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合集下载

简析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简析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简析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古村落作为承载地域文化的载体,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礼,沉淀了丰富的传统历史文化,十分贵重。

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瑰宝,古村落的保护有利于保护其独有的魅力,传承民族血脉。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对传统古村落保护的意识有所加强,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的冲突,比如保护与开发如何共存,如何面临古村落文化大规模衰败等问题,在这个大的浪潮中,开展传统古村落保护工作,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城镇化与传统古村落关系研究1 城镇化进程导致传统古村落衰退的必然性城镇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来,吸引大量人口迁移至城市,此时,传统的农业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古村落的衰落在所难免,有的古村落不断迁移整合,大量人口迁移至城市,古村落随着城市的发展改变或者消失。

2 新型城镇化下要更好的保护传统村落城镇化和传统古村落不是一对矛盾体,他们在很多方面可以取长补短,在快速建设城镇化的同时,维护当地居民的权益,保护并发展传统古村落是城镇化的必然要求,传统村落也可以变成城镇发展的大本营,成为“粮食基地”、‘‘苗木基地”、“加工基地”、“旅游景区”和“疗养院”。

3 “因地制宜”保护传统古村落目前,传统古村落在保护价值上存在很大差异,保护现状的好坏有天壤之别,有一部分古村落保存完好,生态环境及文化资源都较为丰富,如金华婺城的寺平,安徽夥县的宏村、屏山等等;有的古村落历史文化特征或自然环境得以保存,但是整体型态及景观以及发生巨大改变,在我国这类古村落占到比较大的比例。

一些村落型态和历史文化具有保存价值,但由于村落迁移和更新造成的混杂现状,无法做到整体保护,如江苏海门市的瑞祥村、四甲村等;更有甚者,在经济利益驱使下,打造“假文物”、“假古建”“假村落”。

因此,在传统古村落保护中药做到充分的专业调查和辨析,才能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做到适度有益的保护。

二、古村落保护面临的问题和困难1 传统古村落人口剧减由于古村落居住环境质量差,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部分村民对现代方便快捷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导致将近二分之一的院落处于无人居住的空旷状态,严重影响了村落的生活真实性。

浅论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价值与发展前景

浅论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价值与发展前景

浅论传统古村落的保护价值与发展前景古村落是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及文化载体,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但由于各种原因,古村落的现有状况较差,在其保护方面,还有较多事情需要落实,保护古村落具有深远的意义。

标签:古村落;价值;保护古村落产生于农耕文明时期,是传统社会发展遗留在历史长河中的遗产,其包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当今社会发展所不可取代和不可再生的。

在很大程度上,古村落维系着人们由古至今所建立起的文化认同。

近年来,古村落保护被日益提上日程,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古村落保护越来越重视其开发与保护并行。

一、古村落的概念古村落,指的是蕴含着较多的文化及自然资源,具有较高的社会、艺术、历史、科学的价值,它是农耕文明时期所遗留下的一大笔遗产,现阶段我国共有七千多个具有以上价值的古村落。

在地址选择上,古村落所在区域大多是环境优美,根据古代的风水学,它们多追求择吉面而居;在人们居住环境及其布局上,采用儒家思想,天人合一,顺应自然,和自然社会和谐相处;在建设的方面,古村落大多数依山傍水、因地制宜、节省土地、巧夺天工。

二、古村落的保护价值(1)历史文化价值。

作为一类文化资源,古村落拥有着较高的历史文化價值。

作为历史发展的产物和时代进步的印证,它依据时间及空间两个维度来传递着历史文化信息,古村落记载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人们为了生存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及其成果。

解读古村落,让我们能够解读人类历史及文明的发展轨迹,让游客深刻地体会村落的变迁。

(2)科研价值。

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产物,古村落是各个学术研究的根基地,是对家庭起源、宗教演变、村落形成、人才教育及基因关系等课题的研究及考证基地。

古村落是前人对事物规律及其本质的认知与运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3)经济价值。

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古村落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其主要展现在旅游经济价值方面。

古村落发展旅游行业,最关键的对象就是以精神文化为追求的文化消费者。

在各个不同的区域,因其所处的自然、地理及历史的背景不同,古村落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特色。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案例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案例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案例中国传统村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文化、地理和民俗价值。

为了保护和发展这些传统村落,中国领导和社会力量组织了许多保护与发展项目。

案例一:西塘古镇西塘是一个位于上海市嘉兴市南部的古老水乡小镇,已有1000多年历史。

该镇在上个世纪中叶被列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镇,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保护西塘,领导投入了大量资金,修缮了许多古老建筑,安装了各种设施,如停车场、公共厕所、餐厅等,使游客更方便地游览和游玩。

同时,领导也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措施,限制了商业开发和大规模游客活动。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西塘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案例二:莫干山古村落莫干山位于浙江省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山区,拥有众多古村落,如梅村、蒋村、高庙村等。

这些古村落经历了百年历史,保存了许多传统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这些古村落,当地领导和企业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修缮和改造,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但同时,领导也加强了管理,限制了商业开发和大规模游客活动。

这些措施保护了古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案例三:泸沽湖拉市海村拉市海村是一个位于云南省泸沽湖畔的古老村落,是摩梭族的传统居住地。

该村拥有独特的民俗文化和风景,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为了保护这个古村落,领导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修缮和改造。

同时,领导也加强了管理,限制了商业开发和大规模游客活动。

这些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并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此外,领导还建设了水利设施和道路,改善了村落的交通、供水和排水设施,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保护和发展中国传统村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领导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

领导要通过制定相关和加强管理,保护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同时,也应该积极促进旅游业的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古村落的保育与活化案例

古村落的保育与活化案例

古村落的保育与活化案例
古村落的保育与活化是一个重要的议题,旨在保护和传承这些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村落,同时使其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古村落保育与活化的案例:
1. 周庄古镇: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是江南著名的古镇之一。

在保育与活化方面,周庄采取了“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同时保持了古镇的传统风貌。

同时,通过发展旅游业,周庄实现了对古建筑的保护和当地经济的发展。

2. 宏村:位于中国安徽省黄山市,是皖南古村落的代表之一。

宏村的保育与活化主要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实现,同时当地政府和企业也投入大量资金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和维护。

在保持古村落传统风貌的基础上,宏村也进行了一些创新和改造,例如开设手工艺品店、民宿等,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3. 培田古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居民群落之一。

在保育与活化方面,培田古村采取了整体保护的原则,对古建筑、古井、古道等进行了修缮和维护。

同时,当地政府也积极推广培田的文化遗产,例如制作培田民居的宣传册、举办文化节等,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传承。

这些案例都是通过保育和活化古村落,实现了对历史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同时,它们也证明了只有将古村落融入现代社会,才能在保护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的发言稿

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的发言稿

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的发言稿英文版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VillagesAncient villag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cultural heritage, representing the history, traditions, and way of life of our ancestors. However, many of these villages are facing challenges such as neglect, urbanization, and lack of resources for preservation. It is crucial that we take action to protect and develop these valuable cultural assets.One of the key ways to preserve ancient villages is through proper conservation and restoration efforts. This includes maintaining the original architecture, protecting historical sites, and ensuring that traditional practices and customs are passed down to future generations. By preserving the authenticity of these villages, we can create a sense of continuity and connection to our past.In addition to preservation,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find ways to sustainably develop ancient villages. This can be done through promoting tourism, creating cultural events and activities, and providing support for local businesses. By attracting visitors and generating income, we can ensure that these villages remain vibrant and economically viable for years to come.In conclusion, the pre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villages is essential for safeguarding our cultural heritage and promoting sustainable tourism. By taking action now, we can ensure that future generations will be able to experience and appreciate the beauty and history of these unique places.中文版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古村落是我们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我们祖先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

培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培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培田古村落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培田古村落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和传统手工艺,如木雕、石雕、茶艺等。

它不仅是泉州市的重点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也是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然而,古村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保护和开发问题,如何保护好古村落和发掘其价值,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保护是发展的前提。

对于培田古村落而言,其保护不仅是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基础,更是生态旅游的前提。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古村落,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保护与修复古建筑。

培田古村落江南建筑风格的特色十分明显,村中的祠堂、府第、宅院等建筑保存了不少明清时期的石刻、门楼、屏风、对联等,构成了古村落的主要价值所在。

在保护过程中,需要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制定科学的修复方案,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色和历史风貌,同时加强村落的整体规划和管理。

同时,在修缮过程中,也要注重绿色环保和能源节约,对于古建筑的修缮材料和供应应以环保为前提,同时合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后续的开发提供支持。

二、开展文化遗产教育和旅游。

传承是保护的重要环节。

对于培田古村落而言,需要加强文化遗产的教育和宣传,让更多的游客和本地人了解古村落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培养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和兴趣。

同时,开展旅游业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可以通过旅游经济的手段带动地方经济、改善民生。

但是,开展旅游也需要遵循保护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和群众化,对游客的数量和旅游项目的质量进行科学控制,实现良性循环。

三、整合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需要在保护、开发和利用之间寻求平衡点,既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又满足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仅仅依靠某一个方面的推动,无法长期维系古村落的发展。

因此,需要整合各种资源,体现政府、企业和社会的合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公益,同时保留古村落的文化、历史和生态价值。

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需要时间、资源和长远目标的支持,需要各方的齐心协力和长远规划。

古村落汇报材料

古村落汇报材料

古村落保护与发展汇报材料一、背景介绍古村落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开展了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保护现状1. 古建筑保护:我们对古村落内的古建筑进行了全面普查和登记,建立了详细的档案。

同时,采取修缮、加固等措施,对濒危古建筑进行了抢救性保护,有效延缓了古建筑的衰老速度。

2. 历史环境保护:我们注重古村落整体历史环境的保护,对古街道、古树名木等进行了保护,恢复了部分历史景观,提升了古村落的整体风貌。

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们深入挖掘古村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包括传统手工艺、民间表演艺术、民俗节庆等,并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活动,进行了宣传推广。

三、发展措施1. 旅游开发:我们充分利用古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通过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增加旅游收入,为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 文化创意产业:我们鼓励和支持古村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如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建设文化创意园区等,为古村落注入新的活力。

3. 生态农业:我们结合古村落的自然环境优势,发展生态农业,推广绿色农产品,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古村落的经济发展。

四、未来展望我们将继续加强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完善保护机制和政策措施。

同时,积极探索古村落发展的新路径,推动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我们期待通过不懈努力,让古村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更大贡献。

五、结语古村落是我们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和发展古村落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让我们携手努力,共同守护这些历史文化的瑰宝,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加丰富的文化遗产。

《古村落空间形态的演进与保护发展研究》范文

《古村落空间形态的演进与保护发展研究》范文

《古村落空间形态的演进与保护发展研究》篇一一、引言古村落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古村落的空间形态及其保护发展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旨在探讨古村落空间形态的演进历程,分析其保护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以期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二、古村落空间形态的演进历程1. 古村落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古村落的形成多受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初期的空间形态多呈团状或带状分布。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村落逐渐扩大,形成初步的空间结构。

2. 古村落的扩张与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村落的空间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一方面,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了村落的扩张,新的建筑和设施不断涌现;另一方面,传统建筑和空间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古村落的空间形态在扩张中寻求平衡。

3. 现代古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现代古村落的空间形态呈现出多元化、复合化的特征。

一方面,传统建筑和空间得到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现代建筑和设施与古村落的空间形态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现代古村落景观。

三、古村落保护发展的必要性1.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古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保护古村落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古村落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魅力,通过开发旅游产业,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村民收入水平。

3. 维护生态平衡古村落多位于自然环境优美的地区,保护古村落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古村落保护发展的策略与措施1. 规划先行,科学布局制定古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明确保护范围、重点和发展目标,科学布局空间形态,确保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2. 传承文化,弘扬特色加强传统建筑和空间的保护,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古村落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提升古村落的文化价值。

3. 发展旅游,促进经济开发古村落的旅游资源,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作者:李榕儿苏琳李嘉瑞苏慕洁蔡佳媚来源:《丝路视野》2020年第08期摘;要:在当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时代背景下,被称为“传统文化明珠”的古村落正面临着消亡的困境。

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问题成为关注重点,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成为重要的现实问题。

以潮州市龙湖古寨为例,通过对龙湖古寨的历史文化、建筑风格、当前发展情况的分析,提出龙湖古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展保护等措施,通过发展特色旅游业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更好地传承当地文化,试图为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对策。

关键词:古村落;文化传承;旅游;保护与发展中共中央办公厅曾指出了“实施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工程,做好原著民居、传统建筑、革命文化纪念地、工业遗产保护工作”。

同年10月,在第十九次人大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以及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曾多次强调,要实现精准扶贫、振兴乡村,就要特别保护好古村落。

这对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都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和深远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采用多种有效措施对古村进行保护和发展,扎实有序地推进对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实现古村落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能够留住“美丽乡愁”,更是可以激发乡村发展新活力。

现如今,如何更好地保护与发展古村落成为热门话题。

对于这一热门话题,以潮州龙湖古寨为例,将作进一步地分析,为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一、龙湖古寨的概况2019年2月,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公布了第六批广东省古村落具体名单,名单中共43个,其中潮汕地区共有8个村落入选。

作为广东三大民系古村落之一的龙湖古寨,地理位置优越,使得侨乡文化得到积淀和发展,龙湖古寨作为潮汕古村落的代笔也逐渐在古村落文化中独树一帜。

习近平总书记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诗中,勾起了离人对故土的眷恋。

正因如此,人们对保护好古村落的关切度比以前要高涨了许多,同时可见古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建筑形态与历史特点1.建筑形态龙湖古寨位于潮汕地区,韩江中下游地段,自古寨建寨以来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现在仍然有保存较为完好的古建筑100多座。

古寨整体呈现带状,由南向北走向,面积大约为1.5平方公里,据了解古寨共有三街六巷,寨内的庭院别具一格,精巧绝伦,而庭院前面的千年老榕树,也增添了不少的色彩。

古寨内部道路通畅、庭院整齐统一,古寨的建筑风格与古代潮州府很相似,当地人把龙湖古寨称为“潮州小城”。

龙湖古寨的结构甚是奇妙,中间直街酷似“龙脊”,古寨周边围绕着韩江水、池塘湖水,故称为“龙湖”,直街的东西面各有“三街、六巷”,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工整格局,从先人对古寨结构的命名就可以看出九宫八卦这一结构特色;古寨的街巷中,有祠堂、府邸和商贾豪绅总计100多座。

2.历史特点龙湖又称“塘湖”,古寨的西、南、北面都是池塘,故得此名。

根据《海阳县志》的记载,古寨的建设应从南宋绍兴二年以前开始纪年,经过近百年的龙湖古人建设,已经初步呈现出“城寨”的规模。

直到明嘉靖年间,为了防御倭寇的入侵,同時古寨古人为了自卫,古寨筑起外墙,同时为了人员走动、物资运输的通畅,龙湖古寨逐渐形成了“三街六巷”的工整布局。

古寨中有数百座宗祠、府第、宫庙等多样功能的庭院,是研究潮州文化的重要途经,其中潮州的移民、商业、建筑、民俗等文化都可以在龙湖古寨中显现。

龙湖古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古寨居民姓氏繁多,顶峰时期有72姓,到了如今大约为21姓;二是科举举士较多,据记载古寨曾有进士、举人一百多人,是华南列村举士之首,可惜后经“破四旧”,细究后进士、举人仅剩53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冠军型探花姚宏中的“直言不讳而被下压名次”,可见古寨文化底蕴之深厚;三是府第祠堂居多,如今依然留有五十余座,所建府第祠堂不仅多而且独树一帜、尊师重道,如“阿婆祠”女性祠堂、“先生祠”老师祠堂在国内极其罕见,可见龙湖古寨的祠堂之独特,是弥足珍贵的文化瑰宝;四是书院、书斋多,可寻踪迹的书院、书斋有三十余处。

其中著名的“友竹居”和“读我书屋”在全国也是享有盛名;五是学田多较多,明朝间光龙湖书院的学田就达736亩,潮汕地处南方荒蛮之地,学子上京赶考需大量金钱支撑,学田多可为学子提供充足的金钱赴京赶考。

(二)文化价值传统古村落是民间文化生态中的“博物馆”,是我们民族的“根性文化”。

近年,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少古村落被肆意拆除和改建,甚至有些古村落已经完全变成了新的现代化建筑,失去了原本应有文化蕴藏。

可以说,忽视乡村价值另起炉灶的生态文明建设或者和谐社会建设,是无“根”的文化,往往成为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

对古村落的保护,不仅仅是留住了我们赖以回忆的乡愁,更重要的是还留着了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根”,保留了大量的历史文化信息。

古寨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古寨旧居、祠堂繁多,蕴含的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历史文化,都具有很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龙湖古寨古代建筑文化,也是潮州古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古寨里有数百个祠堂、官第、商楼、寺庙、房屋等,著名的祠堂是徐石的祠堂,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潮州传统建筑(潮汕传统民居,即面向天井的前后四栋主楼,即每侧都有一个类似于“金”字的房间角落,类似于北京四合院)的四点金图案的扩展,分为四步布局,中心轴顺序包括大门、第二大厅、中间大厅和后大厅,以徐石祠堂为代表研究古寨里面的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了解到潮汕地区的建筑特色。

二、龙湖古寨的现有政策2003年,龙湖古寨被列为全省旅游重点扶贫项目。

自启动项目后,潮州市潮安区依托古寨资源,在河里开发的基础上,积极招商引资,努力将其打造成国家“3A”旅游区;2004年,国家甲级旅游策划机构编制成《龙湖古寨旅游区旅游规划》;2006年,被列为“中国民俗摄影协会采访创作基地”; 2012年,入选了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成为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村落。

旅游资源的发展,使古村落文化得到发扬、传承;对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始终遵循着保存古建筑原始风貌。

三、龙湖古寨旅游发展分析(一)龙湖古寨旅游发展优势1.古寨历史悠久,古建筑风格保存完整,文化底蕴深厚初创于南宋绍兴二年以前,到明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入侵,形成了“三街六巷”的格局,寨中有数百座宗祠、府第、宫庙等古建筑。

至今仍完整地保存着一百多座,是研究潮州移民、建筑、民俗文化的大型民居聚落,寨中的建筑既体现了宋、元、明、清各时期的异类建筑风格,又凝聚了木雕、石雕、彩绘等典型的潮汕民间工艺。

龙湖古寨是游客感受中国历史的特色景点。

2.国家重视度高,媒体关注度大2003年,龙湖古寨被列为全省旅游重点扶贫项目;2004年,国家甲级旅游策划机构编制成《龙湖古寨旅游区旅游规划》;2012年,入选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

近几年随着政策的关注,龙湖古寨也广泛受到媒体的关注,更多媒体到龙湖古寨拍摄,宣传当地文化,除了潮汕当地媒体,还有各地的媒体前往古寨,其中,中央第四套节目《记住乡愁第一季》第三十五集,龙湖古寨——感恩三春暖,将古寨文化展现在全国观众面前,龙湖古寨更有自己的宣传片以及纪录片,曾有首届农民书画作品巡回展走进龙湖古寨,更有省、市调研组进入龙湖古寨。

3.地方特产资源龙湖古寨从明天启年间就种植龙眼、麻竹等作物,盛产“潮州柑”水果,远销海外,为古寨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麻竹的种植,随之也产生了以竹为原材料的传统手工艺制品,如竹灯笼、箩筐、潮绣等手工艺品,龙湖炖糕、龙湖酥糖、落汤钱等地方小吃,沿用传统手艺,传承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4. 国家大局政策机遇随着国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对古村落的重视,龙湖古寨作为广东十大最美古村落之一,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当地政府更是进古寨调研寻找更好的发展方式。

潮州市政府提出了大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树立“相约广济古桥,走进潮人故里”的品牌形象,将旅游业培育现代服务业龙头产业、潮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5. 潮汕旅游业带动发展2019年,潮州前三季度实现了地区生产总值815.97亿元,增长了5.3%,其中,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66.11亿元,增长了5.9%。

目前旅游业是潮州的重要经济增长支柱,旅游市场畅旺,全市实现旅游收入共计198.6亿元,增长了26.5%;接待海内外游客共计1362.5万人次,增长了27%,潮汕地区特色景区多,就潮州而言,牌坊街、湘子桥等皆是特色景区,游客众多,旅游团借此常将龙湖古寨作为潮州游览景区旅游线路之一,促进也带动龙湖古寨的旅游。

(二)龙湖古寨旅游发展劣势1.景区缺乏持久的旅游吸引力相较于潮汕其他特色景区,龙湖古寨只能供游客逛特色建筑,拍几张特色照片,偶尔有小卖部卖着龙湖特色小吃,缺乏体验的商业店铺,缺乏更多的体验店或有趣的项目,这让许多游客走一回,下回便无再次想去的欲望,景区过于单调。

2.景区基础设施不足龙湖古寨虽历史悠久,有特色住宅,祠堂众多,但景区却少有介绍,历史浓厚却缺乏历史故事讲解,游客可能存在游览完全程却对龙湖古寨的故事一无所知,同时,龙湖古寨缺乏休闲静坐之地,大多私人住宅以及祠堂,大夏天若白天去龙湖古寨,缺乏休闲乘凉之地;景点的管理与经营模式存在较为严重的缺失,古寨中看守的人多为老年人,不擅讲普通话,与游客无法正常沟通,而且对外开放的宗祠,经常处于半关闭的状态,给游客造成困扰;景区四周基础设施缺乏,没有规整的停车场,没有规范的管理。

3.开发规划短期化目前,龙湖古寨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重新修缮了却没有更好的发展,作为一个免费景点,无更多商户,旅游收入较低,多年来发展停滞不前,没有长远的规划计划,没有更好的发展策略。

4.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现象明显进入古寨较为沉闷,路上的行人多为老年人,甚至很多老年人担任了龙湖古寨内的相关工作人员,祠堂管理人员更多的是老年人;青壯年劳动力少,老人和儿童数量不断地增加,使得当地的旅游业发展欠缺了新的活力。

四、龙湖古寨旅游发展策略(一)传承历史文化1. 宣传景区历史文化内涵龙湖古寨历史悠久,历经各朝代的洗礼,存在浓厚的文化内涵,许多坊间故事发生在龙湖古寨,却为世人不知,游客只知道龙湖古寨有“阿婆祠”“夏雨来故居”等特色建筑,却不知其中蕴藏的历史故事。

龙湖古寨除了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外,也蕴含着较高的艺术价值。

2. 传承文化习俗在潮州各地不同的节日有各自的庆祝方式,龙湖也不例外,可以将传统的庆祝方式与景区旅游相结合,例如潮州牌坊街在元宵节有大型花灯观赏,许多游客更是慕名而至,与此同时,龙湖古寨可以将自己村落的节日庆祝方式作为特色宣传,不仅会增加游客带动发展,更是宣传了龙湖的文化习俗。

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龙湖古寨作为一个免费景区,说是旅游景区,但管理却太过随意,无规模的停车场,无正经的安保措施,更无统一的管理模式,景区附近也缺乏像样的旅舍,古寨想要更好发展与保护,周边的基础设施应该完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