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乡的风景课件

合集下载

七年级美术课件《画家乡的风景》——透视

七年级美术课件《画家乡的风景》——透视

七年级美术课件《画家乡的风景》——透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美术教材第四章《描绘我们生活的世界》中的第二节《画家乡的风景——透视》。

本节课将围绕透视原理展开,详细讲解线性透视、空气透视和色彩透视在家乡风景绘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绘画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方法观察和表现家乡风景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家乡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线性透视、空气透视和色彩透视在家乡风景绘画中的应用。

难点:线性透视中的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在实际绘画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画家乡风景的示例作品。

学具:铅笔、橡皮、画纸、彩色铅笔或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展示家乡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如何将家乡的美景表现在画纸上。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透视的概念和分类(线性透视、空气透视和色彩透视)。

(2)讲解线性透视的原理及其应用。

(3)分析空气透视和色彩透视在家乡风景绘画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10分钟)以一幅家乡风景画为例,讲解如何运用透视方法进行绘画。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用透视方法描绘家乡的风景。

5. 互动交流(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画家乡的风景——透视》2. 主要内容:(1)透视的分类:线性透视、空气透视、色彩透视。

(2)线性透视的原理及应用。

(3)空气透视和色彩透视在家乡风景绘画中的作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透视方法,画一幅家乡的风景画。

2. 答案要点:(1)运用线性透视、空气透视和色彩透视。

(2)注意画面构图和色彩搭配。

(3)作品具有家乡特色,富有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对透视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关注家乡的其他风景,尝试运用不同的透视方法进行创作。

湘版美术七年级画家乡的风景课件

湘版美术七年级画家乡的风景课件

视平线 消失点
视透行平
定义:
平线透视也叫一 点透视,即物体 有一个面与画面 平行,其它面向 视平线上一点消 失。
视透行平
视透行平
成角透视
定义:成角透视也叫两点
透视,即物体任何一面都 不与画面平行,向视平线 上两点消失。
消 视平线





成角透视
考一考
这些图表现的是 平行透视, 还是成角透视呢?
考一考
这些图表现的是 平行透视, 还是成角透视呢?
考一考
这些图表现的是 平行透视, 还是成角透视呢?
画一画
?参照学校的塑胶跑道照片 画出跑道的透视图。
视平线
消失点
术美 册下级年八七
书科教验试准标程课育教务义
视平线
消失点
消失点:景物向无限远处延伸,消失于
视平线上一点。
视平线:就是与视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视平线
消失点
?校园里哪些地方有这样 的透视现象?
?透视规律 近大远小
找一找
?教材中哪些范画表现了 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
议一议
这两张图的透视是否是一样的? 如果不一样,又有什么不同呢?

七年级美术课件《画家乡的风景》——透视

七年级美术课件《画家乡的风景》——透视

七年级美术课件《画家乡的风景》——透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七年级美术教材中关于“透视”的内容。

具体涉及教材的第三章——空间与透视,第五节——《画家乡的风景》。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掌握一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绘画技巧,并能够运用这些技巧描绘出具有立体感和空间感的家乡风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透视的基本原理,理解视平线、消失点等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技巧进行绘画的能力,提高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3. 激发学生对家乡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透视原理的掌握和运用,以及家乡风景的描绘。

难点:如何运用透视技巧表现空间感和立体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画家乡风景的图片、透视原理图、画笔、画纸等。

学生准备:画笔、画纸、橡皮、尺子等绘画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家乡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透视。

2. 知识讲解:讲解透视的基本原理,包括视平线、消失点等概念,并结合实例进行讲解。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以一点透视为例,现场演示如何运用透视技巧描绘家乡风景。

(2)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示范,尝试运用透视技巧描绘家乡风景。

4. 例题讲解:分析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独立完成一幅描绘家乡风景的作品。

6. 评价与反馈:学生展示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指出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透视技巧,描绘一幅家乡风景的作品。

2. 答案要求:作品需符合透视原理,空间感和立体感表现良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透视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到实际绘画中。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对透视技巧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观察家乡的风景,尝试运用不同的透视技巧进行创作,提高绘画水平。

画家乡完美版(课件

画家乡完美版(课件

纸张选择
根据画种和效果,选择合适的 画纸。如水彩纸、素描纸、油
画布等。
颜料选择
根据绘画风格和效果,选择合 适的颜料。如水彩、油画颜料
、丙烯颜料等。
其他工具
画板、调色板、画刷清洗工具 、画架等。
绘画技巧和构图
构图技巧
运用对比、对称、平衡 等构图原则,构建画面
的空间感和层次感。
线条表现
通过不同粗细、深浅、 曲直的线条,表现物体
传统美食
四川火锅
麻辣鲜香,菜品丰富,是四川菜 的代表。
湖南臭豆腐
外脆内嫩,味道独特,是湖南的 特色美食。
陕西肉夹馍
馍香肉嫩,肥而不腻,是陕西的 传统美食。
美食文化
地方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 之欲,还承载了当地的文化和历
史。
不同地区的美食有着各自的特色 和风味,反映了当地的地理、气
候和风俗习惯。
民间传说故事
地方名人传说
关于历史名人在家乡的传说和故事,如屈原、李白等。
地方风物传说
关于家乡地标建筑、自然景观等的来历和传说。
民间故事
如《白蛇传》、《梁祝》等,这些故事在各地都有不同的版本和演 绎。
民间音乐舞蹈
地方戏曲
01
如京剧、川剧、豫剧等,这些戏曲形式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
艺术魅力。
民间歌曲
02
画家乡完美版
• 家乡的风景 • 家乡的文化 • 家乡的美食 • 家乡的民俗 • 画家乡的技巧和方法
01
家乡的风景
自然风光
01
02
03
山峦起伏
家乡的山峦连绵起伏,峰 峦如聚,展现出壮丽的自 然景观。
河流湖泊
家乡的河流湖泊清澈见底 ,波光粼粼,是休闲垂钓 和泛舟的好去处。

湘美版八下美术 1画家乡的风景 课件 (共57张PPT)

湘美版八下美术 1画家乡的风景 课件 (共57张PPT)

名作中透视的应用
平行透视 Ping xing tou shi
意大利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画面属于典型的平行透视关系,心点就 在画幅中心基督所在的位置上,屋顶、两侧墙的窗框所形成的一组直角线直指心 点,诱导集中视线,突出了中心人物。
使观者的视线集中于耶稣
平行透视 Ping xing tou shi
前后景物距离的宽窄变化 纵向斜线消失于地平线上
想一想:画家是怎样在一张纸上面表现 出广阔的立体空间的?
环节三:精讲点拨
透视:
是一门研究视觉空间变化规律的 学科。在绘画中,艺术家借助透视的 知识来解决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 问题。
透视的基本方法有: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心点:在人眼睛正前方的画面上,处于视平线上, 是平行透视的消失点。
意大利拉斐尔的 《雅典学院》,虽 属中景构图,中心 人物不大,但由于 采取了平行透视构 图方法,对称的、 高大的建筑直角边 线直指画幅中心, 因此牵引掌握了视 线,使主要形象得 到突出。同时,一 道道拱门造成了很 深的透视感。
平行透视的规律: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 近宽远窄
如果一个正方体有一条边线与画面成 角,产生两点透视,这样的透视就叫做成 角透视。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留白

用线条对砖
暗头进Biblioteka 了仔细的刻画观察与探索 如何用线条画出一幅具有美感的风景画。
2.同样的墙面,砖的大小、疏密有什么不同?
近大远小,近疏远密
知识拓展
欣赏优秀的风景速写作品
方形构图:
横长构图:
竖长构图:
竖长构图:
总结:
1. 风景画的取景范围宜小不宜大。 2.风景画要求严格的透视规律。 3.风景画的构图要适宜。 4.风景画要注意画面虚实关系。 5.风景画要注意画面的疏密关系。

画家乡的风景 美术课件

画家乡的风景 美术课件

环节三:精讲点拨
透视: 是一门研究视觉空间变化规律的
学科。在绘画中,艺术家借助透视的 知识来解决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 问题。
生活中的透视现象
近高远低,近长远短
近大远小
平行透视的规律: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 近宽远窄
心点:在人眼睛正前方的画面上,处于视平线上, 是平行透视的消失点。
视平线:它是通过心点做的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与眼睛的视 线等高,所以称为视平线。它是画面上假设的一条横线。
视 中 线 心点
视平线
透视原理 透视的基本术语
1、视平线: 就是画面与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2、视点: 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3、消失点: 就是在透视中延伸到视平线上 的点,又叫灭点
欣赏:平行透视在作品中的应用
荷兰霍贝玛 的《村道》,属 平行透视图,观 者正对小道,在 隐约的直角线限 定下,道路迅速 由宽变窄,两边 的树木由高变矮, 由疏变密,向心 点延伸集中,从 而将观者视线顺 引到深处,产生 画面的深度距离 感。这种方法适 合表现长廊、隧 道、公路、铁道 等。
留白
用线条对砖 头进行了仔 细的刻画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亮 暗
观察与探索 如何用线条画出一幅具有美感的风景画。
2.同样的墙面,砖的大小、疏密有什么不同?
近大远小,近疏远密
知识拓展
活动一
作业1.利用所学透 视画一正方体,注 意各个面、各条棱 的比例关系。
作业2.从生活中找 平行透视画面创作 品。
第一课: 画家乡的风景
1.理解风景画中的情感因素。 2.了解风景画的平行透视规律。
环节一:欣赏图片
接龙游戏: 说说家乡风景的元素有哪些?
树、山、田地、动物、建筑、阳光、水、雾、 云、电线杆、人、草、公路。。。。。。

七年级美术课件《画家乡的风景》——透视

七年级美术课件《画家乡的风景》——透视

七年级美术课件《画家乡的风景》——透视一、教学内容本课件以《画家乡的风景》为主题,选自人教版七年级美术教材第三章《造型·表现》第三节《透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透视的基本概念、透视的种类、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等,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透视的绘画技巧,从而更好地表现家乡的风景。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透视的基本概念和种类,理解透视在绘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透视技巧进行绘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对家乡风景的热爱,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透视原理在绘画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透视的基本概念、种类及绘画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绘画工具等。

学具:绘画纸张、铅笔、橡皮、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家乡风景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美丽,引出本课的主题——《画家乡的风景》。

进而提出问题:“如何将家乡的风景画得更加立体、真实?”从而导入透视的学习。

2. 知识讲解(1)透视的基本概念:介绍透视的定义,让学生初步了解透视。

(2)透视的种类:讲解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等,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以家乡风景为例,讲解如何运用透视技巧进行绘画。

3. 实践环节(1)教师示范:现场演示如何运用透视技巧绘画家乡的风景。

(2)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绘画家乡的风景。

4. 课堂互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交流。

六、板书设计1. 《画家乡的风景》——透视2. 内容:(1)透视基本概念(2)透视种类(3)透视在绘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透视技巧,画一幅家乡的风景画。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透视的基本概念、种类及在绘画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了透视技巧,并能够运用到绘画实践中。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个别辅导。

湘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1课《画家乡的风景》课件(共17张PPT)

湘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第1课《画家乡的风景》课件(共17张PPT)

杭州西湖——三潭印月 山东泰山日出 桂林山水
北京人民大会堂 瞿塘峡
拉萨布达拉宫
水墨金州
24道拐——峰回路转
双乳峰——大出景物的 空间?
透视
平行透视
特点: 1.只有一个消失点 2.最少能看到一个面 3.有一个直面与画面平行 4.近大远小
两点透视 也称为成角透视
特点: 1.有两个消失点 2.消失点在物体的两侧,消失点都 消失在视平线上 3.成角透视最少能看见两个面 4.没有一个面是和画面平行的,直 角面与画面成角 5.近长远短
透视原理
透视的基本术语
视平线——就是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 视点——就是画者眼睛的位置 消失点——就是在透视中伸远到视 平线上的点,又叫灭点
湘美版美术七年级下册 第1课《画家乡的风景》
课件(共17张PPT)
2020/9/23
日 喀 则
《江南仲夏》朱宣咸
《红樱桃映绿芭蕉》
时光催红了樱桃、时光染绿了芭蕉,作者把他多年的思乡情景, 完善于这似有似无的意境,化无形为有形,把看不见的时光转 化为可以捉摸的形象,抒发了年华易逝,乡愁愈浓,人生易 老的感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方体的一个面与画面平行,而另一 个面与画面成九十度角,依此角度画的透 视称为平行透视,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 点,即心点。
把立方体画到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 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 平行的直线产生了左右两个消失点。
成角透视的规律:
左 右 消 失 近 大 远 小
近 高 远 低 近 宽 远 窄
平行透视只有:一个消失点 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 共同点;近大远小,近宽远窄,近高远低

水乡
油画
陈逸飞
观察与探索
如何用线条画出一幅具有美感的风景画。 1.观察速写作品,相对的两面墙有什么区别?
留白

用线条对砖 头进行了仔 细的刻画

观察与探索
如何用线条画出一幅具有美感的风景画。 2.同样的墙面,砖的大小、疏密有什么不同?
画家乡的风景
环节一:自主学习
近大远小
近高远低,近长远短
平行透视的规律:
近 大 远 小 近 高 远 低
近 宽 远 窄
环节二:合作探究
作品欣赏《草原的路》
前后景物距离的宽窄变化
纵向斜线消失于地平线上
想一想:画家是怎样在一张纸上面表现 出了如此广阔的美景的?
环节三:精讲点拨
透视: 是一门研究视觉空间变化规律的 学科。在绘画中,艺术家借助透视的 知识来解决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 问题。 透视的基本方法有: 平行透视 成角透视
心点:在人眼睛正前方的画面上,处于视平线上, 是平行透视的消失点。
视平线:它是通过心点做的一条水平线,这条线与眼睛的视 线等高,所以称为视平线。它是画面上假设的一条横线。
环节四:巩固练习
风景画绘画步骤
1、取景 2、构图
3、画出大色块
4、补充和调整细节
环节四:巩固练习
尝试用平行透视和成交 透视的规律,画一幅家 乡的风展
欣赏优秀的风景速写作品
方形构图:
横长构图:
竖长构图:
竖长构图:
总结:
1. 风景画的取景范围宜小不宜大 2. 风景画的绘制角度宜变不宜死 3. 方形构图适合表现平静、柔和的 感觉。 4. 横长构图适合表现开阔、壮丽的 感觉。 5. 竖长构图适合体现崇高、挺拔的 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