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效率分析(垄断市场-东南大学孙会琴)
市场势力的效率分析

3随机模型
7.2.2网络经济下垄断的分配效率分析
垄断权力把福利从 买方转移到卖方手 中。根据帕累托标 准,这种福利的重 新分配不属于社会 福利损失。但另一 方面,因为垄断者 通过索取高价来占 有消费者剩余,垄 断还会减少社会福 利,除非需求是完 全没有弹性的。
P
Pm
MC
P*
DL
MR
D
0
Qm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Q*
Q
图7-2 哈勃格三角的福利损失
7.2.2网络经济下垄断的分配效率分析
1独立市场静态模型——垄断者没有限产提价的动机
需求曲线方程式
P(Q, Qe ) a bQ (Qe,) Qe,Q∈[1,N] 且Q ≤ Qe
生产者利润函数
P(Q,Qe )Q C(Q) aQ bQ2 Q(Qe ) C(Q),Qe,Q [1, N]且Q Qe
本章结构
本章结构
7.1 市场失灵 7.2 市场势力的效率分析 7.3 数字产品的公共性问题 7.4 网络经济中的信息不完全 7.5 数字鸿沟
7.2市场势力的效率分析
❖ 经济效率有三种形式
要最大化动态效率,产业必须实现创新与增长 动态效率 的最大化
要最大化分配效率,产品必须以接近于成本的 分配效率 价格销售
P
D(Q1)
D(N)
PN
P1
P(Q,Qe) MR(N)
0
Q1
N
图7-3 独立市场垄断者定价
7.2.2网络经济下垄断的分配效率分析
2垄断者缺乏限产提价的能力
它的目的不能只是短期的利润最大化,如果不能 获得市场,它将无法生存。
市场垄断与经济效率

市场垄断与经济效率市场垄断是指某个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商或少数几个供应商控制了市场的主导地位,从而能够对产品的价格和产量进行操纵。
在这种情况下,垄断者可以单方面决定产品的价格,而不需要受到市场竞争的制约。
然而,市场垄断对经济效率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探讨市场垄断与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
首先,市场垄断往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
由于垄断企业掌控了市场的主导地位,它们可以通过提高产品的价格来获得超额利润。
这种超额利润不仅会降低消费者的福利,还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垄断者缺乏市场竞争的制约,因此没有动力去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或进行技术创新。
这就意味着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造成了经济效益的损失。
其次,市场垄断会限制市场的进入和创新。
由于垄断企业能够通过控制市场条件来阻止其他企业的进入,这使得新企业很难进入市场。
缺乏竞争意味着缺乏创新的驱动力,垄断者没有必要进行新产品的研发或创新。
这就削弱了市场的活力,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潜力。
此外,市场垄断还会导致消费者选择的限制。
在垄断市场中,消费者往往只能选择提供的唯一产品或品牌,而没有更多的选择。
这不仅会限制消费者的购买力,还会降低产品的多样性和质量。
消费者没有了选择权,也就没有了对产品质量和价格的约束能力,这与市场经济的原则相悖。
然而,有时候市场垄断也可以带来一些积极的经济效果。
例如,在某些自然垄断行业,如果让多个竞争者进入市场,可能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降低。
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授予某个企业垄断地位,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成本的降低。
同时,垄断企业还可以利用其规模经济优势,实现更低的生产成本,从而降低产品的价格。
综上所述,市场垄断对经济效率产生着重要影响。
市场垄断往往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限制了市场的进入和创新,并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市场垄断也可能产生一些积极的经济效果。
因此,我们需要在政策制定中平衡垄断者的权益和消费者的福利,以实现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垄断的无效率

垄断的无效率
Output unit
• CS
p﹡ p
D(q) MC
DWL
• PS
p′
q﹡
q
q
MR
美国政府为何要起诉微软
认为微软从事了违反反垄断法的反竞争商业行为 在事实认定书里,杰克逊法官列举了断定微软公司" 垄断"市场的3条"罪状"∶(1)操作系统独占了巨大 的市场份额;(2)其他企业难以进入该市场;(3) 没有可替代Windows的商业操作系统。
中国的反垄断
概述---中国的反垄断进程 垄断类型 跨国公司垄断 行政垄断
反垄断措施
反垄断效果
中国的反垄断进程
早在一九八0年十月,中国就颁布了《关于开展和保护社会主义竞争的 暂行规定》,首次提出了反垄断概念,特别是反对行政垄断。 此后中国又逐步制定了一些涉及反垄断法律和法规,包括于一九九三年 和一九九七年分别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和《价格法》。 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在还没有出现由自由竞争进入垄断的中国 市场上,垄断一直不是一个受到关注的话题。虽然有行政垄断的存在, 但当时人们关心的更多的是开展竞争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 直到近几年反垄断才可以说是真正进入公众的视野,才开始真正被各方 人士所关注。 前不久,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出台了《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 行规定》,其基本框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 为依据,并于今 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实施。 该法规主要针对价格垄断行为,提出了一系列的界定标准、限制措施和 处罚办法,为反对当前市场上垄断操纵价格提供了更为完备的依据。 目前《反垄断法》的制定进入提速阶段,相关草案已提交人大部门,相 信在不久之后即可出台。 但是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完善的反垄断法规体系,中国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垄断市场的效率与福利分析

垄断市场的效率与福利分析在市场经济中,垄断是一种市场结构,它指的是某个企业或个人在特定产品或服务领域内具有垄断地位,能够通过控制价格和产量来影响市场供求关系。
垄断市场的效率和福利分析一直是经济学家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效率和福利两个方面,对垄断市场进行分析。
一、效率分析垄断市场相对于竞争市场来说,存在一些效率问题。
首先,垄断市场通常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灵。
由于垄断者可以通过控制价格和产量来追求自身利益,他们往往会限制供应量,提高价格,从而使得资源无法得到有效配置。
这种情况下,供需关系无法得到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
其次,垄断市场也可能导致创新活动的减少。
在竞争市场中,企业为了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改进。
然而,在垄断市场中,垄断者可以通过控制价格来保持垄断地位,减少对创新的需求。
这样一来,创新活动的动力减弱,整个经济的技术进步也会受到抑制。
另外,垄断市场还可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垄断者可以通过提高价格获取更高的利润,但这同时也会增加消费者的负担。
由于垄断者的市场支配地位,消费者往往无法通过选择其他替代品或者其他供应商来规避高价格。
这种情况下,消费者的福利将受到损害,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也会下降。
二、福利分析垄断市场的福利分析主要涉及到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变化。
在竞争市场中,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的总和是最大化的,而在垄断市场中,这种最大化可能无法实现。
首先,从生产者剩余的角度来看,垄断者可以通过控制价格来获得更高的利润,因此他们的生产者剩余会增加。
然而,对于其他潜在的生产者来说,由于垄断者的存在,他们无法进入市场,无法享受到同样的利润。
这种情况下,整个市场的生产者剩余可能会减少。
其次,从消费者剩余的角度来看,垄断者通过提高价格来获得更高的利润,这会导致消费者剩余减少。
由于消费者无法选择其他替代品或供应商,他们只能接受高价格,从而减少了他们从购买商品中获得的福利。
综上所述,垄断市场的效率和福利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东南大学完全垄断理论分析

▪ 第二部分: 讲课人 讲课内容
王蕾 价格歧视及福利评价
2020/3/4
3
▪ 最近在网上炒的很热的一个问题是:
中国需不需要制定《反垄断法》 ?
2020/3/4
4
反方
▪ 美国著名产业经济学家施马兰茨的话提醒我们: “反垄断法也可以被用来阻止竞争,在经济与法 律人才匮乏的发展中国家,反垄断法的制定宁晚 毋早。”
2020/3/4
29
▪ 行政垄断带来的低效率是有目共睹的。自然垄断一般出现在
供水、供电、供暖等公用事业领域。自然垄断也会造成一些腐败机 会,例如在出卖特许权的过程中的行贿行为等,但主要都属于行政 腐败。
▪ 政府管制导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资费居高不下,两家 移动通讯公司通讯能力明显闲置。而1984年美国司法部 分拆AT&T,标志美国百年垄断的公共电信事业部门解 体。
▪ 行政垄断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之后,旧体制遗 留下来的问题。目前我国疫苗产品基本上销售和接种的 权利都在疾控中心就是属于行政垄断。
2020/3/4
27
行政垄断特征是
▪ 大多是国有独资或国家绝对控股企业; ▪ 由政府直接经营,在人事、分配、经营等诸方面受制于
政府; ▪ 垄断市场力量来源于行政合法化和法律合法化; ▪ 垄断企业既是纳税人,又向政府上缴利润; ▪ 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一种低效率的市场竞争;
,这种产品没有非常相近的替代品;其他厂
商不能进入该行业,不存在丝毫的竞争因素
。
2020/3/4
10
完全垄断的特点(与完全竞争比较理解)
市场类型
卖方数量 是否有替代品 是否自由进入 信息是否完全
完全垄断
完全竞争
单一卖方 没有竞争者 许多卖方
2011年东南大学946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1年东南大学946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及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资料,经济学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解答。
一、名词解释(5×6=30分)1.挤出效应答: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在IS LM -模型中,若LM 曲线不变,政府支出增加,IS 曲线向右移动,两种市场重新均衡时引起利率的上升和国民收入的增加。
但是,利率的上升会抑制一部分私人投资,降低原有的乘数效应,因此,财政支出增加引起国民收入增加的数量小于不考虑货币市场的均衡(即LM 曲线)或利率不变条件下的国民收入的增加量。
这两种情况下的国民收入增量之差,就是利率上升引起的“挤出效应”。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1)支出乘数的大小;(2)货币需求对产出变动的敏感程度;(3)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4)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即投资利率系数的大小。
在凯恩斯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无限大,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等于零。
因此,政府支出的“挤出效应”为零,财政政策效果极大。
反之,在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货币需求利率系数为零,而投资需求的利率系数极大。
因此,“挤出效应”是完全的。
2.市场势力答:市场势力是指卖方或买方不适当地影响商品价格的能力。
对于卖方来说,市场势力也就是卖方的垄断倾向,是产生市场失灵的一个重要原因。
市场势力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行业垄断、自然垄断、垄断竞争、价格—生产联盟等。
度量一个企业的市场势力的大和小、高与低主要办法有:①需求价格弹性估计法;②勒纳指数估计法;③需求交叉弹性估计法。
3.刀锋原理(刀锋效应)答:刀锋原理即哈罗德的“不稳定原理”,又称“刀刃上的均衡”。
垄断市场的效率分析

垄断市场的效率分析现代经济体系中,市场竞争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市场中也存在着一些市场参与者因为拥有垄断权力而能够控制价格和产量的情况,这就是垄断市场。
与竞争市场相比,垄断市场在效率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将对垄断市场的效率进行分析。
一、垄断市场存在的经济效率问题在垄断市场中,垄断者作为市场的唯一供应者,能够主导价格和产量的决策。
他们通常会设置高昂的价格以获取更高的利润,而不考虑消费者需求和福利。
这样的高价格会导致资源利用的低效率,因为一部分消费者可能不再购买产品或服务,从而限制了总需求。
其次,垄断市场可能存在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
由于垄断者拥有市场垄断权力,他们不必担心竞争对手争夺市场份额。
因此,垄断者可能没有动力进行创新和技术升级,导致生产技术停滞不前并且高成本产能过剩。
这将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下降。
二、尽管垄断市场存在经济效率问题,但在某些情况下,垄断者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高效率。
以下是一些情况:1. 自然垄断:某些行业由于规模经济效应而出现自然垄断现象。
自然垄断是指某一企业在满足市场需求时存在唯一的、最低成本的企业。
在这种情况下,允许垄断者存在可以提高整体效率。
因为市场上出现多个竞争者只会导致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
2. 创新垄断:一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独家专利保护形成了垄断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垄断者可以通过定价权获取高额利润,但这种利润也可以作为激励机制来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
创新垄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经济的效率。
然而,垄断市场中的这些例外情况是有限的。
在大多数情况下,垄断市场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是负面的。
因此,政府需要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来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促进市场效率。
三、政府应对垄断市场的措施政府应通过法规和监管机构来控制垄断者的行为,确保垄断者不滥用其权力。
以下是一些政府应对垄断市场的措施:1. 反垄断法规:政府可以制定反垄断法规来防止垄断者的滥用行为,保护市场竞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垄断和行政性垄断的绩效评价

“ 市场结构——市场行 为——市 场绩 效” 析范式的 “ 分 第一人” , 他所阐述的“ 经济绩效 和产业集 中度之 问的关 系” 一直 以来就 , 是业界和学界争论和关注 的焦点 。 国外 的许多学者对市场集 中 度与利润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过理论 分析和实证考察 , 大量 的 实证研究 和分析均 表明产业集 中度与 经济绩 效之 间存 在一定 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 根据分析 , 我国的情况也具有相似性( 见表
场上 的支配地 位 , 了可 能具 有某 些特殊 的 因素外 , 除 主要 的还 益 。 ( ) 二 自然垄断导致 的资 源配置低效 率 是与各 自在与其 他企业 激烈 的竞争 过程 中所表现 出 的较 高运 自然 垄断 自身 的特性 容易导致滥用其 垄断能力 , 支配市场 营效率相关 。 虽然不能因此而否定某些小企业 在市场竞争 中也
疑是 明显 和巨大的。 这也正是 由于垄断本身的固有特点所决定 的, 技术创 新所导致 的原有 投入 的更 大产 出 , 其实就 是一种差 异化和差别化 。 技术创新与进步 已经成 为了促进 自然垄 断相竞
争性 的市场发展 变革 的推动力 。从 电信产业 的发展历 程来分 ・ 析, 我们 可以清晰 的看 到这一过程 。随着微 波和卫星技术 的不 断发展 , 他们 的作用 已经成 功地替代 了传统 的电缆 网络 。同时 也为相关 领域 的发 展节 约 了成 本 ,并创 造 出了更大 的经济效
1 4
场发 育程度 还 比较低 ,大 企业 的市场操 纵 和控 制 能力还 比较 弱, 价格垄断机制 尚未形成 。 目前 的实 际状 况来看 , 国的高 从 我
济两类 。 生产 规模 经济又称生产技术性规模经 济 , 它是从设备 、
生产线 、 艺角度提 出来 的 , 工 产生 于生产线 , 即更 大型 、 高效率 集 中度下 产业 的较高 利税率并 不是 是大企 业 串通共谋 ( l — 设备的采用 : 准化 、 el ou 标 专业化生产大 大降低 了产 品单位成本 ; 大 s n 的结果 , i) o 相关的数据和实证并不支 持这一观点 。 因此 , 产业 批 量生产带来原材料和能源 的节约 等等 。 企业规模经济又称经 集 中度与 产业 经济绩效在一定 范围 内的正相 关关系 , 应该是 由 营管理型规模经济 , 它是从经 营 、 管理 的角度提 出来 的, 产生于 下面两方 面因素引起的 。 整个企业范 围 , 即大量 采购和 大量销 售形成 的节约 ; 规模管 大 表 2 产业集 中度与经济绩效 理形 成的节约和高效率 : 大规模经营 的技术优势等等 。 显然 , 由 于规模经济 的存在 , 位产 品的成本 随着产 量 、 单 生产规模 和企 业规模 的提商而降低 , 也使得 生产效率有效提 高了。在 自然垄 断行 业 中, 大多 数都存在 明显 的规模 经济 , 因此 也就会带来 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垄断厂商的收益比较:
价格
P1
R1 R0 R
P2
R
P3
P4
R0
D
0
Q1 Q2
Q3 Q4 产量
第一种情况:垄断厂商采取单一价格时
根据MC=MR的原则,定价为P4,市场需求量为 Q4。 总收益R0=P4*Q4。
第总二收种益情R况1 := 垄0Q断4 P厂(q商)d采q 取完全价格歧视
R
总收益增加
▪ 三级价格歧视:消费者的特征是可以观察到的, 企业根据观察到的特性对消费者进行分类
▪ 如:飞机票 头等舱经济舱的价格不同-二级 往返的飞机票价不同_三级
关于三级价格歧视的产量决定
以下从两个市场的角度,讨论实行三级价 格歧视的垄断厂商的市场行为:
假设两个市场具有不同的需求弹性,需求 曲线分别为D1、D2,作为追求经济利润最 大化的市场经济体,垄断厂商必须决定:
Q4 0
P(q)dq
P4
Q4
2、二级价格歧视
(Secon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又称为非线性价格歧视。指生产者向购买者 收取的价格取决于消费者的自我选择。 其一个显著的特点是消费者通过自己的选择 来支付不同的价格。
二级价格歧视形式
1、区时定价 这是利用人们的需求弹性随时间变化的原理进 行的价格歧视。 在服务业特别是旅游业中最常见。例如,旅游 旺季时,飞机票、景点门票和旅馆的住宿费都会 不同程度的上涨,而旅游淡季又会下调。
在现实生活中,完全的一级价格歧视几 乎是不可能的,向每一个顾客都索取不同的 价格通常是不现实的,除非只有很少的几个 顾客;另外,厂商通常都不知道顾客所愿意 支付的价格具体数目。
但厂商总有办法通过一些诸如调查表之类的 方法来掌握顾客的偏好,收入和需求的迫切 程度,从而对顾客进行区分。
比如,私人侦探可能会根据自己对顾客的直 觉判断来决定对该顾客的收费。
价格歧视的类型
根据价格歧视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一级价 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和三级价格歧视
1、一级价格歧视
(First-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又称为完全的价格歧视。假如垄断厂商知道 每一个消费者为了能够买进每一单位产品所愿 意付出的最高价格,并据此确定每一单位产品 的销售价格,就表示垄断厂商实行着一级价格 歧视。
垄断效率分析
主要内容:三种价格歧视 垄断的效率分析(重点)
价格歧视
(Price Discrimination) 也叫差别定价,实施价格歧视是垄断者增加其 收益的战略策略
价格歧视的概念
定义一:价格歧视指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对同 一种产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价格;
注意:但是如果消费者之间的价格差别恰好反 映了供应这些消费者的成本差别,这时就认为不 存在价格歧视。
D2 MR2 Q2
:当垄断厂商可以有效的分隔市场时, 他将会在需求弹性较大的市场制定较低的价格, 而在需求弹性较小的市场制定较高的价格。
价格歧视的意义:
价格歧视虽然是垄断厂商追求更多利润的战 略策略,但是,由于价格歧视的存在使生产者能 得到规模经济利益,在满足了付高价的消费者的消 费之后,可以降价再满足一部分只能出低价的消费 者的消费需求,不同消费者可以支付不同的价格, 从而增加市场上的交易量。
这是最常见的二级价格歧视,厂商根据消费者的 购买量的不同区别定价。
这就是所谓的“量大优惠”在批发市场和零售市 场都很常见。
垄断厂商的收益比较
价格
P1
B
P2
C
P3
A
R1 A B C
D
R0 A
Q1
Q2
Q3
产量
第一种情况:垄断厂商采取单一价格时
定价为P3,市场需求量为Q3。 总收益R0=P3*Q3。
1、生产的总产量; MR=MC
2、两个市场上产量如何分配 (MR1=MR2 ?)
MR1=MR2=MR=MC 3、每个市场上定什么价格;MR=P(11/Ed)
图解(将两个市场上的边际收益曲线横向相加,即取各
个市场上边际收益相等的点,将其产品相加,得到MR)
市场A
市场B
市场A+B
P1 P2
D1 MR1 Q1
第二种情况:垄断厂商采取二级价格歧视,
当消费者购买Q1数量的产品时,价格为 P1,购买数量上升到 Q2时,对增加消费的部分(Q2-Q1)的商品价格定为P2, 而当购买数量上升到Q3时,厂商对(Q3-Q2)数量的商 品,索取价格为P3。
总收益
R1 P1 Q1 P2 (Q2 Q1) P3 (Q3 Q2 )
2、优惠券
优惠券两种形式:一是表明优惠率的优惠券,又 称“折扣券”。二是表明抵消金额的优惠券。
优惠券设计的原理是不同层次的消费者的时间价 值和消费观念不同。通过运用消费券厂商成功地 将顾客区分开来,从而实行价格歧视。
直接降价是对所有消费者,优惠券针对一部分消 费者,因而是一种价格歧视。
3、根据消费者购买数量的不同定价
重点:垄断厂商的效率分析
配置效率 生产效率 动态效率
分析的前提不同,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
总收益增加 R (P1 P3)Q1 (P2 P3) (Q2 Q1)
即图中的阴影部分A+B。
3、三级价格歧视
(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又称为信号选择,垄断厂商根据消费者的可观 察到的不同特性,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在不 同群体间收取不同的价格,而在相同的群体内部 的不同个体收取相同的价格。这些特性包括消费 者的就业岗位,居住地域,年龄等。
儿重票价,年龄在12岁以下的儿童有资格得 到特殊票价。有一段时期是成人机票价格的1/ 2,近来经常是成人票价格的2/3。因为航空成 本的差异在成人和儿童间是不存在的,所以航空 公司对不同年龄的成人和儿童收取不同的价格, 这就是三级价格歧视
二级价格歧视与三级价格歧视的区别
▪ 二级价格歧视:消费者自我选择或者企业诱导消 费者进行选择
定义二:对销售给不同购买者的同一种产品在 成本不同时索取相同的价格。
价格歧视的条件
市场力量: 这是垄断厂商能价格歧视,而完全竞争厂商不能 的原因
不存在转售 (1)市场自身不完善:运输成本、交易成本、信息 不对称、国家间贸易壁垒等; (2)各个市场的需求弹性不相同; (3)不同的市场必须能够严格分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