变的是:线圈匝数
结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
线圈匝数多,磁力大;线圈匝数少,磁力小。
7、名称:研究水在变热过程中的变化
材料:试管、气球皮、橡皮筋、酒精灯
步骤:1、在试管里装满水,并用气球皮把管口蒙住,用橡皮筋扎紧。
2、将试管入在酒精灯上加热
结论:水加热后体积壮增大
8、名称:液体的热胀冷缩
材料:平底烧瓶、塞子、玻璃棒、烧杯、红墨水
步骤:1、在平底烧瓶中滴入4滴红墨水,用清水装潢,并用插用玻璃棒的塞子塞紧瓶口。
2、将平底烧瓶放入装有热水的烧杯中。
3、取出平底烧瓶又放入装有冷水的烧杯中
结论:一般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9、名称:气体的热胀冷缩
材料:锥形瓶、
气球、烧杯
步骤:1、将气球口套在锥形瓶口上。
2、将锥形瓶分别放在装有热水、温水、冷水的烧杯中结论: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0、名称:固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材料:铜球、铜环、酒精灯
步骤:1、将铜球沿铜环孔穿一穿。
2、将铜球放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
3、将铜球沿铜环孔穿一穿。
4、将热铜球放入冷水中,再沿铜环孔穿一穿
结论:固体在一般情况下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1、名称:热是怎样传递的
材料:铁丝、凡士林、小棒、酒精灯、支架
步骤:1、将铁丝的两端固定在两个支架上。
2、在铁丝的不同地方涂上凡士林,并粘上小棒。
3、用酒精灯对着铁丝的一端加热
结论:热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12、名称:热在金属片中的传递
材料:圆形金属片、凡士林、小棒、酒精灯、铁架台
步骤:1、在圆形金属片的同心圆处涂上凡士林,并粘上小棒。
2、将金属片固定在铁架台上。
3、用酒精灯对着金属片的中心或边缘部分回热结论:热从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
13、名称:摆的特征
材料:铁架台、细线、同样大的螺帽
步骤:1、用线的一端栓住螺帽,另一端在铁架台的支棒上(A、同一重物和同一摆长;B、摆长一样和重物的轻重不一样;C、摆长不一样,重物轻重一样)
2、将第一种拉到不同高度,将第二种和第三种都拉到同样高度
结论:
1、同一个摆,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是不变的。
2、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