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业余制作的优质电子管功放
适合业余制作的优质电子管功放

适合业余制作的优质电子管功放王文林用电子管制作的优质功放音色醇美诱人,并且可以更好地消除一般价位的CD机普遍存在的数码味,与CD这种音源搭配正可谓“珠联璧合”,使播放的音乐更耐听,没有一般晶体管功放和IC功放常有的吵耳感。
但对于一般的业余爱好者来说,优质胆机中的关键部件之一——输出变压器的自制是较为困难的。
虽说时下已有种种高档输出变压器面世,但数百元一只的售价,令一般爱好者只能是望梅止渴。
其实我们只要在电路结构上做些选择,就可以避开这一难点,用及普通的变压器制作出优质的电子管功放。
本文电路就是采用了价格十分低廉的普通有线广播用的输出变压器,但从实际听音效果来看音色极美。
现就该电路简述如下。
该电路采用了类似晶体管OCL电路的电路结构,但仍保留使用输出变压器。
由于在电路中采用了对称的正负电源,其中O点的直流电位为零,这样在输出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中无论有无音频信号送入,始终没有直流电通过。
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不仅可以使用普通交迭铁芯的变压器,而且还可以将电子管功放中输出变压器采用的互耦接法改为本机电路中所使用的自耦接法。
这种自耦接法带来的好处是极为显著的。
对同一只音频变压器来说,自耦接法与互耦接法相比,自耦接法的频响、相移等电器指标都明显优于互耦接法,其效率更是数以倍计的提高。
加之本机这种电路结构不像普通电子管机推挽变压器需两个输入端子,并且要求两绕组对称,这样就给使用普且价廉的变压器作输出变压器创造了条件。
在本机中功放管采用了价格十分低廉且常见易得之电子管6P14(J),该管有较好的频响指标和较小的失真,又有较6P3P、6P6P一类功放管为高的跨异值。
也就是说它的功率灵敏度较高,在本机电路中6P14(J)采用了五级管的三极管接法,更进一步降低了该管的失真和输出阻抗。
功放管栅极上串入的1kΩ电阻是为了消除6P14(J)并管使用时可能产生的自激。
本机的倒相级采用了频响指标较高的长尾式倒相电路,这级由6N8P双三极管组成的倒机电路更优。
FD422电子管功率放大器

FD422电子管功率放大器一、FD422功放电路原理电路见附图。
音频信号由输入端子送入,经100kΩ音量电位器后送到输入级6N1电子管的栅极,R1是栅漏电阻。
6N1是一只解析力高、音色柔和的胆管,适合SRPP电路。
SRPP电路的特点是高频放大线性较佳,输人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失真小,频响宽阔,动态范围大,高频瞬态响应好,音质清丽柔和。
SRPP电路具有共阴极放大与阴极跟随器的优点,能使输人级与功放级达到最佳的阻抗匹配。
功率放大级由FD422直热式五极管接成三极管,组成单端甲类功率放大电路。
屏极负载阻抗3.5kΩ,屏极电压416V,阴极电压27v,屏极电流77mA,采用自给栅负压方式。
功放级的功耗为P=UI=(416-27)×0.077=30w。
按照甲类功率放最大输出效率35%计算,本机最大输出功率为P=30×0.35=10.5w。
二、电源部分电源是保证本机性能的重点,必须施以重料,才能给电路提供充沛的动力,本机电源变压器功率需要250W以上。
为了降低电源内阻,可采用晶体二极管整流和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滤波。
本机所用的是意大利“红衣主教”1000uF/450V电解电容器,如果手头没有大容量电解电容,也可以用多个并联使用。
三、元器件的挑选元器件是影响放大器音质的重要因素。
输出变压器、音量电位器、电阻、耦合电容、阴极旁路电容和电源滤波电容均会对音质产生影响,所以应仔细挑选。
不要认为胆管价廉,对其他元件就随便、马虎。
输出变压器是全机关键,笔者用的是50w成品。
级间耦合电容和阴极旁路电容是影响音质音色的重要元件,无论挑选何种品牌或二手拆机件,其耐压要足够且不能有漏电,容量要接近,不要相差太大,最好能够配对,有条件首选油浸电容。
电阻功率除标明外,其他可用1w以上的,阴极用30w被釉线绕电阻。
底盘可以根据自己的元件体积、尺寸自行设计。
四、制作与调试本电路设计以“简洁至上”为原则,可以减少安装失误。
300B胆功放

用300B胆管制作单端A类归并式功放2020年12月08日 11:02 本站整理佚名关键字:我是爱好者,曾组装过量款胆管放大器,如6P14单端小胆机、6L6及FU-5(805)单端机、KT88推挽机等,制作30OB一直是我的美好愿望,故于两年前邮购了套件,通过两年的尽力终于制作成功了,现将自己的乐趣分享给大伙儿。
最后定型电路如图1所示(在原厂提供的电路上略加改动)。
1.关于300B胆管1930年,由美国Wester Electric(西部电器公司,简称西电公司)生产出了举世闻名的古典直热式三极电子管300及300A,那时的灯丝电流有1.0A、1.2A、1.4A等多种,电子管的功率也分8W、10W、1 2W等数种,随后通过数年的多次优化改良,于1934年定型为300B,沿用至今已有约80年的历史。
由于该电子管内部结构设计合理、功率适中、内阻较低、线性极佳,几乎达到了完美无瑕的理论设计极限,用它组装的单端A类功率放大器推动那时的高效率号筒扬声器,能播放出行云流水般的声音,倾倒了一代又一代的发烧友及爱乐者。
难怪现今有发烧友把它喻为发烧的至高境遇,一颗镶嵌在音响文化皇冠上的宝石,而且断言“没有听过300B声音就算不上胆机发烧友”,此话固然有些停激,但也说明了300B营造出的清澈透明、甜美莼真的音质、音色的魅力所在。
30OB的准确叫法应为WE300B3,因为它是西电的专利产品,其他如欧洲的、俄罗斯的或是我国的300B均属仿造品。
尽管品种目前已不下30个,但不管从技术指标上看仍是从听感上讲,和WE300B 相较,至今无出其右者。
WE300B在它的进展历史道路也是一波三折,在晶体管盛行并全国取代电子管的1988年,那个世界电子管进展历史中曾经辉煌了快要60年的WE300B的生产线元奈地停产了,停产进仅存的3万余只电子管专门快被目光深造的日本人和法国人抢购一空。
由于货物的日渐减少,成了无源之水,致使其价钱迅速飙升,在美国WE300B被炒到了750美元/只,在亚洲更是高达1250美元/只,就这仍是有价无货。
6N11电子管前级放大器

6N11电子管前级放大器2018年2月21日17:066N11电子管前级放大器电子管放大器的音色是发烧友们所喜好的,下面介绍一个用6N11制作的胆前级。
放大器分前级和后级,我们常说的功放是将两者合二为一的机器。
前级主要作用是对输入的微弱信号进行电压放大,以推动后续的功率放大管。
一般情况下。
前级放大器因工作电流较小,元器件比较简单,材料容易购买而制作相对容易。
自制放大器时线路的选取很重要,考虑到业余条件的限制,DIY时选取简洁线路较容易取得成功。
在设计电压放大级时主要考虑是有足够的增益,频响和失真、噪声等特性。
在晶体管(俗称“石”)和电子管(俗称“胆”)放大器中,由于电子管的放大因数(μ)很大,往往用一个电子管就相当于用几个晶体管构成的电路,因此两者比较电子管功放制作的成功率远高于晶体管机。
用于前级电压放大的电子管,一般有6N1、6N3、6N11、12AX7、12AT7、12AU7、6SL7、6SN7、6SJ7和EF86等多种三极管和五极管。
由于等效输入噪声较大,6SJ7、EF86等五极管现在一般已不常采用。
了解一只电子管的特点和衡量它的性能,常用跨导(S)、内阻(Ri)、放大因数(μ)表示,其中跨导是电子管栅压对屏流的控制能力;内阻是当栅极电压为定值时,屏极电压的变化量与相应的屏极电流变化量之比,内阻越小,电子管的负载能力、频响方面要好些,应优先采用;放大因数是用来表示放大品质的量。
跨导、内阻、放大因数三者的关系是:μ=S×Ri。
前级电压放大用电子管,常常按它们的放大因数分成高μ、中μ、低μ类型。
μ值大于35的叫高μ管。
如以上列举的12AX7、12AT7、6SL7。
μ值大的管子,放大倍数较大,但输入范围较小。
适合做小信号前级和功放的第一级。
μ值在20-35之间的称为中μ管.如12AU7、6SN7、6N3、6N11等,它们的特点是输入范围要大一些,有相对较小的失真。
6N11(国外同类产品称为6DJ8或6922)是高频低噪声双三极九脚电子管。
6N26P3P廉价单端胆机

6N26P3P廉价单端胆机笔者制作了一款电子管后级功率放大器,所用胆管为价廉易购的6N2 6P3P,试听效果不错。
将制作过程和步骤写出来与发烧友共享(电路见图)。
一、电路形式前级电压放大采用共阴极放大电路阴极输出器,后级采用单端甲类电路,束射四极管6P3P接成三极管。
理论上讲,三极管接法在听感上要明显好于标准接法和超线性接法,唯一不足之处是阳极的转换效率低,输出功率偏小;电路中各胆管均处于甲类工作状态,屏极电流变化小且稳定,前后两级均采用了电路简单、工作稳定可靠的自给栅偏压形式,整机无本级及大环路负反馈。
二、制作过程1.机座是从旧货市场以20元购得的加拿大产UNIKA工程卫星接收机改造而成。
变压器采用卧式安装,开变压器方孔的方法是先用细钻头在设计位置四角并排打穿几个小孔,再手持钢锯条锯出,用平板锉锉平四角,然后用细砂纸打磨光滑无毛刺。
此法虽“笨“,但开出的孔位非常精确。
2.电路电阻、电容等没有追求价格昂贵的发烧品,用的均是多年积攒下来的普通货。
碳膜、金属膜电阻混用,但两声道中对应位置用相同类型参数一致的,功率均在1W以上,个别位置用到了3W。
电路中唯一一只耦合电容是0.82μF聚丙烯薄膜电容,滤波电容是清一色的“黑金刚”。
电源变压器、输出变压器是从河北永年邮购的成品。
遵循“简洁至上”的原则,电源是晶体全桥整流,虽然电子管整流“胆”味更浓,但是电流的供应速度欠佳,大动态放音时略显脚软。
滤波电路采用几只大容量电容与一只大功率电阻组成了CRC滤波网络。
将两声道所需的电阻、电容选出并分开放置,用万用表逐一测量配对,保证两声道对应位置参数一致。
整机电路采用搭棚焊接,在两只功率管座之间设置了一条直径1.5mm铜丝作为接地母线,前后级各接地元器件均连接到这条线上来。
信号输入座至电位器再到6N2的栅极一律使用优质双芯屏蔽线且一端接地,电子管灯丝采用交流供电。
电路中的阻容器件连线应尽可能的短,交流电源线、灯丝线要用优质导线紧密绞合后贴底板走线,以减小交流磁场的干扰,并且不能与放大电路的信号通道的连线平行,更不要靠近输入级的栅极元器件。
用EL34制作的合并式电子管功放(上) 精品

用EL34制作的合并式电子管功放(上)(组图)电子管功放音色纯真而柔美,谐韵丰富,胆味浓郁,深受广大发烧友青睐。
今特推荐一款适合普通家庭使用和欣赏音乐的电子管合并式功放。
本机通用性强,制作简便,成功率高,升级换代方便。
电子管功放的负载能力很强,当额定输出功率能达到30W+30W时,其音乐功率可达120W+120W,可带动一对中型音箱,完全能满足家庭影院和欣赏各种室内乐的要求。
本功放电路采用通用型设计方案,功率放大管可采用6L6、6P3P、EL34、6CA7、KT88、6550等,工作状态根据制作者的偏爱,可分别制成A类或AB类放大形式,电路基本不变,只要调整功放栅极负压与部分元件参数即可。
常用功率管作A类与AB类推挽功放应用参考数据表:图1一、合并式功放电路简析图2图2 电子管合并式功放电原理图图2为电子管合并式功放电原理图。
输入电压放大级采用目前最流行的SBPP电路,由双三极电子管6N11担任,该管屏流与跨导值大,屏极线性范围宽,输入动态范围大。
输入的音频信号由下管栅极输入,工作于共阴极方式;上管工作于共栅极方式,经放大后的音频信号由上管阴极输出。
本输入级的特点是: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因此,本前级放大具有传输损耗小,抗干扰性能好,频率响应特性好,特别是高频特性极佳,高频瞬态响应特性好的优点。
倒相放大级采用长尾式倒相电路,将输入级的音频信号直接耦合至倒相级。
这样不但拓宽了频响;同时又减少了因极间耦合电容带来的相位失真。
本电路由双三极电子管6N1l 或6N6来担任。
上管为激励管;下管为倒相管。
两管共用阴极电阻,并具有深度电流负反馈的作用,故稳定性能好,相移失真小,共模抑制能力强。
对上管来说是串联输入;对下管来说是并联输入。
当有音频信号输入时,利用两管阴极的互耦作用,使屏极与阴极电流均随之变化,由于两管屏极负载电阻的阻值相同,两管输出电压的幅值相等,而两管屏极的输出电压方向相反,从而完成了倒相放大工作。
花了点心思做的6N2推6P1电子管单端胆机功放

花了点心思做的6N2推6P1电子管单端胆机功放
花了点心思做的6N2推6P1电子管单端胆机功放
以前做了个6P1,但摆在那里总觉得不爽,于是就把它推倒重来。
这台机全是用旧物品作,所以说是廉价的。
1.木机箱框是梨木(朋友做柜子的角料)。
自己加工,比较粗糙。
(过程没拍下相片)
2.上下板是用旧的功放底盘一分为二刚好够用。
(开孔等也是自己做,过程省)
3.6P1、6N2为拆机管。
4.电牛是用拆老虎机的电牛,86片叠厚5CM自己绕,输出单230V石整流,两组6.3V,本来是要一组双3.15V的,但后来测量发现有一边是3.0V一边是3.3V,应该是绕的时候记错了。
电牛连续开一个早上,温度微温。
5.输出牛是用旧黑白电视机电牛拆了重做,用MM2绕法。
两只输出牛直流电阻基本一致。
6.电容、电阻都是拆机品。
7.牛盖是用角铁焊,(同学帮做)
8.电路图是用坛上的,在这就不发了。
9.音箱是自己用1.8CM(实际上只有1.68CM)粘合板自己做,喇叭是LG(在本地一个以前开音响店买的,4个喇叭一起50元。
)
10.使用体会:不接音源无电流声,接JVC车机放的CD无电流声,接LP无电流声,但接唱放的时候有电流声(应该是唱放没做好)。
声音自我感觉良好。
这个是用13秒爆光拍的。
右边光线是有一个JVC车机的背光。
全景图,在自家楼顶一个小房里,尚未整理。
内部图还算比较乱。
用6C19电子管制作的AB类推挽功率放大器

用6C19电子管制作的AB类推挽功率放大器一、电路特点 采用6N11做电压放大和P—K分割倒相,6N6推动。
6C19功率输出,电路见下图。
6C19功率管采用自给偏压,静态电流55mA左右,可通过调整R13的阻值调整阴极电压,从而调整其偏压值和工作点。
R13可用多只电阻并联使用。
总瓦数大一些好。
一般认为,P—K分割倒相电路无须调整。
在电子管的屏极和阴极接人阻值相同的电阻,因为它们是串联关系。
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
就会得到幅度相等而相位相反的两组电压。
其实不然,实际上在分割倒相电路中,由于负载是输出变压器。
不是纯电阻,它的阻抗是随频率变化的。
输出阻抗的不同导致不同频率时两路输出不平衡,造成阴极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总是高于屏极输出端的信号电压,这是P—K分割倒相电路的特点同时也是它的弱点。
因此屏极电阻R4的值应该比阴极电阻R5的值大一些,并且应该在调整中确定其阻值。
具体方法是在输入端输入3kHz-5kHz正弦波信号。
测最两路输出电压,通过调整R4和R5的阻值,使输出电压基本相等即可。
二、输出变压器 6C19内阻低,输出变压器绕制相对简单。
用片厚0.35mm,舌宽32mm.叠厚45mm的EI型高硅片铁芯。
初级用φ0.27mm漆包线绕1100匝+1100匝(800FZ),次级用φ0.80mm漆包线绕105匝(8Ω)。
初、次级采用3夹2结构,初级1100匝+1100匝。
次级35匝+35匝+35匝,初级夹在次级之间,硅钢片交叉插,见图。
三、电源变压器 电源变压器采用成本较低、片厚0.5mm的电脑USP电源拆机铁芯。
舌宽40mm,叠厚60mm,初级220V用φ0.80mm漆包线绕550匝,次级高压180V用φ0.5mm漆包线绕450匝,6N11、6N6灯丝绕组用φ1.62mm漆包线绕16匝。
6C19灯丝绕组用φ1.50mm漆包线绕16匝。
初次级之间用厚0.2mm 铜皮做静电屏蔽。
四、整流滤波电路 整流采用摩托罗拉快恢复二极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合业余制作的优质电子管功放王文林用电子管制作的优质功放音色醇美诱人,并且可以更好地消除一般价位的CD机普遍存在的数码味,与CD这种音源搭配正可谓“珠联璧合”,使播放的音乐更耐听,没有一般晶体管功放和IC功放常有的吵耳感。
但对于一般的业余爱好者来说,优质胆机中的关键部件之一——输出变压器的自制是较为困难的。
虽说时下已有种种高档输出变压器面世,但数百元一只的售价,令一般爱好者只能是望梅止渴。
其实我们只要在电路结构上做些选择,就可以避开这一难点,用及普通的变压器制作出优质的电子管功放。
本文电路就是采用了价格十分低廉的普通有线广播用的输出变压器,但从实际听音效果来看音色极美。
现就该电路简述如下。
该电路采用了类似晶体管OCL电路的电路结构,但仍保留使用输出变压器。
由于在电路中采用了对称的正负电源,其中O点的直流电位为零,这样在输出变压器T2的初级绕组中无论有无音频信号送入,始终没有直流电通过。
正是由于这一点,我们不仅可以使用普通交迭铁芯的变压器,而且还可以将电子管功放中输出变压器采用的互耦接法改为本机电路中所使用的自耦接法。
这种自耦接法带来的好处是极为显著的。
对同一只音频变压器来说,自耦接法与互耦接法相比,自耦接法的频响、相移等电器指标都明显优于互耦接法,其效率更是数以倍计的提高。
加之本机这种电路结构不像普通电子管机推挽变压器
需两个输入端子,并且要求两绕组对称,这样就给使用普且价廉的变
压器作输出变压器创造了条件。
在本机中功放管采用了价格十分低廉且常见易得之电子管6P14(J),该管有较好的频响指标和较小的失真,又有较6P3P、6P6P一类功放管为高的跨异值。
也就是说它的功率灵敏度较高,在本机电路中6P14(J)采用了五级管的三极管接法,更进一步降低了该管的失真和输出阻抗。
功放管栅极上串入的1kΩ电阻是为了消除6P14(J)并管使用时可能产生的自激。
本机的倒相级采用了频响指标较高的长尾式倒相电路,这级由6N8P双三极管组成的倒机电路更优。
本机的输入级采用国产发烧电子管6N11(J)作并联调整式推挽放大,以提高输入级的频响,特别是高频的频响,并使输入级有较小的失真和较大的动态输入范围,因而更适应CD机这种具有较高输入电平和大动态音源的要求。
本机的调整和制作都比较简单。
先在扬声器端接入一等阻值大功率的电阻作假负载。
由于本机功放级与倒相级之间有隔直耦和电容,相互之间没有直流电位的牵连,这样其工作稳定性和调整均比晶体管OCL功放可靠、简单。
通过电前将500Ω的可调电阻调到最大端,这样其上产生的各功放管的自生栅偏压都应超出-10V。
因此可防止在调试过程中因栅偏压过小而可能对功放管造成的损害。
充分预热后,可分别调4只500Ω的可调电阻,使各功放管的栅偏压(即500Ω可调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0v左右。
这时再测输出中o点与地之间的电压应在OV。
否则应微调上下功放管阴极的500Ω可调电阻使回到OV。
若o点电压虽被调至OV,但上下功放管阴极电阻上产生的栅偏压值(正常值为-10V)相当悬殊,则说明功放管的一致性差,应更
换功放管再调。
一般来说电子管只要是同厂同期生产的,其一致性一般是很好的。
倒相级的调试也很简单,通过调6N8P双三级管阴极电路中的KR(10kΩ可调电阻)使6N8P的栅负压为6V左右即可。
本机的输入级不用调试即可正常工作。
各级的屏压参考值如图中所示,调整屏级供电电路中的可调线绕电阻使之达到图示电压值。
经上述调试后即可换接扬声器,接入CD机放唱,经使用一段时间后可再检查一下O点电压是否为零,若稍有偏移仍可通过调整上下功放的阴极电阻(500Ω可调电阻)使其为零。
本机电路中倒相级用的0.47uF电容和功放级0.22uF耦合电容应使用优质电容,首选聚丙烯电容,其次可用聚脂电容。
电阻首选金属膜,其次可用炭膜。
输出变压器采用25W普通有线广播用输送变压器,采用自耦式接法,注意变压器初次级连接时的相位。
其余元器件按图中所示值选用,无特殊要求。
该功放管的屏压设置已接近电子管手册中的极限参数,但由于国产军品级优质电子管给出的极限参数留有较大的安全裕量,所以在此状态下工作仍是十分安全可靠的,而屏压的适当提高对失真度的降低、动态范围的扩展和输出功率的提高均有好处。
该机约有十几瓦的额定输出功率,从实际听音效果来看,该机音色十分动听,特别在一般电子管机稍逊的音频信号高端,有十分突出的表现,这是由于自耦接法的结果。
为了印证这一点,可把输出变压器改为互耦接法,一试即知。
该机音质较好,造价较低,元件均为易得之物,为一般爱好者易制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