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型电气设备防爆措施及技术要求标准版本

合集下载

气密型电气设备防爆措施及技术要求通用版

气密型电气设备防爆措施及技术要求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185气密型电气设备防爆措施及技术要求通用版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气密型电气设备防爆措施及技术要求通用版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

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气密型电气设备的气密外壳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外壳各部分是通过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玻璃等材料的熔接、挤压或胶粘的方法进行密封,但不允许采用衬垫进行密封。

气密外壳是一种能阻止气体、粉尘、固体和液体侵入的完全密封的外壳。

气密型电气设备有整台电气设备气密的,也有电气部件气密的。

对于气密的电气部件是不能单独在爆炸环境中使用的。

气密型电气设备的外壳结构要保证在使用期都保持气密性质,并通过气密试验。

气密外壳在使用中不能打开,如果打开外壳则破坏了外壳的气密性,只有重新密封并做气密试验,合格后方能重新使用。

对于采用金属材料的气密外壳,如果使用了法兰连接,那么法兰周围必须进行熔接或胶粘,胶粘的宽度不得小于6mm,以保证良好的气密性。

气密性外壳要尽量减少接缝。

气密型电气设备和气密型电气部件,如果密封是使用胶粘剂的,必须先通过热稳定试验后,再做气密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气密型电气设备的主要附属装置就是外壳上的电缆引入装置。

安全管理之气密型电气设备防爆措施及技术要求

安全管理之气密型电气设备防爆措施及技术要求

安全管理之气密型电气设备防爆措施及技术要求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气密型电气设备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气密型电气设备由于自身的特点,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能会面临着防爆的问题。

因此,针对气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措施及技术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基于国内外相关规范和标准,总结了气密型电气设备防爆的主要要求和技术措施,以期对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气密型电气设备防爆原理气密型电气设备防爆的原理在于避免内部发生爆炸或自燃引起的外部事故。

气密型电气设备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防爆:1.隔爆设计:采用防护罩、壳体等隔离装置,将内部电气设备与外部环境隔离开来,达到防爆的目的。

2.防爆设计:在电气设备或附件内部采用防爆结构,通过减小能量密度或排除有害气体、尘埃等来防止或延缓爆炸。

气密型电气设备防爆的技术要求气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技术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绝缘性能气密型电气设备内部的绝缘材料和装置要能承受设备正常工作时所产生的内部热量、能量和外界环境的影响,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通常要求绝缘强度在1.5-2倍电气设备工作电压以上。

密封性能气密型电气设备的每个联接处必须进行良好的密封处理,确保防爆密封可靠,无泄漏现象出现。

防雷保护在气密型电气设备中,常常需要针对电气元件进行防雷保护。

常用的防雷方法有:接地屏蔽、避雷针、过电压保护器等。

温升和散热因为气密型电气设备在工作时易产生热量,因此应充分考虑设备的温升和散热问题,以防止超温失效和引起火灾。

防爆要求为了防止设备可能出现的爆炸,气密型电气设备应按照特定的防爆标准进行设计和制造。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防爆标志、防爆机构、防爆性能、防爆保护、防爆检验等。

气密型电气设备防爆措施气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措施不仅仅需要在设计时考虑,也需要在设备使用、操作、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措施和管理。

以下是常见的气密型电气设备防爆措施。

设备安装在气密型电气设备安装时,应注意:设备位置应满足充分通风,设备周围不能有易燃易爆的物质,设备与其他电气设备之间应有安全的距离。

防爆等级标准

防爆等级标准

防爆等级标准国的防爆等级标准为"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该标准将由下列防爆型式专用标准补充或修改。

GB 3836.2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GB 3836.3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3部分:增安型"e"GB 3836.4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本质安全型"i"GB 3836.5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5部分:正压型"p"GB 3836.6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6部分:充油型"O"GB 3836.7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7部分:充砂型"q"GB 3836.9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9部分:浇封型"m"GB 7957 矿用安全帽灯以上标准和本标准不适用于医用电气设备、发爆器、发爆器试验仪和点火电路试验仪常见符号为"ExdⅠ/ⅡBT3""Ex"为通用符号,表示explosive(此条为个人理解)"d"表示次防爆型式为"隔爆型d"."Ⅰ"或"Ⅱ"表示电气设备分类,Ⅰ为煤矿用电气设备,Ⅱ为除煤矿外其它爆炸性气体环境用设备.其中,Ⅱ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ⅡA,ⅡB和ⅡC类."T3"表示温度组别.具体分类及含义,详见"GB3836.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一、防爆概念1、引起爆炸的三个必要条件,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爆炸点火所需能量source of migration;空气或氧气air or oxygen;flammable air flammable dust2、防止爆炸的产生必从三个必要条件来考虑,限制了其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就限制了爆炸的产生。

GB-3836.10-1991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第10部分气密型电气设备“h”

GB-3836.10-1991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第10部分气密型电气设备“h”

GB-3836GB3836.10—91国家技术监督局1991—05—27批准1992—02—01批准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畴本标准规定了气密型电气设备和气密部件防爆性能方面的技术要求、试验和标志。

气密型电气设备或气密部件,除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须符合GB3836.1《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中的有关规定。

如GB3836.1与本标准规定不一致,则按本标准规定。

2引用标准GB3836.1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通用要求GB3836.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增安型电气设备“e”3术语3.1气密型电气设备具有气密外壳的电气设备。

3.2气密外壳用熔化、挤压或胶粘的方法进行密封的外壳。

这种外壳能防止壳外部气体进入壳内。

3.3气密部件具有气密外壳而不能单独在爆炸性环境中应用的电气部件。

4技术要求4.1外壳4.1.1气密外壳各部分间必须用熔化(如软钎焊、硬钎焊、熔接)、挤压或胶粘的方法进行密封,不许采纳衬垫密封方式。

4.1.2气密外壳的结构应保证在使用期内都保持气密。

通过气密试验合格的外壳,在使用过程中不许打开。

如打开外壳则认为外壳的气密性被破坏,须重新密封并重新做气密试验。

4.1.3金属外壳如果使用了法兰连接,必须将法兰周围熔接或胶粘,胶粘宽度须不小于6m,以保证其气密性。

4.1.4外壳应尽量减少接缝。

4.2电缆引入装置通过外壳壁的电缆及引线要密封,密封性能应不受温度及气候的阻碍,并应采取措施爱护电缆及引线免受机械损害。

典型结构如下图。

图中1须不小于GB3836.3表1中电气间隙值的20%,最小为2mm;密封填料的最小厚度为2mm;浇注时须防止固化密封填料中积聚气泡。

4.3制造厂须提供与防爆性能有关的技术文件,如密封:工艺等。

如果采纳了胶粘剂,还须提供它的极限热稳固温度等有关技术资料;如可能,并讲明溶解胶粘剂的溶剂。

5试验5.1气密试验气密型电气设备或气密部件须按下列方法之一做气密试验。

5.1.1将样品全部浸入水中。

煤矿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

煤矿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

煤矿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为加强矿井电气设备防爆管理,杜绝井下电气设备出现失爆现象,确保矿井供电安全,现编制煤矿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

一、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基础知识及相关标准(一)防爆电气设备标准防爆电气设备是指按国家标准设计、制造、使用的不会引起周围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的电气设备。

现行的防爆电气设备国家标准是GB3836系列。

它的主要内容是把防爆电气设备分为隔爆型(d)、增安型(e)、本质安全型(i)、正压型(p)、充油型(o)、充砂型(q)、无火花型(n)、浇封型(m)、气密型(h)、特殊型(s)并对其防爆技术及试验方法进行了规定。

国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电气设备的允许最高表面温度。

表面可能堆积粉尘时为150℃,采取防尘堆积措施时为450℃,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环境为-20℃—40℃。

2、电气设备与电缆的连接应采用防爆电缆接线盒,电缆的引入引出必须用密封的电缆引入装置,并应具有防松动、防拔脱措施。

3、对不同的额定电压和绝缘材料,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都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要求(详见附一)。

4、具有电气或机械闭锁装置,有可靠的接地及防止螺钉松动的装置。

5、防爆电气如果采用塑料外壳,须采用不燃性或难燃性材料制成,并保证塑料表面的绝缘电阻大于1*109Ω,以防积聚静电,还必须承受冲击试验和热稳定试验。

6、防爆电气设备限制使用铝合金外壳,防止其与铁锈摩擦产生大量热能,避免形成危险温度。

7、防爆电气设备必须经国家认定的防爆试验单位鉴定。

(二)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1、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原理是将正常工作或事故状态下可能产生火花的部分放在一个或几个外壳中,这种外壳除了将其内部的火花、电弧与周围环境中的爆炸性气体隔开外,还有当进入壳内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被壳内的火花、电弧引爆时外壳不被炸坏,也不致使爆炸物通过连接缝隙引爆周围环境中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

2、增安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温度的矿用电气设备。

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范本

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范本

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防爆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预防事故的发生,维护生产和人员的安全,制定本安全要求。

第二条本安全要求适用于所有含有爆炸危险区域的防爆电气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防爆电动机、防爆电缆、防爆开关等。

第三条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和维修等环节应严格遵守本安全要求,并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

第二章:防爆电气设备的基本要求第四条防爆电气设备应具备防止发生爆炸的能力和抗爆炸能力,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第五条防爆电气设备应能够在爆炸环境中正常工作,防止火花和高温引起爆炸。

第六条防爆电气设备的外壳和部件应具备耐腐蚀、防尘和防水等性能,以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

第七条防爆电气设备的控制装置应合理布局,保证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控制和监控设备的工作状态。

第三章: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要求第八条防爆电气设备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采用符合防爆要求的材料和零部件。

第九条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等级应与工作环境中爆炸性气体或粉尘的等级相匹配。

第十条防爆电气设备的接线、引线和绝缘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以防止火花引起爆炸。

第十一条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和控制系统应具备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

第四章:防爆电气设备的制造要求第十二条防爆电气设备的制造应符合设计要求,采用合格的材料和工艺,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第十三条防爆电气设备的零部件和组件应经过严格检测和试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十四条防爆电气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

第五章: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要求第十五条防爆电气设备的使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严禁私拉乱接、乱动设备。

第十六条防爆电气设备的维护保养应按照操作手册进行,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

第十七条防爆电气设备的操作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设备的操作和维护知识。

第六章:防爆电气设备的维修要求第十八条防爆电气设备的维修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专业人员进行,确保维修质量和安全。

防爆等级要求

防爆等级要求

防爆基础知识1、防爆电气设备按 GB 3836标准要求,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防爆型式+设备类别+ (气体组别)+温度组别-----Ex dllCT62、根据所采取的防爆措施,可把防爆电气设备分为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正压型、油浸型、充砂型、浇封型、气密型、特殊型、粉尘防爆型等。

下面介绍我们常用的标识含义,具体如表1所示。

表1设备类别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I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II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

II类隔爆型“ c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又分为IIA、IIB、和IIC类。

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A型尘密设备;B型尘密设备;A型防尘设备;B型防尘设备。

气体组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越大,其危险性越高。

爆炸性混合物的传爆能力可用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表示。

同时,爆炸性气体、液体蒸气、薄雾被点燃的难易程度也标志着其爆炸危险程度的高低,它用最小点燃电流比表示。

II类隔爆型电气设备或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按其适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进一步分为IIA、IIB和IIC类。

表2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组别与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或最小点燃电流比之间的关系温度组别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引燃温度是能被点燃的温度极限值。

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6组,使得对应的T1〜T6组的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能超过对应的温度组别的允许值。

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如表 3所示。

表3温度组别、设备表面温度和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之间的关系。

如电气设备为I类隔爆型:防爆标志为ExdI如电气设备为II类隔爆型,气体组别为 B组,温度组别为T3,则防爆标志为:ExdllBT3。

如电气设备为II类本质安全型ia,气体组别为A组,温度组别为T5,则防爆标志为:ExiaIIAT5。

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性能各项技术要求及规定

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性能各项技术要求及规定

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性能各项技术要求及规定3、密封圈宽度小于电缆外径0.7倍的或最小宽度小于10mm的;密封圈厚度小于电缆外径0.3倍的(70mm2的电缆除外)或最小厚度小于4mm的。

4、密封圈的单孔内穿进多根电缆时。

5、将密封圈割开套在电缆上的。

6、密封圈部分破损的。

7、密封圈的硬度达不到邵氏硬度45~55度的要求,老化失去弹性、变质、变形、有效尺寸配合间隙达不到要求,起不到密封作用的。

8、密封圈与电缆护套之间有其它包扎物的。

9、一个进线嘴内多个密封圈的,或密封圈大套小用的。

10、密封圈没有套在电缆护套上或仅部分套在电缆护套上的。

11、电缆护套(铅皮)穿入器壁不足5mm的。

如电缆粗穿----不进器壁时,可将电缆穿入器壁部分锉细,但护套与密封圈结合部位不得锉细。

12、空闲进线嘴没有密封挡板时,挡板直径比进线装置内径小2mm以上,挡板绝对厚度小于1.82mm的(冶金部颁标准YB-176-63,公称厚度为2mm,厚度允许差为±0.18mm)。

13、挡板放在密封圈里边的;压盘式或螺母式进线装置金属圈放在挡板与密封圈之间的。

14、进线装置压紧后没有余量的,或进线装置压紧后进线装置压不紧密封圈的,或进线装置压紧后密封圈端面与器壁接触不严的。

进线装置紧固程度的判定方法:螺母或用手拧紧为合格;压盘式用晃不动为合格。

15、压盘式进线装置缺压紧螺栓或压紧螺栓未上紧的;压紧螺栓上下不满丝扣的或达不到螺栓直径1倍要求的(铸铝、铸铜为1.5倍)。

16、电缆在进线装置外能轻易来回抽动的(电缆紧固程度的判定方法:顺着电缆方向以用手不能将电缆推进接线室为合格)。

17、穿入电缆的进线装置,在压盘或螺母与密封圈之间缺少金属圈的。

18、螺母式进线装置因乱扣、锈蚀等原因紧不到位或用一只手的手指能使压紧螺母旋进超过半圈的。

19、螺母式进线装置最少啮合扣数和最小拧入深度不符合----下表要求的。

螺纹啮合扣数与拧入深度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5774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气密型电气设备防爆措施及技术要求标准版本
气密型电气设备防爆措施及技术要
求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操作规程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气密型电气设备的气密外壳一般采用金属材料制成,其外壳各部分是通过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玻璃等材料的熔接、挤压或胶粘的方法进行密封,但不允许采用衬垫进行密封。

气密外壳是一种能阻止气体、粉尘、固体和液体侵入的完全密封的外壳。

气密型电气设备有整台电气设备气密的,也有电气部件气密的。

对于气密的电气部件是不能单独在爆炸环境中使用的。

气密型电气设备的外壳结构要保证在使用期都保持气密性质,并通过气密试验。

气密外壳在使用中不能打开,如果打开外壳则破坏了外壳的气密性,只有
重新密封并做气密试验,合格后方能重新使用。

对于采用金属材料的气密外壳,如果使用了法兰连接,那么法兰周围必须进行熔接或胶粘,胶粘的宽度不得小于6mm,以保证良好的气密性。

气密性外壳要尽量减少接缝。

气密型电气设备和气密型电气部件,如果密封是使用胶粘剂的,必须先通过热稳定试验后,再做气密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气密型电气设备的主要附属装置就是外壳上的电缆引入装置。

当电缆或引线通过外壳壁时要有保护措施,使电缆及引线不受机械损伤。

通过外壳壁的电缆或引线中两根裸露导体间的最小距离为表1-4中规定的电气间隙值的20%,最小不得少于2mm。

电缆与导线穿过外壳壁要进行严格的密封,密封填料层的厚度不能少于2mm。

密封浇注时不允许在固化密封填料中积聚气泡,密封性能不能因温度及气候变化而
受影响。

电缆引入装置的密封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气密外壳的气密性,影响着气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所以对电缆引入装置的气密是十分重要的。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