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下警察形象的塑造2500

合集下载

浅析网络媒体对警察形象的影响

浅析网络媒体对警察形象的影响

浅析网络媒体对警察形象的影响[摘要] 网络媒体对警察形象具有重要影响,它对于塑造正面的警察形象,赢得公众的舆论支持有促进作用,同时,因网络媒体的负面强化功能也会对警察形象产生不良影响。

公众对警察形象的形成是受社会心理和大众传媒双重作用的结果。

在网络媒体环境下,警方应加强自身素质和媒体意识的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点,有针对性地转变宣传工作模式,建立健全警察形象危机处置机制,全力塑造和维护警察形象。

[关键词] 网络媒体警察形象体现成因建议网络媒体是指以互联网和手机通讯网为渠道,电脑和手机为终端的传播形态。

网络媒体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它只用了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就拥有了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用数十年、上百年时间才拥有的公众。

网络媒体以其具有的诸多优势,已经全面地渗入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在不断吸收壮大用户群的过程中成为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可须臾离弃的手段和方式。

公安机关是处于打击违法犯罪最前沿的政府机关,其与人民群众各方面关系最为紧密,其一言一行都处于公众的高度关注中,更易受到网络媒体的关注。

一、网络媒体影响警察形象的体现(一)正面影响1.“公民新闻”①使警察的执法工作更易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公民新闻”赋予了广大公众前所未有的言论自由空间,使其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传播者而成为公民记者,在对传媒的深度参与中实现了传媒接近权,打破了传统传媒的舆论引导特权。

在许多场合,“公民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使公众对于警察的日常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警察执法活动的开展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同时,来自网络媒体的舆论支持以其独特的语言活力和生动性,让基层执法干警更加乐于把来自网民的关注压力转化为执法动力,增添了警察的自信。

例如,成都电视台的“平安成都”节目开办了一个“谭谈交通”的栏目,通过交警谭乔作为节目主持人以现场直播交通行政执法的方式,向观众介绍交通安全知识。

浅析网络媒体对警察形象的影响

浅析网络媒体对警察形象的影响

浅析网络媒体对警察形象的影响[摘要] 网络媒体对警察形象具有重要影响,它对于塑造正面的警察形象,赢得公众的舆论支持有促进作用,同时,因网络媒体的负面强化功能也会对警察形象产生不良影响。

公众对警察形象的形成是受社会心理和大众传媒双重作用的结果。

在网络媒体环境下,警方应加强自身素质和媒体意识的建设,充分发挥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点,有针对性地转变宣传工作模式,建立健全警察形象危机处置机制,全力塑造和维护警察形象。

[关键词] 网络媒体警察形象体现成因建议网络媒体是指以互联网和手机通讯网为渠道,电脑和手机为终端的传播形态。

网络媒体的发展速度十分惊人,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它只用了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就拥有了报刊、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用数十年、上百年时间才拥有的公众。

网络媒体以其具有的诸多优势,已经全面地渗入到人们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在不断吸收壮大用户群的过程中成为新闻传播活动中不可须臾离弃的手段和方式。

公安机关是处于打击违法犯罪最前沿的政府机关,其与人民群众各方面关系最为紧密,其一言一行都处于公众的高度关注中,更易受到网络媒体的关注。

一、网络媒体影响警察形象的体现(一)正面影响1.“公民新闻”①使警察的执法工作更易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公民新闻”赋予了广大公众前所未有的言论自由空间,使其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传播者而成为公民记者,在对传媒的深度参与中实现了传媒接近权,打破了传统传媒的舆论引导特权。

在许多场合,“公民新闻”作为传统媒体的补充,使公众对于警察的日常工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警察执法活动的开展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

同时,来自网络媒体的舆论支持以其独特的语言活力和生动性,让基层执法干警更加乐于把来自网民的关注压力转化为执法动力,增添了警察的自信。

例如,成都电视台的“平安成都”节目开办了一个“谭谈交通”的栏目,通过交警谭乔作为节目主持人以现场直播交通行政执法的方式,向观众介绍交通安全知识。

试析我国新闻媒体中的警察形象

试析我国新闻媒体中的警察形象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试析我国新闻媒体中的警察形象姓名:***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传播学指导教师:***20090529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警察,是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警察的形象,在很多时候代表了政府的形象。

但是,现实中有一些警察表现并不好,或者工作不到位,又使之成为了社会批评的目标。

那么,我国的新闻传播媒介怎样处理这种矛盾,应该怎样客观、正确的把警察的形象呈现在公众面前呢?出于这样的研究目的,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对《人民日报》、《南方周末》和《楚天都市报》中有关“警察”的报道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在理论方面,本文主要运用了霍尔的媒体再现观、新闻话语分析理论和受众的接受心理等相关理论,研究了当前最为媒体关注的几类涉警报道以及媒体报道对警察形象的影响。

论文着重从负面报道中的话语倾向入手,分析警察负面形象的影响,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并从警察、媒体、受众三方的视角来分析负面形象产生的原因。

论文认为警察形象危机好比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使警察形象受到影响、导致公众对警察组织的不信任,严重的可能还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发展;但是如果能找到适当的方法,化解警察、媒体与群众的内部矛盾的话,也可能使警民达到互相理解和支持,使警察在人民面前树立起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改进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良好警察形象。

在此基础上,论文提出了新闻媒体客观、求实地维护司法权威;拓宽舆论监督的职能,开展建设性批评;开通警民沟通的渠道等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从中找到媒体在呈现警察形象时的最佳方式,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警察形象媒体受众负面报道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Police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state apparatus. In many cases, the image of the police is on behalf of the government's image. However, in actuality there are a number of police was not good, or not in place, but also to become the target of social criticism. In that case, our media how to deal with such contradictions, the objective should be how to correct the image of the police presented it before the public?For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this paper with a sample survey and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hat combines the "People's Daily", "Southern Weekend" and "Urban ChuTian Reported " analyzed the" police ". In theory, this paper used Hall's concept of media representation, news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audience acceptance of psychological and other relate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negative image caused by the impact of the police and reasons, and then from the police, the media, the audience the three perspectives to explore the role of the media and the police to build the image of the relationship.The image crisis of the police is like a double-edged sword. If it doesn’t handle properly, the image may be affected. It will lead to public distrust of the police organization. It will even to be a serious impact on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 If we can find appropriate ways to resolve the internal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police, the media and the masses, it enable the police to reach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of the people in front of the police has set up the courage to take responsibility. And actively work to improve and serve the people wholeheartedly the good image of the police.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makes some suggestions: Truth-seeking judicial authority to protect; to be made to broaden the functions of supervision and open channel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police and the public; to carry out several suggestions, such as constructive criticism. We hope to be able to find the image of the media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olice position, and promot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Keywords: Police image Media Audience Negative reports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新媒体传播下警察公共关系发展策略

新媒体传播下警察公共关系发展策略

公关论坛新媒体传播下警察公共关系发展策略文/李浩 李昕琦 王筠娴警察公共关系的理论与实践在新媒体时代下都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本文通过梳理警察公共关系发展历史与现状,对比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下警察公共关系的发展,同时深入探讨新媒体环境下警察公共关系存在的危机与挑战。

最后,根据新媒体的优势,提出警察公共关系构建策略。

一、警察公共关系发展历史与现状警察公共关系,就是公安部门为了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以社会公众为对象,同时通过特定的媒介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我国警察公共关系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92年—2002年,起步阶段,该阶段研究多从公共关系的角度出发,以内涵界定为主;第二阶段为2003—2008年,发展阶段,警察公共关系国际论坛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我国警察公共关系的研究与发展,在本阶段中,对于警察公共关系学科体系的建设不断完善,研究内容不断拓展;第三阶段为2009年—至今,深化阶段,该阶段,对警察公共关系的研究不再停留于理论层次,而是向课程建设、实践应用等视角进行探索与研究。

随着我国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公安机关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机构,如何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构建良好的警民关系,化解引导涉警舆情,是其必须面对的问题。

警察公共关系不仅可以展示警务工作成果,公安机关还能运用新媒体服务群众,开展相关工作,为今后的工作部署提供参考与支持,从而促进警民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

二、与传统媒体对比新媒体对警察公共关系建构的助推优势新媒体是新的媒介形式,具有载体的数字化、信息的公开化、内容的多元化和即时的传播、交互式沟通等特点。

而警察公共关系,就是公安部门为了更好地开展群众工作,树立自身良好形象,以社会公众为对象,同时通过媒介来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新媒体语境中的警察公共关系就是公安机关借助新媒体这个传播媒介平台,面向社会大众来塑造、宣传警察形象,不断提升警务工作能力的工作手段与方法。

新媒体环境下警察组织形象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警察组织形象的构建

新媒体环境下警察组织形象的构建作者:张玉凤来源:《新闻传播》2017年第10期【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国民素质不断提高,对警务工作越来越关注,对警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警务管理面临着压力和挑战,损害警察组织形象的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在信息时代迅速传播,冲击着新时代下警察组织形象的塑造。

新媒体具有大众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新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传播信息,新媒体在警察形象的构建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探讨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警察组织形象的途径。

【关键词】新媒体;警察组织形象;构建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进步,许多新型网络媒体不断涌现,比如微信、微博、博客、论坛等,形成了新的信息传播格局。

警察作为政府组织,警察的组织形象关系着政府的形象以及公信力,在新形势下,警察组织形象的构建和新媒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有调查显示,有超七成的公众会选择新媒体工具来曝光违法乱纪的问题,近年来,一些影响警察形象的负面信息迅速传播和发酵,造成了警察形象的危机,影响了执法环境。

警察组织要结合新媒体,树立正面的警察组织形象,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一、新形势下警察组织形象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警察形象代表着国家和政府的形象,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建设良好的警察组织形象,有利于维护党的领导,维护政治的稳定以及社会的安定。

警察作为一种特殊的角色,担任着特殊的责任,对警察的形象也有特殊的要求。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生活趋于民主化,不管是政治环境、还是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公众对警察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对警察的形象要求也越来越高①。

但是在现实工作中,警察不可能完全满足公众的期待和要求,并且在工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在公众中的形象。

对于公众来说,警察需要做好社会治安工作,降低犯罪问题,公众会片面地将社会治安的恶化,以及犯罪率上升的问题归咎于警察的低效能或者无能,使警察的组织形象受到严峻的挑战。

警察自身的因素会导致整体组织形象的危机,比如在执法办案的过程中,个别警察执法不公、徇私舞弊,或者出现片面取证,行政不作为的问题,没有对法律负责,对当事人和亲属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和伤痛,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以及警察组织的形象。

新媒体环境下公安执法形象危机破解-客户关系管理论文-企业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公安执法形象危机破解-客户关系管理论文-企业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新媒体环境下公安执法形象危机破解-客户关系管理论文-企业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全媒体时代公安执法队伍形象危机概念的提出(一)公安执法队伍形象危机的涵义及特点公安执法队伍形象危机是一种特殊的危机,随着社交媒体的日益发达,越来越引起公安机关的重视。

笔者认为,公安执法队伍形象危机是指公安执法队伍在某种社会环境中因发生某种影响自身口碑、声誉的事故,在媒体的放大效应或者歪曲传播下,导致公众对其原先持有的良好评价和信任情感遭到破坏、削弱,转为负面的总体印象和信任危机,进而动摇公安机关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和执法公信力。

公安执法队伍形象危机的发生源呈现多样化,主要包括:对公共危机的不当处理、个别警察不当言行的事实存在、部分公众的刻板成见、传播失当与以讹传讹、意识形态或激化,等等。

公安执法队伍形象与政府形象危机具有连带性。

公安机关是国家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所以,它往往是政府形象代言人;公安机关还是国家治安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所以,它又是公平正义的化身。

公安执法队伍在社会矛盾多发时期都被安排在第一线,在处置政府代表的公共利益与群众代表的个体利益之间的博弈中,公安执法队伍往往处于两难境地,扮演着费力不讨好的角色,容易被推到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

如果损害公共利益,地方政府会兴师问罪;如果损害群众利益,群众会把怒气发泄到公安机关头上,导致警民对立。

其结果就是,公安执法队伍形象危机与政府形象危机成为了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另外,不论什么地方的公安执法队伍发生何种性质、何种来源、何种规模的形象危机,都将不同程度地给公安机关的声誉带来损害。

这种损伤可能不是近期的、直接的、浅层的,而是长期的、间接的、深层的;主要不是经济利益的损失,而是社会声望受损,特别是职业尊严和社会地位的削弱;不单是事发地公安机关的形象受到损害,也会连带影响到全国公安机关的整体形象。

(二)全媒体时代突显公安执法队伍形象危机管理的紧迫性在全媒体时代,由于每个人都拥有信息发布权和传播权,公安执法队伍在工作上稍有闪失,就会成为网民揶揄、批判的对象。

新媒体时代下警察形象的塑造

新媒体时代下警察形象的塑造

新媒体时代下警察形象的塑造作者:姚宇瑞来源:《神州·下旬刊》2013年第04期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理和民主政治的迅猛发展,人民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各个领域内的民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新闻舆论监督领域,同时,警察作为国家执法的代言人,逐渐成为国家社会舆论监督的中心,在这个时候,良好的警察形象是人民对警察工作满意度的指标之一,本文就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警察形象的现状,警察形象如何塑造以及警察形象塑造的积极意义等方面谈谈笔者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警察形象新媒体塑造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方方面面都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设计警察形象塑造这一方面,新媒体工具的发展可谓有利有弊。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正确发挥新媒体工具的作用,在做好警察本职工作的同时,合理利用好各类型的媒介,从而塑造丰满,正面,伟岸的人民警察的形象。

一、当代社会下不利于塑造良好警察形象的因素(一)警察本职工作的不完善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理的迅猛发展,警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基层执法的代表,警察本身的工作繁琐而庞杂,另一方面,作为连接人民群众和上级执法部门的代表,警察本身也是一项需要相当耐心的工作。

但是,由于现行媒体技术的发展,警察工作的不到位之处,极易被媒体放大,这就对警察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塑造良好警察形象的同时,我们一定要保证警察首先本职工作的优秀完成。

(二)社会环境的复杂化这一点其实说来算作一个客观因素,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起影响又是很明显的。

当前,由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等基本国策的变化,无不剧烈影响着社会的变迁,警察形象的塑造在这样的环境中势必要受到更大的挑战。

而在新媒体发展的方面,社会舆论监督势必将更为尽责的将警察这类的社会公职人员的行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警察本身素质的提高是必要条件,然而,新媒体的发展有利有弊;如果警察的工作不到位,各类新媒体将直接将警察的渎职行为公布出来,势必给警察形象的塑造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这样的压力也会促进警察工作的改进,而且,一旦警察工作能够令人民满意,也要利用新媒体不遗余力的宣传新时代的警察形象。

重塑警察形象的媒体攻略

重塑警察形象的媒体攻略

重塑警察形象的媒体攻略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的今天,媒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优势,多角度、全方位地辐射着我们的社会生活。

关注一下当今各种新闻类报刊杂志和电视节目,不难发现有关警察工作的报道越来越多,在媒体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增大。

其中,既有正面的宣传报道,也有负面的批评曝光,特别是当公安机关对一些突发事件处置不当、群体性事件处置不妥、危机信息公布不及时以及公安机关内部出现违纪违法行为时,部分媒体会将矛头直接对准警方,社会舆论则往往一边倒地质疑警方,从而导致警务危机事件的不断发生。

毋庸讳言,中国社会对警察的整体认知不容乐观。

在这样的舆论环境中,警察的传统形象严重受挫。

鉴于此,重塑良好人民警察形象,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已经成为摆在公安队伍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警察形象与媒体的关系何为警察形象?形象是指一个社会组织及其行为通过传播在公众心目中所确立的综合印象,即公众对一个社会组织的全部看法和总体评价。

警察形象体现了公安机关的精神风貌,是警察内在精神品质和外在行为方式的集中体现。

警察形象代表着党和政府,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积极正面的警察形象对公安系统来说就是社会治安的稳定,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毫不夸张地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媒体决定着警察的形象、声誉和人民群众对警察的信任。

媒体就像夹在警察与公众之间的扩音器,它们自认为的警察的真实形象向公众进行“大喇叭广播”,而公众正是透过媒体的眼睛来认识警察、判断警察。

警察形象不佳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如:公众不相信警察说的话,新的政策不被接受,优秀的人才不选择到警察队伍中来……最终的结果是工作难以推行,警察队伍形象和信誉受到巨大损害。

因此,公安机关要利用媒体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与支持,在日常工作中塑造本部门积极正面的形象,在危机中化解负面影响、重塑良好形象。

二、影响警察形象的原因好的形象可以令警察在工作中获益,坏的形象将使警察如履薄冰。

公众眼中的警察形象不尽人意,有的甚至不堪入目,究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警察自身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时代下警察形象的塑造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理和民主政治的迅猛发展,人民的民主意识不断提高,各个领域内的民主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尤其是在新闻舆论监督领域,同时,警察作为国家执法的代言人,逐渐成为国家社会舆论监督的中心,在这个时候,良好的警察形象是人民对警察工作满意度的指标之一,本文就在新的社会环境下警察形象的现状,警察形象如何塑造以及警察形象塑造的积极意义等方面谈谈笔者个人的见解。

关键词:警察形象;新媒体;塑造
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方方面面都都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在设计警察形象塑造哦这一方面,新媒体工具的发展可谓有利有弊。

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正确发挥新媒体工具的作用,在做好警察本职工作的同时,合理利用好各类型的媒介,从而塑造丰满,正面,伟岸的人民警察的形象。

一,当代社会下不利于塑造良好警察形象的因素
(一)警察本职工作的不完善
我们可以发现,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理的迅猛发展,警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一方面,作为基层执法的代表,警察本身的工作繁琐而庞杂,另一方面,作为连接人民群众和上级执法部门的代表,警察本身也是一项需要相当耐心的工作。

但是,由于现行媒体技术的发展,警察工作的不到位之处,极易被媒体放大,这就对警察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塑造良好警察形象的同时,我们一定要保证警察首先本职工作的优秀完成。

(二)社会环境的复杂化
这一点其实说来算作一个客观因素,但是,在新媒体时代起影响又是很明显的。

当前,由于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等等基本国策的变化,无不剧烈影响着社会的变迁,警察形象的塑造在这样的环境中势必要受到更大的挑战。

而在新媒体发展的方面,社会舆论监督势必将更为尽责的将警察这类的社会公职人员的行为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警察本身素质的提高是必要条件,然而,新媒体的发展有利有弊;如果警察的工作不到位,各类新媒体将直接将警察的渎职行为公布出来,势必给警察形象的塑造带来一定的压力;同时,这样的压力也会促进警察工作的改进,而且,一旦警察工作能够令人民满意,也要利用新媒体不遗余力的宣传新时
代的警察形象。

这样的两面都给警察形象的塑造带来一定的影响。

二,如何在新媒体时代下更好的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
(一)做好塑造良好警察形象的基础工作
一切表面形式的美好,都是以其扎实稳定的实质为基础的。

良好的警察形象也是如此。

在塑造良好形象的同时,首先必须看到警察工作的实际改善,在这样的新媒体时代下,警察的过失很容易被一些媒体夸大,这样无形之中对于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所以,想要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必须要首先做好警察的本职工作。

(二)合理理由新媒体工具
在新媒体时代下,各种新的媒体工具,比如互联网,新闻舆论的进步和发展,在塑造警察形象的过程中,合理利用这些新兴的媒体工具是很有效的方式。

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在汇报警察工作时,尽量改变多久一次的内部例会形式,因为这样的例会人民群众是无法参与的,但是警察的工作与人民群众是息息相关的;可以利用现行的各类媒体,比如微博,论坛等等形式,定期更新,一方面,既可以是人民群众感到新颖有趣,从而密切警察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又可以使得人民群众对警察的工作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这样更利于警察工作的开展和良好形象的塑造
(三)依法联合相关新媒体打击各种不法媒体
我们可以时常看到,有时候有些媒体或者舆论方面为了其自身的业绩的提高,不惜以抹黑丑化人民警察的形象来博取眼球。

这种行为,一方面大大损坏了人民警察的形象,另一方面,更是破坏警察同人民群众之间的友好关系,尽管有时候会造成很多误会。

但是警察这一职务本身的特殊性,注定了其为自身的辩解带有某种官方政治的色彩,一旦人民警察形象因某件事情损坏,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将难上加难,因为人民的不信任,直接导致各类工作不能很好的展开,良好的形象更是无从谈起。

三,塑造良好警察形象的意义和重大作用
(一)有利于警察工作的更好展开
良好的警察形象,一方面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警察工作的认可,另一方面,一旦人民群众接受良好的警察形象,那么,在警察的日常执法中,由于人民群众对
警察的信任,将更为有力的促进警察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警民关系
良好的警察形象离不开人民群众对警察工作的支持,而在同时,这种支持一定是建立在警察为人民群众更好的服务上面,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没有好的服务和细致的工作为基础,就算有那么一两个人能够给予警察好的评价,也不会改变整个社会的评价。

所以,在塑造良好的警察形象过程中,人民群众的力量不可忽视,马克思早在19世纪就说过,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故在此过程中,我们要真正重视人民群众的力量。

(三)对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建立良好的警察形象的过程中,警民之间的和谐互助,由于两方面都是属于比较基层的群体。

这样,基层群体之间的和谐程度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促进其他群体方面的和谐发展,而国家每年的国策都强调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基层的和谐一旦达到,正如蝴蝶效应一般将影响社会上的方方面面,和谐社会的建立将触手可及。

结束语:警察形象是人民群总依据一定的条件和辅助对一定时期内警察工作表现和总体成绩的印象,人民群众对警察的评价可以作为评定警察工作好坏的指标之一。

良好的警察形象,既可以说明警察工作的顺利,另一方面亦可以说明社会治安的好转。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良好的警察形象,人民群众看着愉悦舒适,因为好的警察形象必定以好的社会治理为基础,而且,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良好的警察形象可以提升人民群众与社会执法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社会氛围。

在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希冀能够尽快建立更好的警察形象,做人民群众满意的警察。

参考文献:
[1]斯图亚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M].北京: 商务印书馆.
[2]王文,刘平.梦想警民关系回归马天民时代———专访新余市副市长、市公安局长王跃辉[EB/OL].
[3]刘启法.香港警察睇真啲[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4]石子坚.美国警察管理体制与执法规范[M].北京: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出版社.
[5]胡雁:《关于影晌警察形象若干因素的分析》,《公安教育》2004年第n期.[6]张文显,陆晶:《论现代警务行为的范式转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