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一、确定计算配合比1. 确定砼配制强度(f cu,o)f cu,o =f cu,k+1.645σ式中f cu,o—混凝土配制强度(MPa);f 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σ—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混凝土σ可按表6.8.1取值。
表6.8.1 混凝土σ取值混凝土强度<C20 C20~C35 >C35 等级σ(MPa) 4.0 5.0 6.0 2.确定水灰比(W/C)αa、αb----回归系数,可按表6.8.2采用。
表6.8.2 回归系数αa和αb选用表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水灰比还不得大于表6.18中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如计算所得的水灰比大于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时,应取规定的最大水灰比值。
3. 选定砼单位拌和用水量(m w0)(1)干硬性和塑性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根据所用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及施工所要求的坍落度值,查表6.8.3、6.8.4选取1m3混凝土的用水量。
表6.8.3 干硬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表6.8.4 塑性混凝土的用水量(2)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的用水量计算a.以表6.8.4中坍落度90mm的用水量为基础,按坍落度每增大20mm,用水量增加5kg,计算出未掺外加剂时混凝土的用水量。
b.掺外加剂时的混凝土用水量按下式计算:m wa=m w0(1-β)式中m wa——掺外加剂时,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 ;m w0——未掺外加剂时,每1m3混凝土的用水量(kg/m3) ;β——外加剂的减水率(%),应经试验确定。
4.确定单位水泥用量( m c0)未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由上式计算求得的 m c0还应满足表6.6.1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如计算所得的水泥用量小于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时,应取规定的最小水泥用量值。
5. 确定砂率(ßs)(1)查表法—根据骨料的种类、最大粒径、水灰比按表6.8.5选用。
表6.8.5 混凝土的砂率(%)水灰比(w/c)卵石最大粒径(mm)碎石最大粒径(mm)10 20 40 16 20 400.40 26~32 25~31 24~30 30~35 29~34 27~32 0.50 30~35 29~34 28~33 33~38 32~37 30~350.60 33~38 32~37 31~36 36~41 35~40 33~380.70 36~41 35~40 34~39 39~44 38~43 36~41 (2)计算法α:拨开系数。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600.72回归系数(碎石)a=0.53b=0.20/
52.5一、1、fcu,o=
fcu,o≥fcu,k+1.645σ本公式适用为设计强度小于C60fcu,o=fcu,o≥1.15fcu,k本公式适用为设计强度小于C602、W/C=此水胶比计算公式适用于无水泥实测强度,无矿粉
3、确定单位用水量m w0密度:
1000m w0=手动输入4、m c =TB/T3043-2005中胶凝材料总量不得大于500kg/m 3
5、密度:
2300m fo =掺量:
16%19%
6、密度:3120
m co =6、密度:2650砂率:
41%m so =含气量:3%
6、密度:2640手动输入粗骨料用量m c0
水泥实测强度fce =
细骨料用量m c0744.4745226412
粉煤灰用量m f0水泥用量m c0粉煤灰影响系数γf=
水泥富余系数γc=0.3078粉煤灰掺量占水泥质量为490胶凝材料总量m c
可查JGJ55-2011 表5.2147
手动输入 6.0配合比计算过程
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Mpa)
69.969计算水灰比(水胶比)W/C
水泥强度fce =矿渣粉影响系数γs=设计强度fcu,k =
1.10/标准差σ=
m go =水泥
粉煤灰细骨料粗骨料减水剂引气剂水412787441071 4.90.01147
配合比
1071.316996
粗骨料品
种 系数碎石αa 0.53
αb
0.2040
50
回归系数(α
a α
b )取值表君山制梁
卵石
0.49
0.13
a α
b )取值表
制梁场。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 设计的基本资料 ①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施工管理水平, ②对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③原材料品种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④混凝土的部位、结构构造情况、施工条件等。 2.初步配合比计算 (1)确定试配强度(fcu,0)
fcu,0 fcu,k 1.645
混凝土配制强度可按下式计算(JGJ552000):
0.50
0.50
0.50
300
300
300
注:当用活性掺合料取代部分水泥时,表中的最大水灰比及最小水泥用量即为替代前的水灰比和水泥用量
(5)选择合理的砂率值(βs) 合理砂率可通过试验、计算或查表求得。 试验是通过变化砂率检测混合物坍落度,能获得最大 流动度的砂率为最佳砂率。 也可根据骨料种类、规格 及混凝土的水灰比,参考表4.0.2选用。
100 %
式中
mc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mg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kg); ms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细骨料用量(kg); mw0——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βs——砂率(%); mcp——每立方米混凝土拌合物的假定重量(kg); 其值可取 2400~2450kg。
国家标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于2001.4.1施行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参数确定的原 则
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中确定三个参数的原则是:在满足混凝 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 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单 位用水量;砂率应以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填 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计算1m3混凝土中各材 料用量为基准,计算时骨料以干燥状态为 准。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材料,而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则是确保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水泥、砂、石、水、外加剂等)之间的比例关系。
准确计算混凝土配合比对于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性能至关重要。
一、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基本原理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基于两个主要原则:一是满足混凝土的设计强度要求;二是满足混凝土的施工和易性要求。
设计强度要求是根据工程结构的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确定的。
在计算配合比时,需要根据设计强度等级,通过一定的公式和方法,确定水泥、砂、石等材料的用量,以保证混凝土在规定的龄期内能够达到设计强度。
施工和易性要求则涉及到混凝土的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等方面。
良好的施工和易性能够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易于振捣密实,不发生离析和泌水现象,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二、混凝土配合比计算的主要参数1、水灰比(W/C)水灰比是指混凝土中水的用量与水泥用量的比值。
它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水灰比越小,混凝土的强度越高,但施工和易性可能会变差;水灰比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但施工和易性会变好。
在计算配合比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和水泥的品种、强度等级等因素,通过经验公式或试验确定合适的水灰比。
2、砂率(βs)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比。
砂率的大小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骨料的空隙率。
合适的砂率能够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同时也能保证骨料之间的填充密实,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砂率的确定通常需要根据骨料的品种、粒径、级配以及混凝土的水灰比等因素,通过试验或经验数据来确定。
3、单位用水量(mwo)单位用水量是指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
它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
在确定单位用水量时,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骨料的最大粒径和品种、外加剂的种类和掺量等因素。
一般来说,坍落度越大,单位用水量越多;骨料粒径越大,单位用水量越少。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确定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质量比例,以满足结构设计、施工和环境要求,并符合经济原则的过程。
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55-2000于2001年4月1日开始实施。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满足四项基本要求: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的和易性、工程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和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指要节约水泥以降低混凝土成本。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参数是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
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单位用水量;砂率应以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计算1m3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为基准,计算时骨料以干燥状态为准。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有绝对体积法和重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
绝对体积法假定刚浇捣完毕的混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等于其各组成材料的绝对体积及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少量空气体积之和。
重量法假设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为一定值,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其表观密度。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包括: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和环境要求、确定水灰比、确定单位用水量、确定砂率、计算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用量、检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Design Basic n:1.___。
n management level。
durability requirements for concrete。
raw material varieties and their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ncrete parts。
structural n ns。
___.2.Initial ___:1) ___ (fcu,0)fcu,0 = fcu,k + 1.645σcu,k___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formula (55-2000):Where fcu,0 ___ (MPa)。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计算公式

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计算公式1.混凝土配合比的概念在混凝土施工中,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石料等各种成分的比例关系。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是确定施工所需各种材料的比例,以满足设计要求的重要步骤。
2.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因素2.1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指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常用的强度等级有C15、C20、C25等。
不同的强度等级需要不同的水泥用量和骨料用量。
2.2工程要求不同的工程要求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不同的工程需要不同的配合比。
2.3材料性能水泥、砂、石料等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差异也会对配合比产生影响。
例如,颗粒形状、粒径分布、含水率等都会对混凝土的配合比造成影响。
3.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公式3.1水灰比的计算水灰比是指水与水泥的质量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参数。
一般情况下,水灰比小于0.5时会使混凝土强度大幅提高,但过小的水灰比会导致施工性能变差。
水灰比的计算公式为:水灰比=水的质量/水泥的质量3.2水泥用量的计算水泥用量的计算公式为:水泥用量=水泥强度试验块抗压强度×设计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参考抗压强度)3.3骨料用量的计算骨料用量的计算公式为:骨料用量=(1-水泥用量)×骨料的质量4.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计算的步骤4.1确定强度等级和工程要求根据工程设计要求和强度等级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
4.2计算水泥用量根据设计抗压强度和参考抗压强度,计算水泥用量。
4.3计算骨料用量根据水泥用量和骨料的质量,计算骨料用量。
4.4计算水灰比根据水的质量和水泥的质量,计算水灰比。
5.总结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配合比能够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施工性能。
通过计算水灰比、水泥用量和骨料用量,可以得到合理的配合比,并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依赖于强度等级、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等因素,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得到最佳的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以C20混凝土配合比为例计算):(1)确定试配强度:MPa f f k cu o cu 6.264645.120645.1,,=×+=×+=σ注:σ为强度标准差,是为了满足试配强度达到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并具有95%的保证率。
一般情况下C20和C25的强度标准差不小于2.5MPa ,大于等于C30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差不小于3.0MPa 。
σ一般是混凝土强度数据统计确定或由出题人给定,做题时不需要去计算。
(2)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一般情况下按照标准JGJ55-2011的规定查表确定:如:C20混凝土,用5-31.5的碎石配制,坍落度要求在35mm-50mm 之间,查表可得用水量为185kg 。
(3)确定水灰比:回归系数a a 、a b 按照JGJ55-2011(下表)确定:c g ce ce f f γ×=,,其中为水泥的强度等级(PO42.5取42.5,PC32.5取32.5),g ce f ,c γ为水泥富余系数(一般在1.1左右,本次演示计算时取1.0)。
70.05.4207.046.06.265.4246.0/,=××+×=×∂×∂+×∂=ce b a o cu ce a f f f C W (4)确定水泥用量水泥用量通过用水量和水灰比计算得出:如C20的用水量为185kg ,水灰比为0.70,水泥用量为185/0.70=264kg ;(5)确定砂率砂率可根据标准JGJ55-2011确定(见下表):如C20混凝土水灰比为0.70.,最大粒径为31.5,查表可选择砂率在36-41%之间,本次计算选为40%。
(6)砂石质量计算:A .质量法:根据标准规定列方程解:264+185+m so+m go=2370m so/(m so+m go)=40%得出:m so=768,m go=1152。
c2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c20混凝土配合比计算方法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的水泥、砂、碎石的比例,其计算公式如下:C20混凝土配合比=水泥重量/(水泥重量+砂
重量+碎石重量)。
C20混凝土是一种用于建筑工程的普通混凝土,其中C代表混凝土中水泥的强度等级,20代表混凝土压力强度为
20MPa,即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于20MPa。
C20混凝土的配合比一般由水泥、砂和碎石的比例来确定,具体的配合比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选择。
一般情况下,
C20混凝土的水泥重量占混凝土总重量的比例为1:2,砂的重
量占混凝土总重量的比例为2:3,碎石的重量占混凝土总重量
的比例为3:4。
因此,C20混凝土的配合比可以由以下公式计算:C20混凝土配合比=水泥重量/(水泥重量+砂重量+碎石重量)=1/(1+2+3)=1/6。
C20混凝土的配合比是影响混凝土压力强度的重要因素,
在使用C20混凝土时,应注意正确计算配合比,以确保混凝
土的质量。
此外,应注意控制配料的比例,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综上所述,C20混凝土的配合比的计算公式为:C20混凝
土配合比=水泥重量/(水泥重量+砂重量+碎石重量)=1/6。
正
确计算C20混凝土的配合比,可有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g
— — 粗 骨 料 的 表 观 密 度 ( k g /m ) ; — 细 骨 料 的 表 观 密 度 ( k g /m ) ; — 水 的 密 度 ( k g /m ) , 可 取 1 0 0 0 k g /m ;
。 3 3 3
ρ ρ α
s— w—
——混凝土的含气量百分数,在不使用引气型外加剂时,α 可取为1
混凝土配制强度可按下式计算(JGJ552000):
f cu , f cu , k 1 . 645 0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 (MPa); σ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 式中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又称均方差,其计算式 为
当施工单位不具有近期的同一品种混凝土 的强度资料时,σ值可按下表取值。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4-1992
表 3 .0 混 凝 土 强 度 标 准 差 (σ )
混凝土设计 强 度 等 级 f c u ,k
低 于 C 20
C 20~C 35
高 于 C 35
σ (MPa)
n n
( f cu , i f )
i 1
2
i 1
f
2 cu , i
nf
2
n 1
n 1
对于 C20、C25级混凝土, σ计算值 <2.5MPa时,计算配制强度时取σ≮ 2.5MPa; 对于 C30级以上的混凝土, σ计算值 <3.0MPa时,计算配制强度时取σ≮ 3.0MPa;
(3)选定单位用水量(mw0)
用水量根据施工要求的坍落度(参考表4-1)和骨料品种规格, 参考表4.0.1-2选用。
表 4 — 1 混 凝 土 浇 筑 时 的 坍 落 度 ( G B 5 0 2 0 4 -1 9 9 2 ) 结构种类 坍落度 (㎜) 基础或地面等的垫层,无配筋的大体 积结构或配筋稀疏的结构 板、梁或大型及中型截面的柱子等 配 筋 密 列 的 结 构( 薄 壁 、斗 仓 、筒 仓 。 细柱等) 配筋特密的结构 70~90 30~50 50~70 10~30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各组成 材料的质量比例。确定这种数量比例关系的工作, 称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达到以下四项基本要求, 即: (1) 满足结构设计的强度等级要求; (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 (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4)符合经济原则,即节约水泥以降低混凝土 成本。 国家标准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55-2000 于2001.4.1施行
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参数确定的原 则 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 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 计中确定三个参数的原则是:在满足混凝 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的 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 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种类和规格确定单 位用水量;砂率应以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填 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以计算1m3混凝土中各材 料用量为基准,计算时骨料以干燥状态为 准。
(2)重量法(假定表观密度法)。 如果原材料比较稳定,可先假设混凝土的 表观密度为一定值,混凝土拌合物各组成 材料的单位用量之和即为其表观密度。
c0+
m
m
c0— g0— s0 — w 0— cp—
g0+
m
s0+
m
w 0=
m
cp
式中 m m m m m
— 每 立 方 米 混 凝 土 的 水 泥 用 量 ( kg) ; — 每 立 方 米 混 凝 土 的 粗 骨 料 用 量 ( kg) ; — 每 立 方 米 混 凝 土 的 细 骨 料 用 量 ( kg) ; — 每 立 方 米 混 凝 土 的 用 水 量 ( kg) ; — 每 立 方 米 混 凝 土 拌 合 物 的 假 定 重 量 ( kg) ; 其 值 可 取 2400~ 2450kg。
4 .0
5 .0
6 .0
(2)计算水灰比 (W/C) 根据强度公式计算水灰比:
f cu , 0
W C
a
f ce ( C / W b)
a
f ce
f cu , 0
a
b
f
ce
式中fcu,0——混凝土试配强度, MPa; fce——水泥28d的实测强度,MPa; αa,αb—回归系数,与骨料品种、水泥品种有 关,其数值可通过试验求得。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提供的αa 、αb 经验值为: 采用碎石:αa=0.46 αb=0.07 采用卵石:αa=0.48 αb =0.33
三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1. 设计的基本资料 ①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施工管理水平, ②对混凝土耐久性要求, ③原材料品种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④混凝土的部位、结构构造情况、施工条件等。 2.初步配合比计算 (1)确定试配强度(fcu,0)
f cu , f cu , k 1 . 645 0
碎石最大粒径
项 目 坍 落 度
指标
10
20
3 1 .5
40
16
20
3 1 .5
40
10~30 30~50 50~70
190 200 210 215
170 180 190 195
160 170 180 185
注:①本表系采用机械振捣混凝土时的坍落度,采用人工捣实其值可适
当增大;
②需配制泵送混凝土时,应掺外加剂,坍落度宜为120~180㎜。
表 4 .0 .1 - 2 塑 性 混 凝 土 的 用 水 量 ( ㎏ / ㎝ 拌合物稠度 卵石最大粒径 (㎜ )
3
) ( JG J5 5 -2 0 0 0 ) (㎜ )
二、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原理 (1)绝对体积法 绝对体积法的基本原理是:假定刚浇捣完毕的混 凝土拌合物的体积,等于其各组成材料的绝对体 积及混凝土拌合物中所含少量空气体积之和。
m c0
c
式中
ρ ρ
m
g0 g
c—
m so
m w0
s
3
0 . 01 1
3
w
— 水 泥 密 度 ( k g /m ) , 可 取 2 9 0 0 ~ 3 1 0 0 k g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