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简史3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中国文学发展史一、先秦文学1、诗歌A、诗经(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2)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3)共305 首,也称《诗三百》《诗》。
(4)内容:国风雅(大雅小雅)颂(5)四言诗为主(6)主要表现手法:赋、比、兴(7)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8)据说为孔子删定B 、楚辞(1)创造者:屈原(最主要的创作者)(2)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3)最主要的代表诗人是屈原;(4)最主要的代表作品是《离骚》,所以楚辞也称“骚体”(5)形式上主要是六言加“兮”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屈原外,楚辞的主要创作者还有宋玉。
屈原宋玉合称为“屈宋”。
屈原:屈平。
名正则,字灵均。
战国时期楚国人。
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爱国诗人。
2诸子散文A 儒家:孔孟荀礼乐治国(1)《论语》作者: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内容: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体式:记言体孔子:名丘,字仲尼。
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仁”。
(2)《孟子》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思想核心“仁义” 。
称“亚圣”。
性善论。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荀子》荀子:①性恶论;②唯物主义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③隆礼重法;④学生:李斯,韩非子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B 道家:老(创始人)庄列子(1)《老子》,也作《道德经》①作者:老子,李耳,老聃紫气东来②老子思想: a 辩证法; b 无为而治;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庄子》,也称作《南华经》。
庄子:名周。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庄周梦蝶鲲鹏之志(鲲鹏展翅)庖丁解牛(游刃有余)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望洋兴叹濠梁之辩鼓盆而歌(庄生击缶)(3)《列子》:现多认为是后世伪托之作。
列子 : 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杞人忧天: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
中国文学简史

第十九章故事集与笑 谈集
第二十章六朝的辞赋
1
第二十一章六 朝的散文
2
第二十二章北 朝的文学
3
第二十三章隋 及唐初文学
4
第二十四章律 诗的起来
5
第二十五章开 元天宝时代
第二十六章杜甫
第二十七章韩愈与白 居易
第二十八章古文运动
第二十九章传奇文的 兴起
第三十一章词的起 来
第三十章李商隐与 温庭筠
第五十六章 近代文学鸟 瞰
02
第五十七章 昆腔的起来
03
第五十八章 沈璟与汤显 祖
04
第五十九章 南杂剧的出 现
06
第六十一章 拟古运动第 二期
05
第六十章长 篇小说的进 展来自第六十三章嘉隆后 的散曲作家们
第六十二章公安派 与竟陵派
第六十四章阮大铖 与李玉
作者介绍
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字西谛,出生于浙江温州,原籍福建长乐,中国现代杰出的 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作家、文学史家。他于1919年参加五四运动并开始发表作品,曾任全国文联福利部部 长,全国文协研究部长,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等多职;出版过《中国文学论集》《佝偻集》《取火者的逮 捕》等作品,其作品以率真、博识、深情、清净的风格独树一帜,为读者呈现出文字的朴实之美。1958年10月17 日,他因飞机失事殉职,终年60岁。
读书笔记
读了某一国的文学史,较之读了某一国的百十部的一般历史书,当更容易于明了他们。 整体非常详细,是其优点,也是缺点。 引用作者一句话:本书所包罗的材料,大约总有三分之一以上是他书所未述及的翻阅一遍,受益良多。 非常喜欢这本文学史,不是老生常谈的那些东西,从先秦到明清,每个作者选取的代表作都很有见地,点评 三言两语就能切中要害,独具个人风格。 和现行的大学教材对照着阅读,文采斐然。 古诗,诸子机辩散文,秦汉作赋,魏晋风骨诗成于几步之间,璀璨诗文耀宇大唐,诗余称词雄于宋时,一曲 秋思诉尽千古难尽之事,灿灿元史光耀一时之宇内,明清传奇数不尽道不清世间世事纷纷。 非常严谨的学术著作,文史哲不分家,除了耳熟能详的经典外,还涵盖变文、戏本、散曲等,是非常好的提 纲挈领之作。
中国文学简史经典读后感10篇

中国文学简史经典读后感10篇《中国文学简史》是一本由郑振铎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页数:7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文学简史》读后感(一):文学那些事儿我相信学中文的同学对本书的作者郑振铎先生一定非常了解,他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文学家、考古学家、翻译家,我们小学时学过的课文《海燕》就是郑振铎先生的作品。
文学史历来就有诸多的版本,我在大学里学的是袁行霈先生的《中国文学史》版本,两版书比较起来看真是相得益彰。
袁行霈版本的对一些名家的知名作品讲解的更为细致,而郑振铎版本的则是涉及到的作家、作品更为全面。
可能有些人拿到书后会感叹怎么书这么厚,但是文学史就是这样,毕竟它当中包含了上下五千年的重要文学作品,因此这700多页其实也不算厚。
而且书中也仅仅是把作家写过的书名罗列了出来,要是把那些作品再加上,那远远不只是这700页。
这本书从甲骨文开始写起,到明清文学结束,只要是你能想得到的,或是叫得出名字的古代名家都在这本书里。
比如我自己知道的几个比较生僻的作家,这本书里都有,比如由南朝入北朝的文学家庾信,他的诗风分为前后两期的变化,前期多是宫廷诗词,后期则多是表达自己对故国的怀念。
文学史最能引起我们注意的,我想应该是从《诗经》开始吧,诗三百,思无邪,现在流传下来的诗经一共有三百零五篇,其中写劳动和爱情的诗歌为大众所熟知,我最喜欢的有《蒹葭》《桃夭》等等,还有很多就不在这里一一枚举了。
《诗经》之后当是《楚辞》了,我们因为屈原所了解楚辞,也了解了宋玉,《离骚》《橘颂》这些作品时至今日依旧耳熟能详。
在这之后便是《古诗十九首》了。
汉代的主要文学成就就是汉赋了,以司马相如、杨雄等人为首,《凤囚凰》是比较有名的作品,我相信大家还对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有所了解,“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不仅仅是古人的爱情观,时至今日也不过时。
司马迁的《史记》也同样闻名于世,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中国文学简史林庚笔记

中国文学简史林庚笔记
林庚的《中国文学简史》是一本总结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著作,以下是林庚的一些笔记:
1. 文学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和口头文学,最早的文学作品是《尚书》中的六经和《诗经》中的诗歌。
2. 先秦时期是中国文学的初期发展阶段,出现了众多的诸子百家,如儒家、墨家、道家等。
其中儒家的经典《论语》和《孟子》对后世影响深远。
3. 两汉时期,随着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文学开始繁荣起来。
汉赋和乐府诗成为当时的主要文学形式,代表作有《长恨歌》和《孔雀东南飞》等。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频繁,文士开始有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出现了许多名家之作,如曹操的《观沧海》和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
5. 唐宋时期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出现了众多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家,如杜甫、李白、白居易、苏东坡等,他们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6. 清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后期阶段,此时文学逐渐受到政治和社会的制约,却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代表作有红楼梦、西游记等。
7. 现代文学的兴起,对中国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鲁迅是现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他主张文学应该批判现实,关注社会问题。
以上是林庚的《中国文学简史》的一些笔记,这本书对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是研究中国文学的重要参考书籍。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先秦历史散文

(三)崇德 推崇高尚的伦理道德,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
《国语》的文学价值
(一)长于记言,言中见人
叙及三百多个人物,且在其所叙人物中,已有 一些性格较为鲜明的感人形象,如《晋语》中 的重耳、骊姬、子犯,《吴语》中的夫差等
(三)语言:凝练含蓄 “一字见义”“、一字褒贬”、“《春秋》笔法”
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 赞一词”。( 《史记·孔子世家》 )
《春秋》最突出特点是寓褒贬于记事的“春秋笔 法”。
语言简炼含蓄,准确谨严,注重选词炼句,一字之中常“寓 褒贬,别善恶”。被后世尊为具有“微言大义” “一字见 义” 。“不虚美,不隐恶,以一字寓褒贬”的“春秋笔法”。
3、《春秋》的作者 历来认为孔子是《春秋》的作者
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 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孟子·滕文公下》 ) 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史记·太史公自序》)
实际上今所见《春秋》乃鲁之《春秋》,为鲁国 不同历史阶段之史官集体所撰。孔子在其基础上 做了较大的加工修订,使之成为授徒的脚本,从 而开创了私家著述的先例。因此可以说《春秋》 是孔子依据鲁史修订而成的著作。
唐代孔颖达分十种:典、谟、贡、歌、誓、诰、训、命、 征、范
粗线条可归为四种体式: 典:主要记载古代典制(《尧典》《舜典》、《洪范》、 《吕刑》、《周官》等) 训诰:训诫诰令,包括君臣之间、大臣之间的谈话以及祈 神的祷告。(《尚书》主体部分,如《盘庚》等) 誓:君王诸侯的誓众词。(《甘誓》、《汤誓》等) 命:君王任命官员或者赏赐诸侯的册命。(《君陈》等
中国文学史(第三版)汉代文学-两汉散文和辞赋

11
贾谊的论说散文以《过秦论》最著名,最富 文学色彩。它分上、中、下三篇,基本内容 是指斥秦始皇、秦二世和子婴的过失,分析 秦灭亡之因在于:“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 异也。”
其写作目的是总结秦王朝的灭亡教训,所谓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为巩固汉王 朝的封建统治而提供借鉴。
2019/5/30
12
2019/5/30
19
晁错(前200——前154)
2019/5/30
颍川(今河南禹县)人。汉 文帝时,晁错因文才出众任 太常掌故,奉命从济南伏生 受《尚书》,迁博士,拜太 子家令,举贤良文学,对策 高第。景帝即位,迁御史大 夫,请削藩,吴楚七国反, 被腰斩于西安东市。他的著 名政论文有《贤良文学对 策》、《论贵粟疏》等。
2019/5/30
10
贾谊文学成就主要在辞赋和政论散文
其赋今存5篇,皆骚体。代表作有《吊屈原赋》 和《鵩鸟赋》。
《汉书·艺文志》记载贾谊散文共 58 篇,收录于 《新书》。其作品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是专题 政论文,如《过秦论》;一类是就具体问题所写 的疏牍文,如《陈政事疏》;还有一些是杂论。
2019/5/30
这篇赋对比鲜明,感情激切,堪称汉初赋的代表之作。
2019/5/30
18
《鵩鸟赋》则采用人禽问答体,叙写作者对人生 祸福无常的深沉的哲理思考:“祸兮福所倚,福 兮祸所伏。忧喜聚门兮,吉凶同域。”“德人无 累,知命不忧。细故蒂芥,何足以疑!”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三年,有鸮飞入贾生舍,止于坐隅。楚人命鸮曰 ‘鵩’。贾生既以适居长沙,长沙卑湿,自以为 寿不得长,伤悼之,乃为赋以自广。”
2019/5/30
6
汉大赋的发展,一般分为三期
中国文学简史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通根1保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0资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试荷试卷下卷问高总题中2体2资配,料置而试时且卷,可调需保控要障试在各验最类;大管对限路设度习备内题进来到行确位调保。整机在使组管其高路在中敷正资设常料过工试程况1卷下中安与,全过要,度加并工强且作看尽下护可1都能关可地于以缩管正小路常故高工障中作高资;中料对资试于料卷继试连电卷接保破管护坏口进范处行围理整,高核或中对者资定对料值某试,些卷审异弯核常扁与高度校中固对资定图料盒纸试位,卷置编.工写保况复护进杂层行设防自备腐动与跨处装接理置地,高线尤中弯其资曲要料半避试径免卷标错调高误试等高方,中案要资,求料编技试5写术卷、重交保电要底护气设。装设备管置备4高线动调、中敷作试电资设,高气料技并中课3试术且资件、卷中拒料中管试包绝试调路验含动卷试敷方线作技设案槽,术技以、来术及管避系架免统等不启多必动项要方高案式中;,资对为料整解试套决卷启高突动中然过语停程文机中电。高气因中课此资件,料中电试管力卷壁高电薄中气、资设接料备口试进不卷行严保调等护试问装工题置作,调并合试且理技进利术行用,过管要关线求运敷电行设力高技保中术护资。装料线置试缆做卷敷到技设准术原确指则灵导:活。在。对分对于线于调盒差试处动过,保程当护中不装高同置中电高资压中料回资试路料卷交试技叉卷术时调问,试题应技,采术作用是为金指调属发试隔电人板机员进一,行变需隔压要开器在处组事理在前;发掌同生握一内图线部纸槽故资内障料,时、强,设电需备回要制路进造须行厂同外家时部出切电具断源高习高中题中资电资料源料试,试卷线卷试缆切验敷除报设从告完而与毕采相,用关要高技进中术行资资检料料查试,和卷并检主且测要了处保解理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中国文学基础(中国文学简史)

中国文学基础平时作业(1)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先秦文学是指上古至公元前219年(秦始皇统一中国)这段时期的文学。
( )2、神话的起源与人类的想象有关,现有的神话故事反映的都是人们想象的过程。
( )3、我国古代神话主要记载在《山海经》中,也有一些散见于经、史、子、集各类书中,内容十分丰富。
( )4、我国的神话粗略地分为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
( )5、我国神话始终是紧紧围绕人的想象这个主题展开的。
( )6、《论语》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 )7、《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 )8、《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
( )9、《战国策》杂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
( )10、《论语》主要是记录孔子的言行,兼记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
( )11、《汉书·艺文志》载《庄子》书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
( )12、“楚辞”是屈原开创的一种体式独特、抒情浓郁的新诗体。
( )13、《九歌》包括《惜诵》、《涉江》、《哀郢》、《抽思》、《怀沙》、《思美人》、《惜往日》、《桔颂》、《悲回风》。
( )14、《九章》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 )15、《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
( )16、赋,是一种特殊的问题。
从形式上看,它非诗非文,而又具有诗、文的不少特点,是诗、文的综合体。
( )17、汉体大赋创作的代表作家是司马迁。
( )18、从创作意图看,《子虚赋》、《上林赋》是要歌颂的。
( )19、建安时期是文学开始走向自觉的时代,也是诗人创作个性高扬的时代。
( )20、建安七子是建安文学的一个作家群体。
(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根据诗歌所描写的内容可将《诗经》分为几类?2、简要说明《左传》的文学色彩。
3、简要概括先秦诸子说理散文的发展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简史》期末模拟试题一一、填空题、赋的来源 实由于荀子《礼》、《知》、《云》、《蚕》、《箴》等几篇赋。
它开了宫廷文学的先河 文帝时枚乘又作 就都成为汉赋的先河。
、东方朔的《七谏》到王逸的 促成了诗与汉赋的合流。
、汉代最大的赋家 代表作是《子虚》、《上林》 扬雄的《甘泉》、《射猎》 班固的《两都》等赋。
宋玉的《高唐赋》、《神女赋》及《登徒子好色赋》等三篇 以写宫廷中的艳事与帝王的问答为乐 也是这时期的产物。
王褒的《洞箫赋》等开咏物小赋的一体 赋环绕宫廷豪奢的生活风行一时 成为汉代文坛的特色。
、西汉初年比较大篇的文章 有汉高祖唐山夫人十六章的 这也是宫廷文学的正宗。
到了汉武帝时又有十九章的《郊祀歌》西汉的文字是宫廷文学独霸的时代。
、 的《答客难》表现了宫廷集权下大多数人才“抑之在深泉之下”的现实写照。
、在宫廷之外依然存在着《楚辞》精神真正的延续 如《垓下歌》、《大风歌》、《别歌》、 。
、“乐府”是汉初就有的 经过 的确立和扶持 共列各地民歌凡 篇 这就是民间乐府扩大收集的时候。
这些民间的乐章因不合于礼教的思想 到哀帝时曾经罢过乐府。
、汉初乐府中已多见七言 如《薤露歌》、《蒿里曲》。
司马相如的 中出现了五言诗 到东汉时广泛流传起来。
、汉乐府中有一部分是 传播进来的乐曲 现存《鼓吹》一种。
即所谓《短箫铙歌》十八曲。
歌辞大约是汉人所作的 其中有宫廷的 也有平民的。
平民作品中仍多有胡人粗犷强悍之气 如《战城南》、《有所思》 民间文学有《江南可采莲》、《乌生十五子》、《白头吟》。
10、 是一种可以和唱的短歌 它共有《薤露》、《蒿里》、《平陵东》、《乌生》、《江南》、《鸡鸣》、《东光》等七曲。
11、《史记》是“二十史”的第一部 从《史记》起才为今后中国的历史体裁真正树立了规格 作者带着深厚的感情来写这一部名作的。
后继者有东汉 的《汉书》。
西汉末年刘向的《列女传》、《说苑》、《新序》 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袁康的《越绝书》等都是传记文学的支流。
二、名词解释1、诚斋体2、江西诗派三、问答题1、概述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各部分内容。
此诗平淡自然的风格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中国文学简史》期末模拟试题一答案一、填空题1、《七发》2、《九思》3、司马相如4、《安世房中歌》5、《东方朔》6、《悲愁歌》7、汉武帝8、《练时日》9、胡人10、《相和曲》11、班固二、名词解释1 诚斋体 “诚斋体”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诗歌创作的特色。
“诚斋体”的特点 最突出的是善于敏锐地发现与迅速地把握自然万物和日常生活中常人难以发现的或容易忽视的富有情趣与美感的景象。
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注意在景物的描写中融入自己的主观领悟与体验 使之带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趣。
2 江西诗派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正式名称的诗文派别。
北宋后期 黄庭坚在诗坛上影响很大 追随和效法黄庭坚的诗人颇多逐渐形成以黄庭坚为中心的诗歌流派。
宋徽宗时 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 下列陈师道、潘大临、谢逸、洪刍、洪炎、洪朋、饶节、僧祖可、徐俯、林敏修、汪革、李錞、韩驹、李彭、晁冲之、江端本、杨符、谢薖、夏倪、林敏功、潘大观、何觊、王直方、僧善权、高荷 合25人。
认为这些诗人与黄庭坚是一脉相承的。
诗派中并不都是江西人。
后被人归入江西诗派的还有吕本中、曾几、陈与义等。
稍后曾纮、曾思等人也被补入江西诗派。
诗派成员多数学杜甫 宋末方回又把杜甫和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称为江西诗派的一祖三宗。
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强调“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即或师承前人之辞 或师承前人之意 崇尚瘦硬奇拗的诗风 追求字字有出处。
在创作实践中 诗派“以故为新” 重要作家的诗作风格迥异 自成一体 成为宋代最有影响的诗歌流派。
它的影响遍及整个南宋诗坛 余波一直延及近代的同光体诗人。
三、问答题1 概述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各部分内容。
此诗平淡自然的风格体现在哪几个方面第一部分追叙误入官场与最终返归田园第二部分写田园的宁静风光第三部分抒发归田后闲适、欣喜的心情平淡自然的风格体现在 质朴的语言、平凡的景物、宁静的心境《中国文学简史》期末模拟试题二一、判断题 每题1分 共10分1司马相如的《子虚赋》 贾谊的《吊屈原赋》是汉代大赋中的著名作品2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之一是完成了咏物诗的创造 通过咏物来抒情3魏晋时期 被后人评价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的诗人是曹植4陶渊明的作品中绝无仅有的一篇描写恋情的作品是《闲情赋》5 《莺莺传》是迄今唯一保存完整的诸宫调作品6南北朝时期文章的最明显特征是骈俪化7唐代文坛的特征是诗歌的一枝独秀8因为生活经历的不同 王维、孟浩然的诗风格不尽相同 孟诗恬静平淡 王诗冲淡之中时露郁闷9唐代边塞诗派的领头人是岑参和高适10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集大成者二名词解释 每题5分 共30分1 《离骚》2 《史记》3 汉赋4 《木兰诗》5 《世说新语》的影响6 《红楼梦》三、简答题 每题10分 共30分1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价值2 辛弃疾对词的贡献3 杜甫诗的艺术特色四、论述题 每题15分 共30分1 试述李白诗的独特艺术风格2 分析《三国演义》的叙事特色《中国文学简史》期末模拟试题二答案一判断 每题1分 共10分1×2√3√4√5×6√7×8×9√10×二名词 每题5分 共30分《离骚》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1分 全诗373句 2477字。
1分 诗人在这首长诗中以浪漫奇特的构思和深沉悲愤的激情 结合自己的身世遭遇 塑造了一位血肉丰满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表现了丰富深刻的思想和卓越精湛的艺术。
3分《史记》既是一部历史著作的精品 又是传记文学的明珠。
1分 它实事求是的再现了汉武帝之前中国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
1分 同时以传记为主体 以人物为中心 在不改变历史人物本来面目的前提下 自觉地进行了艺术形象的再创作 生动展示了数千年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3分汉赋是汉代文坛上最重要最时尚的文学样式 1分 是从先秦辞赋 中经秦杂赋演化而成的一种介于诗文之间的新文体 2分 它把散文形式和诗歌形式组合交织在一起 不仅表现了诗歌的散文化倾向 同时也表现了散文的诗化趋势。
2分《木兰诗》是一首抒情色彩极为强烈的长篇叙事诗。
1分 长诗塑造了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英雄形象——木兰。
1分 这位心地善良的少女 代父从军 杀敌卫国 体现了民众勇敢、果决、聪颖、纯洁、质朴的品质 展现了爱家爱国、爱和平、爱乡土的精神。
1分 艺术上很有造诣 巧妙地运用了记叙、抒情交错进行的方式 同时 铺张与略写紧密结合。
2分《世说新语》的影响作为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杰出代表 对后事的文学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1 篇幅短小、分类系事的体制吸引了后世的文人 自唐至民国 模仿此书的体制出现了数量可观的作品。
2分2 《世说新语》中的不少故事引起后世文人创作的浓厚兴趣 成为他们戏剧或小说的素材。
1分3 在语言方面 它更是很多古代典籍难以伦比的。
书中许多人物故事或隽言妙语都演化成成语或典故 作为极富表现力的文学语言经久不衰地使用到今天。
2分《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2分 它以宝、黛、钗之间的爱情悲剧为中心 反映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由盛而衰的过程 揭示了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3分三简答 每题10分 共30分1《古诗十九首》的艺术价值善于熔铸情景交融的意境 造成强烈的抒情效果 是《古诗十九首》的突出特色。
4分 善于捕捉人生中最为动人的感觉和经验 具有吸摄人生的感染力量。
3分语言艺术上 既具清新自然的民歌风韵 又表现出文人驾御语言的高超技巧。
3分2 辛弃疾对词的贡献辛弃疾是豪放派的集大成者 2分 他与苏轼一起成为豪放派的旗帜。
2分 他的功劳在公德圆满地完成豪放一派 1分他融合各种文学体制 运用各种表现手法 反映各种社会题材 尤其把爱国情感注入词中 使词的艺术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5分3 杜甫诗的艺术特色首先 善于选取典型人物和事件来反映现实生活 通过言简意赅的精练诗句来揭示事物的本质。
3分其次 根据不同的内容 采取不同的表现方法 或者在客观描述 或以议论为主 或直抒胸臆或借景写情。
3分再次 杜诗善于学习传统 众体兼备 各放异彩。
2分复次 在语言运用上 炼字精当 造语惊人 文质彬彬 雅俗共赏。
2分四论述 每题15分 共30分1 试述李白诗的独特艺术风格李白是盛唐时期的代表诗人 其诗歌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㈠个性鲜明 情感炽热 是其最明显的特色 2分很多诗歌都显示出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 他应召进京做官 便宣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这种突出自我的主观色彩 令人强烈地感受到诗人的个性 不仅造成了磅礴的气势 而且让人产生一种亲近感。
李白诗歌的炽热情感反映在表达上奔放无羁、喷薄而出 几乎每一篇诗作都洋溢着难以遏止的激情。
2分㈡比拟新奇不俗 夸张惊心动魄 是李白诗的又一特色。
2分他在抒发激情时 往往运用比拟、夸张的表现手法 而且运用的新颖奇警 大胆惊人 富于创造性。
1分㈢李白诗的另一个特色是幻想神奇莫测、构思浪漫无羁。
2分在驰骋幻想、随意构思时 他往往借助于非现实的神话传说 熔铸奇情壮采的意境。
2分㈣李诗还有一个特色 就是“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的语言特征。
2分总之 李白作为一位天才的诗人 其诗作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的创作传统 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 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 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
他的作品的问世 标志着中国诗歌在屈原之后 出现了浪漫主义诗派的第二座高峰。
2分2 分析《三国演义》的叙事特色㈠构思谋篇 依史演义 虚实相生 3分小说根据史实而不囿于史实 善于吸收民间传说故事 调动多种艺术手段 加以充分的想象和虚构 敷衍情节、刻画人物 达到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较完美的统一。
2分㈡叙写战事 如演戏剧 各具特色 3分全书共写了四十多次战役 上百个战争场面 无论战争大小 都写的如同上演波澜起伏的戏剧一般 各具面貌 各有特色 绝少雷同。
2分㈢描写人物 勾勒脸谱 塑造类型 3分以脸谱化、类型化的手法 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时至今日 老百姓议论起三国 都知道曹操奸诈、关羽义气、诸葛亮机智 这是脸谱化、类型化的成功。
1分还采取强强对照的方式 写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以才华横溢的周瑜、老谋深算的曹操等强者作映衬 犹如中星捧月似的凸现了诸葛亮的品质和才能。
1分《中国文学简史》期末模拟试题三一、填空题1、晚清道光咸丰时期 与龚自珍齐名的作家是2、公安派提出的主要主张是 、3、南朝时出现的、把建安以来的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并进行了初步的文学整理活动的文学批评著作是钟嵘的4、“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北朝民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