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台儿庄简介

合集下载

血战台儿庄英勇抗战的爱国故事

血战台儿庄英勇抗战的爱国故事

血战台儿庄英勇抗战的爱国故事血战台儿庄:英勇抗战的爱国故事“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长河中,有无数的英勇抗战故事,其中之一就是发生在山东省的台儿庄战役。

这是一场中国军民齐心抵抗侵略者的艰苦血战,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坚毅勇气和爱国情怀。

一、背景介绍台儿庄战役发生于1940年1月,当时日本侵略者占领了山东的大部分地区,中国军民遭到了严重的压迫和苦难。

然而,中国人民始终坚信只有抵抗才能保卫家园,他们怀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毅然决然地投入到这场殊死的战斗中。

二、战斗前的准备中国军民面对日本侵略者,人数上的劣势,武器装备的不足,但与此同时,他们拥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

为了打赢这场战役,中国军队提前进行了周密的准备工作。

他们利用地理环境,修筑工事,设置陷阱,严守门户,为战斗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战斗的开展1940年1月3日,日本侵略军发动进攻,企图一鼓作气攻占台儿庄。

然而,中国军队英勇抵抗,组织了一次又一次的有力反击。

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军民的钢铁意志面前举步维艰,鲜血染红了整个台儿庄。

战斗的第一天,中国军队利用地道战术,针对日军的运兵道路进行埋伏,取得了重大胜利。

接着,中国军队采取了错综复杂的地下通道战术,保持了良好的组织性和战斗力。

在激烈的厮杀中,中国军队合理调配兵力,有效地打击了日军的攻势,展现了顽强抵抗和出色的战斗素质。

四、战斗的影响台儿庄战役虽然规模较小,但却展现了中国军民坚强抗战的决心和意志。

这次战役对日军造成了沉重的伤亡和巨大的损失,打破了日军的进攻势头,给予了日本侵略者沉重的打击。

同时,中国军民借此战役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提高了国家的民族自豪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铭记英雄,传承爱国精神台儿庄战役中,无数的英勇战士用自己的鲜血浇灌着祖国的土地,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民族的尊严。

我们要铭记这些无名英雄,传承他们的爱国精神。

只有有志青年秉承他们的遗志,传承他们的精神,我们的国家才能继续强大起来,我们的民族才能实现伟大复兴。

血战台儿庄电影推荐

血战台儿庄电影推荐

深深地感动了。他想,如果能将这场战役搬上银幕,那对青少年
的教育该是有多么大的教育意义啊。于是,他找到好友费林军商 量此事。费林军当时是电子工业部电视录像室编导,他也觉得这 是个不错的想法,两人遂决定联手创作一部反映台儿庄战役的电 影文学剧本。
《血战台儿庄》拍摄的台前幕后

众所周知,台儿庄战役是李宗仁将军指挥的。然而,两位作 者在创作中却将剧中主人公投射在张自忠身上。原因是张自忠 一生为国,与其他国民党将领相比,他也没有参加过内战。张 自忠牺牲后,中共中央在延安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 东亲笔为张自忠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政府还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因此,以张自忠为剧中主人公 在政治上不会有任何问题,将来拍成电影,审片也容易通过。
血战台儿庄
抗日题材电影赏析之——
·基本资料
中文片名:《血战台儿庄 》 年 代:1986年
编 剧:田军利 费林军

演:杨光远 翟俊杰
类 型:战争片 制作发行公司:广西电影制片厂
台儿庄(今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位于山东省最南部,徐州东北,是陇海、 津浦两大铁路干线的一个战略支撑点,也是南北运河的一个咽喉要道。在这里, 曾经发生过一起重大中日血战,那就是著名的“血战台儿庄”。 台儿庄打造中国
《血战台儿庄》拍摄的台前幕后
当时,宣传国民党抗战事迹尚属敏感话题,教科书上对此也是只字未提,拍
摄这样一部影片会不会有什么麻烦,八一厂领导顾虑重重。八一厂久久没有回音 ,杨光远只得耐着性子等待机会。1985年在纪念抗战胜利4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 革命军事博物馆抗日纪念馆第一次展出了正面战场部分,同年 8月25日的《人民 日报》也刊载了《台儿庄光照人间》的文章,这也意味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贬斥 的国民党正面战场得到了官方的承认。这对杨光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 更坚定了他拍摄的决心。他说:‚台儿庄会战,在我国八年抗战中,是一场特别 能激扬民族精神的大战。当‘左’的阴云被春风驱散,我和两位青年作者以当代 意识重新审视这一重大战役时,我们为其中所包涵的丰富内涵所激动不已。竟然 国民党也打过像平型关战役一样辉煌的胜仗。我们越研究这场战役,越觉得它值 得搬上银幕。‛

血战台儿庄历史背景

血战台儿庄历史背景

血战台儿庄历史背景1938年春,日本侵略军调集大量部队涌向了津浦路和陇海路的枢纽、中国南北交通的中心之一——徐州。

著名的徐州会战就此打响。

台儿庄战役是国民党军队保卫徐州的一次外围战役。

台儿庄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它既是陇海、津浦两条铁路的一个战略据点,又是运河的一个咽喉要道,是徐州的门户。

日本人深知台儿庄的重要性,派出矶谷师团从山东的徐州南侵,企图迅速拿下台儿庄,然后渡过运河包抄徐州。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的国民党军队,在台儿庄附近集中了40万人的优势兵力。

3月下旬,矶谷师团在飞机的掩护下,集中4万人,配以坦克、大炮,向台儿庄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国民党守军进行了顽强抵抗,战斗进行得十分激烈。

日军猛攻三天三夜,才冲进城内。

城内中国守军同日寇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尽管日军占据了全庄的三分之二,但坚守在南关一带的中国守军至死不退,死守阵地,目的是为了外线部队完成对日军的反包围。

这是李宗仁早已制定好的作战计划,以部分兵力死守台儿庄,守军尽量拖住敌人,以便庄外的大军将日寇团团围住,来个翁中捉鳖。

4月初,外围部队切断了敌军的退路,并集中优势兵力向矶谷师团发动猛攻。

城内的日寇一面疯狂抵抗,一面向板垣师团求救。

但赶来救援的板垣师团在向城一带遭到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被歼灭3000余人。

矶谷师团见救援无望,决定以死相拼,一个个杀红了眼。

国民党军队虽以5倍的的兵力围攻,并付出极大的伤亡代价,但竟难以将敌人消灭,战争一时呈胶着状态。

4月6日,中国军队向矶谷师团发起了全线出击。

由于中国军队的优势兵力难以在城内展开,双方便展开了巷战、肉搏战,一时间,台儿庄城内枪林弹雨,血流成河。

日军头一次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如此顽强进攻,很快便溃不成军。

矶谷见大势以去,便率残兵仓皇逃走。

台儿庄战役以国民党军队的胜利宣告结束。

这次战役,共歼灭日军2万人左右,是国民党战场在抗战初期取得的一次大胜利。

血战台儿庄影评800字左右

血战台儿庄影评800字左右

血战台儿庄影评800字左右《血战台儿庄》是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北京文化传媒集团、北京新华影业集团、中华电影制片厂等联合出品的一部战争题材电影,该片由田壮壮执导,刘德华、李冰冰、张涵予、欧豪等主演。

影片于2017年上映,讲述了1948年解放战争中一场激烈的战斗——台儿庄战役的故事。

该片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真实的战争场景和人物命运,再现了台儿庄战役的惨烈与壮烈。

影片首先展示了台儿庄战役前的准备工作,人民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的对峙,两军之间的谍战和情报收集,以及双方的战略部署。

随后,影片切入战斗场景,展示了台儿庄战役中双方的激烈战斗,包括正面交锋、夜袭、埋伏等各种战术手段。

最后,影片以一场大规模的战斗为高潮,再现了解放军最终夺取胜利的一幕。

影片的制作非常用心,场景和道具的还原度高,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代入感。

战斗场面的拍摄也非常精彩,剧组使用了大量的特技和爆炸效果,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紧张。

同时,影片也将战争的人性化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主要人物的塑造和情感表达,揭示了战争中人们的恐惧、勇气和牺牲精神。

演员的表演也非常出色,刘德华饰演的解放军指挥员杨子荣,他用坚毅的目光和坚定的表情展现了一个军人的冷静和果断。

李冰冰饰演的杨子荣的妻子,她用细腻的表演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军人的家属的坚强和无私。

张涵予饰演的国民党军队将领,他的表演非常出色,他通过一双眼睛和沉重的表情展现了一个失败者的悔恨和无奈。

《血战台儿庄》不仅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更是一部展现了中国人民在解放战争中的英勇抗争的作品。

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展现了台儿庄战役的激烈和惨烈,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同时,影片也表达了对战争的深切反思和对和平的渴望。

总的来说,电影《血战台儿庄》在历史还原、战斗场面、演员表演等方面都表现出色。

影片通过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再现了台儿庄战役的惨烈与壮烈,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百战经典台儿庄战役

百战经典台儿庄战役

百战经典台儿庄战役台儿庄战役,又称台儿庄大捷、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

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下面为大家整理了百战经典台儿庄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台儿庄战役背景全局背景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

按原定作战方案,徐州以北保卫战,由第5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韩复榘指挥,岂知驻扎山东的韩复榘,大敌当前,还为保存实力打小算盘。

1937年12月23日,日军一部攻陷归仁镇后,韩复榘未战而走,造成了严重后果。

27日,济南失守,日军由博山、莱芜进攻泰安。

1938年1月1日,泰安落入日军北方军第2军矶谷廉介之手。

韩复榘连连丧池失地,致北段津浦路正面大门洞开,使日军得以沿线长驱直入,给徐州会战投下阴影。

李宗仁屡屡严电韩复榘夺回泰安,并以此为根据地阻截南下之敌。

韩复榘对李宗仁的命令置若罔闻,一错再错。

为此,韩遭到蒋介石枪毙的处置,由孙桐萱代任其职。

韩复榘的不战自退,非但使中国军队失去了黄河天险,更将济南、泰安等地拱手让敌,其后果之恶劣,实难形容。

他也因此成为在抗战中第一个被处决高级将领。

地理背景台儿庄地处苏鲁交界,位于枣庄南部,地处徐州东北30公里的大运河北岸,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驻地)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西面毗邻南四湖,为山东南大门、徐州之门户,乃是南下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横贯全境,自古是南北漕运枢纽,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是日军夹击徐州的首争之地。

台儿庄战役前奏池淮阻击战从1937年12月中旬起,南路日军华中方面军指挥第13师团从镇江、南京、芜湖渡江,沿津浦路北上,1938年1月下旬,日军第13师团主力攻占滁县、来安、明光、他河、藕塘,抵达池河东岸。

日军第13师团另一部攻占扬州后,即进击邵伯、天长一线。

血战台儿庄

血战台儿庄

不忘革命先烈,奋勇前进!
中国近代史纲要演讲课
大陆影坛第一部以正面而肯定的态度来拍一场由国民党军队打胜仗的战役
《血战台儿庄》
演讲人:
历史背景
在日本侵略军1937年12月13日和27日相继占领南京、济南后,为了迅 速实现灭亡中国的侵略计划,连贯南北战场,决定以南京、济南为基 地,从南北两端沿津浦铁路夹击徐州。国民革命军在滕县、临沂、台 儿庄等地开始与日军决战,史称台儿庄战役,又称鲁南会战;战役的 起止时间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
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 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
电影背景
• 广西电影制片厂摄制,荣获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由杨光远和翟 俊杰联合导演,是大陆影坛第一部以正面而肯定的态度来拍一场 由国民党军队打胜仗的战役。在电影拍摄过程中,请了很多国军 抗战老兵亲自参加拍摄,最大程度还原历史,也是承认了国军抗 战功绩。
不久后,蒋经国决定同意开放国民党部队老兵回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在骨肉分离了 37年后,终于把苦苦的乡愁化做了喜悦的重逢,从而揭开了海峡两岸公开互动往来的序幕。 程思远谈起此事时非常激动,也赞赏广西电影制片厂为该片所作的贡献,欣然为其题字:
对台儿庄战役的评价
日军《步兵第10联队战斗详报》载文称对台儿庄战役评价 到:“不识他人,徒自安于自我陶醉,为国军计,更应以此为 慎戒”。
蒋经国听说后,很是震惊,马上对谢忠侯说:“找一个拷贝来看看。”
于是,谢忠侯就找到新华社香港分社。新华社立即报告了中共中央,并很快得到了中共 中央的同意。于是,广西电影制片厂就复制了一盘录影带,通过新华社送给谢忠侯。这样, 谢忠侯马上带着《血战台儿庄》的录影带飞回台北。台湾方面收到拷贝后,宋美龄和蒋经国 都很快地观看了《血战台儿庄》,并请国民党中常委的全体人员观看。看完后,蒋经国 说:“从这个影片看来,大陆已经承认我们抗战了。这个影片没有往我父亲脸上抹黑。看来, 大陆对台湾的政策有所调整,我们相应也要作些调整。”

台儿庄战役简介50字

台儿庄战役简介50字

台儿庄战役简介50字篇1今天,我和爸爸观看了电影《血战台儿庄》,它记叙了我军在台儿庄歼灭日军这一历史事件。

1938年3月,日军矶谷师团孤军南下,进犯江苏徐州。

国民军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将军决定在徐州以北的台儿庄与日军展开大规模会战。

中国军队破釜沉舟,浴血奋战,歼敌万余人,台儿庄之战最终中国军队大获全胜。

台儿庄战役,虽然中国军队伤亡惨重,但是取得了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军队在正面战场上的第一次伟大胜利,大长了中国军民反抗日寇的坚强决心。

只有我们切身的去感受历史,回忆历史,去聆听那些饱受日本侵略军摧残的幸存同胞的倾诉,去聆听那些写实的纪录片的倾诉,才能真正的了解历史,了解过去,了解两个民族间无法用时间消磨掉的仇恨。

我们必须铭记这段不堪回首的历史,才能汲取“落后就要挨打”的教训;我们必须发奋图强,努力学习,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强大,更美好。

北极熊观后感金蝴蝶结观后感摇滚校园观后感篇2今天上午,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军事故事》。

里面的“台儿庄之战”我最喜欢。

现在我就给你们讲一讲吧。

台儿庄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城市,但却是一个战略要地。

小日本准备进攻台儿庄,国民党第二集团军五个师负责防守。

小日本的武器很精良,根本不把国民党军队放在眼里,他们的大炮、坦克、轰炸机一起向台儿庄发起猛烈进攻。

国民党军队虽然武器不如小日本,但士兵们表现很勇敢,毫不退缩。

双方最终在城区里短兵相接,国民党军队拿着大刀把敌人的脑袋如切菜一般纷纷砍下。

经过半个多月的苦战,终于把小日本军击退了,消灭小日本精锐部队一万一千多人,缴获**一千多只,轻重机枪九百三十一挺,步兵炮七十七门,坦克四十多辆,野炮五十余门。

这是国民党军队在抗日战争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台儿庄战役资料

台儿庄战役资料

台儿庄战役台儿庄大捷,又称台儿庄战役、鲁南会战或血战台儿庄。

台儿庄战役的起止时间有几种说法,一般认为从1938年3月16日开始至4月15日结束。

战役由滕县战斗、临沂附近战斗、台儿庄战斗和日军的溃退,中国军队的追击作战等部分组成。

在历时1个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约29万人参战,日军参战人数约5万人。

中方伤亡约5万余人,毙伤日军约2万余人(日军自报伤亡11984人)。

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坚定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

这次战役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改变了国际视听,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歼灭了日军大量有生力量。

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长城战役、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胜利,是抗日战争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也是徐州会战中国民革命军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战役由民族英雄李宗仁、白崇禧、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田镇南、关麟征、池峰城、王铭章等抗日将领指挥。

战役期间,中国抗战最高统帅蒋介石曾三次赴徐州视察、督导、调配兵力,其中第一次,蒋介石在台儿庄战斗最激烈的时刻亲赴台儿庄南站观战,并亲自勉励池峰城,前线将士因而士气大振,大大增强了前线将士的战斗力。

基本信息∙名称台儿庄战役∙伤亡情况国军伤亡5万余,毙伤日军2万余∙地点以山东枣庄台儿庄为中心的鲁南区域∙主要指挥官李宗仁、孙连仲、汤恩伯等∙时间1938 年3 月14日—4月15日∙参战方国民革命军与日军∙结果中方获胜,中国正面战场最大的胜利之一∙参战方兵力国军约29万,日军约5万∙从属会战徐州会战历史背景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济南以后,企图沿津浦线对进,南北夹击,会攻徐州,以便沟通南北战场,进而击破陇海路军防线,夺取郑州,武汉等地。

中国以李宗仁为第5战区司令长官,指挥中国军队同日本侵略者在以徐州为中心的津浦路南北的广大地域上,展开了一场大会战。

徐州会战共有3个阶殷。

第1阶段是津浦路沿线的初期保卫战。

第2阶段即台儿庄大战。

台儿庄,位于津浦路台枣(庄)支线及台潍(坊)公路的交叉点,扼运河的咽喉,是徐州的门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战台儿庄简介
《血战台儿庄》该片讲述了1938年春,国民党军在台儿庄与日军正面对战,最终告捷的历史。

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血战台儿庄电影简介,供大家参阅!
血战台儿庄电影剧情简介1938年春,侵华日军新任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陆军大将,接替了松井石根的统帅权。

为一举打通津浦线,他打算与华北方面军南北夹攻,合围徐州。

与此同时,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冒着硝烟炮火,急速抵达徐州,亲自布置战略,与敌人进行决战。

李将军力排众议,起用了代人受过、被民众斥为"汉奸"的张自忠,同时,将川军王铭章师收编进自己麾下。

不久,在津浦路北线的韩复榘集团军为保存实力,擅自放弃重镇济南,致使津浦线大门洞开。

日军主力矶谷乘虚南下,连克泰安、济宁、大汶口……蒋介石闻讯,将韩复榘骗至开封扣留,后押赴武昌枪决。

日军坂坦师团为策应津浦线上矶谷师团的正面进攻,占领青岛后,沿胶济线进迫鲁南军事重镇临沂,与中国守军展开激战,台儿庄会战的序幕拉开。

临沂激战,庞炳勋集团伤亡惨重。

李宗仁命张自忠部队增援。

由于张自忠部队及时赶到,与庞炳勋部队前后夹攻,打得日寇溃不成军,保住了阵地。

3月15日,日军矶谷师团不待东南两路日军的配合,抢先入关,直扑滕县,与王铭章的川军一二二师展开激战。

由于汤恩伯没有及时增援,致使滕县失守,王铭
章以身殉国。

日军攻克滕县,又全力向徐州进犯。

李宗仁决定扼守要塞台儿庄,在这里与日军展开大规模决战。

他迅速向孙连仲、张自忠、汤恩伯几个集团军下达了命令,并做了周密部署。

经过与日寇空军、坦克部队几个回合的拼杀,孙连仲部伤亡惨重,三十一师池峰城部张静波营长又因负伤临阵脱逃。

池峰城激愤之中决定破釜沉舟,决一死战。

他炸掉唯一的退路--运河浮桥,忍痛处决了张静波。

屡遭挫折的日军改变部署,遂占领了台儿庄四分之三。

但抄后路的汤恩伯却依然按兵不动,李宗仁以军法严令汤立刻出兵,汤恩伯不得不率部队从侧后向日军进攻。

同时,台儿庄一线中国守军全线反击,日军矶谷师团陷入重围。

中国军队乘胜进击,全歼日军于台儿庄外。

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向国民军事委员会发出电报,台儿庄大战告捷。

血战台儿庄电影影片评价两岸只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电影《血战台儿庄》拍摄和上映的台后幕前
丁晓平
江苏徐州历来为兵家要塞。

侵华日军在1937年12月分别占领南京、济南以后,为了打通津浦路,使南北日军联成一片,先后集中8个师团、5个旅团约24万人,于1938年1月下旬开始南北对进,夹击徐州。

在1月至5月间,中国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12个集团军和军团约60万人防守徐州,阻止南北日军会合,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与侵华日军进行了抗战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会战。

其中台儿庄战役是这次闻名中外的大会战的关键环节,这就是著名的
“台儿庄大捷”。

而台儿庄这个弹丸之地也因为经历了这场惊人血战,闻名世界。

1986年因为一部名叫《血战台儿庄》的影片再次把台儿庄推向世界。

然而谁也不会想到,电影《血战台儿庄》的上映,竟然对改变海峡两岸同胞的交往和沟通起到了意料不到的促进作用。

日前,著名电影编导、纪实文学作家陈敦德先生作为电影《血战台儿庄》当年拍摄的具体组织者,向笔者讲述了电影《血战台儿庄》背后鲜为人知的往事。

1965年李宗仁海外归根。

周恩来在欢迎宴会上给大导演成荫敬酒,说起拍“台儿庄”在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的1985年,一部名叫《血战台儿庄》的电影轰动海内外。

这部具有恢弘史诗般气势的大片,不仅获得了“金鸡奖”的数项大奖,还获得了一个由中国政府授予的特别奖;;“抗战奖”,并被评为新中国“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之一。

据陈敦德先生介绍,早在1965年李宗仁先生从海外归来时,周恩来不仅亲自到机场迎接,而且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

在这次欢迎李宗仁归国的宴会上,有一桌嘉宾是周恩来请来的新中国电影界人士。

宴会时,周恩来特此来给电影界的同志们敬酒,并对著名导演、时任北京电影学院院长的成荫同志说:“成荫同志,你拍过《西安事变》,今天李先生从海外回来,我看他有两件事今后可以拍电影。

一是1938年李先生指挥国民党杂牌军在徐州会战中的台儿庄大捷,一个就是今天李先生归根。


成荫始终牢记周恩来的嘱托,但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爆发,拍
摄“台儿庄大捷”的事情不得不束之高阁。

1982年,成荫对来自广西电影制片厂正在电影学院进修的陈敦德说起了这件事。

因为李宗仁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属于国民党桂系,所以成荫希望陈敦德将来回广西电影制片厂后能配合他拍摄“台儿庄大捷”这部电影。

可是,成荫不久突然辞世,遗愿未能实现。

1985年就任广西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的陈敦德就接过重担,并取得了广西自治区政府老主席韦纯束及黄埔军校同学会的大力支持。

但是在电影界,当时的广西电影制片厂是个小厂,很难完成这样一部战争大片,陈敦德就北上请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导演杨光远执导。

两人一拍即合,杨光远还向陈敦德推荐了田军利和费林军在《八一电影》上发表的电影剧本《血战台儿庄》。

但该剧原作是以抗日名将张自忠将军为原型的,根据成荫院长生前所述的周恩来的嘱托,结合改革开放形势及广西的情况,陈敦德决定重新创作,将田军利和费林军请到广西,提出让他们将剧本改为以李宗仁将军指挥台儿庄战役为主线,并得到了时任国家电影局局长石方禹和总编室主任邹士明等人的鼎力支持,以及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和当年参战的黄埔将领郑洞国、郑庭笈、覃异之等将军的热情协助,李宗仁原秘书程思远先生也出任顾问给予积极指导。

这样,《血战台儿庄》的电影剧本在经过多方研讨,前前后后十七次修改定稿之后,终于投拍。

影片震动海内外,因此也获得了空缺多年的“金鸡奖”最佳编剧奖。

在长达一年多的摄制工作中,没有拍过战争片的广西电影制片厂
得到了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大力支持。

时任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肖穆厂长还应广西电影制片厂的要求,派出优秀战争片导演杨光远执导,还同意杨导点将带去各方面优秀主创人员。

同时,拍摄工作还得到了台儿庄当地老百姓的巨大支持,时任济南军区政治委员的迟浩田将军。

还派出了在全军都响当当的优秀部队参加拍摄,使敌我两军拼刺刀的戏,拍得真实动人。

当时的文化部顾问、曾以新闻记者身份亲历“台儿庄大捷”的荷兰籍世界著名新闻纪录片电影大师伊文思,也提供了当年战场的纪录片《四万万中国人民》作为参考文献,《血战台儿庄》中诸如“人梯渡桥”、“运河鏖战”等许多动人的场景都取材于这部著名纪录片的真实镜头。

如今,当年拍摄的外景地已经建成了“台儿庄战役纪念馆”,张爱萍将军题写了碑名,启功先生题写了馆名。

当年有名的德国式火车站,近年已经重修作为“李宗仁将军纪念馆”。

蒋经国在台湾看到《血战台儿庄》后,说:“这个影片没有给我父亲脸上抹黑。

”不久,台湾老兵赴大陆探亲。

1985年夏末,李宗仁将军唯一的儿子李幼邻在美国得知中国大陆拍摄《血战台儿庄》的消息后,马上从美国赶回祖国探亲。

飞机一落地,李幼邻先生就向来机场迎接他的陈敦德说:“我先不去宾馆,你现在就带我去看《血战台儿庄》。

”陈敦德告诉他:“电影正在最后制作之中,音乐还没有最后合成。

”李幼邻急不可待地要求说:“没关系,我就想马上看到。

”拗不过李幼邻的执著和迫切,陈敦德只好请示国家电影局的领导石方禹。

在得到同意之后,李幼邻就在陈敦德的陪同下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