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练习题库及答案教程文件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练习题库及答案教程文件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练习题库及答案教程文件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练习题库及答案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本科

一. 单选题

1.科学研究的根本特征是___。 A客观;B准确;C创造;D学术价值

2.大样本是指按随机原则选取的被试数量在___以上的样本。 A15;B30;C40;D50

3.学前儿童是指___儿童。 A0-6;7周岁;B0-6岁;C0-3岁;D0-5岁

4.基础研究又被称为___,它是以建立和发展某门学科的理论体系为目的的研究。

A定性研究;B定量研究;C基本理论研究;D应用研究

5.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是___。

A应用研究;B定量研究;C基础研究;D定性研究

6.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时期是___。

A 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

B 20世纪30年代;

C 20世纪初;

D 20世纪50年代

7.抽样偏差小,则样本对总体的代表性___。 A不好;B好

8.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___ 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A学前教育;B教育科学;C科学;D学前教育科学

9.保证观察活动具有统一性和客观性的基本条件是___。

A制定计划;B确定观察对象;C观察报告撰写;D执行计划

10.在现场观察过程中出现的预料之外的对观察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事件叫___。

A突发事件;B不利事件;C典型事;D意外事件

11.科学表现为___。 A系统化的知识体系;B系统化的结论;C一般性知识;D一般性结论

12.在课题适用的时空范围内研究对象的全体叫___。 A个体;B总体;C样本;D大样本

13.研究者选取研究对象的方法和程序叫___。 A随机抽样;B抽查;C抽样;D选择

14.19世纪末以前是学前教育研究的___时期。

A萌芽时期;B迅速发展时期;C多样化时期;D以自然观察和经验总结为主

15.对比组时间系列设计是___的延伸。

A单组时间系列设计;B不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C固定组比较设计;D单组前后测设计

16.________是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

A定量研究;B定性研究;C基础研究;D理论研究

17.学前教育科研方法是___的一个分支学科。 A学前教育科学;B学前教育;C科学;D教育科学

18.科研工作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 A可行性原则;B价值性原则;C系统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

19.封闭性问卷也叫___。 A结构型问卷;B无结构性问卷;C送发问卷;D邮寄问卷

20.论文的主体部分是___。 A摘要;B正文;C标题;D引文注释

21.使用标准化的测量工具进行的测验是___。

A操作测验;B目标参照测验;C标准化测验;D常模参照测验

22.从总体中抽取的、对总体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部分个体叫___

A样本;B随机样本;C大样本;D小样本

23.行动研究法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___于1946年提出的。 A裴斯泰洛齐;B库尔特勒温;C卢梭;D福碌贝尔

24. _____是指以设计和开发方便适用的教育产品为目的的研究。 A基础研究;B应用研究;C现场研究;D开发研究

25.科研活动的主题是___。A科研课题;B问题;C研究目的;D研究内容

26.学前教育个案研究中最常用的收集资料的手段是___。 A测验;B调查;C观察;D访谈

27.文字资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___。 A客观;B准确;C庞杂;D“去伪存真”

28.主要运用数据和量度来描述研究内容的特征或变化的研究是___。

A定性;B开发研究;C定量研究;D综合研究

29.学前教育研究方法的综合化和系统化时期在___。

A20世纪初;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50年代以后;D20世纪30年代

30.标志两列变量相互关系的量数称为___。

A相关系数;B方差;C标准差;D中数

答案:

单选

1. C

2.B

3.A

4. C

5. D

6. A

7. B

8. D

9. D 10. A 11. A 12. B 13. C 14. D 15. A 16. A 17. B 18. D 19. A 20. B 21. C 22. B 23. B 24. D 25. A 26. C 27. D28. C29. C30. A

多选题

1. BC

2. ABCD

3. ABD

4. ABC

5. ABCD

6. ABCD

7. ABC

8. ACD

9. BCD 10. ABCD 11. AD12. ACD13. AB14. ABCD 15. BCD 16. ABD 17. ABC 18. AD 19. AC 20. ABD 21. BC 22. ABC 23. BCD 24. ABCD 25. BCD 26. ABD 27. BCD 28. BCD 29. ACD 30. AB 31. AD 32. BCD 33. ABD 34. ABC 35. ABC 36. ABCD 37. ABC38. ABD 39. ABCD 40. AD

二.多选题

1.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观察法分为___。

A直接观察法;B实验观察法;C自然观察法;D间接观察法

2.观察记录表的主要形式有___。 A事件记录表;B时间取样记录表;C行为核对表;D等级评定记录表

3.自编测验的优点在于___。 A针对性强;B灵活性强;C节约时间;D操作相对简便

4.前实验设计常见的模式有___。

A单组后测设计;B单组前后测设计;C固定组比较设计;D单组时间系列设计

5.运用个案法研究学前教育问题时,一般由___四个基本步骤组成。

A选定个案研究对象;B制订研究计划;C收集和分析研究资料;D形成研究结论和撰写研究报告

6.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用来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有___。 A观察;B问卷;C访谈;D测验

7.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阶段有___。 A研究实施阶段;B研究准备阶段;C研究总结阶段;D研究评价阶段

8.文字资料整理的基本要求是___。 A真实;B及时;C具体;D简明扼要

9.观察记录的主要方法有___。 A日记记录法;B描述记录法;C仪器记录法;D表格记录法

10.抽样包括___步骤。 A规定研究总体;B判断并纠正抽样偏差;C抽取样本;D确定样本容量

11.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观察法分为___。 A直接观察法;B实验观察法;C自然观察法;D 间接观察法

12.在实验实施阶段,应完成的任务具体有___。

A操纵自变量;B控制自变量;C观察和测量因变量;D控制无关变量

13.根据一次访谈对象的多少,可将访谈分为___。A个别访谈;B集体访谈;C直接访谈;D间接访谈

14.测试的准备工作有___。

A掌握测验的基本知识技能;B熟悉测量量表;C准备测验要使用的材料和场所;D做好测验约定15.教育实验内在效度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___。

A实验设计的可行性;B实验设计的科学性水平;

C实验者对自变量操纵的正确性;D实验者对无关变量控制的有效性

16.关于教育事实的研究报告有___。 A教育调查报告;B教育实验报告;C专著;D教育观察报告

17.研究准备阶段包括___步骤。 A选择课题;B研究设计;C制订工作计划;D评定计划

18.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可以将学前教育研究的课题分为___。

A理论性课题;B横向来源的课题;C因果性课题;D应用性课题

19.观察者具备的观察条件有___。 A观察者的主客观条件;B观察目的;C观察设备;D观察活动的特点

20.教育科研成果表述包括___步骤。

A确定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拟定题目;B研究报告或论文的写作;C整理资料;D拟订写作提纲21.根据是否对观察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观察法分为___。

A时间取样观察法;B有结构观察法;C无结构观察法;D事件取样观察法

22.教育实验的基本要素是___。 A因变量;B自变量;C无关变量;D控制变量

23.在实施访谈调查时,其过程一般由___组成。 A访谈内容介绍;B访谈准备;C预备性谈话;D正式提问

24.影响教育实验外在效度的因素有___。

A测验的交互作用;B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C实验安排的副效应;D多重处理干扰

25.和其他研究方法相比较而言,个案研究法具有___的特点。

A研究过程的开放性;B研究手段的多样性;C研究内容的广泛性;D研究对象的独特性

26.同其他形式的教育科研成果相比较而言,科研报告具有___特点。

A规范性;B客观性和准确性;C学术性;D新颖性

27.观察的准备包括___。 A确定观察时间;B做好观察的计划;C培训观察人员;D边观察边思考

28.根据研究活动对问题探讨的深度,可将课题分为___。

A应用性课题;B描述性课题;C因果性课题;D预测性课题

29.描述记录法可分为___。 A佚事记录法;B表格记录法;C日记描述法;D连续记录法

30.整理和分析资料时要注意___问题。

A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要及时;B对研究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要客观;C整理资料要规范;D对资料的整理要仔细

31.根据对研究对象行为取样的方式不同,观察法分为___。

A时间取样观察法;B有结构观察法;C无结构观察法;D事件取样观察法

32.测验法的优点是___。 A效率高;B比较准确可靠;C施测过程容易控制;D结果处理方便

33.评价者在建立教育成果评价的标准体系时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___。

A一致性;B精练可行性;C学术性;D可测性

34.数据资料整理的一般步骤有___。 A数据资料的检查;B数据资料的分类;C数据资料的呈现;D数据资料的评价

35.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问卷调查与其他形式的调查相比,其优势表现在:___。

A收集资料的效率高;B能获取多种形式的资料;C匿名性强;D节约研究资源

36.确定先进的、有推广价值的经验的标准有___。 A现实性;B典型性;C适用性;D创造性

37.科研报告的引言应包括的内容有___。

A对研究问题的清晰的界定和描述;B问题研究的背景和缘由;C提出并阐述研究假设;D研究过程38.按照课题的来源不同可以将课题分为___。

A纵向来源的课题;B因果性课题;C横向来源的课题;D研究者自选课题

39.选择观察方法时应系统地考虑___因素。

A观察的目的;B研究对象活动的特点;C被观察者的条件;D观察者具备的观察条件

40.根据研究者是否对访谈过程进行控制和访谈过程是否使用经过严格设计的问卷或提纲,访谈分为

___。

A非结构性访谈;B间接访谈;C直接访谈;D结构性访谈

三.名词解释

1.学前教育科学研究:就是研究者以科学的理论思想为指导,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对学前教育的现象和问题所进行的研究,是人类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2.系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就是要求研究者在学前教育科研活动中运用系统的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来分析问题、处理问题,以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水平;要求研究者在教育活动内外、在各种因素的普遍联系中来探索规律,并充分认识研究活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在工作中的相互关系,优化研究活动的各种因素,追求研究活动的整体功能。

3.应用研究: 应用研究则是将基础研究的理论成果应用于特定的实践活动,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来解决教育活动现存的实际问题的研究。

4.实验设计: 所谓实验设计,是根据实验课题的研究目的,为科学地验证理论假设而对实验的条件、实验的形式和实验的操作程序等所作的具体计划和安排,并形成和制定完整的实验计划。

5.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运用感官或者借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教育活动和学前教育儿童身心变化及其行为表现进行考察,以系统地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6.研究资料的分析: 研究资料的分析是研究者在对原始的研究资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资料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各种各类的研究资料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具体剖析,以求发现各种教育现象之间的关系,探求教育活动规律的科研活动。

7.科研设计: 所谓科研设计,就是研究者在遵循科学认识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具体的课题的研究活动中各方面的工作和活动过程进行构思和计划、协调科研活动的各种要素,以便正确有效地达到认识客观事物的目的,获得科学结论的活动。

8.问卷: 在科学研究活动中,问卷就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编制而成的用以反映研究内容、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文件、是研究者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工具。其内容和形式往往根据研究的自的和内容不同而各不相同。

9.个案追踪研究:所谓个案追踪研究,就是研究者从选定的时间开始,在往后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里,对研究对象有计划地进行跟踪考察,运用各种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和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与趋势的个案研究。

10.数据资料:.数据资料是指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调查、观察、测验等方法得到的用数量形式来表现的有关资料,如幼儿测验的成绩分数等。

11.科学研究:科学研究就是人们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采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规范,探究客观事物的性质和规律,以便发现新事物、获得新知识的社会活动。

12.教育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就是要求研究工作者要以有效地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科学性水平为研究活动的宗旨,在研究过程中使研究活动符合学前教育的基本要求,并尽可能做到研究活动和教育活动的和谐统一,防止和避免研究工作对儿童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13.观察设计: 所谓观察设计就是研究者为了提高观察过程的客观性和观察结果的真实性,对观察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观察活动的环境条件、观察对象等因素进行全面的规划。

14.科研报告: 科研报告是用来系统地阐述某项教育实证研究的活动及其成果研究文章,它是教育科研成果的一种重要形式。

15.教育实验法: 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操纵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观测因变量来揭示教育活动中各种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16.正相关: 正相关是指两列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同,即一种变量变动时,另一种变量也发生或大或小的同方向的变动。

17.研究假设: 研究假设是在科研活动中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研究所要具体探讨的问题的本质或规律所做出的一种推测性论断和假定性的解释,是研究者针对某一研究课题在研究活动之前预先设想的、暂定的研究结论。

18.主观偏见: 所谓主观偏见,就是在观察过程中,因主观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观察者对观察结果所作的不符合客观性原则的或不公正的评价、判断和解释。

19.统计回归:统计回归,即被试组中前测分数极高或极低的被试在实验期间发生较大的变化,而使后测中的成绩发生较大变化而影响数据总体特征的现象。

20.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是评价者通过借用或编制评价工具、运用数量化的手段来对教育科研成果进行评价的方法。

21.横向研究:横向研究是研究者就某一教育现象或问题在同一时间内又上某一个年龄(组)或几个年龄(组)的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考察和比较的研究,也叫横断研究。

22.伦理性原则:伦理性原则是要求研究者的科研活动遵循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不侵犯研究对象或研究参与者的权益,避免给他们造成身心伤害。

23.教育实验的内在效度:教育实验的内在效度是指实验结果的可解释程度和可归因程度,或者说是实验的结果(因变量的变化)能否归因于实验者对自变量操纵的程度。

24.文字资料:文字资料是指以文字记录下来的反映研究对象行为的性质、特点及其变化以及研究对象的意见、态度等方面信息的描述性资料。

25.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是一种适应小范围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索性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它通过研究者对教育实际活动中表现出的具体问题进行预诊、阐述、收集信息、制定一定行动计划和实施行动等具体步骤来解决具体的实践问题,能将研究和行动(教育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适合从事教育实践工作的教师使用。

26.选题的可行性原则:选题的可行性原则就是研究者应根据主客观条件来选择研究课题,以保证课题的研究工作能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27.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就是研究活动的分析单位,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对象通常是作为个体的婴幼儿、教师或家长,但在一些课题研究活动中,其研究对象也可以是教育机构(如幼儿园、学前班等)或行政区域(如区、县、市等)。

28.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就是一般能力测验,即对被试的智力水平进行的测量,其测验的内容主要是被试的观察、想象、记忆、判断、推理、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29.教育经验: 教育经验就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践中获取的从事教育活动的有效的知识和技能,是教育工作者在长期的教育实践工作中努力探索和不断思考的结晶,是通过日积月累而逐渐形成和丰富起来的。

30.个案研究报告:个案研究报告是研究者用以总结和呈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过程以及研究结论的综合性研究文献。

31.问题:所谓问题是人们在理论学习和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疑难和矛盾,它反映了人们对客观事物在认识上的不足。

32.应用性课题:应用性课题是指以改造学前教育实践活动为目的,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具体的各种学前教育活动的途径和方法的课题。

33.有结构观察法:有结构观察法是指在观察前有明确的观察目标、详细的观察内容和指标体系,能对整个观察过程进行系统、有效的控制,并要求有完整的观察记录的观察。

34.产品分析:产品分析又称活动产品分析,它是研究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和分析研究对象的有代表性的活动产品来研究其心理活动的特点的一种研究手段。

35.双盲法: 所谓双盲法,即研究者在实验中既不让实验的主试也不让被试了解实验的真实目的和意图,这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主试的态度、被试间自变量的扩散等方面的无关变量。

36.课题选择的创新性原则: 课题选择的创新性原则就是要求研究者选择的课题是该领域中前人或他人所没有解决或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使研究过程或研究的结论能有新的发现,产生新的认识,为人们提供新的知识。

37.非随机抽样: 非随机抽样是指不用严格遵循随机性原则而进行的抽样。

38.准实验: 准实验是指在实验中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的研究对象作为被试,且只对无关变量作尽可能的控制的实验。

39.结构访谈: 结构访谈又称标准化记谈,是指访谈者按照统一的设计要求和事先规定的访谈内容依次向访谈对象提问,并要求受访者按规定的标准回答提问的正式访谈。

40.教育经验总结法: 所谓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指在不进行特殊处理和控制的自然状态下,人们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对从实践中获得的教育经验进行分析和概括,从而实现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一种教育研究方法。

四.填空

1.实验课题的评价,即评价实验课题研究的___和对教育实践活动的___的大小。

2.在实验研究中自变量来源于___和___。

3.教育经验总结法根据其对经验加工的深度不同,可分为___和___。

4.发现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为教育经验总结确立___,是运用这种科研方法的第一步。

5.课题论证的过程的实质上是___。

6.根据抽取的研究对象数量的多少,成组研究又分为___和___。

7.根据抽样是否按随机性原则进行可将其分为___和___两大类。

8.要选好调查对象,就必须系统地考虑调查的___、___、___等问题。

9.根据研究者是否控制问题回答的形式,可以将问卷分为___ 和___两种。

10.开展问卷调查的前提是___和___。

11.个案研究只选择单一的___ 或____、____作为研究对象。

12.良好的观察应由三个部分组成,即____、____和____。

13.实验计划是对实验设计工作的____,也是规范实验活动的____。

14.直接影响着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水平是___和___ 的方法是否恰当。

15.演绎法一般分为____和____两种。

16.研究资料一般有____和____两种。

17.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观察法分为____和____。

18.常用的统计参数主要有____、____和____。

19.如果要收集态度资料或行为资料,调查可以选择____和____。

20.事实性问题一般涉及三种事实:____、____和 ____。

21.教育科研论文的学术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____ ,二是____。

22.在观察研究中,观察指标一般有三种类型,即____、____和____。

23.个案研究是一个____、 ____、 ____活动过程。

24.原始资料根据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____和____两大类。

25.结果表达的形式一般有____、 ____和____ 。

26.画人测验可用于测量____至____岁儿童的智力。

27.根据测试的方式和使用的材料不同,可将测验分为____和____。

28.测试题目的编排一般是应遵循____、____的逻辑顺序。

29.数据资料的检查是指对所收集到的原始数据的____、____ 和____进行必要的质量审核。

30.个案法主要的实施方式有三种,即____、 ____和 ____。

答案:1.理论意义;指导价值 2.研究目的;实验假设 3.描述性总结;解释性总结 4.科研课题 5.确定课题选择的正确性的过程 6.大样本研究;小样本研究

7.随机抽样;非随机抽样 8.总体;样本数量;抽样方法 9.封闭性问卷;开放性问卷 10.编制;设计问卷 11.个体;团体;事件 12.注意;感知;理解 13.总结;行动纲领 14.资料整理;分析 15.公理演绎法;假设演绎法 16.数据资料;文字资料 17.自然观察法;实验观察法 18.集中量数;差异量数;相关系数 19.访谈;测验 20.人口学资料;事物的状态;人的实际行为

21.科学性;创新性 22.定类指标;定序指标;定比指标 23.有目的的;连续的;系统的 24.文字资料;数据资料 25.表格;图;文字 26.4;10

27.纸笔测验;操作测验 28.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 29.有效性;正确性;完整性 30.个案追踪研究;个案追因研究;个案临床研究

五.简答题

1.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内容主要有:学前教育科学活动的性质、特点、类型和原则,学前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收集研究资料、整理和分析研究资料的具体方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述和对学前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

2.要能选择一个好的课题,必须完成哪几方面的工作?

答:首先,从学前教育的理论和实际工作中去发现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并通过反复思考使问题明朗化、操作化。其次,针对发现的问题去系统地查阅已有的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和整理。最后,就是对初步确立的课题进行分析。

3.课题论证在科研活动中的意义?

答:1)能进一步确认课题的研究价值,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2)课题论证是争取课题立项和经费资助的需要。(3)能充分展示研究者的科研态度和科研能力。

4.观察法对教育研究有什么作用?

答:1)能进一步确认课题的研究价值,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2)课题论证是争取课题立项和经费资助的需要。(3)能充分展示研究者的科研态度和科研能力。

5.操纵自变量有什么要求?

答:1)能进一步确认课题的研究价值,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2)课题论证是争取课题立项和经费资助的需要。(3)能充分展示研究者的科研态度和科研能力。

6.教育实验计划评价的内容有哪些?

答:它包括:(1)对实验课题的评价;(2)对实验假设的评价;(3)对实验内容的评价;(4)对实验程序安排上的评价;(5)对实验设计的统计方法的评价即评价统计方法选择的合理性,检验和说明假设的正确性与有效性等。

7.行动研究法有何优点?

答:行动研究法的优点有:(1)行动研究法可以有效地研究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2)行动研究法有益于推动群众性的教育科学研究;(3)行动研究法有利于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8.个案研究过程中要收集哪些方面的资料?

答:具体的个案研究要收集的资料往往会随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应着重收集以下四个方面的资料:(1)反映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的资料;(2)反映研究对象活动和成长过程及发展状况的资料;(3)反映研究对象所在单位(或团体)情况的资料;(4)反映研究对象的家庭与社会背景的主要资料。

9.在学前教育研究中,怎样理论联系实际?

答:一方面需要学习者系统地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另一方面需要善于将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和思考,并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概念、规则的理解,单凭记忆是无法掌握科研方法、形成科研能力的。

10.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有哪些?

答: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教育实验法、教育经验总结法和行动研究法。

11.应用性课题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答:应用性课题的主要特征是着重探讨运用科学的理论和一般的原则来解决教育工作中具体的实际问题,课题研究形成的结论多为操作型和程序性知识,对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实践活动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

12.直接观察有什么优点?

答:直接观察多是观察者以面对面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其优点有二:一是能避免因中介环节引起的遗漏与差错,获得直接、具体而生动的真实资料;二是观察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根据研究的目的和要求及时地调整观察的重点、及时地抓住各种重要的细节、使观察更全面,重点更突出。

13.问卷调查有何局限性?

答:其局限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由于问卷中的问题都是用文字或符号的形式表述,也要求调查对象用文字或符号来填答,这就对调查对象的阅读能力和表达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文盲或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难以适应问卷的要求,尤其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由于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儿童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就被排斥在问卷调查对象的范围之外。第二,由于问卷多是在研究者不在调查现场的情况下由调查对象自由填答,且填答者不在问卷上署名,这样所获资料的真实性无法核对和评估。14.设计一份问卷应该考虑哪些问题?

答:设计一份符合研究要求的问卷,要系统地考虑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问卷的结构、问题的陈述、问题的回答形式、问题的编排顺序等等。

15.直接访谈的特点是什么?

答:直接访谈的突出特点是,访谈者与被访谈者能发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其主要优势在于能使访谈者深入地探讨有关的问题,了解访谈者的思想、态度、情感及其他有关情况;能使访谈者亲自观察到被访谈者在访谈过程中的非语言信息,从而加深对谈话内容的理解,并可作为评价资料真实性的依据。但也可能给被访谈者造成某些心理压力。

16.测验法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为建立和检验研究假设提供材料和依据;为研究者选择和鉴定被试提供可行的方法;能对研究尤其是实验研究中被试的身心变化进行测定和评价。

17.教育实验设计的一般步骤有哪些?

答:包括:(1)明确研究的问题,提出研究假设;(2)分析和确定实验变量;(3)设计各种变量的处理方法;(4)选择实验模式;(5)形成实验计划。

18.在实验中如何确定因变量?

答:在确定实验要观测的因变量时,首先应考虑因变量与实验的一致性,即因变量应具体地反映出实验目的达到的程度。其次,要考虑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即因变量必须能反映出自变量操纵所形成的影响或所产生的结果。

19.如何理解教育经验的回溯性?

答:教育经验总结法要在教育经验产生之后才会有研究的对象,而且在研究过程中一般是通过对影响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以及对经验产生和发展过程的回顾和反思来探讨学前教育活动的某些规律,因而从研究的方式上看,教育经验总是回溯性的,是反思性的。

20.运用分析方法来分析研究的文字资料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 在运用分析方法来分析研究的文字资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分析必须有总体目标和整体观念,不能为分析而分析;(2)分析必须按一定的标准和规则来进行,而且在确立分析标准时应考虑如何有助于认识事物的内在特点或本质属性;(3)分析应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21.为什么要开展学前教育研究

答: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基于人们对学前儿童和学前教育活动有着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以及在认识基础上对教育实践活动的科学性的自觉追求的。因此,学前教育工作者对学前教育开展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是势在必行的工作。

22.怎样保证所选择的课题具有创新性?

答:研究者一方面要注意紧密关注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上研究活动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研究者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来审视那些已经被研究过的问题,从中发现新的创造空间。23.怎样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新的课题?

答:首先,可从对相关文献的研读中去寻找课题,在阅读文献时注重发现以前别人所完成的研究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学前教育实践活动的发展而表现出的不足。其次,在研究过程中应注重观察研究对象的行为变化,发现新的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第三,在研究过程中注意不放过任何有意义的“特殊”现象。

24.如何选取调查对象?

答:就调查对象而言,首先应严格界定总体的范围和属性,对调查总体的界定应具体包括对象总体中个体的单位(如是幼儿园、班级还是幼儿、教师等)、对象的年龄范围、职业种类、地域分布等特点。其次要根据研究的需要和研究者的主客观条件来确定样本容量(即调查对象的数量)和具体的抽象方法。

25.设计出的问卷答案应符合什么要求?

答:从答案的内容上分析,设计出的答案应符合下列要求:(1)答案的意义要明确、简洁;(2)各个选项应相对独立,选项之间不应有相互包含或彼此交叉的情况;(3)有层次的选项应层次分明,有一定的区分度,且选项排列讲究逻辑性顺序。

26.单组前后测设计的方法是什么?

答:在这种设计中,实验者也只确立一个被试组,且不按随机原则选出实验对象。在对被试进行一次因变量观测(前测)之后再在被试组中进行自变量操纵,在完成系统的自变量操纵之后,再对被试进行一次因变量观测(后测),通过比较被试在两次因变量观测中成绩的差异来解释和描述自变量操纵的效果。

27.影响教育试验内在效度的因素有哪些?

答:有8种因素:偶然事件、成熟程度、测验迁移、统计回归、选样偏差、测验误差、被试缺失、选样与成熟的交互作用。

28.教育经验总结应收集哪些资料?

答:一般来说,下面四个方面的资料是应力求收集齐备的:⑴创造经验及与经验形成相关的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资料;⑵教育经验产生过程的资料;⑶教育经验产生的环境资料;⑷经验效果资料

29.说明个案追踪研究有哪些功能。

答:个案追踪研究在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功能:一是考察和分析研究对象身心发展(或某种特殊的能力、品质)变化的连续性和阶段性,描述其在特定时间发展变化的过程与规律;二是考察和分析某种教育因素或环境因素在教育对象身心发展中所形成的影响,尤其是长久的、潜在的影响。

30.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其主要的内容有:学前教育活动的本质,学前教育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和学前儿童身心发展之间的关系,学前教育的任务和目标,学前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中外学前教育的历史和现状,学前教育管理,幼儿教师的素质及其培养,幼、小衔接等。

31.在学前教育科研活动中要贯彻伦理性原则,对研究者有何要求?

答:尊重受试者的权利;研究活动不给被试者造成不恰当的压力;要慎重解释研究材料或研究结果。

32.选择科研课题的方法有哪些?

答:被确定的观察内容必须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应准确地反映由研究目的所决定的课题研究内容,另一方面应具有操作性,即能用观察法清楚明确地将其从研究对象复杂多样的行为表现中或相关事件中剥离出来。

33.对要确定的观察内容有什么要求?

答:被确定的观察内容必须满足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应准确地反映由研究目的所决定的课题研究内容,另一方面应具有操作性,即能用观察法清楚明确地将其从研究对象复杂多样的行为表现中或相关事件中剥离出来。

34.学前教育调查研究的一般过程是什么?

答:过程包括:(1)确定调查的目的与内容;(2)选择调查手段,编制或选用调查工具;(3)选取调查对象;(4)制订调查计划;(5)收集和整理调查资料,撰写调查报告。

35.访谈调查有何优点?

答:访谈调查主要的优点有:(1)访谈调查的过程能灵活、深入;(2)访谈调查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研究资料;(3)访谈调查有利于调查者主动性的发挥。

36.选择量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选择量表要注意三个方面的问题:(1)量表功能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的适切性;(2)量表的标准化程度;(3)测验的形式要适用于特定的研究对象。

37.教育实验的总结和评价工作有哪些?

答:.有三方面的工作:(1)对实验中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实验假设进行检验并得出实验研究的结论。(2)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价,分析实验的内、外在效度。(3)撰写实验报告,对实验的过程和结论进行全面的表述。

38.教育经验总结应注意什么问题?

答:教育经验总结应正确区分现象与本质、准确揭示教育经验中所包含的教育规律;教育经验总结必须以实践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经验总结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进行,并注重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有机结合。

39.根据研究参与者的不同,行动研究法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答:根据研究参与者的不同,行动研究法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1)教师个人单独进行的行动研究;(2)由学校或托幼机构组织的研究小组进行的研究;(3)由专家、教师、行政人员等组成的研究集体开展的行动研究。

40.怎么理解个案研究对象的独特性?

答:案法只选取单个的个体、团体或教育案例作为研究对象,这个研究对象相对于总体来说可能是典型的,也可能不是典型的,但无论典型与否,都应使研究具备某种特殊的意义,而这种研究的特殊意义则取决于研究对象本身的某种特殊性。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2009-06-03 19:48:20) 转载 标签:分类:教师试题 杂谈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 观。()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 用。(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 段。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课时。( A . 必修B。必修 C . 选修D 。 选修 3.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 . 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B .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 . 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 D ?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 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 B .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 . 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D ?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 念 5. 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A . 活动课程 B .学科课程 C ?必修课程 D .综合课程6. 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 . 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 . 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 . 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 7. “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 教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的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奥林匹克训练题库·杂题

六杂题 1 某人工作一年的报酬是8400元和一台电冰箱,他干了7个月不干了,他得到3900元钱和一台电冰箱。问:这台电冰箱价值多少元? 2 某次考试,甲、乙的成绩和是190分,乙、丙的成绩和是193分,甲、丙的成绩和是195分。问:甲、乙、丙各得多少分? 3 某次数学考试,甲、乙的成绩和是184分,乙、丙的成绩和是187分,丙、丁的成绩和是188分,甲比丁多1分。问:甲、乙、丙、丁各得多少分? 4 某学生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3分,其中语文、数学平均90分,语文、英语平均93.5分。问:该学生三门成绩各多少分? 5 甲、乙、丙三人练习打靶,靶子及环数见右图。每人打了4发,甲、乙共命中71环,乙、丙共命中75环,甲、丙共命中76环。乙最多命中几个10环? 6 A,B两点相距100米,一只蜗牛从A爬到B,再从B沿原路返回A。蜗牛去时每10米休息一次,返回时每7米休息一次。问:蜗牛在去时和返回的途中有没有相同的休息地点?如果有,这个休息点距A点多远? 7 商店有三种颜色的油漆,红色的每桶1.5千克,黄色的每桶2千克,白色的每桶2.5千克,为了方便顾客,把三种油漆都分装成0.5千克的小桶。三种油漆的价格各不相等,已知每千克10元的装了80小桶,12元的装了75小桶,15元的装了68小桶。问:三种颜色的油漆每千克的价格各是多少? 8 12名同学包租一辆汽车到公园去玩,租车费大家平均分摊。临上车时又来了3名同学和他们同去,这样租车费就15人平均摊了,因此原来的12人每人比原计划少出了1元钱。租车费是多少元? 9 用大豆榨油,第一次用去了大豆1264千克,第二次用去1432千克,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出油21千克。两次共出油多少千克?

新课程通识考试试题与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转载 标签: 分类:教师试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x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v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x )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v )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x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x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x )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x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v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v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x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x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A ) 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A )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B ) 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 C ) 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奥林匹克训练题库·条件分析(word版)

条件分析 1甲、乙两队进行象棋对抗赛,甲队的三人是张、王、李,乙队的三人是赵、钱、孙。按照以往的比赛成绩看,张能胜钱,钱能胜李,李能胜孙,但是第一轮比赛他们都没有成为对手。第一轮比赛的对手分别是谁对谁? 2A, B, C, D四名学生猜测自己的数学成绩。 A说:“如果我得优,那么B也得优。” B说:“如果我得优,那么C也得优。” C说:“如果我得优,那么D也得优。” 结果大家都没说错,但是只有两个人得优。谁得了优? 3某校五年级三个班举行乒乓球混合双打表演,每班男女生各出一名,男生是甲、乙、丙,女生是A,B,C。规定:同班的男女生不能配对。已知: 第一盘:甲和A对丙和B; 第二盘:丙和C对甲乙的同班女生。 问:甲的同班女生是谁? 4有三对夫妇在一次聚会上相遇,他们是X,Y,Z先生和A,B,C女士,其中X先生的夫人和C女士的丈夫是初次见面,B女士的丈夫和A女士也是初次见面,Z先生认识所有的人。问:哪位先生和哪位女士是夫妇? 5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上语文、数学、外语课。 (1)甲上课全用汉语; (2)外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 (3)丙是一位女教师,她比数学老师活泼。 问:三位老师各上什么课? 6刘刚、马辉、李强三个男孩各有一个妹妹,六个人进行乒乓球混合双打比赛。事先规定:兄妹二人不许搭伴。 第一盘:刘刚和小丽对李强和小英;

第二盘:李强和小红对刘刚和马辉的妹妹。 问:三个男孩的妹妹分别是谁? 7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分别是工厂的木工、车工、电工和钳工,他们都是象棋迷。 (1)木工只和车工下棋,而且总是输给车工; (2)王、陈两位师傅是邻居; (3)陈师傅与电工下棋互有胜负; (4)徐师傅比赵师傅下的好; (5)木工的家离工厂最远。 问:徐、王、陈、赵四位师傅各是什么工种? 8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讲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语文和历史,每位老师教两门课。化学老师和数学老师住在一起,甲老师最年青,数学老师和丙老师爱下象棋,物理老师比生物老师年长、比乙老师年青,三人中最年长的老师住家比其他二位老师远。问:三位老师各自分别教哪两门课? 9甲、乙、丙、丁每人只会中、英、法、日四种语言中的两种,其中有一种语言只有一人会说。他们在一起交谈非常有趣: (1)乙不会说英语,当甲与丙交谈时,却请他当翻译; (2)甲会日语,丁不会日语,但他们却能相互交谈; (3)乙、丙、丁找不到共同会的语言; (4)没有人同时会日、法两种语言。 问:甲、乙、丙、丁各会哪两种语言? 10一天,老师让小马虎把甲、乙、丙、丁、戊的作业本带回去,他见到这五人后就一人给了一本,结果全发错了。现在知道: (1)甲拿的不是乙的,也不是丁的; (2)乙拿的不是丙的,也不是丁的; (3)丙拿的不是乙的,也不是戊的;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全套)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判断下列说法就是否正确,对得在题后括号内打“√”,错得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就是教学内容与进展得总与。( x )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得就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就是惟一得结论。(√) 3.教师就是既定课程得阐述者与传递者,学生就是既定课程得接受者与吸收者。这就是新课程倡导得教学 观。( x ) 4.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得过程。( √) 5.开发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就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得新教材。( x )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得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得应 用。 ( x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就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得儿童”,从而促进儿童得发展。( x ) 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就是考试得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 合。( x ) 9.教学反思就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与专业发展得重要手段。 ( √) 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得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得重要内容。( √) 11.学校课程管理就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进行总得设计。(x )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得评价改革就就是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得改革。( x ) 二、下列各题得选项中,有一项就是最符合题意得。请把最符合题意得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得核心目标就是(A ) A.实现课程功能得转变 B.体现课程结构得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 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与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得现状 2.综合实践活动就是新得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得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 A ) A.必修 3 3 B。必修 1 1 C.选修 3 3 D。选修 3 4 3.学科中得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得终极目得就是( B ) A.形成研究性学习得学习方式 B.促进学生得个性健康发展 C.强调学科内容得归纳与整合 D.注重研究生活中得重大问题 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得根本目得就是( A )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与课程得发展 B.形成新得教育评价制度 C.淡化甄别与选拔得功能 D.体现最新得教育观念与课程理念 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得课程就是( C ) A.活动课程 B.学科课程 C.必修课程 D.综合课程 6.关于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得认识,下列说法错误得就是( B ) 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得不足 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与学生得相同需求与特点 C.能够发挥地方与学校得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 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得健康与多样化发展 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得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 材( C ) 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得结论 ②强调与现实生活得联系 ③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得统一 ④体现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基本思想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④ 8.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得主要条件就是( D ) 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 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 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D.以研究者得眼光审视与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得各种问题,对自身得行为进行反思 三、下列各题得选项中,有2个及2个以上得答案就是符合题意得,请把符合题意得选项前得字母填在题后得括号内。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 1.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得确立( ABC )

奥林匹克训练题库答案

奥林匹克训练题库第五章应用题一行程问题 1.57.6千米/时。 2.60千米/时。 19(分)。 6.2.4时。 解:设上山路为x千米,下山路为2x千米,则上、下山的平均速度是 (x+2x)÷(x÷22.5+2x÷36)=30(千米/时), 正好是平地的速度,所以行AD总路程的平均速度就是30千米/时,与平地路程的长短无关。因此共需要72÷30=2.4(时)。 8.15辆。 11.30分。提示:一个单程步行比骑车多用20分。 12.2时20分。 13.12千米/时。14.4000千米。15.15千米。 16.140千米。 17.20千米。 18.52.5千米。 解:因为满车与空车的速度比为50∶70=5∶7,所以9时中满车行 19.25∶24。提示:设A,B两地相距600千米。 20.5时。提示:先求出上坡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21.25千米。提示:先求出走平路所用的时间和路程。 22.10米/秒;200米。 提示:设火车的长度为x米,根据火车的速度列出方程 24.乙班。

提示:快速行走的路程越长,所用时间越短。甲班快、慢速行走的路程相同,乙班快速行走的路程比慢速行走的路程长,所以乙班获胜。 25.30千米。提示:军犬的速度为20千米/时,它跑的时间等于甲、乙两队从出发到相遇所用的时间。 26.2时15分。提示:上山休息了5次,走路180分。推知下山走路180÷1.5=120(分),中途休息了3次。 28. 24千米。解:设下山用t时,则上山用2t时,走平路用(6-3t)时。全程为4(6-3t)+3×2t+6×t=24(千米)。 29.8时。解:根据题意,上山与下山的路程比为2∶3,速度比为 甲地到乙地共行7时, 所以上山用4时,下山用3时。 如下图所示,从乙地返回甲地时,因为下山的速度是上山的2倍,所以从乙到丙用3×2=6(时),从丙到甲用4÷2=2(时),共用6+2=8(时)。 30.1440米。 解:取AD等于BC(见下图)。因为从A到B与从B到A,走AD与BC两段路所用的时间和相同,所以D到C比C到D多用3.7-2.5=1.2 31.9∶10。 33.16千米。 解:5分24秒是0.09时。张明这天到学校用的时间是 4÷20+0.2-0.09=0.31(时), 遇到李强时用的时间为 (4-2.4)÷10=0.16(时), 所以遇到李强后的速度为 2.4÷(0.31-0.16)=16(千米/时)。 34.24海里。提示:先求进70吨水需要的时间。 35.27千米/时;3千米/时。 36.17.5千米/时。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5.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8.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10.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

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A.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B.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C.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D.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___课程,自小学___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____课时。()A.必修3 3 B。必修1 1 C.选修3 3 D。选修3 43.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A.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4.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5.在学校课程中,与选修课程相对应的课程是()A.活动课程B.学科课程C.必修课程D.综合课程6.关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设置重要性的认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能够弥补单一国家课程的不足B.能够满足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相同需求和特点C.能够发挥地方和学校的资源优势与办学积极性D.能够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和多样化发展7.“新教材一方面关注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注意及时恰当地反映科学技术新成果…”这主要说明新教材()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现成

奥林匹克训练题库·简单抽屉问题(word版)

简单抽屉问题 22在今年入学的一年级新生中有 370多人是在同一年出生的。试说明:他们中至少有2个人是在同一天出生的。 23学校举行开学典礼,要沿操场的 400米跑道插 40面彩旗。不管怎样插,是否总能找到2面彩旗,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大于10米? 24在100米的路段上植树,问:至少要植多少棵树,才能保证至少有2棵之间的距离小于 10米? 25证明:在任意的37人中,至少有 4人的属相相同。 26试证明:将2行5列方格纸的每一个方格染成黑色或白色,不管怎样染,至少有2列着色完全一样。 27一个正方体有六个面,给每个面都涂上红色或白色。证明:至少有三个面是同一颜色。 28体育组有足球、篮球和排球,上体育课前,老师让11名同学往操场拿球,每人最多拿两个。试证明:至少有2个同学拿球的情况完全一样。 29口袋里放有足够多的红、白、蓝三种颜色的球,现有31个人轮流从袋中取球,每人各取三个球。证明:至少有4个人取出的球的颜色完全相同。 30篮子里有苹果、梨、桃和桔子,如果每个小朋友都从中任意拿两个水果,那么至少有多少个小朋友,才能保证至少有两个小朋友拿的水果完全一样? 31学校开办了语文、数学、美术和音乐四个课外学习班,每个学生最多可以参加两个(可以不参加)。问:至少在多少个学生中,才能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学参加学习班的情况完全相同? 32为了丰富暑假生活,学校组织甲、乙两班进行了一次军棋对抗赛,每班各出五人,同时对弈。比赛时天气很热,学校给选手们准备了两种饮料:可乐和汽水,每个选手都选用了一种饮料。证明:至少有两对选手,甲班的两名选手选用的饮料相同,乙班的两名选手选用的饮料也相同。 33有一批四种颜色的小旗,任意取出三面排成一行,表示各种信号。在2020信号中至少有多少个信号完全相同? 34库房里有一批篮球、排球、足球和手球,每人任意搬运两个。证明:在41个搬运者中至少有5人搬运的球完全相同。

军事理论考试习题与答案(六)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孙子在《孙子兵法》中指出“不知彼而知己,_______________”。 2、军事高技术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对______________起巨大推动作用,以________为核心的那部分高技术的总称。 3、战略环境是指国家(集团)在一定时期内所面临的影响______________和军事斗争全局的客观情况和条件。 4、毛泽东指出:“战争是从有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_______________,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矛盾的一种最高斗争形式。” 5、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目的是剥夺敌方信息控制权_______。 6、信息化战争首选的打击目标是_______、信息控制和信息使用的系统及其基础。 7、我国睦邻友好合作方针是______、______。 8、寻的制导是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体制,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红外成像制导、电视制导等四种制导方式。 9、人民战争的基本属性包括正义性和_______________。 10、我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______、平等、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是目前军事上最重要的探测设备。 A、望远镜 B、夜视仪 C、雷达 D、热像仪 2、与“以镒称铢”相匹配的军事含义是()。 A、以寡击众 B、以少胜多 C、以弱胜强 D、以众击寡 3、信息化战争产生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是()。 A、军事理论创新 B、信息技术 C、高科技知识 D、战争实践 4、()是攻击者在远程网络交换机或主机中有意插入的一种软件程序。它侵入敌方计算机系统后,可监视信息分组包,并将其复制后返回攻击者,攻击者通过检测可以获悉敌方计算机系统的口令和用户名而闯入系统。 A、“蠕虫”程序 B、“特洛伊木马”程序 C、截取程序 D、逻辑炸弹 5、信息化战争在战争指导上追求()。 A、歼灭敌人 B、速决取胜 C、打击要害 D、精确战 6、信息化战争是政治通过暴力手段的继续,()。 A、暴力性增强 B、无暴力性 C、暴力性减弱 D、不确定 7、“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体现了孙武的()思想。 A、备战 B、重战 C、慎战 D、计战 8、美英联军伊拉克战争中使用信息化的精确弹药所占比例是()%。 A、50 B、60 C、70 D、80 9、弹道导弹是根据射程可以分为近程、中程、远程以及洲际导弹,远程导弹的射程()。 A、小于1000千米 B、介于1000-3000千米 C、介于3000-8000千米 D、大于8000千米 10、机械化战争能量释放的主要形式是()。 A、热能 B、机械能 C、体能 D、信息能三、多项选择题(在括弧里填写适当的字母,每题2分,共30分)得分() 1、人工遮障伪装按外形可分为()。 A、水平遮障 B、垂直遮障 C、掩盖遮障 D、变形遮障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将国家机构的国防职权概括为()。 A、立法权 B、任免权 C、决定权 D、监督权 E、行政权 3、中央军事委员会在国防方面的职权主要有()。 A、统一指挥全国武装力量 B、决定军事战略和武装力量的作战方针 C、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体制和编制 D、会同国务院管理国防经费和国防资产 4、地地战略导弹()。 A、主要打击陆地战略目标 B、射程在1000千米以上 C、是我国核力量的主体 D、肩负着威慑和实战双重使命 5、军用卫星按用途可分为()。 A、侦察卫星 B、通信卫星 C、导航卫星 D、攻击卫星 6、以下属于功能假目标的有()。 A、角反射器 B、同比例的坦克模型 C、红外诱饵 D、箔条 7、信息化战争交战双方可能是()。 A、国家与国家之间 B、社会团体与社会团体之间 C、社会团体与国家之间 D、少数个人与社会团体之间 8、省军区、军分区、人武部既是(),是兼后备力量建设与动员工作于一体的机构。 A、同级党委的军事部门 B、政府的兵役机关 C、地方公务员 D、非现役文职军人 9、美国对伊开战理由是()。 A、萨达姆实行独裁专制 B、伊拉克支持恐怖主义 C、伊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D、伊违反联合国1441号决议 10、国防是为维护国家利益服务的,国防建设受()制约。 A、国家性质 B、国家制度 C、国家政策 D、国家利益目标 11、目前,一般将国际格局分为()。 A、单极格局 B、多极格局 C、两极格局 D、突变格局 12、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军事理论创新思维方式体现了()。 A、求新 B、求异 C、求发展 D、超越自我 13、电子隐身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 A、减少无线电设备 B、减小电缆的电磁辐射 C、避免电子设备天线的被动反射 D、对电子设备进行屏蔽 14、信息化战争的战场空间包括()。 A、电磁空间 B、网络空间 C、心理空间 D、外层空间 15、军事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 A、战争、军队、国防 B、战争观、军事问题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C、战争指导、军队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D、军事建设和国防建设 四、判断题(在试题右边的括弧里打上√或╳,每题1分,共10分)得分() 1、近期几场高技术战争表明,信息已经成为武器装备效能发挥的主导因素。() 2、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信息是根本。()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教师考试通识部分复习题及答案 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 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 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 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 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 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 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 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 通识部分试题示例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 、 ”与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得重要思想为指导。 2、新课程得三维目标就是目标、目标与目标。 3、新课程得课堂实施要改变传统得以、、为中心得状况。 4、新课程实施中,要对课程结构方面过于强调, 与得现状加以改变,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得课程门类与课时比例,并设置。 5、在教学实施中,新课程倡导学生、、。 6、对于学生,新课程强调要建立得评价体系。 7、各学科课程标准就是教材编写、与得依据。 8、新课程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得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与改进教学实践得功能。 9、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由教材得单纯执行者转变为。 10、新课程提倡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得整合,逐步实现得呈现方式、方式与方式得变革。 选择题(从每个小题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在答案题号上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1、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得教育理念首先应该做到 A 、充分地传授知识 B、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 C、培养学生正确得学习态度 D、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12、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得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13、“关注个体差异”就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得爱好、兴趣与差异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B、将学生分按优、中、差分班教学 C 、使每个学生得特长都得到发挥 D、大力培养单科独进得尖子生 14、新课程得核心理念就是 A、为了每一个学生得发展 B、更好地提高学生成绩 C 、满足社会、家长提高升学率得需求D、提高每一位教师得教学水平 15、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得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得过程,其价值观就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得价值 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 C 、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将知识转化为巨大得经济利益 16、新课程改革实际上就就是新一轮得教材改革。( ) 17、新课程改革得核心目得就是培养全面发展得人。( ) 18、新课程在小学阶段就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就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 19、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国定制”改为“国审制”,形成了教材编写、出版、选用混乱得局面,不利于教师把握教学与考试得标准。( ) 20、《纲要》提出得要使学生“养成健康得审美情趣”得培养目标,只能在语文、美术、音乐课中才能实现,其她课程没有办法培养学生得审美情趣。( ) 21、《纲要》提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得心理素质”这一培养目标很有必要,不但应该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其她课程也都应该关注与培养学生得心理素质。( ) 22、《纲要》提出得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得培养目标,只能在思想品德课中才能实现,其她课程无法实现这一培养目标。( ) 2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得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就是新课程对教师得要求了。

奥林匹克训练题库找规律

一找规律 1.根据下列各串数的规律,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数: (1)1,4,7,10,(),16,…… (2)2,3,5,8,13,(),34,…… (3)1,2,4,8,16,(),…… (4)2,6,12,20,(),42,…… 2.观察下列各串数的规律,在括号中填入适当的数: (1)2,3,5,7,11,13,(),19,…… (2)1,2,2,4,8,32,(),…… (3)2,5,11,23,47,(),…… (4)6,7,3,0,3,3,6,9,5,(),…… 3.观察下列各串数的规律,并在每小题的两个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1,1,2,4,3,9,4,16,(),25,6,(),…… (2) 15, 16, 13, 19, 11, 22,(), 25, 7,(),…… 4.按规律填上第五个数组中的数: {1,5,10}{2,10,20}{3,15,30}{4,20,40}{ } 5.下面各列算式分别按一定规律排列,请分别求出它们的第40个算式: (1)1+1,2+3,3+5,1+7,2+9, 3+11,1+13,2+15, (2)1×3,2×2,1×1,2×3,1×2,2×1,1×3,…… 6.下面两张数表中的数的排列存在某种规律,你能找出这个规律,并根据这个规律把括号里的数填上吗? (1)2 6 7 11 (2)2 3 1

4 4 ( ) 1 3 5 2 3 5 5 6 4 ( ) 3 7.下面各列数中都有一个“与众不同”的数,请将它们找出来: (1)3,5,7,11,15,19,23,…… (2)6,12,3,27,21,10,15,30,…… (3)2,5,10,16,22,28,32,38,24,…… (4)2,3,5,8,12,16,23,30,…… 8.下图所示的两组图形中的数字都有各自的规律,先把规律找出来,再把空缺的数字填上: (1) (2) 9.观察下面图形中的数的规律,按照此规律,“?”处是几? 10.根据左下图中数字的规律,在最上面的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数。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四、简答题(共21分) 1.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是什么?(6分) 答:1.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作用的判断,系统地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方案、课程计划、实施过程和研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主体性特点:学生既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又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主体。这样,使教与学在评价中得到和谐的统一。(2).多元性特点:以往学科课程的评价者主要是各科教师或班主任,以“分数的高低”或升入“重点学校多少”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不能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评价。 (3).形成性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强调研究全过程的评价,即做好开题阶段、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评价。 (4).激励性特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5).实践性特点:研究性学习评价应注重实践性。 2.请简要谈谈目前应该如何重建新的课程结构,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6分) 3.在语文课上,老师按学生不同水平分成几个等级组,定出不同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学生自动“对号入座”。如C级组的标准是“语言通顺”,符合要求的就给高分。不少学生高兴地说:“我的作文在小学里经常不及格,今天老师给我打了100分,我觉得学好作文还是有希望的!”老师又及时鼓励达标的同学继续向B 级、A级组进军。

请问:上述案例中,教师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9分)答: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2分)采用适应不同学生的多种评价方法,实施鼓励性评价,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这种分层评价使各类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7分) 五、分析说明题(共27分) 1.王林平时成绩一般,但总想找个机会能一鸣惊人。期末考试前的一天下午,王林走过教导处门口,看到里面没人,就走了进去,一眼看到老师放在橱里的数学试卷。他想,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正当他打开橱们时,教导处主任突然走了进来。主任看到瑟瑟发抖的王林,什么都明白了。主任严肃地对王林说:“平时不努力,现在偷试卷,真丢脸!你等着受处分吧!”脸色煞白的王林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请不要处分我。”主任怒道:“没门!”几天后,学校宣布了对王林的处分决定。 请问:主任的做法对吗?为什么?假如你是主任,你会怎样做?(11分) 1.主任的做法是欠妥的。(2分)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处处为学生着想,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理解和同情学生并给予热情而诚恳的帮助,不能简单采取批评、惩罚的方法。(5分)言之有理即给分。

人武部训练题库含答案

人武部训练题库含答案 专武干部基础理论复习题(外网) 第一部分:征兵工作(190题) ◆男兵征集(85题) 一、单项选择题(40题) 1、应征公民所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者单位应当将批准入伍的公民姓名(d)。 a:登记造册 b:网上备案 c:报上级备案 d:张榜公布 2、预定征集的应征公民离开常住户口所在县、市(b)以上的,应当向所在基层人民武装部报告去向和联系办法。 a、15天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3、县级人民政府依照兵役法和有关法规实施的处罚,由(c)具体办理。 a、县级公安机关 b、县级人民法院 c、县级人民政府兵役机关 d、县级人民检察院 4、退兵的期限,自新兵到部队之日起至部队批准之日止,属于政治条件不合格的,不超过( d )天。 a、45 b、60 c、80 d、90 5、退兵的期限,自新兵到达部队之日起至部队批准之日止,属于身体条件不合格的不超过(d)。 a、60天 b、90天 c、70天 d、45天 6、男性应征青年身高应为(c)cm以上。 a:160 b:161 c:162 d:163 7、(a)文化程度人员右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9,左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8;高中文化程度人员右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7,左眼裸眼视力不低于4.5。 a:初中 b:高中 c:大专 d:本科 8、走访调查由县级(d)统一组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承办,基层专武干部、派出所民警、卫生院医生、民兵营连长、接兵部队人员等组成调查组具体实施。 a:政府b:人武部c:国 。 部门 b:人武部 c:征兵办公室 d:公安机关 24、( a )的主要内容是:调查应征公民病史情况,了解掌握应征公民的政治思想、家庭背景、文化程度、个人经历、现实表现和入伍态度等情况。 a、走访调查 b、政治审查 c、调查询问 25、走访调查责任人组织填写(c),同行的调查人共同签字,调查表作为审批定兵的依据之一,留存县级征兵办公室备查,5年内不得销毁。 a、《应征公民政治审查表》 b、《入伍通知书》 c、《应征公民走访调查表》 26、(c)通常于新兵起运前1日组织新兵集中,按照新兵去向、人数进行编组,核对档案,发放被装物资,明确有关注意事项。 a、县人武部 b、军分区 c、县级征兵办公室 d、市级征兵办公室 27、对(d)不安心部队服役的,一般不宜做退兵处理,部队应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必要时可通过征集部门和新兵家长配合做好思想引导工作。 a、政治原因 b、政治问题 c、思想问题 d、思想原因 28、(b)特殊原因不能亲自前往兵役登记站登记或者履行复核手续的,可以书面委托其亲属或者所在单位代为登记或者履行复核手续。 a、适龄青年 b、适龄男性公民 c、适龄女性公民

新课程通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新课程通识试题及答案 转载 标签: 分类:教师试题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的打“X”。侮小题2分,共24分) 1?在新课程背景下,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 总和。(x ) 2?在新课程中,教材提供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 线索,而不是惟一的结论。(v ) 3.教师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 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这是新课程倡导的教 学观。 (x )

4.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 程。(v ) 5 ?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就是编写适合学生发展的新教材。(x ) 6.在教学中,我们要抛弃一切传统的教学技术,发展现代教学技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x ) 7?在新课程中,课程评价主要是为了“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 x ) 8 ?在考试改革方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考试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x ) 9.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更为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 v ) 10 ?在新课程推进过程中,课程的建设、实施与发展将成为学校评价中的重要内容。(v) 11?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有权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总的设计。(x)

12.发展性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改革就是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的改革。(x ) 二、下列各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把最符合题意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6分) 1.本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是 ( A ) A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B ?体现课程结构

奥林匹克训练题库_包含与排除

四包含与排除 1 二年级一班共4 2 名同学,其中少先队员3 3 人。这个班男生20 人,女生中有 4 人不是少先队员,男生中有多少人是少先队员? 2 十一中学图书馆有中外文科技和文艺书共6000 册,其中中文书4560册,文艺书3060 册,外文科技书840 册。问:一共有多少本外文书?有多少本中文文艺书? 3 47 名学生参加了数学和语文考试,其中语文得100 分的12 人,数学得100 分的17 人,两门都没得100分的有26 人。问:两门都得100 分的有多少人? 4 全班有46 名同学,仅会打乒乓球的有18 人,既会打乒乓球又会打羽毛球的有7 人,既不会打乒乓球又不会打羽毛球的有 6 人。问:仅会打羽毛球的有多少人? 5 电视台向100人调查昨天收看电视的情况,有62 人看过2 频道, 34 人看过8 频道,11 人两个频道都看过。问:两个频道都没看过的有多少人? 6 一次数学小测验只有两道题,结果全班有10 人全对,第一题有25 人做对,第二题有18 人做错。问:两题都做错的有多少人? 7 全班50人,不会骑自行车的有23 人,不会滑旱冰的有35人,两样都会的有 4 人。两样都不会的有多少人? 8 五一小学举行各年级学生画展,其中18 幅不是六年级的,20 幅不是五年级的。现在知道五、六年级共展出22 幅画,问:其它年级共展出多少幅画? 9100 个学生只有一人没学过外语,学过英语的有39人,学过法语的有49 人,学过俄语的有41 人,学过英语也学过法语的有14 人,学过英语也学过俄语的有13 人,学过法语也学过俄语的有9 人。问:三种语言都学过的有多少人? 10某班有42人,其中26人爱打篮球,17人爱打排球,19人爱踢足球,9人既爱打篮球又爱踢足球, 4 人既爱打排球又爱踢足球。没有一个人三种球都爱好,也没有一个人三种球都不爱好。问:既爱打篮球又爱打排球的有几人? 11 64个小学生都订了报纸,其中订A报的28人,订B报的41人,订C报的20人,同时订A, B报的10人,同时订A, C报的12人,同时订B, C 报的也是12人。问:三种报都订的有多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