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甾体类化合物
第九章甾体类化合物学生

第九章甾体类化合物一、填空题1.甾体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等。
2.强心苷是指生物界中存在的一类对人的()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苷类。
从结构上看,强心苷是由()与()缩合而成。
根据苷元()上连接的()的差异,将强心苷分为()和()。
3.甾体皂苷元是由()碳原子组成,其基本碳架为()的衍生物。
4.甾体皂苷分子结构中不含(),呈()性,故又称()皂苷。
5.可用于区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的显色反应是()和()。
6.甲型强心苷具有三类呈色反应。
第一类为甾核呈色反应,如()、()等;第二类为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呈色反应,如()、()等;第三类为α-去氧糖呈色反应,如()、()等。
7.强心苷元中具有△αβ-五元内酯环时,UV在()处呈现最大吸收;具有△αβ,γδ-六元内酯环时,UV在()处有特征吸收。
IR光谱上内酯环羰基在()处有两个强吸收峰,乙型较甲型波数()。
二.选择题1.在苷的分类中,被分类为强心苷的根据是因其()A.苷元的结构B. 苷键的构型C.苷原子的种类D.生理活性2.不属于甲型强心苷特征的是()A.具甾体母核B. C17连有六元不饱和内酯环C. C17连有五元不饱和内酯环D. C17上的侧链为β型3.可用于区别甲型和乙型强心苷的反应是()A. Kedde反应B.乙酐-浓硫酸反应C.三氯化锑反应D. K-K反应4.下列苷最易水解的是()A. 2-氨基糖苷B. 2-去氧糖苷C. 2-羟基糖苷D. 6-去氧糖苷5.自药材水提取液中萃取甾体皂苷常用的溶剂是()A.乙醚B.丙酮C.含水正丁醇D.乙酸乙酯E.氯仿6.可用于甾体皂苷沉淀分离的溶剂是()A.乙醇B.丙酮C.正丁醇D.乙酸乙酯7.维生素D的前体是()A.麦角甾醇B.β-谷甾醇C.胡萝卜苷D.葡萄糖8.属I型强心苷的是()A. 苷元-(2,6-去氧糖)x-(D-葡萄糖)yB. 苷元-(6-去氧糖)x-(D-葡萄糖)yC. 苷元-(D-葡萄糖)x -(6-去氧糖)yD. 苷元-(D-葡萄糖)x-(2,6-去氧糖)yE. 苷元-D-葡萄糖9.提取强心苷常用的溶剂为()A. 水B. 乙醇C. 70%~80%乙醇D. 含水氯仿E. 含醇氯仿10.含强心苷的植物多属于()A. 豆科B. 唇形科C. 伞形科D. 玄参科E. 姜科11.甾体皂苷元基本母核是()A.孕甾烷B.螺甾烷C.羊毛脂甾烷D.α-香树脂醇E.β-香树脂醇12.合成甾体激素类药物和避孕药的重要原料薯蓣皂苷元属于()A.螺甾烷醇型B.异螺甾烷醇型C.呋甾烷醇型D.变形螺甾烷醇型E.齐墩果烷型13.在甾体皂苷及其苷元的IR中,由螺缩酮结构引起的特征吸收峰强度最高的是()A.900cm-1 B.920 cm-1 C.980 cm-1 D.860 cm-1 E.820 cm-114. 下列物质中,不是甾体类化合物的是()A. 植物甾醇B. 三萜皂苷C. 强心苷D. 甾体皂苷E. C21甾醇15. 甲型和乙型强心苷的区别是()A. C位羟基构型不同3B. 甾体母核上的取代基不同C. C位不饱和内酯环不同17D. A/B环稠和方式不同E. 糖的种类及与苷元的连接方式不同16. 属于2-去氧糖的是()A. 阿拉伯糖B. 甘露糖C. 果糖D. 洋地黄糖E. 洋地黄毒糖17. 水解强心苷时,为得到原生苷元,可选择()A. 5% H2SO4B. 0.02-0.05mol/L HClC. NaHCO3水溶液D. NaOH醇溶液E. KOH水溶液18. 强心苷内酯环的水解为可逆反应的条件是()A. 碳酸氢钾水溶液B. 氢氧化钠醇溶液C. 氢氧化钠水溶液D. 氢氧化钾醇溶液E. 氢氧化钙水溶液19. 甾体类化合物中,螺甾烷醇型和异螺甾烷醇型的区别是()A. F环是否开环B. A/B环的稠和方式C. C25位的构型D. 甾体母核上的羟基取代位置E. C22位的构型20. 胆汁酸属于()A. 脂肪酸B. 三萜C. 木脂素D. 黄酮E. 甾体21. 牛黄中具有解痉作用的有效成分是()A. 牛磺酸B. α-猪胆酸C. 甘氨酸D. 去氧胆酸E. 胆酸22.强心苷元甾体母核都连有羟基的位置是()A. C3 B. C6C. C11D. C14E. C1623. 强心苷区别于其他苷类成分的一个重要特征是()A. 糖链长B. 糖的种类多C. 2-去氧糖D. 2-羟基糖E. 6-去氧糖24. 甲型强心苷的单糖苷毒性最大的是()A. 2-去氧糖苷B. 2,6-二去氧糖苷C. 6-去氧糖苷D. 葡萄糖苷E. 甲氧基糖苷25. 在含强心苷的植物中,有()A. 水解葡萄糖的酶B. 水解2-去氧糖的酶C. 水解6-去氧糖的酶D. 水解2-氨基糖的酶E. 水解所有苷键的酶26. 富含强心苷的中药是()A. 桂皮B. 葛根C. 黄花夹竹桃D. 银杏E. 洋金花27. 地奥心血康胶囊的主要活性成分是()O HH HOOHO HOHOO27CH2OH2625HOOOH OH27A. 强心苷B. 甾体皂苷C. 三萜皂苷D. 黄酮苷E. 蒽醌苷28. 富含甾体皂苷的中药是()A. 羊角坳B. 蟾酥C. 麦冬D. 酸枣仁E. 冬凌草29. 甾体类化合物的分类依据是()A. 是否有内酯环B. 基本碳链的碳原子数C. B/C环的稠和方式D. C/D环的稠和方式E. C17侧链结构的不同30. 下列颜色反应中,由不饱和内酯环产生的是()A. K-K反应B. Legal反应C. 呫吨氢醇反应D. 醋酸镁反应E. 碱液反应三.写出下列化合物的二级结构类型四.简答题1.用指定的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甾体类化合物》课件

甾体类化合物的药理学特点
由于甾体类化合物在人体多种生理活动中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家们 正对与它们相关的药物的功能、副作用进行深入的研究。
甾体类明对人 体不同类型的疲劳有一定的缓解 作用。
提高运动表现
甾体类药物还可以通过提高运动 员的体能等途径提高运动表现。
日常使用
同时,甾体类药物也可以帮助缓 解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疲劳,提高 生活质量。
甾体类化合物的未来发展趋势
1
学术研究
应该加强对甾体类化合物的研究和发展,
合成新型药物
2
以更好地认识它们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 的作用机制。
应该进一步发展人工合成方法,创造更
具有功能性的甾体类化合物,为研发新
型药物提供原材料。
人体内自然产生的甾体类化合物
1 胆固醇
胆固醇是人体内最常见的 甾体类化合物,也是胆汁 中的主要成分。
2 类固醇激素
3 其他
肾上腺中激素的一类,广 泛参与人体的生长、代谢、 炎症反应以及免疫功能。
还有一些人体内产生的甾 体类化合物,但它们的功 能和作用尚未完全阐明。
甾体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制备方法
天然提取
3 光学旋光度
4 其他物理性质
甾体类化合物具有光学活性,具有旋光作用。
甾体类化合物的其他物理性质包括比旋光度、 折射率、电导率等。
甾体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1
类固醇基团的反应
甾体类化合物中的类固醇基团对不同反
侧链的反应
2
应具有不同的敏感度。
甾体类化合物中的脂肪酸侧链也可以参
与反应。
3
其他化学性质
甾体类化合物还包括氧化、还原、酰化、 乙酰化等反应。
3
探索新的应用领域
甾体结构分类

第九章甾体及其苷类Steroids and steroid saponins第一节•定义:甾体,又名类固醇化合物(steroids),因其结构中都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的甾核,1936年给这类化合物提出一个总称“甾体化合物”,“甾”字很形象化地表示了这类化合物的骨架,即在含有四个稠合环“田”字上面连有三个支链:CC上各有一个角甲基,13C位有侧链。
在甾体母核上,大都存在C可和糖结合成苷。
而C17侧链有显著差别,根据C链结构的不同,可将天然甾类分为不同类型。
顺甾体皂苷类•C21甾(CC21体衍生物,植物中分离出的C(pregnane)或其异构体为基本骨架。
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类重要药物,具有抗炎、抗肿瘤、抗生育等方面生物活性。
•C21•A/B反;B/C反;C/D顺。
•C上的侧链多为α构型。
•C3C11•C11合成酯。
•C•C21甾类在植物体中除C21游离存在外,可与糖结合成苷类。
其苷类糖链多和甾的CC21数连于C苷类分子中除2-OH糖外,还有2-去氧糖,可以呈现Keller-Kiliani颜色反应。
•胆烷类:胆烷类化合物的母核由24个碳原子构成(C主要以胆烷酸的形式存在,如牛磺胆酸、熊去氧胆酸等。
这类化合物一般存在于动物胆汁及胆结石中,能够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增加各种脂肪酶活性。
HO•胆烷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A/B顺;B/C反;C/D反。
•C取向可以为α也可以为β构型。
•各种胆烷酸的区别来自于羟基的数目、位置及构型的不同。
•它们在胆汁中常通过侧链的羧基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形成甘氨胆汁酸或牛磺胆汁酸,并以钠盐的形式存在。
•植物甾醇类:•C侧链为8-10个碳的脂肪链。
17•这类成分在植物中分布非常广泛,也是植物细胞的构成成分。
•能有效调节人体内胆固醇平衡,具有抗炎、抗氧化等活性。
•是甾体药物和维生素D3的原料之一。
•在日常膳食的植物油中含量很高。
•植物甾醇类化合物的结构特点:•A/B顺、反;B/C反;C/D反。
第九章 甾体化合物

第九章甾体类化合物一、填空题1、甾体类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等。
2、强心苷是指生物界中存在的一类对人的()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苷类。
从结构上看,强心苷是由()与()缩合而成。
根据苷元()上连接的()的差异,将强心苷分为()和()。
3、强心甾烯类属于()型强心苷元,C17侧链是();蟾蜍甾二烯类属于()型强心苷元,C17侧链是(),在自然界存在数量较少。
4、根据强心苷()和()的连接方式不同,可将强心苷分为Ⅰ、Ⅱ、Ⅲ型,其中Ⅰ型中表示为(),Ⅱ型可表示为(),Ⅲ型可表示为()。
5、甲型强心苷具有三类呈色反应。
第一类为甾核呈色反应,如()、()、等;第二类为五元不饱和酯环呈色反应,如()、()等;第三类为α-去氧糖呈色反应,如()、()等。
6、强心苷的强心作用主要取决于()部分,但()部分对其生理活性亦有影响。
一般来说甲型强心苷及苷元的毒性规律为(),苷元相同的单糖苷的毒性规律为();乙型强心苷及苷元的毒性规律为()。
甲型强心苷元的毒性比乙型强心苷元毒性()。
7、碱水解强心苷时,碳酸氢钾、碳酸氢钠可水解()上的酰基,氢氧化钙、氢氧化钡还可以水解()、()上的酰基。
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水溶液碱性太强,不但能使全部酰基水解,也可使()开裂。
8、甲型强心苷在()溶液中,双键由20(22)移位到()、()位生成活性亚甲基,与()、()、()等试剂反应显色。
9、甾体皂苷元是由()碳原子组成、基本碳架为()的衍生物。
10、甾体皂苷分子结构中不含(),呈()性,故又称()皂苷。
11、甾体皂苷可与C,位具有()的甾醇形成()而沉淀,用乙醚回流提取时,胆甾醇可溶于醚,而皂苷学溶,故可利用此性质进行()和()。
12、可用于区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的显色反应是()和();可用于区别螺甾烷型和F环开环的呋甾烷型甾体皂苷的显色反应是()和()。
二、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有5个备选答案,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最佳答案)1、在苷的分类中,被分类为强心苷的根据是因其()A、苷元的结构B、苷键的构型C、苷原子的种类D、分子结构与生理活性E、含有α-去氧糖2、不属甲型强心苷特征的是()A、具甾体母核B、C17连有六元不饱和内酯环C、C17连有五元不饱和内酯环D、C17上的侧链为β型E、C14—OH为β型3、属I型强心苷的是()A、苷元-(2,6 - 二去氧糖)x-(D-葡萄糖)yB、苷元-(6 - 去氧糖)x-(D-葡萄糖)yC、苷元-(D -葡萄糖)x-(6-去氧糖)yD、苷元-(D -葡萄糖)x-(2,6-二去氧糖)yE、苷元-D -葡萄糖4、水解I型强心苷多采用()A、强烈酸水解B、缓和酸水解C、酶水解D、盐酸丙酮法E、碱水解5、缓和酸水解的条件为()A、1%HC1/Me2COB、 3%~5%HC1C、0.02~00.05ml/L HClD、5%NaOHE、β-葡萄糖苷酶6、可用于区别甲型和乙型强心苷的反应是()A、Kedde反应B、乙酐-浓硫酸反应C、三氯化锑反应D、K-K反应E、Salkowski反应7、提取强心苷常用的溶剂为()A、水B、乙醇C、70%~80%乙醇D、含水氯仿E、含醇氯仿8、与强心苷其存的酶()A、只能使α-去氧糖之间苷键断裂B、可使葡萄糖的苷键断裂C、能使所有苷键断裂D、可使苷元与α-去氧糖之间的苷键断裂9、区别甾体皂苷和三萜皂苷的反应是()A、三氯化锑反应B、K-K反应C、10%H2SO4反应D、碱性苦味酸反应E、三氯乙酸反应10、自药材水提取液中萃取甾体皂苷常用的溶剂是()A、乙醚B、丙酮C、正丁醇D、乙酸乙酯E、氯仿三、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甾体化合物-甾体类化合物是广泛正在于自然界中的一类开然化学成分,包括植物甾醇、胆汁酸、C21甾类、昆虫变态激素、强心苷、甾体皂苷、甾体生物碱、蟾毒配基等2、Kedde反应- Kedde反应又称3,5—二硝基苯甲酸试剂反应。
天然药物化学-第九章-强心苷

2021/4/9
1
甾体化合物:
天然存在的甾体类成分种类很多,包括动植 物甾醇(也称固醇)、植物强心苷、蟾酥毒素、 甾体生物碱、甾体药物、昆虫激素等,它们的结
构中都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的甾核。
这类成分涉及到生理、保健、节育、医药、 农业、畜牧业等多方面,对动植物的生命活动起 着重要的作用。
22 23
O
20
O
21
4. C3和C14都有羟基取代。C3-OH 大多是β-构型,少数是α-构型; H O
OH
H 毛地黄毒苷元
C14-OH都是β-构型。
3β,14β-dihydroxy-5β-card -20 (22)-enolide
5 .C10、C13、C17有取代基。C10位上大多是甲基,也可能是醛基、
物中具有强心作用的甾体苷类化合物。
• 目前临床应用的有二、三十种,用于治疗充血性 心力衰竭及节律障碍等心脏疾病,如西地兰、地 高辛、毛地黄毒苷等。
• 但强心苷类能兴奋延髓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恶 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且有剧毒,若超过安全 剂量时,可使心脏中毒而停止跳动。
2021/4/9
9
• 1785年,W.Withering 使用洋地黄叶治疗水肿,到现 在已从十几个科一百多种植物中发现强心苷类,主 要有夹竹桃科、玄参科、萝摩科、卫矛科、百合科、 大戟科等等。
KHCO3水解,得酮醇化合物,最后用过碘酸氧化,可 得17-羰基化合物。
22
O
20
O
21
O3
O
22
H
O
O 20
O
21
KHCO3
O
CH2OH
C
HIO4
COOH
第九章 甾体类化合物

第九章甾体类化合物甾体也是由甲戊二羟酸途径衍生而来的一类化合物,其结构中都具有环戊烷骈多氢菲的甾体母核。
第二节强心苷类化合物这是本章的重点章节。
结构与分类:强心苷的结构包括其苷元部分的结构特征及类型、强心苷糖部分的结构特征及其与苷元的连接方式三个部分。
强心苷元是C17侧链为不饱和内酯环的甾体化合物。
构成强心苷的糖有20多种。
根据它们C2位上有无羟基可以分成α-羟基糖(2-羟基糖)和α-去氧糖(2-去氧糖)两类。
α-去氧糖常见于强心苷类,是区别于其它苷类成分的一个重要特征。
强心苷大多是低聚糖苷,少数是单糖苷或双糖苷。
通常按糖的种类以及和苷元的连接方式,可分为I 、II、III三种类型。
理化性质:重点是强心苷的水解反应及其应用和显色反应。
水解反应主要是酸水解和碱水解,掌握不同水解所用溶剂和水解的结果。
强心苷的显色反应很多,容易混淆。
学习时要从反应所对应的化学基团或结构片段入手,根据母核、内酯环、糖链等列出其相应的显色反应。
通过列表的方式把水解反应和显色反应分别列表,可以一目了然。
这部分理解并不难,主要靠归纳和记忆。
提取分离:强心苷在植物中的含量一般都比较低(1%以下);同一植物又常含几个甚至几十个结构相似、性质相近的强心苷,且常与糖类、皂苷、色素、鞣质等共存,这些成分往往能影响或改变强心苷在许多溶剂中的溶解度;多数强心苷是多糖苷,受植物中酶、酸的影响可生成次生苷,与原生苷共存,从而增加了成分的复杂性,也增加了提取分离工作的难度。
根据提取目的(原生苷或是次生苷)选择适宜的溶剂和提取方法,一般常用甲醇或70%~80%乙醇作溶剂,提取效率高,且能使酶失去活性。
分离则主要是用色谱分离。
结构研究:这部分是难点,紫外和红外特征容易理解,核磁则比较复杂,这部分仅作为了解的内容。
实例:重点是洋地黄,熟悉其化学成分,提取分离方法。
第三节甾体皂苷这是本章的第二个重点章节。
学习这一章的各个知识点时,与三萜类化合物进行比较,比较其异同,既巩固了前一章的内容,又能更好地掌握和区分这两类化合物。
第九章甾体类化和物

水解产物
6倍量汽油连续回流 小时 倍量汽油连续回流20小时 倍量汽油连续回流
薯蓣皂苷元
五、甾体类化合物的检识
• 1. 理化检识 • 2. 色谱检识 • 显色剂
六、结构研究
O O
δ66. 9
O O
δ109
δ81.0
第四节C 第四节C21甾体类化合物
• 一、概述
CH3 OH C O
HO
第五节植物甾醇
四、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 • • • (一)性状 (二)溶解性 相似者相容” “相似者相容”的原则 与结构中羟基的数目有关: 与结构中羟基的数目有关:
(三)脱水反应
O
O
O OH
O
HCl
OH R1O
HO
(四)酸水解
H
• • • • • •
1. 酸水解 (1)温和酸水解 ) 酸的浓度0.02~0.05mol/L 酸的浓度 短时间 普通酸水解酸的浓度? 普通酸水解酸的浓度? 适用于I型强心苷 型强心苷? 适用于 型强心苷?
• 胆甾醇
• 4、颜色反应 、 •
3各与三萜类 各与三萜类 成分有明显 区别的颜色反应
A试剂 试剂 E试剂 试剂
四、提取与分离
• • • • • 1. 甾体皂苷的提取 苷: 苷元: 苷元: 2.甾体皂苷的分离 甾体皂苷的分离 各种色谱法
穿山龙饮 片
加入3.5倍量的水,加入浓 加入 倍量的水, 倍量的水 硫酸使达到3%浓度 浓度, 硫酸使达到 浓度,加压 水解8小时 水解 小时
黄—防止植物中的酶对成分进行酶解 防止植物中的酶对成分进行酶解 注意的问题 提取原生苷——必须抑制酶的活性,原料要新鲜 必须抑制酶的活性, 提取原生苷 必须抑制酶的活性 ,采集后低温快速干燥 常用甲醇或70%乙醇为溶剂进行提取 常用甲醇或 乙醇为溶剂进行提取 优:提取效率高、使酶失去活性 提取效率高、
学习_第九章甾体类化合物ppt课件

OH
CH3
O OH
6-去氧糖O—HOH—D
OH
-鸡纳糖 α-去氧糖
CH3
O OH
2、6O-H 去氧糖—— D-毛地
OH
黄毒糖
精品课件
CH3 O OH
OH OMe
(三)糖与苷元连接方式
Ⅰ型—— 苷元 —(2、6去氧糖)x-(D-glc)y
Ⅱ型—— 苷元-(6去氧糖)λ-(D-glc)y 多
Ⅲ型—— 苷元 -(D-glc)y
HO HO HOHΒιβλιοθήκη 甾醇类OHO
O
O
+ CH3COOH
HO
OH
甲型强心苷
C21甾类
H
O
O
O
+ C3
精品课件
OH
HO
乙型强心苷
H
HO
HO
甾醇
O
O
HO
HO
甾体皂苷元精品课件
CH2OH OH
O OH
CH2OH
甾体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
原理:甾核 强酸(无水条件) 脱水
双键
转位 形成共体系 多烯阳碳离子盐
系列颜色
实例:毛地黄叶——含30多种强心苷
苷元
O
R1
R2
R1
HO H
ORH2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三、理化性质
(一)理化性质
1、形状——苷多为无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C-17位为β构型 者味
苦,α-构型者不苦但无强心作用。对粘膜有刺激性 2、溶解性——苷可溶于水,丙酮、及醇等极性溶剂,略
溶于 EtOAC、含醇CHCL3,几乎不溶于醚、苯、石油醚等非极
二、结构与分类
22 23 O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化合物A在下列不同条件 下水解的作用部位及产物
(1)0.02~0.05mol/L盐酸或硫酸液(含水醇)中短时加热
(2)3~5%盐酸或硫酸长时间加热或加压
(3)与β-D-葡萄糖酶37℃保存24h
O
(4)与蜗牛消化酶室温放置一周
(5)与NaHCO3液室温放置24h
OOCOH
(6)与Ca(OH)2溶液作用 (7)与NaOH水溶液作用 (8)与NaOH醇溶液作用
铅盐法: 沉淀酚酸类杂质(鞣质等), 应注意 调整含醇量,减少强心苷的损失
注意某些强心苷的脱酰基反应
吸附法: 活性炭吸附除去叶绿素等脂溶性杂质
2.溶解性
水 甲醇、醋酸乙酯、含水 乙醚、苯、 乙醇 氯仿、氯仿-甲 石油醚 醇
原生苷 + 次生苷 S
水
+ 微溶 + 可溶
- 难溶 --
二.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3.脱水反应 强心苷用混合强酸(3~5%盐酸)水解时,苷元上羟基 (C14-OH ,C5-OH更容易)与邻位上的氢脱去水分子的反应。属于水
昆虫变态激素 8~10个碳原子含氧烃类
胆汁酸类
戊酸
A/B B/C C/D 反反顺 顺\反 反 顺 顺\反 反 反 顺\反 反 反 顺反 反 顺反 反
强心苷类
含义: 是指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对心脏具 有显著生物活性的甾体苷类化合物。
一. 结构与分类 (一)苷元部分:
依C17 -位上连接内 酯环大小的不同
18 R
12
11
19
C 13
1
17 16
D
8
15
2
A 10
9
B
14
3
7
4 56
O
22 23
20 21
O
强心甾烯
3β-OH 14β-OH
甲型强心苷元 3 -位连接糖
甲型强心苷
22 23
24
20
O
21 O
C
D
AB
海葱甾烯(蟾蜍甾二烯) 3β-OH 14β-OH
乙型强心苷元 3-位连接糖
乙型强心苷
(二)糖部分
O
23
21 O
O
HH
22 COOH
20
OH
O
电子转移、双键移位 加成反应 皂化开环 甲型强心苷 C22活性亚甲基 内酯型异构化苷 开链型异构化苷
与活性亚甲基试剂反应 (用于甲型和乙型强心苷鉴别)
5. 显色反应 按作用部位分:
O
22
23
20
21 O
作用于五元不饱和内酯环
1、Legal反应 2、Kedde反应 3、Raymond反应 4、Baljet反应 用于甲型与乙型强心苷的鉴别
二.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强烈酸水解
3~5% HCI
所有苷键断裂 ( I )、 II、III型强心苷的水解
延长加热时间
苷元和各种单糖
或加压
但易产生脱水苷元
I型 苷元-(2、6-二去氧糖)Χ-(D-葡萄糖)У
II型 苷元-(6-去氧糖)Χ - (D-葡萄糖)У
III型 苷元- (D-葡萄糖)Χ
氯化氢-丙酮法 1% HCI丙酮溶液 20℃两周
解反应的副反应,应注意避免。
4.水解反应 反应类型 反应条件
水解特点
用途
酸 温和酸水解
苷元与a-去氧糖及
水 解
0.02~0.05mol/L HCI 含水醇短时加热
a-去氧糖与a-去氧糖 之间的苷键开裂
I 型强心苷的水解 苷元、a-去氧糖 双糖、三糖
I型 R — O — a-去氧糖 — a-去氧糖 — glc
糖的类型
a-OH糖
a -去氧糖
五碳醛糖
2、6-二去氧糖
六碳醛糖 2、6-二去氧糖甲醚
6-去氧糖
6-去氧糖甲醚
依直接与苷元相连的糖的种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I型 苷元-(2、6-二去氧糖)Χ-(D-葡萄糖)У II型 苷元-(6-去氧糖)Χ - (D-葡萄糖)У III型 苷元- (D-葡萄糖)
二.强心苷的理化性质
1.性状 大多为无色结晶或无定形粉末 。 具有旋光性。味苦,对粘膜有刺激性。
提
溶剂法(相似者相溶原则): 原生苷 甲醇、乙醇
取
次生苷 乙醚、氯仿、氯仿
-甲醇混合溶剂
常用提取溶剂 : 甲醇、 70%乙醇(提取效率高;能 使酶破坏失活)
溶剂法: 油脂类杂质(种子类药材):压榨法或
纯
石油醚脱脂(原料/醇提浓缩液)
化
叶绿素(地上部分药材):静置析胶法(醇提 液浓缩至适当醇浓度静置)
OH
CH3 OO
CH3 OO
OH
CH3
OO OH
CH2OH OO
OH
OCOCH3
OH
OH
判断化合物A在下列不同条件 下水解的作用部位及产物
O
CH3 OO
CH3 OO
OH CH3
OO OH
CH2OH OO
OH
OCOCH3
OH
OH
OOCOH OH
三. 强心苷的提取分离
原料
强心苷提取分离比较困难: 1. 含强心苷成分比较复杂,含量较低, 2. 强心苷为多糖苷, 常与多糖、皂苷、色素、鞣质等性质相近成分共存, 3. 共存酶的存在及酸、碱等,易造成强心苷的水解,使成分复杂化。
第九章
甾体类化合物
含义:以环戊烷并多氢菲 — 甾核衍 生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18 R
12
11 19
13 17 16
1
8
15
2
10 9
14
3
7
4 56
甾体类化合物
依-17位取代基团的不同,可分为:
类型
C17侧链
C21甾类
C2H5衍生物
强心苷类
不饱和内酯环
甾体皂苷类 含氧螺杂环
植物甾醇
8~10个碳原子烃类
CH3 O
OH
O
CH3 O O OH
作用于甾核 1、醋酐-浓硫酸(L-B)反应 2、Salkowski(氯仿-浓硫酸)反 应 3、三氯醋酸-氯胺T(Rosenheim)反 应 4. 三氯化锑(五氯化锑)反应
CH3 O O OH
CH2OH O O OH
OH
OH OH
作用于a-去氧糖 Keller-Kiliani(K-K)反应 2. 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 3. 吨氢醇反应 4. 过碘酸-对硝基苯胺反应 用于 I型与 II、III型强心苷的鉴别
II型强心苷的水解 原生苷元和糖衍生物
条件温和(水、36℃左右、24 hr)、
专属性强 生苷和葡萄糖
I、 II型 次
酶 植物体内只有水解葡萄糖的酶、 III型
水
苷元、葡萄糖
解
I型 苷元-(2、6-二去氧糖)Χ(D-葡萄糖)У
II型 苷元-(6-去氧糖)Χ - (D-葡 萄糖)У
III型 苷元- (D-葡萄糖)Χ
碱水解
酰基
内酯环
a-去氧糖 苷元 a-羟基糖
NaHCO3 + Ca (OH)2 + NaOH +
--
-
++
-
++
+
(反应产物与条件有关)
水溶液中, 内酯环开环,加酸后环和。 醇溶液中
O
22 23
HH O 22
KOH
20
17 21 OC2H5OH
23 20
21 O
13 D
14
OH
OH
HH 22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