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

合集下载

柳永词精选十首

柳永词精选十首

柳永词精选十首以下是柳永的十首精选词:《雨霖铃·寒蝉凄切》:这是柳词和婉约词的代表作,堪称抒写别情的千古名篇。

清代贺裳说:“柳屯田‘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自是古今俊句。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此词上片写登楼伫望情景,以抒发离愁为主。

下片写“伫望”而思,而不得,终以归去之遥遥意惆怅终曲,极写相思之苦。

《少年游·长安古道马迟迟》:全词从游赏之趣、离别之愁两方面表达感情,在游赏之趣中包含着离别的遗恨,在离别之愁中包含着游赏之趣。

《望海潮·东南形胜》:此词用铺叙的手法,把杭州的富庶呈现出来。

起首三句,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此词抒写了作者漂泊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

上片描绘了秋天雨后的凄凉景象;下片写登楼远望、感慨古今的情境。

《定风波·自春来惨绿愁红》:此词为抒写暮雨之愁。

上片写景,形容凄惨的雨中景物;下片抒情,由怅惘中想到故人远行,人情难却,遂又发出慰藉之语。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此词上片写登楼伫望情景,以抒发离愁为主。

下片写“伫望”而思,而不得,终以归去之遥遥意惆怅终曲,极写相思之苦。

《满江红·暮雨初收》:此词以深秋雨后的滕王阁为背景,抒发了词人吊古伤今的历史感慨。

全词意境开阔,感情悲壮。

《玉蝴蝶·渐觉芳郊嘶骑》:此词为代思妇立言之作。

上片写思妇思念远行之人,秋日登高临远,听到哀怨笛声而引起的惆怅之情。

下片写夜深人静时对远人的思念之情。

《鹤冲天·黄金榜上》:此词主要抒发了词人浪迹江湖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

上片和下片都有名句流传至今。

以上是柳永的十首精选词,希望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

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13首)

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13首)

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13首)1.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篇一《甘草子·秋暮》柳永〔宋代〕秋暮。

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

奈此个、单栖情绪。

却傍金笼共鹦鹉。

念粉郎言语。

2.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篇二《御街行·前时小饮春庭院》柳永〔宋代〕前时小饮春庭院。

悔放笙歌散。

归来中夜酒醺醺,惹起旧愁无限。

虽看坠楼换马,争奈不是鸳鸯伴。

朦胧暗想如花面。

欲梦还惊断。

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

惟有画梁,新来双燕,彻曙闻长叹。

3.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篇三《凤栖梧·帘内清歌帘外宴》柳永〔宋代〕帘内清歌帘外宴。

虽爱新声,不见如花面。

牙板数敲珠一串,梁尘暗落琉璃盏。

桐树花深孤凤怨。

渐遏遥天,不放行云散。

坐上少年听不惯,玉山未倒肠先断。

4.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篇四《凤衔杯·有美瑶卿能染翰》柳永〔宋代〕有美瑶卿能染翰。

千里寄、小诗长简。

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

渐玉箸、银钩满。

锦囊收,犀轴卷。

常珍重、小斋吟玩。

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

似频见、千娇面。

5.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篇五《金蕉叶·厌厌夜饮平阳第》柳永〔宋代〕厌厌夜饮平阳第。

添银烛、旋呼佳丽。

巧笑难禁,艳歌无间声相继。

准拟幕天席地。

金蕉叶泛金波齐,未更阑、已尽狂醉。

就中有个风流,暗向灯光底,恼遍两行珠翠。

6.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篇六《凤衔杯·追悔当初孤深愿》柳永〔宋代〕追悔当初孤深愿。

经年价、两成幽怨。

任越水吴山,似屏如障堪游玩。

奈独自、慵抬眼。

赏烟花,听弦管。

图欢笑、转加肠断。

更时展丹青,强拈书信频频看。

又争似、亲相见。

7.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篇七《惜春郎·玉肌琼艳新妆饰》柳永〔宋代〕玉肌琼艳新妆饰。

好壮观歌席,潘妃宝钏,阿娇金屋,应也消得。

属和新词多俊格。

敢共我勍敌。

恨少年、枉费疏狂,不早与伊相识。

8.宋代诗人柳永古诗词篇八《柳腰轻·英英妙舞腰肢软》柳永〔宋代〕英英妙舞腰肢软。

柳永的诗词最好的十首

柳永的诗词最好的十首

柳永的诗词最好的十首一、柳永简介柳永(约公元987年-约公元1044年),南宋文学家,字耆卿,人称柳柳东州、柳晚安,号柳子卿、柳东少游等。

因其诗词婉约、语言优美,被誉为南宋“江派”代表作家之一。

柳永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其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

以下是柳永的十首最优秀的诗词作品。

二、《望海潮·东南形胜》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 诗意阐述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早晨,早起的人们在花园中赏花闻鸟,春天的景象十分美丽。

从树上的早莺和新燕,到盛开的乱花和绿草,再到湖边的行人和白沙堤,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 诗词特点此词写景如画,情感真切。

柳永以自然景物描绘了春天的美景,既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之情,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三、《雨霖铃·寒蝉凄切》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径庭春暖花开遍。

子规夜半还私语,重门小院孤帘开。

1. 诗意阐述这首词以雨夜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

从雨夜中凄切的蝉鸣声,到长亭晚上的相思,再到无聊的酒宴和热闹的春天,以及夜半时分子规的私语和孤寂的小院,都展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孤独。

此词字字珠玑,情感真挚。

柳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夜的景象,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之情。

用音乐家图画化的手法,通过声音和画面给人以强烈的感官冲击,让读者产生共鸣。

四、《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春寒暮。

苍茫古木连穷巷,渐到西湖寻旧路。

白狐栖来鸳帐里,青春偷得锦衣卫。

回日楼台非甲帐,上有弦歌且长泣。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画阑飞燕惊秋色,更那堪画楼西畔。

竹阴滑处花边影,月到柳丝官柳青。

似是而非真烟火,别来长恨不放船。

1. 诗意阐述此词描绘了一个庭院深深的景象,由此引发了诗人对过往的思念。

从深深的庭院,到雾气笼罩的云窗雾阁,再到穷巷中的古木和西湖的旧路,诗人的视角渐渐向更加开阔的地方延伸。

柳永 北宋词人

柳永 北宋词人

柳永北宋词人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早年经历柳永出身官宦世家,祖父柳崇,世居河东(今山西),曾为沙县县丞,在州郡颇有威信。

父亲柳宜,出仕南唐,为监察御史;南唐灭亡后,柳宜供职北宋,任雷泽县令,不久,改为费县县令、濮州任城令。

柳永即出生于其父任所(984年,费县;或987年,任城;史无明确记载)。

淳化元年(990年),柳宜入汴京上书,授全州通判,柳永随父赴任。

淳化五年(994年),柳宜以赞善大夫调往扬州,柳永随往,习作《劝学文》。

至道三年(997年),柳宜屡迁至国子博士,命其弟携画像前往故里崇安,以慰家母思念,柳永随叔归乡。

咸平元年(998年),柳永居家乡,游览名胜中峰寺,作诗《题中峰寺》。

柳永读到《眉峰碧》,甚爱此词,将它题写在墙壁上,反复琢磨。

咸平四年(1001年),柳永尝试为词,作《巫山一段云·六六真游洞》,歌颂家乡风景武夷山,有“飘飘凌云之意”。

科举之路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入京师汴京(今开封)。

时北宋承平日久,都城繁华极盛:元宵,皇帝与民同乐;清明,郊外踏青;端午,龙舟竞渡;汴京风情,纸迷金醉。

柳永凌云辞赋,将帝都的“承平气象,形容曲尽”。

柳永

柳永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 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⑹,归思⑺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颙望⑼,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⑾知我,倚栏杆处,正恁 ⑿凝愁!
⑹渺邈(miǎo):远貌,渺茫遥远。一作“渺渺”,义同。 ⑺归思(旧读:sì ,做心绪愁思讲):渴望回家团聚的心思。 ⑼佳人:美女。古诗文中常用代指自己所怀念的对象。 颙(yóng)望:抬头凝望。颙,一作“长”。 ⑾争(zěn):怎。处:这里表示时间。 “倚栏杆处”即“倚栏杆时”。 ⑿恁(nèn):如此。 凝愁:愁苦不已,愁恨深重。凝,表示一往情深,专注不已。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 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 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 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 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 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 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 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 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 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 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 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 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 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 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 的词人, 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 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 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 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 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 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影响。
你说柳永是嫖客吗?不,他不是。他是如此多情,不愿辜负每一个女子,哪怕是身份低下又卑 微的妓女。他为她们写诗,为她们留下款款深情。 但你说柳永不是嫖客吗?不,他是。不然为何他为无数妓女写诗,却不曾今生挥毫只为一人? 不然为何他流连于花丛,却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当时的才子不少, 光顾青楼的也很多, 偏偏柳永就这么受欢迎,“不愿君王召, 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 黄金, 愿得柳七心; 不愿神仙见, 愿识柳七面”, 成了当时青楼女子的真实呼声。 当然, 这影响力 的积聚也和柳永以超脱世俗的观点去看待这些沦落红尘的女子有很大关系。就凭这点, 一下拉近 了他和青楼女子的情感。 柳永, 仅凭婉约小词, 就将世人所唾弃的青楼女子形象带进了高雅的文 学殿堂。从为文和为人两方面来讲, 都是一种突破, 是非一般的境界。他不像达官显贵, 一夜春宵 后, 重整衣冠, 站在道德的制高点, 鄙视他们曾经玩弄过的青楼女子, 一副假道德君子的模样。柳 永是以平等的、同情的态度去对待这些女子。他可以发现她们灵魂中可贵的东西,用饱含怜悯的 诗词抚慰她们冰冷的灵魂。 青楼女子多是迫不得已而堕落。在这个职业里, 她们看到了冷漠的 人情和炎凉的世态。在金钱和肉体交易的背后, 亲人以之为耻, 路人不屑谈及, 嫖客只贪一时之欢, 内部姐妹还互相嫉妒倾轧。如遇贵人相扶,助其脱困, 还常受老鸨敲竹杠或拆台。在对世界失去 了期盼, 对人性失去了希望时柳永的举动给了她们巨大的惊喜。“举案齐眉”,“执子之手”, 实在是对她们最高的礼遇和最大的抬爱。 柳永比亲人还能体谅她们的苦处, 她们找到了能倾诉 衷肠的好伙伴。他的眼神抛弃了轻蔑, 多了点理解, 随时令人感到“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惆怅。 他不是一般的嫖客, 而是从嫖客变成她们的好朋友。这些女子把他当成知己看待甚至抛却了钱色 的交易: 在某种情况下, 妓女和狎客的关系可完全排除经济的因素, 而成为恋人、密友、知己。如 此心心相印, 不分你我, 也才有后来的惺惺相惜与千金散尽。

柳永

柳永

柳永(987 年-1053 年) ,字耆卿,本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福建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

景祐元年(1034)进士, 官屯田员外郎;排行第七,世称柳七,或柳屯田。

[1]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 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

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创作慢词独多。

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 有井水饮处, 皆能歌柳词”, 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主要代表作有 《雨霖铃》 、 《蝶恋花· 伫 [2] 倚危楼风细细》 、 《少年游》 、 《望海潮》 、 《八声甘州》 、 《定风波》等。


中文名 民族 出生日期 毕业院校 代表作品 原名 本 名 所处时代 主要作品 去世时间 别名
柳永 汉族 987 年(丁亥年) 进士 《乐章集》、 《雨霖铃》 柳三变 柳永 北宋 《乐章集》 1053 年 柳三变;柳七;柳景庄;柳耆卿
国籍 出生地 逝世日期 主要成就 字 祖 籍 出生时间 别 称 字 号 民族族群
北宋 京东西路济州任城县 1053 年 北宋著名词人 景庄、耆卿 河东(今属山西) 987 年(丁亥年) 柳三变;柳七;柳屯田 景庄;耆卿 汉族



















柳永-最新

柳永-最新
• 柳词在词调的创用、章法的铺叙、景物 的描写、意象的组合和题材的开拓上都给苏 轼以启示故苏轼作词,一方面力求在“柳七 郎风味”之外自成一家;另一方面,又充分吸 取了柳词的表现方法和革新精神
柳永词的影响
• 秦观的雅词长调,其铺叙点染之法,也是从柳 词变化而出
• 周邦彦慢词的章法结构,从柳词脱胎
• 北宋中后期____苏轼和周邦彦各开一派, • 而追根溯源,都是从柳词分化而出, • 犹如一水中分,分流并进。
京城坊间歌谣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 •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 •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柳永晚年穷愁潦倒,死时一贫如洗,是他的歌妓姐妹们集 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奠,每年清明节,歌妓都相约赴 其坟地祭扫,并相沿成习,称之“吊柳七”或“吊柳会”。
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 可笑纷纷绍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 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 永。
鹤冲天(1022年)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 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 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 平生畅。
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 唱。
前期
晏殊、张先、 晏几道、欧阳修
柳永
承袭“花间”余绪 开拓了词的形式和内容
后期
苏轼、周邦彦
将词推向繁荣和成熟
柳永对词的独特的贡献
1、发展了慢词。《乐府余论》:“(柳词)一时动听,
散布四方,东坡、少游辈继起,慢词遂胜。”
2、多用词调。《乐章集》凡用17个宫调,127种曲 调。 统计数字显示:柳永所用的词调比晏殊多三倍, 比欧阳修多将近两倍,比张先多三分之一。 3、多用赋体。吸收辞赋和骈文的长处,极善铺叙, 并在铺叙中渲染情感。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不 用比兴靠叙述的白描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 4、雅俗并陈。俗者以口语、俗语入词,雅者则可以 熔铸前人诗句,气象宏大。 5、把词从官词中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 市民情感,市民语言,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 的词。

古代诗人柳永

古代诗人柳永

古代诗人柳永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大家平时会关注古代诗人柳永吗?关于古代诗人柳永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古代诗人柳永,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古代诗人柳永的人物简介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

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

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

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诗人柳永的文学成就柳词内容1、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柳永词大量描写市民阶层男女之间的感情,词中的女主人公,多数是沦入青楼的不幸女子。

柳永的这类词,不仅表现了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还写出了被遗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

在词史上,柳永第一次笔端伸向平民妇女的内心世界,为她们诉说心中的苦闷忧怨。

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柳永的词才走向平民化、大众化,使词获得了新的发展趋势。

2、描写都市生活和市井风光柳永词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柳永长期生活在都市里,对都市生活有着丰富的体验,他用彩笔一一描绘过当时汴京、洛阳、益州、扬州、会稽、金陵、杭州等城市的繁荣景象和市民的游乐情景。

这些都市风情画,前所未有地展现出当时社会的太平气象。

3、描写羁旅行役柳永多次科举失利后,为了生计,不得不到处宦游干谒,以期能谋取一官半职。

柳永工于羁旅行役词,正是基于他一生宦游沉浮、浪迹江湖的切身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前人的诗句入词,使他词的语言 具有很高的文学性。形成雅不避俗, 俗不伤雅的语言风格。 宋翔凤《乐府余论》:“柳词曲折 委婉,而中具浑沦之气。虽俚语, 而高处足冠群流。”
总之,词至柳永,形式体制更为
完备,为宋词的发展和后继者在 形式、内容上进一步开拓奠定了 前提条件。
1、描写市井女子与下层妓女的爱情心理
悲剧人生
1、浪漫的性格与仕宦家庭的矛盾 2、音乐的才能与追求志意的矛盾
《戚氏》:帝里风光好,当年少
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 遇当歌、对酒竞流连。
歌妓们的心声是:
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
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 愿识柳七面。
《凤归云》:驱驱行役,苒苒光阴,蝇
头利禄,蜗角功名,毕竟成何事?漫相 高。
刘熙载《艺概》卷四:“词有点有
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 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 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 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
周济《宋四家词选》: 柳词总以平铺见长,或发端,或
结尾,或换头,以一二句勾勒提 缀,有千钧之力。
2、叙事、抒情、写景有机结合
2、大力创作慢词
清宋翔凤《乐府余论》:“慢词盖
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繁庶, 歌台舞席,竞赌新声。耆卿失意无 俚,流连坊曲,遂尽收俚俗语言编 入词中,以便伎人传习,一时动听, 散播四方。其后东坡、少游、山谷 辈相继有作,慢词遂盛。”
慢,慢曲子之简称,音乐变化繁多,
曼声多腔,婉转曲折,节奏悠扬动 听;
晏几道
鹧鸪天
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Hale Waihona Puke 江仙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
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 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 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 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柳永
一、柳永的生平与创作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 字耆卿,因排行老七,又称柳七, 官至屯田员外郎,又名柳屯田。 《乐章集》,存词210多首。
柳词在当时广泛流传,宋叶梦得 《避暑录话》: 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 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 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 时。 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郑振铎:“‘花间’的好处,在于不尽,
在于有余韵。耆卿的好处却在于尽,在 于‘铺叙展衍,备足无余’。” “所以五代及北宋初期的词,其特点全 在含蓄二字,其词不得不短隽。北宋第 二期的词,其特点全在奔放铺叙四字, 其词不得不繁词展衍,成为长篇大作。 这个端乃开自耆卿。”
4、语言风格的雅俗并陈 柳词的语言发扬了民间词的传统,
苏轼轻视 会见晏殊,含辱出门。
定风波
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日
上花梢,莺穿柳带,犹压香衾卧。暖酥 消,腻云亸。终日恹恹倦梳裹。无那! 恨薄情一去,音书无个。 早知恁 么,悔当初、不把雕鞍锁。向鸡窗、只 与蛮笺象管,拘束教吟课。镇相随,莫 抛躲。针线闲拈伴伊坐。和我,免使年 少光阴虚过。
调慢词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4、“以赋为词”的一整套铺叙手法。
四、柳永拓新宋词的贡献
柳永是宋代第一个专力写词并对宋
词的词体、内容、语言、风格进行 了全面开拓的大词人。
1、
柳永在创制新词调方面为宋词的 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清照《词论》:柳永“变旧声作新声 , 出
《乐章集》,大得声称于世。” 新声,即流行曲调。柳永的创调之功十分明 显。 现存柳永自创新声约 26 调,如《黄莺儿》、 《 昼夜乐 》 、《 柳腰轻 》 、《 迎新春 》、 《鹤冲天》、《戚氏》等。
周济《宋四家词选》: 柳词总以平铺见长,或发端,或
结尾,或换头,以一二句勾勒提 缀,有千钧之力。
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
如《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 诗句不减唐人高处。
梁启超曾云: 飞卿词“照花前后镜,花面
交相映”,此词境颇似之。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柳词“尤工于羁旅行役”。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 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 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天 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豪 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 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 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 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 夸。
据说此词流播金国,“金主亮闻歌,
融情入景,以景写情,以景衬情,
达到高度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极富情韵风致。
3、明白浅近雅俗共赏的语言
俚语俗语 通俗浅近,接近口语,有鲜明的
个性,十分符合人物的口吻、性 格与心理特征。
《忆帝京》:薄衾小枕天气,乍觉别离
滋味。展转数寒更,起了还重睡。毕竟 不成眠,一夜长如岁。 也拟待却回征辔, 又争奈已成行计。万种思量,多方开解, 只恁寂寞厌厌地。系我一生心,负你千 行泪。
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遂起投鞭渡江之志。”(罗大经《鹤 林玉露》卷十三)
三、“柳耆卿体”的含义
“柳耆卿体”是指带有柳永强烈个性的
一种新型词体,它大致包括以下四点: 1、思想内容上鲜明的市民意识、大量 的都市生活题材。 2、风格趋向上以俚俗为其主要特征。
3、以从民间汲取乐曲新声创制的长
面向市民大众,大胆吸收口语、俗 语入词,语言通俗、生动,自成一 体。
《词论》:“虽协音律 , 而词语尘下。”
徐度《却扫编》卷下 :“ 其词虽极工致 ,
然多杂以鄙语,故流俗人尤喜道之。” 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五:“长 于纤艳之词 , 然多近俚俗 , 故市井之人悦 之。”
柳永还善于提炼书面语言,善于融
“吊柳七”、“吊柳会”或“上风流
冢”。 《喻世明言· 众名姬春风吊柳七》: 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 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1、柳永不仅是个风流才子,还是个屡试不中的补习生。 2、他是个常喝常醉的酒鬼与出没秦楼楚馆的浪子。 3、仕途坎坷的小官与“奉旨填词”的专业词人。 4、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又是歌楼妓女的铁哥们。 5、他是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又是市井街头的自由撰 稿人。 6、他是惹怒皇帝的笨蛋,又是不修边幅的小丑。 7、他是敢恨敢爱的汉子,又是无室无妻的光棍。 8、他是创新发展宋词的巨匠。
4、节奏舒缓、韵律优美
柳永注意词与曲之间声情相宜与声调谐
美,使词优美动听。 双声叠韵的运用;音韵响亮,易唱易诵。
注意四声的运用,尤其是去声和上声的
连用。万树《词律· 发凡》 “上声舒徐和 软,其腔低。去声激厉劲远,其腔高。 相配用之,方能抑扬有致。”
领字的运用,也称一字逗,加强语气

二、柳词的主要内容 1、情场生活:俗 2、羁旅行役:雅 3、都市风光:雅

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 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 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想 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黄庭坚论小山
仕官连蹇而不能一傍贵人之门,是一痴也;
论文自有体,不肯作一新进士语,此又一痴 也;费资千百万,家人寒饥,此又一痴也; 人百负之而不恨,已信人,终不疑其欺己, 此又一痴也。”
内心世界与情感需求
同情
与理解 大胆、奔放、泼辣、敢爱敢恨 《柳腰轻》《木兰花》写歌妓舞女 的美妙舞姿与动人歌喉,《定风波》 写相思之情。
2、抒写江湖流落与离别怀人
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柳词“尤工于羁旅行役”。 《倾杯》( 鹜落霜洲)、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雨霖铃》、《八声甘州》。
王灼《碧鸡漫志》:
唯是浅近卑俗,自成一体,不知书者尤
好之。尝以比都下富儿,虽脱村野,而 声态可憎。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
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 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 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 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 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 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既能将风景描写、恋情相思交织,又能
将汉魏乐府、古诗中的游子思妇题材与 晚唐五代以来词中男欢女爱、离愁别恨 的描写结合起来,并与作者身世沦落和 功名失意紧密联系,自抒胸臆,有切身 体验和真情实感,具有动人的艺术魅力。
三、柳词的艺术特点
1、运用铺叙手法,写景抒情淋漓尽 致 写景抒情层次井然,注重时空的转化。 善用白描,抒情直率坦露。 点染手法的运用。点,常常是直接抒情; 染,则是化虚为实、寓情于景。
慢词多为长调,旋律与节奏比小令增多
并延长了。相应的其歌词字数增多,句 式长短变化丰富。使之更适宜描绘生活 场面,抒写复杂的思想感情。 宋词从柳永以后开始进入了以慢词为主 的新的历史阶段。


3、铺叙手法的运用
铺叙,又称铺陈,即赋体;柳永善 于把慢词的层次结构组织得井井有 条;同时将抒情、叙事、写景融成 一体。叙事描写详尽细致,感情抒 发透彻细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