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为什么要把和平奖的获得者单独列出来?
把和平奖的获得者单独列出来,体现了诺贝 尔奖对和平事业的重视。
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01
首届诺贝尔 奖的获得者 及所获奖项
02
诺贝尔奖的 颁奖机构、 时间和地点
03
诺贝尔 奖的资 金来源
04
资金管理权 和评议权是 分离的
硏读课文,明确消息的详略安 排
背景 资金来源
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分离
当听到这儿的时候,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将下 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我敬佩诺贝尔 对科学事业的痴迷 ,
更敬佩他__无__私__奉__献___的精神。
课堂小结
首届诺贝 尔奖颁发
导语 诺贝尔奖的颁发者和颁发机构、 总括全文 颁发时间、颁发奖项
主体 所获奖者的国籍、姓名、 所获奖项、所作贡献
准确翔实
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分别是 谁?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 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 奖项和所做的贡献呢?
德国的伦琴,荷兰的范托夫,
徳国的贝林,法国的普吕多姆, 瑞士的迪南,法国的帕西。
一一列举,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是表现新闻事实的真实;最主要的原 因是“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 主要成就”是本消息的重点,所以要不厌其烦 一一列举
揣摩下列画线字词的含义。
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 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或找到的 事物或规律。 ✓ 而X线波长是介于紫外线和Y射线之间的一种电磁辐射, 它是本来就存在的。
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 有成就。
读准字音,记准字形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课件(共24页)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学课件(共24页)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谢谢聆听!
课前知识
新闻知识
新闻:又称消息,是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 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广义
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 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 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
狭义
专指消息,即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及时迅速地向公众告知新近 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
地点
人物
起因
1901年12月 10日
瑞典的“斯 德哥尔摩”
瑞典国王 和挪威诺 贝尔基金 会
首次颁发 诺贝尔奖
电头,交代了新闻报道的报社名称和准确时间,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及时性的特点。
• 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 说明是
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
• 5、本文结尾部分是补叙,这样写法有什么好处? 语段交代了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 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 内容的真实性。
主题概述
• 文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首届诺贝尔 奖的评定和颁发情况,同时赞美了 诺贝尔为人类做出的卓越无私的贡 献。
• 3、结合第②段的部分词语,赏析消息语言的准确性。 介绍伦琴和范托夫的科学成就时,用“发现”一词,准确地说明两位科学家是 在发现新事物、新规律方面作出贡献;评价贝林和吕多姆时,说他们“卓有成 就”“颇有建树”,用词恰当且有分寸。
• 4、第③段作者交代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语段明确了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颁奖地点,便于读者进一步了解 这一奖项。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7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7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分析讨论
精读课文 品味第二部分
简要说说句中短语“卓有成就” “颇有建树”的作用。
“卓有成就”的意思是成绩、效果显著,这里高度评价了贝林在血清 疗法的研究方面所做出的贡献;“颇有建树”的意思是很有功绩,这 里很有分寸地评价了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获得的成就。这两个词 语准确地报道了获奖者的情况,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客观性与严谨性。

4
诺贝尔奖
• 1895年,诺贝尔立嘱将其遗产的大部分(约920万 美元)作为基金,将每年所得利息分为5份,设立 诺贝尔奖,分为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 奖、文学奖及和平奖5种奖金(1969年瑞典银行增 设经济学奖),授予世界各国在这些领域对人类作 出重大贡献的人。为了纪念诺贝尔做出的贡献,人 造元素锘以诺贝尔命名。
自主探究
简要说说主体部分的内容有哪些?
主体部分是文章的2-3段。第2段一一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 获奖项和所做贡献,条理清晰,简明扼要;消息事实准确且翔实。第 3段叙述了颁奖机构、拨款来源、授奖的时间和地点,交代了诺贝尔 奖的基本情况,让人们明白诺贝尔奖颁发机构的组成。
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简要说说背景部分的内容有哪些?
自主探究
初读课文
初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标题告诉了我们哪些内容? 标题清晰简洁地交代了消息的主要内容,并强调了首次颁发,暗示了本 则消息叙述的角度和下文需要详写的内容。
初读课文
自主探究 朗读课文,找出消息的导语部分。
文章开头一段是导语。(导语是指一篇消息的第1段或第1句话。它用 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鲜明地揭示消 息的主题思想。)本段有2句话组成,第1句交代了人物、时间和事情 的结果。第2句交代了事情的缘由(诺贝尔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 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这在委婉地告诉人们诺贝尔奖的公平 公正,也正如诺贝尔遗嘱中所说: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 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 就的大小。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18张)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18张)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拓展延伸
问题5:中国有哪些诺贝尔奖获得者?
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2015年10月5日,瑞 典卡洛林斯卡学院将当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另两名外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 和大村聪,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 得的成就。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创制抗疟新药而成为 首位获得诺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 诺贝 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由此实现了中 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走进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着名的化学家、硝化甘 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 尔的部分遗产( 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 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 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 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 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 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LOGO
感谢您的观看!
Life is a journey, not the destination, but the scenery along the should be and the mood at the view.
生字词 遗嘱( zhǔ ) 仲裁( zhòng ) 颁发( bān ) 巨额( é ) 渗透( shèn ) 联盟( méng )
整体感知
I love you more than I've ever loved any woman. And I've waited longer for you than I've waited for any woman.
品味情感
I love you more than I've ever loved any woman. And I've waited longer for you than I've waited for any woman.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22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22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工程师阿尔弗雷德·贝恩哈 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 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
Part1:新课导入 N e w L e s s o n L e a d i n
• 莫言和屠呦呦因为诺贝尔奖可谓是家喻户晓,诺贝尔奖为什么会有 这么大的影响力呢?同学们了解诺贝尔奖吗?
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
Part1:新课导入 N e w L e s s o n L e a d i n
预习检测:注音

遗嘱
nuó
挪威
bān
颁发
shèn
渗透

拨款
é
巨额
zhòng
仲裁
shì
逝世
zhuó
卓 有成就
Part2:精读细思 R e a d a n d T h i n k
• 这篇课文也是一则消息,请同学们根据前面所学,勾画出本则消息 结构的五部分。
Part2:精读细思 R e a d a n d T h i n k
再读课文,思考:
1、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有什么特点?
交代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特点:
开门见山、高度浓缩、简明扼要。
Part2:精读细思 R e a d a n d T h i n k
再读课文,思考:
2、末段交代消息背景,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 的分离。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上好课八上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这篇课文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 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17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探究:有人说,本文是“倒金字塔结构”的典型范文, 请你做简要分析。
本文主要目的既然是报道诺贝尔奖首次颁发,那么获奖者 信息自然是这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导语简介颁发地点、 时间后,获奖者信息应该放在主体部分最优先的位置。
说完谁获奖,按照读者关注的,自然是再写颁奖机构、何 时何地颁奖,这些内容不太重要,但是又不可舍去,所以放在 主体次要部分。最后再交代新闻背景。
挪威(nuó) 仲裁( zhòng) 卓有成就(zhuó)
检查预习
颁发:授予(勋章、奖状、证书等)。 建树:建立的功绩。 仲裁:争执双方同意的第三者对争执事项做出决定,
如国际仲裁、海事仲裁、劳动仲裁等。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初读课文 划分层次
(1)导语。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
首次颁发诺贝尔奖,交代颁奖机构、 时间、办法及颁发对象等。
找出消息的导语部分,简要说说导语交代了哪些 内容。
导语为课文第1段,概括了主要内容——首次 颁发诺贝尔奖,交代了颁奖的时间、颁发者和 颁奖机构以及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
找出消息的主体部分,简要说说主体部分的
内容有哪些。
主体部分——第2、3段。 内容有——①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得奖项;
②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地点; ③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 评奖权的分离。
B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漫步花丛中,
听见了大自然的鸟语花香。B.通过学习《散步》这篇 文章,同学们明白了父母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C.春 雨具有滋润万物,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要求。D.学校 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 养有着重要作用。
本文结尾部分是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补叙。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共28张ppt)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思考导语交代了哪些内容
颁奖的时间
颁发者
颁奖机构
诺贝尔奖设立的奖项
1
2
3
4
2.速读主体部分,从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是分离的
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
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
03
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
2.课文的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情况
文学常识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
简介
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100多种发明,但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被誉为“炸药大王”。
诺贝尔奖和诺贝尔
新课导入
诺贝尔奖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具挑战性,最具权威性,最具影响力的奖项。它鼓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向,有理想,愿为人类进步做贡献的工作者们向着人类陌生的领域大胆探索研究,开拓创新。
详写Leabharlann 奖机构因为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而无需详写,这样安排详略能更好地突出中心。
略写
时间和地点
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这一段是消息的背景与结语部分。 交代新闻背景——诺贝尔奖设置的缘由及颁奖奖金的来源,有利于了解新闻发生发展的来龙去脉,加深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深化新闻的主题,结束全文。并有介绍知识、丰富内容的作用。
局部探究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中,最后一段具有怎样的作用?
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议权的分离。你觉得作者有什么用意?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课件(统编版)

第2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优质课件(统编版)

0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了解诺贝尔奖,理解作者的观点。(重点)
学习目标
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难点)
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重点)
01
03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第一届
以 诺贝尔名字命名的奖项
授予
标题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也表明了此次颁奖的意义。
诺贝尔(1833~1896年),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积极从事炸药的研究工作,因发明硝化甘油引爆剂,硝化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
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是指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奖项,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平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和文学奖,旨在表彰在物理学、化学、和平、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上“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银行1968年设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用于表彰在经济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于1901年12月10日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
“颇”字用在这里,有很,相当地意思。表明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造诣和成果。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回顾了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全面报道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评议、获奖与颁奖情况,激发人类尊重科学、献身科学的崇高精神。
时间、地点、事件,获奖者具备的条件
简明扼要突出重要信息
叙述谁颁奖、因何获奖
交代诺贝尔奖资金来源
表达敬意 崇尚科学




读准字音
点它开始朗读
挪威( ) 诺贝尔( )颁发( ) 渗透( ) 遗嘱( )仲裁( )
nuó
nuò
bān
shèn
zhǔ
zhònɡ cái
(chuàng)创作 (chuāng)创伤 (yí)遗嘱 (wèi)遗之千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颁发(bān)
挪威(nuó)
遗嘱(zhǔ)
渗透(shèn)
仲裁(zhòng) 卓有成就(zhuó)
Hale Waihona Puke 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要素。
何时: 1901年12月10日; 何地: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何人: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何事: 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导语、主体部分分别讲了哪些内容?
导语: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引用诺贝尔的遗嘱介绍获 奖标准。(采用引述资料的方法介绍颁奖对象应具备的条件,
颁发(bān)
挪威(nuó)
遗嘱(zhǔ)
渗透(shèn)
仲裁(zhòng) 卓有成就(zhuó)
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要素。
何时: 1901年12月10日; 何地: 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何人: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何事: 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导语、主体部分分别讲了哪些内容?
导语:首届诺贝尔奖颁发和诺贝尔的遗嘱。 主体: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 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审权 等消息背景。
仔细阅读课文第二段作者对获奖者的介绍,哪些词 体现了本文语言的准确性?请具体赏析。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 (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
“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 态到为众人所知状态的过程。而X射线和自然规律本身是 存在的,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1.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
发现是已有的事物、现象从隐藏不为人知的状态 到为众人所知状态的过程。而X射线本身是存在的, 所以此处用发现,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 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 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来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 的主要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 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伯纳 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 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 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 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 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课文最后一段特别说明诺贝尔奖的资金管理权和 评奖权的分离,有何用意?
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能够有效保证诺贝尔奖评奖的公正 性,而公正性是权威性的基础。因这篇消息写的是诺贝尔奖首次颁 发,特别需要强调其权威性,但如果明确写出,需要大量文字(比 如介绍评奖者的专业水准和道德操守),这并非消息所能承担。因 此,作者巧妙地用新闻背景来表现诺贝尔奖的公正与权威,既客观, 又简洁。
既准确,又具有权威性。)
主体: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 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审权 等消息背景。
你觉得读者对于一篇报道颁奖的消息,最想知道的信息是什么?
获奖的是谁?他们获得了哪些奖项?
课文将读者最关心的内容放在第二段,然后介绍和此 次颁奖直接相关的颁发机构、时间和地点,最后介绍相关 背景,主体部分内容的重要性依次减弱,这种消息结构叫 倒金字塔结构。
倒金字塔结构
是按照新闻价值的大小,即新闻事实的重
要程度、新鲜程度,以及读者感兴趣的程度
等,依次将新闻事实写出的一种结构形式。
由于这种结构格局前边重、后边轻,上头大、
下头小,所以称之为“倒金字塔”。
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 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 事实的详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 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 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 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 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 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硝 化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伯纳 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 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 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 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 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
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 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 事实的详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 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获奖者信息是这则消息最主要的内容,写完“谁获奖”, 接下来自然要介绍“谁颁奖”“何时何地颁奖”,这些信息 在重要性上不如获奖者信息,但又是报道颁奖活动(特别是 首届颁奖)的新闻所不可或缺的。最后交代新闻背景,介绍 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和资金管理权与评奖权的分离,可以显 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整个消息事实准确,报道全面, 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倒金字塔结构)
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 颇有建树。
“颇”字用在这里,有很,相当地意思。表明 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造诣和成果。
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 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 事实的详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 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2.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 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 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 肯定。
3.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 颇有建树。
“颇”字用在这里,有很,相当的意思。表明 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的造诣和成果。
阅读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 颁授仪式将隆重举行》,和课文进行对比阅读,说说你更 喜欢哪一篇,为什么?
2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来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 的主要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