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培养+药敏:微生物报告单

合集下载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解读1、药敏试验是如何测定的?根据美国临床标准委员会(The National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 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即Kirby-Bauer法)测定。

将含有一定量抗菌药的纸片贴在涂有细菌的琼脂平板表面,35℃培养过夜,测量纸片周围抑菌圈的大小确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抑菌圈越大敏感性越高。

不同细菌对不同抗菌药敏感性的判定标准不同,例如头孢噻肟对肠杆菌科细菌的抑菌圈≤14mm为R,15mm-22mm为I,≥23mm为S;苯唑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10mm为R,11mm-12mm为I,≥13mm为S。

2、药敏试验报告中S、I、R 指的是什么?S(susceptible),是指细菌对抗菌药敏感,使用常规剂量时的平均血浓度超过MIC 5倍以上,用常规剂量通常有效;I(intermediate)是指细菌对抗菌药中度敏感,常规剂量时平均血浓度等于或略高于MIC,需用高剂量或对体内药物浓缩部位的感染可能有效;R(resistance)是指细菌对某种抗菌药耐药,药物对细菌的MIC 高于应用常规剂量时的血浓度,应用常规剂量治疗通常无效。

3、药敏试验中,测试抗菌药物的品种是如何选定的?抗菌药有近200种,药敏试验中没必要也不可能包括每种抗菌药。

所测试的抗菌药纸片的种类是根据各类细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及临床可能选用的药物而确定的,同类药物通常只选择1-2个代表品种。

NCCLS对各种细菌的药敏试验中宜测试的药物品种进行了推荐,如测定葡萄球菌属的药敏试验应包括苯唑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克林霉素、复方磺胺甲恶唑(SMZ-TMP)和万古霉素;此外可根据情况增加其他品种如氯霉素、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和呋喃妥因等。

4、为什么肠球菌属细菌药敏报告的测定药物这么少?对头孢菌素类和多种抗菌药天然耐药,故药敏试验中所包括的抗菌药品种较少,NCCLS 推荐的测试品种为氨苄西林或青霉素、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此外亦可增加庆大霉素、氯霉素、红霉素、利福平、环丙沙星和呋喃妥因等,后两者适用于尿标本。

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

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篇一:微生物学实验报告20XX级制药专业工业微生物学实验报告姓名:刘甜甜学号:20XX304090班级:制药12-2班指导老师:王健日期:20XX.6.11一、实验目的1、抑制或杀死微生物的一些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原理。

2、掌握物理、化学及生物的因素抑菌、杀菌的试验方法。

3、了解细菌的形态特征、染色特点。

4、了解细菌在普通培养基、选择培养基、血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5、掌握细菌分离划线培养的方法。

6、掌握细菌的初步生化反应。

7、掌握细菌密集划线法,掌握细菌K-b药敏纸片法。

二、实验内容1细菌gram’sstain染色,镜检,观察记录细菌形态和特色特征ˉˉ1.1实验原理:染色原理:g+菌与g菌细胞壁不同,g+菌比g菌细胞内核糖核酸镁盐含量高,g+ˉ菌比g等电点低。

1.2实验步骤:1.2.1.制片:○1涂片:取半滴生理盐水置一洁净玻片上,以无菌操作技术自平板上去菌落少许,与生理盐水混匀,均匀涂布约1cm2大小,自然干燥;②固定:取含菌膜的玻片与酒精灯火焰上来回三次,使菌膜牢固附于玻片表面;1.2.2染色:①初染:取结晶紫一到两滴覆盖于菌膜表面,轻微摇动,维持30〃~40〃,细流水冲洗,切勿直接冲洗涂片区域;②媒染:取卢氏碘液1~2滴覆盖菌膜表面,轻微摇动,维持30〃~40〃,用上法细流水冲洗;③脱色:取95%酒精2~3滴于菌膜表面,轻微摇动,局部接近无色即可,用上法细流水冲洗;④复染:取1:10稀释石炭酸复红覆盖涂片区域,轻微摇动,用上法细流水冲洗;⑤吸水纸初步吸干玻片水分,然后自然干燥;1.2.3镜检:于涂片区域加半滴香波油,油镜(100倍目镜)下。

三、分离培养1实验原理:四区划线法是把混杂着在一起的微生物或同一微生物群体的不同细胞用接种环在平板培养基表面通过分区划线稀释而得到较多独立分布的单个细胞,经培养繁殖后生成个菌落。

有时这些单菌落并非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故必须反复分离多次才能得到纯种。

细菌培养药敏实验报告

细菌培养药敏实验报告

细菌培养药敏实验报告细菌培养药敏实验报告引言细菌培养药敏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旨在研究不同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通过该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本次实验我们选择了常见的致病菌大肠杆菌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抗生素的培养试验,探究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实验方法1. 细菌培养首先,我们从实验室的细菌库中取出保存的大肠杆菌菌株。

将菌株接种到含有营养物质的琼脂平板上,利用无菌的铁环将菌株均匀地涂抹在琼脂平板上。

然后,将琼脂平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37摄氏度下培养24小时,使细菌能够充分生长。

2. 制备抗生素试验板在实验室中,我们准备了包含不同抗生素的试验板。

根据实验需求,我们选择了青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和庆大霉素四种常用抗生素。

将这四种抗生素分别溶解在无菌的培养基中,制备成不同浓度的试验液。

然后,将试验液均匀地涂抹在琼脂平板上,形成抗生素试验板。

3. 药敏实验将培养好的大肠杆菌菌株分别划线于抗生素试验板上,确保每个抗生素试验板上都有菌株。

然后,将试验板放入恒温培养箱中,在37摄氏度下培养24小时。

在培养结束后,观察试验板上的菌落生长情况,记录下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抑菌效果。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观察到不同抗生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存在差异。

其中,青霉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形成了明显的抑制圈,表明大肠杆菌对青霉素敏感。

而氨苄西林和四环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差,形成的抑制圈较小,表明大肠杆菌对这两种抗生素的抵抗能力较强。

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也较好,但较青霉素稍差。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大肠杆菌对青霉素敏感,对氨苄西林和四环素的抵抗能力较强,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适中。

2. 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抑菌效果存在差异,这与抗生素的作用机制和细菌的耐药性有关。

3. 抗生素的选择应根据细菌的敏感性进行,以提高治疗效果。

结论细菌培养药敏实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学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研究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单是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结果汇总,用于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在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单时,需了解报告单的结构和内容,并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以下是对微生物检验报告单的解读。

报告单上通常会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标本信息、检验项目、结果解读以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1. 标本信息:标注了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还包括所采集的标本类型和采集时间。

标本类型可以是血液、尿液、痰液、脑脊液等,不同的标本类型对应着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标准。

2. 检验项目:通常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药敏试验等。

细菌培养可以检测出各种致病菌,真菌培养用于检测真菌感染,药敏试验则用于指导药物治疗。

检验项目的具体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3. 结果解读:细菌培养结果会列出各种致病菌的数量、形态、特征等信息。

真菌培养结果通常会给出菌种名称和数量。

药敏试验结果会显示各种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对致病菌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需要注意的是,在结果解读中可能存在几种情况:阳性、阴性、混合感染等,需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4. 抗生素敏感性分析:针对检出的致病菌,报告单会列出各类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

通常使用缩写来表示,如“S”表示敏感、“R”表示耐药、“I”表示中介性或不确定。

根据这些结果,医生可以选择适合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对于不同病种和感染部位,报告单上的信息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对于尿路感染的标本,报告单可能包含尿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对于皮肤感染的标本,报告单可能包含细菌培养和真菌培养的结果等。

当解读微生物检验报告单时,需要做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1. 肯定感染:首先要判断报告单中是否检出致病菌,如果没有检出致病菌,则可能排除感染的可能性,但也有可能是细菌数量太少而未能检测出来,或者是其他原因导致。

如果检出致病菌,则可能存在感染情况。

2. 确定致病菌:根据报告单中的菌种名称和数量,可以确定感染的致病菌。

微生物药敏试验报告

微生物药敏试验报告

微生物药敏试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微生物药敏试验的方法,验证不同的抗生素对于待测微生物的敏感性,从而为临床提供正确的治疗建议。

实验流程
1. 选择待测微生物,通过培养、鉴定等方法进行检测,确保其为目标微生物。

2. 制作药敏板,将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均匀涂于药敏板上。

3. 用无菌环针将待测微生物接种于药敏板上,并在孵化器中进行培养。

4. 观察不同药物对于待测微生物的作用,记录生长情况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我们得到以下结论:
1. 对于待测微生物A,抗生素B和C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而抗生素D和E的作用较弱。

2. 对于待测微生物B,抗生素E和F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而抗生素C和D对其作用较弱。

3. 对于待测微生物C,抗生素D和F表现出明显的抑菌作用,而抗生素A和B均未能抑制其生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根据不同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使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和治疗。

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多种操作规范,包括无菌操作、药
品使用、实验器材处理等。

2. 需要注意安全卫生问题,避免不必要的生化反应产生。

3. 实验记录需要详实、准确,方便日后的查询和参考。

结论
微生物药敏试验是临床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检测项目。

通过
在不同情况下,微生物对于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变化的比较,可
以为医生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案,降低治疗过程中的风险和复杂性。

建议今后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依然保持严格的操作规范,
不断摸索出更为精确的试验方法,提高诊疗效果,为患者带来更
优质的服务。

霉菌培养药敏报告

霉菌培养药敏报告

霉菌培养药敏报告
报告编号:M2021001
制作时间:2021年6月10日
样品信息:
样品名称:患者黄先生白色念珠菌感染部位分泌物
采集时间:2021年6月6日
采集部位:右手食指末端
检测结果:
经过霉菌培养和药敏实验,本次样品被鉴定为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药敏测试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对以下药物敏感:
- 异庚唑(Fluconazole)
- 泊沙康唑(Posaconazole)
- 伊曲康唑(Itraconazole)
- 卡泊芬净(Caspofungin)
- 阿莫罗芬(Amphotericin B)
而对以下药物呈现抵抗:
- 甲基磺酰唑(Miconazole)
- 牙买加醇(Nystatin)
建议治疗方案:
由于本次样品被鉴定为白色念珠菌,并且对部分药物存在抵抗,因此建议治疗方案如下:
1. 选择敏感性好的药物进行治疗,包括异庚唑、泊沙康唑、伊
曲康唑、卡泊芬净、阿莫罗芬等。

2. 注意用药方法和用量,严格按照医生指导服药。

3. 监测疗效和药物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备注:
本次检测结果仅适用于本次样品,对其他样品并不具有代表性。

以上是本次检测结果和建议治疗方案,如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
一步了解,请联系我们。

联系人:XXX
联系电话:XXX
联系邮箱:XXX。

最新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

最新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

最新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
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是用于评估微生物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的实验室检测结果。

以下是一份最新的微生物药敏实验报告的内容示例:
实验目的:
评估从患者样本中分离出的微生物对一系列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实验方法:
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敏测试,使用标准的抗生素浓度范围。

测试的抗生素包括青霉素、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等。

实验结果:
1.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 青霉素:耐药
- 头孢曲松:中介
- 庆大霉素:敏感
- 红霉素:耐药
- 左氧氟沙星:敏感
2.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 青霉素:敏感
- 头孢噻肟:敏感
- 阿米卡星:敏感
- 四环素:耐药
- 莫西沙星:敏感
3.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 头孢他啶:耐药
- 庆大霉素:耐药
- 阿米卡星:中介
- 环丙沙星:耐药
- 利福平:敏感
结论与建议:
根据实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大多数测试的抗生素表现出耐药性,建议使用新型抗生素或联合用药治疗。

大肠杆菌对多数抗生素敏感,
可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铜绿假单胞菌表现出多重耐药性,
治疗时应考虑使用敏感的抗生素,并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示例,实际的药敏实验报告应基于实验室的检
测结果和临床情况。

药敏试验报告单

药敏试验报告单

药敏试验报告单概要本报告单是针对患者进行的药敏试验的结果总结和分析。

药敏试验是一种用于确定细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的实验,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的治疗选择。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药敏试验的目的、方法、结果和分析。

目的药敏试验的主要目的是评估细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以确定最有效的治疗方案。

通过选择对细菌产生最强抑制作用的药物,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治疗成功率,并减少治疗失败和药物耐药性的发生。

方法样本获取从患者的临床标本中采集到细菌样本,常见的标本包括尿液、血液、伤口分泌物等。

收集到的样本应以无菌技术进行处理,以确保细菌的纯度和可靠性。

药物敏感性测试在药敏试验中,通常使用药物敏感性测试纸片或药物敏感性测试板来评估细菌对不同药物的反应。

将不同药物敏感性测试纸片或测试板放置于含有细菌的琼脂平板上,然后培养在适当的条件下。

根据药物敏感性测试纸片或测试板上的结果,可确定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

通常,对敏感性药物,细菌形成抑制区域,而对耐药药物,细菌在纸片或板上生长。

数据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将细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分为以下几个等级:•敏感(S):细菌对药物非常敏感,并且该药物可以用于治疗。

•中介(I):细菌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可能需要更高剂量或更长的治疗时间。

•耐药(R):细菌对药物存在耐药性,该药物不适用于治疗。

结果在本次药敏试验中,使用了以下药物对细菌进行了敏感性测试:1.药物A2.药物B3.药物C4.药物D下表总结了各药物对细菌的敏感性:药物敏感性中介性耐药性药物A S - -药物B S - -药物C I - -药物D R - -分析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药物A和药物B对细菌表现出很强的敏感性,可以作为常规治疗药物。

2.药物C对细菌表现出中介敏感性,可能需要更高的剂量或更长时间的治疗。

3.药物D对细菌表现出耐药性,不适用于治疗。

综上所述,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建议在治疗中优先选择药物A和药物B,必要时考虑药物C作为替代药物,而应避免使用药物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评合格
省内参考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临床微生物报告单
姓名:住院号:253884送检时间:2012.05.04标本号:119630
性别:女科别:神经外二科病房送检医师:刘伟标本种类:痰
年龄:68岁病床号:临床诊断:备注:
细菌培养+药敏—(痰)
结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 lococcus aureus
药敏结果:KB法
氨苄西林/舒巴坦
头孢唑啉
克林霉素
苯唑西林
利福平
复方新诺明
KB值
28
30
6
28
24
6
药敏度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敏感
敏感
耐药
敏感
敏感
耐药
头孢曲松
红霉素
左旋氧氟沙星
青霉素
头孢呋辛酯
万古霉素
KB值
22
6
20
18
24
15
药敏度
敏感
耐药
敏感
耐药
敏感
敏感
报告时间:2012.05.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