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光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工程光学教学大纲(正式)

工程光学教学大纲(正式)

《工程光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工程光学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Optics课程编号:08131009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学时:(总学时63、理论课学时51、实验课学时12)学分:4适用对象: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显示与光电子技术先修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课程简介:本课程从光波、光线和成像等几何光学的概念出发讲述了光线在介质中传播的基本规律,描述了近轴光学、理想光学系统和平面镜及棱镜的成像性质和规律,讨论了常用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成像性能和分辨率。

还介绍了变折射率的光线光学和变焦距镜头的光学系统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光学工程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

本课程是信息显示与光电子技术专业及相关专业的重要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学习后续课程如认知实习、信息光学和光电仪器设计打下必要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对光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典型系统有较为深刻的认识,为学习光学设计、光信息理论和从事光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时分配三、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和成像概念(2学时)教学要求:1.了解几何光学的概念;2.理解几何光学基本定律;3.理解光学系统的物像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1.费马原理;2.实物、实像、虚物、虚像的概念及分辨;教学内容:第一节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1.几何光学的点、线、面;2.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3.费马原理;第二节光学系统的物像概念本章习题要点:本章重点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要求熟记并能灵活应用。

第二章共轴球面系统(4学时)教学要求:1.理解完善成像条件的概念和相关表述;2.掌握应用光学中的符号规则,单个折射球面的光线光路计算公式(近轴、远轴);3.掌握单个折射面的成像公式,包括垂轴放大率 、轴向放大率 、角放大率γ、拉赫不变量等公式;4.掌握球面反射镜成像公式;5.掌握共轴球面系统公式(包括过渡公式、成像放大率公式);教学重点与难点:1.应用光学中的符号规则;2.单个折射面的成像公式,包括垂轴放大率 、轴向放大率 、角放大率γ、拉赫不变量等公式;3.球面反射镜成像公式;4.共轴球面系统公式(包括过渡公式、成像放大率公式);教学内容:第一节符号法则1.光路方向;2.线量的正负号;3.角量的正负号;4.符号规则的意义;5.光路图中的符号标注;第二节物体经单个折射球面的成像1.单球面成像的光路计算;2.近轴区域的物像关系;3.近轴区域的物像放大率;第三节单个反射球面的成像第四节共轴球面系统的成像本章习题要点:本章重点掌握单个折射面的成像公式,包括垂轴放大率 、轴向放大率 、角放大率γ、拉赫不变量等公式;要求熟记并能灵活应用。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简介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简介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简介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工程光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

(2)掌握光学仪器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如望远镜、显微镜、相机等。

(3)熟悉光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如光纤通信、光学传感器等。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光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具备制作和调试光学仪器的基本技能。

(3)能够阅读和理解光学相关的英文资料。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光学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光学基本原理、光学仪器及其应用、光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具体安排如下:1.光学基本原理: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等基本现象和原理。

2.光学仪器及其应用:包括望远镜、显微镜、相机等基本光学仪器的结构和原理,以及光学仪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光学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包括光纤通信、光学传感器等光学的实际应用技术。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教师讲解光学基本原理和知识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光学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沟通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光学工程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进行光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光学现象,提高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光学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提供齐全的实验设备,保障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zemax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zemax

工程光学课程设计 zemax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工程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技能,能够使用Zemax等光学设计软件进行简单的光学系统设计和分析。

知识目标包括了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特性,掌握透镜、镜片等光学元件的设计和计算方法;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Zemax进行光学系统的设计和仿真,分析光学系统的性能和优化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特性,透镜、镜片等光学元件的设计和计算方法,以及Zemax等光学设计软件的使用技巧。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1.光的传播和反射:介绍光的基本特性,包括光的传播速度、传播方向等,以及光的反射定律和反射镜的设计方法。

2.光的折射和透镜:介绍光的折射定律和透镜的分类,包括凸透镜、凹透镜等,以及透镜的设计和计算方法。

3.光学系统设计:介绍光学系统的基本构成和设计方法,包括透镜组的设计、光学系统的性能分析等。

4.Zemax使用技巧:介绍Zemax的基本操作和功能,包括光学系统的建立、参数设置、仿真分析和优化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原理和透镜、镜片等光学元件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的光学系统设计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实验法:通过实验室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亲手搭建光学系统,观察光学现象,加深对光学原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工程光学》教材,用于学生学习和复习基本理论知识。

2.参考书:《光学设计手册》等参考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和参考。

3.多媒体资料: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和视频资料,用于课堂讲解和复习。

工程光学基础-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程光学基础-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五、达成课程目标的途径与措施 工程光学基础涉及光学中基本概念、定义、定理比较多,公式多而复杂,
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同时课程目标较多,学生学习理解较困难。因此, 达成目标的途径和措施也较多,主要有: 1. 授课时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讲授时多以身边常见光学仪器或其它课程中
用到光学仪器为例,分析它们内部光学元件、光路以及能达到得分辨率, 对不同测试原理、测量方法进行分析对比,提高同学学习积极性,促使 学生能利用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推导和设计,将理论与实际分析、设计 联系起来; 2. 用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几何光学、物理光学相关概念、基本理论。上课时 注意引导学生课后主动学习课程内未提到或分析清楚地光学原理、光学 测量方法,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案例帮助学生建立光学系统基本分析方法。 3.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布置多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后研讨题,要求 学生分组讨论,形成分析报告或解决方案并以书面形式上交,同时开展 同学与老师、研究生助教的讨论,促使学生利用基本原理、方法解决课 本中没有的实际光学相关问题; 4. 多环节训练、督促检查,巩固学习成果。
限制作用及孔径光阑在光学系统中的位置。 3. 视场光阑、入窗、出窗的基本概念及之间关系。视场光阑对入射光线的
限制作用。 4. 渐晕、渐晕系数和渐晕光阑的基本概念。 5. 显微系统中的光束限制和物方远心光路。 6. 空间物体成像和景深。 要求学生:能分析光学系统中光阑存在的原因,能说明各光阑的作用及相互 关系。能利用远心光路提高显微测量的准确性。能分析影响景深的因素及在
48
注:课内外时间约为 1:由教师和学生商定另外的时间和地点。
实际光学系统中增加和减小景深的途径。 第五章 典型光学系统(支撑课程目标 3) 1. 眼睛及其光学系统,包括人眼光学系统、人眼的调节、眼睛的感光与感

工程光学教案

工程光学教案
推导得出: tan U i tan U i
hi fi
利用过渡公式 li li1 di 1 和 tan Ui tan Ui1 得 到光线在相邻两个光组上的投射高度之间的关系 为: 使用具体实 例进行较为 hi hi 1 di 1 tan Ui1 详细的解析, 。具体我们以 3 可 使 同 学 们 利用这些公式就可以求出 tan U k 更好地理解 个光组的组合系统为例来说明。 和掌握正切 计算法。 任取 h1 ,令 tan U1 =0 ,则有:
作业设计
第二章课后习题第 7、8 题;复习本节内容。 多光组组合计算 一、正切计算法 h1 , f tan U k
通过练习巩 tan U k : 三个过渡公式求 tan U k h tan U i tan U i i fi hi hi 1 di 1 tan Ui1
tan U 2 tan U1
h1 h2 h1 d1 tan U1 f1
h2 h3 h2 d2 tan U 2 f 2
tan U 2 tan U 3 tan U 2 tan U 3 tan U 3
h3 h1 f f3 tan U 3
及 合光组的焦距 f ,组合光组的像方焦点的位置 l F ,并比较筒长 (d lF ) 与 f 的大小。 像方主面位置 lH
利用正切计算法,设 h1 100mm ,有:
tan U 2 tan U1 h1 0.2 f1
3
h2 h1 d1 tan U1 40mm
的比值。具体过程就是给定一个 h1 ,找出与其对应的
,从而得到 f 。 tan U k
对于任意一个单独的光组来讲,都满足高斯公 式。等式两边同时乘上光线在该光组主面上的投射 高度,以第 i 个光组为例,就有如下公式:

工程光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工程光学课程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工程光学适用班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二年级学生主讲教师:[教师姓名]职称:[教师职称]教学时间:[具体日期]教学地点:[具体教室]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工程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熟悉光学元件的基本特性及其应用;(3)了解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性能评价。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运用光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素质目标:(1)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1. 光学基础知识(1)光的传播规律;(2)光的反射与折射;(3)光的干涉与衍射;(4)光的偏振。

2. 光学元件(1)透镜;(2)棱镜;(3)光栅;(4)光纤。

3. 光学系统(1)光学系统的基本结构;(2)光学系统的成像规律;(3)光学系统的设计方法;(4)光学系统的性能评价。

4. 光学应用(1)光学仪器;(2)光学传感器;(3)光学信息处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工程光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2.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光学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光学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4. 实验法:通过实验验证光学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5. 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光学现象和实验过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工程光学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讲授新知识:讲解光学基础知识、光学元件、光学系统等内容;3.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光学原理在工程中的应用;4. 实验演示:演示光学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光学现象;5. 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对光学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出勤、课堂纪律、发言积极性等;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分析能力;4.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工程光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工程光学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工程光学课程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工程光学2. 学时安排:共计XX学时,每周XX课时3. 教学对象:XX年级XX专业学生4.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工程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2)培养学生运用光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学基本原理(1)光的传播规律(2)光的反射与折射(3)光的干涉与衍射(4)光的偏振2. 光学仪器(1)光学元件(2)光学系统(3)光学仪器的设计与制造3. 光学在工程中的应用(1)光学成像技术(2)光学检测技术(3)光学传感技术(4)光学信息处理技术4. 课程设计(1)望远镜的组装(2)Zemax:设计一大相对孔径望远镜物镜,像差校正到0三、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光学基本原理2. 第二周:光的传播规律3. 第三周:光的反射与折射4. 第四周:光的干涉与衍射5. 第五周:光的偏振6. 第六周:光学元件7. 第七周:光学系统8. 第八周:光学仪器的设计与制造9. 第九周:光学成像技术10. 第十周:光学检测技术11. 第十一周:光学传感技术12. 第十二周:光学信息处理技术13. 第十三周:课程设计(望远镜的组装)14. 第十四周:课程设计(Zemax:设计一大相对孔径望远镜物镜,像差校正到0)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工程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2.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光学问题。

3. 实验教学法:通过实验操作,使学生掌握光学仪器的使用方法。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光学在工程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5. 网络教学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占总成绩的30%。

2. 期中考试:测试学生对工程光学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占总成绩的30%。

3. 课程设计:评价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占总成绩的20%。

《工程光学》教学大纲

《工程光学》教学大纲

工程光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基本信息适应对象: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代码:42E00615学时分配:88=72理论+16实验赋予学分:5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后续课程: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通信原理及应用、光电技术、光电测试技术二、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牢固掌握:1 .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成像理论、像差理论和像质评价。

2.典型和实用的光学系统的构造和性能。

3.光波的电磁理论。

4.光波干涉和衍射理论及其应用。

5.晶体光学理论和晶体光学器件。

6.现代光学系统概况。

为进一步学习有关光电子、光通信等方面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在于从专业学科的工程要求入手,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比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理论规律、成像理论、像差理论和像质评价,典型光学系统的结构原理和光学特性及其应用;学习掌握光波的电磁理论、光波干涉和衍射理论及其应用、晶体光学理论和晶体光学器件。

从而使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在工程技术上常见的光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实验训练为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及从事光电工程等方面的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安排(一)理论教学内容与安排绪论(2学时)上篇几何光学与成像理论第一章几何光学的基础(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第二节成像的概念:成像系统第三节光路计算与近轴光学系统第四节球面光学成像系统教学要求:1.本章难点在于光路计算;.本章重点在于球面光学成像系统近轴光路计算。

第二章理论光学系统(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理论光学系统与共线成像理论第二节理想光学系统基点与基面第三节理论光学系统的物象关系第四节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律第五节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第六节透镜教学要求:1.本章难点在于理想光学系统物像关系的获得;.本章重点在于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公式的运用。

第三章平面与平面系统(4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平面镜成像第二节平行平板第三节反射棱镜第四节折射棱镜与光楔第五节光学材料教学要求:1.本章难点在于平板的等效处理;.本章重点在于平面成像系统的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光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工程光学
2、课程英文名称:Engineering Optics
3、课程编号:
4、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5、选课对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6、开课学期:第5学期
7、课程学时:教学总学时:54;实验学时:12
8、课程学分:教学学分:3;实验学分:1
9、先修课程:普通物理、高等数学、工程数学
二、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工程光学是自动化测试与控制专业本科生必修课,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指定选修课,课程共十四章,上篇几何光学系统地介绍了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与成像理论、理想光学系统的光学参数与成像特性、平面与平面镜成像系统、光学系统中的成像光束限制、光度学的基本原理、光学系统的光线光路计算和像差基本理论、典型光学系统和现代光学系统的成像特性和设计要求。

下篇物理光学详细地阐述了光的电磁性质、光在各向同性介质界面上的传播规律和光波的叠加与分析、光波的干涉和典型干涉装置与应用、光波的衍射和付里叶光学的基本原理、光的偏振及其在晶体中的传播、光的量子性和激光、光纤。

目的和任务:通过教学和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高斯光学原理;学会应用光线追迹方法进行光路分析及像差计算;掌握典型光学系统(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摄像/投影)的特性;掌握现代光学有关知识(傅里叶变换光学,激光光学,光纤光学,扫描光学及光电光学等);掌握平行平板的双光束干涉和多光束干涉;掌握光波的单缝衍射、双缝衍射及多缝衍射的特点;了解光在不同介质表面的反射和折射规律(金属、透明介质及晶体)。

本课程在注重论述光学基本原理的同时,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较全面掌握光学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技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工程光学的基本理论、计算,学会分析、设计光学系统;培养学生在掌握经典光学理论的基础上,对现代光学系统原理及成像特性有更进上步识,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光学测试仪器打下基础。

三、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章: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概念:几何光学基本定律,成像的基本概念,光路计算与近轴成像,球面光学成像系统。

第二章:
理想光学系统:理想光学系统与共线成像理论,基点与基面,物像关系,放大率,光学系统的组合,透镜。

第三章:
平面与平面系统:平面镜成像,平行平板,反射棱镜,折射棱镜与光楔。

第四章:
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照相系统和光阑,望远镜系统中的成像光束的选择,显微镜光束限制与分析,光学系统景深。

第五章:
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辐射量与光度量,光传播中光学量的变化规律,成像系统像面光照度,色度学知识。

第六章:
光线的光路及像差理论:光线光路计算,球差,彗差,像散和场曲,畸变,色差,波像差。

第七章:
典型光学系统:眼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目镜,摄影与投影系统,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

第八章:
现代光学系统:激光光学系统,傅里叶光学系统,扫描光学系统,光纤光学系统,光电光学系统。

第九章:
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和像差公差:瑞利判断和中心点亮度,分辨率,点列图,光学传递函数,光学系统的像差公差。

第十章:
光的电磁理论基础:光的电磁性质及在介质分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在金属表面的反射和透射;光波的叠加。

第十一章:
光的干涉和干涉系统:光波干涉条件,平行平板的双光束干涉和多光束干涉,干涉条纹的可见度。

第十二章:
光的衍射:典型孔径的夫琅和费衍射,多缝的夫琅和费衍射,衍射光栅。

第十三章:
光的偏振和晶体光学基础:偏振光概述,光在晶体中的传播,晶体光学性质,光在晶体表面的折射和反射,晶体偏振器件。

四、建议的学时分配
五、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教学和传统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采用习题、课堂讨论及实验实践等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六、考试考核及成绩评定办法
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成绩评定:平时成绩30%;卷面成绩70%。

七、教材及参考书
选用教材:郁道银等编著,工程光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张以谟,应用光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袁旭沧,应用光学,国防工业出版社;
王之江,光学设计理论基础,科学出版社;
顾培森,应用光学例题与习题集,机械工业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