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的思考

合集下载

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研究

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研究

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深化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促进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全球各国政府广泛关注的问题。

税收政策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市场主体通过经济手段参与节能减排,从而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因此,在税收政策的设计和制定中,如何科学合理地结合实际情况,鼓励企业和个人积极参与节能减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一、税收政策在节能减排中的作用在促进节能减排的过程中,税收政策主要发挥以下两个作用:1.激励机制。

通过对能源消耗和排放量实施差别化的税收政策,可以引导企业和个人参与节能减排。

根据能源消耗和排放量的大小,对其进行按照比例增加的税收,即所谓的能源税、烟气排放税、固废排放税等。

2.财政调节。

通过税收政策对环保行业提供税收减免或者其他形式的扶持,可以有效的调节国家财政与环保事业之间的关系。

此外,节能减排相关的税收政策还可以通过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节能减排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治理空气污染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目的。

二、税收政策在实践中的运用在实践过程中,税收政策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节能减排领域,如:1.加强能源税的调控。

针对能源税在我国较为松散的现实情况,应该通过逐步建立能源税制、完善税率机制等方式,逐步提高税收负担来鼓励企业和个人更加积极的参与促进节能减排行动。

2.建立绿色税收体系。

目前,我国启动了绿色税收改革试点,试点地区探索了油气开采资源税改革、城市燃煤锅炉锅炉改造及排放压减税收扶持、工业固废环保税费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

在日后的政策制定中,应该更多关注绿色税收的影响和意义。

3.对环保企业实施税收减免。

针对环保领域中需要较高成本的节能减排项目,政府应当适当利用税收政策推动市场发展,并对企业实施一定的税收减免或其他激励措施。

三、税收政策在落实中的问题和建议在实践过程中,税收政策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当及时进行完善和改进,如:1.能源税政策力度不够。

针对一些大能耗、大污染的行业,如石油化工、钢铁等,能源税的征收标准和税率仍然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并没有发挥很好的调节作用。

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建议

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建议

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建议背景随着全球气温的升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重要的议题。

我国也在加快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步伐。

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推动企业和个人节能减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税收政策作为政府调控经济的有力工具,能有效激励企业和个人的节能减排行为。

因此,如何设计能够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至关重要。

现状分析在当前我国的税收政策中,也有一些鼓励节能减排的政策,如减免环保税、资源税等。

但是,这些措施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 措施不够充分虽然在税收政策上已经采取了一些鼓励节能减排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还不够充分,不能够有效地激励企业和个人实施节能减排。

2. 针对性不强目前的税收政策针对的对象比较广泛,没有明显的针对性。

需要更好地区分不同的对象,对不同的对象制定相应的政策。

3. 缺乏惩罚措施在鼓励节能减排的政策中,缺乏相应的惩罚措施,这也使得企业和个人在执行节能减排政策时没有明显的压力和约束力。

建议方案鉴于上述问题,可以对现行的税收政策进行优化和完善,其中具体措施如下:1. 完善税收激励机制为了更好地鼓励企业和个人的节能减排行为,应该完善税收激励机制,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针对不同的对象,可以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

比如对于高耗能企业,应该加大税收惩罚力度,提高资源税、环保税等相关税收,以此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2. 加强培训和推广政府应该加强对于环保和节能理念的宣传,增加环保和节能意识。

同时加强对于节能技术和环保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并为企业提供相应的培训课程。

3. 引入惩罚机制为了减少不守规矩企业的行为,政府应该引入相应的惩罚措施。

比如,对于不按规定报告企业的环境数据或者不符合国家环保要求的企业,应该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

针对性的税收惩罚将会是相应的举措。

结语目前,我国在鼓励节能减排领域的措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不断完善和优化。

建议完善税收激励机制,加强培训和推广,同时引入相应的惩罚机制。

这些措施的实施,一定能够有效地激励企业和个人实施节能减排,为环保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制定和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思考和研究

制定和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思考和研究

制定和完善促进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思考和研究摘要:本文针对节能减排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了我国现行有关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不足,介绍了国外鼓励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体系及相关税种,以此为基础,探讨了构建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并提出了相关促进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具体措施,对制定和完善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税收政策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税收优惠;环保税1引言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十一五”期间单位GDP 能耗降低20 %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的指标。

为实现该目标,应以节能减排作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并充分发挥有助于节能减排的管理体系、文化传统和社会行为等社会资源的作用。

这不仅是调整经济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突破口[1][2]。

同时,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经济的高增长必然伴随着环境的高投入。

当治理生态环境污染的投资占GDP的比例达到1%~1.5%时,可以控制生态环境污染恶化的趋势;当该比例达到2%~3%时,环境质量将有所改善。

目前我国治理环境污染的投资占GDP的比例大约为1.4%,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说, 税收政策可以起到事前、事中的预防作用。

而且,采取税收手段控制污染、改善环境, 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行之有效的做法。

为此,本文针对目前我国相关税收政策尚不完善的状况,对我国现行有关税收节能减排政策进行了基本分析,借鉴国外的有关税收制度,探讨和研究了我国新形势下的促进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制定和完善。

2我国现行有关节能减排税收政策基本分析目前,我国已出台了30余项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税收政策。

上述税收政策的实施,对促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3]。

但是,从这些年的执行情况看,现行税收政策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包括:2.1鼓励节能减排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过于零散,且形式单一。

中国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的思考

中国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的思考

中国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的思考
孙哲
【期刊名称】《辽宁科技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1(034)004
【摘要】税收政策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具有难以替代的作用.目前,中国的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税收政策方面仍然存在着不足.在分析当前中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基础上,挖掘中国节能减排难题的根源,并以此为突破口,从宏观角度提出调整中国节能减排财税政策的建议:建立绿色财政收入核算体系,解决企业收益与成本计算不对等问题,缓解人口压力,改善生活方式等.
【总页数】4页(P424-427)
【作者】孙哲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辽宁大连11602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12.42
【相关文献】
1.中国的节能减排困境和财税政策选择 [J], 周波
2.中国的节能减排困难困境和财税政策选择 [J], 张龄鹤
3.中国低碳经济之路——四万亿投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思考 [J], 曾俊聪;肖可;陈畅
4.中国低碳经济之路——四万亿投资背景下发展低碳经济的财税政策思考 [J], 曾
俊聪;肖可;陈畅
5.促进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思考 [J], 李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分析

我国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分析

我国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分析本文以列举数据的方式说明了我国在能源使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由此引申出我国在节能减排税收政策上存在的缺陷,并举例解释某些税收政策为何不完善。

为了发挥税收的调控作用,通过搜集国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希望完善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

标签:能源;污染;发展;政策能源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物质。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以石油、煤、天然气为主的化石能源产量一直走高,开采和消耗数量过快,据相关专家估测,人类未来50年就将面临能源枯竭的威胁。

化石能源的使用会新增大量二氧化碳,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大,而二氧化碳作为一种温室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特点,加重温室效应。

一、节能减排的意义(一)充分认识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对于调整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维护中华民族长远利益具有非常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也是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战略决策。

为了维护生态的平衡,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世界各国纷纷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出台相关政策来应对能源的消耗过快问题,尤其在税收政策上大力整改,并取得显著成效。

(二)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势节能减排是指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其涵盖了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前,节能减排的形势十分严峻。

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加强节能减排的决定,全国加强了节能减排工作,特别是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

与此同时,节能减排各方面工作仍存在认识不深刻、政策不完善、责任不明确、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种问题不得到解决,不仅无法完成节能减排的目标,而且还会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严重污染我国生态环境,使百姓生存环境日益恶化。

二、节能减排的现状(一)能源消耗量过大过快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增长,现今,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但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必然带来能源的高量消耗。

企业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思考[优秀范文五篇]

企业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思考[优秀范文五篇]

企业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思考[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企业节能减排税收政策思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快速增长,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瓶颈”,“*”规划明确提出在此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指标,党的*报告对节能减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过程中,税收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建立健全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体系值得思考和研究。

一、发达国家和港澳地区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一)开征“燃油税”。

德国在1999年采取“燃油税”附加的方式,收取“生态税”。

通过征收生态税,使化石燃料对气候和环境所造成的危害的治理成本内部化,即治理费用纳入消费者购买化石燃料产品的价格中。

(二)开征“水污染税”。

在水污染治理上,由于废水排放、废物抛弃等都会引起水污染,因而许多西方国家对废水排放征收“水污染税”。

如荷兰,就是根据污水排放数量和污染程度不同而征税。

(三)开征“垃圾税”。

英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征“垃圾税”。

垃圾箱内设定的装置会将每户家庭扔出的垃圾自动称重,然后家庭根据“扔多少付多少税”来缴纳税款。

(四)开征“塑料袋税”。

为减少污染,增强环保意识,香港征收塑料袋税。

该税针对超级市场、便利店、个人健康和美容产品零售店派发的手提塑料袋,按每个塑料袋0.5元港币征收。

除香港外,爱尔兰、意大利等国均征收塑料袋税。

(五)开征其他的环境税。

瑞典和英国对非可再生能源均征税,如电力税、汽车税等。

1991年瑞典成为世界首批开征二氧化碳税的国家。

(六)税收减免。

美国、加拿大、丹麦等,在直接税收体系中使用激励手段,如加速折旧、提高豁免或资金补贴。

这类条款应用的范围主要包括使用减少污染排放的技术设备、水资源循环再利用设备等。

同时,对可再生能源提供税收优惠。

如希腊对可再生能源项目和产品实行免税,葡萄牙、比利时、爱尔兰对个人投资可再生能源项目免征个人所得税等。

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研究

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研究

促进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研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国际社会对节能减排问题的关注度也逐步提升,各国政府也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而其中一个有效的手段就是通过税收政策来促进节能减排。

本文将就此进行深入探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来论述税收政策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一、节能减排的背景和必要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节能减排的背景和必要性。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量不断增加,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却相对较慢,加上能源的使用和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会导致气候变化加剧,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为了保护地球环境和人类生存,各国政府纷纷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政策,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并推进可持续发展。

而其中一项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税收政策来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和效率。

二、税收政策原理及其作用税收政策是指通过税收的设置、调整和运用来实现经济社会政策目标的一种措施。

在节能减排方面,税收政策可以表现为两种形式,一种是对环保产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包括减免税费、税收补偿、税收抵扣等;另一种是对环境污染者征收相应的环境污染税,从而引导企业和个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其中,对环保产业给予税收优惠的目的在于降低环保产业的生产和销售成本,鼓励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投入研发,提高环保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力;对环境污染者征收环境污染税的目的在于给予企业和个人直接的经济激励,促使其主动降低污染排放。

税收政策在促进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1、提高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效率。

通过税收的调节,可以引导企业和个人建立节能减排意识和行动,从而加强对节能减排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政策实际效果。

政府也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促进新能源技术的研发和推广,使之成为经济发展重点和竞争优势。

2、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税收政策可以激发企业和个人的节能减排意愿和行动,引导其减少能源的消耗和污染的排放。

完善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探讨

完善我国节能减排税收政策的探讨
( 2 ) 能 源 结 构 不 合 理
我 国能源生产结 构和能源消费结 构存 在不合理 的地方 ,煤炭资 源开 发 、生产 和消费的强度 偏高 ,不利 于能源资源的合 理永 续利用和可 持续 发 展 。 因 此我 国需 要 进 行节 能 减排 。 ( 3 ) 对 外 贸易 “ 生 态 逆 差 ” 不 断 扩 大 在国际贸易中 ,被誉 为 “ 世 界_ 丁厂 ” 的我 国 ,背后 却是 决的 资源 消耗和严重的环境污染。在国际市场分工中 ,我国承接 了劳动 密集 高度 的高投入 、高消耗 、高污染 的产业转移 。我国 出口的产 品附加值 较低 , 但是单位贸易额的能源消耗 和排放 均较高 。随着我 国贸易顺差 的增加 , 外 贸 进 出 口造 成 的 “ 生态逆差” 也不断扩大。 2、 我 国 实施 节 能 减排 的 重要 意 义 我 国实施节能减排 的重要意义 ( 1 )有利 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据有关部 门预 测 ,中国的碳 排放 量将 在 2 0 3 0— 2 0 4 0年 达到 峰值 , 但是 由于我 国人 口众 多 ,我 国人均碳排放量 、人均资源量仍 然低于世 界 平均水平 。我 国应该 接世界 节能减排 ,发展低碳经济 浪潮 ,加速转 变经 济发展 方式 ,将我 国由原来 的从依靠能 源消耗 ,资源大 量投人 的粗 放型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依靠 高新科学技术 ,一拉效率提 高的轨道上来 。使 经济饥 饿哦股随着经济规模 的扩大 ,生产和发展高附加值 ,高技术 含量 的产 品和设 备。这种转变是人类社会 发展的必然规律 。 ( 2 )有 利 于 实 现 和谐 社 会 目标 面 对 当 前 世 界 发 展 的 形 势 ,我 国 采 取 节 能 减 排 的 措 施 ,直 接 决 定 着 我国社会和人 民发展的质量 ,体现着我国实现和谐社会发展 的 目标 ,这 既关 系到了中 国未来发展的空间和世界竞争力 ,更关系着 中国人民和世 界人民的福祉 。因此 ,中国需要通过节能减排这一长期手段 ,致力予不 断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 。 ( 3 )有利 于增强我 国的国际竞争力 现 在 各 国都 十 分 关 注 经 济 社 会 与 能 源 资 源 和 环 境 的协 调 发 展 , 以后 我 国要想不断提高 国家竞 争力 ,就必须 注重 经济 发展 与环 境 的协调发 展 。只 有 这 样 我 国才 能 不 被 能 源 资 源 消 耗 大 ,资 源 浪 费 严 重 所 制 约 。 只 有提高企业节能减排 的水平 和能力 ,生产 附加值高 ,污染少 ,科技含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 动模式 , 种高耗 能 的经 济增 长模式 决定 了节 能减排 工作 任 重道 远 。 这
1 节 能减 排 税 收政 策 及 不足
1 1 概 况 .
自“ 十五 ” 的税 收 政策 , 税 种 上 主要 体 现在 在 企 业所 得税 、 增值 税及 消费 税方 面 f 。。
( )消 费税 3
( )其他 4
除对定 点企 业 生产 销售 的变性 燃 料 乙醇 免 征 消费 税 政 策 外 , 调 整 了汽 车 消 费税 还
A ug 2 1 ., O1
中 国 节 能 减 排 财 税 政 策 的 思 考
孙 哲

( 东北 财 经 大 学 财政 税 务学 院 , 宁 大 连 1 6 2 ) 辽 1 0 5
摘 要 : 税收政 策在 促进节 能减排 方 面具有难 以替代 的作用 。目前 , 中国的节能减排 工作取得 了阶段性成
点 [ 。节 能减 排成 为制 定和 执行经 济政 策 的题 中之义 。作 为 国 家 的宏 观 经 济调 控 工 具 , 收在 促进 节 1 ] 税 能 减排 、 可持续 发 展问 题上具 有 不可替 代 的作 用 , 国务 院 出台 的《 能减排 综合 性工作 方 案 》 税 收政策 节 将
果 , 在 税 收 政 策 方 面仍 然存 在 着不 足 。在 分 析 当前 中 国 节 能 减排 税 收 政 策 的 基 础 上 , 掘 中 国 节 能 减排 难 但 挖
题 的 根 源 , 以此 为 突破 口 , 宏 观 角 度 提 出调 整 中 国 节 能 减排 财 税 政 策 的 建 议 : 立 绿 色财 政 收 入 核 算 体 并 从 建 系, 决 企 业 收 益 与 成 本 计 算 不 对 等 问题 , 解人 口压 力 , 善 生 活 方 式等 。 解 缓 改
第3 4卷 第 4期
21 0 1年 8月
辽 宁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 u n l fUnv r i fS in ea d Te h oo y L a n n o r a i est o ce c n c n lg io ig o y
Vo. 4 NO 4 13 .
( )企业 所得税 1 新 《 业所 得税 法 》 企 中规定 , 对从 事环 境保 护 、 节能 节水项 目和 购置 相应 设 备 的
企 业可 以免 征或减 征所 得税 ; 在《 源综 合利用 目录 》 的资 源为 主 要原 料 生 产 的产 品所 得 可 以减 少 对 资 内
计 算 收入 ; 清洁 发展 机制 基金 取得 的诸如 赠款 收入 、 对 利息 收入 等相 关 收入免 征企 业所 得税 。
源综 合利 用 自产 货物 和污 水处理 劳务实 行免 征 、 全额 或 部分 增 值 税 即征 即退 、 征后 退 的税 收 政策 ; 先 对 销售 再生 资源 回收与利 用 产品 的增值 税 进项税 额 按 比例 退 回纳 税 人 的税 收 政 策 ; 以农 林 剩 余 物 为 原 对
料 的综合 利用 产 品增值 税 即征 即退 的税 收政 策 。
关 键词 : 节能减排 ; 源; 根 财税政策
中图分 类号 :824 文献标 识码 : 文章编 号 :6414 (0 10~44 4 F 1. 2 A 17 0821)4 2— 0 0
节 能减 排是 中 国经济持 续健 康发展 不 可忽视 的 问题 。“ 十二 五 ” 规划 纲要 将节 约能 源和保 护环境 作 为基本 国策 , 明确 指 出 , 要将 建设 资源 节约 型 、 境友好 型 社会 作 为 加 快经 济 发展 方 式 转变 的重 要着 力 环
税 改革 、 调整 进 出 口退税 政策 等一 系 列 税 收优 惠政 策 , 通 过价 格 政 策 、 并 金融 财 政 政 策 助力 节 能减 排 。
“ 一五 ” 间的节 能减排 工作 取得 了阶段性 的成果 : 国单 位 国 内生产 总 值能 耗 预计 下 降 了 1 . 6 , 十 期 全 9 O 全 国化学 需 氧量排 放量 和 二 氧 化 硫 排放 量 分 别 下 降 1 . 5 、 4 2 % , 本 完 成 或超 额 完成 了“ 一 2 4 1 . 9 基 十 五” 规划 纲 要 确 定 的单 位 G DP能 耗 降 低 2 的节 能 目标 和 主要 污 染 物 排放 总量 减 少 1 的减 排 目 0 O
标 。
但是 , 清醒 地认 识 到 , 能减 排 工 作 参 照 “ 2 2 应 节 到 0 0年 中 国单 位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二 氧 化 碳 排 放 比 20 0 5年下 降 4 ~4 ”2的约束 性指 标 尚有 一定 距离 。中 国的经 济增长 仍依 赖 以重工业 为 主的投 资 O 5 l
( )增值税 2
收 稿 日期 : 0 10 — 1 2 1 — 62 。
增值税 方 面 的节 能减 排 政 策伴 随 着增 值 税 改 革逐 步推 开 。 主要 体 现 : 对 销售 资 在
作者简介 : 哲(93 )女, 孙 1 8 一 , 北京 人 。
第4 期
孙哲 : 中国节 能减排 财税 政 策 的思考
作 为有效 促进 节能 减排 的重要 手 段之一 。因此 , 随着 节能 减排 工 作 的 推进 , 续 、 入 地研 究 税 收制 度 持 深
与 政策 以促进 其预 期 目标 的实现 是 十分 必要 的 。
“ 十一五 ” 以来 , 中国安排 预算 内投 资和财 政 节 能减 排 专 项 资 金共 22 2亿 元 , 台 了《 能 减排 综 3 出 节 合 性工 作方 案 》制 定 了包括 企业 所得税 减免 和抵 免优 惠 、 值税 减 免 、 车 消费 税 和 购置 税 调 整 、 , 增 汽 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