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步移动搜索法的城市郊区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分析

合集下载

《2024年基于2SFCA模型的北京公园绿地老年人可达性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2SFCA模型的北京公园绿地老年人可达性研究》范文

《基于2SFCA模型的北京公园绿地老年人可达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社交活动以及休闲娱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公园绿地的可达性问题是影响老年人利用公园绿地的重要因素。

本文以北京为例,采用两步空间交互分析模型(2SFCA模型)对北京公园绿地老年人的可达性进行研究,以期为优化城市公园绿地布局、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其城市发展与人口老龄化问题具有典型性。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公园绿地的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依然存在分布不均、可达性差等问题。

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因此,研究北京公园绿地老年人的可达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两步空间交互分析模型(2SFCA模型)对北京公园绿地的老年人可达性进行研究。

该模型通过综合考虑供给和需求因素,以及空间交互作用,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情况。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北京市地理信息数据,包括公园绿地分布、道路交通网络等;二是北京市老年人口数据,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等;三是其他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如人口密度、经济水平等。

四、2SFCA模型的应用1. 模型构建:首先,根据研究区域的特点,构建2SFCA模型。

该模型包括两个主要步骤,一是计算每个公园绿地的服务范围和潜力,二是根据老年人的居住地和需求,计算他们的可达性。

2. 模型参数设定:在模型构建过程中,需要设定一些参数,如搜索半径、阻力系数等。

这些参数的设定将直接影响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模型运行与结果分析:根据设定的参数,运行2SFCA模型,得到北京公园绿地老年人的可达性结果。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老年人的公园绿地使用情况、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以及存在的问题。

《2024年基于2SFCA模型的北京公园绿地老年人可达性研究》范文

《2024年基于2SFCA模型的北京公园绿地老年人可达性研究》范文

《基于2SFCA模型的北京公园绿地老年人可达性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老年人的生活环境和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城市空间分布不均、交通拥堵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在使用公园绿地时面临着可达性差的问题。

因此,研究北京公园绿地老年人可达性,对于优化城市绿地布局、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基于2SFCA(两步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模型,对北京公园绿地的老年人可达性进行研究。

二、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本研究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收集了北京市公园绿地分布数据、交通网络数据以及老年人人口数据。

其中,公园绿地分布数据来自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交通网络数据来自北京市交通委员会,老年人人口数据来自北京市统计局。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2SFCA模型,该模型是一种两步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主要用于评估某类设施的空间可达性。

首先,通过计算每个公园绿地的潜在需求,然后根据交通网络将需求分配到各个公园绿地,最后计算每个公园绿地的服务水平。

四、研究结果1. 公园绿地潜在需求分析通过2SFCA模型计算,我们发现北京市各区县老年人对公园绿地的潜在需求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城区和近郊区的需求较高,远郊区需求相对较低。

这主要与老年人口密度、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有关。

2. 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在考虑交通网络的影响后,我们发现北京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存在较大差异。

总体来说,城区和近郊区的公园绿地可达性较高,而远郊区的公园绿地可达性相对较低。

此外,我们发现部分公园绿地的服务水平较高,能够满足周边老年人的需求,而部分公园绿地的服务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优化。

3. 影响因素分析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影响公园绿地可达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公园绿地的布局、交通网络、老年人口分布等。

其中,公园绿地的布局对可达性影响最大,而交通网络和老年人口分布也对可达性产生重要影响。

北京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空间可达性分析

北京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空间可达性分析

北京中心城区绿地景观空间可达性分析陈静;张景秋;张树文【摘要】城市公园绿地是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中最接近自然的元素,其景观结构及可达性程度可以体现出为居民提供绿色服务的能力大小.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结合两步移动搜寻法及可达性理论,对北京中心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斑块特征、空间结构度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以行政单元为单位对北京城区绿地景观可达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斑块个数以小型斑块为主,斑块面积大于100 000 m2的大型斑块虽然个数较少,却是构成城市公园绿地景观的主体.空间分布上,城区北部大型斑块的数量和面积构成具有绝对优势;2)城区公园绿地景观总体表现为类型较丰富、信息量高、面积和分布不均匀的特征.景观形状相对规则,体现出人类活动极强的干预性;3)北京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可达性好的区域相对集中,由西二环周边不断扩张到四环内,“空心化”区域逐步缩小至东北三环周边3个街道;4)可达性水平空间上呈现出N字圈层形态;5)大型公园绿地斑块对周边绿地可达性影响较大.【期刊名称】《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1)003【总页数】7页(P41-47)【关键词】城市公园绿地;景观格局;可达性;两步移动搜寻法【作者】陈静;张景秋;张树文【作者单位】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19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10019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长春1301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5.21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要建设一个天蓝、地绿、水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中国”。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作为城市“地绿”的最基本要素,是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中最接近于自然的元素,对维持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以石林县城为例

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研究——以石林县城为例

收稿日期:2023-07-14作者简介:张晓娜(199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通讯作者:张继兰(1977-),女,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张晓娜,张懋琳,张继兰(西南林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云南昆明650224)摘要: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游憩的主要场所,分析城市公园绿地的空间可达性,可以有效衡量城市公园绿地供给与居民需求的关系,提高城市公园绿地公共服务水平。

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由于直观、运算简便,且考虑空间距离和公园绿地供给与居民需求关系,被广泛应用于可达性的研究中。

以石林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应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分别从综合、社区、专类、游园不同类型公园设置不同服务半径搜索阈值,分析了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差异。

结果表明:①石林县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分布不均衡,其分布特征呈现出由中心向外围递减以及中心城区南部可达性总体比北部高的现象;②专类公园绿地的服务盲区比其他类型公园绿地多,且多聚集在中心城区南部。

研究结果可为未来城市绿地规划发展与优化提供建议和科学参考。

关键词:两步移动搜索法;公园绿地;可达性;石林县城中图分类号:T U 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23)17-0041-07R e s e a r c ho nA c c e s s i b i l i t y o fU r b a nP a r kG r e e nS pa c eB a s e do nG a u s s i a n T w o -S t e p Mo b i l e S e a r c h M e t h o d —T a k i n g S h i l i nC o u n t y a s a nE x a m pl e Z h a n g X i a o n a ,Z h a n g M a o l i n ,Z h a n g Ji l a n (,,,650224,)A b s t r a c t :U r b a n p a r k g r e e n s p a c e i s t h em a i n p l a c e f o r u r b a n r e s i d e n t s 'd a i l yl e i s u r e a n d r e c r e a t i o n .A n a -l y z i n g t h e s p a t i a l a c c e s s i b i l i t y o f u r b a n p a r k g r e e n s p a c e c a n e f f e c t i v e l y m e a s u r e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e t w e e n u r b a n p a r k g r e e ns p a c e s u p p l y a n d r e s i d e n t s 'd e m a n d ,a n d i m p r o v e t h e p u b l i c s e r v i c e l e v e l of u r b a n p a r kg r e e n s p a c e .Th eG a u s si a n t w o -s t e p m o b i l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 i sw i d e l y u s e d i n t h e s t u d y o f a c c e s s i b i l i t y be -c a u s e i t i s i n t u i t i v e ,e a s y t o c a l c u l a t e ,a n d c o n s i d e r s t h e s p a t i a l d i s t a n c e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t h e s u p p l y of p a r kg r e e n s p a c e a n d th en e e d so f r e si d e n t s .T a k i n g t h e p a r k g r e e ns pa c e i n t h e c e n t r a l u rb a n a r e a o f S h i l i nC o u n t y a s t h er e s e a rc ho b j e c t ,t h i s p a p e ra p p l i e s t h eG a u s s i a nt w o-s t e p mo b i l es e a r c h m e t h o d ,s e t s d i f f e r e n t s e r v i c e r a d i u s s e a r c ht h r e s h o l d s f o rd i f f e r e n t t y p e so f p a r k s ,s u c ha s c o m pr e h e n -s i v e ,c o m m u n i t y ,s p e c i a l ,a n d r e c r e a t i o n a l p a r k s ,a n d a n a l y z e s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i n t h e a c c e s s i b i l i t y of p a r kg r e e ns p a c e s .T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t h a t :①T h e s p a t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o f p a r k g r e e n s p a c e i n t h e c e n t r a l u r b a n a r e a o fS h i l i nC o u n t y i su n e v e n ,a n di t sd i s t r i b u t i o n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s h o w a p h e n o m e n o no fd e c r e a s i n gf r o mt h e c e n t e r t o t h e p e r i p h e r y a n d t h e a c c e s s i b i l i t y of t h e s o u t h e r n p a r t o f t h e c e n t r a l u r b a n a r e a i sg e n -e r a l l yhi g h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t h en o r t h e r n p a r t ;②T h e s e r v i c e b l i n d a r e a o f s p e c i a l p a r k g r e e n s p a c e i sm o r e t h a no t h e r t y p e s o f p a r k g r e e n s p a c e ,a n dm o s t o f t h e ma r e g a t h e r e d i n t h e s o u t ho f t h e c e n t r a l c i t y .T h e r e s e a r c h r e s u l t s c a n p r o v i d e s u g g e s t i o n s a n d s c i e n t i f i c r e f e r e n c e s f o r f u t u r e u r b a n g r e e n s p a c e p l a n n i n g de -14v e l o p m e n t a n do p t i m i z a t i o n.K e y w o r d s:t w o-s t e p m o b i l e s e a r c hm e t h o d;p a r k g r e e ns p a c e;a c c e s s i b i l i t y;S h i l i nC o u n t y1 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城市空间迅速扩张和人口高速集聚,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增长需求与资源约束趋紧、供应不足与空间不匹配等问题日益凸显;与此同时,居民对健康、休闲的需求与日俱增,对城市生活品质和环境质量更为关注,对公园绿地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1-2]。

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

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为例
目前,可达性评价的主要方法有缓冲区法、最小邻近距离,具体的测算方法以及优劣势对比等信息见表1。由于两步移动搜索法同时考虑了需求点及供给点,比较灵活,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都以此为切入点研究,魏治[4]等使用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对沈阳市中心城区的绿地可达性进行评价,该研究以街道中心为居民点,容易忽略在搜索域中的实际居民点的需求,并且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型绿地对居民点的吸引力。因此本文基于上述缺陷,采用改进的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对深圳市南山区公园绿地的可达性进行评价。
摘要
城市公园绿地是居民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公共服务资源,其配置是否合理是城市规划的关注重点,而可达性可以用来评估公园绿地空间分布的合理性。传统对于可达性问题的研究主要是基于问卷调查和实地测量数据,其成本高昂、时效性差,有必要用一些方便采集、成本低、时效性强的数据替换传统的数据进行研究。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海量出租车数据、手机信令、GPS定位等反映个体行为的地理时空大数据,这些数据使深入研究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成为可能。基于此,本研究以深圳市南山区作为研究区域,探究了宏观视角下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技术,设计了微观视角下的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评价方法,发展了供需平衡视角下的城市公园绿地公平性评价机制。研究发现南山区公园绿地中部区域可达性较好,而周边可达性较差。本研究创新、提高了城市绿地功能评价体系,为南山区绿地规划提供了决策支持。
空间可达性的概念由Hansen WG首次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网络交通中各节点相互作用的机会大[2]。目前可达性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大都认为指居民从空间中任意一点到达目的地的难易程度,反映了人们克服费用、出行距离、路途时间等空间阻力到达目的地的愿望和能力的定量表征。国外关于可达性的理论,最初是从公共资源设施的选址和布局开始的,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可达性运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可达性的度量方法也多种多样。每种方法各有优劣,但至今尚未有一种方法可以涵盖可达性的全部信息。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俞孔坚等人首次将可达性的概念引入到公园绿地的研究当中,并详细分析了景观可达性的原理及模型[3]。国内可达性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在借鉴国外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到实践层面,较少结合实际情况对理论进行创新或深化。

成都市青羊区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分析——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成都市青羊区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分析——基于高斯两步移动搜索法

城市公园绿地作为建成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

成都作为公园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在《成都市“十四五”公园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提出加快构建多层次全域公园体系,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而可达性作为评价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性的有效手段[1],能够衡量居民获得公园绿地的服务机会是否公平,同时可以有效评价城市公园绿地配置是否合理。

可达性是由Hasen [2]在1959年提出的,是评估需求方获取供给方所有潜在资源的难易程度的指标。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可达性运用在公园绿地分布的研究中,常见的度量方法有最近邻距离法[3]、网络分析法[4]、引力模型 [5]、累计机会法[6],以及两步移动搜索法[7]等,其中最近邻距离法将采用欧氏距离或者网络距离来计算居民到公园绿地点的距离,忽视了绿地本身的质量以及对居民的吸引力;网络分析法主要通过路径与道路拟合来计算可达性,但还是存在一定局限性;引力模型虽然从供给和需求端进行考虑,但是在模型的参数定义上还是存在一定主观性;而两步移动搜索法不仅具有引力模型的优点,并且数据较易获取,方便计算,近年来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与应用,已经成为目前研究公园绿地可达性的主流方法。

从需求点数据来源来看,选择较小的研究单元,可以有效反映区域内公园绿地可达性的差异。

因此,目前许多的研究开始采用人为处理过的规则图形,例如渔网[8]和蜂窝网[9]来进行需求点的模拟。

从道路通行数据来看,摘要 随着健康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公园绿地的数量及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可达性可以有效评价公园绿地设施布局是否合理。

本研究以成都市青羊区为例,利用两步移动搜索法对青羊区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可达性冷热点分析进一步探究了青羊区公园绿地分布的合理性。

结果显示:青羊区大部分区域可达性较低,空间差异化较大,整体呈现可达性水平由南部草堂街道向两边逐渐降低的格局,造成可达性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是人口需求与绿地供给水平的不匹配。

基于2SFCA模型的嘉定区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研究

基于2SFCA模型的嘉定区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研究

基于2SFCA模型的嘉定区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研究薛春燕【摘要】[目的]研究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用于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的可行性.[方法]以嘉定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SFCA分析嘉定区现状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水平,并利用Arc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法,从实现嘉定区休闲游憩绿地资源公平分布出发,研究开放型公益林的选址方法.[结果]目前嘉定区现状公园绿地可达性不平均,40%的居住区仍不能通过步行15 min到达周边公园;通过2SFCA模型分析获得的可达性指数<8.5的区域,是开放型公益林选址的重点考虑区域.基于可达性分析结果,结合公园绿地建设规划、城镇建设区规划数据,通过空间叠加分析,最终可获得满足嘉定区开放型公益林建设基本条件的合理选址地4个.[结论]基于2SFCA模型进行开放型公益林的选址具有一定科学合理性,可为今后开放型公益林建设选址提供参考.%[Objective]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two 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 (2SFCA) to the selection of open public forest sites.[Method]Take Jiading District as the object of study, based on two step floating catchment area method (2SFCA), the accessibility level of Jiading District green space was analyzed, and used ArcGIS spatial overlay analysis method to study the location of open non-commercial forest from realizing the equitable distribution of recreational green land resources in Jiading District.[Resul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green space in Jiading District was not even, and 40% of the residential area was still unable to reach the surrounding park by 15 minutes on foot.The area with accessibility index less than 8.5 obtained by 2SFCA was the key consideration area for the selection of open non-commercialforest.Based on the results of accessibility analysis, and combined with Jiading District Park green space construction planning and urban construction area planning, it could obtain four reasonable places to meet the basic conditions of open non-commercial forest construction in Jiading District by using spatial overlay analysis method.[Conclusion]The selection of open public forest based on 2SFCA model has certain scientific rationality, and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 non-commercial forest in the future.【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24【总页数】4页(P150-152,163)【关键词】开放型公益林;两步移动搜索法(2SFCA);空间叠加分析;选址【作者】薛春燕【作者单位】上海市林业总站,上海 2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目前,上海市林业正面临如何促进林地综合利用、提升林地功能,以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回归自然的需求及提升市民参与度、认可度等现实问题。

基于可达性目标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探究

基于可达性目标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探究

基于可达性目标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探究发布时间:2023-02-17T07:39:15.056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第19期第10月作者:李志伟[导读] 城市公园绿地在协调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生态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李志伟深圳市普梵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城市公园绿地在协调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生态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园绿地的服务状况,已经成为评价一个城市宜居性和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标准之一。

随着公园绿地服务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公园绿地可达性能够对城市发展水平进行客观衡量,其能真实反映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对公园绿地可达性中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于维护自然环境、促进城市现代化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可达性目标;城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1、简述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城市规划包含多个部分,绿地系统归属为生态部分,高水平的绿地系统规划保证城市环境更加贴近自然。

绿地系统规划不是简单的绿化面积总和的上升,而是充分考虑自然以及人为因素,使得城市各个部分,譬如草坪、林木、水域等,得到完整而和谐的整合,使得城市文化品位显著提升,城市更加适宜居民居住。

绿地系统科学规划,保证居民生活环境的质量,更加体现“以人为本”政府理念。

城市规划中的绿地系统包含多个种类,以下大致介绍七种绿地组成。

第一种绿地:公共绿地,此种绿地对社会开放,布局具有集中性,主要作用有休息功能、游览功能。

第二种绿地:居住绿地,此种绿地集中性不明显,主要分布于各个住宅区,主要功能为美化环境。

第三种绿地:单位附属绿地,此种绿地与第二种绿地属于同一范围——庭院绿地,庭院绿地既有对社会开放,又有封闭性。

第四种绿地:防护绿地,此种绿地不仅仅改善环境,促进城市环境质量提升,还具有防灾避难职能。

第五种绿地,生产绿地,此种绿地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其一是农地,其二是林地,二者均处于城市区域,并且属于第一产业范围。

第六种绿地,风景林地,此种绿地具有游览功能、休息功能、开放性,包含部分较多,譬如城市区域的森林、湿地、风景林地等,分类也较多,常见的分类方法为风景区、自然保护区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a k s d o S r s Ba e n 2 FCA
CHEN n , I Mi , n y n , I Mia Ya L U n LIMi g a g L U l n
( . d ii rtno r S nY t e uoem aj g N nig2 0 1 C ia 2 o eeo oet eo re n ni n n 1 A m nsai fD. u a— nMa sl t o s u i N ni , aj 1 04, hn ; .C l g fF rs R sucsa dE vr met n n n l o N nigF rsyU i ri , aj g2 0 3 ,C ia aj o t n esy N ni 10 7 hn ) n e r v t n Ab t c :W i h a i e eo me to r a iain,h ne e l p t ld srb to fg e n s a e i u — sy t a t te r pd d v lp n fu b nz to t eu v n y s a i iti uin o re p c n s b h a
生态环 境建设 发展 方向。
关键词 : 市公 园; 城 空间可达性 ; 2步移动搜 索法( S C 2 F A)
中图分 类号 : u9 5 1 T 8 .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3 67 (010 —0 1 0 10 —05 21)3 03 —5
Sp ta c si iiy An l sso e n S a e i u u b a i lAc e sb lt a y i fGr e p c n S b r
N mi i 0 5w s h sna e eerhojc, n o t ot g a h et e e o 2 F A a n c yi 2 0 a coe s h sa bet adt e f a n t m n a am t d( S C ) g t n t r c w spl i cc r h
达性分析 可以为城 市郊 区公 园绿地 空间布局规 划提供 科 学依 据 。以 2 0 0 5年 南京 市郊雨花 台区公 园绿
地 为研 究对象 , 用 2步移 动搜 索法 (S C , 算研 究 区公 园绿地 可达性 指数 , 运 2 F A) 计 并通过 在研 究 区南部
增加 5个湿地公 园的方式 , 进行规 划前后 公 园绿地 空 间可达性 改善 状 况的对 比分析 。研 究结果表 明 :
wa p l d t o s ai c e sblt n lss o re p c n te c s td e .T e ie n w ta d s a p i o d p ta a c si i y a ay i fg e n s a e i h a e su y a a h n fv e weln e l i r p r s i hes u h r a to h t d r awe e a d d t mp o e s aila c s iii . e rs l h w h t a k n t o t en p r ft e su y ae r d e o i rv p ta c e sb l y Th e ut s o t a : t s
① teacs b i dx nn r e n u es r at fh aes d r h hie hr e eubn h ces it i e ot r a ds t at npro tecs u y e w i te na t ra i ly n i hn oh e t a a c si r 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 雨花 台区靠近主城 区和风景 区的北部 、 东南部 可达性指数较 高 , 中部指 数 中等 , 而南部偏远 农村地 区 可达性 指数偏低 ; ②规划后公 园绿地 可达性指 数低 、 中等部 分几乎全部 消失 , 究区公 园绿 地可达性 指 研 数将提 高到一个较 高层次 ; ③规 划后 , 究 区域 公 园绿 地不平衡分布状 况得到极 大改善 , 合 雨花 台 区 研 符
u b p r si n r a igy p o n n . s ac n s aila c s iii n lss o r e p c n s b r a k r ak s ic e sn l r mie t Re e rh o p ta c e sb l y a ay i fge n s a e i u u b p r s t c n p o i e sin i cb ssfrs ai ln i go r e p c n mer p l .Gr e p c n Yu u tidsrc f a r vd ce t i a i o p ta pa n n fg e n s a e i to oi f l s e n s a e i h aa itito
程 岩 , 敏 李明 阳2刘米 兰 刘 , ,
(. 1 南京 中山陵园管理局 , 南京 2 0 1 2 南京林 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 学院 , 104; . 南京 20 3 ) 10 7 摘 要 : 随着城 市化进程 的发展 , 大城 市郊区绿地 资源空间分 布不均 匀现 象 日益 突出, 园绿地空 间可 公
第3 O卷 第 3期 21 0 1年 8月
中 南 林 业 调 查 规 划
CE NTRAL S 0UTH FORES I T NVENTORY AND ANNI PL NG
Vo . O No 3 13 .
Au . 0 1 g 2 1
基 于 2步 移 动 搜 索 法 的城 市 郊 区 公 园 绿 地 空 间 可达 性 分 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