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与遗传学教案
细胞生物学教学教案

电影《徒手攀岩》首映观后感影评5篇_看徒手攀岩感想5篇《徒手攀岩》记录了美国攀岩大师亚历克斯·霍诺德(Alex Honnold)2017年6月3日无辅助徒手攻克美国约塞米蒂国家公园3000英尺高的酋长岩(El Capitan)的全过程,共用时3小时56分钟。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2019《徒手攀岩》观后感8月30日,由金国威、伊丽莎白·柴·瓦萨赫伊联合执导的纪录片《徒手攀岩》首映。
8月31日,影片开启全国30城IMAX点映活动,9月6日正式上映。
大银幕下,庞大光滑的悬崖峭壁上,当代“攀岩大师”亚历克斯·霍诺德在无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徒手攀岩,观众们跟随他的节奏屏气凝神地体验了这一人类攀登史和运动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该片在豆瓣获得9.0的高分。
单人徒手攀登酋长岩堪称“攀岩界登月之举”电影《徒手攀岩》曾斩获第91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第72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纪录片等多项大奖。
讲述了著名“徒手攀岩”(也称“无保护攀岩”)大神亚历克斯·霍诺德挑战徒手攀登酋长岩的经历。
酋长岩号称是全球最难攀爬的路线,耸立于美国加州约塞米蒂国家公园,是一块全球最大的花岗岩巨型独石。
酋长岩岩壁高约3000英尺,几乎呈90度山体,高耸入云壮阔伟岸,是全世界攀岩爱好者都想征服却无法征服的圣地,有“攀岩界的宇宙中心”之称。
亚历克斯·霍诺德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不依赖任何器具的情况下单人徒手攀登酋长岩,用时3小时56分完成,这是世界首次并且是唯一一次的壮举,堪称“攀岩界登月之举”。
随着亚历克斯的步伐,观众仿佛也同时经历了一场“生死挑战”,“一边感慨大自然的壮丽,一边是几乎90度直角的悬崖视角令人手心冒汗,真切地体会到了极限运动的高能魅力。
”美国权威媒体毫不吝惜对这一人类壮举的赞美之词,《纽约客》评论称此举是“应当载入人类成就史册的又一篇章”。
8位攀岩摄影师执镜用生命在拍摄纪录片实际上,攀岩的过程不容易,拍摄攀岩的过程同样也是一项挑战。
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的关系

人教版高中生物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的关系高中生物教育在科学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作为一名资深教育家,我十分关注高中生物教育的质量和教学内容。
在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是两个重要的模块,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从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角度来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并阐述该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呈现这一内容。
细胞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基础,研究生命起源、生命现象的组织结构与功能,并揭示生物活动的机理。
遗传学则是研究遗传规律和生物遗传现象的科学。
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单位,而遗传则是生物传递特征和保持物种连续性的重要途径。
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和互相促进的关系。
首先,细胞是遗传信息的承载体。
遗传信息的传递通过细胞进行。
细胞核内的染色体包含了生物个体的遗传信息,其中的基因携带了遗传的单位。
基因通过DNA分子来储存,并在遗传过程中进行复制和传递。
这种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式是由细胞生物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它揭示了细胞和遗传学之间的紧密联系。
其次,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相互借鉴和推动。
细胞生物学探索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为我们理解遗传规律提供了更好的基础。
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史中,许多重要的发现都促进了遗传学的进展。
例如,细胞分裂是遗传信息复制和传递的过程,而遗传学则通过研究细胞分裂的规律,揭示了基因的遗传行为和规律。
另外,遗传学的重要概念和发现也推动了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如DNA的双螺旋结构和遗传密码的解读,这些都构成了细胞生物学的重要内容。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呈现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关系十分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
首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具体的实例了解细胞和遗传学之间的关系。
例如,通过讲解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分离,以及基因在遗传中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遗传信息传递的关键环节发生在细胞中。
其次,可以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实验。
细胞生物学教案(完整版)

细胞生物学教案(来自)目录前言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细胞结构概观第三章研究方法第四章细胞膜第五章物质运输与信号传递第六章基质与内膜第七章线粒体与叶绿体第八章核与染色体第九章核糖体第十章细胞骨架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调控第十二章细胞分化第十三章细胞衰老与凋亡前言依照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学计划,我们开设细胞生物学。
一、学科本身的重要性要最终阐明生命现象,必须在细胞水平上。
细胞是生命有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生命寓于细胞之中,只有把各种生命活动同细胞结构相联系,才能在细胞水平上阐明各种生命现象。
世界著名生物学家Wilson(德国人)曾说过:“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最终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二、学科发展特点细胞生物学涉及知识面广、内容浩繁且更新迅速。
它同生物化学、遗传学形成生命科学的鼎立三足,既是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又是生命科学赖以发展的基础。
三、欲达到的目的通过系统地学习细胞生物学,丰富细胞学知识,以适应当代人类社会知识结构发展的需求,也是为考研做准备。
本课程讲授51学时,实验21学时,共72学时。
参考资料1 De.Robertis,《细胞生物学》,1965年(第四版);1980年(第七版)《细胞和分子生物学》2 Avers,“Molecular Cell Biology”, 1986年3 Alberts,《细胞的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1989年4 Darnell,《分子细胞生物学》,1986年(第一版);1990年(第二版)“Molecular Cell Biology”5郑国錩,细胞生物学,1980年,高教出版社;1992年,再版6 郝水,细胞生物学教程,1983年,高教出版社7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基础,198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8 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由科学出版社再版9 汪堃仁等,细胞生物学,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0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再版11 郑国錩、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进展》,12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动态》,从1997年起(1—3卷),北师大出版社13徐承水等,《分子细胞生物学手册》1992,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4徐承水等,《现代细胞生物学技术》1995,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15徐承水,《细胞超微结构研究》2000,中国国际教育出版社学术期刊、杂志国外:Cell、Science、Nature、J.Cell Biol.、J.Mol. Biol.国内: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实验生物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等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 1 掌握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及内容;2 了解本学科的来龙去脉(发展史及发展前景);3 掌握与本学科有关的重大事件和名词。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

细胞生物学与医学遗传学是两个紧密相关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其内部机制,探索生物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基本单位。
医学遗传学则研究与人类遗传性疾病相关的遗传学规律和基因分子机制,并探究与该类疾病之间的关系。
细胞生物学在医学遗传学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修饰和表观遗传学:在细胞生物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DNA序列的可塑性
和修饰方式,以及不同环境下基因表达的差异性,从而进一步加深对遗传修饰和表观遗传学等现象的理解。
2.基因治疗:基因治疗是一种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新型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转染特定的
基因或RNA序列来纠正或替代患者体内缺失或异常的基因。
细胞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因转染和基因治疗技术的基础支持。
3.遗传诊断:细胞生物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基因突变的机制和规律,从而为遗传诊
断提供理论基础。
例如通过对染色体或基因进行核型分析、PCR扩增、基因组测序等方法,识别出遗传疾病的相关基因变异。
4.细胞疗法:细胞疗法是一种利用细胞进行治疗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患者自身或其他
供体的细胞移植到患处,以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细胞生物学研究可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细胞自我修复和再生的机制,提高细胞疗法的效率和安全性。
总之,细胞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两门学科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医学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和运用这两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奥秘,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生物学中的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

生物学中的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是生物学领域中两个重要而紧密相关的分支学科。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组成、功能和性质,而遗传学则研究遗传物质的传递、表达和变异。
这两个学科在深入探索生物世界的奥秘、揭示生命的本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一、细胞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对象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具有自我复制、自发生和自发展的能力。
细胞生物学正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命活动发生在细胞内部的规律。
在这一领域中,研究者们通过显微镜等先进技术,观察和分析不同类型细胞的形态、组成和运作机制,从而深入理解生命的运行方式。
细胞内有许多重要的结构和组分,如细胞核、质膜、内质网、线粒体等。
细胞核包含了遗传物质DNA,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质膜则是细胞内外环境的隔离屏障,同时通过其上的通道和受体,实现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
内质网则是一种复杂的膜系统,负责合成、转运和修饰蛋白质等重要生物活性物质。
线粒体是产生细胞能量(ATP)的主要场所,被誉为“细胞的动力中心”。
二、遗传学的基本概念与研究内容遗传学研究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的传递、表达和变异。
遗传信息主要储存在DNA分子中,通过特定的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
通过遗传学的研究,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遗传信息对生物生长发育和性状表达的影响,并深入探讨生物种群进化和物种遗传多样性形成的机制。
遗传学的研究内容包括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遗传变异与突变、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等。
遗传物质DNA由基因组成,而基因则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分子遗传单位。
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此外,遗传学还研究了遗传变异的形成机制,如突变、重组和基因流等,并探讨了遗传信息如何在生物个体和群体中表现出多样性。
三、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的关系与交叉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是不可分割的学科,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细胞生物学为遗传学提供了细胞层面的基础知识,揭示了遗传信息的存储、复制和表达的机制。
高中生物遗传学公开课教案

高中生物遗传学公开课教案目标:1. 了解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理解遗传物质的传递和表达方式3. 能够解释遗传变异和遗传性状的形成过程教学内容:1. 遗传学的概念和意义2. 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功能3. 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孟德尔的遗传规律4. 遗传物质的表达方式:基因的转录和翻译5. 遗传变异的原因和形成过程6. 遗传性状的表现方式:显性和隐性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或问题,引导学生认识遗传学的重要性和意义2. 学习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介绍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和功能3. 学习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解释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4. 学习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了解遗传物质的表达方式5. 探讨遗传变异的原因和形成过程,以及遗传性状的表现方式6. 总结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对遗传学的兴趣教学方法:1. 组织师生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2. 结合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3. 实验演示,展示遗传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4. 小组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对遗传学实验的观察和分析能力3. 作业考核,检测学生对遗传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拓展延伸:1. 阅读相关学术文章,了解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2. 参观相关实验室或研究机构,深入了解遗传学的应用领域3. 参加遗传学竞赛或论坛,拓展对遗传学的认识和理解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遗传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希望能够激发同学们对遗传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科学研究的热情和探索精神。
愿同学们在遗传学领域能够有所收获,为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生物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

高中生物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是高中生物学科中重要的两个知识领域。
细胞生物学研究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细胞,而遗传学研究遗传信息的传递。
本文将以这两个学科为主线,探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的关系和重要概念,以及对生物科学的影响。
一、细胞生物学的基础概念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是所有生物体的组成部分。
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理活动。
在细胞生物学中,我们需要了解细胞的组成部分,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等。
细胞膜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平衡的关键结构,它不仅具有物质的选择性通透性,还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等重要过程。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液体环境,其中包含了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器官。
除此之外,细胞核是细胞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中储存了遗传信息。
二、遗传学的基本原理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信息传递和变异的学科。
遗传信息包含在染色体中,通过生物的繁殖和遗传传递给下一代。
遗传学的基本原理是遗传信息的分离和重组。
在遗传学中,我们需要了解基因的概念。
基因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单位,它位于染色体上。
基因携带了遗传信息,并通过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
三、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的关系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紧密相连,相互依存。
细胞生物学提供了遗传信息传递的基础。
遗传信息通过细胞核中的DNA储存和复制,并通过DNA的转录和翻译来表达。
同时,细胞生物学研究细胞的分裂过程,这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关键环节。
细胞分裂分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形式,前者用于体细胞的分裂,后者用于生殖细胞的分裂。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和独立随机分配是遗传信息重组的重要机制。
四、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在生物科学的许多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在医学上,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为遗传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基础。
通过对细胞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染色体异常和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联。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的进步使得针对遗传病的基因治疗成为可能。
在农业领域,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知识可以用于改良农作物和畜禽的品质和产量。
有关小学科学生物的遗传教案

小学科学生物的遗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遗传的概念和现象,知道遗传是通过基因传递的。
2. 让学生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让学生掌握遗传的基本规律,能够运用遗传知识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二、教学内容:1. 遗传的概念和现象2. 基因的传递和遗传规律3. 遗传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1. 遗传的概念和现象2. 基因的传递和遗传规律四、教学难点:1. 基因的传递和遗传规律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 讲解法:讲解遗传的概念、基因的传递和遗传规律。
3.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合作能力。
4. 实践法:让学生进行遗传实验,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植物,提问:这些植物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些植物的相同点是都具有生命特征,不同点是它们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不同。
3. 教师提问:这些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是如何产生的呢?引出本课的主题——遗传。
二、教学遗传的概念和现象(10分钟)1. 教师讲解遗传的概念:遗传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特征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现象。
2.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一些遗传现象,如父母与子女间的相似之处。
3. 教师总结:遗传是通过基因传递的,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三、教学基因的传递和遗传规律(15分钟)1. 教师讲解基因的传递: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传递给后代。
2. 学生分组讨论遗传规律,如孟德尔的遗传规律。
3. 教师总结:遗传规律包括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遗传性状的表现受到基因组合的影响。
四、教学遗传在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1. 教师讲解遗传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如杂交水稻、疾病基因检测等。
2. 学生举例说明遗传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3. 教师总结:遗传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生物与遗传学教案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与遗传学基础授课学时:2*13=26学时
授课对象:全日制统招本科
授课专业:医学影像学
授课年级:06级
授课班级:26、27、28
理论教案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与遗传学基础章节第三章生命的遗传与变异第二节遗传的细胞基础第三节遗传的基本规律
授课
对象
系专业年级班级授课时间2006年月日授课
学时
2 授课地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Lyon假说的要点;X、Y染色质;染色体结构;人类染色体数目;核型概念;染色体区带书写方法及含义;等位基因和复等位基因的概念;三大遗传定律的内容及细胞学基础;连锁群概念。
熟悉:X染色体的剂量补偿;人类染色体类型;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性状、相对性状、基因型概念。
了解:人类非显带核型和显带核型;染色体多态性;遗传定律发现的过程及在人类遗传中的体现。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Lyon假说的要点;X、Y染色质;染色体结构;人类染色体数目;核型概念;染色体区带书写方法及含义;三大遗传定律的内容及细胞学基础。
难点:Lyon假说的要点;显带核型;三大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连锁群概念。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PT课件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
板书提纲第四章第二节遗传的细胞基础一、染色质
1.染色质的分子结构
2.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
3.性染色质
二、染色体
1.染色体结构
2.染色体的数量
3.染色体的类型
三、人类正常核型
1.人类染色体非显带核型
2.人类染色体显带核型
四、染色体的多态性
第三节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分离律
二、自由组合律
三、连锁与互换律
四、三大定律在医学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简要回顾]第四章第一节遗传的分子基础重点内容
[引言]gene、DNA、chromosome三者的关系
[复习]染色质的分子结构、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第二章第三节细胞的结构
三、细胞核(四)染色质与染色体P38)
[新内容]性染色质、染色体、人类正常核型、染色体多态性、遗传的基本规律[总结]第四章第二、三节重点与难点,大纲中的掌握内容
思考题作业1、Lyon假说的要点是什么?
2、三大遗传定律的内容及细胞学基础是什么?
课后记
理论教案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与遗传学基础章节第三章生命的遗传与变异第四节遗传与人类疾病一、染色体异常与疾病
授课对象系专业年级班级授课时间2006年月日
授课学时 2 授课地点
教学目的掌握:遗传病的特征与分类;染色体畸变的定义及实质;染色体数目和结构畸变的定义、类型、形成原理;嵌合体概念。
与要求熟悉:畸变染色体核型的描述方法
了解:常见染色体病的核型、临床特征、发病机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染色体畸变的类型与机理
难点:染色体畸变的机理;畸变染色体核型的描述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PT课件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
板书提纲第四章第四节遗传与人类疾病
一、染色体异常与疾病
(一)染色体数目异常
1.染色体整倍性改变及其机理
2.染色体非整倍性改变及其机理(二)染色体结构畸变
1.染色体结构畸变的描述方法
2.染色体结构畸变的类型(三)染色体病
1.常染色体病
2.性染色体病
教学步骤[简要回顾]第四章第二、三节重点内容
[引言]遗传物质相对稳定,但受内外环境的影响有可能发生改变。
[复习]正常人类染色体的数量与形态结构;正常人类核型的描述方法。
[新内容]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的类型与机理;临床常见染色体病。
[总结]染色体异常与疾病部分的重点与难点,大纲中的掌握内容。
思考题1、染色体数目与结构异常的类型与机理是什么?
2、如何描述畸变染色体的核型?
作业课后记
理论教案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与遗传学基础章节第三章生命的遗传与变异第四节遗传与人类疾病
二、单基因遗传病
授课对象系专业年级班级授课时间2006年月日授课学时 2 授课地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先证者、复等位基因、携带者、交叉遗传、半合子概念;每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及风险计算。
熟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类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特点与风险计算
难点:各种单基因遗传方式的分析方法与风险计算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PT课件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
板书提纲第四章第四节遗传与人类疾病
二、单基因遗传病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婚配类型及系谱特征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不同类型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三)X连锁遗传
1、X连锁隐性遗传病
2、X连锁显性遗传病
3、Y连锁遗传
教学步骤[简要回顾]染色体异常与疾病部分重点内容
[引言]染色体畸变影响到的是大量基因,单个基因的突变同样可以导致疾病。
[复习]等位基因、显性、隐性的概念。
[新内容]不同单基因遗传方式的系谱特征、分析方法与风险计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不同类型;一些重要概念。
[总结]单基因遗传病部分的重点与难点,大纲中的掌握内容。
思考题作业1、不同单基因遗传方式的系谱特征是什么?如何对后代的发病风险进行估算?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有哪些不同类型?
课后记
理论教案
课程名称细胞生物与遗传学基础章节第三章生命的遗传与变异第四节遗传与人类疾病
三、线粒体遗传病
四、多基因遗传病
授课对象系专业年级班级授课时间2006年月日授课学时 2 授课地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线粒体DNA的遗传学特征;多基因遗传、微效基因、加性效应、质量性状、数量性状、易感性、易患性、阈值、遗传度概念;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和复发风险的估计。
了解:多基因假说;多基因遗传特点;多基因遗传病易患性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多基因遗传病复发风险的估计
难点:阈值、易患性平均值与群体发病率之间的关系;多基因病复发风险的估计。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PPT课件教具多媒体教学系统
板书提纲第四章第四节遗传与人类疾病
三、线粒体遗传病
四、多基因遗传病
(一)数量性状的遗传
(二)多基因假说
(三)多基因遗传病
1、易患性与阈值
2、遗传度
3、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
4、多基因遗传病复发风险的估计
教学步骤[简要回顾]单基因遗传病部分的重点内容
[导入]通过对单基因遗传与多基因遗传进行比较引出多基因遗传(病)的概念。
[新内容]mtDNAde结构特征;多基因遗传中的重要概念;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与复发风险估计。
[总结]多基因遗传病部分的重点与难点,大纲中的掌握内容。
思考题作业1、多基因遗传病具有哪些特点?如何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复发风险进行估算?
2、:阈值、易患性平均值与群体发病率之间的关系?
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