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历史九年级上册 第9课 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故乡》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故乡》同步练习及答案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9课《故乡》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学习诊断9.故乡一、积累与运用1.给加点字注音。
猹()折本()秕谷()五行()装载()深黛()鹁鸪()潺潺()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字形、字义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隐晦(hùi昏暗)易主(yì容易)抖着(dǒu 颤动)瓦楞(lénɡ沟条)B.萧索(suǒ冷落)胯下(kuà倒台)祭祀(sì典礼)装弶(jiànɡ捉鸟)C.秕谷(bǐ不饱满)无端(duān缘故)如许(rú如果)打拱(gǒnɡ作揖)D.嗤笑(chī讥讽)深黛(dài青黑色)寒噤A.《故乡》一文以环境描写交代背景,烘托气氛;以对人物的外貌、言行、心理的细节描写,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从而深刻地揭示了中心思想。
B.描写人物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
C.《故乡》一文以“我”回故乡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以故乡经济的衰败、萧条为背景,塑造了闰土和杨二嫂两个典型人物形象。
D.小说情节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作用,它在任何时候都只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
8.故乡有许多雅称,请你再写出三个:二、课内阅读一日是天气很冷的午后,我吃过午饭,坐着喝茶,觉得外面有人进来了,便回头去看。
我看时,不由的非常吃惊,慌忙站起身,迎着走去。
这来的便是闰土。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闰土,但又不是我这记忆上的闰土了。
2022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练习题--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一、选择题1.(2020河南周口鹿邑期中)从10世纪起,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其根本原因是( )A.封建城堡的修建B.农业和商业的发展C.铁制工具的使用D.交通事业的发展2.(2020湖南张家界慈利期中)中世纪西欧的特许状是国王或领主颁发给城市的一种法律意义上的权利认可证书。
中世纪西欧城市获得“特许状”,意味着 ( )A.获得经济独立B.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C.获得政治独立D.取得自由和自治权3.(2020湖北黄石十校期中)13世纪,西欧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在这样的城市里( )①市民是自由人②市民享有财产权③部分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④摆脱了国王和领主的控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城市的发展是文明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
11世纪,在政治上,自治城市成为西欧社会新的政治实体,使政治格局复杂化;在文化上,自治城市促进了大学的建立与发展。
这段材料叙述了( )A.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B.西欧城市繁荣的原因C.西欧城市兴起的特点D.西欧城市兴起的影响5.(2016福建厦门中考)中世纪德国流行一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最有利于( )A.市民阶层B.封建主C.国王D.教会6.“授予中世纪欧洲大学各种特权已经成为惯例。
如教师和学生有免除兵役,免除因审讯而受逮捕和放逐,在大学禁闭室服徒刑,以及免税等特权。
”这表明 ( )A.欧洲大学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利B.欧洲大学不受基督教会的控制和影响C.国王尊重大学自主教育的权利D.欧洲大学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7.1200年,法国国王腓力二世颁布法令规定,巴黎学生的人身不可受到市民的伤害,普通的法官不能逮捕任何学生,如遇紧急情况,必须马上把案件交到教会法官手中,学生只能由宗教法庭审判。
这说明了 ( )A.大学有免赋税特权B.大学有司法特权C.大学有教育自主权D.大学是法国的文化中心8.(2020江苏扬州高邮车逻中学期中)12世纪,欧洲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其中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哪里取得授课许可证( )A.国王B.庄园主C.教师行会D.教会9.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1.西欧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始于()A.8世纪B.9世纪C.10世纪D.13世纪2.西欧城市居民争取自由和自治的主要原因是()①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②城市就是领主的庄园③领主要求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④城市居民比较富有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3.13世纪,国王给在封建主领地上的某城市颁发“特许状”,这标志着该城市() A.实现了完全独立B.取得自治权C.取得建国权D.取得免税权4.农奴科特威在某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后,他的境遇不符合史实的是()A.他就获得了某市市民的身份B. 他从此享有自由C.领主强迫他重新变成农奴D.他在城市里找到了适合他的工作5.随着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A.无产阶级B.雇佣工人C.市民阶层D.资产阶级6.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其中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A.城市的兴起B.城市的自治C.大学的兴起D.古典文化在西欧传播7.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
大学的自治地位不包括()A.免赋税特权B.司法特权C.教育自主权D.开放异端言论8.下列中世纪大学的基础课程设置有误的一项是()A.文法B.算术C.神学D.音乐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琅城取得自治的过程最为典型,琅城是该国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主教也是这里的领主,控制着城市。
琅城居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
但主教挥霍了赎金后,背信弃义,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
1112年,愤怒的市民举行起义,杀死主教,此后又坚持斗争多年,终于取得了自治地位。
(1)琅城是哪国的城市?琅城的主教为什么能控制琅城?(2)琅城市民为什么要举行起义?由此可知当时欧洲城市争取自治常用的手段有哪些?(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其他许多城市实现自治一样,琅城最终取得自治权的形式是怎样的?教师详解详析1.C 2.C 3.B 4.C 5.D 6.C7.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理解。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2.1.1俄国十月革命同步练习人教版

俄国十月革命1. “和平引发革命,革命避免和平。
”与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有关的和平是()A. 美苏冷战B.第一次世界大战C. 拿破仑对外和平D.第二次世界大战2. 很多俄罗斯学者和普通百姓认为,不管有甚么缺点,“十月革命”都是20世纪一个严重事情,它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
这里的“新阶段”新在()A.颠覆了沙皇独裁统治B.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D.完成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3. 捉住关键词,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
与“列宁”“斯莫尔尼宫”“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冬宫”有关的历史事情是()A.彼得格勒武装起义B.“五月流血周”C.俄国二月革命D.苏联成立4.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A.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成功的社会主义革命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理论C.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5.将社会主义的理想变成理想,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事情是()A.英国宪章运动B.法国巴黎公社成立C.俄国十月革命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6. 流行语反映着时期的思潮和特点。
如果置身于1917年底的俄国,你将感受到的流行语是()A.“苏联新宪法”B.“农业集体化”C.“新经济政策”D.“十月革命”7. 20世纪初,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革命的成功,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人是()A.马克思B.恩格斯C.斯大林D.列宁8. 1917年,俄历2月23日是”国际三八妇女节“,首都彼得格勒受失业和饥饿要挟的工人与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的机会和示威活动,提出了“打倒和平”“反对饥饿”等口号。
这一天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了12万人。
随后罢工和示威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
材料表明当时俄国政府重要解决的严重成绩应是()A.取得争霸和平成功B.完成和平,发展经济C.进行无产阶级革命D.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9.(右图)《震动世界的十天》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里德在亲历十月革命以后写成的纪实作品,被誉为研讨十月革命的经典文本。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 (1-21课)综合测试卷(word 无答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单元测试卷(1-21课)测试卷一、选择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写在表格里。
(40分)1、“水是生命之源。
”孕育古代埃及文明的河流是()A.黄河、长江B.尼罗河C.赞比西河D.多瑙河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发明了()A、象形文字B、楔形文字C、印章文字D、甲骨文3、16世纪拥有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横行于地中海和大西洋,自称“无敌舰队”的国家是( )A. 葡萄牙B. 西班牙C. 英国D. 荷兰4.希腊小的城邦公民甚至不过几百人,最大的城邦斯巴达,领土也只有8400平方千米。
由此看来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A.君主专制B.互相攻伐C.“小国寡民”D.商品经济发达5、它颁布于公元前450年左右,刻写在青铜板上,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它”指()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陶片放逐法D.种姓制度6、这是一部再现古希腊社会图景的不朽世界文学名作,也是了解早期希腊社会的主要文献。
它是()A.《汉谟拉比法典》B.《十二铜表法》C.《荷马史诗》D.儒略历7、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诞生的是()A.《罗马法典》B.《十二铜表法》C.《共产党宣言》发表D.《资本论》出版8、最能体现庄园主权威的“庄园法庭”是庄园的统治机构,主持法庭的是()A.领主B.管家C.领主或管家D.教士9、12世纪,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城市的兴起B.庄园的出现C.大学的兴起D.行会的出现10、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①保护古典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免遭灭亡②市民文化丰富③吸收了东方文明成果④君士坦丁堡的陷落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这次改革仿效的是()A.希腊共和制度B.中国明清制度C.唐朝典章制度D.罗马元首制度1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②阿拉伯国家的雏形诞生③出走麦地那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①④③②13、下列不属于手工工场特点的是()A.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是生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B.工人多分工合作C.与手工作坊相比生产规模大、产量高D.反映了封建等级关系14、莎士比亚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2016年是他逝逝世400周年,世界各地都举行戏剧演出等活动,隆重纪念这位文化巨人。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西欧庄园课件 新人教版

农奴终年劳作,为领主当牛做马,而生活 十分困苦。他们住的是低矮的茅草屋,而 且往往还要兼作牛棚、猪圈,人畜杂居;穿 的是破衣烂衫,很多人冬天没有棉衣御寒, 最多加件外套,用绳子往腰间一束;吃的一 般是麦糊或燕麦粥加一点盐农奴没有受教 育的权利,世世代代都是静眼睹。农奴生活的
世界以庄园为中心,他们终年辛劳依然得不到温饱,低矮的茅 舍内潮湿拥挤,许多人因饥饿和营养不良过早死去。农奴是社 会的主要生产者,但他们生活最低,受压迫最重。
(1)材料中反映了西欧庄园具有什么 权?根据所学知识猜测主持法庭的是 哪些人? 司法权;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
(2)根据两则材料分析,庄园法庭惩罚各 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什么?
罚金
(3)材料中反映了哪些行为会受到法庭的制裁?
佃户在劳役中怠工、不能完成劳役、家 畜误入领主的园子、到庄园以外磨面粉、 侵犯全体村民权益的行为等。
情境引入:
西 欧 的 城 堡
城堡是西欧封建庄园经济的产物,欧洲封建社会 也称“中世纪” ,指的是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到十六世 纪的这一段历史时期,封建时代的欧洲乡村是如何管 理的呢?当时农民的生活状况如何呢?
第9课 西欧庄园
封建领主派管家监督农奴耕作,并在庄园建有 仓库、马厩、备有耕畜和一些农具,自营地的收 益全都归封建主所有。而农奴则靠耕种自己的份 地维生。农奴对份地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 其所有权仍归封建主。若农奴后代继承份地使用 权,必须交纳继承税。农奴在与另外庄园的农奴 结婚时,需交一笔结婚税。
探究一 领主与佃户
1、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西欧庄园何时形成?盛行于何时?
形成: 九世纪 盛行: 十一世纪
探究一 领主与佃户
1、阅读教材,探讨下列问题: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9课中世纪的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件(共25张PPT)

农奴和市民生活的不同
从政治角度说,生活在乡村的农奴缺乏人身 自由,基本上被束缚在土地上,与庄园主人有依 附关系,而城市中的市民则相对具有很大的自由。 从经济角度来说,乡村的庄园生活基本上是 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而城市中商业发达,贸易 繁荣,十分开放。
二、城市居民
居民的生活: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行会)
局限性
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
中世纪城市的特点
中世纪的城市为什么主要集中 在交通便利地区?
二、城市居民
城市的基本居民:
为什么农民尤其是农奴愿意 离开庄园,进入城市?
农奴逃离庄园进入自由的城市
居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
手工业者 商人
城市居民的来源:
市民身份,也就享有自由。
周围农村的农民 (或农奴)
教皇支持大学,但不允许异端言论。 (4)大学的课程设置
基础性的课程:文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等 专业课程:法学、医学、神学等。 (5)从中世纪大学的课程设置上,你能得的历 史信息。 这说明了大学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 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西欧城市和大学兴起的意义
政治上,市民阶级不断发展壮大,发展成为早期 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 思想上,大学的产生,为后来文艺复兴的兴起奠
定基础。
课堂小结
城市的空气使人 自由 中世纪城市
恢复、兴起 时间 10世纪 城市主要居 民: 手工业者和 商人 交通便利 城市 特点: 规模小 自由和自 治 产 生 孕育 促进
中世纪教育“最美好 的花朵” 中世纪大学
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1.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形成了市民阶级; 3.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下列各项中,与西欧中世纪大 学的产生有关的是(在正确的选项 后画√)。
国王与教皇的支持
( √)
城市的自由和自治
( √)
选拔官吏的需要
()
教师和学生行会的出现 ( √)
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的是( B)
A.基督教的兴起 B.大学的兴起 C.庄园的出现 D.城市的兴起
(1)宋代城市和中古西欧城市在形成时,有哪些相同点?
大学兴起的背景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
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12世纪,
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
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大学包括: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
办的学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
西欧大学兴起与发展
都在交通要道上产生; 都由集市贸易兴起; 都产生了市民阶级; 都是自发形成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古西欧的城市有着怎样的地位?
中古西欧城市的兴起有什么历史意义?
地位:经济中心。 意义:瓦解封建制度;
孕育早期资产阶级。
同学乙: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西欧城市有自由和自治 权,尽管还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但是,这种 独立性是我国古代没有的。我国古代的城市往往都是政治 中心,东京和临安都是首都,市民很难成为一个独立的阶 级,更不能像西欧那样产生资产阶级。
同学乙的说法更有道理。虽然宋代的城市 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 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 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 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 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 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一、选择题
1.下列与古代印度文明无关
..的是( )
A.种姓制度
B.阿拉伯数字
C.佛教
D.《天方夜谭》2.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古希腊——西方文明之源”主题探究活动,下列与此主题无关的是( )
A.《天方夜谭》
B.《荷马史诗》
C.浮力定律
D.伯利克里改革
3.古希腊悲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是( )
A.《俄底浦斯王》
B.《荷马史诗》
C.《天方夜谭》
D.《阿拉丁和神灯》
4.右图是古希腊盲诗人,他的代表作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你知道
他的代表作是下列哪一部吗?()
A.《俄底浦斯王》 B.《神曲》
C.《天方夜谭》 D.《荷马史诗》
5.下列属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的是()
①象形文字②楔形文字③汉谟拉比法典④《荷马史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列各项成就中不属于亚非四大文明古国的是( )
A.埃及金字塔
B.《荷马史诗》
C.阿拉伯数字
D.《汉谟拉比法典》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来材料,回答问题:
我的生命是不能贱卖的,我宁可战斗而死去,不要走上不光荣的结局,让显赫的功勋传到来世。
(1)上述材料出自什么地方的哪一部著作?
(2)这部著作是如何创作出来的?
(3)这部著作有什么重要意义?
参考答案
一、DAADB B
二、7.(1)古希腊;《荷马史诗》。
(2)在民间口头创作的基础上,由盲诗人荷马加工整理而成的。
(3)这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学名作,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