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_西城区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居保护比较研究
名人故居文化生态系统的保护利用研究——以北京市总布胡同梁林故居一带为例

董 晓峰 / D ON G X i a o — f e n g 陈春 宇 / C H E N Ch u n — y u 朱宽 樊 / Z H U K u a n — f a n
摘
要:文化 生态理论对研究名人故居 的保护利用不仅可行 , 且具有很大优势 ,名人故居作为文化生态 系统 的组成部分 ,在城
F 0r me r Re s i d en c e s o f Cel eb r i t i e s L an d s c ap e
名 人故居文化生态系统 的保护 利用研究——以北京市总布胡同梁林故居一带为例
Re s e a r c h on t h e Pr o t e c t i on a n d Ut i l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Cu l t u r a l a n d E c ol og i c a l S y s t ems i n t h e F o r mer Re s i de n c e s o f
市文化特色塑造中具有重要 地位。认 为在城 市文化遗产保护 中应特别注重文化生态系统的 评价一 梳理—保 护一 利用 ”的名人故居文化生态系统保护利用路径 ,以北京市总布胡同梁林故居一带为例分析 了名人故 居的资源特征及存在问题 ,并提出了保护 与利用途径 ,旨在为城市快速发展建设中名人故居文化生 态系统 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 指导与经验借 鉴。 关 键 词 :风景 园林 ;文化 生态系统 ;名人故居 ;保护利用
i n he t c i t y c u l t u r e s h a p i n g . T h e r e a r e l o t s o f f o me r r r e s i d e n c e s f o r f a mo u s p e r s o n s i n Be i j i n g , nd a i t i s u r g e n t t o s t r e n g t h e n p r o t e c t i o n a n d
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比较研究

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的比较研究作者:钱焱来源:《理论观察》2014年第12期[摘要]在现代化社会的背景下,为了更好的顺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也需要与时俱进,不仅需要对名人故居进行更好的保护,还需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背景、根据经济的发展来促进名人故居的利用和发展,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目前,我国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保护和利用方面还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急需要相关管理人员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
本文就名人故居的相关概念进行研究分析,对国内外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现状进行阐述,并将国内外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方式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借鉴国外先进措施来做好国内名人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以便更好的促进名人故居的发展。
[关键词]名人故居;保护利用;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K87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12 — 0121 — 020.引言名人故居是指曾经推动国家和社会进步的人士居住的房屋,由于名人居住过,这房屋不仅具有建筑价值,更加具有历史和文化教育价值,应当受到保护。
名人故居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留下来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从不同的方面可以反映出来历史时期名人的社会活动和关系以及当时的生活状况等情景。
文物古迹是城市的历史文脉,是城市的年轮,名人故居是历史文脉中的璀璨星光。
名人故居最能体现出城市的精神,并承载着历史文化和记忆。
这些名人故居理应受到较好的保护。
但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在名人故居保护和利用方面还存在不足,在大力倡导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应该加强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对名人故居进行保护和利用,从而有效的促进当地城市魅力和特色的建设〔1〕。
1.名人故居的相关概念其一,名人故居的定义和标准。
名人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和地域范围内发挥过较大作用,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从古自今,国内外各行各业中均有名人。
故居指的是曾经居住过的房子和地方。
统战视阈下的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发展研究

统战视阈下的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发展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包括很多名人故居。
这些名人故居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北京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房地产开发的不断推进,许多名人故居面临着被拆除或改造的风险,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统战工作作为中国特有的政治工作形式,着眼全局、服务大局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统战视阈下的名人故居保护与发展研究,旨在探讨在统战工作框架下如何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名人故居文化资源,有效传承历史文化,促进城市文化可持续发展。
对于北京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发展研究,有必要从统战视阈出发,探索新的保护与传承模式,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推动名人故居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1.2 研究意义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名人故居是重要的文化资源之一。
研究北京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发展意义重大。
北京名人故居承载了许多名人的生活和创作经历,是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
通过保护和发展这些名人故居,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激发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北京名人故居也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护和利用好名人故居,不仅可以增强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还可以促进城市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增长。
对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发展研究还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文明进步。
通过对统战视阈下的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发展的研究,不仅可以加深对北京历史文化的认识,还可以为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部分是对当前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视角。
在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发展的研究领域,已经有一些学者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一些研究集中在历史渊源和文化价值的探讨上,例如某某学者对北京名人故居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指出名人故居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价值。
北京名人故居保护现状及对策

前 线 2  ̄5 l9《 01 3
布 在 宣 武 区 。 主 要 是 由于 清 朝 “ 、 这 兵
民分 置 , 、 分 局 ” 成 内城 达 官 贵 满 汉 造
总 数 的 3 .%。 77
故 居 等 文 化 资 源 的 挖 掘 整 理 和 保 护
比 较 复 杂 。 作 住 宅 为 最 多 , 14 用 共 5 处, 占总 数 的 4 .% , 宅 中 又 以 杂 63 住
北京名人故居 的保护 与利用 。 应 借鉴 国际通行方式 , 以不改变现有用 途 、实物保护与设立标志牌为主 。 以
建 设 博 物 馆 、 念 馆 进 行 图 片 、 像 纪 图 陈 列 为辅 。 还应 借 鉴 国 内外 的成 功 经 验 , “ 活 多样 , 合 利 用 ” 路 , 走 灵 综 之 通 过 多 种 手 段 和 方 式 ,将 文 化 展 示 、 思 想 教 育 、 游 观 光 和 文 化 体 验 等 相 互 旅
甚 至 世 界 知 名 的人 士 ) 北 京 旧城 区 在
的 出 生地 、长期 生 活 工 作 过 的 住 所 、
虽 短 暂 居 住 但 却 为 其 人 生 重 要 阶 段 的住 所 等 。 经 过 调 查 . 们 共 核 实 了 我
三 种 中 既包 括 正 面 人 物 。 包 括 反 面 也
‘
住 过 诸 多 的 名 人 . 些 名 人 这
济 、 学 艺 术 、 学 技 术 等 文 科
国乃 至世 界 都 产 生 过 很 大 乜留下 了很 多 名人 故 居 。这 : 不 仅 是 重 要 的 文 化 旅 游 居 还 具 有 很 强 的政 治 思 想 教
统战视阈下的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发展研究

统战视阈下的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发展研究【摘要】本文以统战视角下的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发展为研究对象,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入手,探讨了北京名人故居的历史价值,并分析了保护现状及发展挑战与机遇。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与发展对策,并结合实践案例展示了相关工作的成果与经验。
通过总结研究成果,展望未来发展,并提出建议,旨在推动北京名人故居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本文将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人员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发展、统战视角、历史价值、现状、挑战、机遇、对策、实践、研究成果、总结、展望、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北京名人故居作为重要的历史遗迹,承载着许多名人的传奇故事,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北京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统战视角下的北京名人故居保护与发展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
统战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统战视角对北京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加强对历史文化的传承,还能促进统战工作的开展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北京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其中包括许多名人故居。
这些名人故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名人故居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挑战,亟需对其进行系统的保护与合理的利用,以实现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再生利用。
针对北京名人故居在统战视角下的保护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通过研究北京名人故居的历史价值,可以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东城区主要名人故居情况介绍

毛主席故居位于东城区景山东街三眼井吉安所左巷8号。
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所简陋的小院,北房三间,左右各带一间耳房,东房两间。
1918年9月,毛泽东为组织赴法勤工俭学事首次来京,开始住在湘乡会馆,后住在豆腐池,终因交通不便,同来几人联系不便,同新民会总干事肖子升出面,以北大学生的名义租了此地的三间北房。
据罗章龙《回忆新民学会》记载,当时同住的有肖子升、陈绍林、毛泽东、罗章龙、欧阳玉山、蔡和森共8人。
毛泽东在《新民学会会务报告》中提到:"八个人居三间很小的房子里,隆然高炕,大被同眠。
"罗章龙回忆他们寓此期间,为了节省开支,自己做饭吃,因南方人不会做面食,闹出种种笑话,房东曾教他们做面食。
从1918年秋到1919年春,毛泽东在此地住了六、七个月,后离京赴上海。
老舍故居老舍故居位于东城丰富胡同19号。
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现代小说家、戏剧家。
1951年12月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作品内容丰富,《四世同堂》、《龙须沟》等名篇家喻户晓,在文革中不堪凌辱,投湖自尽。
这里是老舍先生1949年从美国回国后买的一所小宅子,稍事修葺后,于1950年3月携全家迁入。
该院为北京旧式极普通小院,小门坐西朝东,门内一小院,只有两间南房。
其西有一狭长小院,北为一座三合院是故居的主要部分。
就在这里,老舍写了著名的《方珍珠》、《龙须沟》、《茶馆》等脍炙人口的名篇。
茅盾故居茅盾故居位于东城交道口后圆恩寺胡同13号。
是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
浙江桐乡人。
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之一,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伟大的革命文学家。
从1916年从事文学活动以来,先后创作了《子夜》、《蚀》、《虹》、《春蚕》、《林家铺子》等大批杰出的文学作品,还撰写了大量文艺论著,翻译介绍了许多外国作品,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
北京名人故居的现状与保护

故居 、 毛 泽东 故 居 , 宣 武 区荀 慧 生 故 居 , 西城区齐 白
石 故居 , 东城 区梁启 超故 居等 。
5 . 被 列入 保 护 院 落 。 尚 未挂 牌 确认 为名 人 故 居 .
现 为政 府机 构 、 事 业单位 占用 。例如 , 西 城 区护 国寺
街 5 2号 溥杰 故居 , 现 为 中 国人 民政 治协 商会 议 国际 协 力政 治经济 文化交 流 中心 。东城 区宝 钞胡 同 1 9号
其 中 3处被 列 入 国家 级文 物 保 护 单位 , 4 0处 被 列入
市 级文物 保护单 位 , 3 3处 被 列 入 区 级 文 物 保 护 单 位, 4 3处 被 列 为 保 护 院落 或 普 查 登 记 文 物 项 目. 其 余 1 8 9处 则 未列 入 上述 保护 项 目 ,其 中三分 之 一 已 被 拆 除 。在 3 0 8处 名 人 故 居 中 , 绝 大 多 数并 未 被文 保 单 位挂 牌 确认 ,已经 挂 牌确 认并 列 人保 护 单 位 的 名人故 居仅有 3 1处 , 主要 分 布 于东 城 、 西城 、 宣 武
国成 立前 后 这段 时 期 的建 筑 。 据2 0 0 6年北 京市 政协
所 做 的一 次 调查 , 北 京 老城 区共有 3 0 8处 名 人故 居 ,
为 大杂 院 。北 京 地 区 3 1处挂 牌确 认 的 名人 故居 . 现 大多 为 大杂 院 , 如宣 武 区康 有为 故居 。 东 城 区杨 昌济
重 庆科 技 学 院 学报 ( 社会科学版) 2 0 1 3 年第 1 2 期
J o u r n a l o f 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 E d i t i o n ) N o . 1 居 中 占有 较 小 的 比例 ,主 要有 西
北京名人故居保护研究

北京名人故居保护研究作者:胡乃文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6期【摘要】尽管北京名人故居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其保护工作仍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由于名人故居的不可再生属性,迁离原址的名人故居即失去了故居的本来意义;名人故居与周边人文地理环境的有机联系亦是其保护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从法律层面界定名人故居、完善文化遗产的法律保障体系以及发挥民间机构的监督和宣传作用,是名人故居保护工作中建立奖惩保障机制的关键。
【关键词】名人故居;北京;保护;文化中图分类号:K878.2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6-0214-02六朝古都北京承载着厚重而光辉的历史积淀,分布在胡同里的名人故居,正是北京历史文化价值的缩影与见证。
尽管名人故居的保护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却始终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程度。
正如冯骥才所言:“历史巨人的故居被推土机一个个夷平,城市失去了自己这种灵魂性确凿的存在,泯滅掉一份份珍贵的遗存,城市因之一点点减少它历史积淀的厚重。
”[1]本文将从名人故居的不可再生属性、整体性保护原则以及奖惩保障机制三个方面出发,试析名人故居保护工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其应对之策。
一、不可再生的名人故居北京名人故居不仅仅是一幢幢建筑、一座座名宅,其所呈现出的美学内蕴早已超出了住处、居所等表层含义,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内涵与文化氛围,而成为了连接现代人与历史文化之间的纽带。
由此,名人故居本身具备了不可再生的属性,脱离了原址的名人故居,即失去了故居的本来意义,也破坏了故居原本的历史气息和文化价值。
以“中国近代绘画之父”、美术教育家徐悲鸿的故居为例。
北京市东城区东受禄街16号是徐悲鸿生前最后7年居住的地方,也是原本“徐悲鸿纪念馆”的所在地。
他的夫人廖静文女士描述道:“东受禄街的房子是悲鸿用卖画的钱买下来的。
房屋并不十分宽大,但院内有宽阔的空地。
西院还有一棵近百年的大槐树,枝叶繁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恢宏的气势与壮丽的想象,再加上行云流 会背景,庄子生活于战国中期,正是中国奴 “道”是一个绝对至上的宇宙本体,曰“有物
水的文字表现着古代知识分子的胸襟,也表 隶制度转变为封建制度的社会转型期,随着 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
黄炎培故居,刘绍棠故居,田间故居,白涤洲 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待挖掘。第Ⅱ类故居的特 西城区分布在第Ⅰ类的故居最少。西城区该
故居所占比例均较大(分别为 41%和 20%) 用作“教育用房”的比例差别较大,东城区为 居,高岗、林彪故居,英敛之故居,陈莼衷、梁
(东城高于西城),两城区文化类名人故居所 10%,西城区为 3%。
思成、林徽因故居,李宗仁、陈云故居,赵朴
占比例也较大(分别为 36%和 35%),这与历
三、应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分析、对比
初故居,张学良故居,吴晗故居(北长街 38
史上北京的城市功能是密切相关的。
1.聚类变量的选取。根据两城区该类故 号),王稼祥故居,傅作义故居,王揖堂故居,
兰台世界 2012·11 月上旬 85
兰 lantaizongheng 台纵横
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追 求的生活目标,因为中华民族
试对
周王朝势力的衰微和新兴的地主阶级、自耕 农阶层和士阶层的产生,社会成分构成更加
艺术类名人故居的数量最多(27 处),所占 大,但是西城区“独户住宅”的故居数量及比 文故居,那桐故居,罗瘿公故居。(2)西城区。
比例最高,达 42%,远远高于东城区艺术类 例高于东城区(西城区数量为 12 处,东城区 第Ⅰ类:梁诗正故居,俞菊笙、俞振庭故居,
名人故居的比例(13%)。这主要是由于清朝 为 5 处,其所占比例分别为 18%和 13%)。东 迟月亭故居,陈德霖故居,余三胜故居,杨小
原崇文区的空间范围内分布缺失。
杂院的故居数量更多,所占比例更高,达 申府故居,萧乾故居,庄士敦故居,齐如山故
3.类型对比。若以名人的身份类型来表 55%,超过五成。第二,两城区此类故居中“独 居,张西曼故居(东四八条 49 号),吴佩孚故
征名人故居的类型,可以发现,首先,西城区 户住宅”和“单位宿舍”的故居所占比例也较 居(什锦花园胡同 23 号),康有为故居,沈从
有重要作用。但此方面研究比较缺乏,本文 区保护“较好”的故居数量最多,所占比例最 故居课题调查组 5 位专家的打分平均值。在
特针对此类故居进行研究,希望引起社会各 大,达 33%。保护“一般”的故居所占比例为 应用方法分析之前,对这些变量的 KMO 值
界对此问题的重视。
28%,两者所占比例达六成以上。而西城区 进行检验,经检验,KMO 取值为 0.546,说明
(砖塔胡同 84 号),萧军故居,侯宝林故居,
四、结论与讨论
曾为谁的故居,故居说明牌将会成为一种特
李莲英故居(姚家胡同 7 号、9 号),曾国藩
1. 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 殊的文化符号,成为研究名人史以及北京历
故居,袁复礼、袁敦礼故居,高盛麟故居,刘 居在数量、分布、类型、保护状况、利用状况 史文化的要素,成为教育青少年的示范牌。
名人故居较少,为 82 处。然而,目前,两城区 修”和“改建”的故居所占比例均较小,但东 叙伦故居,靳云鹏故居,朱启钤故居东四八
非文物保护项目故居有一半已被拆除。其 城区“改建”的比例(15%)大于西城区(8%)。 条 111 号),载涛故居(西扬威胡同 14 号),
中,东城区被拆除的比例较大,为 52.4%,西
分布也不均衡:西城区该类故居在原宣武区 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两城区该类故居的七成 章太炎故居,李莲英故居(黄化门街 43 号);
的空间范围内集聚分布,而东城区该类故居 (或以上)都被利用为住宅。而住宅中“杂院” 第Ⅲ类:詹天佑故居,载涛故居(山老胡同 7
在原东城区空间范围呈分散型集聚分布,在 的数量最多,所占比例均最大。但西城区用作 号),冰心故居,金岳霖故居,洪承畴故居,张
其二,庄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一脉相
老庄历来崇尚自然,崇尚自由,所以庄子的 述,并试从如下三个方面论证其价值。
承,“天人合一”是道家的精神内核,也是老
理论中充满了对和谐理念的认知和评价。庄
一、庄子和谐观的理论基础
庄宇宙观的出发点,老子思想的核心就是对
子又作为中国浪漫主义风格的源头,他以博
首先,庄子和谐观的产生有着深广的社 “道”的深度思考,在老子的理论体系之中,
(1)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居分 居的保护及利用措施应该具有差异和针对 故居游,带来一定的外部效益。
布存在显著聚类差异。东城区该类故居主要 分布在第Ⅰ类,分布在第Ⅲ类的故居数量次 之,分布在第Ⅱ类的故居数量最少。西城区 该类故居主要分布在第Ⅲ类,分布在第Ⅱ类 的故居数量次之,分布在第Ⅰ类的故居最 少。(2)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 居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聚类结果进行 分析,发现两城区第Ⅰ类故居的整体特征是 保护现状较好,周边环境比较和谐,但故居
性。东城区该类故居的保护应该主要针对第 参考文献
Ⅰ类故居进行,目前应该监督和督促故居的
[1]王玲.对名人故居开发利用的思考[J].江南论坛,2009(9). [2]周振宇,周公宁.杭州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研究[J].
故居(青塔胡同 17 号),曹锟故居,裘盛戎故 征是遗存建筑价值最大、目前保护状况和利 类故居的保护应该主要针对第Ⅲ类故居进
居;第Ⅲ类:肖龙友故居,张伯驹故居,陈寅 用状况最好。第Ⅲ类故居具有建筑遗存价值 行,目前应适当对故居进行维修,根据需求
恪故居,曹雪芹故居,陈半丁故居,鲁迅故居 低,目前保护状况和利用状况较差的特点。 采取合适的利用方式,但需要挂牌说明该处
堃故居,金少山故居,李渔故居,吴佩孚故居 方面存在显著聚类特征。选取聚类的 6 个变 型的该类故居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可以相互
(保安寺街 17 号),言慧珠故居,程长庚故 量,把两城区该类故居聚为 3 类,发现东城 借鉴。对于第Ⅰ、Ⅲ类故居的保护措施如上
居,程砚秋故居,袁世海故居,吴晓铃故居, 区、西城区该类故居不仅在每类型存在显著 所述。对于第Ⅱ类故居,应该将其公布为保
徐凌霄故居,杨深秀故居,林旭故居,杨锐故 的本区域集聚特征,而且,在区域间也存在 护院落或者文物普查项目,然后升级为文物
居,李少春故居。
显著的集聚特征。
保护单位。并应该对外开放,满足人们缅怀
对聚类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以下特征:
3. 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 先贤、鼓励自我、教育自我的作用,也可开展
2.利用状况对比。据调查,故居的利用状 董希文故居,徐世昌故居,裕容龄故居,金北
城区被拆除的比例为 48.4%。目前,北京东、 况为“单位办公”“、教育用房”“、商业用房”、 楼故居,管平湖故居,朱光潜故居,何思源故
西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居分别 “独户住宅”“、单位宿舍”“、杂院”“、空置”7 种 居,金璧辉故居,敬信故居,文康故居(东不
“兵民分置,满汉分居”以及“内城禁止喧嚣” 城区用作“单位宿舍”的比例(15%)高于西城 楼故居,高庆奎故居,金仲仁故居,马富禄故
的政策所导致的艺术类名人在原宣武区置 区(8%)。第三,东城区用作“单位办公”的故 居,林海音故居;第Ⅱ类:吴晗故居(头发胡
房居住所造成的。其次,两城区政治类名人 居比例(13%)高于西城区(9%)。第四,两城区 同 1 号),丁玲故居,于右任故居,周怀民故
定量分析以对其保护与利用进行研究。
本文对北京东、西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
二、保护与利用状况对比
项目名人故居进行研究。“北京东、西城区”
1. 保护状况对比。据调
பைடு நூலகம்
的范围采用合并后的新东城区、西城区的范 查,故居的保护状况为“较 围。“北京名人故居”的概念采用以往研究成 好”“、一般”“、私搭乱建”、“年
宋庆龄故居
一、特征对比
该类故居中,保护“较好”的故居所占比例为 这些变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小,不需要进行因
1.数量对比。按照以上北京“名人故居” 29%,保护“一般”的故居所占比例仅为 子分析,可以直接用于本聚类分析。
的标准,到目前共核实到北京东、西城区的 14%,两者所占比例不足五成。第二,西城区
2.系统聚类方法应用及聚类结果对比。
财兮”的古老诗句里,从老子的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 俗”的治国方略里,从孔子的 “ 和 为 贵 ”、“ 君 君 臣 臣 父 父 子 子”的人性准则里,再到孟子的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 和”的理论认知中,无不流露出
和养 谐的 观价 及值
□郎旭
庄周梦蝶图
现实,感受着生灵涂炭的悲惨人生,在这种 客观现实之下,生存于这个乱世中的思想家 们感到了和谐的缺失和追求和谐的迫切意 义,于是庄子站在哲学的高度,开始了对于 抹平社会矛盾,和谐人与人的关系、国与国 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天地之间的关系的思 考,试图在乱世中重建人的本来面目,为个
宝全故居,叶盛兰故居,杨宝森故居,奚啸伯 等方面各具特征,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
4. 两城区相同类型的非文物保护项目
故居,阎岚秋故居,张君秋故居,童芷苓故
2. 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 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具有可借鉴性。
居,新凤霞故居,言菊朋、言慧珠故居,孙毓 居在历史文化价值、保护现状、利用现状等 从各个聚类类型的角度来看,两城区相同类
中华民族的“和谐”意识,体现
体生命寻求一条重建和谐的途径,同时也为
着中华民族对和谐社会的热爱与向往。
现出庄子醉心于逍遥世界、试图超越自然到 建立融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人生观为一
战国思想家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 达无极限的追求。因此,本文在研读了庄学 体的形而上的生存哲学打下基础。
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从老子传承而来, 理论的基础上,综合了庄子对和谐观的论
横 lantaizongheng 兰台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