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小学手足口病ppt课件

小学手足口病ppt课件

02
03
04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避免长时间关 闭门窗。
饮食护理
鼓励患儿多喝水,多吃新鲜蔬 菜和水果,避免刺激性食物。
口腔护理
饭后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皮肤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避免 抓挠患处。
药物治疗
口服药物
根据医生建议,给患儿服用抗病 毒药物和对症治疗药物。
外用药物
如瘙痒严重,可遵医嘱使用外用药 物涂抹患处。
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的?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答: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接触传播,例如 共用餐具、咳嗽、打喷嚏等。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答:手足口病的症状包括口腔溃疡、手足皮疹、发热、头 痛、咳嗽等,严重时可引起心肺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
家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解答
小学手足口病PPT课件
目录
• 手足口病简介 • 手足口病的预防措施 • 手足口病的治疗与护理 • 手足口病的预防与控制 • 手足口病问答环节
01
手足口病简介
手足口病的定义
01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 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 吸道和接触传播。
02
患者的手、足、口腔等部位会出 现疱疹和溃疡,并伴有发热、咳 嗽、流涕等症状。
家长和学生关心的问题解答
手足口病会影响上学吗?
答:在手足口病高发季节,如果孩子出现相关症状,建议暂时停课或请假,待症状消失后一周方可复 课。同时,学校应加强卫生管理,定期消毒课桌椅、玩具等物品。
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建议
加强宣传教育
向家长、学生和教师宣传手足 口病的预防知识和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的护理PPT课件

手足口病的护理PPT课件

强心药
米力农: 目前不认为其是急性心功能衰竭时的首选用药,尤其是在合
并急性心肌炎、感染性休克时极易导致病情恶化。 用法:负荷量 37.5~50μ g/kg iv (15分钟);维持量 0.25~
0.75μ g/kg/min 1. 米力农通过肾脏从尿液中排出,因此肾功能受损时慎用。 2. 用药期间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必要时调整剂量。 3. 合用强利尿剂时,易引起水、电解质失衡。 4. 可能伴有不良反应,如头痛、腹泻、低血压、心律失常、血小
3. 皮疹或疱疹已破裂者,局部皮肤可根据医嘱使用药物涂抹;臀 部有皮疹时要保持臀部干燥清洁,避免皮疹感染。
.
口腔护理
1. 保持口腔清洁,加强口腔护理,每次进食前后,嘱患儿用温水 或生理盐水漱口
2. 已有溃疡者,根据医嘱给予局部涂抹药物,以消炎止痛和促进 溃疡面愈合。
.
饮食护理
1. 给患儿进高蛋白、高营养、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少食 多餐,食物宜温凉、无刺激性,忌食辛辣、鱼、虾、肉类等易 使病情加重的食物。
氢化可的松3~5mg/(kg·d);地塞米松0.2~0.5mg(kg·d), 分1~2次。 4.其他对症治疗:如降温、镇静、止惊(安定、鲁米那钠、水 合氯醛等);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密切监护,注意严重并发症。
.
心肺衰竭阶段治疗
1.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 2.确保两条静脉通道的畅通,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
3. 定时紫外线消毒。床单元定期擦拭消毒,加强床边隔离,每护 理的患儿前后要洗或消毒双手。
4. 对患儿的各种用具,如餐具(奶瓶)、玩具、换洗衣物、被褥 等应消毒处理,残余食物、口水、呕吐物及排泄物按污染性废 物处理。
5. 医护人员按呼吸道、消化道及接触性传染病的要求,做好个人

《手足口病》课件

《手足口病》课件

01 注意饮食
给孩子多喝水,可以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
02 避免传染
避免孩子与其他患病儿童过度接触,注意个人卫生
03 定期监测
定期测量孩子的体温和观察症状变化
总结与展望
疫情监测
加强手足口病疫情 监测和信息报告
有效干预
提高对手足口病的 干预措施和防控措

科学研究
加大对手足口病的 科学研究力度
早期诊断
手足口病特点对比
典型症状
发热 口腔疱疹 手脚皮疹
患病年龄
婴幼儿 学龄前儿童 成人
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 粪-口传播
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预防为主 隔离治疗
手足口病流行情况
手足口病主要流行在春夏季,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是易感人 群,应加强预防措施和宣传。
● 03
第三章 诊断和治疗方法
临床诊断
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史。 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口腔溃疡、手足皮疹等。结合实验室检 查结果,如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测等,可以更准确地诊断手 足口病。早期诊断对于及时采取治疗和隔离十分重要。
● 06
第6章 经验分享和总结
家长经验分享
一些经验丰富的家长分享了他们在孩子患手足口病时的护理经验, 包括如何缓解孩子的不适症状、清洁卫生、饮食调理等。这些经 验对其他家长来说是宝贵的参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照顾患病 的孩子。
家长经验分享
及时就诊
在孩子出现症状时 要及时就医,不要
拖延
多喝水
保持孩子充足的水 分摄入
手足口病与其他传染病的区别
手足口病
主要发生在儿童 口腔疱疹和手足皮疹为主要症 状 易在幼儿园、学校等群体机构 传播

儿童手足口病的护理PPT课件

儿童手足口病的护理PPT课件
水分和维生素。
避免给孩子食用辛辣、刺激、 油腻、过咸或过甜的食物,以
免刺激口腔黏膜。
对于因口腔溃疡而拒食的孩子 ,要给予耐心喂养,必要时可 给予静脉输液以补充营养。
休息与活动指导
保证孩子有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过 度疲劳。
对于发热的孩子,要卧床休息,减少 活动量,以免加重病情。
在孩子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适 当进行户外活动,以增强抵抗力。
染。
肺水肿早期识别和处理
早期识别
注意观察患儿是否有呼吸急促、鼻翼煽动、三 凹征等呼吸困难表现,以及口唇发绀等缺氧症
状。
处理措施
一旦发现肺水肿征兆,应立即就医,采取吸氧 、利尿、强心等措施,以缓解症状,改善患儿
预后。
无菌性脑膜脑炎防范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患儿是否有头痛、呕吐 、精神萎靡等无菌性脑膜脑
02
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 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 免飞沫传播。
03
不要让孩子喝生水、吃 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 病儿童。
04
孩子的个人用品要专用 ,不要与他人共用,以 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合理饮食安排
01
02
03
04
给予孩子清淡、易消化、柔软 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稀粥
、米汤、面条等。
鼓励孩子多喝水,多吃新鲜蔬 菜和水果,以补充体内所需的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 习惯,如勤洗手、不共用餐具
等。
避免接触传染源
告知家长和患儿避免接触手足 口病的传染源,如避免与患儿
亲吻、拥抱等密切接触。
及时就医指导
如有疑似症状,应尽快就医并 遵循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建议。
THANKS
炎的症状。

《手足口病的防治》课件

《手足口病的防治》课件
和电解质。
并发症治疗
针对手足口病可能引起的并发症 ,如肺炎、心脏疾病等,需进行
对症治疗。
手足口病的护理管理
隔离措施
将患儿隔离在通风良好的 病房,减少交叉感染的风 险。
口腔护理
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可用 生理盐水漱口,口腔溃疡 者可涂以药物减轻疼痛。
皮肤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抓挠皮疹处,防止继 发感染。
手足口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幼儿。
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
肠道病毒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进 入人体后,在咽部和肠道的淋巴 结内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引起
病毒血症。
病毒随血液流动到靶器官,如脑 、心、肺、肝等,引起相应的症
状。
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导致细胞坏 死或细胞凋亡,引起组织损伤和
炎症反应。
疫情监测与报告
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 ,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
医疗机构预防措施
总结词
医疗机构是防控手足口病的重要阵地 ,需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加强医 护人员的培训。
消毒隔离
对手足口病患者及时采取隔离措施, 对病房和医疗器械进行严格消毒。
医护人员培训
加强医护人员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防 控技能的培训,提高诊疗水平。
减轻医疗负担
通过预防控制策略,可以降低手足口病的发病率,从而减轻医疗机 构和医护人员的负担。
提高公众意识
制定预防控制策略能够提高公众对手足口病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增 强自我保护意识。
预防控制策略的制定与实施
建立防控机制
01
建立健全的防控机制,包括疫情监测、报告、预警和应急响应
等环节,确保防控工作的有效开展。
宣传教育
02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度和自

手足口病护理课件

手足口病护理课件

适时使用
01
当患儿出现发热、疼痛等症状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时使用解
热镇痛药。
剂量调整
02
根据患儿的体重、年龄和病情严重程度,医生会调整解热镇痛
药的剂量,确保安全有效。
注意用药间隔
03
使用解热镇痛药时,要注意用药间隔时间,避免短时间内重复
用药导致过量。
局部用药选择和操作方法
选择合适药物
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医生会选择适合的局部用药,如口腔溃疡可 选用具有消炎、止痛、促进愈合的药膏或喷雾剂等。
皮疹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等药物进行止痒处理,如有破溃可涂抹抗生素软膏预防感染 。
患儿应穿着宽松、柔软、透气的衣物,以减少皮肤刺激。
口腔护理方法
保持患儿口腔卫生, 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开 水漱口,以减轻口腔 疼痛。
避免给患儿食用辛辣 、酸涩等刺激性食物 ,以免加重口腔疼痛 。
鼓励患儿多喝水,以 保持口腔黏膜湿润, 促进溃疡愈合。
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 ,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流行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以夏秋季多见,冬季
的发病较为少见。
临床表现与分型
普通型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 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 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及时处理
一旦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时就医,向 医生详细描述患儿的症状和用药情况,以便医生 做出准确判断和处理。
记录用药情况
家长要详细记录患儿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名称 、剂量、使用时间等,以便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能 够及时提供准确信息。
05
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
患儿心理特点及干预方法

手足口病的护理ppt课件

手足口病的护理ppt课件

促进患儿康复
营养支持
药物治疗
保证患儿充足的营养摄入,给予易消 化、营养丰富的食物。
根据病情需要,合理使用药物进行治 疗,帮助患儿尽快康复。
功能锻炼
对于存在肢体功能障碍的患儿,应及 早进行功能锻炼,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
03
CATALOGUE
手足口病护理措施
家庭护理
01
02
03
04
隔离措施
将患儿与其他儿童隔离,避免 交叉感染。
手足口病的护理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手足口病概述 • 手足口病护理的重要性 • 手足口病护理措施 • 手足口病护理注意事项 • 手足口病护理案例分享
01
CATALOGUE
手足口病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 的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 吸道和接触传播。
总结词
预防为主、综合护理
详细描述
孩子在感染手足口病后,家长和医生都非常重视并发症的预防。在医生的指导下,家长给孩子进行了 全面的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同时,家长还加强了孩子的营养摄入和锻炼,提高免疫力 。最终,孩子的手足口病康复得非常好,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
THANKS
感谢观看
口腔护理
保持患儿口腔清洁,可用淡盐 水漱口,口腔溃疡处可涂抹碘
甘油。
皮肤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勤换 洗衣物,剪短指甲,避免患儿
抓破皮疹。
饮食护理
给予患儿清淡、易消化、温凉 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刺
激性食物。
医院护理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如出 现高热、头痛、呕吐、肢体抖 动、抽搐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医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PPT课件
发病机制
肠道病毒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侵 入机体,在局部黏膜或淋巴组织 中繁殖,引起局部炎症反应,进 而导致全身性感染。
临床表现及分型
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患儿通常会出现口痛、厌食、低热等症状,手、足、口腔等部位会出现 小疱疹或小溃疡。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手足口病可分为普通型和重型。普通型表现为手 、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和溃疡,多数患儿一周左右自愈;重型可出现神经系统 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记录病情
对患儿的病情变化进行详细记录,包括发热时间、皮疹出现和消退时间等,以便医生了解病情发展情 况。
03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心肌炎监测及干预措施
01
监测患儿心率、心律及 心音变化,定期进行心 电图检查。
02
发现异常心音或心律失 常时,及时报告医生并 采取相应干预措施。
03
保持患儿安静,减少刺 激,以降低心肌耗氧量 。
04
遵医嘱给予营养心肌药 物治疗,并观察药物疗 效及不良反应。
肺水肿风险评估及应对方案
01
02
03
04
密切观察患儿呼吸频率、节律 及深度变化,注意有无呼吸困
难、发绀等表现。
监测患儿肺部体征,定期进行 肺部听诊。
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 除呼吸道分泌物。
发现肺水肿征象时,立即报告 医生并采取相应救治措施,如
居民参与
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手足口病的预 防和控制工作,如发现疑似病例及时 报告。
部门协作
卫生、教育、疾控等部门加强协作, 共同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
THANKS
鉴别诊断
在诊断过程中,需要与口蹄疫、疱疹性咽峡炎、水痘等具有相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例如,口蹄疫主要发 生在畜类动物中,人类感染罕见;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主要发生在口腔后部;水痘的皮疹则主要分布于躯干和四 肢近端,呈向心性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足口病的护理
A:了解手足口病的概念及如何鉴别重症手 足病。
B:掌握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 断及护理措施、健康宣教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该病的 潜伏期为2~7天,以5岁以下婴幼儿发病为主。大多数 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 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 、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 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
(一)分类及病因
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原发于肾脏本身的肾小球
疾病。是本节阐述重点。
2.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继发于全身性或其他系统
疾病。

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各种肾小球常见疾病
均为免疫介导性炎症所致肾损害。
临床表现 “三高一低” 大量蛋白尿:24h尿蛋白定量 大于3.5g。
A B
低白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 低于30g/L。 高度水肿 : 最常见症状。水 肿部位常随体位而移动。 高脂血症:其中胆固醇增高 最明显。

姓名:祝静雯 性别:女 职业:儿童 年龄:1岁8个月 住院号:405577 入院日期:2017年06月16日 17时30分 民族:汉族
神清,精神可,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苍白及出血点 ,手足、臀部、咽后壁见数个散在分布小疱疹,已 破溃融合成小溃疡状,周围红晕,无脓性分泌物, 咽充血(++),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粗,未闻 及干湿性啰音,心率136次/分,心音有力,心律 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未见肠型及蠕动波 ,未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4次/分, 四肢肌张力正常,生理性反射存在,病理性反射未 引出。
⑴其用药原则是:起始足 量、缓慢减药、长期维持。
⑵常用激素有强的松、强的松龙、氟 氢强的松龙、地塞米松等。目前多采 用起始大剂量的方法进行治疗,如强 的松30~60mg/d。疗程有长疗程(平 均20个月),短疗程(>14d)及间歇 疗法3种。
⑶应用激素治疗时发生感染 机会较多,应适当使用抗生 素。
原 发 性治 肾疗 病原 综则 合 征
C
D
并发症
A B C
感染
急性肾衰竭
血栓和栓塞
D
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紊乱
三、检查及诊断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01 02
尿液检查
尿蛋白尿定性+++~++++,
24小时尿蛋白定量测定>3.5g/d 血液检查 血清白蛋白低于30g/L
03
04
肾功能检查 肾B超检查
05
肾活检病理检查 及判断预后
明确病理类型、指导治疗
诊断标准
* 大量蛋白尿
水肿
肾病综合征
* 高脂血症
低白蛋白血症
病例导入
患儿于2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最高体温达39℃以上,热型不 规则,伴手足部皮疹,初始为红色斑丘疹,随后转为疱疹,并逐渐增
多,间有流涕,有咳嗽,呈阵发性连声咳,无明显咳痰,伴呕吐非咖
啡样胃内容物5次,非喷射性,无腹痛,无腹泻,有易惊,多见于入 睡后,无肢体抖动,无意识障碍,无呼吸急促,无大汗淋漓,在当地 诊所就诊治疗,具体诊治不详,体温可降至正常,易反复,为进一步 治疗,遂来我院门诊就诊,查肠道病毒两项均阳性,予“热毒宁、喜 炎平、磷酸肌酸、精氨酸阿司匹林”等治疗后,拟“手足口病”收入 我科,病后精神尚可,胃纳较差,大小便未见异常。
病例分析
1.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和用药原则? 2.如何做到安全输血? 3.浮肿的分度?
课堂小结

原发性肾病综合症主要表现为“三高一低”(大量 蛋白尿、低白蛋白血症、高度水肿、高脂血症)。 治疗以激素、烷化剂、利尿为主。 护理主要是饮食、皮肤护理。 避免劳累和感染是最重要的健康教育内容。
糖皮质激素源自入院诊断:1.手足口病2.急性咽炎 出院诊断:1.手足口病 2、急性咽炎3、G6PD缺乏
入院体检:T38.9℃
疱疹1天
P125次/分
R30次/分
wt9kg 发热伴手足
实验室检查:肠道病毒两项检测:EV71-IgM(+),CA16-IgM(+);甲/乙流病毒检测(-),
心肌酶三项:CK124IU/L;电解质四项正常。白细胞15.51*10E/L 入院后: 6-16患儿入院后仍反复发热,间有惊跳,未排除重症手足口病,建议家属 外购“丙种球蛋白”提高免疫力抗病毒治疗;白细胞及降钙素原高,考虑合并细菌感 染,治疗上予抗感染治疗,其余治疗上予抗病毒、清热解毒及对症治疗。 6-17给予给予哌拉西林舒巴坦抗感染、热毒宁、环磷腺苷、利巴韦林输液处理,给 予输液甲泼尼松龙2次,输注静注人免疫球蛋白2次。今患儿高热难退,惊跳频繁,无 呕吐,无呼吸困难,无气促,考虑手足口病重症倾向,转到上级医院进一步诊治。 结账出院,转上级医院治疗。

(一)普通病例表现。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 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 ,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 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 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 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3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 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 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 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1.
五、护理诊断及措施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2.疼痛 3.口腔黏膜改变 与感染有关 与口腔黏膜炎症有关
与感染有关
护理措施
病情观 察 生活护 理 用药护 理
对症护

心理护 理
(二)护理措施
健康教育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
2、不要喝生水,多喝白开水;不吃生冷食物; 3、家长接触宝宝前、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 要认真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4、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清洗、消毒; 5、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以减少被感染机会; 6.注意营养,多吃新鲜菜和瓜果; 7、注意多进行户外活动,并避免日光曝晒; 8、防止过度疲劳,以免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9、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玩具; 10、避免孩子与患儿童亲密接触(如接吻、拥抱、共用餐具等) 11、咳嗽或打喷嚏时,要掩住口鼻。孩子的唾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