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学生家庭探究实验示例

合集下载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实验报告

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实验报告

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一课时)【实验内容】1、观察心脏的形状2、动手解剖猪心脏,了解心脏内部结构【实验材料】猪心脏,解剖盘,解剖刀、解剖剪、镊子、一次性手套、标签纸,牙签【实验要求】1、辨别心脏各个结构名称2、按照一定的步骤解剖心脏3、小组交流合作、及时做好记录【实验步骤】步骤一:1、将心脏平躺放置在解剖盘中,观察猪心外形2、用一只手捏一捏心脏的壁你看到的心脏的形状是:用手捏捏心脏,有什么感觉:步骤二:注水实验步骤三:解剖猪心1、心脏心尖朝左,用解剖刀轻轻地沿着各个腔划线切割2、用解剖剪剪开肌肉,观察露出的心脏内部结构3、取出已经解剖的心脏,将标签纸准确地贴在相应的部位:小组合作,完成以下探究题:①心脏壁主要是由_______组织构成,推断它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比较心脏壁的厚度:心室壁比心房壁_______,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______。

它们厚度不同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心脏的四个腔中相通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心脏的______侧与_______侧的腔不相通。

④心房与心室之间特殊的结构是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室与动脉之间特殊的结构是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心脏的四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a:心房心室位置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心脏四个腔与连接血管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归纳总结出心脏及相连的血管间血液流动方向归纳:→→→。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

七年级下册生物实验一、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 实验目的。

- 探究馒头变甜是否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

2. 实验原理。

- 淀粉遇碘变蓝。

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

3. 实验材料用具。

- 馒头、唾液、碘液、清水、试管、烧杯、量筒、玻璃棒、温度计等。

4. 方法步骤。

- 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

- 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模拟牙齿的咀嚼)、拌匀(模拟舌的搅拌);C块不做任何处理,作为对照。

- 取三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1、2、3号,进行如下处理:- 在1号试管中放入A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唾液并充分搅拌;- 在2号试管中放入B馒头碎屑,注入2毫升清水并充分搅拌;- 在3号试管中放入C馒头块,注入2毫升唾液,不搅拌。

- 将三支试管放入37℃温水中,保持10分钟左右(37℃接近人体口腔温度,唾液淀粉酶在此温度下活性最强)。

- 取出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观察并记录试管内颜色的变化。

5. 实验结果。

- 1号试管不变蓝,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分解成了麦芽糖;2号试管变蓝,因为清水中没有淀粉酶,淀粉未被分解;3号试管部分变蓝,因为馒头块未充分与唾液接触,部分淀粉未被分解。

6. 实验结论。

- 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系。

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

1. 实验目的。

- 观察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尝试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特点。

2. 实验材料用具。

- 尾鳍色素少的活小鱼、显微镜、培养皿、滴管、棉絮(或纱布)等。

3. 方法步骤。

- 用浸湿的棉絮将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包裹起来,露出口和尾部,保证小鱼能正常呼吸。

- 将小鱼平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

- 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尾鳍血管内血液的流动情况。

4. 血管类型及特点。

-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七年级生物下册实验

七年级生物下册实验

实验一: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姓名:组名:班级:时间:材料选取:新鲜的西瓜、桔子或是橙子(可鼓励学生选择其他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提出问题:西瓜、桔子中哪种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材料用具新鲜的西瓜、桔子;研钵,铁架台,烧杯,漏斗,滤纸,试管,量筒,滴管;质量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蒸馏水。

操作方案1.检查仪器是否齐全。

2.将新鲜的西瓜瓤取适量放入研钵中研磨,挤压出汁液。

3.在漏斗中垫上滤纸,将西瓜的汁液过滤到烧杯中。

4.将新鲜的橘子瓣取适量放入研钵中研磨,挤压出汁液,然后重复步骤3的操作。

5.取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2毫升质量分数为0.01%的高锰酸钾溶液,编号为1、2。

6.用滴管吸取西瓜汁提取液,滴加到1号试管中,边滴加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完全褪色,统计滴加的西瓜汁提取液的滴数,填入下表;用同一支...试管吸取桔子汁提取液,滴加到2号试管中,重复上述操作。

实施计划: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实验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影响该实验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在实验中如何加以避免?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延伸探究:可根据上述探究活动,感兴趣的同学在课下就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和水果制定相应的计划进一步进行探究。

初一年级生物探索的实验精选

初一年级生物探索的实验精选

初一年级生物探索的实验精选初一年级的生物探索实验精选在初一年级的生物学课堂上,实验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学习方式。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能够理解书本上的知识,还能亲身体验科学的乐趣和发现的喜悦。

以下是几个精心挑选的生物探索实验,它们不仅能够帮助同学们掌握知识,还能激发他们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第一个实验是“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每位同学都选择了一颗小型植物,比如豌豆或小麦,将其种植在小盆中。

通过每天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同学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正确浇水和照顾植物,还能清晰地观察到植物从种子到幼苗再到成熟植株的整个生长过程。

这个实验让同学们意识到植物的生命也是如此宝贵和神奇。

第二个实验是“观察昆虫的行为”。

在学校周围的小树林或草地上,同学们使用简单的放大镜和收集瓶捕捉了一些昆虫,比如蜜蜂、蚂蚁和蝴蝶。

他们观察昆虫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记录它们的活动习性和食性选择。

这个实验不仅让同学们了解了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还培养了他们的耐心和观察力。

第三个实验是“探索水中微生物”。

在学校提供的显微镜下,同学们收集了不同来源的水样本,比如池塘水、自来水和雨水。

他们观察并比较了不同水样中微小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通过这个实验,同学们深入了解了微生物的普遍存在和它们在不同水体中的分布情况,也明白了保持水质清洁的重要性。

以上这些实验不仅仅是课堂上的活动,它们更是让初一年级的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实地观察的方式,深入探索和理解生物学知识的宝贵机会。

通过这些实验,同学们不仅增加了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情,还培养了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验技能。

这些经历将成为他们科学探索旅程的起点,为未来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实验总结(2篇)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实验总结(2篇)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实验总结实验名称:观察微生物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研究微生物,深入了解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和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显微镜、玻璃片、酵母、草莓、盐水、草履虫样本等。

2. 将草莓放入盐水中浸泡片刻,用玻璃片取一部分草莓汁液滴到显微镜片上。

3. 将玻璃片放入显微镜下,调节显微镜镜头,逐渐放大观察。

4. 观察观察酵母和草履虫样本,并记录观察结果和特征。

5. 结合课堂所学知识,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

6. 小组讨论并展示观察结果和总结。

7. 教师进行评价并指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进一步展开研究。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显微镜观察,我们发现了以下结果:1. 酵母是单细胞真菌,呈现圆形或卵圆形,具有细胞壁和质膜,胞质中含有胞质滴。

我们还观察到了酵母在显微镜下的活动特征,如快速游动和频繁分裂等。

2. 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呈现椭圆形,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我们观察到了草履虫身体的扭曲运动和细胞内的细胞核。

通过对观察结果的总结和讨论,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微生物是一类非常微小的生物,包括酵母、细菌和原生动物等。

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有些对人类有益,有些对人类有害。

2. 酵母是一种重要的微生物,在发酵食品和制药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观察酵母,我们可以了解到微生物的结构特征和生活方式。

3. 草履虫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生活在水生环境中,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观察草履虫,我们可以了解到单细胞生物的运动方式和细胞结构。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了解到了微生物的结构和特征,更重要的是培养了我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我们希望以此为基础,继续深入探索微生物的奥秘,并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实验总结(二)引言:生物实验是帮助学生观察、探究生物现象、了解生物规律的重要手段。

在____年,我们七年级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精彩的生物实验。

家庭生物小实验制作过程

家庭生物小实验制作过程

以下是一个家庭生物小实验制作过程的示例,这个实验是制作简易生态瓶。

实验材料:
* 一个透明的大塑料瓶(例如2升的饮料瓶)
* 池塘水或自来水
* 土壤(可以从公园或花园中获取)
* 植物和动物(例如蜗牛、小鱼、小虾等,也可以根据您的环境条件选择其他动植物)
实验步骤:
1. 首先,将塑料瓶洗净并彻底晾干。

确保塑料瓶在使用前已经彻底晾干。

2. 打开塑料瓶的盖子,加入池塘水或自来水,约占瓶子的一半容量。

3. 然后,加入一些土壤,约占瓶子容量的四分之一。

4. 在瓶子里放入植物和动物。

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型植物和动物,也可以根据您的环境条件选择其他动植物。

确保动植物在放入瓶子之前已经经过适当的处理,例如清洁和准备。

5. 最后,将盖子重新盖上,并将瓶子放在一个光线良好、温度适中的地方。

这个实验的目的是观察生态系统的运作。

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和动物在瓶子中的生长和变化,您可以了解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等概念。

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要保持瓶子的清洁和卫生,避免污染和杂物进入瓶子。

2. 确保动植物在放入瓶子之前已经经过适当的处理,以避免对瓶子中的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3. 在实验过程中,要定期观察和记录植物和动物的变化,以便更好地了解生态系统的运作。

生物七年级下册实验教案(共5则)

生物七年级下册实验教案(共5则)

生物七年级下册实验教案(共5则)第一篇:生物七年级下册实验教案生物七年级下册实验教案实验四实验五实验九实验十实验十一侯美娟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观察家畜小肠的内部结构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观察心脏的结构实验四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一、目的要求通过探究实验使学生了解食物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发生了变化。

培养学生学会如何设计探究实验来检验自己的假设。

培养学生实验设计、仔细观察、善于思考、与人合作的能力。

二、实验仪器(药品)馒头、清水、棉絮、碘液、与体温相近的温水三、方法步骤1.亲身体验,提出问题。

每个学生取一块馒头细细品尝,然后提出问题:馒头为什么会变甜?2.思考分析,提出假设。

学生思考分析馒头在口腔中的经历,提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馒头变甜是其中的淀粉发生了变化。

3.小组讨论,制定计划。

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设计探究实验的方案。

4.小组交流,完善计划。

小组交流,各抒己见,教师适时指点,使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并明确认识到:(1)实验要设计对照组。

根据提出的假设,这个实验中有三个变量: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所以对照组(1试管)同时提供这三个条件,而三个实验组则分别只提供其中两个条件,缺另外一个条件。

(弥补了教材中只有两个实验组的不足。

)(2)获得较多的纯净唾液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3)实验要模拟人的口腔环境,即提供37 ℃左右的水浴并保持一段。

(4)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可以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变化。

5.小组合作,主动探究。

有3个小组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有所创新:除了设置1、2、3、4试管,还分别增加了:(1)5试管。

与1试管相似,但放入的是一半清水一半唾液,旨在探究唾液的浓度是否会影响淀粉的分解。

(2)6试管与1试管一样,但放入了100 ℃的水浴中加热,旨在探究在高温下唾液是否会产生作用。

6.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根据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最终得出结论:淀粉在口腔中发生变化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的分泌都有关。

初中生物趣味小实验15例素材新人教版

初中生物趣味小实验15例素材新人教版

初中生物趣味小实验15例1.细胞的作用拿两只大土豆,把其中一只放在水里煮几分钟。

然后把两只土豆的顶部和底部都削去一片,在顶部中间各挖一个洞,在每个洞里放进一些白糖,然后把它们直立在有水的盘子里。

经过几个小时以后,生土豆的洞里充满了水,而熟土豆里仍然是白糖颗粒。

生土豆的细胞是活的,它好像一个孔道,能够使水分子通过。

盘里的水经过土豆壁渗入洞中。

而煮过的土豆细胞已被破坏,所以没有渗透功能。

请你尝尝放生土豆盘子里的水,有甜味吗?没有。

为什么生土豆里的糖水没进到盘子里?秘密在细胞膜上。

土豆的细胞膜好像筛子一样,只允许小于筛子孔的颗粒通过,大于筛子孔的颗粒就过不去了。

白糖的分子比较大,通不过细胞膜,所以,盘里的水就不甜。

懂得了这个道理,你再给花草树木施肥时,千万不要用太浓的肥料水,否则,植物体里的水就会倒流到土壤里,使植物打蔫甚至枯死。

2.纸片诱蝶每到春、秋季节,你是否注意到,菜园里常常有许多白蝴蝶(学名菜粉蝶)在飞舞。

晴朗无风的中午,菜粉蝶最活跃,常常作“恋爱”飞行。

你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雄蝶一看到雌蝶,立即会飞过去与雌蝶会合,这时雌蝶马上腾飞而起,雄蝶紧紧追随,一前一后,或上或下,翩翩起舞,然后交尾。

你若把与粉蝶大小相似的白色纸片用线吊住,不断地挥舞着,往往会有未交尾的雄蝶飞来追赶,把它误认为雌蝶,前来求爱。

这个实验说明,雄性菜粉蝶是通过视觉来发现雌蝶的。

3.纸上产卵小实验雌性菜粉蝶交尾之后,约过两天后产卵,每次只产一粒卵,连续产卵少则20粒,多则500粒。

菜粉蝶专门在卷心菜、白菜、萝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叶子上产卵。

你只要把卷心菜的叶子捣碎,将得到的叶汁涂在一张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摊在菜园地上,留意观察,不久就会有菜粉蝶飞来,在纸的上空徘徊飞舞,最后落在纸面上产卵。

菜粉蝶根据十字花科植物的气味,来选择产卵地点。

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为趋化性。

4.吃叶趋化性菜粉蝶的卵孵化出的幼虫,靠吃菜叶长大,身体呈青绿色,所以人们叫它菜青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家庭探究实验过程(示例)
(注意:同学们,这是生物暑假作业,下面是两个实验过程和结果结论的设计,只是做个启发而已。

同学们如果有更好的设计和写法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操作。

实验过程和结果结论等可用相片、word 文档或视频的方式记录。


实验一: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需要光照。

过程:
1、提出问题:种子萌发需要光照吗?
2、假设:种子萌发(填“需要/不需要”)光照。

做出假设的依据:
3、制定计划:(分析)给种子萌发选择怎样的环境?
其中, 1号杯子是用于作对比的,其条件都是满足种子萌发的,叫组。

2号杯子是用于实验不同的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叫组。

4、实施计划:(写出实际操作过程):
两个烧杯中放上餐巾纸,撒同样多适量的水,使纸巾保持湿润;各放入20粒饱满的黄豆/绿豆种子,1号杯放在有光照的地方,而2号杯放入一个黑纸箱内(无光照);并保持通风透气。

过3天查看2个烧杯中的种子萌发情况(填在上面表格中)。

5、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因为1号杯光照,结果显示种子(填“能/不能”)萌发;2号杯光照,种子萌发(填“能/不能”),
所以得出结论:
实验二:废电池浸出液是否会影响金鱼的存活
过程:
1、提出问题:废电池浸出液会影响金鱼的存活吗?
2、假设:
做出假设的依据:
3、制定并实施计划:(分析)给金鱼生活准备了怎样的环境(废电池浸出液含量不同)?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因为,所以得出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