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电机在位置控制模式下的速度调节问题
手把手教你用汇川PLC位置模式控制伺服电机..

作者:王者之师--广州@阿君H2U系列PLC产品--外观结构汇川HU2U I/O点:输入输出特性PLC型号H1U-0806MT 输入点数0816输出点数06161624323264高速输出3路100K3路100K2路100K2路100K3路100K5路100K3路100K输出形式晶体管晶体管晶体管晶体管晶体管晶体管晶体管158 159 PLSV DRVA DRVIY0脉冲口相关特殊元件✍加减速时间可分别设置;✍✍✍✍每一个脉冲口都可以独立设置加减速时间、运行中目标值可变速度每一个脉冲口都可以独立设置加减速时间ON同一脉冲口可以实现中断定位功能、多指令直接切换速度✍有效条件位M8135-M8139速度位置特殊功能有效为ON”切换间隔✍根据设备实际情况脉冲切换条件最好用伺服的“位置到达”信号;(如在快速正反转、多动作之间的逻辑切换等)✍/S-ON✍·速度范围10—100000Hz频率;输出频率最低值:设定频率(()/1000)] 输出脉冲频率的最低频率值·速度范围10—100000Hz频率;输出频率最低值:最高频率(()/1000)] 输出脉冲频率的最低频率值汇川PLC-H2u 与IS500伺服举例:高性能定位应用示例:H2U 系列PLC 提供多种定位指X1Y0PLC-H2U+IS500伺服实例计算MF 备注:汇川伺服电机为2500增量编码器,电子齿轮比1/1时,伺服电机单圈脉冲Array转/分分钟伺服位置控制模式的简易调试参数:H0200=1,位置模式(0为速度模式、2为转矩模式)1/1最大脉冲数))。
持续追求、超越梦想。
伺服电机的三种控制方式

伺服电机的三种控制方式在机器人技术和工业自动化中使用的伺服电机是非常普遍的,它们以其精确性和高效性而闻名。
本文将探讨伺服电机的三种控制方式: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和扭矩控制。
位置控制对伺服电机进行位置控制时,旋转角度被用来确定电机的位置。
通过对电机施加脉冲信号来控制电机的角度。
脉冲信号的数量和方向确定了电机的最终位置。
位置控制对于需要旋转至精确位置的应用而言是最常用的控制方式。
在位置控制中,可以轻松地调整旋转速度和加速度,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这种控制方式常用于需要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进行精确定位的工作环境中,例如工业机器人和自动化生产线。
速度控制另一种流行的伺服电机控制方式是速度控制。
在这种模式下,控制器决定电机的旋转速度,通过动态调节脉冲信号的频率来实现。
通常,这种方法用于相对简单的应用中,例如需要旋转一定速度的传送带或振动器使用的电机。
速度控制可与位置模式结合使用,以确保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电机始终达到所需的位置和速度。
扭矩控制伺服电机的第三种常用控制方式是扭矩控制。
在扭矩模式下,电机转子上的力矩受控制器限制,而这通常是通过测量电机转矩及其与设定值之间的差异来实现的。
通过控制转矩大小,电机可以用于各种重载及负载循环工作场所,例如需要承载重物的生产车间。
伺服电机提供了许多优点,可以利用其高速度、高准确度和强大扭矩特性来满足不同的工业应用需求。
而控制者可以通过合适的控制方式来达到所需的控制效果,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生产和更安全、更可靠的设备运行。
这三种控制方式是伺服电机中常见的技术手段,未来在伺服电机领域中会不断涌现出更多的技术手段,我们需要紧跟这些创新技术的便利,努力开拓利用伺服电机的广泛应用前景。
伺服控制器的位置模式和速度模式详解

伺服控制器的位置模式和速度模式详解伺服控制器是一种用于控制伺服电机运动的装置,它能够根据特定的指令,将伺服电机精确地控制在目标位置或目标速度上。
伺服控制器可以通过不同的运动模式来实现位置控制和速度控制,其中位置模式和速度模式是两种常用的控制模式。
位置模式是指伺服电机按照指定的位置进行控制的模式。
在位置模式下,伺服控制器通过从位置传感器获得测量值,并与给定的目标位置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并通过控制信号将电机驱动器输出给伺服电机。
这样,伺服电机就能够移动并控制在目标位置上。
在位置模式下,伺服控制器通常采用闭环控制的方法。
闭环控制是指通过不断测量反馈信号,并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
在闭环控制中,伺服控制器会根据误差信号进行修正,以使得电机运动逐渐接近目标位置。
通过不断修正控制信号,伺服电机可以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保持在目标位置上。
与位置模式相比,速度模式是一种更加关注电机运动速度的控制模式。
在速度模式下,伺服控制器通过从速度传感器获得测量值,并与给定的目标速度进行比较,计算出误差,并通过控制信号将电机驱动器输出给伺服电机。
这样,伺服电机就能够以指定的速度进行运动。
在速度模式下,伺服控制器同样采用闭环控制的方法。
通过不断测量反馈信号,并与给定值进行比较,实现精确的速度控制。
在闭环控制中,伺服控制器会根据误差信号进行修正,以使得电机运动逐渐接近目标速度。
通过不断修正控制信号,伺服电机可以以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保持在目标速度上。
无论是位置模式还是速度模式,伺服控制器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它通过实时控制电机驱动器输出的信号,使得伺服电机能够按照预定的位置或速度进行运动。
伺服控制器还可以通过调整控制信号的参数,优化电机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除了位置模式和速度模式,伺服控制器还可以支持其他的控制模式,如力模式、力矩模式等。
不同的控制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以满足不同的控制需求。
总结起来,伺服控制器是一种重要的控制装置,能够实现对伺服电机的位置和速度进行精确控制。
伺服电机的位置控制转矩控制速度控制是什么样的一个模式

伺服机电的位置控制转矩控制速度控制是什么样的一个模式之迟辟智美创作伺服机电的位置控制,转矩控制,速度控制是什么样的一个模式,有什么分歧?例如位置控制模式,他工作的时候是不是PLC发脉冲的时候开始转动,然后plc一直发脉冲,伺服就一直走,PLC脉冲停止的时候伺服机电就停止转动?还是怎么样工作呢?1、上图就是由用户设定的指令脉冲数的图;2、用户根据工件实际需要移动的距离,和自己选定的脉冲当量,首先计算出伺服应该转动几多个指令脉冲数,就达到指定位置;3、然后用户根据“PLC发脉冲额定频率例如200KHZ”,知道指令脉冲额定频率,并根据指令脉冲数计算出指令运算时间,获得上图设定曲线;4、这个曲线在伺服还没有运行前,由用户设定的曲线;5、这条曲线设定后,伺服就知道指令脉冲额定频率,知道伺服机电的上限运行速度伺服上线运行速度=指令脉冲额定频率×伺服上限速度6、有了这条曲线,伺服就知道用户要它要转过几多个指令脉冲数,到转过这么多指令脉冲数时,伺服就指令伺服停车;7、当你设定好这个曲线后,启动伺服运转,伺服就开始启动、加速、匀速……转动起来了;8、这时候没有“PLC发脉冲”,谁也没有发脉冲,指令脉冲只是个“数”!9、那为什么年夜家说“PLC 发脉冲”,那是因为位置环就是PLC的计数器,那个指令脉冲数就是给计数器设定的一个基数;10、PLC其实不发脉冲,没有实际存在的脉冲,只有一个脉冲数,固然没有指令脉冲受干扰的问题!1、这个曲线是可以用示波器观察到的曲线;2、它是伺服运转时编码器检测发出的反馈脉冲数,以及反馈脉冲数的频率曲线;3、这条曲线也可以看成伺服运转的速度曲线,因为编码器反馈脉冲的频率=编码器周反馈脉冲数×伺服机电速度(r/s)4、这条曲线,反映了伺服运转的全过程,启动→加速→匀速→减速→停车,伺服的运动是一年夜步完成的.5、这条曲线与横轴时间所围成的面积就是伺服运动全过程编码器的反馈脉冲数;6、编码器的反馈脉冲数/电子齿轮比=指令脉冲数时,PLC计数器发出停车信号,驱动器停车!7、这就是伺服运动控制的核心原理!!!8、这个过程就是位置环的工作原理,或者说是PLC计数器的工作过程,指令脉冲为计数器基数,编码器反馈脉冲进入计数器计数端,当输出指令脉冲数“编码器的反馈脉冲数/电子齿轮比-指令脉冲数时=0”时,伺服停车!9、仔细观察这条曲线,编码器反馈脉冲频率的最年夜值,对应的就是伺服运转的最年夜速度;10、这个最年夜速度必需小于伺服机电的上限速度,也就是说这个曲线的高度要比指令脉冲曲线的高度“矮”;11、这一点很重要,如果伺服运转速度,在某一个时刻“超速”,就会呈现反馈脉冲丧失或者指令脉冲增多的故障!12、仔细观察这条曲线,伺服停车前要减速,伺服停车必需在速度缓慢的情况下完成;13、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伺服停车时,伺服速度年夜,那么伺服惯性年夜,就不能准停,就会向前继续惯性转一下,呈现编码器反馈脉冲数年夜于指令脉冲数的情况;14、仔细观察这条曲线,伺服运转的最年夜速度是可以由用户设置的;15、用户在速度环上设定编码器反馈脉冲频率,伺服的运转速度就是设定编码器反馈脉冲频率=编码器周反馈脉冲数×伺服机电设定速度(r/s)16、因为指令脉冲频率=编码器反馈脉冲频率/电子齿轮比所以,用户也可以设定“指令脉冲频率”,来设定伺服机电速度;17、仔细观察这条曲线,伺服机电的加速、减速,就是靠驱动器变频、变压的速度环完成的,所需要的动力转矩是由电流环完成的,这就是ShowMotion 说的,“位置环可以包括速度环,也可以直接包括力矩环”!如何选择伺服机电控制方式?如何选择伺服机电控制方式?一般伺服机电都有三种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转矩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 .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都是用模拟量来控制的.位置控制是通过发脉冲来控制的.具体采纳什么控制方式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满足何种运动功能来选择.如果您对机电的速度、位置都没有要求,只要输出一个恒转矩,固然是用转矩模式.如果对位置和速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对实时转矩不是很关心,用转矩模式不太方便,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力好.如果上位控制器有比力好的闭环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会好一点.如果自己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基本没有实时性的要求,用位置控制方式对上位控制器没有很高的要求.就伺服驱动器的响应速度来看,转矩模式运算量最小,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快;位置模式运算量最年夜,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慢.对运动中的静态性能有比力高的要求时,需要实时对机电进行调整.那么如果控制器自己的运算速度很慢(比如PLC,或低端运动控制器),就用位置方式控制.如果控制器运算速度比力快,可以用速度方式,把位置环从驱动器移到控制器上,减少驱动器的工作量,提高效率(比如年夜部份中高端运动控制器);如果有更好的上位控制器,还可以用转矩方式控制,把速度环也从驱动器上移开,这一般只是高端专用控制器才华这么干,而且,这时完全不需要使用伺服机电.换一种说法是:1、转矩控制:转矩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模拟量的输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赋值来设定机电轴对外的输出转矩的年夜小,具体暗示为例如10V对应5Nm的话,当外部模拟量设定为5V 时机电轴输出为2.5Nm:如果机电轴负载低于2.5Nm时机电正转,外部负载即是2.5Nm时机电不转,年夜于2.5Nm时机电反转(通常在有重力负载情况下发生).可以通过即时的改变模拟量的设定来改变设定的力矩年夜小,也可通过通讯方式改变对应的地址的数值来实现.应用主要在对材质的受力有严格要求的环绕纠缠和放卷的装置中,例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转矩的设定要根据环绕纠缠的半径的变动随时更改以确保材质的受力不会随着环绕纠缠半径的变动而改变.2、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过外部输入的脉冲的频率来确定转动速度的年夜小,通过脉冲的个数来确定转动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过通讯方式直接对速度和位移进行赋值.由于位置模式可以对速度和位置都有很严格的控制,所以一般应用于定位装置.应用领域如数控机床、印刷机械等等.3、速度模式:通过模拟量的输入或脉冲的频率都可以进行转动速度的控制,在有上位控制装置的外环PID控制时速度模式也可以进行定位,但必需把机电的位置信号或直接负载的位置信号给上位反馈以做运算用.位置模式也支持直接负载外环检测位置信号,此时的机电轴真个编码器只检测机电转速,位置信号就由直接的最终负载真个检测装置来提供了,这样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中间传动过程中的误差,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定位精度.随着全数字式交流伺服系统的呈现,交流伺服机电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为了适应数字控制的发展趋势,运动控制系统中年夜多采纳全数字式交流伺服机电作为执行电念头.在控制方式上用脉冲串和方向信号实现.一般伺服都有三种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转矩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 .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都是用模拟量来控制的.位置控制是通过发脉冲来控制的.具体采纳什么控制方式要根据客户的要求,满足何种运动功能来选择.如果您对机电的速度、位置都没有要求,只要输出一个恒转矩,固然是用转矩模式.如果对位置和速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对实时转矩不是很关心,用转矩模式不太方便,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力好.如果上位技术'>控制器有比力好的闭环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会好一点.如果自己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基本没有实时性的要求,用位置控制方式对上位控制器没有很高的要求.就伺服驱动器的响应速度来看,转矩模式运算量最小,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快;位置模式运算量最年夜,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慢.对运动中的静态性能有比力高的要求时,需要实时对机电进行调整.那么如果控制器自己的运算速度很慢(比如PLC,或低端运动控制器),就用位置方式控制.如果控制器运算速度比力快,可以用速度方式,把位置环从驱动器移到控制器上,减少驱动器的工作量,提高效率(比如年夜部份中高端运动控制器);如果有更好的上位控制器,还可以用转矩方式控制,把速度环也从驱动器上移开,这一般只是高端专用控制器才华这么干,而且,这时完全不需要使用伺服机电.换一种说法是:1、转矩控制:转矩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模拟量的输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赋值来设定机电轴对外的输出转矩的年夜小,具体暗示为例如10V对应5Nm的话,当外部模拟量设定为5V时机电轴输出为2.5Nm:如果机电轴负载低于2.5Nm 时机电正转,外部负载即是2.5Nm时机电不转,年夜于2.5Nm 时机电反转(通常在有重力负载情况下发生).可以通过即时的改变模拟量的设定来改变设定的力矩年夜小,也可通过通讯方式改变对应的地址的数值来实现.应用主要在对材质的受力有严格要求的环绕纠缠和放卷的装置中,例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转矩的设定要根据环绕纠缠的半径的变动随时更改以确保材质的受力不会随着环绕纠缠半径的变动而改变.2、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过外部输入的脉冲的频率来确定转动速度的年夜小,通过脉冲的个数来确定转动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过通讯方式直接对速度和位移进行赋值.由于位置模式可以对速度和位置都有很严格的控制,所以一般应用于定位装置.应用领域如数控机床、印刷机械等等.3、速度模式:通过模拟量的输入或脉冲的频率都可以进行转动速度的控制,在有上位控制装置的外环PID控制时速度模式也可以进行定位,但必需把机电的位置信号或直接负载的位置信号给上位反馈以做运算用.位置模式也支持直接负载外环检测位置信号,此时的机电轴真个编码器只检测机电转速,位置信号就由直接的最终负载真个检测装置来提供了,这样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中间传动过程中的误差,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定位精度.理解根据使用机电的主要目的,或者说关心的方面,就很容易理解机电的三种控制模式.1.只关心输出力的年夜小,不关系位置\速度,那么就是转矩模式; 例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2.更多关心位置,采纳位置模式;一般应用于定位装置.应用领域如数控机床、印刷机械等等.2.1 位置控制模式同时也有较好的速度控制功能.3.更多关心运行速度,则用速度模式.3.1 在有上位控制装置的外环PID控制时,也可以进行定位.。
松下伺服驱动器速度模式和位置模式的区别

松下伺服驱动器速度模式和位置模式的区别2008-05-16 20:39:10| 分类:默认分类|字号订阅一般伺服都有三种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方式,转矩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方式。
一、速度控制和转矩控制都是用模拟量来控制的。
二、位置控制是通过发脉冲(数字量)来控制的。
如果您对电机的速度、位置都没有要求,只要输出一个恒转矩,当然是用转矩模式。
如果对位置和速度有一定的精度要求,而对实时转矩不是很关心,用转矩模式不太方便,用速度或位置模式比较好。
如果上位控制器有比较好的闭环控制功能,用速度控制效果会好一点。
如果本身要求不是很高,或者,基本没有实时性的要求,用位置控制方式对上位控制器没有很高的要求。
就伺服驱动器的响应速度来看,转矩模式运算量最小,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快;位置模式运算量最大,驱动器对控制信号的响应最慢。
1、转矩控制:转矩控制方式是通过外部模拟量的输入或直接的地址的赋值来设定电机轴对外的输出转矩的大小,可以通过即时的改变模拟量的设定来改变设定的力矩大小,也可通过通讯方式改变对应的地址的数值来实现。
应用主要在对材质的受力有严格要求的缠绕和放卷的装置中,例如饶线装置或拉光纤设备,转矩的设定要根据缠绕的半径的变化随时更改以确保材质的受力不会随着缠绕半径的变化而改变。
2、位置控制:位置控制模式一般是通过外部输入的脉冲的频率来确定转动速度的大小,通过脉冲的个数来确定转动的角度,也有些伺服可以通过通讯方式直接对速度和位移进行赋值。
由于位置模式可以对速度和位置都有很严格的控制,所以一般应用于定位装置。
应用领域如数控机床、印刷机械等等。
3、速度模式:通过模拟量的输入或脉冲的频率都可以进行转动速度的控制,在有上位控制装置的外环PID控制时速度模式也可以进行定位,但必须把电机的位置信号或直接负载的位置信号给上位反馈以做运算用。
位置模式也支持直接负载外环检测位置信号,此时的电机轴端的编码器只检测电机转速,位置信号就由直接的最终负载端的检测装置来提供了,这样的优点在于可以减少中间传动过程中的误差,增加了整个系统的定位精度。
台达B2伺服电机参数调节

台达B2伺服电机参数调节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台达B2伺服电机参数调节的指导。
台达B2伺服电机是一种高性能的伺服驱动器,通过调整其参数可以实现更好的运行性能和精确度。
参数调节方法以下是台达B2伺服电机参数调节的方法:1. 位置模式参数调节:位置模式参数调节:- 位置环参数P:该参数用于控制伺服电机在位置模式下的位置准确性。
较高的P值可以提高位置响应速度,但可能会增加振荡和震荡。
较低的P值可以提高稳定性,但可能会降低响应速度。
根据应用需求,逐步调整该参数,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位置环参数P:该参数用于控制伺服电机在位置模式下的位置准确性。
较高的P值可以提高位置响应速度,但可能会增加振荡和震荡。
较低的P值可以提高稳定性,但可能会降低响应速度。
根据应用需求,逐步调整该参数,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 位置环参数I:该参数用于控制伺服电机在位置模式下的位置稳定度。
较高的I值可以提高稳定性,但可能会导致超调现象。
较低的I值可能会导致位置稳定度不够。
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该参数,以获得最佳的位置稳定度。
位置环参数I:该参数用于控制伺服电机在位置模式下的位置稳定度。
较高的I值可以提高稳定性,但可能会导致超调现象。
较低的I值可能会导致位置稳定度不够。
根据实际情况,逐步调整该参数,以获得最佳的位置稳定度。
2. 速度模式参数调节:速度模式参数调节:- 速度环参数P:该参数用于控制伺服电机在速度模式下的速度准确性。
较高的P值可以提高速度响应速度,但可能会增加振荡和震荡。
较低的P值可以提高稳定性,但可能会降低响应速度。
根据应用需求,逐步调整该参数,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速度环参数P:该参数用于控制伺服电机在速度模式下的速度准确性。
较高的P值可以提高速度响应速度,但可能会增加振荡和震荡。
较低的P值可以提高稳定性,但可能会降低响应速度。
根据应用需求,逐步调整该参数,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 速度环参数I:该参数用于控制伺服电机在速度模式下的速度稳定度。
求助:伺服电机的速度及位置同步问题

求助:伺服电机的速度及位置同步问题求助:伺服电机的速度及位置同步问题各位朋友大家好!求助:伺服电机的速度及位置同步问题具体情况是:前辊用变频器控制,是主动辊,后辊用伺服电机控制,跟随辊。
要求:后辊与前辊保持速度同步的同时还要保持位置同步!我的方案是在前辊上安装增量型编码器,编码器信号进PLC,PLC 输出控制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保持速度同步容易实现,但是怎样才能让两个编码器的Z相同步呢(即位置同步)?谢谢!的确不是很难,但是也没有必要这样卖关子阿。
搂主的思路已经是对的了,在实际操作中,让跟随电机在位置环下工作,即来一个脉冲走一步,来两个走两步,只要干扰处理得好位置精度会很高,至于这个时候的速度同步跟踪,所有的伺服都有电子凸轮的功能,调一下参数就可以了。
祝你好运!"让跟随电机在位置环下工作,即来一个脉冲走一步,来两个走两步,只要干扰处理得好位置精度会很高,"不好意思,本人绝对没有卖关子之意。
只是写控制方式出来要用具体产品和程序举例,有广告嫌疑。
脉冲(位置)方式一般没有反馈信号,如果实际系统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位置偏差没有补偿办法。
“所有的伺服都有电子凸轮的功能”您是说电子齿轮吧?一般欧系的才有内植电子凸轮。
日系只有电子齿轮。
对于运动要求,我没有看懂,直接把前辊上的编码器输出信号直接给后辊的电机作为位置脉冲信号,位置同步了,速度自然就同步了,这样不可以吗?在同步的基础上还要有相位调整的功能吗?这样就必须要有控制器了,比较省事的方法是直接买同步控制器,或者用通用的运动控制器或者PLC些这个程序。
能不能把要求再说清楚一点?对于运动要求,我没有看懂,直接把前辊上的编码器输出信号直接给后辊的电机作为位置脉冲信号,位置同步了,速度自然就同步了,这样不可以吗?您说的没错,但位置控制方式(让跟随电机在位置环下工作,即来一个脉冲走一步,来两个走两步),对于伺服驱动器参考输入是脉冲而不是+/-10V电压,位置环只能在伺服驱动器内通过固定的FPID 实现。
伺服系统的控制方式

伺服系统的控制方式伺服系统是一种用来控制和驱动机械设备的系统,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自动化领域。
伺服系统的控制方式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有所差异,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伺服系统控制方式。
一、位置控制方式位置控制是伺服系统最基本的控制方式之一,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输出位置来实现对机械系统的控制。
该控制方式常用于要求精确定位的场景,如机床加工、印刷机械等。
在位置控制方式下,控制系统会将目标位置与实际位置进行比较,然后通过调整电机的输出来减小误差。
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运动速度和加速度,可以实现精确的位置控制。
二、速度控制方式速度控制是伺服系统另一种常见的控制方式,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输出速度来实现对机械系统的控制。
该控制方式常用于需要保持匀速运动的场景,如输送带、风机等。
在速度控制方式下,控制系统会将目标速度与实际速度进行比较,然后通过调整电机的输出来减小误差。
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加速度和减速度,可以实现平稳的速度控制。
三、力控制方式力控制是伺服系统的一种高级控制方式,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输出力来实现对机械系统的控制。
该控制方式常用于需要精确控制力的场景,如装配机械、机器人等。
在力控制方式下,控制系统会将目标力与实际力进行比较,然后通过调整电机的输出来减小误差。
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力矩和力度,可以实现精确的力控制。
四、扭矩控制方式扭矩控制是伺服系统的另一种高级控制方式,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输出扭矩来实现对机械系统的控制。
该控制方式常用于需要精确控制扭矩的场景,如卷绕机械、起重机等。
在扭矩控制方式下,控制系统会将目标扭矩与实际扭矩进行比较,然后通过调整电机的输出来减小误差。
通过控制伺服电机的电流和电压,可以实现精确的扭矩控制。
综上所述,伺服系统的控制方式包括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力控制和扭矩控制。
不同的控制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
通过科学合理的伺服系统控制方式,可以实现对机械设备的高效、精确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伺服电机在位置控制模式下的速度调节问题
分享| 2014-08-26 21:43匿名|浏览1330 次
工程学理工学科物理
上位机使用的是avr mega16单片机,伺服电机系统是松下A4系列。
要求实现单片机控制伺服电机,在其位置控制模式下的转速、使能和方向。
请问电机的转速如何调整,是通过单片机的开发板上的按键改变输出脉冲的频率,还是通过单片机调整伺服驱动器的内部速度。
如果是改变脉冲频率的话,那么脉冲频率跳跃的幅度大小对电机运行其它状态有没有影响?如果是用伺服驱动器的内部速度的话,那么是不是牵扯到了速度控制模式?望高手解答,谢谢!
额,忘了,伺服电机是交流电机。
2014-08-27 08:40
#书中自有颜如玉,题中自有“宋仲基”!#
提问者采纳
1. 可以通过调整输出脉冲的频率来调节速度。
位置控制模式通常需要你自己控制脉冲
频率的变化率来控制转速的变化率,否则可能给电机带来较大冲击。
2. 使用驱动器内部速度的话需要通讯控制,修改速度寄存器的数据就可以了。
内部寄
存器控制可以使用速度模式、位置模式、力矩模式,都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