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情绪疗法-苏格拉底辩论术

合集下载

10 认知行为治疗

10 认知行为治疗



父母拒绝给12岁的小孩买自行车(A),尽管他们以 前曾经许诺过要给她买。为此,小孩对自己讲(B): “他们出尔反尔,对自己讲过的话不负责任,言行不 一。他们不喜欢我!因为他们常常对我这样,他们永 远不会为我着想!”为此产生的情绪反应后果 (emotive consequences, eC)是他感到愤怒和沮丧; 行为反应效果(behavioral consequences, bC)则是对 父母哭闹、发脾气。治疗者对不合理的信念 (irrational beliefs, ib)的诘难(D)一般采用有针对 性的、直接的、有系统的提问方式,逐步使患儿认识 信念或信念系统是引起情绪或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 使患儿对不合理信念产生动摇、进而取得疗效(E)。

常见的非理性信念:
1、一个人要有价值就必须很有能力,并且在可能的 条件下很有成就;
2、某某人绝对是很坏的,所以他们必须受到严厉的 责备和惩罚; 3、逃避生活中的困难和推御自己的责任可能要比正 视他们更容易;
4、任何事件的发展都应当和自己期待的一样,任何 问题都应得到合理的解决; 5、人的不幸绝对是外界造成的,人无法控制自己的 悲伤、忧愁和不安;
(2)在确认不合理信念时,应注意把它同求助者对问题 的表面看法区分开来
如:一位母亲,常因儿子不爱学习、调皮等行为而生气。 生气的原因:
? “儿子不听我的话”
儿子就应该好好学习,必须听我的话
需要帮助求助者达到三种领悟:
信念引起情绪及行为后果,而不是诱发事件本身 他们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负有责任 只有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才能减轻目前存在的各 种症状
反黄金规则:
“我对别人怎么样,别人就必须对我怎么样” “他必须喜欢我,接受我”
黄金规则:

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基本原理及ABC理论操作过程区分合理与不合理信念的标准常见的不合理信念非理性观念的主要特征合理情绪疗法的主要目标注意事项案例分析相关案例问答题集锦案例报告分享基本原理1基本原理教材(技能三级)P132合理情绪疗法(RET)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A·Ellis)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这种方法旨在通过纯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的途径,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帮助他解决情绪和行为上的问题。

简单的理解:通过分析和思辨,改变求助者的认知、解决情和意。

该理论认为,使人们难过和痛苦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对事情的不正确解释和评价。

基本原理2事情本身无所谓好坏,但当人们赋予它自己的偏好、欲望和评价时,便有可能产生各种无谓的烦恼和困扰。

如果某个人有正确的观念,他就可能愉快地生活,否则,错误的思想及与现实不符的看法就容易使人产生情绪困扰。

因此只有通过理性分析和逻辑思辨,改变造成求助者情绪困扰的不合理观念,并建立起合理的,正确的理性观念,才能帮助求助者克服自身的情绪问题,以合理的人生观来创造生活,并以此来维护心理健康,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

ABC理论1ABC理论是合理情绪疗法的核心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强调情绪或不良行为并非由外部诱发事件本身所引起,而是由于个体对这些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造成。

艾利斯常借用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Epictetus)的一句名言来阐述自己的观点:“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

”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 ;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及评价即信念(beliefs) ;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s)。

ABC理论2ABC的关系:A不是C的直接原因;B是不合理的、不现实的信念导致情绪困扰和神经症;治疗核心是通过改变不合理的信念来改变、控制情绪及行为结果。

辩论方法(3)——苏格拉底的三段论

辩论方法(3)——苏格拉底的三段论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西方的“孔子”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如何在辩论中运用“苏格拉底三段论”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

它包含:一个一般性的原则(大前提),一个附属于前面大前提的特殊化陈述(小前提),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特殊化陈述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大前提】,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结论】。

这就是著名的苏格拉底三段论。

由此可见,三段论是由一个大前提(陈述大概念的命题);一个小前提(陈述与大概念有关的具体实例的命题);和一个结论(由大前提和小前提推出的结论)组成的。

三段论就是借助三段论进行辩论的方法。

由于三段论是由一般前提推出个别的结论,所以,这种辩论是非常有力的,结论往往可靠,不容置疑。

如:有位美国参议员对逻辑学家贝尔克里说:“所有的共产党人都攻击我,你攻击我,所以你是共产党人。

”贝尔克里反驳道:“你这个推论实在妙极了,从逻辑上看,它同下面的推论是一回事:所有的鹅都吃白菜,参议员先生也吃白菜,所以,参议员先生是鹅。

”三段论中有一条规则:中项至少周延一次,参议员所说的三段论中项都不周延,是无效的推理。

贝尔克里巧妙地运用同一手法,故意违反规则,使对方的错误夸大,推出了参议员是鹅的结论,使其荒谬性明显地暴露出来。

逻辑推理是辩论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推理形式构成了不同的辩论方法。

在辩论中,我们使用三段论时,并不需要完全将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说出来,反而可以视情况省略某一部分,这就是简易三段论。

简易三段论因为简会使辩论简洁明了,因为易常常被广泛运用。

下面,我们就通过三个例子,来说明这简易三段论是怎样运用的。

1、省略结论的三段论推理在有些三段论推理中,因为大前提和小前提包含着结论,或者暗示了结论,结论无需多说已经跃跃欲出,在这种情况下,辩论时就可以省略结论。

合理情绪疗法(情绪ABC理论)

合理情绪疗法(情绪ABC理论)

从前,有两个秀才一路进京赶考,路上碰到一收入殡的队伍.之杨若古兰创作看到那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噔”一下,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因而,表情一落万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不断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另一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噔”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奥!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必定高中.因而心里十分高兴,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那“棺材”真的好灵.合理情绪疗法(情绪ABC理论)一、定义合理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也译为理脾气绪疗法,又称情绪ABC理论)是上一世纪50年代,由美国临床心思学家艾里斯(A.Ellis)提出的.是认贴心思医治中的一种方法,因其中也采取行为医治的一些方法,也称为认知行为医治的方法.理论基础:人具有非理性的实质:每个人、任何社会与文明都有非理性的成分.心思妨碍是因为一个人所持有的非理性的(irrational)、不符合逻辑的思维和信心(belief)惹起的,是因为错误的自我谈话所惹起.古希腊哲学家埃皮克迪特斯(Epictetus):“人不是被事情本人所困扰,而是被其对事情的看法所困扰.”二、情绪ABC理论艾利斯:A(activating event),引发事件B (belief):信心和态度C (consequence):惹起的情绪和行为后果理论要点:影响我们情绪的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而不是事情本人.·他仅在抚慰我吧!——伤心,生气·我不如何样,此人干嘛?——怀疑、困惑·哼,讨好我,想利用我!——腻烦、敌意合理情绪疗法认为,对事件准确的认识普通会导致适当的行为和情绪反应,而错误的认知常常是导致一个人发生不良情绪的直接缘由.三、分歧理信心不良的情绪反应,经常并不是来自事件本人,而是来自人们对此事件的认识,特别是不准确的、偏激的认识,人们称之为非理性信心.分歧理信心的特征1、绝对化请求关键词:必须、应当、必定、绝对……2、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关键词:天生如此、绝对欠好、绝不成能、老是……3、蹩脚之极(灾害化)关键词:完整失败了、世界末日到了、全完了、丢尽了人……三、合理情绪疗法的医治模式A引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B信心(beliefs)C后果(consequences)D辩论(disputing):与非理性的信心进行辩论E效应(effective):用无效的理性信心或适当的情感行为替代非理性信心、适当的情感和行为.步调:1、从一典型事例入手,先找出激发事件A;2、扣问患者对这一事件A的感觉及反应,找出C;3、找出患者分歧理的、曲解的思维方式B;4、与患者的非理性信心与思维辩论D:医治者可直接向病人提问:如:你有什么证据证实你的这一观点?是否他人都应当照你想的那样去做?或者:你有什么理由请求事物都按你所想的那样去发展?等等.5、建立新的、更理想也更适应的思维认知方法E.ABCDE技术案例分析【练习】1、功课很多,我不开心功课很多,我仍然能接受,因为……2、他人对我挑剔,所以我不开心他人对我挑剔,我仍然能够接受,因为……3、考试成绩不睬想,我不开心考试成绩不睬想,我仍然能够接受,因为……4、和父母打骂了,我不开心和父母打骂了,我仍然能够接受,因为……【自立练习】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困扰,分析ABCDE,轮流进行.五、征询师经常使用技术(1)苏格拉底式扣问:提一系列成绩让来访者本人来判断,他正在思考的成绩、所作的假设、和是否存在必定真谛的信心.与分歧理信心辩论-----这是合理情绪疗法最经常使用最具特色的方法.这类方法主如果通过征询师积极自动的提问来进行的,征询师的提问具有明显的挑战性和质疑性的特点,其内容紧紧环绕着求助者信心的非理性特征.【案例】成绩:杰瑞米,认为黉舍里所有人都不爱好他,因此抑郁.特点:思维有偏执倾向.征询师:黉舍其他孩子都恨我,每一个都是.来访者:分歧错误,不见得他们所有人都认识我.征询师:不,他们认得.人人都认识我.来访者:那不成能.征询师:否则,为何每天大家对我都如许不怀好意.来访者:其实不是所有的人每天都对我们不怀好意.有些是,但不是所有人.征询师:那么,他们得改变一下他们对我们的态度.来访者:他们不须要改变.我们该学会不睬睬对我们欠好的人.征询师:但没人曾对我们好过.来访者:不成能是所有人.可我们得更努力与他人沟通,不是吗?我们如果和睦他们交谈他们爱好的东西,他们是不会爱好我们的.(2)行为验证技术请求来访者通过事实来论证假设.如,闻名律师输掉一场官司,验证他人是否瞧不起他;当众哭泣是否被人笑话.(3)情绪想象技术①让来访者生动地想象本人面临曾使本人心慌意乱的情景,偏从头体验不适情绪;②让来访者改变这类情绪,以在该情景中可能答应的较适宜的情绪取而代之;在这时候候,来访者会感到困难,但征询者坚持请求他如许做,鼓励他测验考试各种法子,直到完成;③停止想象,让来访者陈述本人是如何作到情绪改变的.来访者常常是通过构成理性信心和理性思维才做到改变的.此时,医治者要留意强化新发现的理性思维,须如果可启发其他理性思维;④让来访者按此方式实践练习一段时间,巩固和强化征询后果.【案例】来访者是一个出现严重考试焦虑的应届高中结业生,非常害怕即将面临的考试情景.咨:请闭上眼睛,慢慢作几次深呼吸……尽量使本人坐得舒服一些.此刻请你在头脑里想象高考的情景,尽可能想得生动,逼真,就像事情正在进行一样……考场很宁静,大家都很严厉,你在本人的位子上坐上去,教师坐在讲台前……你能想象吗?访:能,……咨:很好,请想象你最担心害怕的情景……想象它正在发生.访:……不,我好紧张,害怕,我能停会儿吗?咨:坚持想象,把留意力集中在那个情景上,……留意你的感受……请描述你的感受.访:一开始,我只是有点紧张,然后,当我发现试卷上的题好像都不会做时,我就开始惊慌起来,脑子全乱了,全部脑子都是一片空白,完整没法平静上去思考,…,我预见到非砸了不成,感到绝望.咨:那恰是我要你找的感受.好,此刻请继续坚持刚才的情景,要像刚才一样生动真实…然后,请把惊慌、绝望换成有点担心或遗憾,明白吗,担心或遗憾……访:这恐怕做不到……我做不到!咨:你能做到,坚持如许做!设法子告诉本人些什么,譬如,“如其如许什么都干不了,还不如…;即使这一次考砸了,也……”访:(一段时间当前)我想我做到了,我此刻只是感到担心和遗憾了,我轻松多了.咨:很好!此刻请告诉我,你是如何使惊慌绝望改变担心和遗憾的?访:我告诉本人,惊慌绝望一点用途也没有,反而使本人更加不会做题,我还告诉本人,与其如许坐在这里什么都干不了,我还不如先做一些最简单,本人一看就会做的题目.当我作题的时候,我本人的留意力逐步转移到题目上,我发现本人不象刚开始那么紧张了,当我情绪逐步放松,我发现本人能够做的题目也愈来愈多了,……如此等等.我如许想着,反而感觉好多了,也能够开始做题了……咨:非常好!你明白你是如何使本人的情绪发生改变的吗?你告诉本人一些符合理性的思想,它们使你从惊慌绝望中解脱出来.像如许的理性设法,我想你还能找到很多?访:是,譬如,一个人应当:“碰到事情,最次要的是本人尽力,收获则任其天然”,“我应当学会控制本人能够控制的事情,对于本人没法控制的事情,则任其天然”,就像我们之前讨论的.只需我本人努力了,我就对得起本人等等.咨:很好!此刻我请求你按今天学到的理性——情绪想象的方法,每天至多练习一遍,连续一个月.你情愿吗?访:好的,我情愿.除此以外,还有自我管理程序,请求求助者应用自我奖励和自我惩罚的方法来改变其不适应的行为方式;“停留于此”,即鼓励求助者呆在某个不但愿的情境中,以对抗逃避行为和蹩脚至极的设法.这些方法都可以以家庭功课的方式进行,除上面的方法,合理情绪疗法中的行为技术还包含放松练习、零碎脱敏等.【自立练习】三人小组:练习情绪想象技术.。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与不合理信念辩论,这是合理情绪疗法最常用最具特色的方法,它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即所谓“产婆术”的辩论技术。

苏格拉底的方法是让你说出你的观点,然后依照你的观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使你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主动加以矫正。

这种辩论的方法是指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对求助者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他人及周围世界的不合理信念和假设进行挑战和质疑,以动摇他们的这些信念
案例
一是与老师打招呼,老师没有反应,如果认为老师故意不理自己,就会生气,如果认为同学没听见,就不会有什么负性情绪;二是向老师提出请求被拒绝,如果认为同学必须同意,就会愤怒,如果认为同学也有拒绝的权利,就只是有点失望而已。

结合求助者举出的这两个实例,反复向求助者分析说明,使求助者真正领悟到是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导致了自己的情绪困扰和行为问题,因此只有改变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或消除症状。

本人采用合理情绪疗法,通过与自己的不合理认知辩论、家庭作业等多种技术,纠正其绝对化的要求,并帮助她树立起合理的信念。

求美者的行为要点 abcde疗法

求美者的行为要点 abcde疗法

求美者的行为要点 abcde疗法合理情绪疗法的ABCDE理论一般人总习惯于认为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归结于环境事件,但ABC 理论认为,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性事件A(Activating event)直接引起来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个体对这一事件的解释和评价B (Belief)引起的,而解释和评价则源于人们的信念。

就是个体对事件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结果(consequence)。

ABCDE理论的独特之处在强调B的重要作用,认为A只是造成C的间接原因,B才是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

一旦不合理的信念导致不良的情绪反应,个体就应当努力认清自己的不合理的信念,并善于用新的信念取代原有的信念,这就是所谓的D(Disputing),即用一个合理的信念驳斥,对抗不合理信念的过程,借以改变原有信念。

驳斥成功,便能产生有效的治疗效果E(Effect),使来访者在认知、情绪和行动上均有所改善。

ABCDE理论包括一套通过认识不合理信念到改变不合理信念,进而调整情绪和行为的步骤和阶段,它始终强调现在,重视人的理性力量,相信人最终通过自我调节而顺应环境,把人的主动性提高到一个重要位置。

合理性情绪治疗法实质上是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它承认富裕、家庭幸福、事业美满、爱与被爱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能拥有一切固然是美好的,但我们不能把生命的全部基础都投在获得这些美好的事物上。

合理情绪疗法的过程1、心理诊断阶段。

通常在第一来访中进行。

当取得来访者的信赖后,咨询者要探讨来访者的诱因。

根据ABCDE模式找出它的不合理信念。

他叙述的问题可能看上去千头万绪,十分复杂,但涉及的不合理信念数量很少,可能只有几种不合理信念在不同的情境下的反应而已。

2、领悟阶段。

此阶段是治疗的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让来访者了解此疗法的知识,使其对合理性情绪疗法的原理及实施有思想准备。

领悟的不同层次:A、首先向来访者强调人的信念,讲述ABC理论,帮助他们认识到B是引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直接原因。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能力检测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50题)1、一般来说,较难的项目对高水平的受测者区分度()。

A.中等B.一般C.较高D.较低【答案】 C2、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不小于()。

A.100或500B.800或1000C.20或25D.30或100【答案】 D3、高尔顿关于心理发展的代表观点是()。

A.通过社会学习获得行为发展B.环境因素决定心理发展C.遗传与环境共同决定心理发展D.遗传因素决定心理发展【答案】 D4、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阻抗的意义在于()。

A.增强个体的自我防御B.保护个体的自我认识与自尊C.对行为矫正的不服从D.对自我暴露的抵抗【答案】 A5、关于指导技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指导要随时进行B.指导技术的关键在于咨询师的理解C.咨询师直接指示求助者以某种方式行动D.求助者必须听从咨询师的指导【答案】 C6、目前对郭某最可能的诊断是()。

单选A.焦虑性神经症B.精神病性障碍C.严重心理问题D.恐惧神经症【答案】 B7、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4岁,已婚,公司职员。

焦虑不安,伴头痛、失眠四个多月。

A.寻找生物学原因B.建立积极认知C.明确心理学原因D.健全健康人格【答案】 B8、抽取样本,全国性常模一般要()。

A.30或100个B.100或500个C.300或1000个D.2000或3000个【答案】 D9、2008年11月单项选择题A.为了尽可能体现咨询师情绪B.为了尽可能诱发求助者情绪C.为求助者进行首次心理咨询D.为了确证某种现象是否存在【答案】 D10、―般资料:求助者,女性,36岁,公司职员,已婚,女儿9岁。

A.严重心理问题B.可疑神经症C.精神病性障碍D.抑郁发作【答案】 A11、求助者:您能理解一个大龄剩女的心理吗?我已经32岁了,如果错过他,我觉得这辈子都未必能找到这么合适的人了!所以我不顾面子甚至放下自尊去主动向他示爱、向他表白。

一例考试焦虑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考试焦虑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考试焦虑的咨询案例报告姓名:xxxx单位:xxxx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摘要:来访者小王,是一名初中三年级学生,在班级中担任班长一职,学习成绩优异。

因为一次偶尔的考试失利,认为老师同学会对自己产生看法而引发考试焦虑,影响到日后考试,遂前来咨询。

在明确双方权益和义务以及有关咨询性质的基础上,经双方商定,确定了咨询目标,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法以及空椅技术等进行咨询。

来访者基本问题得到解决,学习、生活、认知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改善。

关键词:合理情绪疗法系统脱敏法空椅技术1.来访者的一般情况Xxix(化名),女,15岁,xx市某中学初三学生,身高163厘米,体重51公斤,独生女,父母均在机关工作。

来访者在班级中担任班长一职。

2.来访者要求咨询的问题平常学习都不错,可每到考试就会觉得很紧张焦虑,就连很简单的题都答不出来。

症状大概持续了2个月。

3.咨询师对问题过程的描述来访者学习与生活都很有规律。

平时学习认真踏实,作业独立完成且质量很高。

在一次偶然的考试失利后,来访者一遇到考试就会非常紧张,拿到考卷后大脑一片空白,连第一道最简单的题目都无法正常作答。

由于中招考试日益接近,为自己这种情绪感到焦虑,前来咨询。

来访者智力水平正常,感知觉、注意力、记忆力均正常,思维完整。

情绪表现与内心体验一致,意志力完整,人格完整且具有相对稳定性。

4.来访者背景资料4.1 个人成长的自我描述来访者是足月顺产生育,母乳喂养,独生女,爷爷很有文化,曾经是位干部,父母也都是机关的工作人员。

家庭环境和谐,经济条件比较宽裕,来访者没有受过什么苦,成长道路一帆风顺。

来访者天资聪颖,上学以来一直成绩优异,在班级中担任过各种职务;性格平和,很懂事。

(以上内容根据来访者口述整理)4.2 一般现状的自我描述升入初三以来,来访者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直到两个月前的一次数学考试中,来访者因为特殊原因发挥失常,从此以后每次遇到各种考试都会特别紧张。

总担心如果自己考试成绩不好,别人会如何看待自己这个班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他们自己看。
案例
一位社交恐怖症前来咨询 夸张式提问:
来访者:别人都看着我。 咨询师:是不是所有人都不干自己的事情了,都 围着你看? 来访者:没有,但有时他们还会看我。 咨询师:那要不要在你身上贴张纸条,写上“不 要看我:? 来访者:那人家就会抖来看我了! 咨询师:那原来你说被人都看着你是不是真的 呢? 来访者:……不是真的,是我自己想象的。
合理情绪疗法
之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 苏格拉底哲学思想 • ABC理论 • 辩论 [案例] • 注意事项
苏格拉底简介
苏格拉底(前469年——前399年)
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 “希腊三贤”之一。 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西方的孔子”
辩证法的方法
先让你说出你的观点,然后依照你的观 点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误,从而使你 认识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并 主动加以矫正。
案例:
一位大学生在考研失败、找工作连连受挫的情 况下感到非常绝望,想以自杀来结束一切。
ABC理论的扩展
诱发事件A
驳斥不合 理信念D
信念B
情绪反映与 行为结果C
结果:新的 情绪与行为E
注意事项
合理情绪疗法也有其自身的局限:
•合理情绪疗法假定人有一种生物的倾向性。倾向于用不合理的 思维方式进行思维,这是需要人用毕生的努力去减少或克服的。 •合理情绪疗法是一种着重认知取向的方法,因此它对那些年纪 较轻、智力和文化水平较高的人更有效果。 •最后,合理情绪疗法治疗能否得到比较满意的效果,也与咨询 师本身有关。因为他们也可能存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信念, 这有时候会阻碍治疗取得成功。因此,咨询师要不断对自己的 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尽量减少自身的非理性成分。
黄金规则
黄金规则:像你希望别人如何对待 你那样去对待别人。
◆ 提问形式 (l)质疑式:咨询师直截了当地向来访者的不
合理信念发问。如:
“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自己的这一观点?” “是否别人都可以有失败的时候,而你不能有?” “是否别人都应该照你想的那么去做?”等等。
案例
一位因学习成绩差自卑的女学生。
例:
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学生:苏格拉底,请问什么是善行? 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 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
• 对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 对他人的不合理信念 • 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不合理信念
不合理信念的特征:
• 绝对化的要求 • 过分概括化 • 槽糕至极论
怎样检查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
例:来访者是一位想跟长得漂亮的男子交 往却又总是不敢主动行动的女子。
要是他拒绝我,我就会觉得漂亮的男人都会看 不上我,我将不可能找到我看得上的男人。
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 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
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但实际上并无援军,这种欺骗是恶行吗? 学生:这是善行。
寻找不合理信念
•ABC理论 •不合理信念B •不合理信念的特点
A B C 理论
事件A
信念B
情绪反应和 行为结果C
谢谢
“他没有权利这么对我 焦虑、愤怒和抑郁 被老板批评 说话,我不能忍受!”
“我不喜欢他这么对我 没有明显的情绪困
说话,但是我可以忍 扰,只是轻微清华大学,是人生 无法挽回的失败,这一生都是失败的。非 常痛苦。
A
B
C
高考 失败
人生都是失 败的,一生
都完了
痛苦 抑郁
不合理信念B :
这个女生的不合理信念是什么?
我应该是个优秀的学生,这次考试不及格 让我很难过。
我考试不及格,没什么出息,这辈子将一 事无成。
◆ 提问形式
(2)夸张式:这是咨询师针对来访者信念的不合理 之处故意提一些夸张的问题,其落脚点与质疑式 提问是一样的,仅仅是方式上略有区别。这种提 问方式犹如漫画手法,是把对方信念的不合理之 处、不合逻辑、不现实之处以夸张的方式放大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