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东最美古村落,高要黎槎村

合集下载

探访100个古村落之狮山镇黎边村

探访100个古村落之狮山镇黎边村

探访100个古村落之狮山镇黎边村探访100个古村落之狮山镇黎边村你的落寞令我难过口钮海津上两周,我们在狮山大学城报道国际自行车环城赛时,看到了你,你的招游海报。

百度你的全名,很长: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小塘办事处狮岭村委会黎边村。

传闻黎氏家族在此已传有20多代。

报网上这样介绍你,黎边村于南宋咸淳九年(1274年)从南雄珠玑巷迁至狮岭黎边岗开村,至今已有720多年历史,是一个明清建筑的古村,村前从西向东共400多米,古民居、祠堂、家庙、府第、书舍相互错落其间,是广府地区典型的梳式结构布局。

整个村落前低后高,自上而下,白石为基,呈阶梯式延伸到后山。

村舍均由麻石、木梁、水磨青砖等晚清时期的建筑材料建成。

镬耳对峙,波浪起伏;木雕石雕,做工精美。

黎边村奉献过了几位朝廷官员:——黎廷桂,曾被清廷封为驻小吕宋(即今菲律宾)领事,后又授命为两广总督顾问、陆军少将之职。

——黎湛枝,在光绪癸卯年(1903)赴京考试,高中二甲第一名,当上了爱新觉罗溥仪的老师。

——黎照寰,民国时期先后出任全国工商银行行长和上海交通大学校长等职,被上海人尊称为"黎南海"。

咦,有料啵。

好吧,今天就去看你。

今天,2013年1月26日,阴间多云,有微雨,风冷。

我们由广州北的广佛高速一路向西,向西,继续向西。

看到狮岭的标示即从广三高速公路下到狮岭村委会旁的小路,看到"黎边"的字牌,这时手机导航的录音说到达目的地。

它这次表现得不错嘛。

于是关机,泊车,进村。

不对了,怎么是一溜的整齐的新盖的别墅群?巷子怎么这么宽?地面怎么这样平整?陈腐怎么没有余味?问村妇,得知黎边有新村和古村之分,他们当地人称新村为上村,称古村为下村。

"去下村沿这条路一直走,穿过涵洞就到了。

一两百米的距离",村妇说好吧,再行驶,入洞,过桥,到了。

看到了在水一方的你,形容枯槁,面呈菜色。

黎边古村由黎东、黎西两个自然村组成。

高要旅游景点

高要旅游景点

高要旅游景点
高要是中国广东省的一个县级市,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以下是一些高要的旅游景点:
1. 高要古城:高要古城是一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城,保
存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和历史文物,是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旅游景点。

2. 高要山:高要山是高要市境内的一座山脉,山势险峻,自然风光优美。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高要市的美景。

3. 双溪村:双溪村是一个被誉为“广东水乡明珠”的古村落,村内有传统的石桥、小巷和古老的民居,保留了很多古老的手工艺和制作工艺。

4. 唐天岭温泉:唐天岭温泉是高要市境内的一处温泉度假区,有多个温泉池可供游客放松身心。

温泉水质清澈温暖,具有一定的养生保健功效。

5. 风华荟广场:风华荟广场是高要市中心的一个商业休闲区,集购物、餐饮、娱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广场周边有许多美食街和商业中心,是游客休闲购物的好去处。

以上只是高要市的一些旅游景点,还有更多的景点等待游客的探索。

初中思想品德问答题解题方法(what、why、how、辨析题、综合题)

初中思想品德问答题解题方法(what、why、how、辨析题、综合题)

初中思想品德问答题解题方法(what、why、how、辨析题、综合题)(附上广东省中考例题)--请看好记住思路,可以事半功倍!(一)是什么(what)1、扣紧材料,把握设问的针对性。

而要仔细阅读材料,领会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找出“题眼”所在,用精练的语言对材料进行概括和评析,亮出观点。

2、回归知识点,注意思路清晰。

要围绕材料,找准材料与知识点的结合点,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多层面进行表述。

但需理清思路,对相关知识进行归类筛选,答题不能追求面面俱到,而应注重层次(由近及远)和重点(材料中明显体现的观点),一般来说可参考该题的分值,再确定答题要点的多少与详略,先针对材料写。

3、重视升华和联想。

表述了观点和原因,还需要进一步升华,从政府和个人角度联想,并准确表达:国家的角度应重点从战略、国策、科学发展观等思路着手;个人的角度则可从青少年的历史责任和立志成才等方面升华,从而使答题过程更完整、更全面、更深刻。

二、解答对策:1、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联系所学作答,先概括材料中心意思或抓关键词。

主要是陈述观点(课本的观点和理论),注意不要停留在材料的表面,要上升为课本观点,注意分层深入,特别是图表题,不能遗漏涉及的所有知识点。

▲方法简单记为:(1)抄---抄中心句(一般在材料中第一句或最后一句)。

(2)变:将材料归结为课本中的观点)(3)借。

如有第二问,可从第二问里找到第一问题的答案关键词。

2、图表题解题技巧----------表格、图表式试题要学会四看:一是总看,即看标题(大标题、小标题)是什么;二是横向看,即看时间的排序或进程;三是纵向看,一般是看名称或内容情况;四是注译。

(2)谁与谁比,在哪些方面比、不同方面之间的差别【例题:2012广东省思品中考真题】背景材料:小魏是某校901班的学生。

一天,他在上学途中看见一位老人倒在地上,急忙把老人扶了起来,并求助路人呼叫“120”。

等医护人员赶到后,他说明了情况,就匆忙地赶到学校,被值班老师登记迟到了。

岭南古风——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

岭南古风——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

岭南古风——寻找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系列活动方案一、活动主旨2007年6月,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全国率先发起了“广东省古村落抢救工程”。

五年来,组建了一支涵盖民俗学家、历史学家、建筑学家、美学家等在内的专家学者队伍,深入到乡村开展田野调查,普查梳理了近200个古村落,并制定了《广东省古村落认定标准》、《广东省古村落抢救保护实施方案》,保护那些“在广东省范围内,清代(包括清代)以前形成的,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地方特色、民俗风情,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村落”。

然而,专家们的脚步再快,也总是难以赶上村落被破坏的脚步。

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2011年9月在纪念中央文史研究馆成立60周年座谈会上所说:“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可是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它、阅读它,就在城市化和城镇化的大潮中很快消失不见了。

”为使广东省古村落进入公众的视线,成为人们一种时尚的审美及休闲体验,将广东省古村落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和传统情怀进一步得到释放,同时获得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在广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之下,南方日报社拟联合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发起举办评选“广东最美古村落”活动,通过这次评选活动,唤醒、提升村民和公众保护古村落的自觉性,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同时,科学保护与发展古村落,让传统的优秀文化与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相融合,让优秀民间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代代流传。

二、组织机构主办单位: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方日报社、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支持单位:各地市宣传部和文联专家评鉴团:由广东省内专家组成媒体评鉴团:由广东省内媒体记者组成艺术家、摄影家评鉴团:由广东文学艺术界专家组成媒体支持:人民日报、新华社、人民网、新华网、南方日报、南方农村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日报出版社、南方网、奥一网、南方报网、大粤网、凯迪网组委会下设秘书处,负责日常事务,办公地点设在南方日报社视觉新闻部。

广东肇庆12处静美古村落,岭南山水人居如画

广东肇庆12处静美古村落,岭南山水人居如画

广东肇庆12处静美古村落,岭南山水人居如画广东肇庆,是远古岭南土著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秦时已建县制,隋唐为端州,宋重和元年(1118年)易名肇庆府,意为'开始吉庆'。

岭南山水核心区,那些古老的人居村落如画,一起来看看最美的12处古村落。

1 槎塘村槎塘村,位于回龙镇北面的香炉岗东北麓,始建于清代光绪二十二年(1886年),它具有清代广府村落典范,如诗如画般美好。

槎塘村是一座典型的广府村落,规划布局实用美观、井然有序,文化底蕴厚重。

一百多年前就已经做到这样实用美观的规划与布局实属罕见,达到几个统一,住房面积统一、高度统一、材料统一、结构统一、巷道宽度统一、祖堂高度统一、图案统一。

登高环视整个古村,令人赞叹不已。

散发悠悠古韵的清代广府村落“梳式布局”与“两元一体”活化石景点。

槎塘村前的池塘边有两棵高大的相思树,树干两人方可合抱,树身攀爬着一些藤科植物,树荫遮盖200多平方米。

相思树下有一口100多年的古井,清澈的井水深不见底。

井面四周用长方形的花岗岩石铺砌,花岗岩石磨得很精细,是入笋结构,非常罕见。

2 澄湖村回龙镇澄湖村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古村落”称号,成为目前肇庆唯一一条被授予该称号的村庄。

澄湖村为回龙镇一自然村,始建于南宋,距今近800年历史,村落整体结构完整,保存600多座古建筑,建筑特色以岭南风格为主,结合中西文化特色,是一条沉积广府文化、岭南村落文化的古村落。

该村建筑物分新旧两部分,新建的房子绕古村而建,古村绕湖而建,约300亩,保留完整的石板路约2公里,现存古村屋2200间,各种风格的碉楼10间,有中西特色的洋楼47座。

古建筑群青砖灰瓦,大多数砖木结构,保存良好,村落完整。

村内巷道四通八达,可行小汽车,以巷道划分姓氏居住群。

3 黎槎八卦村黎槎八卦村,位于高要区回龙镇,黎槎八卦村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古村形似八卦,布局精巧,是广东省十大最美古村落,八卦文化、儒家文化历史悠久,以水为脉、以石为基、以屋为墙,村边古榕参天、四水环绕,如诗如画,极具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

肇庆高要市古村落保护及新农村建设研究

肇庆高要市古村落保护及新农村建设研究

肇庆高要市古村落保护及新农村建设研究———黎槎村(八卦村)一、八卦村背景:人类从古村落里成长起来,走向世界;古村落是祖先创造的第一批文化成果,古村落也是我们今天最后的精神家园。

村落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文明参天大树的根脉,是农耕文明的精粹,是田园生活的守望地,是文化农村的精神堡垒。

保护古村落是农村文化发展中走现代化与传统化相融合、经济与文化相统筹、自然与社会相和谐之路的一种可行的模式,是文化农村的最佳选择,肇庆高要市八卦村是首批入选广东省古村落,肇庆市高要回龙镇黎槎村,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古村呈八卦形状,房屋依山而建,环水而设,玄机重重,风格独特。

10座门楼皆以儒家文化里“仁”的思想命名,每座门楼都有楹联。

二、调研目的:1、通过对八卦村的研究,奠定古村落的文化历史。

2、通过对该村村民的调查,了解该地的人居环境。

3、研究八卦村的建筑,深层次的剖析古建筑的特色。

4、通过研究八卦村,突出其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呼吁社会人士对类似古村落进行严格的保护。

三、调研内容:1、追述八卦村的文化历史,研究其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及艺术价值。

2、研究其建筑文化,开发古村落建筑的经济价值。

3、研究该古村落的总体情况,通过实际的报告反映古村落的重要性,从而引起社会的重视。

4、研究其古树的生长、配置状况,再经问卷调查了解村民对古树的保护及重视情况。

5、结合当地的建筑构造、布局等,了解村民们的居住环境的情况。

6、细究八卦村的建筑,再结合岭南建筑的特点,突出该建筑的特殊地位。

7、丰富我们专业的课外知识,并结合课本的知识进行实际性的实践,包括对建筑的研究,环境的调查。

四、调研对象:高要市回龙镇黎槎村五、调研组织:调研队伍组成:调研队伍由2名教师(待定)和11位本科生(9女2男),共13人组成。

六、调研方法:1、设计调查问卷,对当地居民发放调查问卷,以及进行有目的性的访谈。

2、借助勘察工具,对当地进行实质性的测量、考察。

3、通过人工和互联网手段,结合当地建筑,收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和空间。

广东省第二批古村落认定名单

广东省第二批古村落认定名单

⼴东省第⼆批古村落认定名单 2009年12⽉认定,三⼗七古村⼊选。

⼀、⼴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茶塘村
⼆、⼴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藏书院村
三、⼴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三华村
四、⼴州市花都区花东镇⾼溪村
五、珠海市⾼新区唐家湾镇会同村
六、珠海市⽃门区乾务镇⽹⼭村
七、汕头市潮阳区贵屿镇南阳古村
⼋、汕头市澄海区隆都镇龙美村
九、韶关市仁化县城⼝镇恩村
⼗、韶关市仁化县⽯塘镇⽯塘村
⼗⼀、韶关市始兴县太平镇东湖坪村
⼗⼆、韶关市南雄市黄坑镇溪塘村
⼗三、韶关市南雄市乌迳镇新⽥村
⼗四、梅州市梅县南⼝镇侨乡村
⼗五、梅州市梅县⽔车镇茶⼭村
⼗六、梅州市丰顺县建桥镇建桥围
⼗七、梅州市平远县东⽯镇凉庭村
⼗⼋、梅州市⼤埔县湖寮镇古城村
⼗九、梅州市⼤埔县百侯镇侯南村
⼆⼗、惠州市惠东县增光镇⽥坑村
⼆⼗⼀、惠州市龙门县永汉镇鹤湖村
⼆⼗⼆、东莞市桥头镇迳联村
⼆⼗三、东莞市企⽯镇江边村
⼆⼗四、湛江市⿇章区湖光镇旧县村
⼆⼗五、肇庆市德庆县官圩镇⾦林村
⼆⼗六、肇庆市封开县罗董镇杨池村
⼆⼗七、肇庆市怀集县梁村镇何屋村
⼆⼗⼋、肇庆市四会市罗源镇铁坑村
⼆⼗九、清远市连州市西岸镇冲⼝村
三⼗、清远市连州市西岸镇⽯兰寨
三⼗⼀、潮州市潮安县古巷镇孚中村
三⼗⼆、潮州市潮安县古巷镇象埔寨
三⼗三、潮州市潮安县⽂祠镇李⼯坑村
三⼗四、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后河村
三⼗五、揭阳市经济开发试验区渔湖镇长美村
三⼗六、揭阳市普宁市燎原镇泥沟村
三⼗七、云浮市郁南县⼤湾镇五星村。

广东最美十大古村落

广东最美十大古村落

( 广东导游词)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YB-BH-029010广东最美十大古村落Ten most beautiful ancient villages in Guangdong广东最美十大古村落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道黄埔村:海洋文化的代表。

北宋时期已聚居成村,并修有北帝庙等宫庙建筑,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南宋时期,黄埔古港已是“海舶所集之地”。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上金瓯松塘村:书香底蕴浓厚。

至今已有近八百年历史。

20xx年12月,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以“奉直”、“培元”、“致和”、“忠心”等古老坊巷为肌理,宗祠家庙、家塾书社、古树众多,构成完整的历史风貌。

河源市和平县林寨:清代至民国期间,林寨村民兴建起颇具规模的古民居群,为典型客家风格的方围屋,每座占地1000至3000平方米不等,四角置碉楼,高达8至10米,主体建筑为三进院落厅堂式布局。

梅州市梅县区雁洋镇桥溪村:陈、朱两姓于明朝万历年间在该村卜筑营居,经历数百年艰苦创业,营造了富有客家特色的自然村落,村中数十座古近代建筑古色古香,民族文化氛围浓厚。

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范和村:范和古称“饭箩冈”,相传地理地貌酷似饭箩而得名,亦有取“富饶之地”之意。

早在明洪武元年,朝廷已在范和设置巡检司,派驻官员进行管理。

枕山面海的地理优势,造就了范和这个富甲一方的村落。

江门市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

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

自力村碉楼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与西方建筑文化巧妙融合在一起,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和独特的世界建筑艺术景观。

肇庆市高要市回龙镇黎槎村:典型的广府水乡。

始建于南宋嘉定年初,形如八卦图,布局精巧。

村中有主巷15条,横巷84条,共99条巷道,彷如迷宫。

设有十座门楼,称为“九里一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离开肇庆后,驱车来到距离肇庆22公里的高要黎槎村(八卦村)。

在GPS上是找不到八卦村的,必须输入黎槎村。

来到八卦村已是中午一点钟左右,天气炎热,大多数的村里人在午休。

遇到村里有人结婚,看到了满地的炮屑,村头等待吃喜宴的亲戚及后来在村里酒堂吃喜宴的人们。

这种场景为此次村里采风,增添了可望不可求的人文景观。

黎槎古村婚娶时满地炮屑
黎槎古村落位于高要市回龙镇北面的黎槎岗上。

该村初为周姓人士开村,故原称周庄,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

南宋时期,由于该村没有水利堤防设施,低洼地带常受洪水淹浸,所以村民们多将房屋建于山腰上。

因该山岗形体似凤,故又名凤岗。

凤必朝阳,所以村民们都选择了凤岗的东面或东南面进行居住,祈求村庄不断发展壮大,期望族人的生活越过越好。

南宋嘉定后期(1218年-1224年)和明代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有苏姓、蔡姓两个族人分别从南雄珠玑巷迁至凤岗定居。

苏姓人靠近周姓而居于东北方,蔡姓人靠近苏姓而居于西北方。

从此,苏、蔡两族人数就不断扩大,周姓族人却越来越少,不知何时竟全部失存了。

后来,苏姓人氏继承了周姓人氏的所有财产,形成了近代黎槎村苏姓居东,蔡姓居西的现实。

周庄之名也被黎槎村取而代之。

黎槎村
明清时期,当地政府推行了不少促进生产发展的政策法令,开展了大规模的堤围修筑工程,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其生产水平也不断提高,人口亦随之不断增加。

当时的黎槎村也和西江一带不少村落一样,开始了加固、更新、发展水利设施。

同时,黎槎村有很多村民飘洋过海,外出谋生,到清朝中后期,他们纷纷回乡兴建房屋,由于从海外回乡建房的人数较多,黎槎村便自然被人们称作华侨村。

黎槎古村
这个以南雄珠玑巷移民后裔为主体的村民聚族而居,所建的房屋依山而建,环水而设,村庄最外一圈约有90间房,房子之间略呈弧形分布,每进一圈,房屋递减,至圆心处,已不构成圆形,这里也是村
中最高处。

村中除几个出入口通道外,其余周边都是护村池塘。

池塘与村的外沿之间,便是环村大道,在环村大道不同的方向上共有10个门楼,而每个门楼代表一个坊,也就是一个族。

每个门楼还有不同的名字,分别是仁和里、遂愿里、兴仁里、淳和里、尚仁里、居和里、柔顺里、毓秀里、仁华里、遂德坊这九里一坊。

这些门楼名字都蕴含着浓郁深厚的伦理道德儒学文化。

古屋中的几座祖堂,都建有封火山墙(俗称锅耳)、鳌鱼尾和屋檐口灰塑彩画,体现了明清时期南方民居特有的建筑风格。

黎槎古村以水为脉
黎槎村不但具有古村落的特征,而且还有以下几个与众不同的特
征:一是以水为脉。

水为万物生长之源,没有水则难以生存。

该村环村大道外围的护村池塘,总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既可养鱼,又可美化环境,更重要的是起到护村抗敌的防御作用。

二是以屋墙为围。

自古以来,人们不论在开村还是建宅,都非常注重村界和宅界。

过去人们在比较安全的地方建村,仅立界碑,而在一些容易受贼人滋扰或外族侵犯的地方则建围墙来防卫。

黎槎村既不立界碑,也不建围墙,以本村最外围的一层周边房屋临环村大道一侧的外墙作防护墙。

三是以石为基。

该村落的门楼及其附近的房屋和主巷道都是以石为基础。

在10个门楼中除遂德坊门楼外,多用花岗岩或红砂石砌筑房基;在门楼的内、外巷道上都用咸水石或红砂石铺砌路面。

黎槎古村建筑
黎槎古村落从建筑规划的布局到建筑技艺的选择等等,都体现了当地人生活习俗和宗教礼仪的流传,体现社会形态和经济发展状况,体现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很有保护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