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预报方法

合集下载

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滑坡的监测与预测预报教案》

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滑坡的监测与预测预报教案》

课题:滑坡的监测与预测预报教学目标1了解滑坡的监测方法。

2掌握滑坡的预测预报方法及其应用。

3培养学生对工程地质课程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1 滑坡的监测方法。

2 滑坡的预测预报方法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一、上节课知识复习滑坡的野外识别:通过视频了解到滑坡的前兆与临灾前的避让,今天给大家介绍滑坡的预测预报与简易监测方法。

二、滑坡预测内容:滑坡可能发生的地段、规模、类型、运动方式、运动速度和可能造成的危害。

滑坡预测分类:区域性预测、地区性预测、场地预测。

1.因子叠加法:将每一影响因子按其在滑坡发生中的作用大小纳入一定等级,在每一因子又划分假设干等级,然后把这些因子的等级全部以不同的颜色、线条、符号等表示在一张图上。

因子重叠最多的地段即是发生滑坡可能性最大的地段。

影响因子: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地形地貌等2综合指标法:把所有影响因子在滑坡形成中的作用以一种数字值来表示,然后对这些量值按一定的公式进行计算、综合,把计算所得的综合指标值按一定原那么和方法划分等级,编制出滑坡危险性分区图或斜坡稳定性分区图。

三、滑坡预报滑坡预报分为:区域性中长期预报、场地性短期预报预报途径:宏观征兆预报、观测资料预报1.宏观征兆预报:地变形、地表裂缝、地物标志移动、浑泉和泥浆喷发、地声、动物异常反映等。

2.观测资料预报:首先对滑坡进行动态观测,然后分析观测资料作出预报。

四、滑坡简易监测滑坡的简易监测方法有贴片法,钉钉法等,具体内容参见该局部视频。

五、综合应用<<滑坡的监测与预测预报>>:根据课堂提供的工程案例,学生分析,课堂内讨论检查。

六、总结1本节课重点学习内容为滑坡的监测与预测预报。

2滑坡的监测与预测预报方法如上。

七、作业1什么是滑坡的监测和预测预报?2滑坡的监测与预测预报方法有哪些?。

地质灾害的预报和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预报和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的预报和防治措施地质灾害是指由于地质因素引发的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滑坡、塌陷、地面沉降等。

地质灾害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预测和预报地质灾害以及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至关重要。

一、地质灾害的预报地质灾害的预报是通过对地质环境、地表形态、地下水位、地震活动等多种因素的综合研判和监测来实现的。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预报方法:1. 地震预报地震预报是指通过对地球自然震动的监测,以及各种地震前兆现象的观测和分析,进行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的预测。

地震预报的方法包括地震监测、地震活动模型建立、地震前兆现象观测等。

2. 泥石流预报泥石流是一种由陡坡上暴雨等原因引发的流动的碎屑混合体,对周围环境和人类居住区域的破坏性极大。

泥石流预报的方法主要包括对陡坡地区进行监测和观测,如监测雨量、地下水位、坡面位移等,通过对预警信号的分析和判断,以及建立泥石流预报模型来实现。

3. 滑坡和塌陷预报滑坡和塌陷是由于地层结构破坏、水分饱和等原因引发的地面滑动和沉降。

滑坡和塌陷预报的方法主要包括现场调查和监测,如对滑坡、塌陷区域进行地质、地形、地下水位的勘查和监测,通过分析和判断地下水位、地下岩层的变化等信息,来预测滑坡和塌陷的可能性和危险性。

二、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地质灾害对人类的危害,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干预和控制。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1. 地震灾害防治地震灾害防治主要包括建设抗震设防和地震监测预警系统。

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中,需要考虑到地震作用对建筑物的影响,采取抗震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地震监测预警系统通过对地震活动的监测和分析,及时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以便人们能够做好防范措施。

2. 泥石流灾害防治泥石流灾害防治主要包括治理沟道和堤坝加固两方面措施。

在沟道治理方面,采取清淤、排水、加固等方式,加强沟道的稳定性;在堤坝加固方面,采取建设挡土墙、加固原有堤坝等措施,提高堤坝的抗冲刷能力,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地区的冲击。

新滩滑坡预测预报分析

新滩滑坡预测预报分析
累 积位 移 和变 形 速 率 相 比 ,加 速 度 呈 现 出 完 全 不 同 的

其中 滑坡 发生 的频 率高 、密度 大 、损失 非 常 严
重 ,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人 民 币。这 使 国家很 多重大在建项 目施工和运营都遇到 了滑坡 问 题 ,或受 到滑坡灾害 的威胁… 。若能准确对滑坡进 行 预测预报 ,就能 尽 可能 地避 免 或减 少 滑坡 带来 的损 失 。滑坡 的预测预报研究是滑坡灾害研究分析 的重 点
此次滑坡为该边坡基 岩面上的堆积体沿基岩 面的再次
复 活 滑 动 。

斌 :新滩 滑坡 预测 预 报 分 析
目l /
・8 1 3・
新 滩 滑 坡 的位 移 监 测 于 17 9 7年 1 月 开 始 ,监 测 1
系统 由 5 条视准线兼水准线计 1 5个变 形点 1 5个三角
特点 ,更具有普适性 。根据预警指标判 断滑坡进 入 临滑状 态后 ,即可根 据 V rus模 型 等 临滑预测模 e l h t 型对失稳 时间进行预报 。本文 以新滩 滑坡 为例 ,说 明 基 于以上方法 的滑坡预测预报 的具体过 程 。由于预报 及时 ,避免 了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 。
段 ( 临滑 阶段 ,E F段 ) 。
18 95年 6月 1 l 2E凌晨 3时 4 5分 。位于三峡西 陵 峡中的新滩镇 ,突然 间发生滑坡 。这场滑 坡持续 了半 个多小时 ,直到 4时 2 O分才 慢慢 平息 下来 。滑 坡 的 体积约 3 0 0余万 m ,滑坡 体前部 的土石堵塞 了长江 0 。

l2・ 8
路 基 工 程 Sbr eEg e i ug d ni en a n rg

露天矿边坡预警方法与预警 系统总结

露天矿边坡预警方法与预警    系统总结

露天矿边坡预警方法与预警系统总结1 滑坡预测预报方法(矿山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失稳预报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露天采矿工程边坡已经成为困扰矿山安全生产的重要问题。

其稳定性是保证矿山正常生产的先决条件。

边坡失稳是指在采矿过程中边坡的土体在自身重力和外界作用力下失去原有平衡,出现滑坡、坍塌等现象。

与其他岩土工程相比,露天矿边坡稳定性具有如下特点:(1)露天矿边坡一般较高,高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边坡各部分地质条件差异大、变化复杂。

(2)露天矿的边坡是由上往下逐步形成,高陡边坡越往上稳定性越差,软弱夹层较多,受风化、地表水侵蚀的时间较长,易产生滑坡现象。

(3)露天边坡采用爆破、机械开掘形成,岩体完整性遭到破环,故边坡岩体较破碎不稳定。

影响露天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方面。

内因影响主要包括岩性、岩体结构、地质构造等;外因影响主要包括水、震动、构造应力、自然风化与气候、开采技术条件、人为因素等。

滑坡预测预报主要包括空间和时间2个方面。

空间预测是指对滑坡发生的地点、规模等的预测,目前使用较多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稳定系数预测法。

稳定系数预测法是最早的滑坡空间预测方法。

该法通过计算滑坡体的安全系数来预测某一具体边坡的稳定性。

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主要分为2大类:基于极限平衡分析法和数值计算方法。

极限平衡分析法不能得到滑体内的应力、变形分布状况,也不能求得岩体本身的变形和支挡结构对边坡变形及稳定性的影响。

而数值计算克服了极限平衡分析法的不足,不仅满足力的平衡条件,而且还考虑了土体应力、变形关系和支挡结构的作用,能够得到边坡在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变形分布,模拟出边坡的实际滑移面。

正因为数值计算的这些优点,近年来它已广泛应用于边坡稳定性分析。

目前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有限单元法,有限差分法,离散单元法(DEM),不连续变形分析法(DDA),流形元法等。

(2)人工神经网络法。

人工神经网络(ANN)是模仿人脑工作方式而设计的一种机器。

抚顺西露天煤矿滑坡与降雨的关系及预报方法

抚顺西露天煤矿滑坡与降雨的关系及预报方法
成果 。
() F 的概念 ,它可以用总抗滑力 与总致滑力的 比值 来定义 。当 F >1时 ,边坡 处 于 稳 定平 衡 状 态 ;当
F< 1时 ,边坡处 于失 稳状 态 ,将 导致 滑 坡 的产生 ;
西露 天煤 矿是 中 国开采 最 早 的大 型 露 天 煤 矿 , 迄今 已 有 10 余 年 的 历 史 ,形 成 了 目前 长 约 0 66k . m、宽 约 2k m、平 均 深约 30n 的“ 洲第 一 5 l 亚
F= 业 ‘
w +V oB s c i I s
’ ,
() 1
到高峰期 ,7 8 O一 O年代 1 O年 间形 成滑 坡率 24 . 次/ ;到 了 9 a O年代 以后 ,虽然 滑 坡 的 年平 均 数 量
有 所 减 少 ,但 是 滑 坡 的 规 模 却 在 逐 年 增 大 ,主 要 为 中浅 层 滑 坡 ,受 降 雨 影 响 严 重 。从 年 份 上 来 ,
维普资讯
第 2 卷第 2 3 期
20 0 8年 6月



V0 3 No 2 L2 .
J OURNAL OF CATAS TROPHOLOCY
J I 0 坡 与 降 雨 的 关 系及 预 报 方 法 ’

型 :平 面 滑 坡 、楔 体 滑 坡 和 圆 弧 滑 坡 。平 面 滑 坡 多见 于 具 有 统 一 弱 面 的 岩 层 中 ;楔 体 滑 坡 则 需
要有相互交叉 的断裂 面的组合 ;圆弧形滑坡主要 形 成 于土 质 边 坡 和 岩 石 碎 屑 堆 积 的边 坡 ,如 废 石
堆 等 。三 者都 可 以 因 强 降 雨 而 产 生 ,只 是 后 两 者 的形成 机 制 要 较 前 者 复 杂 得 多 。为 了给 大 家 立 体 直观 的 印象 ,我们 以 最 常 见 的最 容 易 理 解 的平 面 滑坡 为例 来 阐述 降雨型 滑坡 的形成 机 制 。 在进行边 坡 的稳定 性分 析 时 ,多 用 到安 全 系数

基于Logistic回归算法的滑坡预报模型

基于Logistic回归算法的滑坡预报模型

M rcr Kcr
(4)
其中,M姿r 和 cr 是对应于 K 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求得样本 渍( x )在特征向量的投影:
gr ( x j ) ( x j ) vr
M i1
c
r
(
(
xi
)
(
x
j
))
(5)
式中,r = p, p+1 , ... , M,g( x )为对应于 渍( x )的非线性 主元分量,所有投影形成一个矢量。
性进行排序和选择,减少了模型训练时间。由于在
高维空间中成灾因子的选取是一个非线性的问题,
KPCA 方法易于处理非线性问题,特别是对于高维
空间中成灾因子的选取上有一定的优势,在降维筛
选中应用广泛。KPCA 方法实现的具体过程如下: 令样本集为:X = { x1 , x2 , ... , xM },其中 xk沂RN 为
作者简介:陈曙东(1995—),男,江苏省盐城市人,硕士研究生,主研方向:嵌入式系统开发及应用。 收稿日期:2020-12-25
窑36窑
微处理机
2021 年
在此以陕西省山阳县相关监测数据为研究对 象。山阳县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地处秦岭南麓,是一 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土石山区。在地形上,呈现 出“三山夹两江”的特点。这也导致了研究区地质灾 害发生较为频繁的特点,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严重 的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采用核主成分 分析法选取预报参数,基于 Logistic 回归算法建立 了基于滑坡灾害发生概率预报模型,并将该模型成 功应用于陕西省山阳县滑坡重点灾害实验区,为滑 坡灾害的预报及治理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CHEN Shudong
(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Xi 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 an 710600, China)

黄茨滑坡的预测预报

黄茨滑坡的预测预报

黄茨大型滑坡的监测预报阅读并分析黄茨滑坡的地质背景、监测手段、监测数据,运用相关模型对该滑坡的时间预报作反分析。

根据论证结果,提出对工程地质问题综合预测预报的见解。

一、前言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西北分院黄茨滑坡监测组依据半年(1994.8~1995.1)来获得的大量调查、监测资料,通过数次分析计算,认为体积近600万m3的黄茨大滑坡即将于年1月31日至2月7日整体下滑。

在融融1995年的“过年”气氛中,黄茨滑坡突然发出轰隆隆的巨响,孕育已久的滑动开始了,滑体整体下滑。

位于滑坡前缘的水渠于3时断流,3时15分供电线路被破坏,全村一片漆黑。

在寒冷的冬夜中,村民们不得不点燃一堆堆篝火取暖。

一直没有搬迁的公路以北尚存的近10户居民则忙着抢运家中的重要物资。

至凌晨4时,再也听不到土石运动的声响,滑动停止。

整个滑动历时90min。

天亮以后,情况逐渐明朗:前缘东西宽300m、后缘东西宽近500m。

南北长370m、体积近600万m。

的黄茨滑坡整体滑动;后缘下错最大达10m左右,位于台缘做为滑坡后部的四级阶地的一部分——东西长200余米,南北宽50余米——整体下错约2~6m。

滑坡前缘运动距离较小,最大仅30m,但将原山坡坡脚的水渠抬高5m左右;由于西山梁这部分滑体突然滑动时的冲击力,其前面的地裂缝及由此引起的房屋开裂一直延伸到百米外的公路边;主要由于滑坡运动距离较近,而且滑坡和公路间60余户居民绝大部分已搬迁,故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滑坡实际滑动时间较预报时间仅提前21h30min,预报成功。

二、黄茨滑坡的环境及地质条件(一)黄茨滑坡所在地—黑方台的自然条件及地质灾害类型在兰州市中心以西近70km处,由青海西来的湟水注入黄河的八盘峡库区。

在黄河和湟水之间的黄河左岸,除黄河桥附近一短小的地段外,均为宽阔的黄河二级阶地,农业发达,人口密集。

高出二级阶地面百米许,有一辽阔而平坦的台地,此即由黄河四级阶地构成的所谓黑方台。

盐锅峡化工厂东侧的虎狼沟将其分为两部分,沟西边较小的那一块称之方台,沟东边较大的那一块称之黑台。

滑坡监测与预报

滑坡监测与预报

滑坡灾害监测和预报滑坡灾害是一种典型的、多发的地质灾害。

对于地质结构、地形条件和环境背景因素脆弱,或者具有潜在失稳特征的自然斜坡和人工边坡,由于铁路、公路、水电、采矿和城镇开发等工程建设,以及大气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坡体失稳,触发滑坡灾害,常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经常危害国民经济建设、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群众生活。

为了防止或减轻滑坡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滑坡灾害的监测和预报一直为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所关心和重视。

第一节滑坡动态监测自然斜坡或人工边坡在各种动力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和作用下,产生变形破坏,丧失坡体稳定性,诱发滑坡灾害,这一灾变的过程是一动态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监视和观测滑坡在其孕育、发展和灾变的全过程中的各种特征因素和参量,即称为滑坡动态监测。

滑坡动态监测不仅可以帮助工程技术人员更加准确可靠地认识和把握滑坡的性质和规模,而且可以作为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的基础和依据。

滑坡动态监测主要包括变形监测、应力监测、以及地下水等其他监测,主要是监测这些因素和参量的动态特征和变化规律。

通过对滑坡动态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可以帮助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确定滑坡灾害范围、滑体厚度、滑体规模、滑动方向,以及滑坡分区、分级、分条和分块等基本性质。

同时,滑坡推力的变化情况和分布规律、地下水的活动状况和变化趋势、以及抗滑工程措施(或建筑结构)的作用效果等力学特性,可以得以更准确的了解和把握。

更重要的是,滑坡动态监测,特别是滑坡变形监测,可以获知滑体的变形发育阶段、滑体的变形大小、滑体的变形速度和发展趋势,从而作为滑坡灾害预测预报的基础,以防止或减轻滑坡灾害可能造成的破坏和损失。

一、滑坡变形监测滑坡变形监测的工作内容包括:地表变形监测、地下变形监测和建筑物变形监测等三项基本工作内容。

1地表变形监测(1)监测目的地表变形监测的目的在于了解和掌握滑坡坡体表面的变形活动状况和变化规律,可以用于确定滑坡坡体的变形范围、滑坡坡体的变形发展阶段,掌握滑坡坡体变形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为进行滑坡工程地质勘察、整治工程设计和滑坡灾害预测预报奠定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