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贵州地域文化任务解析

秋贵州地域文化任务解析
秋贵州地域文化任务解析

地域文化01任务-000 2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 | |

1.

贵州北部有

江的分水岭,主峰为

2.

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

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

央王朝封号,成为

3.

2005年后贵州为了使全省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

越,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总体战略”,即

4.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2011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

达亿吨,居全国第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

5.

截至2011年,全省共设

88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56个县、11个自治县、7个县级市、13个市辖区、1个特区。一般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6.

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

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

7.

贵州苗岭以北流域,包括牛栏江横江水系、赤水河綦江水系、

苗岭以南流域,包括南盘江水系、

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民族

族系先后进入今贵州地区,与古老的濮人错杂而居,在经济、文化上进行广泛交流。

9.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夜郎置

政建置。当时所设的边郡既有郡守都尉、县令等官,又封部落首领为王、侯、邑长等,实行

10.

清朝时期,官府和地主阶级互相勾结,对人民敲骨吸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在贵州先后爆

发了

11.

在贵州的各类土壤中,面积最大的是:()

?黄壤

?石灰土

?紫色土

?水稻土

12.

中共中央在长征途中帮助建立的唯一的一个省一级的党的工作机构是()。

?中共贵州省工作委员会

?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

?贵州省革命委员会

?贵州省政府

13.

贵州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是在()。

?唐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14.

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万千瓦,居全国()位。

? 5

? 6

?7

?8

15.

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是在()。

?唐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16.

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

?赫章

?玉屏

?威宁

?铜仁

17.

号称”东方第一染”的蜡染技艺主要是在下列哪个城市()。

?贵阳市

?遵义市

?安顺市

?都匀市

18.

贵州作为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黑颈鹤及其他181种鸟类共同家园,成为世界十大观鸟胜地之一的地方是()。

?百花湖

?威宁草海

?荔波樟江

?万峰湖

19.

从点上看,全省最低点是:()

?赫章韭菜坪

?铜仁梵净山

?威宁草海

?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20.

“一五”计划时期,贵州的建设主要以()为重点。

?工业

?农业

?商业

?服务业

21.

贵州清王朝统治时期,官府和地主勾结欺压百姓,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反抗,先后爆发了()。

?乾嘉起义

?顺康起义

?康乾起义

?咸同起义

22.

下列属于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是()。

?黎平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

?息烽集中营旧址

?榕江红七军军部旧址

23.

贵州地质结构复杂,形成了种类繁多、组合多样、地方特色鲜明的丰富自然资源,尤以()资源得天独厚、最具特色。

?生物

?能源

?矿产

?旅游

24.

20世纪90年代,贵州开始制定和实施“三大战略”,具体是指()。

?科教兴黔战略

?开放带动战略

?计划生育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

25.

到2006年,贵州通过“两基”攻坚达标验收的4县(自治县)是(),使全省“两基”教育人口覆盖率提高到100%。

?威宁

?赫章

?紫云

?望谟

26.

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下列有()。

?梵净山

?赤水桫椤

?百里杜鹃

?威宁草海

27.

贵州喀斯特地貌的表现形式包括下列()。

?石林

?溶洞

?瀑布

?峡谷

28.

贵州土司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流官

?世官

?世土

?土民

29.

贵州列入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有8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

?大熊猫

?黔金丝猴

?黑颈鹤

?华南虎

30.

贵州提出的“三化”同步发展,具体是指下列的()。

?工业化

?城镇化

?动态化

?农业现代化

31.

常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来形容贵州的地貌特征。

?√

32.

贵州经济平稳发展,其国内生产总值在2011年突破5000大关。

?√

33.

黔金丝猴是贵州的特有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贵州地貌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

35.

横亘贵州中南部,成为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水岭的山脉是娄山关。

?√

36.

截至2011年,贵州已探明储量的76种矿产中,有41种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3位。

?√

37.

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其标志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和推行屯田制度,促进了贵州的开发。

?√

38.

截至2011年,贵州共有4个地级市、3个自治州、2个地区。

?√

贵州煤炭资源的储量相当于南方12个省(市、区)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

?√

40.

贵州森林资源丰富,在分布上西部多于东部。

?√

地域文化02任务-000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 | |

1.

贵州目前有

2.

目前铜仁市管辖的4个自治县是

县和

3.

安顺市管辖的3个自治县是

治县。

4.

贵州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根据山区实际,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则,小城市建设

5.

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北主要有水稻、玉米、油菜、

是水稻、玉米、

6.

贵州境内的国防科技工业,以

大工业为主,并有航空机械、军需军械、核燃料等工业部门组成。

7.

贵州解放时三次产业结构的排序为一、二、三,农业占绝对优势。

构排序变为二、一、三,三、一,

三次产业结构排序变为三、二、一,说明贵州产业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8.

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

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9.

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

10.

国际上一般将60岁以上人口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达到7%,成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

会的主要标志之一。贵州2011年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行列。

11.

解放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民族自治地方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排序变化是:()

?由1949年的一、二、三变化为2010年的一、三、二。

?由1949年的一、三、二变化为2010年的三、二、一。

?由1949年的二、一、三变化为2010年的二、三、一。

?由1949年的三、一、二变化为2010年的二、一、三。

12.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下列哪个城市“中国毛尖茶都”称号。()

?遵义

?都匀

?凯里

?安顺

13.

贵州以苗侗文化和苗岭风光为主的黔东旅游线是()一线。

?贵阳—凯里—榕江—从江—黎平以及施秉—镇远—铜仁

?贵阳—红枫湖—安顺—龙宫—黄果树—织金洞—马岭河峡谷

?贵阳—都匀—三都—荔波

?贵阳—息烽—遵义—仁怀—赤水

14.

改革开发以来,贵州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连续()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8

?10

?12

?15

15.

黔北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

?苎麻

?芭蕉

?烤烟

?西瓜

16.

贵州多民族的社会环境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经过多次人口()活动而形成的。

?迁徙

?出生

?战争

?动荡

17.

黔西北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

?甘薯

?荞麦

?油菜

?柑橘

18.

贵州土家族主要分布在()

?安顺市

?铜仁市

?六盘水市

?黔东南州

19.

在西部大开发进程中,贵州电力工业实施国家“西电东送”战略,主要以()为主。

?黔电送湘

?黔电送粤

?黔电送桂

?黔电送沪

20.

2011年贵州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个

?10

?12

?16

?18

21.

贵州的电信业务目前主要有下列:()

?固定通信

?移动通信

?数据通信

?图像通信

22.

在“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暨2011中国贵阳投资贸易洽谈会”上评出的“贵州十大名酒”下列有()

?习酒

?贵州醇

?郎酒

?鸭溪窖酒

23.

解放后,贵州开展了大量的民族古籍整理工作,搜集、整理、出版的民族古籍资料有:()

?《苗族古歌》

?《西南彝志》

?《水书》

?《长恨歌》

24.

贵州烟草制品业形成了贵州特色鲜明的(),使贵州成为全国第八卷烟生产大省。

?烤烟生产业

?特种香烟制造业

?烟叶复烤业

?卷烟制造业

25.

贵州种植业中的主要经济作物下列有()。

?板栗

?油菜籽

?甘蔗

?茶叶

26.

贵州产业形象鲜明、经营规模较大、比较优势突出、发展后劲明显的行业,主要是()。

?以西电东送等为标志的能源和资源深加工业

?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

?以民族药品开发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

27.

贵州的医药制造业发展潜力大,特点鲜明,下列表现有()。

?黔药制造成为医药产业演进的主体。

?大中型企业崛起成为产业规模扩大的主体。

?标准化种植基地成为药材供应的主体。

?高新技术开发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

28.

贵州少数民族大都通用汉语,但许多少数民族也有自己的语言,目前国家还帮助()等民族创制了以拉丁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

?苗族

?侗族

?布依族

?水族

29.

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贵州少数民族人口超过百万的有下列()。

?苗族

?布依族

?水族

?土家族

30.

贵州饮料制造业以()为重点。

?白酒制造业

?制茶业

?果汁制造业

?汽水制造业

31.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分。

?√

32.

在贵州的交通运输结构中,旅客周转量以铁路为主。

?√

33.

贵州荣获国内油制辣椒产品唯一中国名牌称号的产品是老干妈风味辣椒。

?√

34.

贵州经济相对落后,目前的经济主要是以农业为重点。

?√

35.

粮食是农业的根本,贵州农业应该大力发展耕作业。

?√

36.

贵州商业已经形成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方式、多条流通渠道并存,少环节、开放式的商品流通格局。

?√

37.

加快转型是贵州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所迫。

?√

38.

爬花杆和板凳操是布依族传统的体育项目。

?√

39.

城镇化就是把农村人口迁入城市。

?√

40.

贵州少数民族节日五彩缤纷,社交性节日最多。

?√

地域文化01任务-0003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 | |

1.

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

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

央王朝封号,成为

2.

贵州北部有

江的分水岭,主峰为

3.

2005年后贵州为了使全省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

越,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总体战略”,即

4.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2011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

达亿吨,居全国第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

5.

截至2011年,全省共设

88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56个县、11个自治县、7个县级市、13个市辖区、1个特区。一般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6.

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方、

7.

贵州西部有

8.

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的面积为

地域文化 贵州地域文化 全部答案

填空 1.贵州贯彻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在行政区划变更过程中逐步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2011年全省共有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0个民族乡。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贵州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大力发展消费品生产,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贵州各类艺术表演团体创作、演出了大量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目,其中黔剧《秦娘美》、《奢香夫人》,花灯剧《七妹与蛇郎》,舞剧《蔓萝花》等,在省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4.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5.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 6.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西南主要有茶叶、甘蔗、柑橘、芭蕉。 7.中共贵州省委高度重视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认真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8.贵州的史前文化以观音洞文化为代表。 9.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南主要有水稻、油菜、椪柑、西瓜。 10.贵州省工商业联合会是贵州省委、省政府联系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桥梁和纽带,是省政府管理非公有制经济的助手。 11.贵州目前已建立的自治州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2.山地草地资源也较多。草山草坡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 13.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各民族不仅使用本民族的语言在本民族内部进行交流,而且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同胞还通晓和使用汉语普通话,并作为交流的基本工具。 14.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 15.贵州工业的结构比例1978年是资源开发型的重工业占优势,到2011年从轻重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来看,重工业仍占优势。 16.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7.贵州境内的国防科技工业,以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和国防电子工业三大工业为主,并有航空机械、军需军械、核燃料等工业部门组成。 18.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根据社会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具有一定的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从而成为为社会服务的人。 19.贵州西部有乌蒙山,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和牛栏江的分水岭,最高峰是韭菜坪,其景观被称为“天上石林 20.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 21.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2.贵州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碳酸岩总厚度占沉积盖层总厚度的70%。 23.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分。其中,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18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在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6.11%。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24.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 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25.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41.5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26.贵州的黄果树景区和龙宫风景名胜区为国家级旅游景区。 27.目前贵州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回8个民族。 28.20世纪60 年代初,周恩来用“山川秀丽”来评价贵州的“地”,用“气候宜人”来评价贵州的“天”,用“人民勤劳”来评价贵州的“人” ,不仅对贵州省情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还看到了贵州“必将后来居上,大有希望”的美好开发前景和巨大发展潜力。 29.贵州北部有大娄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30.1955年2月,贵州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选举产生了贵州省人民委员会。这是贵州省级国家行政机关,又是省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除了履行相应的职能外,还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管理。 31.1964-1978年贵州成为全国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国家投资近百亿元建成了航天、航空和电子三大国防科技工业基地。 32.在贵州目前自治州中唯一的一个自治县是三都水族自治县。 33.在思想建设上,中共十五大以后,贵州重点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定。 34.贵州中部有苗岭,山脉呈东西走向横亘贵州中南部,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是雷公山,被誉为中亚热带宝贵的“物种基因库”。 35.毕节市管辖的1个自治县是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 36.贵州日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多、东部少,最少的在北部大娄山区。在时间分布上,日照时数夏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 37.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38.1949年11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新黔日报》正式出版发行。 39.贵州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以下。 40.贵州省2011年常住人口为3469万人,人口密度为240人/平方千米。 42.贵州旅游业的发展方式已由数量型转向质量型,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新型旅游产品颇受旅游者欢迎。 43.开宝七年(974年),矩州彝族首领普贵以所领矩州归顺朝廷,宋太祖敕书:“惟尔贵州,远在要荒……”,这是“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 44.贵州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按三次产业的排序在1999年实现了由二、一、三向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 45.贵州在城镇建设过程中,根据山区实际,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原则,小城市建设突出重点,全面推进 46.贵州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技术起点和技术水平较高,技术工艺先进,生产设备精良,已形成军用产品和民用产品结合,机、电、光一体化,科研、生产、经营综合化的科技工业体系。 47.目前遵义市管辖的2个自治县是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和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 48.贵州的气温年变化幅度较小,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在3~之间,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多在22~之间,为典型的夏凉地区。 49.《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已发展成为“耕田,有邑聚”的农耕社会。 50.截至2010年,贵州共有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7个民主党派贵州省地方组织和1个工商联贵州地方组织。 51.战国时期,贵州已形成包括青铜、陶瓷在内的独特“夜郎文化”。 52.贵州解放后全省工业加快发展,形成了许多特色行业。主要是以西电东送为标志的能和资源深加工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以民族药品开发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 5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54.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北主要有甘薯、油菜、花生和板栗。 填空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期末复习指南答案

2013年7月“地域文化”(贵州省情)课程 一、填空题 1.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 2.5%的面积为( 高原山地 )和(丘陵 )。 2.贵州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丰富。 3.贵州森林资源丰富,2011年,森林覆盖率达( 41.53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 4.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5.贵州民族语言基本上属于汉藏语系中的(普通话)、苗瑶、壮侗、藏缅等语族。 6.贵州正在开发的生态畜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体,以(沼气)生产为关键,通过(生态)链、生物链和食物链将农林牧渔业连接起来的一种循环农业。 7.解放后贵州工业加快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源原材料)工业体系,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机械电子工业体系,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体系和以高科技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8.贵州旅游业的产业形态已由单一的观光型转向多元化的度假型、休闲型、探索型、商务型,(自然生态)旅游、文化遗产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节庆旅游、赏花旅游、探险旅游等,成为国际、国内旅游的热点地区。 9.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10.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 二、判断题 1.封闭是贵州落后的真正原因。(对) 2.黔金丝猴是贵州的特有动物,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错) 3.“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是贵州实际现状的描述。(错) 4.“十一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新一轮全国竞相发展的大潮中,贵州仍处于落后地位。(对) 5.唐代朝廷在贵州实行“土流并治”,形成经制州、羁縻州与藩国并存的局面。在三种制度中,实行“羁縻州”的地区朝廷权利比实行“经制州”和“藩国”的大。(对) 三、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贵州同时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美誉的河流是:(D)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参考 答案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人类在岭南生活远的最早遗迹是在韶关发现的( C )遗迹。 A 大汶口 B 河姆渡 C 马坝人 D 客家人 2、( A )是岭南文化中最有影响并最具典型性的文化。 A 广府文化 B 潮汕文化 C 客家文化 D 琼雷文化 3、岭南的“岭”指的是( B )。 A 秦岭 B 南岭 C 北岭 D 丹霞岭 4、潮汕人所讲的是潮汕方言。根据方言的划分,潮汕方言属于( C )方言。 A 吴 B 越 C 闽南 D 闽北 5、秦末汉初( C )建立()。 A 赵佗南海国 B 任嚣南越国 C 赵佗南越国 D 任嚣南海国 6、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 D )代。 A 秦 B 汉 C 唐 D 宋 7、位于五岭之一的大庾岭道上的粤北南雄( A ),是移民入粤的重要中转站。 A 珠玑巷 B 崖门 C 桑梓乡 D 丹霞山 8、潮州、揭阳、潮阳、饶平、澄海、普宁、惠来和今天梅州市的丰顺,古称( A )。 A 潮州八邑 B 潮人古邑 C 潮州八府 D 潮人八邑 9、“客家人”这一称谓,获得官方定称是在( C )时期。那时在户藉立册中,凡是广府语系和潮洲语系的人都列入主册,而北方来的人,多被列为“客藉”。 A 两晋 B 两汉 C 两宋 D 明清

10、粤闽客三方言的声调中都保留着古代汉语的( C )声,而该声调在北方方言里则已完全消失,这是最具特色的。 A 平 B 上 C 入 D 去 11、广府人普遍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经( D )进入岭南的。 A 十三巷 B 华南巷 C 百越巷 D 珠玑巷 12、汉代所置的( C )郡,管辖番禺、博罗、中宿(今清远一带)、龙川、四会和揭阳六县。 A 象郡 B 桂林郡 C 南海郡 D 广府郡 13、秦始皇死后的公元前203年,时任南海郡尉的( A )以番禺(今广州)为都建立了南越国,自立为王。 A 赵佗 B 任嚣 C 冼夫人 D 赵眛 14、潮汕民系主要是宋以后中原汉人经( D )迁徙而来与原生居住民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族群体。 A 湖南 B 江西 C 江苏 D 福建 15、陈元光被称为( B )。 A 潮人圣王 B 开漳圣王 C 潮州圣王 D 潮汕圣王 16、两晋,特别是东晋末年(约公元317年前后),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汉民南下大迁移,也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波聚量,这被称为( B )。 A 青徐流人 B 衣冠南渡 C 司豫流人 D 乌衣南渡 17、香云纱是岭南特有的衣料。其原材料是( D )。 A 丝绸 B 丝麻 C 纱 D 薯莨 18、客家人居住的房屋,多冠以“XX堂”,此即所谓“堂号”。这个堂号其实就是( A )。

地域文化形考三答案

形考三答案 一、单选题 (1/20)、在民间,人们对土地公的崇拜是属于( )。(3分) 3638108 A、图腾崇拜 B、神灵崇拜 C、祖先崇拜 D、自然崇拜 (2/20)、下列哪位神是由火神变为水神的?( )(3分) 3638109 A、龙母 B、北帝 C、祝融 D、波伏神 (3/20)、妈祖圣诞,也称“天后诞”,是在农历()举行。(3分) 3638110 A、三月二十五日 B、三月二十四日 C、三月二十六日 D、三月二十三日 (4/20)、打签问卜、换鼓求雨是()的仪式之一。(3分)

3638116 A、雷神崇拜活动 B、营老爷活动 C、拜祭妈祖活动 D、拜祭龙母活动 (5/20)、五子朝王是()一项民俗活动。(3分) 3638118 A、波罗诞 B、北帝诞 C、妈祖诞 D、龙母诞 (6/20)、崇拜石狗是()的风俗。(3分) 3638117 A、雷州地区 B、梅州地区 C、江门地区 D、韶关地区 (7/20)、龙母生辰诞(正诞),为(),拜祭期从初一到初十。(3分) 3638111 A、五月初九

B、五月初八 C、五月初十 D、五月初七 (8/20)、中山咸水歌是用()演唱的。(3分) 3638122 A、中山话 B、疍家话 C、普通话 D、广州话 (9/20)、人们对龙母的崇拜是属于( )。(3分) 3638106 A、图腾崇拜 B、神灵崇拜 C、祖先崇拜 D、自然崇拜 (10/20)、人们对北帝的崇拜是属于( )。(3分) 3638107 A、图腾崇拜 B、神灵崇拜 C、祖先崇拜 D、自然崇拜

(11/20)、佛山祖庙供奉的是()。(3分) 3638113 A、南海龙王 B、北帝 C、赵佗 D、南帝 (12/20)、目前,全球大约有5000座大小不一的妈祖庙(天后庙),都是从福建()的妈祖庙“分灵”出去的。(3分) 3638114 A、福州 B、泉州 C、湄洲 D、漳州 (13/20)、明朝首推的书家是陈献章,广东新会白沙乡人,世称陈白沙。他长于草书,尤其 出名的是,他以“()”为书写工具,书法自成一家。(3分) 3638125 A、猪毛笔 B、羊毛笔 C、茅龙笔 D、牛毛笔 (14/20)、广东()妈祖庙为省内最大的妈祖庙。(3分) 3638115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在线作业答案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在线练习答案 第1题:贵州人口发展的快速增长期是(解放后)。 A、战国时期 B、明代 C、清代 D、解放后 第2题:正确答案:正确贵州向北的旅游路线是以长征文化、名酒文化和丹霞桫椤生态为主的贵阳一息烽一遵义一仁怀一赤水,延伸至重庆、长江三峡的黔北旅游线。 第3题:黔北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烤烟)。 A、苎麻 B、芭蕉 C、烤烟 D、西瓜 第4题:贵州旅游网络是西南地区旅游网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与华中华南相联。贵州境外东有张家界风景区、南有桂林山水、西有路南石林、北有长江三峡,旅游发展势头良好。 第5题: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贵州共有56个民族成分。其中,汉、苗、布依、侗、土家、彝、仡佬、水、白、回、壮、蒙古、畲、瑶、毛南、仫佬、满、羌18个民族为贵州的世居民族。在全省总人口中,少数民族占36.11%。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的是苗族。 第6题:1949年11月28日,中共贵州省委机关报《新黔日报》正式出版发行。第7题:从点上看,全省最低点是: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第8题:下列矿产中,贵州2011年储量排全国前三名的有(重晶石、磷矿)。 A、重晶石 B、铝土矿 C、磷矿 D、黄金 第9题:黔东北最突出的农作物是下列(花生)。 A、花生 B、芭蕉 C、核桃 D、柑橘 第10题:贵州对外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商品包括下列:(化工产品、矿产品、机械电子产品、橡胶制品) A、化工产品 B、矿产品 C、机械电子产品 D、橡胶制品 第11题:明初,元宵唱灯、跳灯、说书、唱书等娱乐形式以及地戏、花灯舞、 傩舞等扎根贵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屯堡文化” 第12题:下列城市中被中国气象学会授予中国避暑之都”称号的城市是(贵阳)。 A、遵义 B、凯里 C、贵阳 D、都匀 第13题:贵州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不断探索符合贵州省情的发展道路,工业重点发展的消费品生产是:(卷烟、酿酒) A、土特产 B、棉布 C、卷烟 D、酿酒 第14题:国务院批准的贵州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下列有:(侗族大 歌、苗族蜡染、茅台酒制作技艺) A、侗族大歌 B、苗族蜡染

《地域文化》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单项选择题参考答案 (1/20)、“候茶”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2分) A、第三步 B、第一步 C、第二步 D、第四步 (2/20)、潮州、揭阳、潮阳、饶平、澄海、普宁、惠来和今天梅州市的丰顺,古称()。(2分) A、潮州八府 B、潮州八邑 C、潮人古邑 ~ D、潮人八邑 (3/20)、梅州成为了客家人的聚居中心是在()。(2分) A、元人入主中原后 B、秦统一中国后 C、唐朝以后 D、宋朝以后 (4/20)、“筛茶”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2分) A、第六步 B、第三步 C、第四步 \

D、第八步 (5/20)、七夕节被称为“女儿节”的原因是()。(2分) A、未婚女性乞求得到织女一样的巧手 B、牛郎织女相会 C、织女下凡 D、未婚女性乞求象织女一样成为仙女 (6/20)、在()的婚礼仪式中,保留传统“六礼”的内容较多,保持传统习俗的程式比较多。(2分) A、客家民系 B、广府民系 C、潮汕民系 @ D、岭南少数民族 (7/20)、“宁可食无菜,不可食无汤”是()的俗语。(2分) A、潮州菜 B、广府菜 C、客家菜 D、海南菜 (8/20)、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代。(2分) A、唐 B、秦

C、汉 ; D、宋 (9/20)、“冲点”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2分) A、第三步 B、第一步 C、第二步 D、第四步 (10/20)、“摸龙床”是()的信俗活动之一。(2分) A、波罗诞 B、龙母诞 C、北帝诞 | D、妈祖诞 (11/20)、“护国菜”是()的名菜之一。(2分) A、潮州菜 B、广府菜 C、客家菜 D、海南菜 (12/20)、新郎和新娘进家门时,要一起跨过用茅草等烧起来的火堆,这是()的婚俗。(2分) A、客家民系

2019年广东地域文化形考一答案

题目1 广府民系使用的是()。 选择一项: A. 闽南方言 B. 南越方言 C. 粤方言 D. 广州方言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粤方言 题目2 琼雷文化是指湛江和海南。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3 广府民系分布于珠江三角洲一带,通行广州话。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4 南越国的第一代君主是()。 选择一项: A. 赵昧 B. 赵良 C. 赵元 D. 赵陀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赵陀 题目5 潮汕人特别重视宗族血缘关系,与()闽地望族移入潮州有很大关系。选择一项: A. 明清时期 B. 宋元时期 C. 唐朝

D. 近代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宋元时期 题目6 人类在岭南生活远的最早遗迹是在韶关发现的()遗迹。选择一项: A. 大汶口 B. 马坝人 C. 客家人 D. 河姆渡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马坝人 题目7 闽越第一代君主无诸曾称雄于今天的()。 选择一项: A. 福建一带 B. 江西一带 C. 广东一带

D. 广西一带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福建一带 题目8 广东各方言都较多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点。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9 宋朝最后一个皇帝赵昺最后是在()赴海而死的。选择一项: A. 广州湾 B. 广东雷州的徐闻 C. 广东新会的崖门 D. 广东的伶仃洋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广东新会的崖门

题目10 "崇文尚武”是()的文化特点之一。 选择一项: A. 客家民系 B. 潮汕民系 C. ABC的答案都是 D. 广府民系 你的回答 正确答案是:客家民系 题目11 潮汕话也有人称为"福佬话”,在潮汕话中,"福佬”与"鹤佬”谐音,实际上是"河洛”的讹传,所以,潮汕话来自于中原古音。 选择一项: 对 错 正确的答案是“对”。 题目12 广东各方言都较多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点。从语音方面看,粤闽客三方言的声调中都保留着古代汉语的平声,而平声在北方方言里则已完全消失。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在线作业详解

地域文化(贵州省情)在线考试答案 一填空。(50小题共50分) 1、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 2、贵州中部有苗岭,山脉呈东西走向横亘贵州中南部,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主要山脉是雷公山,被誉为中亚热带宝贵的“物种基因库”。 3、职业教育是指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4、明代王阳明在贵州悟出“知行合一”和“致良知”的学术思想,形成“阳明文化”现象。 5、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夜郎置牂牁郡,夜郎地区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的行政建置。当时所设的边郡既有郡守都尉、县令等官,又封部落首领为王、侯、邑长等,实行“土流并治”。 6、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东南主要有水稻、油菜、椪柑、西瓜 7、贵州解放后全省工业加快发展,形成了许多特色行业。主要是以西电东送为标志的能和资源深加工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以民族药品开发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 8、贵州解放后全省工业加快发展,形成了许多特色行业。主要是以西电东送为标志的能和资源深加工工业、以国防科技工业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以烟酒为特色的食品工业、以民族药品开发为代表的医药制造业。 9、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2011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达488.64亿吨,居全国第5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市。 10、金融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 11、贵州境内的国防科技工业,以航空工业、航天工业和国防电子工业三大工业为主,并有航空机械、军需军械、核燃料等工业部门组成。 12、贵州的农产品分布,黔西北主要有玉米、荞麦、马铃薯、大豆、芸豆、烤烟、梨、苹果、核桃、板栗等。

《地域文化》参考答案

《地域文化》网上形考任务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 (1/20)、雷州人对石狗的崇拜是d)。(2分) A、自然崇拜 B、祖先崇拜 C、图腾崇拜 D、神灵崇拜 (2/20)、“淋罐”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c)。(2分) A、第五步 B、第八步 C、第七步 D、第六步 (3/20)、“自梳女”是(a)地区的一种奇特婚俗。(2分) A、珠三角 B、东江地区 C、海陆丰 D、韶关 (4/20)、广东(c)妈祖庙为省内最大的妈祖庙。(2分) : A、汕尾 B、珠海 C、南沙 D、澄海 (5/20)、客家人居住的房屋,多冠以“XX堂”,此即所谓“堂号”。这个堂号其实就是(a )。(2分) A、姓氏标志 B、家族标志 C、行业标志 D、籍贯标志 (6/20)、潮剧,又称潮州戏、潮音戏、潮州白字戏,是用潮州方言演唱,尤以(a)表现突出的地方戏曲。(2分) A、丑生 B、武生 C、花旦 D、小生 (7/20)、根据专家的观点,“客家人”这一称谓,获得官方定称是在(b)。(2分) A、两汉时期 B、明清时期 C、两宋时期 D、唐宋时期 (8/20)、中国由北而南最大规模的“移民潮”发生在(b )代。(2分) A、秦 B、宋 C、唐 D、汉

(9/20)、妈祖圣诞,也称“天后诞”,是在农历(a )举行。(2分) / A、三月二十三日 B、三月二十六日 C、三月二十五日 D、三月二十四日 (10/20)、2007年,首个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华侨文化项目是(c)。(2分) A、客家围龙屋 B、广州西关大屋 C、开平碉楼与古村落 D、潮汕百凤朝阳 (11/20)、“候茶”是潮汕工夫茶“八步法”的(b)。(2分) A、第一步 B、第四步 C、第三步 D、第二步 (12/20)、两晋,特别是东晋末年(约公元317年前后),是一次较大规模的中原汉民南下大迁移,也是客家民系形成过程中的第一波聚量,这被称为(d)。(2分) A、青徐流人 B、乌衣南渡 C、司豫流人 D、衣冠南渡 (13/20)、在(d)的婚礼仪式中,保留传统“六礼”的内容较多,保持传统习俗的程式比较多。(2分) A、广府民系 B、岭南少数民族 C、客家民系 D、潮汕民系 (14/20)、文白异读是(a)的特色。(2分) ( A、潮汕话 B、壮侗语系 C、广府话 D、客家话 (15/20)、岭南画派“岭南三杰”指的是(c)。(2分) A、高剑父、高奇峰和关山月 B、高剑父、高奇峰和林风眠 C、高剑父、高 奇峰和陈树人D、高剑父、高奇峰和黎雄才 (16/20)、珠江三角洲沿海居民所说的“黑胶绸”,实际是指()。(2分) A、夏布 B、竹布 C、薯莨布 D、蕉布

最新2015年 地域文化(专)【贵州省情】考试及答案

地域文化(专)【贵州省情】考试及答案【任务一】 (2015年春) 1. 随唐时期,今贵州之地属黔中道,并设黔州都督府统领各州。为了加强对该地区的统治,实行“土流并治”,表现为乌江以北实行(经制州),乌江以南实行(羁縻州),西部则接受中央王朝封号,成为(藩国)。 2. 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2011年贵州煤炭资源储量达488.64亿吨,居全国第(五)位。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分布在六盘水市和毕节市。 3. 贵州北部有(大娄山),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东北部有(武陵山),乌江和沅江的分水岭,主峰为(梵净山),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 截至2011年,全省共设9个地级行政单位,包括 6个地级市、 3 个自治州。88个县级行政单位,包括56个县、11个自治县、7个县级市、13个市辖区、1个特区。一般省直辖县级市,由省委托相应的地级市代管。 5. 2005年后贵州为了使全省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由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形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五大总体战略”,即环境立省战略、科教兴省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开放带动战略、创新发展战略。 6. 贵州日照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西部多;东部少),最少的在北部大娄山区。在时间分布上,日照时数(夏季)最多,春季次之,冬季最少。 7. 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8. 乌江干流是长江上游右岸的最大支流,发源于贵州威宁县盐仓镇的香炉山,境内长889千米,是贵州(最大)的河流。乌江水系的水量和(水力资源)都十分丰富,具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 9. 贵州的(黄果树瀑布)景区和(龙宫)风景名胜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0.中共贵州省十届十次全会提出的“十二五”时期“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 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两大战略,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奋力后发赶超,贵州的发展必将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而实现历史性的跨越。

贵州地域文化

贵州地域文化1 贵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通常仅指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贵州历史悠久,早在24万多年前,就有人类活动在贵州这片高原土地上,创建了贵州的史前文化。春秋以前,今贵州大部分地区属于“荆楚”或“南蛮”的一部分。战国后期,夜郎国逐步发展成为西南夷地区的大国。秦汉以后,郡县制在今贵州地区逐步建立。宋代,“贵州”名称始见于文献。明代,贵州建省。清代贵州的疆域基本形成。辛亥革命以后,特别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期在贵州活动,在贵州播下了革命火种。1949年11月15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贵州省省会贵阳,贵州历史从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贵州历史灿烂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意蕴深厚、特色鲜明、绚丽多彩。贵州经历了几千年历史变迁和文化演绎,经历了脱离沉疴的阵痛和几千年历史的翻云覆雨。贵州以其独特的风韵、秀美的山川、神奇的美景和多彩的民风在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中国独树一帜,此外贵州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浓郁且神秘的民族风情。成为贵州的一块瑰宝。吸引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带动贵州经济的发展。 一特殊的地理环境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斜坡,地势西高东低,自西部和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毕节地区赫章县珠市乡境内的韭菜坪海拔2900.6米,为境内最高点;黔东南州黎平县地坪乡水口河出省界处海拔147.8米,为境内最低点。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其地貌的

显着特征是山地多,山地和丘陵占全省总面积的92.5%,境内分布着四大山脉:北部的大娄山、东部的武陵山、西部的乌蒙山和横亘中部的苗岭,这四大山脉构成了贵州高原的地形骨架。贵州还是世界上岩溶地貌发育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喀斯特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61.9%。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贵州的美丽与神奇。 喀斯特地貌的面积占贵州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对贵州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喀斯特地貌及其覆盖的浓郁森林,把千姿百态的喀斯特景观与喀斯特森林翠绿多变的色彩、复杂多样的形态糅合在一起,构成了独特的喀斯特自然景观:上有森林下有石林,石头上长树,石缝里生根,明河暗流,深潭溶洞,组合成了水上迷宫、水上森林、漏斗森林、洼地森林等一系列绝妙美景,不但赏心悦目,而且包含着奥妙的科学道理。喀斯特的主要成分是石灰岩,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与水和二氧化碳会发生反应。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后者可溶于水,于是有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位于贵州安顺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龙宫,便是一个典型的由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成为一个着名的自然景点,吸引了丛多的游客,带动了贵州的经济发展。 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 气候是指某一个地区多年天气特征的总和。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类型多样,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所谓季风气候就是随着冬夏季节的变化而明显改变风向的气候。由于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东部和南部大部分地区夏季主要受来自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

地域文化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2.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多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7.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 9.《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 后世多以的槃瓠、板楯、廪君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1.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其东西长约470公里,南北长约450公里,总面积达8.2 万平方公里, 14.元末明玉珍攻占重庆,建立大夏国。 15. 巴渝文化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是大熔炉性与多元性。 16.山,成为巴渝地貌的主体,约占总面积的3/4 。 17.重庆域内江河众多,长江干流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在重庆境内流程665公里。 18、长江山峡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19、重庆溶洞、天坑和石林表明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20.黄水森林公园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部,濒临长江,为三峡库区腹心。21.乌江的山美水美,沿江景致美如画卷,从酉阳县龚滩镇到万木乡一段,长60多公里,是乌江山水风光的精华所在,所以乌江沿岸有“千里画廊”之称。22.大宁河小三峡,是宁河下游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23.巴曼子墓俗称将军坟,坐落在渝中区七星岗附近莲花池旁。 24. 宝顶石刻从淳熙六年(1179)起到淳祐九年(1249)止,历时70载,赵智凤以一僧人之躯,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呕心沥血,终于在宝顶山上凿诸佛像

贵州地域文化试题及答案(终审稿)

贵州地域文化试题及答 案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二)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从面上看,贵州最高地区是:( C )。(P2)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2.从面上看,贵州最低地区是:( B )。(P2)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3.从点上看,贵州的最高点是( A )。(P2) 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4.从点上看,贵州最低点是:( D )。(P2) 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5.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 A )。(P2) A、大方、织金、普安一线 B、威宁、赫章、纳雍一线 C、沿河、思南、锦屏一线 D、荔波、平塘、罗甸一线 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 D )(P5)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铜仁 7.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 A )。(P5) A、威宁 B、玉屏 C、赫章 D、铜仁 8.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B )。(P8) A、綦江 B、乌江 C、南盘江 D、清水江

9.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 B )位。(P17) A、5 B、6 C、7 D、8 10.贵州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按单位面积占有量计,每平方千米就有1069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全国排名第( C )位。(P17) A、一 B、二 C、三 D、四 11.贵州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其多年平均水量居全国第( D )位。(P8) A、6 B、7 C、8 D、9 12.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 A )位。(P18) A、五 B、六 C、七 D、八 1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其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D )%。(P2) A、50 B、72.8 C、80 D、61.9 1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森林覆盖率达到( D )。(P15) A、18.2% B、 28.8% C、34.6 D、 39.9% 15.贵州由于地处冷暖空气经常交锋的地带,加上特殊的地形条件形成了 ( C )的独特天气。(P6) A、阴雨多、日照多 B、阴雨少、日照少 C、阴雨多、日照少 D、阴雨少、日照多

地域文化(本)参考答案.doc

形成性测评1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1.百越中的被称为()的於越发展较好,文明程度较高。 E A. “内越”、“大越” C B. “物越”、“闽越” 口C. “南越”、“东越” 口D. “骆越”、“瓯越” 2.商周时期蚕神崇拜中有“蚕示三牢”的说法,其中“示三牢”是指用()三牲来祭祀。 口A.牛、猪、犬 E B.牛、猪、羊 C C.猪、犬、羊 □ D.牛、马、羊 3.明代()创立心学,鼓励人们摆脱理学的束缚利教条的蒙味性,主张知行合一。 口A.马一浮 口 B.陆游 旧C.王阳明 口D.王充 4.古人喜欢用来作画的“宓家绢”产于()。 口A.杭州 B B.嘉兴 口C.绍兴 J D.湖州 5.“双鸟朝阳”图腾表明了双鸟育阳创世、白年和合昌盛的主题,刻有这幅图画的艺术品出土于 ()。 B A.河姆渡文化遗址 B.跨湖桥文化遗址 D c.良渚文化遗址

D D.上山文化遗址 6.我国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葬地大禹陵在今天的()。 B A.绍兴 D B.萧山 口C.上虞 口D.余姚 7.传说大禹巡视江南死在会稽,会稽就是今天的()。 D A.上虞 口 B.余姚 B C.绍兴 D D.诸暨 8.大约在()万年前,古老的浙江大地上就出现了“建德人”的足迹。 口A. 5 旧 B. 10 口C. 15 口D. 20 9.在良渚文化墓葬中随葬有大量各类玉器,其中以()最为重要。 口A.玉镯、玉玦、玉璧 口 B.玉钺、玉玦、玉璜 口C.玉琮、玉玦、玉璧 B D.玉琮、玉钺、玉璧 10.在明代,沿太湖一带,乡民兼营纺织,产棉、绸、绢、幺幺,这些幺幺织品统称为()。 B A.湖约 B.湖绸 C.湖绢 口D.湖丝 11.东汉()对当时散布虚妄迷信的谶纬之学、虚论惑众的经学之风,给予了严厉的批判。

湖南地域文化形考答案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参考答案[第1题](单选题) 湖湘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它有三个重要的渊源,以下不属于这三个渊源的是 A.上古本土文化 B.楚文化 C.中原文化 D.吴文化 [第2题](单选题)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时期为荆州南境。 A.周朝 B.夏朝 C.商朝 D.汉朝 [第3题](单选题) 距今约6500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A.大溪文化阶段 B.舞水文化阶段 C.澧水文化阶段 D.屈家岭文化阶段 [第4题](单选题)湖南独立建省是在 A.清朝 B.周朝 C.明朝 D.汉朝 [第5题](单选题)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湖湘士人再一次充当了急先锋。以下不属于近代湖湘革命派人物的是

A.秋瑾 B.章士钊 C.宋教仁 D.陈天华 E.蔡锷 F.黄兴 [第6题](单选题)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是 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王夫之 B.王阳明 C.张栻 D.周敦颐 E.朱熹 F.胡安国、胡宏父子 [第7题](单选题) 1876年,湖南人()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 先驱人物。 A.郭嵩焘 B.贺长龄 C.魏源 D.陶澍 [第8题](单选题)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湖南()发现的栽培稻谷实物,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早的实 例.距今为12000年至14000年,这说明湖南先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实现了由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转变。 A.道县玉蟾岩遗址 B.澧县的彭头山遗址 C.城头山遗址 D.九嶷山

贵州地域文化考试试题及答案

(二) 单项选择题(请在列出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从面上看,贵州最高地区是:(C )。(P2)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2.从面上看,贵州最低地区是:(B )。(P2)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黎平 3.从点上看,贵州的最高点是(A )。(P2) 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4.从点上看,贵州最低点是:(D )。(P2) A、赫章韭菜坪 B、铜仁梵净山 C、威宁草海 D、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5.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A )。(P2) A、大方、织金、普安一线 B、威宁、赫章、纳雍一线 C、沿河、思南、锦屏一线 D、荔波、平塘、罗甸一线 6.贵州的气候,极端最高气温曾经出现在(D )(P5) A、赫章 B、玉屏 C、威宁 D、铜仁 7.贵州的气候,极端最低气温曾经出现在(A )。(P5) A、威宁 B、玉屏 C、赫章 D、铜仁 8.贵州最大的河流是(B )。(P8) A、綦江 B、乌江 C、南盘江 D、清水江

9.贵州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产水模数高,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为1874.5万千瓦,居全国( B )位。(P17) A、5 B、6 C、7 D、8 10.贵州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量达1683.3万千瓦,按单位面积占有量计,每平方千米就有1069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5倍,全国排名第( C )位。(P17) A、一 B、二 C、三 D、四 11.贵州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其多年平均水量居全国第(D )位。(P8) A、6 B、7 C、8 D、9 12.贵州成煤地质条件好,煤田分布广、储量大、煤种齐全、煤质较优。全省煤炭资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 A )位。(P18) A、五 B、六 C、七 D、八 13.贵州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其喀斯特地貌出露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 D )%。(P2) A、50 B、72.8 C、80 D、61.9 14.贵州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6年,森林覆盖率达到( D )。(P15) A、18.2% B、28.8% C、34.6 D、39.9% 15.贵州由于地处冷暖空气经常交锋的地带,加上特殊的地形条件形成了( C )的独特天气。(P6) A、阴雨多、日照多 B、阴雨少、日照少 C、阴雨多、日照少 D、阴雨少、日照多

湖南地域文化形考答案

湖南地域文化形考答案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地域文化(湖湘文化)参考答案[第1题](单选题) 湖湘文化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文化,是经多元文化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它有三个重要的渊源,以下不属于这三个渊源的是 A.上古本土文化 B.楚文化 C.中原文化 D.吴文化 [第2题](单选题)湖南省现行行政区域在()时期为荆州南境。 A.周朝 B.夏朝 C.商朝 D.汉朝 [第3题](单选题) 距今约6500年前,湖南的新石器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A.大溪文化阶段 B.舞水文化阶段 C.澧水文化阶段 D.屈家岭文化阶段 [第4题](单选题)湖南独立建省是在 A.清朝 B.周朝 C.明朝 D.汉朝 [第5题](单选题)在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中,湖湘士人再一次充当了急先锋。以下不属于近代湖湘革命派人物的是 A.秋瑾 B.章士钊 C.宋教仁 D.陈天华 E.蔡锷

F.黄兴 [第6题](单选题)明清之际是中国早期启蒙思想产生的阶段,湖湘学人()是这个阶段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一方面,他是湖湘理学的继承者,他承传了两宋形成的理学型文化,并对理学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批判;另一方面,他又是促进湖湘文化近代转型的先行者。 A.王夫之 B.王阳明 C.张栻 D.周敦颐 E.朱熹 F.胡安国、胡宏父子 [第7题](单选题) 1876年,湖南人()被清政府任命为第一任驻英法公使,他利用出使英、法的机会,对西方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和科学技术进行了深入的考察与研究,大力传播西方文化,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先驱人物。 A.郭嵩焘 B.贺长龄 C.魏源 D.陶澍 [第8题](单选题)湖南是世界稻作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湖南()发现的栽培稻谷实物,是世界上目前已知最早的实例.距今为12000年至14000年,这说明湖南先民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便实现了由食物采集向食物生产转变。 A.道县玉蟾岩遗址 B.澧县的彭头山遗址 C.城头山遗址 D.九嶷山 [第9题](单选题)从地形上看,湖南西部为 A.武陵——雪峰山脉 B.五岭山脉 C.幕阜——罗霄山脉 D.洞庭湖平原 [第10题](单选题)湖南的行政区域至()代以后开始了相对稳定,湖湘文化产生和形成有了较为稳定的区域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