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家长学校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家长学校教案(范例推荐

小学家长学校教案(范例推荐

小学家长学校教案(范例推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家长学校教材第三单元《学会沟通,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第一节《倾听,理解孩子的第一步》。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倾听的重要性,学习有效的倾听技巧,通过实例分析亲子沟通中常见的问题,并探讨如何运用倾听技巧改善亲子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倾听在亲子沟通中的重要性,认识到倾听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础。

2. 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倾听技巧,并能运用到实际亲子沟通中。

3. 培养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的意识,提高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沟通中运用倾听技巧,提高沟通效果。

教学重点:倾听的重要性、倾听技巧的学习与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亲子沟通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倾听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倾听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在亲子关系中的关键作用。

3.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三种有效的倾听技巧,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a. 全神贯注地听b. 耐心等待,不打断孩子说话c. 赞同孩子的感受,给予反馈4. 课堂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列举亲子沟通中遇到的问题,并尝试运用所学倾听技巧解决问题。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亲子沟通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倾听技巧进行解答。

6. 随堂练习:让学生模拟亲子沟通场景,进行角色扮演,运用倾听技巧进行沟通。

六、板书设计1. 倾听的重要性2. 倾听技巧:a. 全神贯注地听b. 耐心等待,不打断孩子说话c. 赞同孩子的感受,给予反馈3. 亲子沟通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倾听技巧,与父母进行一次深入的沟通,并记录沟通过程。

a. 沟通的主题b. 倾听技巧的运用c. 沟通成果与感悟2. 作业提交:下节课前提交作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如《如何有效倾听孩子的心声》等,提高亲子沟通能力。

小学家长学校教案(精选5篇

小学家长学校教案(精选5篇

小学家长学校教案(精选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家长学校教材第三单元《家庭教育艺术》中的“亲子沟通技巧”章节,详细内容包括亲子沟通的重要性、有效沟通的方法、倾听孩子的心声、表达父母的关心和期望、解决家庭矛盾等。

二、教学目标2. 掌握有效沟通的方法,提高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效果。

3. 培养家长倾听孩子心声的能力,增进亲子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沟通技巧,解决家庭教育中的矛盾和问题。

重点:亲子沟通的重要性、有效沟通的方法和倾听孩子心声的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亲子沟通的实践情景,让家长认识到沟通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性。

2. 理论讲解:a. 亲子沟通的重要性b. 有效沟通的方法c. 倾听孩子的心声d. 表达父母的关心和期望3.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亲子沟通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4. 随堂练习:家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沟通经验和教训,互相学习。

5.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的亲子沟通场景,让家长进行角色扮演,提高沟通能力。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b. 制定一个为期一周的亲子沟通计划,包括每天沟通的时间、内容和方式。

c. 结合所学内容,分析一个家庭矛盾案例,给出解决方案。

2. 答案:a. 略b. 略c.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家长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亲子沟通的技巧,但实际操作中仍可能遇到困难,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

2. 拓展延伸:推荐家长阅读相关书籍、参加亲子沟通讲座,进一步提高沟通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家长能够掌握亲子沟通的技巧,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2. 教学过程中的情景模拟和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中的案例分析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指导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强调沟通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以及它在家庭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小学家长学校教案

小学家长学校教案

小学家长学校教案教案标题:小学家长学校教案教学目标:1. 帮助家长了解小学教育的要求和特点,提高他们对孩子学习过程的理解和支持。

2. 向家长介绍适用于小学阶段的教育资源和工具,促进他们与孩子的互动和有效的学习支持。

3. 培养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以共同促进孩子的学习发展。

教学内容:1. 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 引导家长认识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需求和学习能力;- 解释小学课程设置和学科重点,以及评估和反馈机制;- 强调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和道德价值观的培养。

2. 教育资源和工具介绍:- 介绍优质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与电子资源等;- 探讨适用于小学生的学习工具,如学习卡片、学习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等;- 提供家庭阅读和共读的建议,推荐经典儿童文学作品。

3. 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和沟通:- 解释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和相关策略;- 提供有效的家庭作业辅导方法,确保家长适当参与学习过程;- 探讨亲子互动活动的设计,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小学家长学校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家长对教育的关注和参与。

2. 主体教学:a. 介绍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让家长了解小学阶段的重点发展领域。

b. 分享教育资源和工具,向家长推荐适用于小学生的学习材料和工具。

c. 引导家长与教师建立有效沟通和合作的方式,如家长会议、在线平台和邮件等。

d. 提供实际案例和经验分享,让家长了解在教育过程中的困惑与解决方法。

3. 互动讨论:a. 组织讨论小组,让家长就学习资源和工具分享个人意见和经验。

b. 提出问题,引导家长思考如何更好地与孩子互动和支持他们的学习。

4. 总结和反思:a. 总结家长学校的重点内容和关键信息。

b. 鼓励家长们提出进一步的需求和希望,以便未来的教学活动中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期待。

评估方法:1. 观察家长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评估教学活动的效果。

2. 收集家长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安排的满意度和建议。

小学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小学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小学家长学校授课教案小学家长学校授课教案(通用8篇)小学家长学校授课教案篇1教学内容: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教学目的:通过本次活动,让家长们认识到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尤其是良好的家庭情感气氛、心理气氛和文化气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

为了教育好子女,家长应努力把家庭构建成为孩子的乐园。

教学方式:交流讨论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家庭是构成社会的最小单位,是所有人心灵的港湾,是我们每个人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更是小学生成长的乐园,不良的家庭环境会给小学生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甚至终身……二、案例分析:1、家庭环境对小学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的影响。

2、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基本生活技能的影响。

3、家庭环境对小学生道德情操的影响。

4、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理想志趣的影响。

小结:由此可见良好的家庭情环境对孩子的各个方面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每个家长都要充分重视这个问题,努力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气氛。

三、讨论:怎样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1、家长自由讨论。

2、集体交流,教师相机归纳:A、家长必须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才能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文化气氛,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B、家长要多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跟子女心理相通,形成融洽的情感和心理气氛。

C、家长要注意身教,身教和言教并重,才能引导孩子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D、让孩子适当参与家政管理,既能让孩子体恤父母的辛苦,防止其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又为培养孩子勤俭、踏实、坚毅的品质提供了生活感性经验。

E、避免“过度教育”,不要随意干扰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方式,要创造一个民主、和谐、向上的家庭气氛F、家庭贵有书卷气,建立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发展.四、总结:鉴于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和潜移默化性,家长对子女要精心培养,爱而不宠、尊重信任、严而不苛、民主平等,让家庭充满和睦、向上、愉快的气氛。

小学家长学校授课教案篇2课题: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教学目的: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四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四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教案

兆龙小学四年级家长学校授课教案第一讲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要求:1、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

2、引导家长掌握怎样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有效的教育措施。

教学重难点:引导家长掌握怎样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师):各位家长,下午好!我代表四(1)班的全体任课教师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感谢!也代表你们的孩子感谢大家的到来。

因为你们的行动不仅表示了对学校工作的理解支持,更表示了对孩子的关心,对他们来说这就是前进的无穷力量。

今天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在于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孩子们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使家长真正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使孩子们在今年的毕业考试中能取得最佳的成绩,为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实现家长、孩子、以及学校老师三者共同的心愿。

二、让家长明白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1.(师):家庭教育不仅要高度重视孩子的智力发展,还应高度重视孩子良好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培养孩子在非智力心理品质比开发孩子在智力更为重要,也更艰巨。

其中,培养孩子在自尊新和自信心,是每位家长的职责和任务。

2.请看大屏幕------(出现有关名人的故事。

)3.(师):欣赏了这几个故事,,我想各位家长心中一定感慨万千。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展开讨论。

(课件出示课题)4.(师):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能够帮助孩子全面,真实地认识自己,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立做事的习惯。

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断遇到他所不理解的新奇问题时,就会产生学习在需要,产生探究的动机,进而产生创新的意识,尽最大可能释放自身在能力,充分表现自我,不断增长自己的才干。

过渡:我们家长应怎样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呢?二、家长应怎样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小学家长学校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家长学校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小学家长学校教师集体备课教案XXX家长学校教师集体备课教案参与教师:XXX、XXX、XXX、XXX、XXX、XXX上课时间:2015年3月教学内容: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教学目的:让家长们认识到良好的家庭环境,尤其是良好的家庭情感气氛、心理气氛和文化气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

为了教育好子女,家长应努力把家庭构建成为孩子的乐园。

教学方式:交流讨论教学过程: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

首先欢迎你们参加家长学校培训活动。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迎接“丢脸”,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

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家长交流自己孩子出现的一些现象,谈谈平时是怎样教育的。

四、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小学生的压力来自家长望子XXX、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研究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等。

从小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引导孩子正确地,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和惯。

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和自觉研究。

只有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他们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正确地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地研究,勇敢地面对失败。

对于班级里的后进生,我们更需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面对现实,找到原因,以清醒的头脑和良好的心态调节自我,树立信心。

我们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迎接新的挑战。

可以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只要有信心,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

我们要教育孩子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亲近孩子,教其反思。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言语难免会伤害学生。

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就不能正确面对,会导致不良后果。

小学家长学校授课教案【3篇】

小学家长学校授课教案【3篇】

小学家长学校授课教案【3篇】家长学校教案篇一教学时间:xxx教学地点:会议室教学对象:三年级学生家长主讲人:马俊教学内容:让孩子插上文明习惯的翅膀教学目标:1、引导家长了解什么是文明礼貌。

2、引导家长了解让孩子从小讲文明懂礼貌是做人的需要。

3、知道培养孩子文明习惯的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使家长明确讲文明懂礼貌的相关内容。

学习在家庭中培养孩子讲文明懂礼貌的策略。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尊敬的各位家长,感谢各位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学习。

同时让我感受各位家长对孩子的重视。

请家长谈谈自己的孩子在文明礼仪方面的行为。

二、揭示课题师:听了各位家长的发言,我觉得大家把孩子的成人放在了成才的前面,当然如果能够两者兼而有之应该是大家心目中的理想者。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共同学习让孩子成人的需要即《让孩子插上文明习惯的翅膀》三、明理,(家长看《家长必读》教材23——37)(一)什么是“文明”,什么是“礼貌”“文明”:有广义和狭义之别。

我们通常理解为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

“礼貌”:是文明行为的主要内容,其核心是对他人的关心和尊敬。

文明礼貌是社会生活中通用性最强的行为准则,比如:对人有礼貌、尊老爱幼、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保护自然环境等等。

(二)进行文明礼貌教育是培养孩子做人的需要师:清初思想家颜元有句名言:“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

”1、教育孩子讲究文明礼貌,是让他们学会做人的必修课。

原国家教委和全国妇联颁布的《家长教育行为规范》指出家庭教育“重在教子做人”。

这里有个小故事,在诺贝尔学者集会中,有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老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www.:“请您谈谈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著名的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老学者是这样回答的“在我的童年时光,我学到了最主要的东西: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道歉,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就是这些。

小学家长学校教案2

小学家长学校教案2

最新小学家长学校教案一、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家长学校的形式,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小学生阶段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家长了解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

2. 传授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长的教育质量。

3. 促进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特点1. 小学生的学习需求2.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第二节: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技巧1. 鼓励和表扬的重要性2. 正确引导和规范行为第三节: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与合作1. 家长与老师的沟通技巧2. 家校合作的意义和方式第四节: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1. 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2.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3. 预防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第五节:学生的安全教育1. 交通安全教育2. 网络安全教育3. 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理论知识,分享教育经验。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深入探讨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教育心得。

4. 互动交流法:家长与老师互动,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家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课后实践评估:家长在课后是否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教育实践。

3. 学长评估:通过与老师沟通,了解学生在各方面的成长情况。

六、第六节: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1. 良好习惯的重要性2. 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3. 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七、第七节: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1. 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2.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八、第八节:家长如何助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1.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2. 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能力3. 家庭心理辅导技巧九、第九节:家长如何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1. 理解学生的问题行为2. 应对策略与方法3. 家长自身的情绪管理十、第十节:家校合作案例分享与讨论1. 成功家校合作的案例分析2. 家校合作中的困难与解决策略3. 家长与老师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十一、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理论知识,分享教育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家山小学家长学校教师集体备课教案
参与教师:张聪勇朱琳江敏刘菁王向华陈伟
上课时间:2015年3月
教学内容:
家庭环境对小学生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的:
通过本次活动,让家长们认识到良好的家庭环境气氛,尤其是良好的家庭情感气氛、心理气氛和文化气氛,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为了教育好子女,家长应努力把家庭构建成为孩子的乐园。

教学方式: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

首先欢迎你们参加家长学校培训活动。

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来到学校,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关心学生的发展情况。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是怎样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二、帮助家长们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要想引导未成年人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必须培养孩子做一个健全的人,要具有随时迎接挫折,迎接“丢脸”,经历痛苦的思想准备。

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在挫折中成长的能力。

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小
皇帝”、“小公主”,他们从小在爷爷、奶奶、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生活在太阳底下,试想,这样的孩子如果从小不接受正面的引导,能走正确的人生道路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他们只会顺水推舟,不会逆水行舟。

难怪我国每年都会出现小学生因不能正确面对父母的教育而服毒身亡的,因同学的嘲笑而跳楼自杀的,因学习的压力而弃学逃亡流浪街头的,因羡慕而产生妒忌走上犯罪道路的……因此,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是极为重要的。

作为学校、家庭应责无旁贷加强培养孩子们从小面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三、家长交流自己孩子出现的一些现象,谈谈平时是怎样教育的。

四、建议家长培养受挫能力的具体做法
(一)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压力莫过于来自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心理,莫过于学习分数的高低、成绩的好坏,莫过于与同学之间的争吵、意见的分歧,莫过于老师严厉的批评、同学的嘲笑……然而,一个在家被父母娇惯了的“小皇帝”“小公主”们怎能一下子承受得了这些压力呢?要么与父母调皮,要么与同学打架,要么变得孤僻,要么变得古怪,要么与老师对立等。

由此可见,从小养成孩子自我教育是帮助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

1、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引导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爱好、性格、习惯等,学会自我调控、自我反思、自觉学习,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只有他们在了解自我,认识自我的基础之上,才能不断地完善自我:正确地对待自己,与他人友好相处,更好地学习,勇敢地面对失败。

特别是班级里的后进生,他们本身缺乏自信心,导致他们形成自卑感,严重影响着他们身心活动和学习能力,使原有的聪明才智不能正常地发挥。

面对这样的孩子,更加要帮助他们认识自我,了解自我,面对现实,找找原因之所在,在认清自己之后,以清醒的头脑、良好的心态,调节自我,战胜自我,树立信心。

要以“失败是成功之母”为动力,迎接新的挑战。

2、用典型的事例进行自我能行的教育。

人无完人,各有所长,各有所好,只要有信心,就会体现自我能行的价值。

“相信自己,我并不比别人笨,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也能做到。

”久而久之,孩子们从小懂得长处要发扬,短处要弥补,这样能促使自己健康成长。

3、亲近孩子,教其反思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言语难免有可能会伤害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孩子没有健康的思想和承受能力,就不能正确面对,就会导致不良后果。

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型孩子,他们不善言表,更容易造成不良后果。

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多开导他、启发他,鼓励他们自我检查、反思,使他了解自己的不足,认识自我的不对,找出与别人的差距和误区以
及自己存在的问题。

从小进行了解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教育,养成自我反思的良好生活习惯,他们就会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二)遇到困难,学会解决在调查中,我发现50%以上的小学生上学、放学都是父母或爷爷、奶奶接送,连自己的小书包就是父母或爷爷、奶奶背,这些接送孩子上学的人成了孩子们的书童;有的孩子穿衣、吃饭、洗漱都是父母包办……这样的孩子事事依赖于父母,他们娇气得很,独立生活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差,更谈不上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了。

一旦父母不在孩子们身边,遇到困难他们措手不及?借此,家长就应该进行一些简单的解决困难,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

家庭是孩子们生活的主要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言谈举止,道德行为,对孩子成长具有决定的影响,要想让孩子从小健康成长,家长就得对孩子进行一定的受挫能力的培养,不能迁就孩子、惯养孩子、溺爱孩子。

要转变教育观念,不要认为孩子只有一个,事事都要顺从;他们人小做不来事,事事都包办。

要重视养成教育和习惯教育以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

希望家长随时与教师保持沟通,教育孩子遇到困难不要害怕,要有随时迎接困难的思想准备,学会动脑、用脑,解决身边的小事、小问题,用智慧去战胜困难。

该班的某些学生学习畏难情绪严重,遇到难题家长帮她做,在批改作业时我发现好几次这样的现象。

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意识到这样下去的害处以
及帮助孩子解决困难的措施,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抓起,教育孩子克服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

要迎难而上,不能遇到困难就退怯。

事后我发现这样的情况有所好转了。

看来家校坚持配合培养,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相信从小具备健康心理和经受过挫折教育的孩子将来他们会成为生活的强者。

(三)受到打击,学会面对人生的致命点就是经受不了挫折的打击,有的人一旦遇到一点小麻烦,遇到一点小挫折,就不能接受,不能正确地对待。

有的人是想不通,情绪低落,闷闷不乐,沉默寡言,十分无助的样子;有的人是发泄,性格暴躁,把所有的气都往别人身上发…….一个人在生活中总会遇到一些麻烦事,烦心事,总会受到一些大小不同的打击,小学生也不例外。

然而多数孩子娇生惯养,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哭哭啼啼,依赖家长和老师。

如何培养孩子面对家庭、学校、社会诸方面带来的打击?这个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1、学会面对自己当自己受到打击以后,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多想想造成自己受到打击的原因。

如果是自己造成的,就要勇敢地面对自己,敢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告诉孩子:人无完人,孰能无过。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知错就改,才是好孩子。

2、学会面对父母天下所有的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当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考差时,不懂得教育的父母就会生气地批评孩子,有的孩子不能接受父母的批评教育,与家长产生抵触,不服从家长,甚至于向家长示威。

这样的孩子思想、行为处于危
险的边沿,教师应加以正确的引导:一是采取开展活动的方式,使孩子在活动中明理,查找自己的不对;二是采取交流的方式与孩子们沟通,理解父母用心的良苦;三是举生活的实例和现象,明辨对错,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

其实,挫折和打击并不可怕,怕的是遇到挫折和打击不知道想办法应付。

我们要学会迎接挫折和打击,也要学会对付挫折和打击,只有那些敢于面对同学,面对教师,面对父母,面对社会,面对困难,面对人生坎坷的人,才是真正勇敢的人,是最了不起的人,是人们最敬佩的人。

(四)心中不愉,学会交流沟通交流和沟通使矛盾化解,交流和沟通使人愉悦,交流和沟通使人进步,交流和沟通使人健康。

只有善于交流和沟通的人,才能做一个真正健康的人。

而有的小学生内向,不善于表达和沟通,受点打击,闷在心里,关在屋里,不愿见人。

长期下去,思想压力大,包袱重,使其身心不能健康成长。

面对这样的孩子,告诉他,要做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心中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找伙伴、信懒的人说一说、摆一摆,在交流中对方会帮助你解决疑难、排除困惑。

要学会自我排解,学会交流、沟通,争取别人对你的支持、帮助、理解、排扰。

切忌有事闷在心中。

本班有个孩子,年龄最小,性格十分内向。

父母经商,高龄得子,十分惯养这孩子。

四、总结:鉴于家庭环境影响的深刻性和潜移默化性,家长对子女要精心培养,爱而不宠、尊重信任、严而不苛、民主平
等,让家庭充满和睦、向上、愉快的气氛。

如何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

五、家长畅谈学习感受,交流创造家庭教育氛围的经验。

六、解答家长提出的疑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