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很有参考价值的浙江自然基金标书 重点资助

合集下载

浙江自然科学奖推荐书

浙江自然科学奖推荐书

浙江省自然科学奖推荐书推荐号: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奖励类别:推荐书版本:二、项目简介三、主要科学发现(围绕代表性论文、专著、发明专利的核心内容、简明、准确、完整地进行阐述。

不超过4页、按模板四、第三方评价五、项目第一完成人情况六、项目第一完成单位情况项目第二完成单位情况项目第三完成单位情况七、推荐单位意见(专家推荐不填此栏)八、知识产权证明目录(授权发明专利)注:请不要录入未授权发明专利、已经终止或无效的发明专利、以及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等。

九、主要论文、专著目录(不超过10篇)承诺:第八、九部分的授权发明专利、论文(专著)用于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完成人的发明专利发明人、论文专著作者的同意。

第一完成人签名:十、代表性论文专著被他人引用的情况(不超过10篇)附件:1. 知识产权证明;2. 代表性论文、专著等;3. 他人引用的代表性论文、专著;4. 引用查新报告;5. 其他证明。

《浙江省自然科学奖推荐书》填写要求《浙江省自然科学奖推荐书》是省自然科学奖评审的基本技术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应严格按省科学技术厅年度推荐通知,按照推荐书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填写。

对形式审查不合格的项目,限时进行补正,经补正后仍然不合格的项目,将不提交评审。

《浙江省自然科学奖推荐书》包括电子版推荐书和书面推荐书2种形式。

电子版推荐书包括主件(第1至第10部分)和附件(第11部分),须按要求在线填写和上传。

推荐书主件从推荐系统中直接生成并打印,内容应与电子版推荐书相关内容一致,其中,1份推荐书主件和所有附件装订成册,附件大小规格应与推荐书一致,勿再另附加封面,页面大小为A4(高297毫米,宽210毫米),文字及图表应限定在高257毫米、宽170毫米的规格内排印,左边为装订边,宽度不小于25毫米,正文内容所用字型应不小于5号字。

《浙江省自然科学奖推荐书》填写要求如下:一、项目基本情况1.专业评审组:依据《省自然科学奖专业评审组评审范围》,由系统自动生成。

2017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拟资助项目清单

2017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拟资助项目清单
石墨烯纳米存储器的电沉积制备及其在防护涂层中的应用
21
浙江大学
吴勇军
Z17E020009
核壳结构高储能密度复合电介质陶瓷的性能调控及内在机理研究
22
浙江大学
金志江
Z17E050005
复杂工况减温减压系统噪音发生机理和降噪技术研究
23
浙江大学
卢琴芬
Z17E070001
高载重量无绳垂直提升系统永磁直线同步电机关键技术研究
15
浙江大学
张兴旺
R17B060006
分级结构光电催化电极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6
浙江大学
赵和平
R17B070001
甲烷厌氧氧化耦合六价铬生物还原过程研究
17
浙江大学
谷岩
R17C090004
Lin28对成体神经干细胞与神经发生的调控机制
18
浙江大学
陈才勇
R17C110001
红细胞铁稳态的维持与调控机制
19
24
浙江大学
肖俊
Z17F020007
异构三维人体运动数据融合重用理论研究与应用
25
浙江大学
王跃明
Z17F030003
基于EEG动态源成像和脑连接的癫痫灶自动定位研究
26
浙江大学
徐杨
Z17F040003
锗/硅量子点-石墨烯红外单光子倍增高速光电探测器的研究
27
浙江大学
斯科
Z17F050005
面向血脑屏障机制研究的扰动补偿纳米分辨显微方法
31
浙江大学
董辰方
Z17H160003
单胺氧化酶A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
32
浙江大学
金洪传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科研基金项目标书一份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科研基金项目标书一份
ABC转运蛋白根据序列和结构同源性,可分为ABCA~ABCG七个亚家族[4]。其中对ABCB1、ABCC1、ABCC2、ABCG2等研究较为透彻。
1.1 调控ABCB1的表达
ABCB1(multidrug resistance protein 1/P-glycoprotein,MDR1/P-gp,P-糖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170KD的磷酸糖蛋白,属于ABC跨膜转运蛋白超家族一员,它可以转运包括药物、多肽、类脂等在内的数百种结构各异的复合物,从而影响药物的摄取和分布,是MDR经典机制之一[5]。Zhu等[6]首次报道了miRNA通过调控MDR1/P-glycoprotein的表达调节耐药性。作者发现MDR细胞株A2780DX5和KB-V中miR-27a和miR-451的表达量相对于其亲本A2780和KB-3-1显著上调。用miR-27a和miR-451反义核苷酸转染A2780DX5细胞后,P-gp和MDR1 mRNA的表达均降低。相反,拟miR-27a和miR-451寡核苷酸处理后却使A2870中MDR1的表达量增加。细胞对P-gp转运药物的敏感性和细胞内药物蓄积量在转染反义miR-27a和miR-451后均增加,从而证明miRNA通过MDR1/P-glycoprotein调节MDR。
2.2 PTEN
PTEN作为一个重要的肿瘤抑制基因,可通过PIP3途径、FAK途径、MAPK途径等发挥其脂质磷酸酶和蛋白磷酸酶活性,诱导细胞凋亡。Liang等[17]在探究miR-19是否参与调节细胞MDR和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时,发现miR-19在三种MDR细胞MCF-7/TX200、MCF-7/VP-16、MCF-7/MX100中的表达均高于其亲本MCF-7,miR-19a的表达与PTEN成负相关。应用miR-19a抑制剂可使MDR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体内应用化学修饰的miR-19a抑制剂LNA-antimiR-19a可使细胞对化疗药物敏感,说明miR-19a可通过调节PTEN从而调节MDR。

2011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拟资助项目公示重、一般名单

2011年度省自然科学基金拟资助项目公示重、一般名单

刘志坤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省农业科学 院 浙江师范大学
Z3110509
汪得凯
Z6110203
陆立军
Z6110786
朱绪鼎
浙江师范大学
Z2111261
陈棣
浙江中医药大学
二、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
Y1110644
项 目 名 称
面向海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的海量不确定时空 概率查询技术研究 舟山渔场附近海域营养盐补充与再分配的数值 研究 高温消毒下海水基体的营养盐环境质控样稳定 性的研究 象山港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及 其环境指示作用研究
鲁阳
浙江大学
Z1110196
张冬仙
浙江大学
Z1110222
黄志义
浙江大学
Z1110276
何建军
浙江大学
Z1110330
李尔平
浙江大学
Z1110393
杨克己
浙江大学
Z2110006
人巨细胞病毒长独特序列 128 功能及其作用 "miR-29-TF-E6、 E7"在人乳头瘤病毒癌基因致癌 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细胞内外前 B 细胞克隆增强因子在脑缺血急性 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人类卵子发生的表观遗传重编程及其调控机制 研究 监测诱导多功能干细胞 (iPSC) 治疗的双模式分 子影像技术开发 基于调控胶质细胞糖代谢防治癫痫的药物新靶 标研究 信号转导蛋白 Smad7 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和分 子机理 有机小分子诱导胚胎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类肝细 胞及作用机理研究
宁波大学
Z4110347
向卫东
温州大学
Z2110521
孙中生
温州医学院
Z2110700
陈捷光
温州医学院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拟资助的重点项目清单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拟资助的重点项目清单
Z3090039
水稻条纹病毒编码的SP蛋白的寄主互作因子鉴定及互作机理
吴建祥
浙江大学
16
Z3090191
蝶蛹金小蜂寄生及其毒液对寄主细胞免疫相关基因表达的作用机理
叶恭银
浙江大学
17
Z3090295
基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植物养分及非生物胁迫下的生理信息快速检测机理和方法研究
何勇
浙江大学
18
Z3090301
宁波大学
4
Z1090373
面向车载燃料电池的醇类重整制氢微反应器设计与制造基础研究
梅德庆
浙江大学
5
Z1090423
基于标准神经网络模型的织机经纱张力控制策略研究
张森林
浙江大学
6
Z1090461
多源异质工程文档的内容理解与语义检索
林兰芬
浙江大学
7
Z1090532
海藻核诱变富集油脂及制取生物柴油的机理研究
徐晓虹
浙江师范大学
37
Z6090150
图的结构和若干参数的研究
王维凡
浙江师范大学
38
Z6090556
人造血管内血液复杂渗流机理研究
吴锋民
浙江师范大学
39
Z2091224
基于组合微透析方法的参附汤药效物质基础研究
熊耀康
浙江中医药大学
40
Z4090462
场诱导链式自组装接枝合成低缺陷超长一维纳米材料
葛洪良
大规模医学图像数据处理算法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
梁荣华
浙江工业大学
30
Z1091027
复杂载荷作用下结构疲劳全寿命预测新模型研究
高增梁
浙江工业大学
31

2008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第一批资助项目清单

2008年度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第一批资助项目清单

Y2080631 Y2080636 Y2080713 Y3080126 Y2080618 Y5080070 Y2080020 Y2080274 Y5080300 Y3080005 Y3080102 Y3080103 Y3080158 Y3080175 Y3080361 Y3080378 Y3080452 Y3080471 Y3080479 Y3080489 Y3080492 Y3080495 Y3080497
石杉碱甲的生物合成酶研究:千层塔Ⅲ型聚酮 合酶的基因克隆与功能探讨 纳米中药的潜在毒性危害及其毒性机理研究 宫内和哺乳期接触类二恶英多氯联苯对雄性仔 鼠生殖发育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高脂血症长爪沙鼠模型的建立及其ApoE基因遗 传多样性的研究 水蛭对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及斑块纤维帽VSMC凋 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水稻适雨灌溉技术研究 大萼香茶菜甲素抗白血病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TGF-β1和rhBMP-2复合纤维蛋白胶促进种植体 骨组织界面形成实验研究 区域背景地区降水中有机酸对降水酸化的影响 研究 转基因家蚕丝腺生物反应器表达畜禽用免疫佐 剂研究 固态培养条件下新菌株多节孢纤维素酶的研究 菜用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遗传研 究及育性相关基因的分子标记 I型鸭肝炎病毒抗原表位研究 草莓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调控研究 水稻双剑叶突变体的基因克隆及其功能研究 春兰试管内开花调控及花发育关键基因LEAFY表 达研究 坚果多酚类物质的抗氧化活性与构效关系研究 抑制消减杂交法分离草莓抗炭疽病致病菌 C.gloeosporioidesr的候选基因 水稻半内颖突变体的基因定位及其制种应用 内源一氧化氮影响水稻光合作用的分子机制 水稻双籽粒突变体的基因定位克隆及其育种利 用 浙江省大麦地方品种遗传图谱构建及赤霉病相 关基因的QTL分析 湖羊ISG15基因多态性与免疫性状的关联分析

浙江基础公益研究资助项目表

浙江基础公益研究资助项目表

LR18B030002 负载型金属纳米催化材料的设计与开发 LR18B030003 对称破缺金属材料的显微结构、生长机制和催化性质 LR18B040001 基于自催化单体的抗菌聚酯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1 -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LR18E010002 铁基超稳非晶合金的制备和软磁特性研究 LR18E020001 高效聚硫离子转化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对锂硫电池的性能增 强机理研究
LR18E030001 高分子可逆形状记忆效应的数字化光编译 LR18E030002 化疗与免疫治疗一体化药物输送系统的构建和抗癌研究 LR18E050001 编织复合材料预成型体制造及其增强机理研究 LR18E050002 基于折纸技术的新型管道变形机制与驱动方法 LR18E050003 柔性自适应动态平衡系统的冲击动载协调分配问题的基础研 究
钱兆生 程党国 李砚硕 王齐 徐娟 陆新江 郭行 沈立 林爱福 刘婷 黄智慧 谢丽娟 黄健华 李永夫 焦晶晶 陈卫 曹锦轩 杨武 白雁 张雪峰 王军强 杨植 赵骞 唐建斌 吴震宇 张征 李研彪
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工商大学 浙江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宁波大学 浙江大学 国家海洋局 第二海洋 研究所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中国科学院 宁波材料 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温州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
- 2 -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60001 光热协同 CO2 和 H2O 合成碳氢燃料热动力学与能质传输 LR18E070001 基于氮化镓功率器件的 MHz 高效高密度 DC-DC 变流方法研究 LR18E080001 多向耦合动应力路径下海涂围垦区欠固结软粘土长期循环应 变累积特性及现场实测研究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管理实施细则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管理,根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结合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资助工作特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主要资助围绕浙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对开拓发展高技术产业或提升特色优势产业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以及对提高人口素质和人们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的基础研究。

第三条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要体现紧密围绕“浙江目标”的原则,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有效利用国家、省部现有科学研究基地的条件,充分发挥中青年学术骨干的作用,积极开展实质性的国内外合作与交流。

资助期限为3-4年;资助经费重点项目一般为35-40万;重大项目一般为50-70万。

第四条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自然科学基金会)按照浙江省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规划的要求,在广泛听取科技人员建议的基础上,组织专家论证,确定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资助的研究方向,引导申请。

第五条省自然科学基金会鼓励高等学校、科研单位和产业部门开展联合研究,并积极争取与政府其他部门、企业和学术机构等联合资助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

第二章申请与受理第六条凡符合《规定》要求,并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科技人员,均可根据当年申请通告和指南要求提出申请项目。

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申请者必须是项目实际主持人。

第七条申请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应提出明确的研究目标、创新的学术思想、合理的研究方案,申请者和项目组有厚实的研究工作基础和良好的研究条件。

第八条项目依托单位(以下简称依托单位)须按照《规定》和申请通告的要求对申请书进行审核,将申请书报送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自然科学基金办)。

第九条省自然科学基金办常年受理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的申请,并集中进行评审。

第三章评审与批准第十条省自然科学基金办组织申请项目的初审。

对不属于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资助方向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申请,不予继续评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二OO六年制基本信息项目组主要成员2.高级、中级、初级、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及参加单位数由申请者负责填报,总人数自动生成;3.第一人必须是申请者,信息从前面自动读入,但每年工作时间必须手工录入。

个人介绍:申请经费预算 20.0 万元号)。

申请者承诺:我保证:(1)申请书内容是真实的;(2)恪守科学道德,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3)项目组成员知晓申请书内容,并自愿参与研究工作;(4)已如实填报申请者正在主持的国家和省部资助经费在20万元及以上的研究项目名称、来源和研究期限;(5)如果获得资助,我将履行项目负责人职责,严格遵守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切实保证研究工作时间,认真开展工作,按时报送有关材料。

若填报失实或违反规定,本人将承担全部责任。

签字:日期:项目依托单位承诺:已按规定对申请人的资格和申请书内容进行了审核。

申请项目如获资助,我单位保证对计划实施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工作时间等条件给予保障,严格遵守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有关规定,督促项目组遵守科学道德和伦理道德的基本原则,督促项目负责人和本单位项目管理部门按照规定及时报送有关材料。

依托单位公章日期.正文撰写提纲1、项目名称天然来源新型抗肿瘤药物先导的快速识别研究2、研究工作对浙江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意义中草药(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研究是发现与创制新药的一条重要途径,一直令人关注。

长期以来,该研究获得了许多极具应用价值的新型药物如紫杉醇等或其他药物先导化合物如鬼臼毒素等, 为人类健康做出了贡献。

数十年来,我国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天然药物的创新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由于中草药化学成分一般都十分复杂,传统的研究模式(科技条件限制)往往只关注含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化学成分,且其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与药效验证实验往往是脱节的;这种方式经常会形成费时费力的无效分离;既大大降低了从中草药有效成分出发创制新药的效率,又往往会忽略一些含量极其低微的新型有效成分;而这些新的微量有效成分很可能是新型药物先导的重要源泉。

因此,在中草药有效成分的研究过程中,必须充分借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发展与建立微量水平上的生物活性成分快速识别的新方法,才能突破传统研究模式的制约,加大寻找与发现新型药物先导的可能性。

在药物(西药)的研究中,曾发展通过筛选化学库(组合库、化合物库)来寻找及优化药物先导(西药)的新技术[1],这一研究途径可改变传统的逐一合成或分离提取、逐一纯化及逐一识别的模式,从而加快了药物先导化合物出现的速度,这一技术也为中草药有效成分(天然的复杂的化合物库中的某些特定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在快速筛选化合物库的新技术中,基于生物亲合等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分析的靶向筛选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其中一些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酶或蛋白等常常作为靶标分子而被研究;这种基于靶标分子与药物分子(配体或抑制剂)的相互作用的体外生物活性筛选,便形成一种十分灵敏的生物活性分子的快速发现的途径,这一研究方法的成功应用除一是要选择合适靶标分子,二是要寻求与之匹配的活性分子定性检测的高灵敏度的分析方法,飞速发展的现代质谱技术如电喷雾电离结合高分辨技术质谱(ESI-HRMS)等因其具有快速,灵敏度高以及易与分离手段(如HPLC)联用等特点正成为现代药物研究最重要的分析手段之一[3-4]。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与创制是关系到人类健康的重大课题之一,而从中草药出发寻求与发现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肿瘤药物一直是医药行业极为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如前所述,在传统的中草药有效成分研究基础上,尽快开展微量水平上的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将大大丰富抗肿瘤药物先导的新源泉,在我们前期的研究中,本课题组曾以拓扑异构酶以及微管蛋白作为靶分子,结合质谱分析对一些抗癌药物分子进行了成功的筛选与分析[5-6],然而由于拓扑异构酶,微管蛋白的活性保持较为困难,因此基于这些靶标分子的活性成分筛选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为了探讨并建立更具应用前景的微量新型天然来源抗肿瘤活性成分筛选与分析一体化的新途径,合适靶标分子的选择与应用一直是我们极为关注的问题。

近年来癌基因蛋白产物Src的发现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由于Src蛋白含有两种主要形式即病毒癌基因表达蛋白v-Src与细胞原癌基因表达蛋白c-Src,c-Src蛋白的表达和活性异常是某些肿瘤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而v-Src蛋白本身就能诱导细胞的转化与肿瘤的发生;因而研究开发Src蛋白抑制剂作为强效肿瘤抑制剂已成为目前国际医药界广为关注的亮点[7-8]。

为此,本项目拟以基因工程获得的具有激酶活性的病毒癌基因表达蛋白-v-Src作为蛋白质靶标分子, 在分子水平上对中草药中的一些新的微量抗肿瘤活性分子进行靶向筛选, 结合高分辨质谱及液质联用分析手段,对这些活性分子进行分析确定,从而发展并建立微量水平上的天然来源新型抗肿瘤药物先导的快速识别新途径。

浙江省药用植物资源分布极其丰富,对这些药物,除需要充分发挥传统的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方法优势外,还需尽快借鉴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方法,开辟新的研究思路,将为我省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奠定扎实基础并提供一条可行的捷径。

本项目研究将为寻找发现新药先导提供新途径,为促进我省乃至我国医药事业的振兴与发展做出贡献,课题的实施既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又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本项目研究目标及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项目研究目标:本项目拟以浙江民间抗癌药用植物体为研究对象,以v-Src蛋白作为靶分子,对天然来源抗肿瘤活性分子进行快速筛选,结合高分辨质谱及液质联用技术对这些分子进行分析确定,以建立微量天然来源抗肿瘤药物先导的快速识别新途径,并应用该途径寻找发现一系列具有应用前景的抗肿瘤药物先导。

与申请者研究工作长期目标的关系:申请者长期从事(天然)药物化学研究,围绕新的生物活性分子的寻找与发现这一研究方向,进行了以下的研究工作:1)近几年通过10余种药用植物的植化研究,分离得到80多种新化合物,其中10余种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新的生物活性分子,在国际知名专业学术期刊《Phytochemistry》、《Steroids》、《Journal of Natural Products》,《Tetrahedron letters》 (影响因子均大于 2.0) 以及《Planta Medica》上发表了多篇论文;2)在天然来源生物活性成分分离与分析研究中进行大量的积累:进行了新的逆流色谱技术研究与开发并应用于天然药物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的研究中,其成果在《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影响因子:IF为3.35)发表了论文6篇;负责承担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氧化植物多酚的逆流色谱分离方法研究”(2005-2007)项目;应用质谱及其联用技术开展了生物活性分子筛选与分析研究等一系列探索工作,分别在《Analytica Chim.Acta》, 《Rapid Communications in Mass Spectrometry》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3)发展与建立了生物活性分子在线分离分析的新途径,进行了抗癌药物分子的靶向筛选与快速鉴定等研究探索,其研究成果已在《Analytical Biochemistry》, 《科学通报》,等杂志上发表,目前有一篇论文已递交美国《Analytical Chemistry》(影响因子:IF为5.45); 负责承担了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质谱在天然抗肿瘤活性成分快速筛选与分析中的应用”(1999-2001)与“天然来源抗肿瘤活性成分靶向筛选与质谱分析”(2004-2006)项目。

4)课题组通过绿色合成途径开展了天然活性分子的合成与衍生以及目标生物活性分子的药物合成等研究工作,迄今已在《Organic Letters》(影响因子:IF为4.19)发表论文3篇;在《Bioorganic and Medicinal chemistry Letters》、《Tetrahedron》、《European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影响因子均大于 2.0)等其他杂志上发表论文多篇。

5)基于靶向筛选必须拥有高效的新型蛋白靶标的原则,近期与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相关课题组开展了合作研究,并于2006年在国际着名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影响因子:IF为6.35)发表论文一篇。

总之,寻找与发现新的药物先导是我们研究的重要课题,为了顺利实施该课题,发展与建立新的研究途径与方法,归纳总结科学规律并促进学科发展,一直是我们研究工作的长期目标。

天然来源抗肿瘤化合物是我们在长期的天然药物研究中极为关注的一类活性成分,这不仅是因为抗肿瘤活性成分在天然药用植物中分布较广泛,具有复杂的结构多样性,对其研究必将大大促进天然药物化学(有机结构分析)研究技术与方法的发展与更新,既可丰富天然有机(药物)化学理论内容,更重要的是对这类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可大大丰富抗癌药物先导的源泉(为药物合成提供靶标)从而为创制新药奠定良好基础,为我省、我国的医药事业做出贡献。

在我们近期的相关研究中,我们从一些药用植物中得到的一系列具有抗肿瘤活性化合物,并申报了专利,这些化合物拥有多类结构骨架如萜类、糖苷以及黄酮等,多数新结构含量甚微,其分离分析颇为艰难,常规的正反相层析与高效液相制备要么效果不佳要么代价太大,因而发展微量水平上新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分析的新途径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鉴于此,本项目拟以v-Src 蛋白作为靶标分子,基于该靶分子与抗肿瘤活性分子的相互作用进行中草药中抗肿瘤活性成分的靶向筛选,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上述筛选出的成分进行在线分离分析与鉴定,从而发展与建立关于天然来源抗肿瘤活性成分快速识别的新途径。

本项目的实施是我们长期研究目标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4、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进度安排研究内容:浙江省原生的兰科植物石豆兰属和石斛属植物广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hlecht)与细茎石斛(Dendrobium.moniliforme)等几种植物根茎的乙醇提取物在体外抗肿瘤实验中,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人宫颈癌细胞和人早幼粒白血病HL60等细胞株呈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在已展开的植物化学研究中,我们从几种植物的富含成分中分离得到一系列9,10-二氢二苯并[b,f]氧杂卓类化合物与单体毛兰素(Erianin)、毛兰菲(Confusarin)等,这些化合物均显示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