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冶铜绿山矿区矿产资源及其综合开发利用_祁春节 (1)
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裂隙成因研究

DOI编码:10〃3969/j〃I SSN〃2095-4662〃2014〃01〃003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裂隙成因研究刘佑荣1陈中行2胡斌 1 胡修文1(1 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2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武汉430077)[摘要]受周边大规模不规范采矿影响,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自2006年下半年以来发生了大范围的地面开裂,严重威胁到了遗址的安全。
文章采用现场调查与数值模拟等方法,从采矿及地面开裂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了开裂的分布规律、影响因素及形成机理,指出现代不规范、无序采矿是造成遗址开裂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采矿; 裂隙; 成因[中图分类号]K8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662(2014)01-0007-08Rese ar c h on F or m at i on M ec han is m of F r ac tu r es i nTon glvs han A n cie nt Cop p e r M i n eRu i n s i n D ayeLIU Y ouro ng1 CH EN Z ho ngxing2 HU Bin1 HU Xi uwe n1 ( 1 Facult y of Engineering,C hina Universit y of Geosciences,Wuhan Hubei430074;2 Hubei Pr ovi ncial M useum,Wuhan Hubei430077)[A b s t r a c t]Aff ected by the lar g e-scale and no nstandar d m ini ng ar o und,a l ar g e scale of g r o und cracki ng,w hich seri o usl y threatens the securit y of the ruins,has o ccurr ed since the late2006〃 B ased o n such m et ho ds as f ield i nv esti g ati o n,numer ical si m ulati o n a nd s o o n,the pr esent situati o n o f m ini ng and g r o und cracki ng are f ir stl y i nv esti g ated,and then the distr ibuti o n,i nf luence f act o rs,and fo r m ati o n m echanis m of the g r o und cracki ng are anal yz ed〃 L astl y,the c o nclusi o n has been dra w n that the no nstandard and dis o rderl y m ini ng is the m ain reas o n leadi ng t o the cracki ng o f the ancient c o pper r uins〃A cc o rdi ng l y the c o unter m easur es ha v e been pr opo sed〃[K ey wo r d s]ancient c o pper m ine ruins; m ini ng; f r acture; fo r m ati o n m echanis m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指Ⅶ号矿体( 或称大岩阴山) 上的1—5号古采矿点,是一处从西周①开始并一直延续到东汉的古铜矿遗址。
湖北铜绿山铜铁矿床实习报告

湖北铜绿山铜铁矿床一、地质背景及地质条件铜绿山矿床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大冶市西南3km 处,处于长江中下游铁铜成矿带西部鄂东成矿区铜绿山矿田内。
在大地构造上,本区位于扬子板块和大别造山带之间的下扬子拗陷带鄂东断褶带内,北西侧以NW 向襄樊-广济断裂与大别山造山带相邻,东南侧以NEE 向阳新-常州断裂与扬子板块相隔,东以NNE 向郯庐断裂为界,呈西宽东窄之楔状地质体(马光,2005;谢桂青等,2009)。
二、矿床地质特征1.矿区简介○1地层鄂东成矿区出露的地层从元古界至新生界基本齐全。
其中震旦系至中三叠统出露于下扬子台褶带和江南台隆的边缘;上三叠统至侏罗系分布于一些中生代盆地区;白垩系至新生界分布于江汉断坳及断陷盆地中(舒全安等,1992)。
○2构造鄂东成矿区位于鄂东褶皱束内,该区地质构造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前震旦纪基底形成阶段,发生强烈的褶皱造山运动和岩浆活动;震旦纪-早三叠世盖层阶段,构造运动以多旋回升降运动为特点,形成一套以海相沉积为主的盖层沉积;中三叠世以来的碰撞造山和造山后板内变形阶段(翟裕生等,1992;舒全安等,1992)。
印支运动不仅使古生代以来的海相沉积变为陆相沉积,而且发生强烈的褶皱运动,奠定了本区的基本构造格架。
燕山运动以来,该区发生强烈的断块和岩浆活动,形成一系列构造叠加在早期构造之上,他们彼此复合交织,构成了本区的构造面貌(图2-1),现将该区的区域构造按时间分述如下。
印支期构造该区印支期构造主要为一系列北西西向的复式褶皱和走向断裂,分布广泛。
背斜核部为下古生界,向斜核部多为三叠系,具紧闭倒转特征。
南部由古生界至中三叠统地层组成,北部多由上古生界至中生界地层组成。
印支期形成的断裂多为走向断裂,多与褶皱构造相伴出现,分布于背斜轴部或翼部的岩相转变界面。
这些断裂一部分为燕山期岩浆侵入提供了条件,如鄂城断裂、铁山断裂、金山店断裂等;一部分并为燕山期构造,如保安—陶港断裂(20)(舒全安等,1992)。
大冶市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综合治理与修复项目

大冶市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综合治理与修复项目大冶市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综合治理与修复项目是针对该地区尾矿库的环境问题所进行的一项综合性工程。
本文将从项目背景、治理目标、治理措施和修复成效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项目背景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是一个重要的矿产资源城市。
铜绿山铜铁矿是该地区的主要开采矿山之一,但长期以来,该矿山的尾矿库存在严重的环境问题,给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冶市启动了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综合治理与修复项目。
二、治理目标1. 环境保护:通过治理措施,减少尾矿库对周边水体、土壤和空气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 健康安全:减少尾矿库对周边居民健康的威胁,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3. 可持续发展:通过治理和修复,使尾矿库成为一个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
三、治理措施1. 尾矿库封堵:对尾矿库进行封堵处理,防止尾矿渗漏和溢出,减少对周边水体的污染。
2. 污水处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尾矿库排放的污水进行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3. 废弃物处理:对尾矿库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处置,减少环境负荷。
4. 植被恢复:在尾矿库周边进行植被恢复工作,加强土壤保持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5. 生态修复:采取适当的技术手段和措施,恢复尾矿库周边的生态系统功能。
四、修复成效1. 环境质量改善:通过治理措施的实施,大大减少了尾矿库对周边环境的污染程度。
水体、土壤和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2. 居民健康提升:尾矿库治理后,降低了周边居民接触有害物质的风险,居民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3. 资源利用增加:治理后的尾矿库成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通过合理开发和利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
五、总结大冶市铜绿山铜铁矿尾矿库综合治理与修复项目是一项重要的环境保护工程。
通过治理措施的实施,尾矿库对周边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影响得到了有效控制。
同时,该项目还将尾矿库转化为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铜绿山矿田控矿条件,成矿规律及靶区验证

铜绿山矿田控矿条件,成矿规律及靶区验证铜绿山矿田位于中国江西省,是一个重要的铜矿矿田。
本文将从铜绿山矿田的控矿条件、成矿规律以及靶区验证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铜绿山矿田的控矿条件铜绿山矿田的控矿条件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和构造条件。
首先是地质条件,铜绿山矿田位于江西铜绿山地区,是一个断陷盆地。
该地区主要由变质岩、沉积岩和火山岩构成,其中变质岩是铜矿床的主要产状。
其次是构造条件,铜绿山矿田处于一个复杂的构造体系中,包括断裂、褶皱等构造,这些构造对铜矿的形成和分布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二、铜绿山矿田的成矿规律铜绿山矿田的成矿规律主要包括成矿物质来源、成矿作用过程和成矿时代。
首先是成矿物质来源,铜绿山矿田的铜矿主要来源于地壳中的铜元素,这些铜元素通过岩浆、热液等物质运移作用,最终形成了铜矿床。
其次是成矿作用过程,铜绿山矿田的成矿作用主要经历了岩浆活动、热液作用和地壳变形等过程。
最后是成矿时代,铜绿山矿田的成矿时代主要分布在晚古生代和中新世。
三、铜绿山矿田的靶区验证靶区验证是指通过地质勘探和钻探等手段,验证矿田潜力和确定矿床分布的区域。
在铜绿山矿田的靶区验证中,需要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方法进行研究。
地质方法主要包括地质剖面观测、地质构造分析等,可以帮助确定矿床的空间分布和产状。
地球物理方法主要包括地震勘探、电磁法勘探等,可以探测矿体的物性差异,进一步确定矿床的位置和规模。
地球化学方法主要包括岩石、土壤和水样分析等,可以判断矿体周围的成矿环境和成矿物质来源。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方法,可以对铜绿山矿田进行靶区验证,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铜绿山矿田是一个重要的铜矿矿田,其控矿条件、成矿规律以及靶区验证是深入研究和开发该矿田的关键。
通过对铜绿山矿田的地质条件和构造条件的分析,可以了解矿田的空间分布和产状。
同时,对矿田的成矿规律进行研究,可以揭示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成矿时代。
最后,通过靶区验证的方法,可以确定矿床的位置和规模,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综合找矿方法在鄂东南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中的应用——以铜绿山、鸡冠咀、大冶铁矿等矿山为例

综合找矿方法在鄂东南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中的应用——以铜绿山、鸡冠咀、大冶铁矿等矿山为例近年来,鄂东南地区的矿产资源日益稀缺,传统的矿山勘查方法已经难以满足新的资源勘查需求。
因此,综合找矿方法在矿山接替资源勘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以铜绿山、鸡冠咀、大冶铁矿等鄂东南地区的矿山为例,介绍综合找矿方法在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首先,综合找矿方法是一种利用多种勘查手段进行矿床勘查的方法。
这种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利用已有的非常规资源,如地球物理勘探、遥感、地球化学和地质勘查等技术手段,从而提高勘探效率和勘探水平。
铜绿山是鄂东南地区的一座铜铅矿,采用综合找矿方法进行勘探。
首先,利用地球物理勘探对矿区进行快速评价,确定了矿区可能存在的地质体。
然后,进行了多种地球化学勘查,包括生物地球化学勘探、土壤化学勘探和水体化学勘探等,最终确定了矿床的位置。
此外,综合利用遥感、先进的探矿技术和数字地质模型等技术手段,对铜绿山矿床进行了更加详尽的勘探和评价。
鸡冠咀矿山是鄂东南地区的一座铀矿,在进行资源勘探时,也采用了综合找矿方法。
该方法综合了大量的探矿技术和勘探手段,包括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和数字地质模型等技术,对矿床进行地形、地质、物理、化学等多方位探测。
通过多个层次的数据分析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了矿床的位置和特征。
大冶铁矿是鄂东南地区的一座重要的铁矿,其资源勘探也采用了综合找矿方法。
该方法综合了多种信息吸收和多方位探测,包括大量的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勘查、空间数据处理和数字地质勘探等技术手段。
综合这些勘测数据以及其他的探矿技术,成功地勘查出了大冶铁矿的床体性质和规模。
综合找矿方法在鄂东南地区的矿山资源勘查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在很多探矿活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该方法综合应用了多种勘查技术,可以充分地发掘每个矿区的潜力,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的勘探需求,为矿山资源勘查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可靠的技术支持。
针对鄂东南危机矿山接替资源勘查领域的综合找矿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以下列出相关数据及其分析。
世界矿冶奇观——铜录山古矿遗址

世界矿冶奇观——铜录山古矿遗址世界矿冶奇观——铜录山古矿遗址陈军地处长江中游的湖北省黄石市,自古就是一座矿冶之城。
其辖区内的大冶市便是因古代“大兴炉冶”而得名。
1973年,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矿在生产剥离过程中发现了这处距今2800多年前的古代采矿冶炼遗址——铜绿山古铜矿遗址。
该遗址是中国古代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科学价值,它的发现和发掘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了强烈的震撼。
1982 年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 年,国务院又将其列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清单。
2001年3月被评为“中国20 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
铜绿山在今大冶市西3公里处,紧靠大冶湖边,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据清代《大冶县志》记载:铜绿山“山顶高平,巨石对峙,每骤雨过时,有铜绿如雪花小豆点缀土石之上,故名。
”铜绿山遍地是宝,矿产资源丰富,吸引着历代矿工前来开发。
考古工作者根据对出土文物分析考证和同位素碳十四测定,认为这处遗址的年代始于商代晚期,历经西周、春秋战国一直延续到汉代,连续采冶一千余年。
遗址周边地区也有唐、宋、明时期的采矿、冶炼遗迹。
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建国以来重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其年代之久远,连续采冶时间之长,生产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好,科技水平之先进、内涵之丰富,为世界所仅见。
经过考古发掘,该遗址清理出不同时代、不同结构、不同支护方法的竖(盲)井231个、平(斜)巷100 条、春秋早期鼓风炼铜竖炉10座、战国晚期炼铜竖炉2座和宋代炼铜地炉17座及一大批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研究表明,铜绿山古铜矿遗址的采冶技术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在采矿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成功地实现了地下深井开采,完全掌握了探矿、井巷开拓、井巷支护、井下通风、排水、提升、照明等一系列复杂的开采技术,地下开采最深达60余米;在冶炼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成功地实现了鼓风竖炉炼铜,完全掌握了鼓风竖炉的构筑、矿料的整粒、造渣与配矿、炉温的控制等一系列复杂的冶炼技术。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铜绿山铜铁矿_企业报告(业主版)

4/17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5
中色大冶铜绿山矿 2022 年 12 月 份电缆桥架采购项目成交公示
大冶市杰昊商贸有 限公司
\
*按近 1 年项目金额排序,最多展示前 10 记录。
2022-12-19
(3)机械设备(2)
重点项目
项目名称
中标单位
中标金额(万元) 公告时间
TOP2
中色大冶 2023 年 3 月份铜绿山矿 国产仪表采购项目成交公示
大冶市凯雄贸易有 限公司
\
2023-04-11
TOP3
中色大冶铜绿山矿 2022 年 12 月 武 汉 金 欣 隆 商 贸 有 份国产电器备件采购项目成交公 限公司
\
示
2022-12-19
TOP4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2022 大 冶 市 杰 昊 商 贸 有 年 8 月份铜绿山矿安全整改小通 限公司
\
设备采购项目成交公示
TOP5
中色大冶铜绿山矿 2022 年 12 月 份小通设备采购项目成交公示
大冶市杰昊商贸有 限公司
\
2022-08-22 2022-12-19
TOP6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2022 黄 石 市 前 沿 节 能 科 年 9 月份铜绿山矿监控通讯备件 技有限公司
\
采购项目成交公示
2022-09-08
TOP7
中色大冶 2022 年 10 月份铜绿山 大 冶 市 凯 雄 贸 易 有 矿主井急件电器备件采购项目成 限公司
\
交公示
2022-11-03
TOP8
大冶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2022 武 汉 金 欣 隆 商 贸 有 年 8 月份铜绿山矿安全整改国产 限公司
湖北大冶铜绿山矿田深部找矿工作进展及下步找矿方向

湖北大冶铜绿山矿田深部找矿工作进展及下步找矿方向胡清乐;金尚刚;魏克涛;黄志辉;朱建东;张国胜【摘要】以湖北大冶铜绿山铜铁矿、鸡冠咀铜金矿两个危机矿山深部找矿项目的勘查工作为基础,对大冶铜绿山矿田成矿规律的新认识、深部找矿技术手段的应用、深部找矿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
并对矿田下步深部找矿的三个主要工作方向提出了建议,即现有矿体向深部延伸地段,以往工作程度低,但具有寻找新类型、新矿体潜力的地段;区内重要的重磁异常地段均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期刊名称】《资源环境与工程》【年(卷),期】2011(025)003【总页数】6页(P182-187)【关键词】铜绿山矿田;深部找矿;找矿方向【作者】胡清乐;金尚刚;魏克涛;黄志辉;朱建东;张国胜【作者单位】湖北省鄂东南地质大队,湖北大冶435100;湖北省鄂东南地质大队,湖北大冶435100;湖北省鄂东南地质大队,湖北大冶435100;湖北省鄂东南地质大队,湖北大冶435100;湖北省鄂东南地质大队,湖北大冶435100;湖北省鄂东南地质大队,湖北大冶435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1;P618.31铜绿山矿田为湖北省主要的铁铜金矿产基地,区内已有矿床大中型矿床4个:铜绿山铜铁矿、鸡冠咀铜金矿、桃花咀铜铁金矿、石头咀铜铁矿;小型矿床(点)多个:鲤泥湖铜铁矿、铜山铜铁矿、猴头山铜钼矿、黄牛山铁矿、大青山铁矿等。
该矿田范围内累计查明铜金属量1 777 231 t,铁矿石量8 910.9万 t,金金属量118.4 t。
铜绿山矿田是鄂东南地区勘查程度、科研程度最高的地区,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世纪90年代初区内累计施工钻孔1 061个,总进尺384 152.17 m。
其中深度达-500 m以下128个。
20世纪90年代以后,因地质工作萎缩,该区基本没有新的找矿成果,同时区内矿山的资源保有程度却在迅速下降,因此开展该区的深部找矿工作成为鄂东南地区实现找矿突破的主攻地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0卷第4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 ol.30N o.4 1996年12月JO U RN AL O F CEN T R AL CHIN A N O RM AL U N IV ERSI T Y(N at.Sci.)Dec.1996湖北大冶铜绿山矿区矿产资源及其综合开发利用*祁春节(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武汉430070)摘 要 从分析大冶铜绿山矿区矿产资源特征入手,揭示矿区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提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策和建议.关键词 铜绿山矿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图分类号 F407.1;T D98湖北省大冶市境内的铜绿山矿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大冶有色金属公司所属的主要矿山.它地处长江中游南岸,西临大冶市城西、北濒大冶湖,矿产资源丰富,铜矿储量大、品位高,是我国重要的铜矿基地之一,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1矿区矿产资源特征评价1.1主体矿种储量较大,开采前景可观铜绿山矿区矿床面积约3.5km2,矿物种类多达130种以上,可供工业利用的矿石矿物有49种,常见的有19种.该矿为一大型多金属矿床,除了金属铜外,还共生铁,伴(共)生金、银、钴、铅、硫、钼.已探明地质储量表明,铜绿山矿既是一座大型铜矿,又是一座中型铁矿,还是一座特大型金矿、中型银矿、大型钴矿.其中铜储量居全国22个铜矿第二,品位居第一.从资源保证程度分析,可供开发的储量一般还能服务20年,最高可以保证40年左右.而且目前矿山的资源开采损失率和贫化率差距比较大,如能分别达到或接近其设计指标则矿山服务年限还可延长.1.2含矿岩体分异较差,不利于回收铜绿山铜铁矿床成矿作用经历较长的地质时期,铜铁矿床的成因属于接触交代矽卡岩-高、中温热液型,工业矿体为多期次、多阶段、不同造矿元素的矿化作用所形成的叠加-复合矿体.矿面类型较复杂,可划分为5个工业类型(铁矿石、铜铁矿石、铜矿石、铜硫矿石和钼矿石), 10个自然类型14个矿石建造,有脉石矿物81种,按成因可分为内生矿物、表生矿物、原岩残留矿物.大部分矿物属内生成矿阶段形成的,以硫化物的种类较多,硅酸盐次之,还有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磷酸盐、氟化物及自然元素.金属硫化物在硫化铜铁矿石中占矿石总量的5%左右,以黄铜矿较多,其次为黄铁矿、斑铜矿、辉铜矿,再次为砷黝铜矿、闪锌矿等.金属氧化物收稿日期:1996-05-18.作者:男,31岁,硕士,讲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在硫化铜铁矿石中占42%~88%,主要是磁铁矿、其次是赤铁矿.矿石组合含量关系为磁铁矿>黄铜矿>黄铁矿>斑铜矿>辉铜矿.各类矿体中,矿石的矿物成分复杂,性质多变.由于矿床氧化带发育,氧化铜矿石占总储量的25.62%,氧化铜矿石与原生铜矿石选矿指标差别甚大,不利于采用一般的浮选法富集和冶炼,难以提高矿物成分的回收利用率.1.3伴、共生有价元素多而稀贵,综合利用潜力大铜绿山多金属共生矿床除主要金属铜外,还共生铁,伴(共)生金、银、钴、铅、硫、钼.矿床中的矿石化学成分以造矿元素铜、铁及少量钼、硫为主,形成单矿或复合矿石.伴生有可综合利用的金、银、钴、铟等稀贵元素和微量元素硒、碲、镓、铼等有益组分.造岩元素有硅、铝、钙、镁、钛、磷等,其特征是富铜铁、低钛磷.众多有价元素回收提炼后,不仅能生产各种电解类金属产品和贵金属产品,还能生产各种金属盐类产品,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潜力大.多金属共生矿床中,硫、铟、硒、磷大多富集在铜精矿中.硫在铜精矿中相对含量提高10~17倍,硒、碲则提高4~25倍,这就大大提高了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价值.1.4地质赋存条件较好,有利于进行开采铜绿山矿区一般地形相对高差20~40m.矿床坡度平缓,大都在侵蚀基准面以下.地表多被浮土、废石及古冶炼炉渣覆盖.铜绿山铜铁矿床属岩浆期后矽卡岩接触交代含铜磁铁矿,产于中生代后期花岗闪长斑岩和三叠系大冶灰岩接触带内.矿床顶底板为岩溶化大理岩或岩浆岩,大都属坚硬-半坚硬的岩组.局部地段有风化、蚀变的软弱岩石和破碎带分布,主要位于浅部和接触带附近.其它地段和深部的各类岩石一般坚硬程度良好.开采坑道顶底板和露天采坑边坡的不良工程地质现象规模较小,分布面积也属局部,对矿床开采影响程度较轻.在疏干范围内有地面塌陷产生,但大部分位于矿床外围地段,主要不良工程的地质问题单一.因此,矿床属岩溶化和坚硬半坚硬岩层为主的非层状矿床,工程地质条件属于中等类型.同时,矿区深部及外围远景较大,水文地质条件中等.该矿体另一显著特点是埋藏浅,便于露天开采.矿体埋藏浅正是先民采矿而留下古矿冶遗址的首要原因.2矿区矿产资源开发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2.1资源开采能力与技术不断提高,但进一步开采难度增大铜绿山矿自投产以来,资源开采能力不断提高,成为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随着采矿技术的改进,矿山日生产能力和综合日平均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矿石损失率和贫化率不断降低.此外,胶结充填局部流态化吸出式工业料包技术、井下采场顶板加固技术等的采用也大大提高了采场生产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是开采与征地的矛盾,因征地困难,排土场难以选定和扩大;二是矿山开采与古铜矿冶遗址保护的矛盾,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正位于Ⅲ、Ⅳ号矿体上部,这就影响到占全矿总储量80%的Ⅲ、Ⅳ号等矿体的开采问题.因此,今后随着矿区向纵深开发,开采成本将进一步增加,继续开采难度加大.2.2主体矿种分选回收能力不断提高,但综合回收利用程度偏低矿产资源分选回收是其综合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开采技术和选矿技术的革新,铜绿山矿选矿适应采矿的能力不断提高,选矿处理能力、精矿铜品位、精矿铁品位、铜选比和铁选比以及铜铁回收率都大大增加.选矿处理能力由1970年的510t /d 提高到1994年的2463t /d;精矿铜(铁)品位由10.73%(64.28%)增加到18.73%(80.83%),铜选比和铁选比由1970年501 第4期祁春节:湖北大冶铜绿山矿区矿产资源及其综合开发利用的 5.2倍和 3.22倍分别提高到15.91倍和 3.97倍,从而提高了铜、铁回收率.同时,伴有贵重金属综合回收利用程度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目前尚有许多伴生有价元素和许多贵重金属元素,因技术条件限制得不到回收或无法回收而大量流失.2.3矿产资源开采生产量不断提高,但受工程工期影响十分严重铜绿山矿自一期工程正式投产以来,生产经营逐步发展,开发生产量不断提高,主体矿产品产量成倍增加.但一期工程至1985年后,生产能力逐渐减少,二期工程尚未衔接上,加上其他种种因素的影响,生产经营处于低谷阶段,因此反映在开发生产产量上起伏较大,并有减少的趋势.并且这种影响在露采开发上比坑采开发上更为显著.2.4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但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十分突出铜绿山矿从1970年试产到1994年的25年中,上交利税为国家投资总额的 3.57倍.铜绿山矿在取得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25年来,矿山开发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矿山开发带动了周围农村第三产业及农业多种经营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改变了农民的生产经营观念.(2)矿山对农村乡镇采矿企业给予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促进了乡镇企业的发展.(3)矿山开发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和土地之间的矛盾.(4)矿山开发建设促进了当地公路建设的发展,改善了周围农村的交通环境.(5)矿山支援农村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无偿提供机械设备,帮助农村抗旱、排涝;此外,还为矿区周围乡镇企业和20多个自然村供水、供电.但是,矿山资源开发中所引起的生态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仍十分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地压占、水土流失、水污染、农用土壤污染、塌陷、大气污染以及对古铜矿冶遗址保护的影响.而社会问题,则主要是由于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导致工农关系恶化.3矿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对策和建议3.1加快矿山二期工程建设步伐,露采和坑采并重,努力提高矿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根据有色金属消费量的一般规律,国民经济工业总产值增长1%,消费量的增长则相应提高1.16%.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铜等有色金属需大于求的局面,仅“七五”时期铜的消费量为387.7×104t ,而其有效供给量仅220.96×104t ,自给率57%.尽管国际市场上铜金属价格近年来趋降,但由于进口受到外汇支付能力有限的制约,因此必须大力开发铜矿资源.显然,作为国家铜基地骨干矿山的铜绿山矿理应成为国家铜矿资源开发的重点.为此,须做以下几项工作.一是针对资源进一步开采难度增大的现状,继续加强矿产资源勘探工作,创造条件寻找新矿体、开辟新矿源.二是以铜资源开发为依托,加快矿山二期工程建设步伐,露采和坑采并重,切实提高主体矿产品产量.三是积极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实现矿山全盘机械化和自动化,实行开放式开发,将世界一流水平的新工艺、新技术设备用于采、选、冶工艺流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建议与智利、赞比亚开展铜矿采选冶、综合利用、环境保护等技术交流活动,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并列入对外引资项目.3.2以科技进步来提高矿产资源利用程度,促进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度开发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铜绿山矿25年来,科技人员取得了100多项技术成果和革新项目,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科技转化程度仍然很低.只有以科技进步为先导,才能保证企业走上持续发展的兴旺之路.为此,一是继续抓好科技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工502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0卷作,组成一支各类科技人才成龙配套的攻关梯队;同时充分发挥现有培训中心的作用,注重岗前培训,坚持超前教育,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群体素质.二是把科研、设计、施工、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实行技术链式开发,促进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革新,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程度,努力提高各类金属回收利用率,改善产品结构,克服产品结构单一的缺陷.四是依靠和注重生产第一线的职工群众力量,激发其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继续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推动矿山技术进步,解决开发生产中的技术难题.3.3加强环境管理,提高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铜绿山矿因历史等方面原因,在矿山发展建设中对环境保护重视不够,致使三废污染严重.虽采取措施并取得了成效,但环境问题仍然存在,还须针对不同污染源进行综合治理.一是进行矿山固体废弃物再资源化,合理堆置固体废弃物,有效进行土地复垦,重点营造水土保护林,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护工程措施.二是采用国际先进的选矿技术和工艺,回收利用矿石中稀有、贵重金属元素,变废为宝,减少尾砂和废水排放中的重金属含量.三是拟利用外资,实施选矿尾矿综合利用工程和综合治理工程.四是按环保规划落实控制采矿废水(包括露采和坑采)污染措施,确保选矿厂铜、铁精矿溢流处理与回收工艺流程的正常运行,限期达到预期的治理效果.此外,对直接导致矿区工农关系恶化的环境问题,因地制宜地采取措施加以防范、控制和处理,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社会效益.总之,矿区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必须以建立和实施矿山环境优化管理体制与“三废”防治措施体系为保证.3.4多环节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做好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节料、节能、节水工作改变资源耗费型经济增长旧模式,确立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战略是制订各项对策的根本指导思想.因此,矿山矿产资源开发中拟应以“开源节流”为导向,多环节层层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做好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节料、节能和节水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优化矿山管理、向管理要效益.一是设备管理,要优化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益,提高设备完好率、设备可开动率和设备利用率,广泛开展修旧利废活动,严格执行备件消耗定额,同经济责任制挂钩,奖惩分明.二是物资管理,要认真落实国家物资管理政策,遵循物资流通规律,抓好计划、采购和包储三大环节进行物资管理,建立健全的物资管理制度,厉行节约,减少浪费.三是能源管理,要建立和健全能源管理制度,组建和完善矿、车间两级能源管理网;加强生产和生活能源的使用管理,将生产和生活用能源分开管理;对周边农村及企事业单位用电线路进行清理,实行装表计量收费,对矿区生活用电进行综合治理;采用集中供热、供暖,降低煤焦的消耗,提高节能效应;加强生产能源使用管理,进行定额管理并和经济责任制挂钩;在电力供应上采用削峰填谷、限电拉闸等方法,合理组织生产和启动设备,降低电能消耗.四是用水管理,应加强采矿给水、选矿供水、选矿回水和生活用水4个系统的用水管理.继续采取采矿废水送选矿厂作选矿用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对周边农村企事业单位用水实行装表计量收费.3.5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办矿方针,促进矿区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发展矿区矿产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永久开采,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据研究表明,铜绿山矿的保有储量至多还能开采50年,那么50年以后怎么办?这个问题现在就应作出明确回答.那就是要制定和实施矿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就铜绿山矿区的现实情况而言,可持续发展战略拟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坚持“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办矿方计,即以矿业生产为重点,进行矿产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广度开发,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二是实施矿办企业和矿外联营并举战略,一方面实行“一矿两制”办矿新模式,组建和完善矿山劳动服务公司,503 第4期祁春节:湖北大冶铜绿山矿区矿产资源及其综合开发利用发展集体经济、开发新产品、安置待业人员,为矿山建设和职工生活服务;另一方面,发展对外联营,推动横向经济联合,充分发挥矿山资源、装备、人才的综合优势,增加经济实力.三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贸易、商业、饮食、娱乐、服务等行业,组建第三产业各行业的公司和经营实体.四是调整和优化矿区产业结构,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步伐,组建由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社团法人出资的股份有限公司.五是积极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一方面引进外资、利用外资,加强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另一方面,发展技术出口的劳务输出,承办某些发展中国家类似矿山的开发和建设,为国家经济建设增创外汇.六是建立“矿镇合一”“以矿带村”的管理体制,逐步形成“矿兴民富”、“民富矿安”的矿区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体,促进矿区生态、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致谢 铜绿山矿杨永光教授级高工给予极大帮助,特此致谢.参考文献1 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2 湖北省计划委员会.湖北国土资源.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3 高瑞科.湖北省经济开发现在与未来.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4.STUDY OF THE INTEGRATED EXPLOITATIO NAND UTILIZATIO N OF MINERAL RES OURCE OFTHE MINERAL AREA OF TO NGLUSHAN ,HUBEI PROVINCEQi Chunjie(Depar tment o f Geog ra phy ,Centra l China N or mal U niv e rsity ,W uha n 430070)Abstract The minera l area o f To ng lushan is one of the famo us Chinese co pper mineral bases ,this pa per ex plo res the cha racteristics of mineral resources .Then ,it studies the status and existing problem s of the ex ploitaion of mineral resources .Fi-nally,so me counterm easures a nd pro posals for the integ rated ex ploita tion of re-sources are put fo rw o rd.Key words the mineral area o f Tonglushan;mineral resources;integ ra ted ex-ploita tio n a nd utilization 504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