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年)的通知

国发〔2016〕3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6年6月15日

(此件公开发布)

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年)

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过去五年,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为提供更加完备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体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今后五年,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机遇挑战,需要更加准确把握新时期全民健身发展内涵的深刻变化,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使其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为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确保基本、多元互促、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群众身体素质稳步增强。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支撑国家发展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更加明晰。

二、主要任务

(三)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普及健身知识,宣传健身效果,弘扬健康新理念,把身心健康作为个人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树立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体育健身提高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发挥体育健身对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作用,树立人人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重规则、讲诚信、争贡献、乐分享的良好社会风尚。

将体育文化融入体育健身的全周期和全过程,以举办体育赛事活动为抓手,大力宣传运动项目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挖掘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发挥区域特色文化遗产的作用。树立全民健身榜样,讲述全民健身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发挥体育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因时因地因需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大力发展健身跑、健步走、骑行、登山、徒步、游泳、球类、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积极培育帆船、击剑、赛车、马术、极限运动、航空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和乡村农味农趣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和不同行业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

激发市场活力,为社会力量举办全民健身活动创造便利条件,发挥网络等新兴活动组织渠道的作用,完善业余体育竞赛体系。鼓励举办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全民健身运动会,设立残疾人组别,促进健全人与残疾人体育运动融合开展。支持各地、各行业结合地域文化、农耕文化、旅游休闲等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特色、行业特点、影响力大、可持续性强的品牌赛事活动。推动各级各类体育赛事的成

果惠及更多群众,促进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全面协调发展。重视发挥健身骨干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引导、服务、规范全民健身活动健康发展。

(五)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激发全民健身活力。按照社会组织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推动体育社会组织成为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向独立法人组织转变,推动其社会化、法治化、高效化发展,提高体育社会组织承接全民健身服务的能力和质量。

积极发挥全国性体育社会组织在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专业指导服务等方面的龙头示范作用。加强各级体育总会作为枢纽型体育社会组织的建设,带动各级各类单项、行业和人群体育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对基层文化体育组织的指导服务,重点培育发展在基层开展体育活动的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鼓励基层文化体育组织依法依规进行登记。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品牌化发展并在社区建设中发挥作用,形成架构清晰、类型多样、服务多元、竞争有序的现代体育社会组织发展新局面。

(六)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按照配置均衡、规模适当、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科学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着力构建县(市、区)、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三级群众身边的全民健身设施网络和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8平方米,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条件。

有效扩大增量资源,重点建设一批便民利民的中小型体育场馆,建设县级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社区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结合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及区域特点,继续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现行政村健身设施全覆盖。新建居住区和社区要严格落实按“室内人均建筑面积不低于0.1平方米或室外人均用地不低于0.3平方米”标准配建全民健身设施的要求,确保与住宅区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使用,不得挪用或侵占。老城区与已建成居住区无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或现有场地设施未达到规划建设指标要求的,要因地制宜配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充分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农村“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和空闲地等闲置资源,改造建设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做好城乡空间的二次利用,推广多功能、季节性、可移动、可拆卸、绿色环保的健身设施。利用社会资金,结合国家主体功能区、风景名胜区、国家公园、旅游景区和新农村的规划与建设,合理利用景区、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广场及城市空置场所建设休闲健身场地设施。

进一步盘活存量资源,做好已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的使用、管理和提档升级,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现有场地设施的管理运营。完善大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中小型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确保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七)发挥全民健身多元功能,形成服务大局、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结合“健康中国2030”等总体发展战略,以及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养老、助残等事业发展,统筹谋划全民健身重大项目工程,发挥全民健身在促进素质教育、文化繁荣、社会包容、民生改善、民族团结、健身消费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充分发挥全民健身对发展体育产业的推动作用,扩大与全民健身相关的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竞赛表演活动、体育场馆服务、体育培训与教育、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和销售等体育产业规模,使健身服务业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鼓励发展健身信息聚合、智能健身硬件、健身在线培训教育等全民健身新业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开拓全民健身产品制造领域和消费市场,使体育消费在居民消费支出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

(八)拓展国际大众体育交流,引领全民健身开放发展。坚持“请进来、走出去”,拓展全民健身理论、项目、人才、设备等国际交流渠道,推动全民健身向更高层次发展。

搭建全民健身国际交流平台,加强国际间互动交流。传播和推广全民健身发展过程中的中国理念、中国故事、中国人物、中国标准、中国产品,发出中国声音,提升国际影响力,有效发挥全民健身在推广中国文化、提升国家形象和增强国家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作用。

(九)强化全民健身发展重点,着力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和重点人群、项目发展。依法保障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推动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向农村延伸,以乡镇、农村社区为重点促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兜底线、可持续、因地制宜的原则,重点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全民健身事业。

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加强学校体育教育,将提高青少年的体育素养和养成健康行为方式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保证学生在校的体育场地和锻炼时间,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工作考核体系,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绩效评估和行政问责。全面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积极发挥“青少年阳光体育大会”等青少年体育品牌活动的示范引领作用,使青少年提升身体素质、掌握运动技能、培养锻炼兴

趣,形成终身体育健身的良好习惯。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统筹规划建设公益性老年健身体育设施,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与社区体育设施的功能衔接,提高使用率,支持社区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场所组织开展适合老年人的体育健身活动,为老年人健身提供科学指导。进一步加大对国家全民健身助残工程的支持力度,采取优惠政策,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广泛开展。开展职工、农民、妇女、幼儿体育,推动将外来务工人员公共体育服务纳入属地供给体系。加大对社区矫正人员等特殊人群的全民健身服务供给,使其享受更多社会关爱,在融入社会方面增加获得感和满足感。

加快发展足球运动和冰雪运动。着力加大足球场地供给,把建设足球场地纳入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因地制宜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多样化的足球场地。广泛开展校园足球活动,抓紧完善常态化、纵横贯通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四级足球竞赛体系。积极倡导和组织行业、社区、企业、部队、残疾人、中老年、五人制、沙滩足球等形式多样的民间足球活动,举办多层级足球赛事,不断扩大足球人口规模,促进足球运动蓬勃发展。大力推广普及冰雪运动,利用筹备和举办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契机,实施群众冬季运动推广普及计划。支持各地建设和改建多功能冰场和雪场,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冰雪运动领域,推进冰雪运动进景区、进商场、进社区、进学校,扶持花样滑冰、冰球、高山滑雪等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冰雪健身休闲项目,打造品牌冰雪运动俱乐部、冰雪运动院校和一系列观赏性强、群众参与度高的品牌赛事活动。积极培育冰雪设备和运动装备产业,推动其发展壮大。鼓励各地依托当地自然人文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冰雪运动,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使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更加坚实。

三、保障措施

(十)完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通过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组织架构,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政府要按照科学统筹、合理布局的原则,做好宏观管理、政策制定、资源整合分配、工作监督评估和协调跨部门联动;各有关部门要将全民健身工作与现有政策、目标、任务相对接,按照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规划、落实工作任务;智库可为有关全民健身的重要工作、重大项目提供咨询服务,并在顶层设计和工作落实中发挥作用;社会组织可在日常体育健身活动的引导、培训、组织和体育赛事活动的承办等方面发挥作用,积极参与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以健康为主题,整合基层宣传、卫生计生、文化、教育、民政、养老、残联、旅游等部门相关工作,在街道、乡镇层面探索建设健康促进服务中心。

(十一)加大资金投入与保障。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推动落实财税等各项优惠政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安排一定比例的彩票公益金等财政资金,通过设立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专项投资基金和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体育场地设施,支持群众健身消费。依据政府购买服务总体要求和有关规定,制定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的目录、办法及实施细则,加大对基层健身组织和健身赛事活动等的购买比重。完善中央转移支付方式,鼓励和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全民健身的财政投入。落实好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政策,引导公众对全民健身事业进行捐赠。社会力量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全民健身事业的公益性捐赠,符合税法规定的部分,可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时依法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十二)建立全民健身评价体系。制定全民健身相关规范和评价标准,建立政府、社会、专家等多方力量共同组成的工作平台,采用多层级、多主体、多方位的方式对全民健身发展水平进行立体评估,注重发挥各类媒体的监督作用。把全民健身评价指标纳入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园创建的内容,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相关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和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全民健身发展的核心指标、评价标准和测评方法,为衡量各地全民健身发展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出台全国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标准,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地方标准,推进全民健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标准化。鼓励各地依托特色资源,积极创建体育特色城市、体育生活化街道(乡镇)和体育生活化社区(村)。继续完善全民健身统计制度,做好体育场地普查、国民体质监测以及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数据分析,结合卫生计生部门的营养与慢性病状况调查等,推进全民健身科学决策。

(十三)创新全民健身激励机制。搭建更加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全民健身激励平台,拓展激励范围,有效调动城乡基层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推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颁发体育锻炼标准证书、证章,有条件的地方可通过试行向特定人群或在特定时段发放体育健身消费券等方式,建立多渠道、市场化的全民健身激励机制。鼓励对体育组织、体育场馆、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和活动等的名称、标志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和运用,引导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民健身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对支持和参与全民健身、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机构和个人进行表彰。

(十四)强化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制定并实施运动促进健康科技行动计划,推广“运动是良医”等理念,提高全民健身方法和手段的科技含量。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研究制定并推广普及健身指导方案、运动处方库和中国人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开展运动风险评估,大力开展科学健身指导,提高群众的科学健身意识、素养和能力水平。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全民健身相结合,建设全民健身管理资源库、服务资源库和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使全民健身服务更加便捷、高效、精准。利用大数据技术及时分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体育设施利用率,进行运动健身效果综合评价,提高全民健身指导水平和全民健身设施监管效率。推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创新,促进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升级换代,为群众提供更加便利、科学、安全、灵活、无障碍的健身场地设施。积极支持体育用品制造业创新发展,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增加产品品种,提升体育用品的质量水平和品牌影响力。鼓励企业参与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平台建设,加强全民健身科学研究和科学健身指导。

(十五)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树立新型全民健身人才观,发挥人才在推动全民健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努力培养适应全民健身发展需要的组织、管理、研究、健康指导、志愿服务、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人才队伍。创新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民间健身领军示范人物的发掘和扶持力度,重视对基层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中榜样人物的培育。将全民健身人才培养与综治、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农业、文化、卫生计生、工会、残联等部门和单位的人才教育培训相衔接,畅通各类人才培养渠道。加强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人才队伍的互联互通,形成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良性互动局面,为各类体育人才培养和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发挥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在人才培训中的作用,加大对社会化体育健身培训机构的扶持力度。

(十六)完善法律政策保障。推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修订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的相关内容,依法保障公民的体育健身权利。推动加快地方全民健身立法,加强全民健身与精神文明、社区服务、公共文化、健康、卫生、旅游、科技、养老、助残等相关制度建设的统筹协调,完善健身消费政策,将加快全民健身相关产业与消费发展纳入体育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全民健身执法机制和执法体系,做好全民健身中的纠纷预防与化解工作,利用社会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全民健身法律服务。完善规划与土地政策,将体育场地设施用地纳入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合理安排体育用地。

鼓励保险机构创新开发与全民健身相关的保险产品,为举办和参与全民健身活动提供全面风险保障。

四、组织实施

(十七)加强组织领导与协调。各地要加强对全民健身事业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组织领导协调机制,确保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推进。要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把相关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民生实事加以推进和考核,构建功能完善的综合性基层公共服务载体。

(十八)严格过程监管与绩效评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做好任务分工和监督检查,并在2020年对《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建立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第三方评估和社会满意度调查,对重点目标、重大项目的实施进度和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推进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形成包括媒体在内的多方监督机制。

2020年新员工培训计划

2018年新员工培训计划 2011年新员工培训计划实训目的使企业招收的应届毕业生对其即将投身的职业社会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使其尽快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和良好的职业心态;提前获取各项基本职业技能,为新员工迅速适应工作、适应企业创造良好的前期条件。 实训内容 主要是关于公司制度、文化、职业操守、职业等方面的培训,通过讲授法﹑影视法﹑案例分析法﹑网上培训法﹑工作轮换法和探险法等培训方法相结合。 有以下培训课程: 介绍篇(认识企业)

1、公司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形式:授课、参观各相关企业); 2、企业文化介绍(形式:授课、录像); 3、相关制度介绍(形式:网上资料阅读、新员工手册)。 人力资源制度 财务制度(报销和出差) 其他制度(形式采取报名人员分组,抢答的形式) 心态篇: 1、积极的心态 2、认识企业 ●企业是什么 ●企业的组织 ●工作场所是什么 ●您作为新进人员的自觉 技能篇: 1、人际关系的技巧 ●与同事相处之道 ●与上司相处之道 2、沟通技巧

●理解沟通的过程 ●避免沟通的障碍 ●在沟通中运用聆听、反馈等技巧●理解并合理运用沟通的模式 ●掌握对话沟通技巧 3、时间管理的技巧 ●认识时间 ●时间管理中的陷井 ●如何跨跃时间陷井 ●时间管理中的效能原则 ●时间管理的工具 4、商务演讲技巧 ●演讲事前的准备工作 ●演讲内容和结构 ●演讲环境 ●如何消除紧张情绪 ●声音、语言和身体语言 ●有效运用视听辅助器材 职业篇: 1、科学的工作方法与了解您的职务 ●进行工作的程序(六步骤) ●强烈的问题意识

●创新意识 ●了解您的职务:责任、权限、义务 2、如何完成您的工作 ●接受命令的三个步骤 ●解决问题的九个步骤 ●企业新人工作的基本守则 3、职业社交规范与礼仪 ●职业着装技巧 ●专业仪态(站、坐、蹲、上下车) ●商务礼仪(介绍、握手、交换名片、会客室入座、乘车的坐次、商务交往禁忌、与同事相处、电话沟通、拜访客户、用餐) 交流篇 1、高管层见面 2、中层干部见面 3、老员工经验交流(开始来时何人或何事对你的影响最大;职业发展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职业危机?如何解决的?其他可以分享的有益经验) 4、新员工畅谈感想 娱乐篇: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doc

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年) 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过去五年,经过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覆盖城乡、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为提供更加完备公共体育服务、建设体育强国奠定坚实基础。今后五年,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机遇挑战,需要更加准确把握新时期全民健身发展内涵的深刻变化,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使其成为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支撑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名片。为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制定本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确保基本、多元互促、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群众身体素质稳步增强。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支撑国家发展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更加明晰。 二、主要任务

2014年新入职员工成长培训计划

乾丰公司2014年下半年新员工成长 培训计划 为了提高新员工的工作能力、业务知识、技能水平等,促进新员工更好更快的成长,增加新员工的归属感,打造具有超强执行力的团队,特制订本培训计划。 一、培训计划 1、每月集中回公司总部一次,统一进行述职及培训。 2、培训时间为2天。 3、培训内容包括:月度述职报告、工作经验分享;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交流;公司企业文化、团队建设,公司产品的相关知识;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市场分析;方案推广、销售技能、沟通技巧、礼仪礼节等。 4、每次培训结束后,进行评估及相关考核,考核结果记入当月绩效考核。 二、建立导师沟通机制。 1、公司总经理李可龙担任新员工成长导师。 2、导师每月通过电话、面谈、微信、QQ、电子邮件等渠道与新员工沟通一次。 3、新员工如有问题可随时与导师约定沟通时间。 4、沟通内容包括: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成长过程中的困惑

指引和烦恼疏导、人际关系的处理指导、工作中的心态调整指导等。 5、沟通内容不与绩效挂钩。 三、新员工读书计划。 1、书籍由公司统一购买发放。 2、7月15日统一发放第一本书《三个月成为一流员工》,截止10月31日读完并将书交回公司。 3、8月份培训后分岗位发放第二本书(岑国新发放《CAD入门与提高》、李鹏超发放《现代班组》、杨帅迁发放《会计实务1》、李香发放《输赢》、李璞、李鑫源、周焱、范蒙、郑伟涛、肖克铭发放《销售心理学》、苏乐乐发放《暖通空调》、郭琳琳发放《企业绩效考核》、陈苗、李山山发放《办公软件高级应用(附光盘Office2010)》)。截止11月30日读完并将书交回公司。 4、9月份培训后分岗位发放第三本书(岑国新发放《现代班组》、李鹏超发放《中小企业管理实务》、杨帅迁发放《会计实务2》、李香发放《销售与公关》、李璞、李鑫源、周焱、范蒙、郑伟涛、肖克铭发放《销售管理学》、苏乐乐发放《制冷空调暖通设备》、陈苗发放《销售与市场》、郭琳琳发放《企业薪酬管理》、李山山发放《企业组织架构》)。截止12月31日读完并将书交回公司。 5、每两个月读完一本书,最迟不能超过三个月。若有提前阅读完并能合理运用到工作当中者,可申请发放其他相关书籍。 6、提交读书笔记、学习心得,所学知识在实际工作运用案例1——2个。每周周五18:00之前通过OA、邮箱(249313056@https://www.360docs.net/doc/559670032.html,)

新版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基本情况 1. 项目名称:**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2. 项目概况:**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位于**市渝中区体育村。该中心占地75亩,位于国家甲级体育场大田湾体育场大门右侧,与体育场和体育馆相配套,将成为集健身、竞赛、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市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9000m2,总投资约3000万元人民币。 二、项目业主简介 本项目的业主单位为**市体育场,该单位直属于**市体育局,是**市大田湾体育场的管理单位。其属下拥有可容纳观众四万人的大田湾田径场(即**力帆足球队主场)及可容纳4000人的大田湾体育馆等体育设施,在大田湾体育场的长期经营和管理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体育设施管理经验,而且在协助**力帆足球队举办甲A联赛等大型体育比赛中,积累了丰富的举办竞赛活动及民间体育活动的经验。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一)编制依据

1.国家体育总局体群字[2001]137号《关于申报首批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通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3.1995年6月20日由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4.2001-2010年体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5.国家计委计资(1993)116号《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 6.**大学建筑设计院《**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书》; 7.**市规划局《**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通知书》; 8.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 (二)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8000m2,总建筑面积19000m2。本报告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的内容、深度的要求,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建设方案比选、总平面布置、建设投资等方面进行研究。 四、可行性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项目建设规模为19000平方米,其主要功能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其

2016年度带薪休假制度条例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原文】 【政策文件】: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4号 【相关条例】: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 (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 (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015年新员工培训计划书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 2015年新员工培训计划书 一、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 新员工培训,又被称为入职培训,是企业将聘用的员工从社会人转变成为企业人的过程,同时也是员工从组织外部融入到组织或团队内部,并成为团队一员的过程。员工通过逐渐熟悉、适应组织环境和文化,明确自身角色定位,规划职业生涯发展,不断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对企业来讲,在此期间新员工感受到的企业价值理念、管理方式将会直接影响新员工以后工作中的态度、绩效和行为。成功的新员工培训可以起到传递企业价值观和核心理念,并塑造员工行为的作用,它在新员工和企业以及企业内部其它员工之间架起了沟通和理解的桥梁,并为新员工迅速适应企业环境并与其它团队成员展开良性互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新员工培训的目的 新员工培训的基本目的是让新员工了解企业的基本背景情况,即在了解企业历史、文化、战略发展目标、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同时,了解工作的流程与制度规范,帮助员工明确自己工作的职责、程序、标准,并使他们初步了解企业及其部门所期望的态度、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从而帮助员工更快地适应环境和新的工作岗位,更快地进入角色,提高工作绩效。同时,通过培训帮助新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三、新员工培训的内容 1、常识性培训,是指对员工进行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管理理念、组织结构、发展规模、前景规划、产品服务与市场状况、业务流程、相关制度和政策及职业道德教育展开介绍、讲解和培训,使其可以全面了解、认识企业,加深认识并激发员工的使命感。 2、专业性培训主要包括:介绍部门结构、部门职责、管理规范、培训基本专业知识技能、讲授工作程序与方法、介绍关键绩效指标等。在这过程中部门负责人要向新员工说明岗位职责的具体要求,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做出行为的示范,并指明可能的职业发展方向。 四、新员工培训的注意事项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为了实现健康教育“从娃娃抓起”的方针,国家教委于1993年向全国教育部门发出通知,要求在中小学、大学和其它各类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1994年,开始实施由四个部委参与的“九亿农民健康教育行动”,把健康教育的知识送到农村,使广大农民懂得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1995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在全国颁布实施。 【背景】 制订《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构想是1993年初召开的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提出来的。同年8月,国家体委群体司提出了全民健身计划的框架。9月写出了《全民健身计划基本框架的初步构想》,又经过两个半月工作,于12月中旬完成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第一稿。以后又经过两年多的调查研究、反复论证、征求意见,初步完成了《纲要》送审稿,并于1995年3月上报国务院。同年6月,李鹏总理批准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随即,国务院印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在全国推行全民健身计划。 本纲要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国家体委会同有关部门、各地群众组织和社会团体共推行。国家体委负责组织实施。各级地方政府和体育行政部门应根椐当地具体情况,制定本地区的规划和实施方案。解放军和武警可根椐本纲要的要求,结合部队参照执行。 【对象和重点】 全民健身计划以全国人民为实施对象,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 【目标和任务】 到20世纪末,经济、社会和体育发展程度不同的各类地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都应有所增长,人民体质明显增强,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体育消费额等逐步加大,群众体育健身活动的环境和条件有较大的改善。初步建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民健身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满发展活力的运行机制,建立起社会化、科学化、产业化和法制化的全民健身体系的基本框架。

员工休假管理规定(2016年9月29日修改)

员工休假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公司员工休假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公司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全体员工,也包括试用人员、临时人员等。 第三条公司员工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周六、周日休息,特殊情况下可以申请加班。 第四条员工应当妥善安排休假。在积极完成承担的工作任务并服从公司工作需要的前提下,按照休假程序,经审批同意方可休假。 第二章请假的审批及手续 第五条请假按如下请假手续及核准权限进行申请: (一)请假不超过一天的,本人事先填写《请假单》,由本部门负责人和人力资源部审批。(二)请假一天以上但不超过三天的,本人事先填写《请假单》,经本部门负责人审核和主管副总核准后,再交由人力资源部审批。 (三)请假三天以上的,本人事先填写《请假单》,报本部门负责人和主管副总同意后,还需报总经理核准,再交由人力资源部审批。 (四)对于事先没办理请假手续而临时突然需要请假的,则需即时通过电话或其它方式向部门负责人通报并得到同意。休假完回公司后必须在三天内补办相关手续。经审批的《请假单》应当在员工休假前交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六条员工休假结束后应及时回公司上班,如需继续休假的,则按第五条重新办理相关手续,否则,至请假截止之日起,将按旷工处理。 第三章法定节假日休假 第七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如无特殊情况,公司在国家规定的法定节假日安排员工正常休假。 第八条根据国家政策,公司对法定节假日前后的周末可以实行调休。 第九条法定节假日休假以公司人力资源部最终通知为准。 第十条法定节假日休假期间,员工薪酬、福利待遇不受影响。 第四章非法定节假日休假 第十一条事假 (一)员工因私事必须本人处理可申请事假,但请事假前必须先休完年休假,如提交至人力资源部的请假单发现员工尚有未休的年假,将直接扣除相关年假。事假不享受公司的任何薪资、福利待遇。 (二)员工事假期间扣除时薪(以1小时为最小单位,不足1小时的按1小时计)=月基本工资/当月实际考勤天数/8小时。 第十二条病假 (一)员工本人非因工的病伤诊查、住院治疗和病休不能上班而请假为病假。 (二)请病假除按前述第二章办理外,事后还需提供镇以上医院的诊断证明、医院收费票据,如病休或住院的,还需提供医院盖章的病休建议书或住院证明。 (三)医疗期核定: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1.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

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

公司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 一、到职前培训 (部门经理负责) 1、致新员工欢迎信。 2、让本部门其他员工知道新员工的到来 (每天早会时)。 3、准备好新员工办公场所、办公用品。 4、准备好给新员工培训的部门内训资料。 5、为新员工指定一位资深员工作为新员工的导师。 6、准备好布置给新员工的第一项工作任务。 二、部门岗位培训 (部门经理负责) 到职后第一天: 1、到人力资源部报到,进行新员工入职须知培训(人力资源部负责)。 2、到部门报到,经理代表全体部门员工欢迎新员工到来。 3、介绍新员工认识本部门员工,参观工作场所。 4、部门结构与功能介绍、部门内的特殊规定。 5、新员工工作描述、职责要求。 6、讨论新员工的第一项工作任务。 7、派老员工陪新员工到公司餐厅吃第一顿午餐。 到职后第五天: 1、一周内,部门经理与新员工进行非正式谈话,重申工作职责,谈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回答新员工的提问。 2、对新员工一周的表现作出评估,并确定一些短期的绩效目标。

3、设定下次绩效考核的时间。 到职后第三十天 部门经理与新员工面谈,讨论试用期一个月来的表现,填写评价表。 到职后第九十天 人力资源部经理与部门经理一起讨论新员工表现,是否合适现在岗位,填写试用期考核表,并与新员工就试用期考核表现谈话,告之新员工公司 绩效考核要求与体系。 三、公司整体培训:(人力资源部负责--不定期) 1、公司历史与愿景、公司组织架构、主要业务。 2、公司政策与福利、公司相关程序、绩效考核。 3、公司各部门功能介绍、公司培训计划与程序。 4、公司整体培训资料的发放,回答新员工提出的问题。 四、新入职员工事项指导标准 1、如何使新进人员有宾至如归的感受 当新进人员开始从事新工作时,成功与失败往往决定其最初数小时或 数天中。而在这开始的期间内,也最易于形成好或坏的印象。新工作与新 上司也和新进员工一样地受到考验,所以主管人员成功地给予新聘人员一 个好的印象,也如新进人员要给予主管人员好印象同样的重要。 2、新进人员面临的问题 1)陌生的脸孔环绕着他; 2)对新工作是否有能力做好而感到不安; 3)对于新工作的意外事件感到胆怯;

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

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构建亲民、便民、惠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保障市民的体育权利,进一步提高郑州市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国务院令第560号)、《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的通知》(国发〔2011〕5号)及《河南省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豫政〔2011〕61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以满足广大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为出发点,逐步完善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合法权益,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全市人民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区作出积极贡献。 二、目标任务 到2015年,我市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显著增加,居民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初步形成覆盖城乡的、健全的、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一)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进一步增加。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养普遍增强,体育健身成为更多人的基本生活方式。每周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达到中等以上锻炼强度的人数比例达到35%以上。其中16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的城市居民达到20%以上,农村居民达到7.5%以上。学生在校期间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的体育锻炼活动。提高老年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 (二)城乡居民体质明显提高。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在校学生普遍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基本要求,其中达到优秀标准的比例超过20%,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素质明显提高。 (三)体育健身设施有较大发展。到2015年,全市形成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覆盖城乡的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网络。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建设郑州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所有的县(市、区)建有全民健身活动中心,70%以上的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建有便捷、实用的体育健身设施。在有条件的公园、绿地、广场建设体育健身设施。各类体育场地的开放率和利用率有较大提高。 (四)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更加丰富。除大力开展广播体操、田径、游泳和球类等竞技性强、普及面广的体育健身项目外,要广泛组织开展传统武术、健身气功、健身秧歌、太极拳(剑)、健身操(舞)及骑车、登山、跳绳、抖空竹、踢毽、门球等群众喜闻乐见又简便易行的健身活动。 (五)全民健身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县(市、区)普遍建有体育总会、单项体育协会、行业体育协会和人群体育协会。社区俱乐部、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妇女健身站(点)有较大发展。80%以上的城市街道、60%以上的农村乡镇有体育组织。城市社区普遍建有体育健身站(点),50%的农村行政村建有体育健身站(点)。 (六)初步形成科学健身指导服务体系。健全国民体质监测网络,并配备专(兼)职人员,积极开展体质测定、运动能力评估,并依据个人体质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提高群众健身质量和水平。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上岗及考核制度,提高一线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率。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12000人以上,社会体育指导员素质和技能有较大提高,形成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七)全民健身服务业发展壮大。形成适应我市经济发展、大众需求、规范有序的体育健身休闲市场,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消费意愿明显增强,体育健身服务从业人数较大增加。

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基本情况 1. 项目名称:某某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2. 项目概况:某某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位于某某市渝中区体育村。该中心占地75亩,位于国家甲级体育场大田湾体育场大门右侧,与体育场和体育馆相配套,将成为集健身、竞赛、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市民健身活动中心。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9000m2,总投资约3000万元人民币。 二、项目业主简介 本项目的业主单位为某某市体育场,该单位直属于某某市体育局,是某某市大田湾体育场的管理单位。其属下拥有可容纳观众四万人的大田湾田径场(即某某力帆足球队主场)及可容纳4000人的大田湾体育馆等体育设施,在大田湾体育场的长期经营和管理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体育设施管理经验,而且在协助某某力帆足球队举办甲A联赛等大型体育比赛中,积累了丰富的举办竞赛活动及民间体育活动的经验。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一)编制依据 1.国家体育总局体群字[2001]137号《关于申报首批中国体育彩票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的通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3.1995年6月20日由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4.2001-2010年体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5.国家计委计资(1993)116号《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 6.某某大学建筑设计院《某某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筑方案设计说明书》; 7.某某市规划局《某某市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及《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意见通知书》; 8.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 (二)可行性研究范围 本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8000m2,总建筑面积19000m2。本报告根据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的内容、深度的要求,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建设规模、建设方案比选、总平面布置、建设投资等方面进行研究。 四、可行性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本项目的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项目建设规模为19000平方米,其主要功能为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其建设方案及平面布置能与已有建筑有机结合,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的改善某某市民体育锻炼的物质条件,提供一个集健身、娱乐、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场所,推动某某市全民健身运动的推广和普及。

201.009员工休假管理规定1.doc

201.009员工休假管理规定1 安徽泉盛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QS 201.009-2016 员工休假管理规定 受控 2016年8月18日发布2016年8月18日实施 安徽泉盛化工有限公司发布 前言 本标准由人力资源部起草,并负责解释管理 本标准审核人:张其田 本标准批准人:秦登成 本标准于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标准于2016年8月15日进行第一次修改 员工休假管理规定 1总则 为了维护员工休息休假权利,规范各单位对员工休息休假的审批程序,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聘用在岗员工(含化工岗位辅助工)。 3休息休假时间 3.1事假 员工因办理私事不能参加工作,需本人填写请假申请单,说明事由和所需时间。全年累计事假超过一个月,公司依据有关规定与其解除劳动合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除外)。 3.2病假 3.2.1应提供相关材料 3.2.1.1三天以内(含三天):提供县第二人民医院或同等级别医院出具的完整医疗诊断证明书(须有主治医生的签字和医院诊断证明章以及建议休息的时间)和缴费收据。 3.2.1.2三天以上,一个月以内(含一个月): 3.2.1.3不需要住院治疗的,提供县第一人民医院或同等级别或以上医院出具的完整医疗诊断证明书(须有主治医生的签字和医院诊断证明章以及建议休息的时间)、缴费收据、化验报告单或仪器检查报告单。 3.2.1.4住院治疗的,提供相关医院出具的完整医疗诊断证明书、缴费收据、出院小结。 3.2.2违规处罚

3.2.2.1因急诊,事先无法办理请假手续的,须在病假休息开始的当天托人或电话向本部门报告(特殊情况的,请及时将病历材料拍照发至本部门负责人),并及时补办手续,经部门负责人审批同意,否则,视请假为无效,休息时间按旷工处理。 3.2.2.2各部门负责人应依据本规定,严格审核员工请假时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提供材料不完整或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办理病假。违规办理病假,视请假为无效,对部门负责人作违纪处理。 3.2.2.3对员工提供的诊断证明如有异议,公司经初步审核后,可另指定医院要求复查,员工无正当理由拒绝的,视为请假无效,按旷工处理。 3.2.3弄虚作假,采取欺骗行为或与医生联手得到虚假病假证明,经查属实,病假期间按旷工处理。 3.2.4员工在病假期间到其他单位兼职或从事有报酬的工作,经查属实,按旷工处理,解除劳动合同。3.2.5医疗期参照劳动部[1994]479号关于《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办理。 3.3工伤假 人力资源部负责办理受伤害员工的工伤认定相关事宜,认定为工伤的,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执行。员工发生工伤住院治疗出院后,应携带相关出院证明(入院诊断证明、入院病历、出院记录、缴费清单及相关费用单据)及时到人力资源部报到,人力资源部依据《安徽省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管理办法》(试行)负责审核停工留薪期时间,通过工伤保险基金报销医疗费用。未纳

全民健身计划规定

全民健身计划规定 全民健康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 重要标志。全民健身是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幸福生活的基础保障。那么,全民健身计划的规定有哪些呢?下面jy135为大家收集了全民健身计划全文规定,希望能为大家 提供帮助!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 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确保基本、多元互促、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亿,群众身体素质稳步增强。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万亿元,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

支撑国家发展目标、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事业发展格局更加明晰。 二、主要任务 (三)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普及健身知识,宣传 健身效果,弘扬健康新理念,把身心健康作为个人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树立以参与体育健身、拥有强健体魄为荣的个人发展理念,营造良好舆论氛围,通过体育健身提高个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引导发挥体育健身对形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作用,树立人人爱锻炼、会锻炼、勤锻炼、重规则、讲诚信、争贡献、乐分享的良好社会风尚。 将体育文化融入体育健身的全周期和全过程,以举办体育赛事 活动为抓手,大力宣传运动项目文化,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挖掘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发挥区域特色文化遗产的作用。树立全民健身榜样,讲述全民健身故事,传播社会正能量,发挥体育文化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等方面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因时因地 因需开展群众身边的健身活动,分层分类引导运动项目发展,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活动体系。大力发展健身跑、健步走、骑行、登山、徒步、游泳、球类、广场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积极培育帆船、击剑、赛车、马术、极限运动、航空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扶持推广武术、太极拳、健身气功等民族民俗民间传统和

如何让中学体育教学与全民健身计划结合

如何让中学体育教学与全民健身计划结合 发表时间:2013-09-26T14:50:20.840Z 来源:《教育艺术》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尤英[导读] 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是国家发展社会事业的一项重大决策尤英贵州省余庆县松烟中学564401 国务院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是国家发展社会事业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一项国家领导、社会支持、全民参与、有目标、有任务、有措施的体育健身计划,是与实现社会义现代化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和发展战略规划。实现全民健身计划对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社会安定团结,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将产生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 一、全民健身计划赋予中学体育教育的历史使命 青少年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实施对象。做好中学体育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和健康水平,并引导其将来终身参加体育活动是全民健身计划赋予中学体育工作的历史使命。因此,中学体育要与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协调,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培养他们体育锻炼的意识,教会其科学的锻炼方法,提高体育能力,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在中小学逐步形成人人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潮,为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健身教育打好基础。从而有力地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全面实施,达到全民健身之目的。 二、学校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骨干作用 学校体育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基础。社区体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经济生活的逐步改善相伴随的,人们自身对体育功能和作用认识的深化,是社区体育、家庭体育广泛普及的重要原因。社区体育,家庭体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健身娱乐,其群众性、社会性较突出,且个人参与的自由度较大。而学校体育的对象是青少年,众所周知,一个人从6—25岁之间接受的学校教育,对于一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学校体育在这个阶段所担负的角色是举足轻重的。它以促进青少儿身心发展,增强体质为目的,其教育性、阶段性较为突出,且具法定特征,带有了强制性。 与此同时,学生掌握体育知识的多少,对体育爱好程度的高低,体育能力的强弱,对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参加体育活动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体育是能够为学生离校后参加社区体育和家庭体育的实践打下基础的。因此,要使全民健身计划得到良性循环的发展,就要把学校体育摆在战略重点的位置。 在落实健身计划的过程中,人们要锻炼,就需要方法和手段,掌握方法和手段需要教育和时间。只有学校体育才能使人们接受到良好的体育教育,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人们终身从事体育运动的态度和能力,使受教育者热爱体育运动,自主、自发地参加体育运动,在促进身心发育的同时,自然地创造劳动,享受运动的快乐和运动的本质,使运动文化成为将来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同时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参加体育运动,使其在全民健身计划的具体实施中起骨干作用。 三、全民健身计划与体育教学改革 为了更好地落实全民健身计划,必须使学生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进而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性。但目前我国学校体育普遍存在着盲目追求体育教育目标的近期效益,过分强调学生的现实锻炼,片面地将增强学生体质及教育目标只集中于在校期间学生的体育状况上,体育课也因此变成了素质测验课,缺乏对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意识和习惯以及独立进行自觉锻炼的能力方面的培养。 长期以来,学生的体育意识强弱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效益和终身体育观的建立。中学生体育意识薄弱,要想改变此状况,首先,要让学生体验到体育活动中的乐趣,激发起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其次,是在学校中营造体育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再次,要改革中小学体育竞赛的制度,增强小型多样、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级别、不同项目的趣味比赛,智能与体力结合的比赛等。现行的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是以竞技运动项目过多,教材的难度较大;二是每项教材的技术要求过高、环节过细且各年级教材的重复现象严重,加之教材中多采用注入“填鸭式”的教法,严重影响了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三是竞技运动项目对场地设施要求过高,大部分学校难以保证,从面影响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在体育教学改革中,首先应当转变教师旧的教学指导思想,变被动式教学为主动式教学。主动式教学,就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由消极被动变为积极主动。只有教师转变了旧的教学观念,学生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起来,成为课堂的主人,才能真正学到体育的技能技术,并能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之受益终身。 终身体育观的确立和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对中小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除增强学生的体质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使其学习科学的健身方法,达到体育自立。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教学强调运动技术的精雕细刻,其教学重点实质上是传授和掌握运动技术,加之教材的难度较大,无法发挥其自主性。致使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较差。要改变此现状,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上,首先要求学生要动起来,在活动中激励学生乐学,然后通过乐教与乐学的结合。

汽车4S店年休假管理规定

**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员工年休假管理规定 为了规范公司员工休息休假管理,维护员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制订本管理规定。 一、年休假享受对象 在本公司连续工作服务1年以上的员工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二、年休假时间 员工根据在本单位不同的工作年限享受休假时间: 1、连续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2、连续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3、连续工作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三、年休假待遇 1、年休假期间,员工岗位工资全额计发。 2、员工在年休假期间的工作绩效考核,无特殊情况按考核标准正常计算。 3、年休假期间,员工其他福利发放享受在岗员工待遇。 四、休假安排 公司根据岗位、具体业务的特点和员工本人的具体情况,统筹安排员工的年休假。 1、年休假在一个自然年度内安排,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段安排。 2、年休假一般安排在业务平缓期,原则上不可与节日假连休。 3、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员工年休假,员工及中层管理人员申请休假的,需经部门负责人及总经理批准,部门负责人(总监或经理)申请休假的需经总经理批准;未经批准擅自休假,因而影响正常业务开展的按旷工处理。 五、其他规定 1、工作年限按员工入职之日起算。 2、法定节假日不计算在年休假天数内。 3、员工可用年休假时间抵消病假、事假天数,请假期间工资待遇可按照年

休假待遇执行。 4、员工当年不申请年休假的作自愿放弃年休假处理。 5、员工申请休假的需提前2周办理申请手续,在每次休完规定休假天数后,按时到行政部办理销假手续。 6、员工休假前必须将本岗位业务工作处理完毕或交接清楚,休假期间必须保持通信畅通,并保证不能影响正常业务(如总结、报表、遗留业务工作等)的持续进行。否则将扣发当月工资及绩效。 六、附则 年假应从一年的元旦开始计算休假,但对于不满一整年的员工,年假的休息天数,按照在本年度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例如,某员工总计工作1年,可休年假天数为5天这一档,此员工于2016年5月14日进公司上班,到2017年5月13日,连续工作满12个月,则应该享受休年假的待遇。按《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的规定,该员工在2017年应享受年假天数计算如下: 1、2016年的剩余日历天数为231天 2、用231÷365=0.6329 3、此员工应休天数为:5×0.6329=3.16天 4、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因此,此员工于2017年应休年假的天数为:3天。 七、员工年休假管理部门为公司行政部。 八、本规定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方案

全民健身计划实施方案 今年8月8日是第四个全国“全民健身日”,组织开展好2015 年“全民健身日”活动,对加快我区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 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切实做好2015年“全民健身日”活动的 组织实施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实施计划》,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形式,动员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组织开展贴近生活、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注重实效、方便参与、利民惠民的体育健身活动,不断提高广大人 民群众主动参与健身的意识,激发人民群众的健身热情,在全社会 形成崇尚健身、参与健身、支持和推动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为构建文明幸福新鹤城发挥积极作用。 二、活动主题 快乐健身,文明和谐。 三、组织机构 成立鹤城区2012年“全民健身日”活动组委会,由区委副书记、区长印宇鹰任顾问,区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丁琼任组长,区委、 区政府副区长李建国、区政府副区长巫培云、区政府副区长冯贵友 任副组长,区总工会、区体育局、区城市办负责人及各街道党政一 把手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红星街道办事处),由杨昊兼 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活动的组织协调。 四、主办单位:怀化市鹤城区人民政府 五、承办单位:区总工会、区体育局、区城市办、红星街道办事处 六、活动安排

1.8月8日上午8:30,在区政府广场举行2015年鹤城区“全民 健身日”活动启动仪式;上午9:00进行体育活动表演;上午10:00进 行拔河比赛。 2.8月11日、12日在红星街道办事处举行乒乓球、羽毛球比赛。 七、活动要求 1.认真组织参赛队伍。各参赛单位要按照组委会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切实加强对“全民健身日”活动的组织领导,精心组织,统筹 安排。要广泛宣传动员,让广大干部职工、居民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享受健身带来的健康和快乐。各参赛单位主要负责人必须作为 代表队队员进行比赛 2.营造活动良好氛围。各参赛单位要统一服装,自制宣传横幅一条,标语自选,活动当天要带入启动仪式会场。 3.拔河比赛要求各区直单位组织1支代表队参加,每个街道办事处组织3支队(具体为办事处机关队1支,社区代表队2支参加), 每支队伍12人(其中男队员8人,女队员4人)。 4.报名时间及地点。拔河、乒乓球、羽手球比赛项目8月6日前在红星街道办报名 八、活动保障 1.设立安全保卫组,负责活动期间安全保卫工作; 2.设立医疗卫生组,负责医疗卫生、后勤保障等工作; 3.设立新闻宣传组,负责活动宣传报导工作。 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掀起我市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 身体素质,打好防“非”攻坚战,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全 市范围开展以“健身强体、抗击非典”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活动。现 将有关方案制订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年)》解读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年)》(以下简称《计划》),就今后一个时期深化体育改革、发展群众体育、倡导全民健身新时尚、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部署。 《计划》指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要以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健身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创新、依法治体、确保基本、多元互促、注重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立体构建、整合推进、动态实施,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和产业链、生态圈,提升全民健身现代治理能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 《计划》明确,到2020 年,群众体育健身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每周参加1 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 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 亿。 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 万亿元,全民健身成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拉动内需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动力源。 《计划》提出了7 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包括弘扬体育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供给;推进体育社会组织改革,激发全民健身活力;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方便群众就近就便健身;发挥全民健身多元功能,形成服务大局、互促共进的发展格局;拓展国际大众体育交流,引领全民健身开放发展;强化全民健身发展

重点,着力做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和重点人群、项目发展等。《计划》还围绕目标任务的完成,从体制机制创新、加大资金投入、评价激励方式、科技创新引领、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计划》要求,各地要加强对全民健身事业的组织领导,建立完善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组织领导协调机制,要把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基本公共服务发展规划,把相关重点工作纳入政府年度民生实事加以推进和考核。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制定本地《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 年)》,做好任务分工和监督检查,并在2020 年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 年)》。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形成全民健身新时尚。恰逢奥林匹克日,完成今天的健身指标前,先来看看国务院为你量身定制的未来5 年健身计划吧! 计划目标 到2020 年,每周参加1 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7 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35 亿,群众身体素质稳步增强。 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与各项社会事业互促发展的局面基本形成,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1.5 万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