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古风——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
广州十大古村古镇,领略古建筑古风俗的美好!

广州十大古村古镇,领略古建筑古风俗的美好!每日穿梭于钢筋水泥之间,城市的高楼让人透不过气来,琐碎的工作着实让人心烦,于是人们又开始无比怀念宁静的乡村。
广州这座千年古都,探寻喧哗闹市里的宁静,领略古建筑古风俗的美好。
古村,“旧”得很真实,“残”得很可爱,旧垣残瓦之间,像是述说着光阴的故事。
黄埔古村黄埔古港位于今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东路琶洲街石基村。
传说古时有一对凤凰飞临此地,从此就人丁兴旺.五谷丰登。
该村地处一小岛,水边地区叫“浦”,水中的陆地日“洲”,所以取村名为“凰洲”或“凤浦”,后演变成为“黄埔”之名,古村里有不少祠堂。
聚龙村坐落于广州市荔湾区冲口街,占地五千二百多平方米,坐落着成片整齐划一、外观设计一致的青砖大屋。
这些古老的屋宇,其建筑特色颇有些像西关大屋。
聚龙村默默地隐藏在繁华的城市之中。
这里,蓝天白云,绿树环绕,繁花锦簇,小桥流水,清幽恬静。
这里有,青砖冷瓦,飞檐走壁,古香古色,不失昨日的光华。
大稳村位于番禺区东涌镇的北面,西南隔骝岗水道与鱼窝头镇的小乌、天益两村相邻,北面与石基村相接,东面连接东涌村,南面连接南涌村。
全村总面积4.7平方公里。
瓜果长廊左边有一条农渠,还有各式农用小水车,好多小朋友上去玩得不亦乐乎。
右边有成片的玉米地和香蕉地。
走完长廊,骑到村回去了,沿途还可以见到了好多甘蔗地,人参果林,成千的小鸭池塘,和静好的河边风光。
小洲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始建于元末明初,是广州城区内发现的最具岭南水乡特色的古村寨“小洲”,已被列为广州市首批16个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并被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村。
一个古老的村落。
正所谓是大隐隐于市,小洲村多么神秘和古朴!那天沿着小洲村的村道走了好久,发现都是现代建筑和穿梭的车辆,幸好还是坚持继续走一会儿才撤退。
在一个转弯处,看见了小洲村大礼堂,跟着一群90后们才真正进去了村落。
民居沿河而建,居民枕河而居,随处可见的百年古榕浓荫蔽日,五六百年高龄的蚝壳屋见证着岭南的曾经沧海,阡陌交错间随便跨过的一口古井都有几百年的沉淀。
广州古村旅游景点

广州古村旅游景点
广州有许多优美的古村落可以进行旅游观光,以下是一些值得推荐的古村落景点:
1. 茂名古村:位于广州市海珠区,是广州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陶瓷村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景观。
2. 泰康古村:位于广州市白云区,是广州保存较好的百年古村,有着典型的岭南传统村落风貌。
3. 聚龙古村:位于广州市增城区,是广州保存最完整的红砖古村,有着明清建筑风格和独特的岭南特色。
4. 洛溪古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是一座具有鲜明水乡特色的古村,有着古老的民居和独特的水道景观。
5. 清远古村:位于广州市黄埔区,是广州市保护最完整的古村之一,有着明清时期建筑风格和典型的岭南乡村风貌。
以上是一些广州的古村旅游景点,每个景点都有着独特的风景和历史文化,适合前往观光和体验传统岭南文化。
广东茂名7处静美古村古镇,岭南粤西山水古韵穿梭千年

广东茂名7处静美古村古镇,岭南粤西山水古韵穿梭千年广东,茂名。
位于中国南海之滨,广东省西南部。
中国以道士之姓设州,以名设县,唯有潘茂名一个。
在这个道风千年的土地上,至今保留着许多美好的古村古镇。
一起来看看这里最美的7处古村古镇,你去过几个?1 八坊古村古色古韵大洪古国犹可见在茂名信宜市镇隆镇藏着一个古色古香、充满诗情画意的好地方——八坊村,至今已有千年历史。
而素有“八坊名片” 之称的古城门建筑“文明门(红楼)”更为瑰丽。
红楼为二层仿宫殿楼台式结构,红墙绿瓦,飞檐翘角,雄伟壮观,是信宜古城唯一幸存下来的城门。
八坊村内原有八座牌坊,故有此名。
八坊村所散发出的古色古韵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一直吸引着众多游客到此探古寻幽。
穿过城门,沿着一条宫廷式通道前行,即可看见一座气势非凡的宫殿式建筑,它便是拥有600多年历史的古迹大洪国王府,亦属岭南地区罕见的古建筑群。
大洪国王府是农民起义首领陈金缸在信宜重建大洪国时的皇宫。
也是广东近代史上农民起义斗争的重要遗址之一。
2 那浪古村那浪村,位于化州文楼镇西北部。
那浪村于清康熙年间约1668年建村,有七个姓氏和谐共处,现有人口约1200人,黎氏则为村中的大姓。
那浪村原名玉琅,后因口音而写成那浪。
古人选址定居时讲究“以山水为血脉……”这种融入大自然、与环境相和谐的观念影响着古村落的选址布局,那浪村也不例外,村庄四面高山环抱,山上林木终年叠翠,村庄北面为甲隆河,南面为那浪河,两条河的水流环绕村庄流至甲隆圩边汇合。
那浪村在清朝就涌现了不少英才,如黎晋昌(直棣州州同)、黎寿椿(六品军职),而黎鹏昌、黎时昌、黎秩昌等20人系清朝出类拔萃的国学人才。
那浪古城墙是那浪村的骄傲。
古城墙位于村边,现在只留下一个城门和一角炮楼。
我们带着一身风尘,走进残存的城门,依然能感觉到它的盘旋灵动,古韵犹在。
再穿越炮楼,村民在炮楼里陪我们说起当年城池的堂皇,墙砖在阳光下斑驳陆离,尽显200多年的沧海桑田。
广州10大踏青必去的古村落 每个的气质都不输江南古镇

|| 红山村-坐公交赴一场春日的约会自驾路线:华南快速—京珠高速—街北高速,走105国道过湖光度假山庄后右转,走938县道溪头村方向,过溪源山庄后走右边岔路(直行进溪头村),路尽头即是阿婆六|| 小洲村-广州最文艺的村子地点:海珠区小洲村交通:45、468等公交车可直达|| 聚龙村-淹没在高楼大厦之间的“老广州”聚龙村广州虽不像西安有秦砖汉瓦的城墙,处处流露出历史的气息,却也并非无一处遗迹可寻,聚龙村就有着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清代建筑群。
青砖大屋、麻石堆砌,层次错落,一扇扇大门将过去封存;木桶、瓷器、旧灯,一件件旧物在古村里唤出遥远的历史。
水渠、石桥、屏风,颇有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韵味。
时光在这里是倒流还是前行,全凭意会。
地址:广州市荔湾区芳村自驾路线:从芳村大道东东行右转入杏花大街,沿冲口涌前行500米。
|| 塱头古村-明清老宅子的“博物馆晨光初至,金色爬过民居的墙头在院落里倾泻而下,墙根静静摆着青黑的竹篓,陶土盆里有着长势正好的绿叶小菜。
村东的青云桥依依然记得水清如许时划船嬉戏孩童,参天榕树和木棉环绕古村,记录着塱头村几百年的历史。
和石桥、古木一样沧桑的还有成群的明清老宅子,祠堂、书院、门楼在匆匆流年中保留着原来的味道,诗礼传家、耕读传家的古训依然在精美的石雕中清晰可见。
听热心的“标叔”绘声绘色地讲述古村的历史,在老人沉稳而细致的记忆里,一同回去几百年的不灭时光。
地点: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自驾路线:走广清高速,在新华出口出,这个出口有前后2个,不要走第一个,要往前几百米走往炭步,赤泥方向的出口|| 深井古村-大学城和黄埔军校之间的千年古村深井古村位于大学城和黄埔军校之间,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岭南特色的祠堂,客家风情的碉楼,西洋特色的花纹,多种建筑风格在这里相安无事。
古旧的民居错落有致地散在村子里,屋檐、门楣上斑驳的砖雕木刻在漫长的时光里磨出了古韵余香,小巷直通河道,清晨,唤醒古村的不是闹钟,而是石阶上传来的清脆的捣衣声。
岭南十大明清古村落简介

********************
一、“桑梓之地”韶关南雄珠玑巷
********************
“黄花满地缀珠玑,广府人称是故居。”位于南雄城北9公里梅岭古驿道上的珠玑巷,无疑是岭南历史上最为久远的古村落——从唐开元四年(716年)宰相张九龄奉诏开凿梅关驿道(大庾岭新路)以来,珠玑巷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了。
珠玑巷原名敬宗巷,是当年梅关驿道穿过沙水村时的一条小巷。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巷内一张姓人家七世同堂,家庭和睦,朝庭闻其孝义而御赐珠玑绦环,加上为避敬宗庙讳,遂易名为珠玑巷。因往来商贾云集,客栈、酒楼遍布,加上朝庭又在街巷设置金沙巡检,因此小巷街市显得尤为兴旺。“长亭去路是珠玑,此日观风感黍离;编户村中人集处,摩肩道上马交驰。”以至于后来人们只知珠玑巷而不知沙水村了。
近年,随着珠三角寻根问祖热潮的兴起,珠玑巷新建了南门牌坊,牌坊前竖立着大型的“南迁”群雕,并修建了珠玑巷博物馆和祖居纪念碑。而沿着仿宋一条街,还兴建起不少各具特色的仿古宗祠,或雕龙画凤、或锅耳高耸、或金碧辉煌,成了珠玑巷一道独特的风景。
--------------------
【小贴士】:
古村最具标志性的建筑是富禧公祠堂,它坐落在最前排的中轴线上,单椽硬山顶,马头式山墙,仍多少带有江南徽派建筑的特征。祠堂建于清同治三年,而祠堂内后厅柱上悬挂的一幅木刻楹联,正是当年祠堂落成时所悬挂的,迄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保存至今,甚是难得。祠堂前的“桅杆坪”还立着几对旗杆石柱。
广东肇庆12处静美古村落,岭南山水人居如画

广东肇庆12处静美古村落,岭南山水人居如画广东肇庆,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秦时已建县制,隋唐为端州,宋重和元年(1118年)易名肇庆府,意为'开始吉庆'。
岭南山水核心区,那些古老的人居村落如画,一起来看看最美的12处古村落。
1 槎塘村槎塘村,位于回龙镇北面的香炉岗东北麓,始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二年(1886年),它具有清代广府村落典范,如诗如画般美好。
槎塘村是一座典型的广府村落,规划布局实用美观、井然有序,文化底蕴厚重。
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做到这样实用美观的规划与布局实属罕见,达到几个统一,住房面积统一、高度统一、材料统一、结构统一、巷道宽度统一、祖堂高度统一、图案统一。
登高环视整个古村,令人赞叹不已。
散发悠悠古韵的清代广府村落“梳式布局”与“两元一体”活化石景点。
槎塘村前的池塘边有两棵高大的相思树,树干两人方可合抱,树身攀爬着一些藤科植物,树荫遮盖200多平方米。
相思树下有一口100多年的古井,清澈的井水深不见底。
井面四周用长方形的花岗岩石铺砌,花岗岩石磨得很精细,是入笋结构,非常罕见。
2 澄湖村回龙镇澄湖村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古村落”称号,成为目前肇庆唯一一条被授予该称号的村庄。
澄湖村为回龙镇一自然村,始建于南宋,距今近800年历史,村落整体结构完整,保存600多座古建筑,建筑特色以岭南风格为主,结合中西文化特色,是一条沉积广府文化、岭南村落文化的古村落。
该村建筑物分新旧两部分,新建的房子绕古村而建,古村绕湖而建,约300亩,保留完整的石板路约2公里,现存古村屋2200间,各种风格的碉楼10间,有中西特色的洋楼47座。
古建筑群青砖灰瓦,大多数砖木结构,保存良好,村落完整。
村内巷道四通八达,可行小汽车,以巷道划分姓氏居住群。
3 黎槎八卦村黎槎八卦村,位于高要区回龙镇,黎槎八卦村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古村形似八卦,布局精巧,是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村落,八卦文化、儒家文化历史悠久,以水为脉、以石为基、以屋为墙,村边古榕参天、四水环绕,如诗如画,极具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
广东最美十大古村落

( 广东导游词)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29010广东最美十大古村落Ten most beautiful ancient villages in Guangdong广东最美十大古村落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道黄埔村:海洋文化的代表。
北宋时期已聚居成村,并修有北帝庙等宫庙建筑,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南宋时期,黄埔古港已是“海舶所集之地”。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上金瓯松塘村:书香底蕴浓厚。
至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
20xx年12月,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以“奉直”、“培元”、“致和”、“忠心”等古老坊巷为肌理,宗祠家庙、家塾书社、古树众多,构成完整的历史风貌。
河源市和平县林寨:清代至民国期间,林寨村民兴建起颇具规模的古民居群,为典型客家风格的方围屋,每座占地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四角置碉楼,高达8至10米,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厅堂式布局。
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桥溪村:陈、朱两姓于明朝万历年间在该村卜筑营居,经历数百年艰苦创业,营造了富有客家特色的自然村落,村中数十座古近代建筑古色古香,民族文化氛围浓厚。
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范和古称“饭箩冈”,相传地理地貌酷似饭箩而得名,亦有取“富饶之地”之意。
早在明洪武元年,朝廷已在范和设置巡检司,派驻官员进行管理。
枕山面海的地理优势,造就了范和这个富甲一方的村落。
江门市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
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
自力村碉楼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巧妙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和独特的世界建筑艺术景观。
肇庆市高要市回龙镇黎槎村:典型的广府水乡。
始建于南宋嘉定年初,形如八卦图,布局精巧。
村中有主巷15条,横巷84条,共99条巷道,彷如迷宫。
设有十座门楼,称为“九里一坊”。
岭南10大古村落,每个都值得你去!

岭南10大古村落,每个都值得你去!NO1,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道黄埔村。
海洋文化的代表,,北宋时期已聚居成村,并修有北帝庙等宫庙建筑,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南宋时期,黄埔古港已是“海舶所集之地”。
NO2,肇庆市高要市回龙镇黎槎村。
典型的广府水乡,始建于南宋嘉定年初,形如八卦图,布局精巧。
村中有主巷15条,横巷84条,共99条巷道,彷如迷宫。
设有十座门楼,称为“九里一坊”。
NO3,河源市和平县林寨。
清代至民国期间,林寨村民兴建起颇具规模的古民居群,为典型客家风格的方围屋,每座占地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四角置碉楼,高达8至10米,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厅堂式布局。
NO4,潮州市潮安县龙湖镇龙湖古寨。
南宋初年建寨,至今八百多年,寨中央直街形似“龙脊”,四周韩江水、池塘湖水环绕,故称“龙湖”。
街巷中,宗族祠堂、名宦府第和商贾富绅豪宅100多座,不少有五进、十进之深,素有“潮居典范、祠堂千家、书香万代”之美誉。
寨以重文崇教著称,历代涌现出进士、举人、贡生达600多人。
NO5,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排镇南岗村。
被誉为“中国瑶族第一寨”,古寨建于宋代,依山而建,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据专家考证,南岗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的瑶寨。
NO6,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桥溪村。
陈、朱两姓于明朝万历年间在该村卜筑营居,经历数百年艰苦创业,营造了富有客家特色的自然村落,村中数十座古近代建筑古色古香,民族文化氛围浓厚。
NO7,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上金瓯松塘村。
书香底蕴浓厚。
至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
2010年12月,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以“奉直”、“培元”、“致和”、“忠心”等古老坊巷为肌理,宗祠家庙、家塾书社、古树众多,构成完整的历史风貌。
NO8,江门市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
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
自力村碉楼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巧妙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和独特的世界建筑艺术景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岭南古风——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
系列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旨
2007年6月,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全国率先发起了“广东省古村落抢救工程”。
五年来,组建了一支涵盖民俗学家、历史学家、建筑学家、美学家等在内的专家学者队伍,深入到乡村开展田野调查,普查梳理了近200个古村落,并制定了《广东省古村落认定标准》、《广东省古村落抢救保护实施方案》,保护那些“在广东省范围内,清代(包括清代)以前形成的,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村落”。
然而,专家们的脚步再快,也总是难以赶上村落被破坏的脚步。
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2011年9月在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所说:“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它、阅读它,就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很快消失不见了。
”
为使广东省古村落进入公众的视线,成为人们一种时尚的审美及休闲体验,将广东省古村落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传统情怀进一步得到释放,同时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之下,南方日报社拟联合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发起举办评选“广
东最美古村落”活动,通过这次评选活动,唤醒、提升村民和公众保护古村落的自觉性,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科学保护与发展古村落,让传统的优秀文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相融合,让优秀民间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代代流传。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方日报社、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
联合支持单位:各地市宣传部和文联
专家评鉴团:由广东省内专家组成
媒体评鉴团:由广东省内媒体记者组成
艺术家、摄影家评鉴团:由广东文学艺术界专家组成
媒体支持: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南方日报、南方农村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日报出版社、南方网、奥一网、南方报网、大粤网、凯迪网
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日常事务,办公地点设在南方日报社视觉新闻部。
三、活动内容
1、启动仪式
拟于3月21日在“全国古村落工作经验交流会暨第二届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研讨会”上举行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后正式开始活动的组织和评选。
2、广东省古村落特刊
征集各地古村落图片和文字,择机在《南方日报》出版广东古村落特刊,以便读者了解广东古村落,便于投票。
3、广东省古村落保护论坛
每一个古村落,都是一个传奇。
它们承载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人文生态和社会发展轨迹。
尤其是广东省堪称“中国民间艺术的基因库”,很多地方是一村一俗、一村一艺,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基因”。
近年来,由于无序开发和保护不力等问题,古村落的破坏有加剧之势。
一方面是以建筑为主体的整体上的瓦解,另一方面是古村内部历史文化大量流失。
2007年,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广东在全国率先启动了“广东省古村落抢救工程”。
通过本次广东省古村落保护论坛的举办,将向社会各界传递古村落的文化价值,让古村落获得越来越多的社会认同。
更重要的是,使省内社会各界厘清认识,共同探讨广东省古村落在城乡变迁大潮之中实现自身保护的可行之策。
4、“广东最美古村落”颁奖晚会
(1)为10个评选出的“广东最美古村落”授牌
我们将根据《广东省古村落认定标准》,依据专家评定,网友参与的方式,选定100个入围的“最美古村落”,并从中粹选十大最美古村落。
将联合广东电视台,举行一次大型颁奖晚会,请省有关领导出席并为十大“广东最美古村落”颁发荣誉牌匾及
奖金,并为入围的一百个村落颁发证书。
(2)为广东省古村落保护先进单位和个人颁奖
广东省古村落抢救工作开展以来,各地市加强了对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基层政府和社会各界也给予广泛关注和支持。
在此期间,涌现出一批先进单位和个人。
在颁奖晚会上,将对这些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5、广东省古村落风情摄影比赛暨作品展览
游走于广东的乡野阡陌,宋代的老屋、明代的祠堂、清代的门楼不时映入人们的眼帘。
在岭南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如今保留下来的古村落少则两三百年多则上千年的历史,可以说,古村落是岭南文化的“根”,是活态的遗产,是历史的“活页”。
五年来,“广东省古村落抢救工程”的专家团队深入广东省古村落,深入古村落的民俗生活和古建筑,进行历史文字、摄影等方面资料的搜集梳理。
这些精美的古村落图片,将在展览会上向公众一一展示出来。
另外,向全社会征集古村落的摄影作品,请专家进行评奖,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震撼观众的心灵,由此提高古村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高对古村落保护的宣传力度,让村民和公众更加自觉珍惜和保护自己的文化。
6、广东省最美古村落画册
将古村落的摄影作品及古村落风情摄影比赛获奖作品集结出版。
四、参评条件
1、可以已入选“广东省古村落”中推荐;
2、正在申报“广东省古村落”的村落也可参评;
3、评选标准参照《“广东省古村落”认定标准及调查纲要》。
五、流程安排
第一阶段启动仪式
时间:2012年3月21日
地点:梅州梅县雁洋镇雁南飞茶田度假村
第二阶段初评
时间:3月21日—6月30日
内容:由全省21个地市文联、民协、南方日报社驻各地市记者站收集选报材料,并完成上报工作。
第三阶段复评
时间:7月1日—8月30日
内容:组织专家对上报情况进行评审;8月举办“广东省古村落保护论坛”
第四阶段终评
时间:9月1日—15日
内容:完成终评工作,最终从100个入选古村落中评出10个“广东最美古村落”;举办“广东省古村落风情摄影大赛暨展览”
第五阶段颁奖晚会
时间:9月28日
内容:在庆祝国庆、喜迎十八大之即,举行“广东最美古村
落”颁奖晚会
六、媒体宣传
1、专题展示
在南方日报开辟版面展示,在腾讯网、南方网、奥一网、南方报网等建立广东省古村落保护宣传活动专题。
2、媒体报道
启动仪式、论坛、颁奖晚会、展览会、旅游线路开发等活动,发稿媒体安排如下:
A、纸媒:《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
B、网络:南方网、奥一网、南方报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