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03

合集下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侦查学名词解释、简答目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侦查学名词解释、简答目录

名词解释1.刑事侦查学:是在认识犯罪活动、侦查活动和二者互相作用规律的基础上,研究揭露、证实犯罪、揭发确认犯罪嫌疑人的方法、对策的一门应用学科。

2.比较研究法:是拿本身研究的课题、项目以及相关内容,与古今中外相类似的对象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批判借鉴、取长补短,达到完善、发展自身的目的。

3.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侦查活动的方法、对策和规律,以及犯罪行为与侦查活动相互作用这一特殊矛盾。

4.逻辑证明:是运用已知为真的命题,通过必然性推理论证某一命题为真的思维方式5.侦查假设:是指根据案件已有的事实材料,借助于逻辑推理、逻辑证明和逻辑规律,对案件部分或全部内容给予假定说明。

6.刑事侦查的同一认定:是指某物质分解或分离的部分、形成的痕迹和遗留的映像,一定时间内,在本物质特征上与某物质保持一致的理论。

7.犯罪现场访问:是侦查人员为了查明案情,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在犯罪现场勘查过程中依法对了解案件有关情况的人员进行的调查询问工作。

8.刑事侦查工作:是公安机关依据法律和国家赋予的权力,运用各种侦查措施、手段和刑事科学技术发现、控制、揭露、证实刑事犯罪的一项专门工作。

9.刑事侦查工作基本原则:是依据国家法律和党的政策制定的,是刑事侦查人员履行职务活动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规则,是对业务思想和业务行为的规范。

10.犯罪现场勘验:是侦查人员借助感觉器官和科学技术手段,对犯罪现场中有关的痕迹、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观察、显现、记录、提取、分析和检验,发现、收集侦查线索和犯罪证据的一项侦查活动。

11.个体勘验:是勘查人员在局部观察的基础上,对现场上与犯罪行为有关或可能有关的痕迹、物证,逐一进行勘验和检查。

12.局部观察:是指勘查人员在现场整天巡视的基础上,根据已经确定的犯罪现场勘验范围、重点和顺序,将现场划分为若干部分,然后组织现场勘察人员分工负责或集中力量逐一对犯罪现场上客体的特点、状态、位置及其相互关系等进行观察研究和记录13.整体巡视:勘查人员对犯罪现场的周围环境、现场外部和内部状态所进行的概览性的巡视观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专业目录(学术)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专业目录(学术)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复试科目名称
0838 公安技术
2
2018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专业硕士)
招生学科 代码及名称 二级学科、方向 代码及名称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35101 法律 (非法学) 02(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初试科目代码及名称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98)法硕联考专业基础(非 法学) ④(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
公安学综合 公安技术综合 公安学综合
②(204)英语二 ③(332)警务硕士专业基础
2
03(全日制)经济犯罪侦查
④(438)警务硕士专业综合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085224 安全工程
00(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③(302)数学二 ④(826)计算机基础和 C 语言程 序设计
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科目代码及名称
复试科目名称
法理学 行政法学与行政诉讼法学 刑法学 民商法学 刑事诉讼法学
0301 法学
05(全日制)诉讼法学
0306 公安学
04(全日制)国内安全保卫 0306Z3 犯罪学 01(全日制)犯罪学 02(全日制)犯罪社会学 03(全日制)警务心理学 04(全日制)比较警察研究 0306Z4 公安管理学 01(全日制)公安管理 02(全日制)公安思政与文化
程序设计
1 2
报考公安技术研究方向的人员,本科专业应为理学或工学。 限全国公安机关经侦系统在职人民警察报考。 3
复试科目名称
刑事诉讼法学 01(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035102 法律(法学) 02(非全日制)不区分研究方向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97)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 学) ④(497)法硕联考综合(法学)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刑事侦查学课程教学大纲

刑事侦查学课程教学大纲

《刑事侦查学》课程教学大纲教研室主任:徐西振执笔人:王文娟一、课程基本信息开课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课程名称:刑事侦查学课程编号:英文名称:Criminal Investigation Study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总学时:54理论学时:51 实验学时: 3学分:开设专业:法学先修课程: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二、课程任务目标(一)课程任务本课程是一门法学类专业选修课程。

刑事侦查工作是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环节,是收集犯罪证据,揭露、证实犯罪,揭发犯罪人的极为重要的专门工作。

本课程的任务在于使学生通过对刑事侦查的基本程序、技术、策略和方法的学习,能够了解犯罪的规律和特点,培养针对不同犯罪类型开展侦查活动的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一方面需要利用经典案例的评析和介绍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授课内容,另一方面需要开展一系列实训项目,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课程目标在学完本课程之后,学生能够:1.对刑事侦查学基础理论有所认识,包括刑事侦查学的学科性质、刑事侦查的性质和形式2. 掌握刑事技术鉴定的原理、程序和方法3. 应用刑事图像技术,记录现场、记录和检验物证、辨认照相;掌握痕迹勘验、文书勘验的技术4. 学习并掌握各种侦查措施,包括现场勘查、侦查实验、辨认、询问、讯问、强制措施、侦缉措施,注意其中的程序和方法5.掌握刑事案件侦查的一般步骤,针对不同类型的犯罪适用不同的方法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理论教学的内容及要求第一部分绪论(包括刑事侦查学概述和刑事侦查概述)1.了解刑事侦查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内容2.掌握刑事侦查的概念、任务、性质和形式注意刑事侦查权的归属,以及刑事案件侦查的模式第二部分刑事科学技术1.了解刑事技术鉴定的程序2.掌握刑事技术鉴定原理即物质交换与转移原理的机理和意义,掌握同一认定和种属鉴定的概念和方法3.注意刑事技术鉴定权的归属,同一认定与种属鉴定的关系4.掌握刑事图像技术中刑事照相的内容,包括现场照相、物证照相和辨认照相的内容的方法5.掌握痕迹勘验中的主要对象形象痕迹的相关内容,掌握手印勘验和脚印勘验的技术6.掌握笔迹检验中书写习惯的形成过程及笔迹检验的科学依据7.了解心理测试技术的应用,掌握其基本原理和国际通行指标和方法第三部分侦查措施1.了解现场勘查的步骤和方法,掌握现场勘验和现场访问、现场分析的内容注意犯罪现场及其构成要素,犯罪现场保护的内容及对于现场勘查的意义注意现场勘验的概念,有判明事件性质的作用2.掌握侦查实验解决哪些问题,侦查实验的规则和注意事项,如何审查侦查实验的结果3.了解辨认的形式,掌握辨认的规则注意同时具备哪些条件辨认结果才可以作为证据使用4.掌握询问的注意事项和方法5.了解追缉堵截的方法、控制销赃掌握追缉堵截的适用条件,通缉通报的程序方式注意通缉通报的关系,通报的形式6. 注意搜查扣押的注意事项7.了解讯问的程序和方法,掌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相关内容第四部分刑事案件侦查的方法1.掌握刑事案件侦查的一般步骤2.掌握杀人案件和盗窃案件的侦查方法3.了解投放危险物质罪、诈骗案件以及几种特殊犯罪案件的侦查(二)实践教学的内容及要求1.运用刑事照相技术完成现场照相2.通过捺印指纹了解指纹形态,掌握指纹的显现和提取技术3.用石膏制模和静电复印提取脚印,掌握脚印的测量和分析四、学时分配五、考核说明本课程所采用的考核方法是考试。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01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01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一、学习刑事侦查学的意义导言二、刑事侦查学的学科体系一、学习刑事侦查学的意义是侦查人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是研究刑事案件的理论起点是侦查人员全面审视案件的理论基础案例一案件性质:杀人死者情况:女性;裸体;割头剖腹现场勘查结果:提取少量物证现场异常情况:女尸阴部的油菜杆现场分析结果:1、死者与作案人矛盾很深2、死者与作案人关系亲密案例二案件性质:抢劫杀人死者情况:苹果园老板;锐器致死现场勘查结果:未发现明显搏斗痕迹;提取到苹果一个;烟头四支现场分析结果:熟人作案;图财害命•目前学术界比较一致的学科体系包括:刑事侦查基础理论、刑事侦查措施、刑事案件侦查方法三个部分。

•有些学者认为应将侦查程序、侦查谋略和各国侦查比较也作为侦查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本理论体系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同一认定理论在侦查中的地位和作用辨证唯物主义侦查中的运用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刑事侦查学的历史基础工作体系刑事特情刑嫌调控阵地控制刑事犯罪情报资料刑事技术侦查刑事犯罪调查研究侦查协作侦查程序体系受案立案收集证据侦查终结侦查破案侦查对策体系犯罪现场勘查预审侦查指挥谋略侦查专门手段侦查措施第一章刑事侦查学概述刑事侦查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刑事侦查学的基础理论参考书目•《犯罪侦查》[美]韦恩W.贝尼特等著,但彦铮等译,ISNB7-5014-2274-5/D.1083,2000年9月第1版,群众出版社出版;•《刑事侦查学》公安部教材编审委员会编,ISBN7-5014-2108-0/D918,1999年12月第1版,群众出版社出版•《侦查学原理》王传道编著,ISNB7-5620-2049-3/D.2009,2001年6月第1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第一节刑事侦查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一、刑事侦查的概念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1款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取的)有关的强制性措施。

公大刑侦学教学大纲

公大刑侦学教学大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刑事侦查教学大纲《刑事侦查学》教学大纲编写说明《刑事侦查学》是为非刑事侦查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本大纲适用于所有非刑事侦查专业本科学生。

本门课程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的内容,即:刑事侦查学概论部分、犯罪现场勘查部分、侦查措施部分和刑事案件侦查部分。

本课程的教学应突出刑事侦查学的基础性和实践性,既要注意基本内容的讲解,也应根据实践需要有针对性地突出相关重点。

本教学大纲由翟金鹏、孙亚伟、陈刚、杨郁娟、刘涛执笔,其中第1、2章由翟金鹏老师撰写,第3、4、5章由孙亚伟老师撰写,第6、7、8章由陈刚老师撰写,第9、10章由杨郁娟老师撰写,第11、12由刘涛老师撰写,经征求教研室全体教师意见后,由侦查系郝宏奎审定。

课程编号:030001授课对象:非侦查学专业(含计算机犯罪侦查方向)学时:见教学安排表教学内容:第一章刑事侦查学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让学生了解刑事侦查学的发展历史、研究方法,掌握刑事侦查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一、刑事侦查的概念二、刑事侦查学的概念三、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四、刑事侦查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五、刑事侦查学的学科体系第二节刑事侦查学的发展历史一、中国刑事侦查学的发展历史二、国外刑事侦查学的发展历史第三节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一、案例分析法二、调查法三、科学实验法四、比较研究法第四节刑事侦查学的基础理论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与方法论(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是刑事侦查活动的认识基础(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指导刑事侦查活动的科学理论(三)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联系和发展的学说是刑事侦查活动的思维向导二、逻辑理论(一)关于推断的逻辑理论(二)逻辑证明的理论(三)侦查思维的逻辑规律(四)侦查假设三、同一认定原理(一)同一认定原理的概念(二)同一认定原理在刑事侦查中的应用第二章刑事侦查工作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本章,让学生了解刑事侦查工作的任务,掌握刑事侦查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2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2

第十一章杀人案件侦查第一节杀人案件概述一、概念杀人案件,是指犯罪行为人凭借一定的物质和能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案件。

二、死亡类型非犯罪行为引起的死亡:自然死亡、意外事故和自杀身亡犯罪行为引起的死亡:他杀三、杀人案件的分类(一)杀人动机和目的不同政治性杀人私仇报复杀人奸情杀人强奸杀人婚恋、家庭纠纷杀人图财杀人其他动机杀人:练胆、转椅视线、杀人灭口、甩包袱、封建迷信等(二)尸体是否完整全尸案件碎尸案件白骨案件灭尸案件(三)杀人手段、工具不同根据犯罪行为人杀人的手段和所凭借的犯罪工具的不同情况,可分为枪杀、锐器杀人、钝器杀人、投放危险物质杀人、爆炸杀人、放火杀人、电击杀人、驾车杀人、徒手杀人等。

(四)死者身份是否明了根据受理案件时死者的身份是否明了,可分为死者身份明确的案件和死者身份不明的案件(即通常所说的无名尸体案件)。

(五)尸体是否被发现根据受理案件时尸体是否被发现,可分为已发现尸体案件和未发现尸体案件(也有人称为无尸体案件、失踪人案件)。

四、杀人案件的特点(一)多有与杀人犯罪相联系的特定预谋过程犯罪预谋的内容包括:杀人手段的选择及犯罪工具的准备,了解和掌握实施杀人行为必备的知识和技能,选择杀人地点和杀人时机,选择靠近被害人的方式、方法,排除实施杀人行为的障碍,等等。

(二)犯罪行为具有致命的强度犯罪行为人对杀人方式的选择,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有利于实现犯罪目的。

二是有利于逃避侦查和打击。

三是自身的体力、技能和占有工具的条件。

四是犯罪的空间环境和接近犯罪对象的方式。

(三)犯罪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大多存在着既有的利害关系大多数杀人案件,双方之间存在着一种既有的利害关系或矛盾冲突。

杀人案件的发生,正是这种利害关系或矛盾冲突发展演变的结果。

在现代社会里,随着图财杀人、精神病患者杀人、变态人格杀人、性变态杀人案件所占比重的增加,这一特点的普遍意义越来越小。

对一些杀人案件的侦查,如果过分依赖因果关系的排查,就可能使侦查陷入僵局。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3

刑事侦查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13

第十二章盗窃案件的侦查第一节盗窃案件的特点一、盗窃案件的概念盗窃案件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窃取较大数额的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所构成的案件。

盗窃案件是各类刑事犯罪案件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其发案率在各类刑事案件中居首位。

二、盗窃案件的分类(一)按侵害部位不同可分为:入室盗窃和室外盗窃。

及(二)按盗窃性质可分为:内盗、外盗、内外勾结盗窃和监守自盗等。

北京大宅院系列盗窃案简介 通过此案介绍,请同学们考虑此案所反映出的盗窃案的特点有哪些?再请同学们谈谈什对这些特点有哪些侦查的途径?三、盗窃案件的特点(一)有赃款赃物可查(二)现场一般遗留有犯罪的痕迹物品(三)多有预谋准备和窥测踩点过程,及(四)盗窃的手法带有习惯性千里拘盗在此案的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的侦查方法是什么?第二节盗窃案件侦查的基本方法一、及时勘查盗窃案件现场(一)抓紧现场访问,了解被盗经过。

1、发现被盗的情况。

2、被盗财物情况。

3、被盗财物的保管情况。

及4、发案前后的可疑情况。

(二)勘验盗窃现场,获取犯罪证据。

1、对现场进出口进行勘验。

2、对现场中心部位进行勘验。

及3、对现场周围环境进行搜索。

二、全面分析研究案情,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一)分析判断事件性质。

即分析盗窃事实是否存在,有无可能当事人监守自盗后伪造现场,谎报案件。

分析有无可能是伪造现场,通常考虑以下情况:1、当事人陈述的情节本身与现场之间有无矛盾;2、现场痕迹与破坏行为、作案过程有无矛盾;3、失窃财物的准确数额与一般犯罪规律及保管人员的记忆能力是否相一致;4、提供的失窃时间是否经得起推敲;及5、保管人品质和最近的经济状况如何。

(二)全面分析案件构成情况。

通常分析以下内容:1、分析判断盗窃案件性质。

2、分析判断盗窃的时间、空间。

对盗窃时空的判断,着重抓住以下问题:第一,被盗的财物是何时、存放于哪个特定空间、何时还在?第二,失主和被盗物分离多长时间,何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发生被盗?第三,实施盗窃过程所需多少时间。

《刑事侦查学》课程教学大纲

《刑事侦查学》课程教学大纲

《刑事侦查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刑事侦查学》课程说明(一)课程代码:(二)课程英文名称:Criminal Investigation Science(三)开课对象:非法学院专科生(四)课程性质:刑事侦查学是非法学专业专科生的社会科学与行为科学类的选修课。

(五)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明确刑事侦查学与刑事侦查工作的关系,刑事案件与刑事侦查工作的关系,侦查目的和侦查工作原则,侦查质量、效益的评估依据,侦查办案的基本程序。

(六)教学内容:本课程分为四个专题:第一个专题:刑事侦查学概论,包括刑事侦查的任务和原则、刑事侦查学的体系和对象以及侦查史;第二个专题:刑事侦查措施,包括询问、搜查、扣押和讯问等;第三个专题:刑事技术的类型,包括刑事照相、痕迹勘验和文书检验等;第四专题:典型个案的侦查,包括杀人、抢劫、强奸、诈骗等案件的侦查方法。

(七)学时数、学分数及学时数具体分配学时数:32 学时学分数: 2学分学时数具体分配:(八)教学方式主要以讲授为主,并穿插课堂讨论、相关题材影视、辩论赛等形式。

(九)考核方式和成绩记载说明考核方式为考试。

严格考核学生出勤情况,达到学籍管理规定的旷课量者将被取消考试资格。

综合成绩根据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 ,期末成绩占60% 。

二、讲授大纲与各章的基本要求第一专题绪论一、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明确刑事侦查学与刑事侦查工作的关系,刑事案件与刑事侦查工作的关系,侦查目的和侦查工作原则;学会运用正确的思维分析案情;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侦查质量观和效益观。

二、教学时数:6学时三、课程内容第一节侦查与侦查目的一、侦查概念二、侦查目的第二节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一、刑事侦查学的概念二、刑事侦查学的研究对象三、刑事侦查学的体系四、刑事侦查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侦查工作的原则一、依靠群众原则二、实事求是原则三、遵守法制原则四、迅速及时原则五、协同作战原则六、保守秘密原则第四节分析案情中的思维方法一、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用联系的、运动的、变化的观点进行分析三、坚持认识规律四、抓住关键性问题五、设身处地地分析六、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七、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推导第六节侦查效益、质量评估一、侦查效益评估二、侦查质量评估四、考核要求识记:1、侦查;2、侦查目的;3、刑事侦查学;4、侦查原则;5、刑事案件;6、侦查效益;7、侦查质量第二专题侦查基础工作一、教学要点: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侦查基础工作的内容,认识侦查基础工作在侦查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开展工作的步骤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犯罪现场勘查
一、犯罪现场勘查课程简介
导言
二、我国犯罪现场勘查的发展史
犯罪现场勘查内容体系
犯罪现场勘查总论部分
犯罪现场勘查分论部分

犯 罪 现
犯 罪 现
犯 罪 现 场
场 勘 查 现现 现 的 场场 场
场 场 勘 组 访勘 分
概 保 查 织 问验 析
述护
概 述
与 指

现 场 搜 索
犯 罪 现 场 勘 查 记 录
• 两个现场提取的指纹输入指纹自动识别 系统进行特征放大编辑处理 认定部分指 纹系同一人所留。
• 根据蚊帐上“扬中市跃华皮革制造有限 公司”字样胶带 发现该公司有工人也叫 “朱建平”,其于8月13日与同事宗继军 一同辞职回家,下落不明。至此,犯罪 嫌疑人朱建平和宗继军被成功锁定。
彭文教授对全国犯罪现场勘查大 练兵比赛的总结
• 后排座位上一只矿泉水瓶子上显出指纹 三枚。
• 最后技术人员对车内进行了“502”胶熏 显
• 技术人员在车内提取了40余处血痕送到 扬州市公安局DNA实验室检验,均为被 害人血迹。
• 对两个矿泉水瓶瓶口进行DNA检材处理, 为非一人所留。
• 尸检结果:刺破心脏,导致被害人因心 脏循环衰竭死亡
• 死者 镇江市江天出租汽车公司驾驶员沈宝 安。

现 针对这类现场必须要将现场上的变
场 动排除
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以犯罪现场形成以后有无重
考 大变化为标准。
该分类在实践中 有什么现实意义?

对勘验的方式方法和对现场
考 分析的准确性有直接的影响
在实践中是否可以只重视 原始现场不重视变动现场?
讨 论
无锡市 “2002.6.23” 特大抢劫、 杀人、放火 案
北京金乞意案件
• 简要案情:
• 2003年7月4日,在北京市海淀区成华园 2号楼1112室发现一具男尸。接报后, 北京市公安局技术处的技术人员立即赶 赴现场,开始对现场进行勘验。
北京市海淀 区成华园2
号楼
北京市海淀区成华园2号楼1112
床的西侧有一被推倒的鞋架,鞋架下和床前 地面共有20双鞋。
• 这是房间内的情景,请问有哪些是暴 露性的变化?
• 这是床边地 毯的情形, 有什么变化 值得我们关 注?
• 这是尸体及周围的情况,有什么证据值 得关注?
• 这是房间内洗脸间的情况,有哪些 证据值得关注?
• 这是洗脸台的情形,有哪些物品值得关 注?
犯罪行为引起的变化主要体现 在哪些方面?

2、关联现场 主
体 现 场
是指主体现场以外同犯 罪行为相关联的场所。

关 这类现场往往痕迹物证分散,且
联 与主要犯罪行为的关联度低。


主体现场与关联现场是按照 什么标准进行的分类?
几 类 案 件 现 场 的 勘 查
犯罪现场勘查课程中的实训课比例
实训
30%
讲授
70%
警务战术训练馆
案例:扬州市“2006.8.14”抢劫杀人案
• 2006年8月14日上午9时许,瓜洲镇运西 卫生院门前停的红色捷达出租车后排座 位下发现有一男子尸体。
• 经现场勘查,在右后车门门外把手内侧 显现出一枚指纹。
指人们从事某种活动或发生某种事件的地点。 一种时空概念,指一定时间范围内的空间。
这些都是什 么现场?
这两个现场与前3个现场的差异
(二)犯罪现场的定义
指由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变化了的有关客观 环境的总称。它包括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 活动的地点和其他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 迹和物证的场所。
概念的内涵
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变化了的客观环 境的总称。
(一)现场上保留着犯罪证据。
河南三门峡10.26特大强奸抢劫系 列杀人案现场 照片
案发位置
由北向南拍摄
由南向北拍摄
中心现场(由东向西拍摄)
尸体东侧4.5米处血迹、拖拉印情况
中心现场情况
现场情况
现场衣物情况
致伤物
现场痕迹物证是由什么引起的?

是由于犯罪行为在现场引起的客
论 观环境的一切变化。
概念的外延
①犯罪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地点
犯罪预备阶段
犯罪实施阶段 犯罪实施后阶段
②遗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 场所。
某些犯罪危害后果的呈现场所 犯罪行为人来去犯罪现场的道路 犯罪前预伏和犯罪后抛弃、毁坏、隐藏赃证的场所 其他一些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场所 与犯罪活动有关、可据以收集电子物证的场所
玻 璃
打碎的玻璃杯和地上的赤足血足迹

赤 足 血 足

血 掌 纹
搀杂血的呕吐 物
客厅情况
乞 意
死 者 金
客厅南侧
卫生间的门玻璃 有破损,破损下
沿有流淌血痕
卫 生 间 情 况
• 门口地上有一只皮鞋和一个蓝色小筐。 西南角的洗衣机盖开着,洗手池里蓄满 了血水混合物,并放有洗漱用具。东北 角的整体浴室边沿有血水,在外侧地上 有一把剪刀,上有血。马桶内有血,在 马桶前的洗衣篓里有衣物,且在绿色内 裤里有排泄物。
1、原始现场 原
始 现 场 与
刑事案件发生以后到实施勘查以 前没有受到人为的或重大自然力 的改变和破坏的现场


优点在于现场的犯罪证据保存完

好,有利于现场勘验。

2、变动现场 原
始 现 场 与 变
是指刑事案件发生后到实施勘查 前,由于自然情况的变化或人为 因素的影响,使现场的原始状态 有了部分或全部改变的现场。
犯罪行为会对侵害对象及其
物质环境上造成什么样的变化?

总体上是物质的增减。

具体讲是:物质形态上、空间 位置和结构上等的变化
• 任何行为都会对行为对象和客观环境造 成一定的改变,但并不是所有的改变都 能被认识到。为什么?
•因为变化具有暴露性和隐蔽性
2004年6月27日中午12点30分, 江西省南昌市内的南华宾馆发生了一起凶杀 案件。
• 监控录像 出租车出城登记 朱建平 男 36岁 湖 北省黄梅县小池镇人 假身份证
• 全国 协查通报。
• 网上信息研判 挖掘深层次线索。(江西省九 江市浔阳区 朱建平 身份证号除前六位不同 外其他完全一致 有盗窃、伤害、吸毒的前科 劣迹 )
• 身份信息 “全省综合查询系统” 网上比 对 曾于2006年7月10日入住镇江市扬中 市舒悦旅社。
血手印
书 房 门
黑色旅行箱
• 书房门上有血手印,地上有 一旅行箱和书包。在写字台 上有滴落血旁边的黑色椅子 上有流淌血痕。
• 厨房的操作台上有两瓶打开的可乐 和两个有一半可乐的玻璃杯。
3、不能以实践中勘查的现场为标准来 界定犯罪现场。
• 提问:是否所有案件都有犯罪现场?
4、既要关注犯罪现场中的痕迹物证也 要关注犯罪现场的状态。
勘查指挥中的失误 现场记录中的失误 现场勘验中的失误 现场访问中的失误 现场分析中的失误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我国犯罪现场勘查发展简史

一. 我国古代现场勘查的萌芽


.我国现代现场勘查的发展

三.当前现场勘查的发展趋势
一. 我国古代现场勘查的萌芽

(一)春秋战国至秦代前的

犯罪现场勘查工作


《礼记.月令》中的记载
犯罪行为会对侵害对象及其 物质环境上造成什么样的变化?
(三)现场状态容易发生变化或遭到破坏
物质自身的运动变化的规律

人为、气候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现场采取的紧急措施的影响
三、 犯罪现场的分类
(一)原始现场与变动现场 (二)主体现场与关联现场 (三)真实现场与伪造现场 (四)室外现场和室内现场
(五)其他现场分类
在现实中有否绝对的原始现场
思 在现实中没有绝对的原始现场
考 在实践中如何来界定原始现场
以现场中的变动是否足以影响 侦查人员对案件的认识为标准
(二)主体现场与关联现场
1、主体现场 主
体 现 场
是指犯罪行为人实施 主要犯罪行为的处所。
与 关 这类现场的痕迹物证往往多且 联 集,且与主要犯罪行为密切相 现 关。
• 经勘查,现场位于丰台区右安门中顶村 283号出租房内。283号为一平房院,院 门向东,双扇铁制内开院门及门锁完好, 院内共有北房三间,南房二间。
中心现场为283号院最西侧的一个房间
屋内大量物品被翻动, 但翻动后均被复原。
屋内大量物品被翻动, 但翻动后均被复原。
柜内的物品上有血迹
楼下草坪上遗落的提包
(三)理解定义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犯罪现场不是单纯的地域概念 • 它是与犯罪有关的时间、空间、人、
物及内在联系的总和。(广义说) • 狭义的犯罪现场概念主要关注发生犯
罪行为的空间场所
• 2、要抓住犯罪现场的本质属性 犯罪现场必须存在犯罪行为或与犯罪 行为有直接关系
尸体被弃于大型的居民小区内,尸体和 外衣分别抛弃,尸体内衣向上掀起系拖、 抱形成,说明案犯无运尸工具,杀人的 第一现场在附近的小区内。
受害人系被扼颈致死,说明案犯没有准 备杀人工具,结合抛尸情况,分析因突 发矛盾激情杀人的可能性大。
是否存在犯罪行为不留下
任何痕迹物证的可能性?


现根答场据案痕洛是迹卡否物德定证的的是物。由质什交么换引原起理的,?
• 8月17日 扬中市新坝镇 排查 群众举报 某居民家曾经暂住外来人员 体貌特征和 犯罪嫌疑人相似 近期离开 下落不明
• 住的房屋 现场勘查。
• 双人床 蚊帐 死亡的蚊子。蚊帐口撕开的 地方 “扬中市跃华皮革制造有限公司” 胶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