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型研教型教研型教学型划分标准

合集下载

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学习型教研

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学习型教研

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学习型教研
1.一人同课多轮:同一位教师连续多次上同一课,内容重复,但教学行为不断改进。

2.多人同课循环:年级组内教师同上一节课。

后一位上课的教师针对前一位教师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再上课。

这种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互动和问题的跟进,教师切实感到同伴互助的魅力和意义。

3.同课异构:同一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构想,不同的上法。

实施这一模式的关键:教师的选择——教学经验背景不同(年青教师、老教师;不同年龄段教师),教学个性、教学风格差异明显的教师。

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教学创造性。

4.互助式观课:同事间互助指导互动。

侧重于问题诊断。

(教研组、师徒听课)
5.邀请式观课:上课教师主动邀请同行或专家听课。

侧重于成果鉴定。

6.反思式观课:教师成为观察自己的主人。

这种课例研究模式是借助录像来实行的。

对园本教研

对园本教研

对园本教研的探索与思考园本教研不仅是一种国际发展的趋势,也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更是幼儿园现行教研机制的调整和改进的需要。

对逐步建立起来的“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模式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的社会期待日益高涨。

具体措施如下:一、明确园本教研的内涵与特点园本教研是以园为本的教研活动,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解决发生在幼儿园现场的教学问题为主的一种教研活动方式。

它的研究性质是:教学研究活动。

研究主体是:本园教师。

研究对象是:本园真实性的教学问题。

园本教研的特点是:以幼儿园为园本教研基地,园长引领,骨干带头,全员参与。

研究本园发生亟待解决的真实问题,研究成果是综合(多元)和有效地追求教育有效性,反对花哨,并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研究,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提升理论。

因此,我们在进行园本研究时要明确园本教研的内涵与特点,才能把握方向,有的放矢地进行深入研究。

二、建立健全园本教研机构与制度成立教科研机构,建立健全园本教研制度是实施课改的重要保障。

也是开展园本教研有效性的关键。

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1.建立园本教研机构成立了课改中心组,中心组成员是我市课改工作的先锋力量。

把我市十八个乡镇(街道)划分三个大片,并建立了片长负责制;各园建立健全园本教研制度,由园长、分管园长、教研组长、年段长、骨干教师等组成的一支强有力的教研机构,定期不定期地围绕本园中存在的问题与特色进行研究。

2.健全园本培训制度园本培训是园本教研的一部分,建设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实施园本教研的根本保证。

培训与教研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在引导我市各园开展园本教研时,我们注重建立园本培训制度,形成个人自学、团体学习和骨干培训相结合的制度,构建书香校园;探索有效的园本培训方式与内容,以先进的理念引领我市幼教课程改革,在教师岗位培训中注重课改前沿理论与实践学习,通过学习规范教师的学习行为,改变教师的教学实践,促进园本培训由无序向规范、系统整合发展。

3.完善三级教研制度我市三级教研网络是:以市、片、中心园为单位开展教研活动的。

研教1和研教2型

研教1和研教2型

(3)教学研究型:不统计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大学,将全国其余大学的科研得分 从大到小依次相加,其中本科各专业第一名、研究生各二级学科第一名、有博士学 学先行计算,至得分累计超过被统计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 学。其中又细分为教学研究1型和教学研究2型,其标准分别是:教学研究1型—— 量高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平均质量,且每年授予学士学位不少于1000人;教学研究 合教学研究1型标准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2)研究教学型:不统计研究型大学,将全国其余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 相加,其中研究生各一级学科第一名的大学先行计算,至得分累计超过被统计大学 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教学型大学。其中又细分为研究教学1型和研究教 准分别是:研究教学1型——研究生创新环境高于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平均水平,且 学位不少于100人;研究教学2型——不符合研究教学1型标准的研究教学型大学。
吧友124.23.25.*
谢了!
吧友58.100.178.*
楼主发帖时那是地震还没发生
吧友121.235.242.*
每年一百个闭着眼睛都有的……现在扩招成这样
吧友124.114.99.*
楼主发完贴后1小时就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吧友211.140.16.*
大地震最快的也晚上才知道
楼主发贴时间碉堡了!
/p/375841610
2014/3/12
/p/375841610
2014/3/12
w
页码,2/3(W)
吧友220.184.35.*
(2) 回复
最后统计的35所1型大学,包括研究1型和研教1型和教研1型和教学1型吗?
楼主在大地震的时候还在关心这些问题 服了
燕山主峰
.ri
吧友58.242.57.*

原本教研活动类型包括(3篇)

原本教研活动类型包括(3篇)

第1篇一、引言教研活动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核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教研活动类型多样,涵盖了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本文将对原本教研活动的类型进行梳理,并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二、原本教研活动类型1. 课题研究型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型教研活动是指围绕某一教育教学课题,通过文献研究、实证研究、行动研究等方法,探讨教育教学问题,形成研究成果的一种教研活动。

其主要特点如下:(1)目的明确: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方法多样: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实证研究、行动研究等,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成果显著: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2. 教学观摩型教研活动教学观摩型教研活动是指教师之间相互观摩、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一种教研活动。

其主要特点如下:(1)形式多样:可以是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等,为教师提供丰富的观摩资源。

(2)互动性强:教师之间可以相互评价、交流,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进。

(3)针对性高: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教学特点,提高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3. 教学研讨型教研活动教学研讨型教研活动是指教师围绕某一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的一种教研活动。

其主要特点如下:(1)问题导向:以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2)思维碰撞: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启发、碰撞,形成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3)成果共享:研讨过程中形成的教学成果可以供其他教师借鉴和参考。

4. 教学反思型教研活动教学反思型教研活动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过程进行回顾、总结、评价,以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教研活动。

其主要特点如下:(1)自我提升:教师通过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经验积累:反思过程中,教师可以总结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团队协作: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中国大学办学类型

中国大学办学类型

中国大学分类标准的研究2003-06-13摘要:针对2000年我国高校合并重组后的格局,提出了由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的中国大学分类标准。

类反映大学的学科特点;按教育部对学科门的划分和大学各学科门的比例,将现有大学分为综合类、文理类、理科类、文科类、理学类、工学类、农学类、医学类、法学类、文学类、管理类、体育类、艺术类等13类。

型表现大学的科研规模;按科研规模的大小,将现有大学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等4型。

每个大学的类型由上述类和型两部分组成,类在前型在后。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学评价;大学类型;分类笔者在《2002中国大学评价》中,针对2000年我国高校合并重组后的新格局,提出了一种大学分类标准。

这主要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从1978年到2002年,我国部分大学完成了,部分大学正在经历着从教学中心向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转变;而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逐渐形成的文理(也称综合)、工科、农科、林科、医药、师范、语言、财经、政法、艺术、体育、民族等12种类型的大学分类,只反映大学的教学学科范围,没有反映也不可能预见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向教学科研两个中心的转变过程;因此,有必要补充现行的大学分类标准,增加体现大学科研的内容。

2.1978年以后,不少大学在改革中,经教育部批准,增设了一些与教育部原先确定的学校类型不一致的专业,使这些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范围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而学校类型并没有随之改变,出现了学校类型不能准确反映学科设置的现象。

3.2000年,我国政府对全国高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合并重组。

这次重组从根本上改变了1652年以来形成的以专业学院为主体的高等效育体制,建立了以多科和综合大学为主体的高等教育体制。

多数合并大学都有至少两个比较强的学科门,过去单—学科门结构的大学已经不存在;但是以单一学科门为基础的大学分类标准却没有随之改变。

原有的单一学科的分类名称仍然勉强地维系着各大学的类别,这显然不能反映合并重组后中国主要大学的实际情况。

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数学教研手记

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数学教研手记

不同标准分类分类数学教研手记
分类数学教研手记是一种记录数学教研过程和成果的方式,通常包括对数学概念、原理、方法等方面的探讨和研究。

下面是一些不同标准的分类方式,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数学教研手记的分类。

1. 按内容分类
按照内容分类,数学教研手记可以分为概念性教研手记、解题性教研手记、实践性教研手记等。

概念性教研手记主要探讨数学概念的定义、性质、应用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

解题性教研手记主要探讨数学题目的解法、思路、技巧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

实践性教研手记主要探讨数学实践中的应用、实验、探究等方面的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按形式分类
按照形式分类,数学教研手记可以分为文字型教研手记、图表型教研手记、多媒体型教研手记等。

文字型教研手记主要采用文字形式记录数学教研过程和成果,包括论文、教案、教学反思等。

图表型教研手记主要采用图表形式记录数学教研过程和成果,包括表格、图形、图像等。

多媒体型教研手记主要采用多媒体形式记录数学教研过程和成果,包括视频、音频、动画等。

3. 按目的分类
按照目的分类,数学教研手记可以分为研究型教研手记、教学型教研手记、学习型教研手记等。

研究型教研手记主要针对数学领域的研究问题展开探讨,旨在推进数学学科的发展和进步。

教学型教研手记主要针对数学教学实践展开探讨,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学习型教研手记主要针对学生学习数学展开探讨,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校本教研基本类型.学习材料

校本教研基本类型.学习材料

校本教研基本类型(培训学习)景县教研室教学、研究、学习是现代教师的三种基本职业生活方式。

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科研的特点是:以校为本,以课堂教学为主,工作即研究,研究即工作。

因此,把校本教研相应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教学型教研、研究型教研、学习型教研。

一、教学型教研:1、以教为着眼点,研究直接服从服务于教学的需要。

2、主要以“课例”为载体3、研究方式(活动方式):以同伴成员的沟通、交流、讨论为主。

4、研究成果的呈现样式:主要是文本的教案、案例式的课堂教学课例研究的相关概念:1、课堂研究、课例研究、案例研究:(1)、课堂研究:学科(领域)研究;——教学论研究主体:专业研究者研究目的:揭示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形成和发展教学理论。

(2)、课例研究: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

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人员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

课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件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

课例研究一般分六步:确定研究主题与课例——收集已有成果与研究素材——原始课设计与讨论——原始课实践与讨论,形成改进思路——改进课实践与讨论,形成最终设计——同类课实践与讨论,形成教学策略。

(3)、案例研究案例,即个案、实例,是反映某种现象、问题、原理、规律的具体典型真实个案和典型实例,即对现实生活中某一特定情景下的人和事的客观描述。

什么是案例研究?即针对某一典型案例中的某一典型问题进行的研究。

选取问题的角度可以变化,如可以针对教学设计方案、教学方法、课堂纪律,课外作业等进行研究。

案例研究的文本表述方式:结构型(类属型)、情景型(叙述故事型)、综合型(结构型+情景型)案例研究的基本步骤:(即案例研究文本书写的基本环节)要选择提出某一典型案例中的问题(即选取研究的角度)——要有文献研究——要有研究方法(一般是案例研究法)——有围绕研究的问题,并且结合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要有研究结论。

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与科研应和谐发展

研究教学型大学教学与科研应和谐发展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4月上总第110期中国电力教育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高等教育发展所需要的理想状态和价值追求,但由于教学与科研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活动,两者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二者的关系会因大学类型的差异和时代的发展而有所不同。

本文通过分析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特征,来探讨研究教学型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如何实现和谐发展,这对于提高研究教学型大学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搞好学科建设,加快师资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研究教学型大学的特征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按科研规模将我国的大学划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4种类型。

对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定义是:“不统计研究型大学,将全国其余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其中研究生各一级学科第一名的大学先行计算,至得分累计超过被统计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教学型大学”。

根据这一标准,2007年全国742所普通本科院校中有64所大学属于研究教学型大学。

另一种比较流行的分法,是将进入“985工程”的高校确定为研究型大学,进入“211工程”但没有进入“985工程”的高校确定为研究教学型大学,没有进入以上两项工程但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确定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其余为教学型大学。

按照这一标准,2007年“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院校有106所,其中38所“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属于研究型大学,其余68所学校属于研究教学型大学。

研究教学型大学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研究教学型大学”是介于研究型和教学研究型大学之间的高校,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研究潜力、能够把握从事研究领域内前瞻性问题的创新型人才;在人才培养层次上一般是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并重,办学层次涵盖博士、硕士和学士完整的层次。

二是“研究教学型”大学一般是科研与教学工作并重,强调科学研究的重要地位;拥有相当规模的博士生、硕士生和博士后研究人员;要承担一定数量的国家重大科研课题;要有足够的科研经费和一定数量的科研成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划分标准
(1)研究型:将全国所有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至得分累计超过全国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型大学。

其中又细分为研究1型和研究2型,其标准分别是:研究1型——科研成果得分列全国大学前10名;或者研究生创新环境高于研究型大学的平均水平,且每年授予博士学位不少于100人;研究2型——不符合研究1类标准的研究型大学。

(2)研究教学型:不统计研究型大学,将全国其余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其中研究生各一级学科第一名的大学先行计算,至得分累计超过被统计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研究教学型大学。

其中又细分为研究教学1型和研究教学2型,其标准分别是:研究教学1型——研究生创新环境高于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平均水平,且每年授予硕士学位不少于100人;研究教学2型——不符合研究教学1型标准的研究教学型大学。

(3)教学研究型:不统计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大学,将全国其余大学的科研得分降序排列,并从大到小依次相加,其中本科各专业第一名、研究生各二级学科第一名、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先行计算,至得分累计超过被统计大学科研得分的61.8%为止;各个被加大学是教学研究型大学。

其中又细分为教学研究1型和教学研究2型,其标准分别是:教学研究1型——培养的学士质量高于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平均质量,且每年授予学士学位不少于1000人;教学研究2型——不符合教学研究1型标准的教学研究型大学。

(4)教学型:不符合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标准的大学。

其中又细分为教学1型、教学2型和教学3型,其标准分别是:教学1型——培养的学士质量高于教学型大学的平均质量,且每年授予的学士学位人数超过每年毕业的专科生人数;教学2型——每年授予的学士学位人数超过每年毕业的专科生人数;教学3型——每年毕业的专科生人数超过每年授予的学士学位人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