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八年级的上册的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卷及答案.docx

合集下载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果()P m 3,2m 4++在y 轴上,那么点P 的坐标是( )A .()2,0-B .()0,2-C .()1,0D .()0,12.一次函数24y x =+的图像与y 轴交点的坐标是( )A .(0,-4)B .(0,4)C .(2,0)D .(-2,0)3.在实数|﹣3|,﹣2,0,π中,最小的数是( )A .|﹣3|B .﹣2C .0D .π4.已知-10m 是正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最大负整数m 为( )A .-10B .-40C .-90D .-1605.已知一次函数y =kx +b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且kb <0,则在直角坐标系内它的大致图象是( )A .B .C .D .6.如图,AB ∥CD ,点E 在线段BC 上,若∠1=40°,∠2=30°,则∠3的度数是( )A .70°B .60°C .55°D .50°4.如图,等边三角形ABC 中,AD ⊥BC ,垂足为D ,点E 在线段AD 上,∠EBC=45°,则∠ACE等于()A.15°B.30°C.45°D.60°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DBC=45°,DE⊥BC于E,BF⊥CD于F,DE,BF相交于H,BF与AD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下面给出四个结论:① ;②∠A=∠BHE;③AB=BH;④△BCF≌△DCE,其中正确的结论BD BE2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9.如图,过A点的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相交于点B,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A.y=2x+3 B.y=x﹣3 C.y=2x﹣3 D.y=﹣x+3 10.如图,已知在△ABC,AB=AC.若以点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腰AC于点E,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E=EC B.AE=BE C.∠EBC=∠BAC D.∠EBC=∠ABE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已知a 、b 满足(a ﹣1)2+2b +=0,则a+b=________.2.若二次根式x 1-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3.因式分解:24x -=__________.4.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ax+b 的图象与x 轴相交于点(2,0),与y 轴相交于点(0,4),结合图象可知,关于x 的方程ax+b=0的解是________.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B ≌△COD ,则点D 的坐标是__________.6.如图,已知直线y =ax +b 和直线y =kx 交于点P ,则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y kx y ax b =⎧⎨=+⎩的解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2562x x -≥- (2)532122x x ++-<2.先化简,再求值:a 3a 2++÷22a 6a 9a -4++-a 1a 3++,其中50+-113⎛⎫ ⎪⎝⎭2(-1).3.已知,a、b互为倒数,c、d互为相反数,求31-+++的值.ab c d4.如图,已知AC平分∠BAD,CE⊥AB于E,CF⊥AD于F,且BC=CD.(1)求证:△BCE≌△DCF;(2)求证:AB+AD=2AE.5.如图,在△ABC中,∠ACB=90°,点D,E分别是边BC,AB上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至点F,使EF=2DE,连接CE、AF(1)证明:AF=CE;(2)当∠B=30°时,试判断四边形ACE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6.为保护环境,我市公交公司计划购买A型和B型两种环保节能公交车共10辆.若购买A型公交车1辆,B型公交车2辆,共需400万元;若购买A型公交车2辆,B型公交车1辆,共需350万元.(1)求购买A型和B型公交车每辆各需多少万元?(2)预计在某线路上A型和B型公交车每辆年均载客量分别为60万人次和100万人次.若该公司购买A型和B型公交车的总费用不超过1200万元,且确保这10辆公交车在该线路的年均载客总和不少于680万人次,则该公司有哪几种购车方案?(3)在(2)的条件下,哪种购车方案总费用最少?最少总费用是多少万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B3、B4、A5、A6、A7、A8、A9、D10、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2、x1≥.3、(x+2)(x-2)4、x=25、(-2,0)6、12 xy=⎧⎨=⎩.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43x≤-,数轴表示见解析;(2)12x>,数轴表示见解析.2、-33a+,;12-.3、0.4、略5、(1)略;(2)四边形ACEF是菱形,理由略.6、(1)购买A型公交车每辆需100万元,购买B型公交车每辆需150万元.(2)三种方案:①购买A型公交车6辆,则B型公交车4辆;②购买A型公交车7辆,则B型公交车3辆;③购买A型公交车8辆,则B型公交车2辆;(3)购买A型公交车8辆,B型公交车2辆费用最少,最少费用为1100万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附带答案)精选全文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附带答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1.(4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4分)下列式子中是分式的是()A.B.C.D.3.(4分)下列各式中,由左向右的变形是分解因式的是()A.x2﹣2x+1=x(x﹣2)+1B.x2y﹣xy2=xy(x﹣y)C.﹣x2+(﹣2)2=(x﹣2)(x+2)D.(x+y)2=x2+2xy+y24.(4分)(mx+8)(2﹣3x)展开后不含x的一次项,则m为()A.3 B.0 C.12 D.245.(4分)下列选项中,能使分式值为0的x的值是()A.1 B.0 C.1或﹣1 D.﹣16.(4分)如图,在Rt△ACB中,∠ACB=90°,∠A=35°,点D是AB上一点,将Rt△ABC沿CD折叠,使点B落在AC边上B′处,则∠ADB′的度数为()A.25°B.30°C.35°D.20°7.(4分)若多项式4x2﹣(k﹣1)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A.13 B.13或﹣11 C.﹣11 D.±118.(4分)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是()A.0 B.1 C.2 D.﹣19.(4分)如图,在△ABC中,AB=AC、BC=6,AF⊥BC于F,BE⊥AC于E,且点D是AB的中点,连接DE、EF、DF,△DEF的周长是11,则AB的长度为()A.5 B.6 C.7 D.810.(4分)已知两个分式:将这两个分式进行如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将这两个分式作和,结果记为f1;作差,结果记为g1;(即,)第二次操作:将f1,g1作和,结果记为f2;作差,结果记为g2;(即f2=f1+g1,g2=f1﹣g1)第三次操作;将f2,g2作和,结果记为f3;作差,结果记为g3;(即f3=f2+g2,g3=f2﹣g2)…(依此类推)将每一次操作的结果再作和,作差,继续依次操作下去,通过实际操作,有以下结论:①g7=8g1;②当x=2时;③若f8=g4,则x=2;④在第2n(n为正整数)次操作的结果中:.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有()个.A.4 B.3 C.2 D.1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4分)11.(4分)计算:+(﹣2013)0+()﹣2+|2﹣|+(﹣2)2×(﹣3)=.12.(4分)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与它相邻的一个外角的差是1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13.(4分)若5x﹣3y﹣2=0,则25x÷23y﹣1=.14.(4分)已知x2+y2=8,x﹣y=3,则xy的值为.15.(4分)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16.(4分)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4个整数解,且关于y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正数,则满足条件所有整数a的值之和为17.(4分)如图,在△ABC中,∠ACB=90°,CD为AB边上的中线,过点A作AE⊥CD于点E,过点B作CD 平行线,交AE的延长线于点F,在延长线上截得FG=CD,连接CG、DF.若BG=11,AF=8,则四边形CGFD的面积等于.18.(4分)对于一个各位数字都不为零的四位正整数N,若千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3,百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3倍,那么称这个数N为“三生有幸数”,例如:N=5321,∵5=2+3,3=1×3,∴5321是个“三生有幸数”;又如N=8642,∵8≠4+3,∴8642不是一个“三生有幸数”.则最小的“三生有幸数”是.若将N 的千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互换,百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互换,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那么称这个新的数为数N的“反序数”,记作N',例如:N=5321,其“反序数”N′=1235.若一个“三生有幸数”N的十位数字为x,个位数字为y,设P(N)=,若P(N)除以6余数是1,则所有满足题意的四位正整数N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8分)19.(8分)计算:(1)(﹣3x+2)(﹣3x﹣2)﹣5x(1﹣x)+(2x+1)(x﹣5)(2).20.(8分)解方程:(1);(2).21.(8分)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x2(m﹣2)+y2(2﹣m)(2)x2+2x﹣1522.(8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是x2﹣2x=0的根.23.(8分)重庆市2023年体育中考已经结束,现从某校初三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成4个等级,A:30≤x<35,B:35≤x<40,C:40≤x<45,D:45≤x≤50),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共调查了名学生;(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在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是;B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4)若该校初三年级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此次测试成绩优秀(45≤x≤50)的学生共有多少人?24.(8分)在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后,小明想要去探究直角梯形的两底边与两非直角顶点所连腰的数量关系,于是他对其中一种特殊情况进行了探究:在直角梯形ABCD中,∠B=∠C=90°,AE平分∠BAD交BC于点E,连接DE,当DE平分∠ADC时,探究AB、CD与AD之间的数量关系.他的思路是:首先过点E作AD的垂线,将其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使问题得到解决.请根据小明的思路完成下面的作图与填空:证明:用直尺和圆规,过点E作AD的垂线,垂足为点F.(只保留作图痕迹)∵∠B=90°∴EB⊥AB∵AE平分∠BAD,EF⊥AD∴(角平分线的性质)在Rt△ABE和Rt△AFE中∵∴Rt△ABE≌Rt△AFE(HL).∴同理可得:DC=DF∴AB+CD=即AB+CD=AD.25.(10分)为落实“双减政策”,某校购进“红色教育”和“传统文化”两种经典读本,花费分别是14000元和7000元,已知“红色教育”经典读本的订购单价是“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的订购单价的 1.4倍,并且订购的“红色教育”经典读本的数量比“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的数量多300本.(1)求该学校订购的两种经典读本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该学校拟计划再订购这两种经典读本共1000本,其中“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订购数量不超过400本且总费用不超过12880元,求该学校订购这两种读本的最低总费用.26.(10分)如图1,点A(0,a),B(b,0),且a,b满足|a﹣4|+=0.(1)求A,B两点的坐标.(2)如图2,点C(﹣3,n)在线段AB上,点D在y轴负半轴上,连接CD交x轴负半轴于点M,且S△MBC =S△MOD,求点D的坐标.(3)平移直线AB,交x轴正半轴于点E,交y轴于点F,P为直线EF上的第三象限内的一点,过点P作PG⊥x轴于点G,若S△P AB=20,且GE=12,求点P的坐标.27.(10分)△ABC中,点D为AC边上一点,连接BD,在线段BD上取一点E,连接EC.(1)如图1,若∠BAC=90°,BC=AB,tan∠ABC=2,点D,E分别为AC,BD中点,BC=a,求△CDE的面积(结果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若EB=EC,过点E作EF⊥AC于点F,F在线段AD上(F与A,D不重合),过点E作EG∥AC交BC于点G,∠ABD=30°,AF=CF,求证:2CG+EG=BC;(3)如图3,若△ABC是等边三角形,且AE⊥BD,∠DEC=60°,AB=2,直接写出线段DE的长.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1.(4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C2.(4分)下列式子中是分式的是()A.B.C.D.【答案】B3.(4分)下列各式中,由左向右的变形是分解因式的是()A.x2﹣2x+1=x(x﹣2)+1B.x2y﹣xy2=xy(x﹣y)C.﹣x2+(﹣2)2=(x﹣2)(x+2)D.(x+y)2=x2+2xy+y2【答案】B4.(4分)(mx+8)(2﹣3x)展开后不含x的一次项,则m为()A.3 B.0 C.12 D.24【答案】C5.(4分)下列选项中,能使分式值为0的x的值是()A.1 B.0 C.1或﹣1 D.﹣1【答案】D6.(4分)如图,在Rt△ACB中,∠ACB=90°,∠A=35°,点D是AB上一点,将Rt△ABC沿CD折叠,使点B落在AC边上B′处,则∠ADB′的度数为()A.25°B.30°C.35°D.20°【答案】D7.(4分)若多项式4x2﹣(k﹣1)x+9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k的值是()A.13 B.13或﹣11 C.﹣11 D.±11【答案】B8.(4分)若关于x的分式方程有增根,则m的值是()A.0 B.1 C.2 D.﹣1【答案】D9.(4分)如图,在△ABC中,AB=AC、BC=6,AF⊥BC于F,BE⊥AC于E,且点D是AB的中点,连接DE、EF、DF,△DEF的周长是11,则AB的长度为()A.5 B.6 C.7 D.8【答案】D10.(4分)已知两个分式:将这两个分式进行如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将这两个分式作和,结果记为f1;作差,结果记为g1;(即,)第二次操作:将f1,g1作和,结果记为f2;作差,结果记为g2;(即f2=f1+g1,g2=f1﹣g1)第三次操作;将f2,g2作和,结果记为f3;作差,结果记为g3;(即f3=f2+g2,g3=f2﹣g2)…(依此类推)将每一次操作的结果再作和,作差,继续依次操作下去,通过实际操作,有以下结论:①g7=8g1;②当x=2时③若f8=g4,则x=2;④在第2n(n为正整数)次操作的结果中:以上结论正确的个数有()个.A.4 B.3 C.2 D.1【答案】B二.填空题(共8小题,满分32分,每小题4分)11.(4分)计算:+(﹣2013)0+()﹣2+|2﹣|+(﹣2)2×(﹣3)=.【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2.(4分)若一个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与它相邻的一个外角的差是100°,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9.【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3.(4分)若5x﹣3y﹣2=0,则25x÷23y﹣1=8.【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4.(4分)已知x2+y2=8,x﹣y=3,则xy的值为﹣.【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5.(4分)已知,则代数式的值为﹣2.【答案】﹣2.16.(4分)若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4个整数解,且关于y的分式方程=1的解为正数,则满足条件所有整数a的值之和为2【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7.(4分)如图,在△ABC中,∠ACB=90°,CD为AB边上的中线,过点A作AE⊥CD于点E,过点B作CD 平行线,交AE的延长线于点F,在延长线上截得FG=CD,连接CG、DF.若BG=11,AF=8,则四边形CGFD的面积等于20.【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18.(4分)对于一个各位数字都不为零的四位正整数N,若千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3,百位数字是个位数字的3倍,那么称这个数N为“三生有幸数”,例如:N=5321,∵5=2+3,3=1×3,∴5321是个“三生有幸数”;又如N=8642,∵8≠4+3,∴8642不是一个“三生有幸数”.则最小的“三生有幸数”是4311.若将N的千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互换,百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互换,得到一个新的四位数,那么称这个新的数为数N的“反序数”,记作N',例如:N=5321,其“反序数”N′=1235.若一个“三生有幸数”N的十位数字为x,个位数字为y,设P(N)=,若P(N)除以6余数是1,则所有满足题意的四位正整数N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是2729.【答案】4311;3331.三.解答题(共9小题,满分78分)19.(8分)计算:(1)(﹣3x+2)(﹣3x﹣2)﹣5x(1﹣x)+(2x+1)(x﹣5)(2).【答案】16x2-14x-9;20.(8分)解方程:(1);(2).【答案】(1)x=4;(2)无解.21.(8分)将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x2(m﹣2)+y2(2﹣m)(2)x2+2x﹣15【答案】(m-2)(x+y)(x-y);(x+5)(x-3).22.(8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a是x2﹣2x=0的根.【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23.(8分)重庆市2023年体育中考已经结束,现从某校初三年级随机抽取部分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成绩得分用x表示,共分成4个等级,A:30≤x<35,B:35≤x<40,C:40≤x<45,D:45≤x≤50),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共调查了50名学生;(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在扇形统计图中,m的值是10;B对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是108°;(4)若该校初三年级共有2000名学生,估计此次测试成绩优秀(45≤x≤50)的学生共有多少人?【答案】(1)50;(3)10,108°;(4)估计此次测试成绩优秀(45≤x≤50)的学生共有800人.24.(8分)在学习了角平分线的性质后,小明想要去探究直角梯形的两底边与两非直角顶点所连腰的数量关系,于是他对其中一种特殊情况进行了探究:在直角梯形ABCD中,∠B=∠C=90°,AE平分∠BAD交BC于点E,连接DE,当DE平分∠ADC时,探究AB、CD与AD之间的数量关系.他的思路是:首先过点E作AD的垂线,将其转化为证明三角形全等,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使问题得到解决.请根据小明的思路完成下面的作图与填空:证明:用直尺和圆规,过点E作AD的垂线,垂足为点F.(只保留作图痕迹)∵∠B=90°∴EB⊥AB∵AE平分∠BAD,EF⊥AD∴①(角平分线的性质)在Rt△ABE和Rt△AFE中∵∴Rt△ABE≌Rt△AFE(HL).∴③同理可得:DC=DF∴AB+CD=④即AB+CD=AD.【答案】①EB=EF,②AE=AE③.AB=AF,④AF+FD.25.(10分)为落实“双减政策”,某校购进“红色教育”和“传统文化”两种经典读本,花费分别是14000元和7000元,已知“红色教育”经典读本的订购单价是“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的订购单价的 1.4倍,并且订购的“红色教育”经典读本的数量比“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的数量多300本.(1)求该学校订购的两种经典读本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该学校拟计划再订购这两种经典读本共1000本,其中“传统文化”经典读本订购数量不超过400本且总费用不超过12880元,求该学校订购这两种读本的最低总费用.【答案】(1)“红色教育”的订购单价是14元,“传统文化”经典读本的单价是10元;(2)12400元26.(10分)如图1,点A(0,a),B(b,0),且a,b满足|a﹣4|+=0.(1)求A,B两点的坐标.(2)如图2,点C(﹣3,n)在线段AB上,点D在y轴负半轴上,连接CD交x轴负半轴于点M,且S△MBC =S△MOD,求点D的坐标.(3)平移直线AB,交x轴正半轴于点E,交y轴于点F,P为直线EF上的第三象限内的一点,过点P作PG⊥x轴于点G,若S△P AB=20,且GE=12,求点P的坐标.【答案】(1)A(0,4),B(﹣6,0);(2)D(0,﹣4);(3)(﹣8,﹣8).27.(10分)△ABC中,点D为AC边上一点,连接BD,在线段BD上取一点E,连接EC.(1)如图1,若∠BAC=90°,BC=AB,tan∠ABC=2,点D,E分别为AC,BD中点,BC=a,求△CDE的面积(结果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2,若EB=EC,过点E作EF⊥AC于点F,F在线段AD上(F与A,D不重合),过点E作EG∥AC交BC于点G,∠ABD=30°,AF=CF,求证:2CG+EG=BC;(3)如图3,若△ABC是等边三角形,且AE⊥BD,∠DEC=60°,AB=2,直接写出线段DE的长.【答案】(1)a2;(3).。

【3套】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3套】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6 题,每题 3 分,满分 1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根式中,与2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42; (B )12; (C )2.0; (D )21. 2.下列方程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A )12=ax ; (B )012=+x ; (C )112=x ; (D )2)2)(1(x x x =-+. 3.直线x y 32-=不经过点……………………………………………………………( ) (A )(-2,3); (B )(0,0); (C )(3,-2); (D )(-3,2).4.以下列各组数为边长的三角形中,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A )23,24,25; (B ) 2,3,5; (C )1,2,3; (D )2,3,6 .5.若点),(11y x A 、),(22y x B 、),(33y x C 都在反比例函数xy 1-=的图像上,并且3210x x x <<<,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 )321y y y <<; (B )132y y y <<;(C )231y y y <<;(D )113y y y <<.6.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一个角的内部(包括顶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B )到点 P 距离等于3cm 的点的轨迹是以点 P 为圆心,3cm 为半径的圆;(C )到直线l 距离等于1cm 的点的轨迹是两条平行于l 且与l 的距离等于1cm 的直线;(D )等腰的底边 BC 固定,顶点 A 的轨迹是线段 BC 的垂直平分线.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2 题,每题 2 分,满分 24 分)7.化简:=-2)3(π .8.计算:=-4312 . 9.方程62=-x x 的解是 .10.已知3=x 是方程022=+-m x x 的一个根,那么=m .11.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232x x .12. 函数42)(-=x x x f 的定义域是 .13.已知反比例函数xm y 13-=的图像有一支在第二象限,那么常数m 的取值范围是 .14.已知直角坐标平面上点 P (3,2)和Q (-1,5),那么 PQ = .15.“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平分线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是 命题.(填“真”或“假”)16.如图 1:在ABC Rt ∆中,︒=∠90C ,AB 的垂直平分线EF 分别交BC 、AB 于点E 、F , ︒=∠65AEF ,那么=∠CAE .17. 已知:如图 2,在A B C ∆中,︒=∠90C ,AD 平分CAB ∠,cm BC 9=,cm BD 6=, 那么AB 的长是 .18. 如图3,已知长方形ABCD 中,3=AB ,5=AD ,把线段AD 绕点A 旋转,使点D 落 在直线BC 上的点F 处,那么DF 的长是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5 题,满分 32 分)19. (本题满分 6 分)计算:8)63(3121+-+-.20. (本题满分 6 分)解方程:0)3(5)3(=---x x x .21. (本题满分 6 分)已知关于x 的方程1)2(42=++-k x k x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k 的 值及这时方程的根.22. (本题满分 7 分)已知:y y y +=,并且y 与)1(-x 成正比例,y 与x 成反比例.当2=x 时,5=y ;当2-=x 时,9-=y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 (2)求当8=x 时的函数值.23. (本题满分 7 分)已知:如图 4,A 、F 、C 、D 在同一直线上,AB / /DE ,DE AB =, CD AF =,求证(1)EF BC =;(2)BC / /EF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 3 题,满分 26 分)24. (本题满分 8 分) 已知:如图 5,在ABC ∆ 中,︒=∠90BAC ,︒=∠30C ,EF 垂直 平分AC ,点D 在BA 的延长线上,EC AD 21=. 求证(1)DAF ∆≌EFC ∆;(2)BE DF =.25. (本题满分 8 分)已知,如图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0(≠=k xk y 与直 线x y 2=都经过点),2(m A .(1)求k 与m 的值;(2)此双曲线又经过点)2,(n B ,点C 是y 轴的负半轴上的一点,且点C 到x 轴的距离是2 , 联结AB 、AC 、BC ,①求ABC ∆的面积;②点E 在y 轴上,ACE ∆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点E 的坐标.26. (本题满分 10 分) 已知,如图 7, 在ABC Rt ∆中,︒=∠90ACB ,2=AB ,︒=∠30B ,P 是边BC 上的一动点,过点P 作AB PE ⊥,垂足为E ,延长PE 至点Q ,使PC PQ =,联结CQ 交边AB 于点D .(1)求AD 的长;(2)设x CP =,PCQ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3)过点C 作AB CF ⊥,垂足为F ,联结PF 、QF ,试探索当点P 在边BC 的什么位置时,PFQ ∆为等边三角形?请指出点P 的位置并加以证明.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汽车标志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A【考点】轴对称图形【解析】【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A符合题意;B、此图案是轴对称图形,故B不符合题意;C、此图案是轴对称图形,故B不符合题意;D、此图案是轴对称图形,故B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将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对各选项逐一判断,可得出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素数?A. 11B. 15C. 18D. 20答案:A2. 下列哪个数是合数?A. 7B. 13C. 17D. 21答案:D3.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A. 5B. 9C. 12D. 15答案:C4. 下列哪个数是奇数?A. 8B. 10C. 14D. 16答案:A5. 下列哪个数是整数?A. 3.5B. 4.8C. 5.6D. 6.7答案:D二、填空题6. 3的平方是_________。

答案:97. 4的立方是_________。

答案:648. 5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答案:±√59. 6的立方根是_________。

答案:∛610. 7的平方根是_________。

答案:±√7三、解答题11. 解方程:2x + 3 = 9。

答案:x = 312. 解方程:3x 2 = 8。

答案:x = 313. 解方程:4x + 5 = 17。

答案:x = 314. 解方程:5x 6 = 19。

答案:x = 515. 解方程:6x + 7 = 23。

答案:x = 216. 解方程:7x 8 = 21。

答案:x = 517. 解方程:8x + 9 = 35。

答案:x = 418. 解方程:9x 10 = 29。

答案:x = 519. 解方程:10x + 11 = 41。

答案:x = 320. 解方程:11x 12 = 39。

答案:x = 5八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四、应用题21. 小华买了5个苹果,每个苹果重200克,请问小华买的苹果总重量是多少克?答案:1000克22. 小红家有一个长方形花园,长为10米,宽为5米,请问花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案:50平方米23. 小刚骑自行车去学校,速度为每小时15公里,请问他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答案:30分钟24. 小丽去超市购物,买了3个苹果、2个香蕉和1个橙子,苹果的价格为每个5元,香蕉的价格为每个3元,橙子的价格为每个2元,请问小丽一共花费了多少元?答案:24元五、简答题25. 请简述勾股定理的内容。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完美版】班级: 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1. -5的相反数是()A. B. C. 5 D. -52. 计算: (a-b)(a+b)(a2+b2)(a4-b4)的结果是( )A. a8+2a4b4+b8B. a8-2a4b4+b8C. a8+b8D. a8-b83.解分式方程时, 去分母变形正确的是()A. B.C. D.4.《孙子算经》中有一道题, 原文是: “今有木, 不知长短.引绳度之, 余绳四足五寸;屈绳量之, 不足一尺.木长几何?”意思是: 用一根绳子去量一根长木, 绳子还剩余尺.将绳子对折再量长木, 长木还剩余尺, 问木长多少尺, 现设绳长尺, 木长尺, 则可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为()A. B. C. D.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某工程队承接了60万平方米的荒山绿化任务, 为了迎接雨季的到来, 实际工作时每天的工作效率比原计划提高了25%, 结果提前30天完成了这一任务.设实际工作时每天绿化的面积为x万平方米, 则下面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 B.C. D.6.欧几里得的《原本》记载, 形如的方程的图解法是: 画, 使, , , 再在斜边上截取.则该方程的一个正根是()A. 的长B. 的长C. 的长D. 的长7.如图, 某小区计划在一块长为32m, 宽为20m的矩形空地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道路, 剩余的空地上种植草坪, 使草坪的面积为570m2.若设道路的宽为xm, 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 (32﹣2x)(20﹣x)=570B. 32x+2×20x=32×20﹣570C. (32﹣x)(20﹣x)=32×20﹣570D. 32x+2×20x﹣2x2=5708.如图, △ABC中, AB⊥BC, BE⊥AC, ∠1=∠2, AD=AB,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 BF=DFB. ∠1=∠EFDC. BF>EFD. FD∥BC9.如图, 在△ABC和△DEF中, ∠B=∠DEF, AB=DE, 若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 仍然不能证明△ABC≌△DEF, 则这个条件是()A. ∠A=∠DB. BC=EFC. ∠ACB=∠FD. AC=DF10.如图, 点P是边长为1的菱形ABCD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 点M, N分别是AB, BC边上的中点, 则MP+PN的最小值是()A. B. 1 C. D. 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1. 若, 则二次根式化简的结果为________.2. 将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 改写成“如果…, 那么…”的形式_____.3. 若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a+3和2﹣2a, 则这个正数的立方根是________.4. 如图, 在△ABC中, AD⊥BC于D, BE⊥AC于E, AD与BE相交于点F, 若BF =AC, 则∠ABC=________度.5. 如图, 菱形ABCD中, ∠B=60°, AB=3, 四边形ACEF是正方形, 则EF的长为__________.6.如图, 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5, 点E、F分别在AD、DC上, AE=DF=2, BE与AF相交于点G, 点H为BF的中点, 连接GH, 则GH的长为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72分)1. 解不等式(1)7252x x-+≥(2)111 32x x-+-<2. (1)已知x=, y=, 试求代数式2x2-5xy+2y2的值.(2)先化简, 再求值:, 其中x=, y=.3. 已知关于x的方程x2 -(m+1)x+2(m-1)=0,(1)求证: 无论m取何值时, 方程总有实数根;(2)若等腰三角形腰长为4, 另两边恰好是此方程的根, 求此三角形的另外两条边长.4. 如图, 在四边形中, , , 对角线, 交于点, 平分, 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连接.(1)求证: 四边形是菱形;(2)若, , 求的长.5. 已知和位置如图所示, , , .(1)试说明: ;(2)试说明:.6. 某学校为改善办学条件, 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的空调, 已知采购3台A型空调和2台B型空调, 需费用39000元;4台A型空调比5台B型空调的费用多6000元.(1)求A型空调和B型空调每台各需多少元;(2)若学校计划采购A.B两种型号空调共30台, 且A型空调的台数不少于B 型空调的一半, 两种型号空调的采购总费用不超过217000元, 该校共有哪几种采购方案?(3)在(2)的条件下, 采用哪一种采购方案可使总费用最低, 最低费用是多少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题3分, 共30分)1.C2.B3.D4.B5.C6.B7、A8、B9、D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 每小题3分, 共18分)1.-2、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余角, 那么这两个角相等3.44.455.36.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 共72分)1.(1);(2)2、(1)42, (2)3. 略 4和24.(1)略;(2)2.5、(1)略;(2)略.6、(1)A型空调和B型空调每台各需9000元、6000元;(2)共有三种采购方案, 方案一:采购A型空调10台, B型空调20台, 方案二:采购A型空调11台, B型空调19台, 案三:采购A型空调12台, B型空调18台;(3)采购A型空调10台, B型空调20台可使总费用最低, 最低费用是210000元.。

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测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上)期末测试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2分)下列各实数是无理数的是()A.B.C.3. D.﹣π2.(2分)二元一次方程2y﹣x=1有无数多个解,下列四组值中是该方程的解的是()A.B.C.D.3.(2分)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三个内角之比为1:1:2 B.三条边之比为1:2:C.三条边之比为5:12:13 D.三个内角之比为3:4:54.(2分)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所有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负无理数和0D.等角的补角相等5.(2分)请估计的值在()A.1与2之间B.2与3之间C.3与4之间D.4与5之间6.如图,AB∥CD,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EP⊥EF,与∠EFD的平分线FP相交于点P,且∠BEP=50°,则∠EPF=()度.A.70 B.65 C.60 D.557.(2分)现在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七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5倍,则父亲和儿子现在的年龄分别是()A.42岁,14岁B.48岁,16岁C.36岁,12岁D.39岁,13岁8.(2分)如果m是任意实数,那么点M(m﹣5,m+2)一定不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9.(2分)如图,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P为斜边AB上一点,PF⊥BC于点F,PE⊥AC于点E.若S△APE=7,S△PBF=2,则PC的长为()A.5 B.3C. D.310.(2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2)x+k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kx图象的位置可能是()A.B.C.D.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1.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12.(2分)一组数据﹣1,0,2,4,x的极差为7,则x=.13.(﹣2)2的平方根是.14.直线y=2x+1与y=﹣x+4的交点是(1,3),则方程组的解是.15.(2分)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4,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为8,则这个两位数是.16.(2分)如图,一长方体底面宽AN=5cm,长BN=10cm,高BC=16cm.D为BC的中点,一动点P从A点出发,在长方体表面移动到D点的最短距离是.17.(2分)若直线y=k x+b平行于直线y=﹣2x+3,且过点(5,9),则其解析式为.18.(2分)如图,在一单位长度为1的方格纸上.△A1A2A3,△A3A4A5,△A5A6A7…都是斜边在x 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2016的坐标是.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4分)19.计算:(﹣2)×﹣6(2)解方程组:.20.(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是A(﹣4,1),B(﹣2,1),C(﹣2,3).(1)作△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1B1C1;(2)作△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的图形△A2B2C2;(3)如果△ABC与△ABD全等,则请直接写出点D坐标.21.(8分)丽水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某校学生会在全校1900名学生发起了“心系丽水”若捐款活动,为了解捐款情况,学生会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捐款情况,并用调查排水数据绘制了如图统计图,根据相关信息解答系列问题:(1)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人,图①中的值是.(2)求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本次活动捐款金额为10元的学生人数.22.(10分)某工厂工人的工作时间为每月25天,每天8小时,每名工人每月有基本工资400元.该厂生产A、B两种产品,工人每生产一件A种产品,可得到报酬0.75元;每生产一件B种产品,可得到报酬1.40元,如表记录了工人小王的工作情况:生产A种产品件数生产B种产品件数合计用工时间(分钟)1 1 353 2 85(1)求小王每生产一件A种产品和一件B种产品,分别需要多少时间?(2)求小王每月工资额范围.23.(8分)如图,A、B、C、D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GD=90°,且∠1=∠D,∠2=∠A.求证:FB∥EC.24.(10分)小明和小亮在9:00同时乘坐由甲地到乙地的客车,途经丙地时小亮下车,处理个人事情后乘公交返回甲地;小明乘客车到达乙地;30分钟后乘出租车也返回甲地,两人同时回到甲地,设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所用时间为x分钟,图中折线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图象,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相距千米,客车的速度是千米/时;(2)小亮在丙地停留分钟,公交车速度是千米/时;(3)求两人何时相距28千米?25.(12分)如图所示,AB∥CD,直线EF与AB相交于点E,与CD相交于点F,FH是∠EFD的角平分线,且与AB相交于点H,GF⊥FH交AB于点G(GF>HP).(1)如图①,求证:点E是GH的中点;(2)如图②,过点E作EP⊥AB交GF于点P,请判断GP2=PF2+HF2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3)如图③,在(1)的条件下,过点E作EP⊥EF交GF于点P,请猜想线段GP、PF、HP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猜想的结果.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2分)下列各实数是无理数的是()A.B.C.3. D.﹣π【考点】无理数.【分析】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理解无理数的概念,一定要同时理解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是整数与分数的统称.即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是无理数.由此即可判定选择项.【解答】解:A、=是有理数,故A错误;B、是有理数,故B错误;C、3.是有理数,故C错误;D、﹣π是无理数,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其中初中范围内学习的无理数有:π,2π等;开方开不尽的数;以及像0.1010010001…,等有这样规律的数.2.(2分)二元一次方程2y﹣x=1有无数多个解,下列四组值中是该方程的解的是()A.B.C.D.【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专题】计算题;一次方程(组)及应用.【分析】把各项中x与y的值代入方程检验即可.【解答】解:A、把x=0,y=﹣代入方程得:左边=﹣1,右边=1,不相等,不合题意;B、把x=1,y=1代入方程得:左边=2﹣1=1,右边=1,相等,符合题意;C、把x=1,y=0代入方程得:左边=﹣1,右边=1,不相等,不合题意;D、把x=﹣1,y=﹣1代入方程得:左边=﹣3,右边=1,不相等,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方程的解即为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3.(2分)满足下列条件的三角形中,不是直角三角形的是()A.三个内角之比为1:1:2 B.三条边之比为1:2:C.三条边之比为5:12:13 D.三个内角之比为3:4:5【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A是直角三角形,D不是直角三角形,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B、C是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答案.【解答】解:A、三个内角之比为1:1:2,因为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出三个角分别为45°,45°,90°,所以是直角三角形,故正确;B、三条边之比为1:2:,因为12+22=()2,其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所以是直角三角形,故正确;C、三条边之比为5:12:13,因为52+122=132,其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所以是直角三角形,故正确;D、三个内角之比为3:4:5,因为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公式得三个角中没有90°角,所以不是直角三角形,故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4.(2分)下列命题错误的是()A.所有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负无理数和0D.等角的补角相等【考点】命题与定理.【分析】利用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可对A进行判断;根据平行线的判定方法对B进行判断;根据无理数的定义对C进行判断;根据补角的定义对D进行判断.【解答】解:A、所有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所以A选项为真命题;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所以B选项为真命题;C、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负无理数,所以C选项为假命题;D、等角的补角相等,所以D选项为真命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做命题.许多命题都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一个命题可以写成“如果…那么…”形式.有些命题的正确性是用推理证实的,这样的真命题叫做定理.5.(2分)请估计的值在()A.1与2之间B.2与3之间C.3与4之间D.4与5之间【考点】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分析】根据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可得3<<4,再根据不等式的性质1,可得答案.【解答】解:由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即3<<4,都减1,得2<﹣1<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估算无理数的大小,利用被开方数越大算术平方根越大得出3<<4是解题关键.6.如图,AB∥CD,EF与AB、CD分别相交于点E、F,EP⊥EF,与∠EFD的平分线FP相交于点P,且∠BEP=50°,则∠EPF=()度.A.70 B.65 C.60 D.55【考点】平行线的性质.【分析】先由垂直的定义,求出∠PEF=90°,然后由∠BEP=50°,进而可求∠BEF=140°,然后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求出∠EFD的度数,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求∠EFP的度数,然后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EPF的度数.【解答】解:如图所示,∵EP⊥EF,∴∠PEF=90°,∵∠BEP=50°,∴∠BEF=∠BEP+∠PEF=140°,∵AB∥CD,∴∠BEF+∠EFD=180°,∴∠EFD=40°,∵FP平分∠EFD,∴=20°,∵∠PEF+∠EFP+∠EPF=180°,∴∠EPF=70°.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记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7.(2分)现在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七年前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5倍,则父亲和儿子现在的年龄分别是()A.42岁,14岁B.48岁,16岁C.36岁,12岁D.39岁,13岁【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分析】可设儿子现在的年龄是x岁,则父亲现在的年龄是3x岁,根据等量关系:7年前父亲的年龄=7年前儿子的年龄×5,依此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设儿子现在的年龄是x岁,依题意得:3x﹣7=5(x﹣7).解得x=14.则3x=42.即父亲和儿子现在的年龄分别是42岁,14岁.故选:A.【点评】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由年龄的倍数问题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8.(2分)如果m是任意实数,那么点M(m﹣5,m+2)一定不在()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可得答案.【解答】解:m>5时,m﹣5>0,m+2>0,点位于第一象限,故A不符合题意;m=5时点位于y轴;﹣2<m<5时,m﹣5<0,m+2>0,点位于第二象限,故B不符合题意;m=﹣2时,点位于x轴;m<﹣2时,m﹣5<0,m+2<0,点位于第三象限,故C不符合题意;M(m﹣5,m+2)一定不在第四象限,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以及解不等式,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9.(2分)如图,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P为斜边AB上一点,PF⊥BC于点F,PE⊥AC于点E.若S△APE=7,S△PBF=2,则PC的长为()A.5 B.3C. D.3【考点】等腰直角三角形.【分析】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B=45°,证出四边形PECF是矩形,得出PF=CE,证出△APE和△B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出AE=PE,BF=PF,再由三角形的面积得出PE2=14,CE2=PF2=4,由勾股定理求出PC的长即可.【解答】解:∵△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A=∠B=45°,∵PF⊥BC于点F,PE⊥AC于点E,∴∠PFB=∠PEA=90°,四边形PECF是矩形,∴△APE和△B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PF=CE,∠PEC=90°,∴AE=PE,BF=PF,∵S△APE=AE•PE=PE2=7,S△PBF=PF•BF=PF2=2,∴PE2=14,CE2=PF2=4,∴PC===3;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矩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熟练掌握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运用勾股定理求出PC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2分)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2)x+k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kx图象的位置可能是()A.B.C.D.【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图象性质作答.【解答】解:当k>2时,正比例函数y=kx图象经过1,3象限,一次函数y=(k﹣2)x+k的图象1,2,3象限;当0<k<2时,正比例函数y=kx图象经过1,3象限,一次函数y=(k﹣2)x+k的图象1,2,4象限;当k<0时,正比例函数y=kx图象经过2,4象限,一次函数y=(k﹣2)x+k的图象2,3,4象限;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问题,正比例函数的性质: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当k>0时,直线经过第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经过第二、四象限.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6分)11.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2.【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2﹣x≥0,解得:x≤2.故答案是:x≤2.【点评】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12.(2分)一组数据﹣1,0,2,4,x的极差为7,则x=6或﹣3.【考点】极差.【分析】分别当x为最大值和最小值时,根据极差的概念求解.【解答】解:当x为最大值时,x﹣(﹣1)=7,解得:x=6,当x为最小值时,4﹣x=7,解得:x=﹣3.故答案为:6或﹣3.【点评】本题考查了极差的知识,极差是指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13.(﹣2)2的平方根是±2.【考点】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求出(﹣2)2的值,然后开方运算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2)2=4,它的平方根为:±2.故答案为:±2.【点评】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14.直线y=2x+1与y=﹣x+4的交点是(1,3),则方程组的解是.【考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分析】利用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易得答案.【解答】解:∵直线y=2x+1与y=﹣x+4的交点是(1,3),∴方程组的解为.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组):函数图象交点坐标为两函数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15.(2分)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4,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为8,则这个两位数是26.【考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专题】数字问题.【分析】设这个两位数个位数为x,十位数字为y,根据个位数字比十位数字大4,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为8,列方程组求解.【解答】解:设这个两位数个位数为x,十位数字为y,由题意得,,解得:,则这个两位数为26.故答案为:26.【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组求解.16.(2分)如图,一长方体底面宽AN=5cm,长BN=10cm,高BC=16cm.D为BC的中点,一动点P从A点出发,在长方体表面移动到D点的最短距离是cm.【考点】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分析】将图形展开,可得到AD较短的展法两种,通过计算,得到较短的即可.【解答】解:(1)如图1,BD=BC=6cm,AB=5+10=15cm,在Rt△ADB中,AD==3cm;(2)如图2,AN=5cm,ND=5+6=11cm,Rt△ADN中,AD===cm.综上,动点P从A点出发,在长方体表面移动到D点的最短距离是cm.故答案为:cm.【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展开﹣﹣最短路径问题,熟悉平面展开图是解题的关键.17.(2分)若直线y=kx+b平行于直线y=﹣2x+3,且过点(5,9),则其解析式为y=﹣2x+19.【考点】两条直线相交或平行问题.【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的问题得到k=﹣2,然后把(5,9)代入y=﹣2x+b,求出b的值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k=﹣2,把(5,9)代入y=﹣2x+b得﹣10+b=9,所以直线解析式为y=﹣2x+19.故答案为y=﹣2x+19.【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直线平行或相交的问题:直线y=k1x+b1(k1≠0)和直线y=k2x+b2(k2≠0)平行,则k1=k2;若直线y=k1x+b1(k1≠0)和直线y=k2x+b2(k2≠0)相交,则交点坐标满足两函数的解析式.也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18.(2分)如图,在一单位长度为1的方格纸上.△A1A2A3,△A3A4A5,△A5A6A7…都是斜边在x 轴上,斜边长分别为2,4,6…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0),A2(1,﹣1),A3(0,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A2016的坐标是(2,1008).【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分析】由于2016是4的整数倍数,故A1﹣﹣A4;A5﹣﹣﹣A8;…每4个为一组,可见,A2016在x轴上方,横坐标为2,再根据纵坐标变化找到规律即可解答即可.【解答】解:∵2016是4的整数倍数,∴A1﹣﹣A4;A5﹣﹣﹣A8;…每4个为一组,∵2016÷4=504…0,∴A2016在x轴上方,横坐标为2,∵A4、A8、A12的纵坐标分别为2,4,6,∴A2016的纵坐标为2016×=1008.故答案为:(2,1008).【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点的坐标,主要是根据坐标变化找到规律,再依据规律解答.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4分)19.计算:(﹣2)×﹣6(2)解方程组:.【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专题】计算题.【分析】(1)先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然后合并即可;(2)利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解:(1)原式=3﹣6﹣3(2),①+②×5得:13y=13,解得y=1,把y=1代入②中得2x﹣1=1,解得x=1,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计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也考查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0.(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的顶点坐标是A(﹣4,1),B(﹣2,1),C(﹣2,3).(1)作△ABC关于y轴对称的图形△A1B1C1;(2)作△ABC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的图形△A2B2C2;(3)如果△ABC与△ABD全等,则请直接写出点D坐标.【考点】作图-轴对称变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作图-平移变换.【分析】(1)首先确定A、B、C三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位置,再连接即可;(2)首先确定A、B、C三点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的对应点的位置,再连接即可;(3)首先确定D点位置,然后再写出坐标即可.【解答】解:(1)(2)如图所示:;(3)(﹣4,﹣1);(﹣2,﹣1);(﹣4,3).【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作图﹣﹣平移变换,以及关于坐标轴对称,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关键是正确确定对称点和对应点的位置.21.(8分)丽水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某校学生会在全校1900名学生发起了“心系丽水”若捐款活动,为了解捐款情况,学生会随机调查了部分学生捐款情况,并用调查排水数据绘制了如图统计图,根据相关信息解答系列问题:(1)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50人,图①中的值是12.(2)求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3)根据样本数据,估计该校本次活动捐款金额为10元的学生人数.【考点】条形统计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中位数;众数.【专题】计算题.【分析】(1)利用条形统计图得各组的频数,然后把它们相加即可得到抽样调查的学生的总数,再用16除以50即可得到m的值;(2)根据众数和中位数的定义求解;(3根据样本估计总体,用样本中捐款10元所占的百分比表示全校捐款10元的百分比,然后计算1900×32%即可.【解答】解:(1)本次接受随机抽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4+16+12+10+8=50(人),m%=×100%=32%;故答案为50;32;(2)本次调查获取的样本数据的众数是10元;中位数是15元;(3)1900×32%=608(人),答:估计该校捐款10元的学生人数有608人.【点评】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是用线段长度表示数据,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矩形直条,然后按顺序把这些直条排列起来.从条形图可以很容易看出数据的大小,便于比较.也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中位数和众数.22.(10分)某工厂工人的工作时间为每月25天,每天8小时,每名工人每月有基本工资400元.该厂生产A、B两种产品,工人每生产一件A种产品,可得到报酬0.75元;每生产一件B种产品,可得到报酬1.40元,如表记录了工人小王的工作情况:生产A种产品件数生产B种产品件数合计用工时间(分钟)1 1 353 2 85(1)求小王每生产一件A种产品和一件B种产品,分别需要多少时间?(2)求小王每月工资额范围.【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分析】(1)设生产一件A种产品需要x分钟,生产一件B种产品需要y分钟,根据等量关系为“1件A,1件B用时35分钟”和“3件A,2件B用时85分钟”,根据这两个等量关系可列方程组,再进行求解即可.(2)求小王每月工资额的范围,需要求助于函数,由(1)知生产A、B的单个时间,又每月工作总时间一定为25×8×60,所以可列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又工资计算方法已知,则可利用一个未知量,去表示另一个未知量,得到函数,进行解答.【解答】解:(1)设生产一件A种产品需要x分钟,生产一件B种产品需要y分钟,依题意得:,解得:,答:生产一件A种产品需要15分钟,生产一件B种产品需要20分钟.(2)设小王每月生产A、B两种产品的件数分别为m、n,月工资额为w,根据题意得:,即,因为m,n为非负整数,所以0≤m≤800,故当m=0时,w有最大值为1240,当m=800时,w有最小值为1000,则小王每月工资额最少1000元,每月工资额最多1240元.【点评】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1件A,1件B用时35分钟”和“3件A,2件B用时85分钟”,列出方程组,再求解.23.(8分)如图,A、B、C、D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AGD=90°,且∠1=∠D,∠2=∠A.求证:FB∥EC.【考点】平行线的判定.【专题】证明题.【分析】先由∠AGD=9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D=90°,再由∠1=∠D,∠ABF=∠1+∠D,得出∠ABF=2∠D,同理得出∠DCE=2∠A,那么∠DCE+∠ABF=2(∠A+∠D)=180°,根据邻补角定义得出∠ABF+∠DBF=180°,由同角的补角相等得到∠DCE=∠DBF,根据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出FB∥EC.【解答】证明:∵∠AGD=90°,∴∠A+∠D=90°,∵∠1=∠D,∠ABF=∠1+∠D,∴∠ABF=2∠D,同理:∠DCE=2∠A,∴∠DCE+∠ABF=2(∠A+∠D)=180°,又∵∠ABF+∠DBF=180°,∴∠DCE=∠DBF,∴FB∥EC.【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外角的性质,邻补角定义,补角的性质,根据条件得出∠DCE=∠DBF是解题的关键.24.(10分)小明和小亮在9:00同时乘坐由甲地到乙地的客车,途经丙地时小亮下车,处理个人事情后乘公交返回甲地;小明乘客车到达乙地;30分钟后乘出租车也返回甲地,两人同时回到甲地,设两人之间的距离为y千米,所用时间为x分钟,图中折线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图象,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乙两地相距80千米,客车的速度是80千米/时;(2)小亮在丙地停留48分钟,公交车速度是40千米/时;(3)求两人何时相距28千米?【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专题】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思想;待定系数法;一次函数及其应用.【分析】(1)结合图象知,小明乘客车从丙地到乙地用时30分钟,行驶40千米可得客车速度,小明从甲到乙行驶1小时,可得甲乙间距离;(2)小亮在x=30到达丙地,x=78离开丙地,可得停留时间,根据小亮从丙地返回到甲地用时可得公交车速度;(3)两人相距28千米,即y=28,求出AB、DE函数解析式,令y=28可求得.【解答】解:(1)根据题意可知,当x=30时小明、小亮同时到达丙地,小亮停留在丙地;当x=60时y=40,即小明到达乙地,此时两人间的距离为40千米,∴小明乘客车从丙地到乙地用时30分钟,行驶40千米,∴客车的速度为:40÷0.5=80(千米/小时),∵小明乘客车从甲地到乙地用时60分钟,速度为80千米/小时,∴甲、乙两地相距80千米.(2)当x=78时小亮从丙地出发返回甲地,当x=138时小亮乘公交车从丙地出发返回到甲地,∴小亮在丙地停留78﹣30=48(分钟),公交车的速度为:40÷1=40(千米/小时).(3)①设AB关系式为:y1=k1x+b1由图象可得A(30,0)、B(60,40),代入得:则,解得,所以AB关系式为:(30≤x≤60),令y1=28,有,∴x=51.②设DE关系式为:y2=k2x+b2,∵(千米),∴D(90,48),由图象可得E(138,0),所以,解得:,所以DE关系式为:y2=﹣x+138 (90≤x≤138),令y2=28,有﹣x+138=28,∴x=110.所以两人在9:51和10:50相距28千米.故答案为:(1)80,80;(2)48,4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及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能力,读懂函数图象各分段实际意义是关键,属中档题.25.(12分)如图所示,AB∥CD,直线EF与AB相交于点E,与CD相交于点F,FH是∠EFD 的角平分线,且与AB相交于点H,GF⊥FH交AB于点G(GF>HP).(1)如图①,求证:点E是GH的中点;(2)如图②,过点E作EP⊥AB交GF于点P,请判断GP2=PF2+HF2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3)如图③,在(1)的条件下,过点E作EP⊥EF交GF于点P,请猜想线段GP、PF、HP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猜想的结果.【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得∠EHF=∠EFH,证得EF=EH,根据∠EFG+∠EFH=90°,∠EGF+∠EHF=90°,得出∠EFG=∠EGF,根据等角对等边求得EG=EF,即可证得EH=EG,即E为HG的中点;(2)连接PH,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PG=PH,在Rt△PFH中,根据勾股定理得:PH2=PF2+HF2,即可得到GP2=PF2+HF2;(3)延长PE,使PE=EM,连接MH,MF,易证得△GPE≌△HME,从而得出GP=MH,∠1=∠2,进而证得EF垂直平分PM,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PF=MF,在RT△MHF中,MF2=MH2+FH2,即可得到PF2=GP2+FH2.【解答】(1)证明:∵AB∥CD,∴∠EHF=∠HFD,∵FH平分∠EFD,∴∠EFH=∠HFD,∴∠EHF=∠EFH,∴EF=EH,∵∠GFH=90°,∴∠EFG+∠EFH=90°,∠EGF+∠EHF=90°,∴∠EFG=∠EGF,∴EG=EF,∴EH=EG,∴E为HG的中点;(2)连接PH,如图②:∵EP⊥AB,又∵E是GH中点,∴PE垂直平分GH,∴PG=PH,在Rt△PFH中,∠PFH=90°,由勾股定理得:PH2=PF2+HF2,∴GP2=PF2+HF2;(3)如图③,延长PE,使PE=EM,连接MH,MF,在△GPE和△HME中,,∴△GPE≌△HME(SAS),∴GP=MH,∠1=∠2,∵GF⊥FH,∴∠1+∠3=90°,∴∠2+∠3=90°,∵EF⊥PM,PE=EM,∴PF=MF,在RT△MHF中,MF2=MH2+FH2,∴PF2=GP2+FH2.【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找出辅助线,构建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手机屏幕解锁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 C.D.2.某种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0028米,该直径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8×10﹣6米B.2.8×10﹣8米 C.2.8×10﹣7米 D.2.8×10﹣6米3.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A.x≠0 B.x≠﹣1 C.x≠1 D.x≠24.已知a m=3,a n=4,则a m+n的值为()A.12 B.7 C.D.5.正十边形每个内角的度数是多少()A.180°B.144°C.150° D.120°6.如图,AB=BD,BC=BE,要使△ABE≌△DBC,需添加条件()A.∠ABE=∠DBC B.∠C=∠E C.∠D=∠E D.∠A=∠D7.若分式=0,则x的值是()A.﹣1 B.0 C.1 D.﹣28.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1、2、x,且x为整数,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A.4 B.5 C.6 D.79.已知(x+y)2=9,且(x﹣y)2=5,则xy的值是()A.14 B.4 C.2 D.110.如图,将一块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锐角△ABC上,使得该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DE、DF恰好分别经过点B、C,若∠A=40°,求∠ABD+∠ACD=()A.30°B.40°C.50°D.60°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分解因式:a2﹣25=.12.点M(3,﹣4)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13.如图,在正三角形ABC中,AD⊥BC于点D,则∠BAD=°.14.如图,已知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一点,PD⊥OA于点D,PD=2,则点P到OB的距离为.15.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如下:a⊗b=,例如:2⊗4=2﹣4=,计算[2⊗2]×[3⊗2]=.16.如图,四边形ABCD中,点M、N分别在AB、BC上,将△BMN沿MN翻折,得△FMN,若MF∥AD,FN∥DC,则∠B=°.三、解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计算:(a2b+2ab﹣b3)÷b﹣(a+b)(a﹣b)18.如图,点B、C、E、F在同一直线上,BC=EF,AC⊥BC于点C,DF⊥EF于点F,AC=DF.求证:(1)△ABC≌△DEF;(2)AB∥DE.19.如图,在△ABC中,AB=AC.(1)尺规作图: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M,(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A=40°,求∠CMB的度数.四、解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先化简,再求值:•+,从﹣1,0,1三个数中选一个合适的,代入求值.21.一个工程队修一条3000米的公路,由于施工中途增加了人员,实际每天修路比原来多50%,结果提前2天完成,求实际每天修路多少米?22.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DE∥AB,过点E 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F的度数;(2)若CD=3,求DF的长.五、解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如图1,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1)求证:BE=CE;(2)如图2,若BE的延长线交AC于点F,且BF⊥AC,垂足为F,原题设其它条件不变.求证:∠CAD=∠CBF;(3)在(2)的条件下,连接CE,若∠BAC=45°,判断△CF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4.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剪掉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1)上述操作能验证的等式是(请选择正确的一个)A.a2﹣2ab+b2=(a﹣b)2B.a2﹣b2=(a+b)(a﹣b)C.a2+ab=a(a+b)(2)若x2﹣9y2=12,x+3y=4,求x﹣3y的值;(3)计算:(1﹣)(1﹣)(1﹣)…(1﹣)(1﹣)25.如图1,△ABC是边长为5cm的等边三角形,点P,Q分别从顶点A,B同时出发,沿线段AB,BC运动,且它们的是速度都为1厘米/秒.当点P到达点B 时,P、Q两点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BQ的长为厘米,BP的长为厘米;(用含t 的式子表示)(2)当t为何值时,△PBQ是直角三角形;(3)如图2,连接AQ、CP,相交于点M,则点P,Q在运动的过程中,∠CMQ 会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它的度数.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手机屏幕解锁图案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 C.D.【考点】P3: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某种病毒的直径约为0.00000028米,该直径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0.28×10﹣6米B.2.8×10﹣8米 C.2.8×10﹣7米 D.2.8×10﹣6米【考点】1J: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小的数.【分析】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解答】解:0.00000028=2.8×10﹣7.故选:C.3.使分式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A.x≠0 B.x≠﹣1 C.x≠1 D.x≠2【考点】62: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直接利用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得出答案.【解答】解:∵使分式有意义,∴x﹣2≠0,解得:x≠2.故选:D.4.已知a m=3,a n=4,则a m+n的值为()A.12 B.7 C.D.【考点】46:同底数幂的乘法.【分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可得答案.【解答】解:a m+n=a m•a n=3×4=12,故选:A.5.正十边形每个内角的度数是多少()A.180°B.144°C.150° D.120°【考点】L3: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先求出每一个外角的度数,然后根据每一个外角与内角互为邻补角列式求解.【解答】解:每一个外角度数为360°÷10=36°,每个内角度数为180°﹣36°=144°.故选:B.6.如图,AB=BD,BC=BE,要使△ABE≌△DBC,需添加条件()A.∠ABE=∠DBC B.∠C=∠E C.∠D=∠E D.∠A=∠D【考点】KB: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是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所以需要添加的条件必须能得到这两边的夹角相等,选择答案即可.【解答】解:∵AB=BD,BC=BE,∴要使△ABE≌△DBC,需添加的条件为∠ABE=∠DBC,故选A.7.若分式=0,则x的值是()A.﹣1 B.0 C.1 D.﹣2【考点】63:分式的值为零的条件.【分析】直接利用分式的值为零,则分子为零,且分母不为零,进而得出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得x2﹣1=0且x+1≠0,解得x=1,故选:C.8.一个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1、2、x,且x为整数,则此三角形的周长是()A.4 B.5 C.6 D.7【考点】K6: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首先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确定x的范围,再确定周长范围即可.【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2﹣1<x<2+1,即1<x<3,三角形的周长范围为:1+2+1<周长<3+2+1,即4<周长<6.故选:B.9.已知(x+y)2=9,且(x﹣y)2=5,则xy的值是()A.14 B.4 C.2 D.1【考点】4C:完全平方公式.【分析】将完全平方公式即可求出xy的值.【解答】解:x2+2xy+y2=9x2﹣2xy+y2=5,∴两式相减可得:2xy+2xy=4,∴4xy=4,∴xy=1,故选(D)10.如图,将一块直角三角板DEF放置在锐角△ABC上,使得该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DE、DF恰好分别经过点B、C,若∠A=40°,求∠ABD+∠ACD=()A.30°B.40°C.50°D.60°【考点】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ABC+∠ACB=180°﹣∠A=140°,∠DBC+∠DCB=180°﹣∠DBC=90°,进而可求出∠ABD+∠ACD的度数.【解答】解:在△ABC中,∵∠A=40°,∴∠ABC+∠ACB=180°﹣40°=140°,在△DBC中,∵∠BDC=90°,∴∠DBC+∠DCB=180°﹣90°=90°,∴∠ABD+∠ACD=140°﹣90°=50°;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1.分解因式:a2﹣25=(a﹣5)(a+5).【考点】54:因式分解﹣运用公式法.【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2﹣25=(a﹣5)(a+5).故答案为:(a﹣5)(a+5).12.点M(3,﹣4)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是(3,4).【考点】P5: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关于x轴对称的点,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解答.【解答】解:点M(3,﹣4)关于x轴的对称点M′的坐标是(3,4).故答案为:(3,4).13.如图,在正三角形ABC中,AD⊥BC于点D,则∠BAD=30°°.【考点】KK: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分析】根据正三角形ABC得到∠BAC=60°,因为AD⊥BC,根据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到∠BAD的度数.【解答】解:∵△ABC是等边三角形,∴∠BAC=60°,∵AB=AC,AD⊥BC,∴∠BAD=∠BAC=30°,故答案为:30°.14.如图,已知OC是∠AOB的平分线,P是OC上一点,PD⊥OA于点D,PD=2,则点P到OB的距离为2.【考点】KF:角平分线的性质.【分析】作PE⊥OB于E,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解答.【解答】解:作PE⊥OB于E,∵OC是∠AOB的平分线,PD⊥OA,PE⊥OB,∴PE=PD=2,故答案为:2.15.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如下:a⊗b=,例如:2⊗4=2﹣4=,计算[2⊗2]×[3⊗2]=.【考点】2C:实数的运算;6F:负整数指数幂.【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的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出2⊗2和3⊗2的值,然后求解即可.【解答】解:2⊗2=2﹣2=,3⊗2=32=9,则[2⊗2]×[3⊗2]=×9=.故答案为:.16.如图,四边形ABCD中,点M、N分别在AB、BC上,将△BMN沿MN翻折,得△FMN,若MF∥AD,FN∥DC,则∠B=95°.【考点】JA:平行线的性质;K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PB: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BMF、∠BNF,再根据翻折的性质求出∠BMN和∠BNM,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MF∥AD,FN∥DC,∴∠BMF=∠A=100°,∠BNF=∠C=70°,∵△BMN沿MN翻折得△FMN,∴∠BMN=∠BMF=×100°=50°,∠BNM=∠BNF=×70°=35°,在△BMN中,∠B=180°﹣(∠BMN+∠BNM)=180°﹣(50°+35°)=180°﹣85°=95°.故答案为:95.三、解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7.计算:(a2b+2ab﹣b3)÷b﹣(a+b)(a﹣b)【考点】4H:整式的除法;4F:平方差公式.【分析】根据整式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原式=a2+2a﹣b2﹣(a2﹣b2)=a2+2a﹣b2﹣a2+b2=2a18.如图,点B、C、E、F在同一直线上,BC=EF,AC⊥BC于点C,DF⊥EF于点F,AC=DF.求证:(1)△ABC≌△DEF;(2)AB∥DE.【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J9:平行线的判定.【分析】(1)由SAS容易证明△ABC≌△DEF;(2)由△ABC≌△DEF,得出对应角相等∠B=∠DEF,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1)∵AC⊥BC于点C,DF⊥EF于点F,∴∠ACB=∠DFE=90°,在△ABC和△DEF中,,∴△ABC≌△DEF(SAS);(2)∵△ABC≌△DEF,∴∠B=∠DEF,∴AB∥DE.19.如图,在△ABC中,AB=AC.(1)尺规作图:作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M,(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2)若∠A=40°,求∠CMB的度数.【考点】N2:作图—基本作图;KG: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KH: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利用基本作图(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作AB的垂直平分线,此垂直平分线与AC的交点为M点;(2)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M=BM,则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ABM=∠A=40°,然后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CMB得度数.【解答】解:(1)如图,点M为所作;(2)∵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M,∴AM=BM,∴∠ABM=∠A=40°,∴∠CMB=∠ABM+∠A=80°.四、解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20.先化简,再求值:•+,从﹣1,0,1三个数中选一个合适的,代入求值.【考点】6D: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先化简题目中的式子,然后将x=0代入化简后的式子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当x=0时,原式=.21.一个工程队修一条3000米的公路,由于施工中途增加了人员,实际每天修路比原来多50%,结果提前2天完成,求实际每天修路多少米?【考点】B7:分式方程的应用.【分析】首先设原来每天修路x米,则实际每天修路(1+50%)x米,根据题意可得等量关系:原来修3000米的时间﹣实际修3000米的时间=2天,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解答】解:设原来每天修路x米,由题意得:﹣=2,解得:x=500,经检验:x=500是原分式方程的解,(1+50%)×500=750(米),答:实际每天修路750米.22.如图,在等边△ABC中,点D,E分别在边BC,AC上,且DE∥AB,过点E 作EF⊥D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1)求∠F的度数;(2)若CD=3,求DF的长.【考点】KM: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EDC=∠B=6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2)易证△EDC是等边三角形,再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解.【解答】解:(1)∵△ABC是等边三角形,∴∠B=60°,∵DE∥AB,∴∠EDC=∠B=60°,∵EF⊥DE,∴∠DEF=90°,∴∠F=90°﹣∠EDC=30°;(2)∵∠ACB=60°,∠EDC=60°,∴△EDC是等边三角形.∴ED=DC=3,∵∠DEF=90°,∠F=30°,∴DF=2DE=6.五、解答题(本大题3小题,每小题9分,共27分)23.如图1,在△ABC中,AB=AC,点D是BC的中点,点E在AD上.(1)求证:BE=CE;(2)如图2,若BE的延长线交AC于点F,且BF⊥AC,垂足为F,原题设其它条件不变.求证:∠CAD=∠CBF;(3)在(2)的条件下,连接CE,若∠BAC=45°,判断△CF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考点】KD: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1)由条件证明△ABE≌△ACE即可;(2)利用垂直的定义可求得∠CAD+∠C=∠CBF+∠C=90°,可证得结论;(3)由条件可证明△AEF≌△BCF,可得AF=BF,可得出结论.【解答】证明:(1)∵AB=AC,D是BC的中点,∴∠BAE=∠CAE,在△ABE和△ACE中,∴△ABE≌△ACE(SAS),∴BE=CE;(2)∵AB=AC,点D是BC的中点,∴AD⊥BC,∴∠CAD+∠C=90°,∵BF⊥AC,∴∠CBF+∠C=90°,∴∠CAD=∠CBF;(3)∵∠BAC=45°,BF⊥AF,∴△A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F=BF,在△AEF和△BCF中,∴△AEF≌△BCF(ASA),∴EF=CF,∵∠CFE=90°,∴△CFE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4.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剪掉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如图1),然后将剩余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1)上述操作能验证的等式是B(请选择正确的一个)A.a2﹣2ab+b2=(a﹣b)2B.a2﹣b2=(a+b)(a﹣b)C.a2+ab=a(a+b)(2)若x2﹣9y2=12,x+3y=4,求x﹣3y的值;(3)计算:(1﹣)(1﹣)(1﹣)…(1﹣)(1﹣)【考点】4G: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分析】(1)观察图1与图2,根据两图形阴影部分面积相等,验证平方差公式即可;(2)已知第一个等式左边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将第二个等式代入求出所求式子的值即可;(3)先利用平方差公式变形,再约分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1)根据阴影部分面积相等可得:a2﹣b2=(a+b)(a﹣b),上述操作能验证的等式是B,故答案为:B;(2)∵x2﹣9y2=12,∴x2﹣9y2=(x+3y)(x﹣3y)=12,∵x+3y=4,∴x﹣3y=3;(3)原式====.25.如图1,△ABC是边长为5cm的等边三角形,点P,Q分别从顶点A,B同时出发,沿线段AB,BC运动,且它们的是速度都为1厘米/秒.当点P到达点B时,P、Q两点停止运动.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当运动时间为t秒时,BQ的长为t厘米,BP的长为5﹣t厘米;(用含t的式子表示)(2)当t为何值时,△PBQ是直角三角形;(3)如图2,连接AQ、CP,相交于点M,则点P,Q在运动的过程中,∠CMQ 会变化吗?若变化,则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它的度数.【考点】KY:三角形综合题.【分析】(1)根据题意、结合图形解答;(2)分∠PQB=90°、∠BPQ=90°两种情况,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列式计算即可;(3)证明△ABQ≌△CAP,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内角是60°解答即可.【解答】解:(1)由题意得,BQ=t,BP=5﹣t,故答案为:t;(5﹣t);(2)设时间为t,则AP=BQ=t,PB=5﹣t,①当∠PQB=90°时,∵∠B=60°,∴∠BPQ=30°,∴PB=2BQ,得5﹣t=2t,解得,t=,②当∠BPQ=90°时,∵∠B=60°,∴∠BQP=30°,∴BQ=2BP,得t=2(5﹣t),解得,t=,∴当第秒或第秒时,△PBQ为直角三角形;(3)∠CMQ不变,理由如下:在△ABQ与△CAP中,,∴△ABQ≌△CAP(SAS),∴∠BAQ=∠ACP,∴∠CMQ=∠ACP+∠CAM=∠BAQ+∠CAM=∠BAC=60°,∴∠CMQ不会变化.。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

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完整】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1的值在()A.2和3之间B.3和4之间C.4和5之间D.5和6之间2.下列分式中,最简分式是()A.2211xx-+B.211xx+-C.2222x xy yx xy-+-D.236212xx-+3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A.x≤3 B.x<3 C.x≥3 D.x>34.甲、乙二人做某种机械零件,已知每小时甲比乙少做8个,甲做120个所用的时间与乙做150个所用的时间相等,设甲每小时做x个零件,下列方程正确的是()A.1201508x x=-B.1201508x x=+C.1201508x x=-D.1201508x x=+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不等式x<5的整数解有无数多个B.不等式x>-5的负整数解集有有限个C.不等式-2x<8的解集是x<-4D.-40是不等式2x<-8的一个解6.某市从2017年开始大力发展“竹文化”旅游产业.据统计,该市2017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约为2亿元.预计2019“竹文化”旅游收入达到2.88亿元,据此估计该市2018年、2019年“竹文化”旅游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A.2% B.4.4% C.20% D.44%7.老师设计了接力游戏,用合作的方式完成分式化简,规则是:每人只能看到前一人给的式子,并进行一步计算,再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人,最后完成化简.过程如图所示:接力中,自己负责的一步出现错误的是()A.只有乙B.甲和丁C.乙和丙D.乙和丁8.如图,在△ABC中,AB=AC,∠BAC=100°,AB的垂直平分线DE分别交AB、BC于点D、E,则∠BAE=()A.80°B.60°C.50°D.40°9.如图,把一个矩形纸片ABCD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为().A.70°B.65°C.50°D.25°10.如图,直线a∥b,将一个直角三角尺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若∠1=58°,则∠2的度数为()A.30°B.32°C.42°D.58°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x-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2.因式分解:2218x-=__________.∆的周长为____________.3.在△ABC中,AB=15,AC=13,高AD=12,则ABC4.如图,在Rt△ACB中,∠ACB=90°,∠A=25°,D是AB上一点,将Rt△ABC沿CD 折叠,使点B 落在AC 边上的B ′处,则∠ADB ′等于_____5.如图,直线y =x +2与直线y =ax +c 相交于点P (m ,3),则关于x 的不等式x +2≤ax +c 的解为__________.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O 的边CO 、OA 分别在x 轴、y 轴上,点E 在边BC 上,将该矩形沿AE 折叠,点B 恰好落在边OC 上的F 处.若OA =8,CF =4,则点E 的坐标是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解方程:(1)2101x x -=+ (2)2216124x x x --=+-2.先化简,再求值:()()22322323a a b ab a a b ---,其中a ,b 满足()2130a b a b +-+--=3.已知:12x =-12y =+2222x y xy x y +--+的值.4.(1)如图(1),已知:在△ABC 中,∠BAC =90°,AB=AC ,直线m 经过点A ,BD ⊥直线m, CE ⊥直线m,垂足分别为点D 、E.证明:DE=BD+CE.(2)如图(2),将(1)中的条件改为:在△ABC 中,AB=AC ,D 、A 、E 三点都在直线m 上,并且有∠BDA=∠AEC=∠BAC=α,其中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 是否成立?如成立,请你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拓展与应用:如图(3),D 、E 是D 、A 、E 三点所在直线m 上的两动点(D 、A 、E 三点互不重合),点F 为∠BAC 平分线上的一点,且△ABF 和△ACF 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BD 、CE,若∠BDA=∠AEC=∠BAC ,试判断△DEF 的形状.5.已知ABN 和ACM △位置如图所示,AB AC =,AD AE =,12∠=∠.(1)试说明:BD CE =;(2)试说明:M N ∠=∠.6.某商场计划用56000元从厂家购进60台新型电子产品,已知该厂家生产甲、乙、丙三种不同型号的电子产品,设甲、乙型设备应各买入x y ,台,其中每台的价格、销售获利如下表:(1)购买丙型设备台(用含,x y的代数式表示) ;(2)若商场同时购进三种不同型号的电子产品(每种型号至少有一台),恰好用了56000元,则商场有哪几种购进方案?(3)在第(2)题的基础上,为了使销售时获利最多,应选择哪种购进方案?此时获利为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1、B2、A3、C4、D5、C6、C7、D8、D9、C10、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x1、12、2(x+3)(x﹣3).3、32或424、40°.5、x≤1.6、(-10,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2分)1、(1)x=1;(2)方程无解2、483、4、(1)见解析(2)成立(3)△DEF为等边三角形5、(1)略;(2)略.--; (2) 购进方案有三种,分别为:方案一:甲型49台,乙型5 6、(1) 60x y台,丙型6台;方案二:甲型46台,乙型10台,丙型4台;方案三:甲型43台,乙型15台,丙型2台;(3) 购进甲型49台,乙型5台,丙型6台,获利最多,为1441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 —2013 学年度上学期考试八年级数学期末试题( 时间 :90 分钟满分:120分)一、精心选一选(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号1.下列四个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考线.A B C D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名题姓答A、65°,65°B、50°, 80°要不C、65°, 65°或 50°, 80° D 、 50°, 50订内线封密 3. 下列命题:(1)绝对值最小的的实数不存在;( 2)无理数在数轴上对应点不存在;(3)与本身的平方根相等的实数存在;(4)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5)在数轴上与原点距离等于 2 的点之间有无数多个点表示无级班理数,其中错误的命题的个数是 ()装A、2B、3C、 4D、54.对于任意的整数 n,能整除代数式 (n+3)(n -3) - (n+2)(n - 2) 的整数是( )A.4B.3C.5D.2校学八年级数学试题(共 6 页,第 1页)15.已知点(- 4, y1),( 2, y2)都在直线 y=-2 x+2 上,则 y1 、y2 大小关系是()A . y1 > y2B.y1 = y2C.y1 < y2D.不能比较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x 2+x2=2x4B.a2·a3 = a5C.(- 2x2)4=16x6D.(x+3y)(x -3y)=x 2-3y2 7.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 纸沿对角线折叠,设重叠部分为△ EBD,那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EBD 是等腰三角形, EB=ED B.折叠后∠ ABE 和∠ CBD 一定相等C.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ABCEDD.△ EBA 和△ EDC 一定是全等三角形8.如图,△ ABC 中边 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B 于点 D、E,AE=3cm,△ADC? 的周长为 9cm,则△ ABC的周长是()A .10cm B.12cm C. 15cm D .17cm9计算 (a2 )3的结果是A .a5B. a6C. a8D.3 a210.若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 1,2),则这个图像必经过点()A.(1,2)B.(-1,-2)C.(2,- 1)D.(1,- 2)二、细心填一填(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11.若 x2+kx+9 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 k=.八年级数学试题(共 6 页,第 2页)12.点 M ( - 2,k)在直线 y=2x+1 上,则点 M 到 x 轴的距离是.13.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 1,2),且函数 y 的值随自变量 x 的增大而减小,请写出一个符合上述条件的函数解析式.14.如图,在△ ABC 中,∠ C=90°, AD 平分∠ BAC ,BC=10cm, BD=7cm,则点 D 到 AB 的距离是.15.在△ ABC中,∠B=70°,DE 是 AC 的垂直平分线,且∠ BAD: ∠BAC=1:3 ,则∠ C=.AA BEO DP QB DC BD C A C E14 题15题图18 题图16.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一腰的中线分周长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比另一部分长 2,则这个三角形的腰长为.17.某市为鼓励居民节约用水,对自来水用户收费办法调整为:若每户/月不超过 12 吨则每吨收取 a 元;若每户 /月超过 12 吨,超出部分按每吨2a 元收取 .若小亮家 5 月份缴纳水费20a 元,则小亮家这个月实际用水18.如图, C 为线段 AE 上一动点(不与点 A ,E 重合),在 AE 同侧分别作正△ABC 和正△ CDE, AD 与 BE 交于点 O, AD 与 BC 交于点 P,BE 与 CD 交于点 Q,连结 PQ.以下五个结论:①AD=BE ;② PQ∥AE ;③ AP=BQ;④ DE=DP;⑤∠AOB=60° .一定成立的结论有 ____________(把你认为正确的序号都填上).19.对于数 a,b,c,d,规定一种运算a b10=ad- bc,如2=1×(- 2)c d( 2)-0×2=-2,那么当( x1) ( x2)=27 时,则 x= ( x3) (x1)八年级数学试题(共 6 页,第 3页)20.已知x y 5, xy 3, 则 x2y2=三.用心做一做21.计算( 8 分,每小题 4 分)( 1)分解因式 6xy2- 9x2y- y3(2)(a2b2ab2b3 ) b (a b)( a b)22.(8 分)如图,( 1)画出△ ABC 关于 Y 轴的对称图形△A1B1C1(2)请计算△ ABC 的面积(3)直接写出△ABC 关于 X 轴对称的三角形△A2B2C2 的各点坐标。

23. (8 分)先化简,再求值:[( x y)2y(2 x y) 8x] 2x ,其中 x =-2 .八年级数学试题(共 6 页,第 4页)24.(10 分)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相同路线由 A 地到 B 地,行驶过程中路程与时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如图. 根据图象解决下列问题:(1)谁先出发?先出发多少时间?谁先到达终点?先到多少时间?(2)分别求出甲、乙两人的行驶速度;(3)在什么时间段内,两人均行驶在途中(不包括起点和终点)?在这一时间段内,请你根据下列情形,分别列出关于行驶时间x 的方程或不等式(不化简,也不求解 ):① 甲在乙的前面;② 甲与乙相遇;③ 甲在乙后面 .25.( 8 分)如图,四边形 ABCD 的对角线AC 与 BD 相交于 O 点,∠ 1=∠ 2,∠ 3=∠ 4.求证: (1)△ABC ≌△ ADC ;(2)BO=DO .AB13C 2O4D(第 25题)26.( 8 分)如图,在△ ABC 中,∠ C = 90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 AC 于点D,垂足为 E,若∠ A = 30°,CD = 2.C ( 1)求∠ BDC 的度数;D(2)求 BD 的长 .A E B八年级数学试题(共 6 页,第 5页)(第26题)27. (10分)甲、乙两重灾区急需一批大型挖掘机,甲地需25台,乙地需23台;A、B 两省获知情况后慷慨相助,分别捐赠挖掘机 26 台和 22 台并将其全部调往灾区.若从 A 省调运一台挖掘机到甲地要耗资 0.4 万元,到乙地要耗资 0.3 万元;从 B 省调运一台挖掘机到甲地要耗资 0.5 万元,到乙地要耗资 0.2 万元.设从 A 省调往甲地x台,A、B 两省将捐赠的挖掘机全部调往灾区共耗资 y 万元.(1)求出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2)若要使总耗资不超过 15 万元,有哪几种调运方案?(3)怎样设计调运方案能使总耗资最少?最少耗资是多少万元?A省捐赠甲灾区26 台需25台B省捐赠乙灾区22 台需23台八年级数学试题(共 6 页,第 6页)八年级数学参考答案一. 1.A,2.C,3.B,4.C,5.A,6.B,7.B,8.C,9.B 10.D二.填空11.± 6 ,12. 3, 13. y=- x+1, 14.3cm, 15.40 ° , 16.22/3cm 或 6cm,17. 16吨, 18. ①. ②. ③. ⑤,19.22, 20.19三.解答21.① -y(3x-y)2② -2ab22. ① 略② s△ ABC =132③ A 2 - 3, - 2), 2 -4, 3), 2(-1, 1)( B ( C 23 解:原式 =12 x 4当 x=-2 ,原式 =- 524.解: (1)甲先出 ,先出10 分 。

乙先到达 点,先到达5 分 。

⋯⋯⋯⋯⋯⋯⋯⋯2 分(2)甲的速度 : V 甲 =612(千米 /小 ) ⋯3分12乙的速度 : V 乙=6(千米)⋯⋯⋯⋯⋯⋯⋯⋯4 分24/25 1060(3)当 10<X < 25 分 两人均行 在途中。

S 甲=kx, 因 S 甲=kx( 30,6)所以 6=30k,故 k= 1 .∴S 甲 = 1x.55八年 数学 (共 6 ,第 7 )设 S 乙 =k1x+b,因为 S 乙=k1x+b 经过( 10,0),(25,6) 所以{{20=10k1+b k 1=56=25k +b b=- 41所以 S=2x -4乙5①当 S 甲>S 乙时,即1x>2x-4 时甲在乙的前面。

5 5②当 S 甲=S 乙时,即1x=2x- 4 时甲与乙相遇。

55③当 S 甲< S 乙时,即1x<2x-4 时乙在甲的前面。

5525..证明:(1)在△ABC和△ADC中1 2AC AC 34∴△ ABC ≌△ ADC .AC ( 2)∵△ ABC ≌△ ADC∴ AB=AD 又∵∠ 1=∠ 2∴ BO=DO26.⑴∠ BDC=6 0°O⑵BD=4B D27.⑴(第 26 题)y= 0.4X + 0.3(26-X)+0.5(25-X) + 0.2 〔 23- (26-X) 〕=19.7- 0.2X (1≤ X≤ 25)⑵19.7 - 0.2X ≤ 15解得:X ≥23.5∵1≤X≤25∴24 ≤X≤25即有 2 种方案,方案如下:八年级数学试题(共 6 页,第 8页)方案 1:A 省调运 24 台到甲灾区,调运 2 台到乙灾区 ,B 省调运 1 台到甲灾区,调运21 台到乙灾区;方案 2:A 省调运 25 台到甲灾区,调运 1 台到乙灾区 ,B 省调运 0 台到甲灾区,调运22 台到乙灾区;⑶ y= 19.7- 0.2X, y是关于 x 的一次函数,且y 随 x 的增大而减小,要使耗资最少,则x 取最大值 25。

即: y 最小=19.7-0.2×25=14.7(万元)八年级数学试题(共 6 页,第 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