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时规范训练
2014版(鲁教版江苏专用)总复习限时规范训练 限时规范训练14-1

第1讲世界地理概况与亚洲(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
下图中黑点所在地是世界某种资源的主要分布区,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资源分布区的共同特点是()。
A.全年平均气温高B.大气降水较多C.纬度和海拔都高D.土壤发育程度低2.这种资源()。
A.近年来数量逐渐减少B.被人类大量开发利用C.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大多数国家需要进口答案 1.D 2.A读下列四个半岛,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个半岛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故多火山地震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气候均具有海洋性特点C.半岛②③降水多是因为暖流影响D.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的结果4.下列有关四个半岛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半岛②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B.四个半岛均临海,故全年降水丰富C.半岛①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D.半岛④的气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解析第3题,①是亚平宁半岛,②是朝鲜半岛,③是雷州半岛,④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
半岛④西侧多峡湾,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
第4题,半岛①是地中海气候,半岛④西侧是温带海洋性气候。
答案 3.D 4.A下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据此回答5~6题。
5.图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B.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6.赤道和极圈都穿过的大洲是()。
A.②B.③C.④D.⑤解析第5题,世界七大洲按面积排序从大到小分别是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其中欧洲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亚洲是除南极洲外最高的大洲,一一对应后可知C项正确。
第6题,七大洲中,赤道穿过了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其中亚洲的北部又有北极圈穿过,该洲对应于图中的④点。
2021年中考总复习25分钟限时规范训练(含答案)限时训练26 用药与急救 健康地生活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2021年中考总复习25分钟限时规范训练(含答案)姓名:班级:限时训练26用药与急救健康地生活(时间25分钟分值19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在拨打“120”急救电话时,你必须讲清楚的三点是(A)A.你的地址电话病人症状B.你的单位地址病人症状C.天气情况地址病人症状D.身份证号发病原因发病症状2.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记载:“救自缢死……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
”其方法与现今的________急救措施相似(D)A.人工呼吸B.按压止血C.开放气道D.胸外心脏按压3.对非处方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A.非处方药不需要凭医师处方即可购买B.标有“OTC”的药品是非处方药C.在使用非处方药前要仔细阅读使用说明D.非处方药对人体没有毒副作用4.“珍爱生命,健康生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A.远离烟、酒,拒绝毒品B.经常玩手机、熬夜上网,都属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C.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D.清华大学在学生中开展的“刷卡”锻炼活动,能提高学生对所有疾病的免疫力5.连花清瘟胶囊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下列有关药品说明书的理解正确的是(A)A.属于非处方药B.可治疗风寒感冒C.首次服用药量可加倍D.中成药无毒副作用,可以长期服用6.生活中,正确的急救方法往往能在危急时刻挽留生命。
以下各种急救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A.对心跳骤停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B.动脉出血在远心端止血,并拨打“120”C.运动时发现人骨折后立即把患者移动到阴凉处休息D.高楼发生火灾,赶快从窗户跳下7.某同学为夏令营设计的一份意外处理预案,不合理的是(C)A.表皮轻微擦伤涂碘伏B.表皮轻微烫伤立即局部冷却,再消毒处理C.腹泻则大剂量服用消炎药D.流浪狗咬伤反复冲洗伤口,并及时就医8.吸烟有害健康,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7-限时规范训练

7.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1.参照下面的内容,用简明的文字叙说自己对父母威信的看法。
(50字以内)一位家长感慨:“唉,现在的孩子真不了起,知道的东西比我们还多,弄得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常被他们瞧不起,更不要说什么威信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知识爆炸,科学发展,父母在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方面可能不及子女,这是社会进步使然,无损于父母的威信。
(或:家长的威信主要建立在社会、家庭的认可及他们的品行、能力等因素,并非由懂得多少来决定。
)2.根据文意排列下面句子的顺序,把正确句序的序号填入横线上。
有人说: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往往是孩子提出的问题。
因为他们的问题是真正的心灵问题、哲学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哲学最终成了极少数对问题穷追不舍的人的专利②大人们往往回避问题,或只分析问题③于是,哲学思想便在这种环境中很快地夭折了④而孩子们的问题又往往把真理性问题一丝不挂地揪出来,让大人们很尴尬⑤而孩子们往往因为大人们没有给出答案而沮丧,放弃了对问题的追问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考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④句“而”相当于“而且”表并列,连接“他们的问题是真正的心灵问题、哲学问题”句。
高三物理限时规范训练

一、选择题(本题共9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第6~9题有多项符合要求.)1.汽车遇情况紧急刹车,经1.5 s 停止,刹车距离为9 m .若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停止前最后1 s 的位移大小是( )A .4.5 mB .4 mC .3 mD .2 m解析:选B .考查直线运动规律,由x =12at 2,解得a =8 m /s 2,最后1 s 的位移为x 1=12×8×12m =4 m ,B 项正确.2.(2013·高考上海卷)汽车以恒定功率沿公路做直线运动,途中通过一块沙地.汽车在公路及沙地上所受阻力均为恒力,且在沙地上受到的阻力大于在公路上受到的阻力.汽车在驶入沙地前已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驶入沙地到驶出沙地后的一段时间内,位移s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可能是( )解析:选B .由于汽车在沙地上受到的阻力大于在公路上受到的阻力,故汽车驶入沙地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汽车驶出沙地后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直到匀速.故s -t 图象的切线斜率先变小后变大,B 正确.3.(2013·石家庄质检)如图所示是质量为1 kg 的滑块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t =1 s 时,滑块的加速度为零B .在4~6 s 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为2.5 m /sC .在3~7 s 时间内,合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2 WD .在5~6 s 时间内,滑块受到的合力为2 N解析:选C .由图线可知t =1 s 时,速度为0,加速度为图线的斜率等于2 m /s 2,A 项错.4~6 s 时间内滑块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时间轴以上为正,以下为负)与时间之比,计算得3 m /s ,B 项错.在3~7 s 时间内,根据动能定理得W 合=12mv 27-12mv 23=-8 J ,P =|W|t =84W =2 W ,C 项正确.5~6 s 时间内,加速度大小为a =4 m /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合力大小为F =ma =4 N ,D 项错误.4.某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在0~8 s 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0~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 .物体在第2 s 末速度最大C .物体在第8 s 末离出发点最远D .物体在第4 s 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解析:选C .由F -t 图象及a =F m可知,0~2 s 内物体做变加速直线运动,A 错误.4 s 末物体加速度正向变为零,速度达到最大,B 错误.0~8 s 内,物体始终朝同一个方向运动,8 s 末离出发点最远,C 正确.4 s 末加速度为零,加速度方向即将改变,但速度方向不变,D 错误.5.如右图所示,表面处处同样粗糙的楔形木块abc 固定在水平地面上,ab 面和bc 面与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一初速度为v 0的小物块沿斜面ab 向上运动,经时间t 0后到达顶点b时,速度刚好为零;然后让小物块立即从静止开始沿斜面bc 下滑,在小物块从a 运动到c 的过程中,可能正确描述其速度大小v 与时间t 的关系的图象是( )解析:选C .物块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由能量守恒知,物块在c 点的动能小于初动能,即v <v 0,A 项错误;物块在ab 段和bc 段分别做匀减速和匀加速运动,且a 1>a 2,故B 、D 错误,C 正确.6.一跳水运动员向上跳起,先做竖直上抛运动,在t 1时刻速度减为零,t 2时刻落入水中,在水中逐渐减速,t 3时刻速度又变为零,其v -t图象如右图所示,已知t 3-t 2=t 2-t 1,则关于该运动员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图中速度取向下为正方向B .在0~t 2时间内v =v 0+v 2C .在t 1~t 2时间内的位移小于t 2~t 3时间内的位移D .在t 1~t 2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小于t 2~t 3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解析:选AB .开始时运动员速度向上,在图象中为负值,因此图中速度取向下为正方向,A 正确;0时刻速度为v 0,t 2时刻速度为v ,在0~t 2时间内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因此v =v 0+v 2,B 正确;图象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等于位移,由题图可看出,在t 1~t 2时间内的位移大于t 2~t 3时间内的位移,C 错;在t 1~t 2、t 2~t 3时间内速度变化量大小相等,时间相等,由平均加速度公式a =Δv Δt可知,两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相等,D错.7.一个质量为0.3 kg 的物体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右图所示,图线a 表示物体受水平拉力时的情况,图线b 表示撤去水平拉力后物体继续运动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水平拉力的大小为0.1 NB .水平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1.2 JC .撤去拉力后物体又滑行了7.5 mD .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解析:选ABC .由v -t 图象可知:0~3 s ,在未撤掉水平力F 前,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 1=5-33=23(m /s 2);3 s 后,撤掉水平力F ,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2=3-26-3=13(m /s 2).对物体进行水平方向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μmg =ma 1,μmg =ma 2,解得:μ=130,F =0.1 N ,选项A 正确,选项D 错误;0~3 s 内物体的位移x′=12×(5+3)×3=12 m ,由功的定义可得:水平拉力对物体做的功W =-Fx′=-1.2 J ,选项B 正确;由v -t 图象可知:3~6 s 内物体的位移x =12×(2+3)×3=7.5 m ,选项C 正确.8.(2013·江苏苏北四市质检)如右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 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 ,以恒定速率v 0顺时针运行.甲、乙两滑块(可视为质点)之间夹着一个压缩轻弹簧(长度不计),在AB 的正中间位置轻放它们时,弹簧立即弹开,两滑块以相同的速率分别向左、右运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可能相等B .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左右两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C .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且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相等D .甲、乙滑块可能落在传送带的同一侧,但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一定不相等解析:选AC.当甲、乙弹开时的速度大于v0时,两滑块均沿弹开的速度方向作减速运动直到离开传送带,由v2-v20=2ax,得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v大小相等,由平抛规律得距释放点的水平距离相等,A项正确;当甲、乙弹开时的速度小于v0时,两滑块最终会在传送带上向右运动,且离开传送带时的速度均能等于v0,则C项正确.9.如右图所示是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相同的方向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 )A.A比B早出发5 sB.第15 s末A、B速度相等C.前15 s内B的位移比A的位移大50 mD.第20 s末A、B位移之差为25 m解析:选CD.由图象可知,B物体比A物体早出发5 s,A错;10 s末A、B速度相等,B错;由于位移的数值等于图线与时间轴所围“面积”,所以前15 s内B的位移为150 m,A的位移为100 m,C对;将图线延伸可得,前20 s内A的位移为225 m,B的位移为200 m,故D正确.二、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46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0.(12分)在游乐场中,有一种大型游戏机叫“跳楼机”,如右图所示,参加游戏的游客被安全带固定在座椅上,由电动机将座椅沿光滑的竖直轨道提升到离地面40 m高处,然后由静止释放.为研究方便,可以认为座椅沿轨道做自由落体运动1.2 s后,开始受到恒定阻力而立即做匀减速运动,且下落到离地面4 m高处时速度刚好减小到零.然后再让座椅以相当缓慢的速度稳稳下落,将游客送回地面.求:(取g=10 m/s2)(1)座椅在自由下落结束时刻的速度大小;(2)座椅在匀减速阶段的时间和加速度大小.解析:(1)设座椅在自由下落结束时刻的速度大小为v,下落时间t1=1.2 s,由v=gt1得:v=12 m/s.(2)设座椅自由下落和匀减速运动的总高度为h,总时间为t,h=40-4=36 m,由h=v2t得:t=6 s,设座椅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t2,则t2=t-t1=4.8 s.座椅在匀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为a=vt2=2.5 m/s2,方向竖直向上.答案:(1)12 m/s(2)4.8 s 2.5 m/s211.(16分)如图所示,有一足够长斜面,倾角α=37°,一物体从斜面底端A 处以初速度v 0=6 m /s 沿斜面上滑,到B 处后,受一与物体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向右的恒力作用,物体最终停在C点(C 点未画出);已知AB =1 m ,物体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μ=0.5.(sin 37°=0.6,cos 37°=0.8,g =10 m /s 2)求:(1)物体到达B 点的速度大小;(2)BC 距离.解析:(1)物体由A 至B 过程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sin 37°-μmg cos 37°=ma 1解得a 1=-10 m /s 2由运动学方程得:v 2B -v 20=2a 1x AB解得:v B =4 m /s(2)物体由B 至C 过程,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cos 37°-mg sin 37°-μ(mg cos 37°+mg sin 37°)=ma 2,解得a 2=-5 m /s 2由运动学方程得0-v 2B =2a 2x BC解得x BC =1.6 m答案:(1)4 m /s (2)1.6 m12.(18分)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10 m /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t 0=5.5 s 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2.5 m /s 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90 km /h 以内.问:(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间的最大距离是多少?(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解析:(1)警车在追赶货车的过程中,当两车速度相等时,它们间的距离最大,设警车发动后经过t 1时间两车的速度相等.则t 1=v a =102.5s =4 s s 货=v(t 0+t 1)=10×(5.5+4)m=95 ms 警=12at 21=12×2.5×42 m =20 m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Δs =s 货-s 警=75 m .(2)v m =90 km /h =25 m /s ,当警车刚达到最大速度时,运动时间t 2=v m a =252.5s =10 s s 货′=v(t 0+t 2)=10×(5.5+10) m =155 ms 警′=12at 22=12×2.5×102 m =125 m 因为s 货′>s 警′,故此时警车尚未赶上货车,且此时两车距离 Δs′=s 货′-s 警′=30 m警车达到最大速度后做匀速运动,设再经过Δt 时间追赶上货车,则 Δs ′=v m Δt -v Δt即Δt =Δs ′v m -v =3025-10s =2 s 所以警车发动后要经过t =t 2+Δt =12 s 追上货车.答案:(1)75 m (2)12 s。
15-限时规范训练

15.论述类文本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12分)决斗谭延桐①欧洲曾流行过一种风俗:决斗。
②当两人发生了龃龉或冲突,各执一端,互不相让时,便约定时间地点,并邀请证人,兵戎相见。
显然这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格斗。
普希金便是在这样的决斗中死去的。
——我始终不能理解,一个好端端的生命为什么要让它在决斗中毁灭呢?一个鲜活的生命转眼间便倒下了,倒在了他人的咒语和狂笑里,倒在了别人的谈资里,倒在了死不瞑目的时间里,还有比这更残忍的吗?——这样的斗法,形式上虽然废除了,但实质还在。
③这便是精神上的决斗。
④自己跟他人,自己跟自己。
而最主要的,还是自己跟自己,两个“我”之间的争斗和较量。
这里虽然没有《战国策·秦策二》中所说的“今两虎争人而斗,小者必死,大者必伤”的惨重,却也不乏刀光剑影,鹰瞵鹗视,兔起鹘落。
这样的决斗,常常在静默中进行。
当一种想法不尊重另一种想法,一种做法不苟同另一种做法,一种观念不赞成另一种观念,一种眼光不欣赏另一种眼光,一种存在不承认另一种存在,一种梦想不欢迎另一种梦想时,矛盾便种下了,仇恨便发芽了,决斗便开始了。
只是这样的决斗,没法约定时间地点,它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发生,或者说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没有证人在场,或者说只有“自己”这个既是决斗士又是证人的双重角色在场,或者说只有时间这个最公正的证人在场。
输赢也便常常是模糊的,说不清楚的。
——当然那只是暂时的。
——最终,还是有定论的。
⑤这样的决斗,使用的当然都是隐性武器,比如操守,比如胸怀,比如学养,比如智慧,比如意志,比如毅力。
一来二去,也便见出了高低。
特别是在关键时刻,武器实在是称得上定夺乾坤的将军、元帅。
凑手的武器,只要有钱是能够买得到的;称心的武器,花再多的钱也未必。
要得心应手,自己动手铸造武器是惟一的好办法,把自己的骨血、心跳、体温、气息、汗水、泪水、抗争、隐忍、渴望、呼唤、祈祷、祝福等等统统融在一起,加上天地之神气、日月之精华,加上先哲之睿智、圣贤之明慧,一把好剑就铸成了,或一支好枪就做好了。
2025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限时规范训练24

限时规范训练24[基础巩固题组]1.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水平拉伸一个弹弓,放手后将弹珠射出,则橡皮筋的弹性势能( )A.在释放过程中增加B.在拉伸过程中减小C.在释放过程中转化为弹珠动能D.在拉伸过程中由弹珠动能转化得到解析:C 弹珠在释放过程中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弹珠的动能,则弹性势能减小,选项A 错误,C 正确;在拉伸过程中,人克服弹力做功,则橡皮筋的弹性势能增加,选项B 、D 错误。
2.滑沙运动类似滑雪和旱地雪橇,如图所示一游客从斜面上距水平地面h 高处以g 6的加速度由静止滑至地面,游客连同滑板质量为m ,斜面倾角为θ=30°,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游客连同滑板克服摩擦力做功13mghB.游客连同滑板的机械能减少23mghC.游客连同滑板的动能增加16mghD.斜面对滑板的作用力不做功解析:B 游客连同滑板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v 2=2ax 滑至地面的速度为v=2ax=2g6·hsin 30°=2gh3。
设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W f,根据动能定理mgh-W f=12m v2,解得W f=23mgh,故A错误;根据功能关系,游客连同滑板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3mgh,故B正确;动能的增加量为ΔE k=12m v2=13mgh,故C错误;斜面对滑板的作用力为支持力和摩擦力,支持力垂直于斜面斜向左上方,与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摩擦力与运动方向相反做负功,故D错误。
故选B。
3.(多选)如图所示,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光滑斜面bc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顶角b处安装一定滑轮。
质量分别为M、m(M>m)的两滑块A和B,通过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
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A、B不会与定滑轮碰撞。
若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的过程中()A.轻绳对滑轮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下B.拉力和重力对M做功之和大于M动能的增加量C.拉力对M做的功等于M机械能的增加量D.两滑块组成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M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解析:BD根据题意可知,两段轻绳的夹角为90°,轻绳拉力的大小相等,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合力方向与轻绳方向的夹角为45°,所以轻绳对滑轮作用力的方向不是竖直向下的,故A错误;对M受力分析,受到重力、斜面的支持力、轻绳的拉力以及滑动摩擦力作用,根据动能定理可知,M动能的增加量等于拉力、重力以及摩擦力做功之和,而摩擦力做负功,则拉力和重力对M做功之和大于M动能的增加量,故B正确;除由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可知,拉力和摩擦力对M做的功之和等于M机械能的增加量,故C错误;对两滑块组成系统分析可知,除了重力之外只有摩擦力对M做功,所以两滑块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损失等于M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故D正确。
2025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突破课7动能定理在多过程中的应用

(1)重力做的功取决于物体的初、末位置,与路径无关。 (2)大小恒定的阻力或摩擦力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与路程的乘积。 (3)弹簧弹力做功与路径无关。
5
考点一 考点二 限时规范训练
例 1 学校科技小组成员参加了过山车游戏项目后,为了研究过山 车运动中所遵循的物理规律,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P为弹性发 射装置,AB为倾角θ=37°的倾斜轨道,BC为水平轨道,C′、C等高但略 有错开,可认为CDC′为竖直圆轨道。CE为足够长倾斜轨道,各段轨道均 平滑连接。以A点为坐标原点,水平向右为x轴正方向,竖直向上为y轴正 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弹射装置P的位置可在坐标平面内任意调节, 使水平弹出的小滑块(视为质点)总能无碰撞的从A点进入轨道。已知滑块 质量为m=20 g,圆轨道半径R=0.2 m,轨道AB长xAB=1 m,BC长xBC= 0.4 m,AB、BC段动摩擦因数μ=0.5,其余各段轨道均光滑,sin 37°= 0.6,cos 37°=0.8,g取10 m/s2。
(1)由平抛规律 vAsin 37°=gt x1=vAcos 37°·t y1=12gt2 解得 x1=1.2 m ,y1=0.45 m 可见坐标为(1.2 m,0.45 m)。
考点一 考点二 限时规范训练
9
考点一 考点二 限时规范训练
(2)滑块在 A 点时 vA=cosv307°=5 m/s 从 A 到 C,由动能定理得 (mgsin 37°-μmgcos 37°)xAB-μmgxBC=12mvC2-12mvA2 在 C 点 FNC-mg=mvRC2 联立解得 FNC=2.7 N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压力大小为 2.7 N。
限时规范训练

限时规范训练在我们的生活中,规范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规范训练可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效率,提升素质。
下面是一些建议,帮助我们进行限时规范训练。
首先,我们应该设定明确的目标。
每天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这样我们才能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从而提高效率。
根据目标可以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明确每天要完成的任务,并设定合理的时间限制。
通过设定目标和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做到高效工作。
其次,我们应该注意时间管理。
时间是有限的资源,所以我们必须合理分配和利用时间。
我们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技巧来管理时间,如设定提醒,使用时间表等。
我们可以将任务按照优先级排序,先完成重要的任务,再进行次要的任务。
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尝试使用番茄钟等时间管理方法,将工作切割成小块,集中精力进行,提高效率。
此外,我们还应该养成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习惯有助于提高效率和素质。
例如,养成早起的习惯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任务;养成整理桌面的习惯可以减少杂乱和分散注意力;养成学习的习惯可以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等。
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可以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最后,我们要时刻保持专注。
集中注意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任务。
避免分心的因素,如手机、社交媒体等的干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在工作或学习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远离噪音和干扰,专注于当前的任务。
同时,我们还可以尝试一些专注训练的方法,如冥想、深呼吸等,帮助提高注意力和专注力。
总之,限时规范训练是我们提高效率和素质的关键。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注意时间管理,养成良好的习惯和保持专注,我们可以更好地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
尽管限时规范训练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但它将成为我们成功的关键所在。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追求规范训练,为我们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题精练(二) 常用逻辑用语(限时:60分钟)1.(2014·惠州市调研考试)“m >n >0”是“方程mx 2+ny 2=1表示焦点在y 轴上的椭圆”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2014·武汉市联考)命题“所有奇数的立方都是奇数”的否定是( )A .所有奇数的立方都不是奇数B .不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偶数C .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偶数D .不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奇数3.设命题p :函数y =sin 2x 的最小正周期为π2;命题q :函数y =cos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π2对称,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p 为真B .綈q 为假C .p ∧q 为假D .p ∨q 为真4.(2013·高考四川卷)设x ∈Z,集合A 是奇数集,集合B 是偶数集.若命题p :∀x ∈A ,2x ∈B ,则( )A .綈p :∀x ∈A ,2x ∉B B .綈p :∀x ∉A ,2x ∉BC .綈p :∃x ∉A ,2x ∈BD .綈p :∃x ∈A ,2x ∉B5.(2014·潍坊模拟)命题“若a >b ,则2a>2b”的否命题是( )A .若a >b ,则2a≤2bB .若2a >2b,则a >b C .若a ≤b ,则2a≤2bD .若2a≤2b,则a ≤b6.(2013·高考福建卷)设点P (x ,y ),则“x =2且y =-1”是“点P 在直线l :x +y -1=0上”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 .充分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7.(2014·济南市模拟)“a =1”是“函数f (x )=|x -a |在区间[2,+∞)上为增函数”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8.若“0<x <1”是“(x -a )[x -(a +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1,+∞)B .(-1,0)C .[-1,0]D .(-∞,-1)∪(0,+∞)9.(2014·南昌市模拟)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点⎝ ⎛⎭⎪⎫π8,0为函数f (x )=tan ⎝⎛⎭⎪⎫2x +π4的一个对称中心 B .设回归直线方程为y ∧=2-2.5x ,当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y 大约减少2.5个单位C .命题“在△ABC 中,若sin A =sin B ,则△ABC 为等腰三角形”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D .对于命题p :“xx -1≥0”,则綈p :“xx -1<0”10.(2014·浙江省名校联考)一次函数y =-m nx +1n的图象同时经过第一、三、四象限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 A .m >1,且n <1B .mn <0C .m >0,且n <0D .m <0,且n <01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A .∃x 0∈R ,e x 0≤0B .∀x ∈R ,2x >x 2C .a +b =0的充要条件是ab=-1 D .a >1,b >1是ab >1的充分条件12.已知命题p :∀x ∈R ,2x<3x;命题q :∃x ∈R ,x 3=1-x 2,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p ∧qB .綈p ∧qC .p ∧綈qD .綈p ∧綈q13.(2014·江西省七校联考)若关于x 的不等式|x -m |<2成立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2≤x ≤3,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4.(2014·合肥模拟)若命题“∀x ∈R ,ax 2-ax -2≤0”是真命题,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给定下列四个命题:①“x =π6”是“sin x =12”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②若“p ∨q ”为真,则“p ∧q ”为真; ③若a <b ,则am 2<bm 2; ④若集合A ∩B =A ,则A ⊆B .其中为真命题的是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16.(2014·济南市模拟)下列命题正确的序号为________.①函数y=ln(3-x)的定义域为(-∞,3];②定义在[a,b]上的偶函数f(x)=x2+(a+5)x+b的最小值为5;③若命题p:对∀x∈R,都有x2-x+2≥0,则命题綈p:∃x∈R,有x2-x+2<0;④若a>0,b>0,a+b=4,则1a+1b的最小值为1.小题精练(二)1.解析:选C.mx 2+ny 2=1可以变形为x 21m+y 21n=1,m >n >0⇔0<1m <1n,故选C.2.解析:选C.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即“存在一个奇数,它的立方是偶数.” 3.解析:选C.函数y =sin 2x 的最小正周期为T =2π2=π,所以命题p 假,函数y =cos x 的图象关于直线x =k π(k ∈Z)对称,所以命题q 假,綈p 为真,p ∨q 为假. 4.解析:选D.由命题的否定的定义及全称命题的否定为特称命题可得. 命题p 是全称命题:∀x ∈A ,2x ∈B ,则綈p 是特称命题:∃x ∈A ,2x ∉B .故选D. 5.解析:选C.“a >b ”的否定是“a ≤b ”,“2a>2b”的否定是“2a≤2b”,故否命题是“若a ≤b ,则2a≤2b.”6.解析:选A.利用命题的真假,判断充要条件.当x =2且y =-1时,满足方程x +y -1=0,即点P (2,-1)在直线l 上.点P ′(0,1)在直线l 上,但不满足x =2且y =-1,∴“x =2且y =-1”是“点P (x ,y )在直线l 上”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7.解析:选A.由题意知,函数f (x )=⎩⎪⎨⎪⎧-x +a ,x <a x -a ,x ≥a .函数f (x )在[a ,+∞)上单调递增.当a =1时,函数f (x )在[1,+∞)上是增函数,当然在[2,+∞)上为增函数,反之不成立,故选A.8.解析:选C.(x -a )[x -(a +2)]≤0⇒a ≤x ≤a +2,由集合的包含关系知:⎩⎪⎨⎪⎧a ≤0,a +2≥1,⇒a ∈[-1,0].9.解析:选D.由y =tan x 的对称中心为⎝⎛⎭⎪⎫k π2,0(k ∈Z),知A 正确;由回归直线方程知B 正确.在△ABC 中,若sin A =sin B ,则A =B ,C 正确.故选D.10.解析:选B.因为y =-m nx +1n经过第一、三、四象限,故-m n>0,1n<0,即m >0,n<0,但此为充要条件,因此,其必要不充分条件为mn <0,故选B. 11.解析:选D.应用量词和充要条件知识解决. 对于∀x ∈R ,都有e x>0,故选项A 是假命题; 当x =2时,2x=x 2,故选项B 是假命题;当ab=-1时,有a +b =0,但当a +b =0时,如a =0,b =0时,a b无意义, 故选项C 是假命题;当a >1,b >1时,必有ab >1, 但当ab >1时,未必有a >1,b >1, 如当a =-1,b =-2时,ab >1, 但a 不大于1,b 不大于1,但a >1,b >1是ab >1的充分条件,选项D 是真命题.12.解析:选B.先判断命题p ,q 的真假,再结合含有一个逻辑联结词命题真假的判断真值表求解.当x =0时,有2x =3x ,不满足2x <3x ,∴p :∀x ∈R ,2x <3x是假命题. 如图,函数y =x 3与y =1-x 2有交点,即方程x 3=1-x 2有解, ∴q :∃x ∈R ,x 3=1-x 2是真命题. ∴p ∧q 为假命题,排除A.∵綈p 为真命题,∴綈p ∧q 是真命题.选B.13.解析:由|x -m |<2得-2<x -m <2,即m -2<x <m +2.依题意有集合{x |2≤x ≤3}是{x |m -2<x <m +2}的真子集,于是有⎩⎪⎨⎪⎧m -2<2m +2>3,由此解得1<m <4,即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4). 答案:(1,4)14.解析:由题意知,x 为任意实数时,都有ax 2-ax -2≤0恒成立. 当a =0时,-2≤0成立.当a ≠0时,由⎩⎪⎨⎪⎧a <0,Δ=a 2+8a ≤0 得-8≤a <0, ∴-8≤a ≤0. 答案:-8≤a ≤015.解析:①中由x =π6⇒sin x =12,但sin x =12⇒\ x =π6,故①为真命题.②中p ∨q 为真,但p 、q 不全为真命题,则推不出p ∧q 为真,故②为假命题. ③中当m 2=0时不成立,故③为假命题.④中A ∩B =A ⇔A ⊆B ,故④为真命题.故答案为①④. 答案:①④16.解析:命题①中,函数的定义域是(-∞,3),故命题①不正确;命题②中,若已知函数是偶函数,则必有a =-5,b =5,即函数f (x )=x 2+5,x ∈[-5,5],其最小值为5,命题②正确;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命题③正确;命题④中,1a +1b =14(a+b )·⎝ ⎛⎭⎪⎫1a +1b =14⎝ ⎛⎭⎪⎫2+b a +a b ≥14⎝⎛⎭⎪⎫2+2b a ·a b =1(当且仅当a =b =2时,等号成立),命题④正确. 答案: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