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美术鉴赏《中国的古代艺术》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二《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人民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二《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人民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专题二《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人民版必修3一、内容及其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中国的古代艺术,指的是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节的内容,其核心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等五个方面的艺术成就,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从历史的角度来进行欣赏。

学生已经学过通史中的相关知识,本节课的内容中国的古代艺术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由于本课内容较杂且与其余学科和专题没有多大联系,所以是本学科次要内容。

教学的重点要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灿烂辉煌 ,表现形式多样,主要有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音乐艺术等多中表现形式;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利用相关资料直观描述,学会欣赏鉴别。

二、目标及其解析1、教学目标(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2、目标解析(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就是要掌握汉字书法、绘画的起源、发展以及特征;简述汉字起源和书体演变的过程,并根据特征辨认主要书体;简述绘画的起源与演变过程。

说出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代四大家等书家及主要成就;知道王维等画家。

在作品分类欣赏的基础上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同时提高艺术欣赏的能力和品味。

通过名作欣赏,感受书画艺术和戏曲的美感,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特点。

(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就是要了解掌握中国音乐、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各自特点。

三、问题诊断分析本课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多、历史跨度大、专业性强。

学生难以一下子掌握。

教师可将讲授和指导艺术欣赏相结合,并设计相应的问题激发学生艺术欣赏的热情,培养历史思维。

并明确教学主题:回溯艺术发展历史,领略中国艺术魅力。

难点是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可引导学生从古代社会的各个角度去分析,了解政治、经济、思想、民族交往、对外关系、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去了解艺术发展的原因,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特色,共同交汇成为中华文化艺术的长河,了解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教案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教案

课题: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课时:一课时课型:欣赏型授课对象:七年级教材分析:通过对作品的介绍与欣赏,使学生初步了解宋代绘画艺术的空前盛况及作品的伟大成就。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介绍中国古代画的历史和代表作及其内容和特点,并引入相应背景资料;使同学们领略中国古代绘画的风采,提高学生们的欣赏能力,力争达到使同学开阔视野。

2.过程和方法目标:掌握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历程、历史和具体内容,欣赏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通过对中国古代画的部分作品的学习和欣赏,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艺术。

课本选取历代各时期代表性作品进行介绍,力争达到使学生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基本的艺术素质和欣赏绘画的能力。

通过对中国古代绘画的鉴赏,提高同学们对古代绘画的了解和喜欢,促进同学们正确对待古代绘画。

教学重点:让同学们对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和绘画艺术作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本课中介绍了中国古代绘画的基本发展脉络和演变以及多种风貌的艺术风格和其代表作品。

第一,宋时期清明上河图的分析和欣赏,则要求教师讲课时结合图例作品的不同艺术特征,在理解艺术发展现律的基础之上,进行较深入的讲解和赏析,另外也可增加唐宋时期其他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画家作品来加强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

第二,中国古代绘画所强调的笔墨韵味和书性的表现要求,追求气韵的审美标准以及超越视觉表象的文化精神。

教学难点:本课中的内容涵盖比较广,要设置内容全面的讲解,提高同学们的艺术审美欣赏能力,是同学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教学方法:1.教法:欣赏、讲解和师生讨论结合。

2.学法:观察、讨论、理解、评述。

教具准备:教科书(借助多媒体教学,使用电脑课件)。

学具准备:1、教科书、笔记本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一、中国画含义、清明上河图的创作历史背景三、作者简介四、清明上河图的特点五、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六、中国画的形式:卷轴、扇面、屏风、册页、条幅、镜框。

高二历史《中国的古代艺术》教学设计

高二历史《中国的古代艺术》教学设计

《中国的古代艺术》教学设计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教案设计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教案设计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教案设计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教案设计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是否到齐,教材准备是否齐全。

(1分钟)
二:引入新课:
问同学们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了解有多少?请同学来列举一些他们所了解的古代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名称。

(4分钟)
三:讲授新课:(30分钟)
(一):幻灯片欣赏,
1:出示幻灯片《人面网纹彩陶盆》、《舞蹈纹盆》、《旋纹尖底瓶》。

2:提出问题
①:这是我国古代什么时期的作品?
②.:它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了什么样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
(二)欣赏瓷器部分并提出问题。

复习旧知识(美术与工艺美术)(三). 欣赏青铜器、欣赏故宫并加以介绍。

(四)中国的.园林艺术,介绍园林的发展过程。

四:课堂总结:
(1)结合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激情。

(2)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鼓励学生自觉地培养鉴赏美的能力。

(3)让学生把教材中第18页至21页的内容,熟读一遍,加深对本课的理解。

(5分钟)。

高中历史 《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1 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 《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1 人民版必修

高中历史《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1 人民版必修1、了解中国书法、绘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概述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2、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展示古代中国的精美艺术,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调动学生的情绪。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增强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重点:汉字、绘画起源和演变过程,戏曲的发展历程难点:书画的关系导入新课材料:“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 淮南子本经这段话记录的传说有什么意义?基础知识填空1、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文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经过秦始皇时的,发展出、、、,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文字。

中国书法艺术史绵延三千多年,名家代有所出。

秦代是著名的篆书家。

东晋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号为“ ”。

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有、、,他们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柳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

而、狂草亦别具艺术魅力。

、、、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都以行书名世。

元代书法家首推,创赵体。

明代以、声誉最高。

2、中国画又称国画,是历史悠久的民族艺术形式。

作画使用特制的、、、、以及。

以题材的不同,中国画又可分为、、三大画科。

在表现技法上,中国画有和、和、和的区别。

在艺术风格上,中国画可分为错彩镂金的与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两大类型。

,是北宋以后中国画的主要艺术形式。

的诗“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反映传统中国画注重诗意的特点。

的作品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设立乐府机构,广泛收集民间歌曲和四邻诸民族的异域音乐,融合成新的音乐样式,有、;至,又形成清婉、细腻、柔美的。

时代,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成为热潮,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

时代是中国音乐艺术的丰收期。

4、时代已经产生了宫廷舞蹈。

周代统治阶级制定出包括舞蹈形式在内的。

是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期。

的宫廷队舞,继承了隋唐的传统,在艺术上也卓有成就。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教案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教案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欣赏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基本特点和艺术价值。

2.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美术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定义和分类。

2.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色。

3. 分析中国古代美术作品中的意象、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

4. 欣赏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代表作品,如清明上河图、簪花仕女图等。

5. 学生实践创作中国古代美术风格的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基本特点和艺术价值。

2. 欣赏法:展示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实践法:学生动手创作中国古代美术风格的作品。

4. 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古代美术作品的欣赏心得。

四、教学准备1. 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相关图片和资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等展示设备。

3.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定义和分类。

2. 新课内容:讲解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历史背景和艺术特色。

3. 作品欣赏:展示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4. 作品分析:分析古代美术作品中的意象、构图、线条、色彩等元素。

5. 实践创作:学生动手创作中国古代美术风格的作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欣赏和分析中国古代美术作品时的兴趣和参与度。

2. 评估学生在实践创作中的表现,包括构图、线条、色彩的运用等。

3.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对作品中的意象、构图、线条、色彩等进行评价。

4. 综合评价学生对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的提高情况。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古代美术作品的展览或博物馆,增强学生对古代美术作品的直观感受。

2. 邀请美术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或示范,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美术作品的技法和风格。

3. 开展学生美术作品展览,鼓励学生分享和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3 人民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历史 《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3 人民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3 人民版必修3【课前思考】你知道我国古代艺术有哪些表现形式?现在还有哪些依然存在?【本课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和种类,了解古代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

了解和掌握古代中国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2.能概括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音乐、舞蹈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初步理解书、画、舞、乐的功能和意义。

3.通过学习增强欣赏,发现,鉴赏美的能力。

提高在了解古代艺术形式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体会古代艺术的精神实质和丰富的内涵。

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

4.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丰富人生观,价值观。

5.通过对古代艺术的学习,观察,体验,或欣赏艺术精品,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重难点突破】重点: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灿烂辉煌,表现形式多样。

主要有书法艺术;绘画艺术;雕刻艺术;音乐艺术等多中表现形式。

难点: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在了解古代艺术发展原因的时候,要从古代社会的各个角度去分析。

了解政治、经济、思想、民族交往、对外关系、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去了解艺术发展的原因。

了解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特色,共同交汇成为中华文化艺术的长河。

了解民族文化艺术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一、中国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一)书法艺术1.含义与特点(1)含义: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特点: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且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形态美、动态美、意境美)2.汉字形体的演变及五种主要书法字体(1)汉字:甲骨文一金文一篆书一隶书一草书—楷书——行书。

其中,隶书和楷书是正式书体,行书和草书是辅助字体。

《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

《中国的古代艺术》教案

.中国的古代艺术课标要求:概括汉字、绘画发源、演变的过程,认识中国书画的基本特色和发展脉络。

认识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①经过学习认识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的艺术门类和种类,认识古代中国历史悠长的文化艺术。

认识和掌握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②归纳汉字书法、绘画发源、演变的过程,认识中国书画、音乐、舞蹈的基本特色和发展脉络,初步理解书、画、舞、乐的功能和意义。

③认识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

④以文字、画面等相关声像资料,使学生获得相关古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基础知识,同时,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认识古代艺术形式的同时,踊跃主动的参加,体验、领会古代艺术的精神本质和丰富的内涵。

互相之间要增强沟通合作,扬长避短。

②教师充足利用现代化的教课手段,把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以及综合媒体联合起来展现古代中国的精巧艺术,增强教课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①经过本课学习,认识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升赏识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丰富人生观,价值观。

②经过对古代艺术的学习,察看,体验,或赏识艺术精选,耳濡目染,提升自己涵养。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传统,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骄傲感,逐渐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课课时: 2 课时。

要点难点:要点:理解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难点:〔 1〕古代艺术发展的原由〔 2〕培养学生学习古代艺术的兴趣和培养学生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增强学生赏识美、鉴赏美、创建美的能力。

教课建议:1、整体教课思路:利用多媒体把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以及综合媒体联合起来展现古代中国的精巧艺术,使学生先从感官上认识中国古代绚烂的艺术;而后再由学生联合自己的体验感觉去剖析各艺术的特色。

2、对于“‘出鬼着迷’的书法艺术〞一目,建议教师:〔1〕利用多媒体投影各样书法作品让学生赏识,并可指引他们依据自己的知识先鉴识一下各幅作品分别采纳了哪一种字体,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研究的欲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中美术鉴赏《中国的古代艺术》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内容标准: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知识能力:
知道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宋代四大家等书法家以及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张择端等画家。

能概括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初步理解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功能和意义。

3、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增强欣赏、发现、鉴赏美的能力。

在了解古代艺术形式的同时,积极主动的参与、体验、体会古代艺术的精神实质和丰富的内涵。

学生相互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

可以以作品,表演,介绍,等多种形式把自己的体会表达出来。

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了解我国古代多姿多彩的艺术,提高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丰富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对古代艺术的学习、观察、体验、或欣赏艺术精品,潜移默化,提高自身修养。

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逐步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分析
重点: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

难点:古代艺术发展的原因。

另外现有教材有明显的缺点:
1、内容偏难:教材有关中国古代绘画的:工具、题材、表现技法、艺术风格。

尤其绘画的表现技法、艺术风格、山水画的介绍远远超出了历史学科的能力,就像美术课。

2、知识系统性不明显:历史是非常强调过程、脉络及阶段性特征的。

二、学情分析
中学2008级高一学生是课程改革后的第二届学生。

第一,学生基础比较弱,初中社会
学科知识强调是面,缺少知识系统性。

第二,学生不活跃,主动性不够。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定位
《中国的古代艺术》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课教学内容,它不是以传授学科知识为主要目标,而是以鉴赏能力为主要目标。

大致了解中国古代书画发展脉络,把古代书画放在特定历史环境中去鉴赏。

(二)教学设计
中国的古代艺术
一、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
“书法”是写字的方法。

虽说有文字的民族就有“书法”,但不一定写字的书法都成为艺术。

中国汉字书法所以能成为独立的艺术,因为它是一种“图画性”很强的衍形表意文字,具有独特的形体结构,点、横、竖、钩、撇、捺等等笔画,和独特的书写工具毛笔,通过书写者对字形、笔画“美”的追求,才使它成为一种表达民族美感、表达主观意兴心绪和可以移情的艺术。


(一)汉字的起源与演变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既然是写字的艺术,就从字的起源与演变说起。

出示1:《半坡氏族陶器上刻画的符号》
设问1:半坡氏族陶器上刻画的符号所表达的何意?引导学生得出汉字的起源。

出示2:《商代甲骨文》
设问2:商代甲骨文中“立”“马”“臣”,进行辨认,比较像现在什么字?得出确切汉字开始。

出示3:《战国与秦统一后的“马”“安”字》
设问3:秦统一文字有何意义?培养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出示4:《汉字的演变》
设问4-1:“篆书”“隶书”“行书”“草书”“楷书”大致出现的时间?到魏晋汉字的各种字体俱已成熟。

设问4-2:我们目前最常用的字体?
设问4-3:我国汉字的演变有何规律?(具象到抽象,复杂到简单)
(二)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发展
中国古代书法艺术,是写字的艺术,有了字,书法艺术也就开始了。

书法艺术说到底还是线条艺术。

1、商周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开始
商代是确切文字的开始,字的线条两头尖(用刀刻、划)。

西周的金文,字的线条厚重,粗壮(用陶范金属溶液浇注)
2、秦汉是中国书法艺术开始走向繁荣的时代
汉字的演变中,隶书的出现是划时代的,标志着古文字的成熟。

3、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书法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到魏晋汉字的各种字体俱已成熟,因此魏晋南北朝时代是中国书法的第一个辉煌时期。

钟繇“领楷书之先”;书圣王羲之把行书推进到成熟的高峰;“草圣”张芝。

作品欣赏:王羲之《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有28个不同写法“之”。

4、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繁盛时期。

楷书鼎盛时期。

“欧体”“颜体”“柳体”,尤其“颜筋柳骨”。

作品欣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颜真卿《多宝塔碑》
柳公权《神策军碑》
5、宋元明清时期书法更加向多样性发展
书法家共同特点:诗文与书画兼通,书法各体都较擅长,又大都追求个性解放,自由挥洒,气象万千。

作品欣赏:蔡襄《楷书尺牍》
苏轼《罗池庙碑》
黄庭坚《寒食贴跋》
米芾《多景楼诗册贴》
探究与思考
1、列举中国书法各种书体流派,并举出其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

2、参考下面所举各专家学者的评论,并结合在课文中看到的墨宝实例,谈谈你对中国书法特点的看法。

林语堂“作为中国美术的基础,书法艺术给美学欣赏提供了一整套术语。

这些美学范畴使西方人大为吃惊。


朱仁夫:“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瑰宝,独有的骄傲。

”“书法艺术是传统的艺术,不像西方艺术那样把旧有的形态完全破坏,而是在旧形态基础上的转化发展。

”“书法艺术是欣赏的艺术,为欣赏而创作,为欣赏而生存,惟有欣赏才有价值。

”“书法艺术是空间的艺术、时间的艺术、运动的艺术,因为线条不管是经过人创造的,还是自然产生的,对于人的视觉器官来说,常常暗示着运动。

”“中华民族特有的书法艺术,一直在这种特殊的土壤里生长壮大,其传统性不仅来源于生活环境的稳定,还来源于其传统土壤的深厚性。


二、中国古代绘画的起源与发展
(一)中国古代的绘画起源于新石器时代
出示: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
设问:“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描绘何种场景?
体验:青海大通舞蹈纹彩陶盆里面盛水,拍打水面,将会出现什么现象?(二)魏晋南北朝时代中国绘画出现全面繁荣
知名画家即有100余人,宗教画盛行。

名作欣赏:顾恺之《女史箴图》
(三)隋唐五代时期画坛呈现璀璨繁盛的局面
画家辈出,绘画题材丰富: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各有千秋。

名作欣赏1:隋展子虔《游春图》(山水画)
设问1:请找一下作者的签名?
没有,体现了作者对山水(祖国)的敬重,人在自然中是那么的渺小。

补问1-1:右侧上方“展子虔游春图”是谁题的?
宋徽宗(赵佶),只题“展子虔游春图”,而不签名。

表明了对艺术的尊重,确实也证明了赵佶是个艺术鉴赏家。

补问1-2:正上方的是谁题的?
清乾隆皇帝,不仅题诗,而且又签名,又在《游春图》最空旷之外,既破坏了图的格局,远看就像一群苍蝇,乾隆皇帝口口声声说是
汉学专家,充分暴露他对艺术的无知,又签名,是占为已有的表现,
也是清朝专制主义到了极点的表现。

名作欣赏2:唐韩滉《五牛图》(动物画)
名作欣赏3:唐阎立本《步辇图》(人物画)
设问3-1:唐阎立本《步辇图》描绘是怎样的场景?
记录了641年,松赞干布的使者向唐太宗求婚的场景,是汉藏友谊的见
证。

设问3-2:《步辇图》右半部分人物画有何特点?
九个侍女,神态各千,体现了太宗皇帝的九五至尊,体现了太宗皇帝
的地位尊严。

太宗皇帝威严慈祥的神态,体现了他对这门亲事的认可,也昭示了他
的开明的民族政策。

设问3-3:《步辇图》左半部分人物中哪一位是松赞干布的使者?
前面一位是礼仪官,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

中间是松赞干布的使者,络腮胡子,体现了藏民族粗旷、开放的民族
性格。

左边一位是同步翻译。

名作欣赏4: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设问:唐朝绘画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培养学生把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考察)
历史原因:前代基础。

现实原因: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民族融合;民族政策开明;外交开放。

(六)宋元明清的绘画达到一个新高度
学生点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学生才艺展示:当场书法作品(学生若干)
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的书画艺术,了解古代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艺术。

了解古代中国书画艺术发展的基本脉络。

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课虽然结束了,但欣赏美,发现美,鉴赏美远没有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