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堂》阴阳一调百病消

合集下载

竹子:清心泻火,一身是宝

竹子:清心泻火,一身是宝

竹子:清心泻火,一身是宝作者:暂无来源:《家庭科学·新健康》 2013年第3期文/罗大伦罗大伦本草堂罗大伦,原名罗大中,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博士,兼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曾出版《古代的中医》、《神医这样看病》、《这才是中医》、《阴阳一调百病消》等普及中医的书籍。

王孟英医案对于竹叶的功效,我们得从一个医案开始讲起。

清代医家王孟英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温病学家。

王孟英的这个医案是关于一个小孩的。

那个小孩只有5岁,患了外感病,发高烧,而且烧得很厉害。

请来的医生一看孩子发高烧,就用解表的药,于是就用了柴胡、葛根等药,想把小孩体内的邪气给发散出来。

结果这个小孩服完药以后,病情急转直下,开始抽风,甚至昏迷过去了。

后来孩子醒了,但他只是睁着眼睛,却说不出话来了。

孩子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孩子的母亲多年孀居,她自己一个人带着孩子,可以想象是多么辛苦。

这位着急的母亲到处寻找医家,哪位医家治儿科病好,就托人去请。

后来他们家的一位亲戚跟她说:“你找儿科病的医生未必对,为什么呢?我们现在应该找擅长治温病的医生,小孩发热这是温病,是一种热证,我们应该找能治疗温病的医生来治病。

”这位母亲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按照亲戚说的求访到了王孟英,因为王孟英是一代温病大家,特别擅长治疗这种温热之病。

王孟英去了以后一诊断,说之前的医生用的都是温热药,结果把孩子的肝风给引出来了。

这孩子本来津液就不足,肝风一盛,所以他就昏迷了。

津液为肝风所束,人体就没有津液濡养了,他的病怎么会好昵?于是王孟英就开了一个叫犀角地黄汤的方子。

犀角地黄汤里的犀角是清热的,地黄是滋阴、清热、生津液的药,王孟英还加上了一味药,就是竹叶。

竹叶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竹叶是清热、清火的。

孩子喝了几服王孟英开的药以后,身体就恢复了健康。

竹叶的两大功效竹叶是归入心、肺、胆、胃经的,主要有两个功用,第一是清心利尿,可以清心火,把心火往下导,通过小肠,通过我们尿液,把心火给排泄出去。

中医博士罗大伦:聊聊吃素这事儿

中医博士罗大伦:聊聊吃素这事儿

中医博士罗大伦:聊聊吃素这事儿罗大伦,原名罗大中,中医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毕业,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兼任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主编,是中央电视台、山东卫视、北京电视台等媒体养生节目的主讲嘉宾。

曾出版:《古代的中医》、《神医这样看病》、《这才是中医》、《阴阳一调百病消》等普及中医的书籍。

罗博士幼承庭训,读书后一直埋头于中医经典的研究,积极临证,尤其致力于将中医文化的精髓阐释给大众,他在网络上的中医故事连载点击率已达到一百二十多万,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他讲述的中医知识妙趣横生,又富含养生知识,他在《养生堂》主讲的养生系列节目创收视最高纪录。

罗博士因为深厚的中医功力,和推广中医的巨大成绩,被业内誉为中医新生代的领军人物。

我是个素食者,这让大家很奇怪,为什么会吃素呢?其实我以前不是这样的,我自己发现,我的人生几年前好像有一个转折点,之前和之后很不相同。

我是东北人,东北人喜欢吃肉,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了,我也不例外,那叫一个爱吃肉,什么红烧肉,锅包肉,怎么吃都不够,每到一个地方或者饭店,必问:你们家红烧肉做的如何?遇到吃得地道的,我一定会把厨师请出来,指点我一下,遇到做的很差的,我会很不客气指点他一下。

还经常自己做,看着小火炖肉,看着颜色渐渐变得深红,心里那叫一个舒服,就等着满屋溢香呢。

刚到北京那年,刚考完博士,等着发榜的时候,住中央电视台的家属楼(那里非常舒服,能看二百多个国外的电视台节目呢,住了一段时间,觉得英语水平直线上升),我就曾经一时兴起,大清早做了红烧肉,然后打电话把楼上楼下的哥们叫来,早餐吃红烧肉,大家全都晕了,哪儿有早餐就是红烧肉的啊,后来放嘴里一尝,都觉得不错,结果都给吃光了。

还曾经爱吃白切鸡,上海小绍兴的,以前在上海的时候,经常去吃,觉得简直是人间美味,几天不吃都觉得亏了。

但是,等读了博士,事情就转变了,我的很多转变都是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发生的,那个时候,去食堂,总是遇到同学们吃得很简单,我很奇怪,开始以为是大家生活水平不好,吃不起肉,后来在一起一聊,敢情,这些同学都是素食主义者啊。

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名医名方汇总

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名医名方汇总

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名医名方汇总1.清理血管壁的好方子;丹参、天麻、三七、山楂、西洋参、瓜娄壳、何首乌这七味药各等量,放在一起打成粉,每天早晚一小勺, (胶囊可5粒)坚持吃3~5个月。

2.调节虚寒体质方子:干姜,肉桂,蜀椒。

1:1:1的比例,3味药等份混合打成粉,装入两层(袜子,手套,帽子)之间,盖发凉发冷的部位就行了。

3.各种骨刺:用干皂角捣碎加最好的山西老陈醋合成糊狀,贴在患处。

每次可用半小勺多,后固定好,上面用热宝加热,将骨刺软化掉。

4.预防血脂的升高和缓解轻度血脂高代茶饮方子:(养生堂)山楂20克,红曲10克,决明子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5.治疗尿蛋白方:(赵林教授)每天一两花生仁(红皮),用水煮烂,每天早晨空腹当早餐吃,约40天就好了(一般肾炎。

糖尿病出现的尿蛋白都可治。

6.治心肌缺血方:(同仁堂)五味子,桂圆肉,丹参各3两,红参须,红花各1两,红枣半斤,共分成3份煎成药汁,每天随意喝。

7.心阴虚失眠,手足热: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合用很好的。

8.小米粥可控制糖尿病:每天早晨煮一碗小米粥,要煮的干一点,里面放点核桃仁,枸杞子,又补脑,又补肾,又不升糖。

9.代茶饮小方,大家平时可以喝一些来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枸杞10克,大枣(炙烤)3枚,菊花5朵。

开水冲泡代茶饮。

壮骨功效的小方——鹿茸酒:鹿茸10克,白酒500毫升,泡1个月每次服用30毫升.(对于肝肾筋骨有补益作用,预防退行性骨关节病,帮助睡眠,睡觉前喝每晚30克。

)10.胃溃疡,胃粘膜脱落:用猪蹄2-4个煮烂,沾白胡椒面(几岁就用几粒,研成面,分成7包),每天早空服一次,大约7天。

一般2~3次即愈。

11.脑中风出院后用药:同仁堂牛黄安宫丸一丸(好的)+民间种的葫芦籽研粉,早晚各一勺大约用12丸。

后个再用步长脑心通。

12.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

肠胃容易受寒,呕吐或腹泻。

《养生堂》六种身体“平衡剂” 病入膏肓的传世中药

《养生堂》六种身体“平衡剂” 病入膏肓的传世中药

《养生堂》六种身体“平衡剂” 病入膏肓的传世中药本文转载自平安是福,活着真好!《《养生堂》六种身体“平衡剂” 病入膏肓的传世中药》《养生堂》六种身体“平衡剂” 专家:傅延龄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学院院长《六种身体“平衡剂”-1》六气、风、内风、外风古代医家观察到我们人类所处的这个大环境里面,也就是我们所的天地之间,存在着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因素。

风在不停的吹着,夏天里热,冬天里冷,有时候干燥,有时候潮湿,这些都是生物生存的必然条件。

天地间的万事万物都会受到这六种气的影响,于是就总结提出了“六气”。

我们的身体也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小宇宙,身体的小宇宙也同样需要六气的平衡,才能健康的存在。

如果六气出现问题,就人体来讲,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疾病,比如太寒冷了会把人冻坏,太热了则会把人“烤焦”了。

早在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就对六气的重要性做了这样的总结:这里的风泛指的就是六气,早在古代人们就意识到没有六气,人是不能生存下去的。

中医有这样一句话:“风为百病之长”。

所以在六气中,风是排在第一位的。

它是一个重要的诱因,一个促发因素,是一个推手。

它首先削弱人的正气,降低人的抵抗力,然后寒、热、湿,甚至生物性的因素比如细菌、病毒等,就开始侵犯,或者由潜伏转为活跃。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宅在屋子里,门关着,外邪要伤他,是伤不着的。

如果风把门吹开了,不仅风伤人,它还把寒、热、湿也带进屋内,也会伤到人。

平时看病的时候,总会听到大夫说“风寒、风温、风湿、风热”之类的词语,这几个词前面,不都带一个风字吗?这些都足以说明风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如果风对身体产生影响,一般会出现两种情况,一个是力量太强了,比如出现中风、眩晕、耳鸣、感冒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因为风力过强导致的。

另一种就是方向错误,比如呃逆、泛酸、哮喘、嗳气、冲气、奔豚等。

这奔豚很有意思,感觉到身体里面有一股气从小腹部向上突突的冲,像小猪奔跑一样,这也是内风方向性的错误。

都市家庭中必备的健康养生书籍

都市家庭中必备的健康养生书籍

都市家庭中必备的健康养生书籍在城市里生活,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房子、工资、家庭、老人、孩子等等。

人在各种压力的情况下,最容易忽视的就是身体的健康。

如何保证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未来家庭的生活质量!此书单专门为生活在都市的家庭准备!24节气顺时调养作者:宝琦催绢推荐理由:一年有四时变化,有24节气的更替,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气候,这些气候变化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影响着人类脏腑功能的活动、气血的运行、机体的变化、疾病的发生等。

中医养生强调顺应天时,根据24节气的变化规律,调整人体节律,平衡阴阳,与自然界的阴阳变化相应,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24节气养生是中医养生的瑰宝,是几千年养生智慧的结晶。

自己的身体会说话察言观色知健康作者:蔡向红推荐理由:《中国家庭必备工具书:自己的身体会说话察言观色知健康(全新图解版)》从人体不同部位入手,分为十五个章节,每章深入浅出地帮助读者解读身体健康的密码。

书中不仅融合了上下五千年的中医知识,更根植于先进的医学研究成果,为内容提供翔实可靠的科学依据。

书中除了介绍察颜观色的具体方法外,还针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附上了小贴士,为读者提供富有参考价值的自助验方。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大全集作者:白苏子推荐理由:孩子生病前,父母如果不能早发现、早治疗,很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孩子生病后,父母护理不当会加重病情,小病成大病;孩子突发疾病时,父母如果不能第一时间采取急救措施,会导致严重后果,甚至危及孩子生命。

孩子的健康不能全指望医生,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健康守护神。

本书详尽介绍孩子的日常护理,四季保健,饮食营养,14大经络的调养,感冒发烧、麻疹、痢疾等常见病的防治,教给父母如何快速处理孩子的小伤病,如扭伤、割伤、烧烫伤等,科学解决孩子的心理异常诸如多动症、社交恐惧症、自虐等,使父母成为孩子最好的医生,牢牢掌握孩子的身心健康,帮助孩子茁壮成长。

很老很老的老偏方大全集作者:陈暖推荐理由:老偏方是老百姓生活智慧的体现,可快速解除身体不适,将日常小毛病一扫而光,民间自古就有“偏方治大病”的说法。

【中医指南】 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五脏调和百病消》让你全家幸福安康!

【中医指南】 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五脏调和百病消》让你全家幸福安康!

【中医指南】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五脏调和百病消》让你全家幸福安康!....0哪种花有疏肝的功效?山茶花?金银花?牡丹花?正确答案是牡丹花有疏肝的功效。

金银花入肺经,可治疗感冒。

牡丹花入肝经有活血、美容养颜的作用。

牡丹花适宜爱生闷气、月经不调的人。

专家推荐疏肝饮哪种蔬菜有疏肝的功效?菠菜?茼蒿?白菜?正确答案是茼蒿有疏肝的功效。

茼蒿入肝经有疏肝的作用。

茼蒿含有挥发油,久煮会失效。

何嘉博士现场演示:疏肝五禽戏-虎戏。

还有哪种方式能疏肝?哪种音乐能疏肝?肝不和的人适宜多听明快的音乐。

常用哪种药材能疏肝?柴胡?茯苓?黄芪?正确答案是柴胡能疏肝。

黄芪是补气、茯苓是化湿的。

柴胡是疏肝的常见中药。

煎煮后药效最好。

资料二:五脏养生方法脾、心、肝、肺、肾这五脏并不是孤立的,存在相生相克关系,它们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中医养生通过调养的方式来调动全身的能量,使肌体阴阳平衡、五脏调和、气血畅通,从而健康百岁。

一、脾养生之道脾在五行中属土,是人体气血的“生产工厂”,生理功能为“主运化”,就是将食物消化成为营养物质(也就是气血),并将其运送到全身各处。

历代医家均非常重视脾的养生作用。

《黄帝内经》指出:“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生气血。

”这就是说脾是人体健康的“后天之本”,是五脏气血生化的源头。

脾胃功能好坏与人的情志也有密切关系,过思则伤脾。

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之所以只活54岁就死了,就是因为他过于****劳、思虑过度造成不思饮食、脾衰弱,最终导致气血生成不足,撒手人寰。

中医有一个了解人体气血盛衰状况的小窍门,就是观察口唇的色泽。

因为脾开窍于口,口唇的色泽代表了气血的盛衰。

如果口唇色泽苍白或者暗淡无色,就表明脾气不足,制造出的气血不足,这个人多半是气血亏虚。

脾系统的异常,常表现为消化不良、食欲不振、食后腹胀、恶心、呕吐、打嗝、烧心、腹泻便秘、胃炎、胃肠溃疡等症状。

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症状的有无,来判断脾胃功能是否良好。

如果出现了这些症状,说明脾胃系统出了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根据天人合一的五行养生文化,中医认为黄颜色、甘甜味、嘘(xu)这个发音都与脾胃相关,归属于脾土系统,能够调养、补益脾胃之气。

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名医名方汇总

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名医名方汇总

.北京卫视养生堂节目名医名方汇总1.清理血管壁的好方子;丹参、天麻、三七、山楂、西洋参、瓜娄壳、何首乌这七味药各等量,放在一起打成粉,每天早晚一小勺,(胶囊可5粒)坚持吃3~5个月。

2.调节虚寒体质方子:干姜,肉桂,蜀椒。

1:1:1的比例,3味药等份混合打成粉,装入两层(袜子,手套,帽子)之间,盖发凉发冷的部位就行了。

3.各种骨刺:用干皂角捣碎加最好的山西老陈醋合成糊狀,贴在患处。

每次可用半小勺多,后固定好,上面用热宝加热,将骨刺软化掉。

4.预防血脂的升高和缓解轻度血脂高代茶饮方子:(养生堂)山楂20克,红曲10克,决明子1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5.治疗尿蛋白方:(赵林教授)每天一两花生仁(红皮),用水煮烂,每天早晨空腹当早餐吃,约40天就好了(一般肾炎。

糖尿病出现的尿蛋白都可治。

专业资料..6.治心肌缺血方:(同仁堂)五味子,桂圆肉,丹参各3两,红参须,红花各1两,红枣半斤,共分成3份煎成药汁,每天随意喝。

7.心阴虚失眠,手足热:天王补心丹,六味地黄丸合用很好的。

8.小米粥可控制糖尿病:每天早晨煮一碗小米粥,要煮的干一点,里面放点核桃仁,枸杞子,又补脑,又补肾,又不升糖。

9.代茶饮小方,大家平时可以喝一些来达到强筋壮骨的目的:枸杞10克,大枣(炙烤)3枚,菊花5朵。

开水冲泡代茶饮。

壮骨功效的小方——鹿茸酒:鹿茸10克,白酒500毫升,泡1个月每次服用30毫升.(对于肝肾筋骨有补益作用,预防退行性骨关节病,帮助睡眠,睡觉前喝每晚30克。

)10.胃溃疡,胃粘膜脱落:用猪蹄2-4个煮烂,沾白胡椒面(几岁就用几粒,研成面,分成7包),每天早空服一次,大约7天。

一般2~3次即愈。

11.脑中风出院后用药:同仁堂牛黄安宫丸一丸(好的)+民间种的葫芦籽研专业资料..粉,早晚各一勺大约用12丸。

后个再用步长脑心通。

12.十滴水滴肚脐,寒热两邪通吃:把十滴水滴在肚脐里,外面用医用纱布和医用胶布封盖,12个小时以后取下。

《养生堂》防病从祛邪气开始

《养生堂》防病从祛邪气开始

---------------------------------------------------------------最新资料推荐------------------------------------------------------ 《养生堂》防病从祛邪气开始《养生堂》防病从祛邪气开始 8 月 30 日播出《防病从祛邪气开始》1 简介:人体中很多邪气,但是现代人最主要的发病是来自于湿邪。

很多疾病,比如多见的肥胖、血脂高、痛风等等,常常都有湿邪为患。

这里我可以教给大家一个我最常用的一味中药,来去身体中的湿邪。

这位中药我几乎给每个病人开的方子里都用到了。

这个是白术。

1、白术养生方人体中很多邪气,但是现代人最主要的发病是来自于湿邪。

很多疾病,比如多见的肥胖、血脂高、痛风等等,常常都有湿邪为患。

这里我可以教给大家一个我最常用的一味中药,来去身体中的湿邪。

这位中药我几乎给每个病人开的方子里都用到了。

这个是白术。

白术,主产于浙江,尤以浙江天台所产质量最佳。

《神农本草经》术:味苦温。

1 / 6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

一名山蓟,生山谷。

白术主养命以应天,无毒。

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多服,久服不伤人,本上经。

大家平时用薏米熬粥、蒸饭的比较多。

实际上这就是很大的误区,薏米吃好了,可以健脾祛湿,吃错了就越吃越不消化,脾胃运化功能就可能更差。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山药。

首先我们要了解薏米为什么会健脾,是因为它是原汤化原食,薏米本身很硬,它自身就含有一种物质可以帮助消化坚硬的东西,是个很强的溶解剂,现在大家用这个熬粥,就把这些健脾的溶解剂化掉了大米了,薏米本身很硬的东西就化不掉了。

包括山药都是这样,所以薏米粥和山药煮水,都只喝汤汁,不要吃,因为那些东西就相当于药渣了。

2、预防癌症妙方说到丁香和全蝎,我们不仅可以配合浙贝母和土贝母一起来内服抗癌。

还可以外用止痛!可以做成止痛膏,那疼敷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浩扬电子书城 最新、最快、免费电子书下载<《养生堂》的最强音:阴阳一调百病消(全文)>第一部分第1节:万病只有一个原因:阴阳不调(1)第一章万病只有一个原因:阴阳不调生命是一种内稳定状态,这种稳定取决于阴阳的平衡,阴阳就像天平上那两个砝码,一左一右,只有它们重量相当,天平才稳定。

一旦阴阳失调,天平向一方倾斜,平衡被打破了,人就会生病。

所以,人要获得长期的健康,就必须时刻保持阴阳的平衡。

养生养的是什么?养的就是阴阳,只有阴阳调和,我们才能过上不生病的生活。

第一节要想寿命长,全靠调阴阳这些年,我曾经受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山东卫视等媒体邀请去主讲中医节目,期间很多人都问我:养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我的回答就四个字:阴阳平衡。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归根结底,可以分为两类:一为阴,一为阳。

阴阳是两种相互对立的能量,它们一正一负,一左一右,一上一下,一前一后,相互制约,彼此依存。

正因为阴阳彼此对立,相互依存,所以才有了天地、日月和男女。

人体虽然复杂,但说到底,也只存在两种能量:一是阴,一是阳。

这两种能量不断变化,便有了人的生、老、病、死。

《黄帝内经》中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一部《黄帝内经》,洋洋十几万言,其实说的就是阴阳。

人的一生离不开生、老、病、死。

生是什么?生就是阴与阳这两种能量在身体内聚合,获得了暂时的统一。

老是什么?老是阴阳在体内不断变化、衰减。

病是什么?病是阴阳这两种能量在身体内出现了失调。

死是什么?死是阴阳这个统一体的瓦解。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阴阳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能量所构成的一个平衡体,在这个平衡体中,正极为阳,负极为阴,阴阳平衡才有了人,《黄帝内经》说“生之本,本于阴阳”。

人生天地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在中间追求的则是阴阳平衡。

所以,生命是一种不上不下、阴阳平衡的状态,如果这种平衡状态被彻底打破了,生命也就结束了。

生命结束之后是个什么状态呢?就是阴阳分离了。

在八宝山火葬场人们就能看到阴阳分离这种现象,阳的能量化成几缕青烟飘向天空,阴的能量化为骨灰被埋在了地下,一个头顶蓝天脚踩黄土的人就这样从天地间消失了。

生命是一种内稳定状态,这种稳定取决于阴阳的平衡,阴阳就像天平上那两个砝码,一左一右,只有它们重量相当,天平才稳定。

一旦阴阳失调,天平向一方倾斜,平衡被打破了,人就会生病。

所以,人要获得长期的健康,就必须时刻保持阴阳的平衡。

养生养的是什么?养的就是阴阳,只有阴阳调和,我们才能过上不生病的生活。

第一部分第2节:万病只有一个原因:阴阳不调(2)人身上的疾病有成千上万种,有的有名称,有的没有名称;有的是常见病,还有的是疑难杂症。

不管疾病有多少种,有多么难治,它们的病理只有一个,那就是阴阳失调。

人体的阴阳是相对平衡的,如果阴盛,阳气就会受损;如果阳盛,阴液就会受损,所以,《黄帝内经》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阴阳蕴藏在身体的每一个部分,肾有肾阴肾阳,肝有肝阴肝阳,心有心阴心阳,脾有脾阴脾阳,胃有胃阴胃阳,肺有肺阴肺阳……身体每一个部分的阴阳都必须保持平衡,一旦某一个部位的阴阳失调了,那个部位就会出现疾病。

肝上的阴阳必须平衡,如果肝阴不足,肝之阳气就会急剧上升,这时人就会面红耳赤、头涨头痛、急躁易怒,中医称之为肝阳上亢,西医用血压计一量,很可能发现血压变高了。

肺、胃、肾的阴阳也必须平衡,如果肺、胃、肾的阳气偏盛,阴液不足,那么,人就会多饮、多食、多尿,患上消渴。

消渴又名三消。

三消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阳气是人体内的火,阴液是人体内的水。

阳气偏盛,身体内的火大了,水就容易被烧干。

肺上的火大了,唾液、汗液、泪液和血液就容易被蒸发,这时人就会口干口渴,要不断地喝水,中医称之为上消;胃上的火大了,胃的功能始终处于亢奋的状态,吃进去的食物很快就会被消化掉,这时人就会吃得多、饿得快,中医称之为中消;肾上的火大了,肾燥精亏,肾就控制不住水,肾不摄水人的尿液就多,总想小便,中医称之为下消。

中医的三消,在西医化验检查的结果往往就是糖尿病。

同样,体内阳气不足,阴液就会过剩,这时,整个人体就像是一个火力微弱的炉子,没有办法将锅里的水蒸腾起来,由于水汽不能上升,所以这个人会感到口干口渴,总是不停地喝水;同理,火力不足,水汽无法蒸腾,喝进去的水就会直驱而下,这就是为什么一些人会觉得喝进去的水,怎么没多久就出来了,这在中医来看是阳虚型的消渴,若经西医检查,往往也是糖尿病。

心脏的阴阳必须平衡,如果心脏的心阳不足,人体就如同失去阳光的普照一样,陷入一片阴霾的笼罩中,变得浑身发冷、精神不振。

这时,水汽便会泛滥,出现水肿,结果,心脏的功能必然会受影响,甚至出现心源性水肿,西医一检查,发现这已经是心脏病甚至是心衰了。

同样,如果心阴不足,那就如同一个液压机里,赖以传动压力的润滑油不足了,润滑油不足,机器就会出现空转的情况,就会动力不足;同样的道理,心阴不足,人体就会出现心悸气短、神疲力乏、失眠健忘等问题,西医一检查,结果往往是心律不齐,心脏病又来了。

第一部分第3节:万病只有一个原因:阴阳不调(3)总之,大到心脏病、高血压,小到感冒发热,一切疾病皆源于阴阳失衡。

阳高寿短,阴重则病,阴阳失调,百病始生。

为什么一些人三天两头会感觉不舒服,不是头痛,就是胸闷气短,就是因为身体内的阴阳失调了,这就像一个地区的生态平衡被打破了一样,不是干旱,就是洪涝。

如何才能避免这些灾害呢?国家的办法是封山育林,让生态重新恢复平衡。

生态一旦平衡,大地就会风调雨顺。

那么,我们的身体如何才能风调雨顺呢?办法也只有一个,就是让身体的阴阳达到平衡。

一个阴阳平衡的人,他精力充沛、面色红润、无病无灾,即使偶有病毒来袭,他体内的正气也能很快将病毒赶走。

所以,只有阴阳平衡的人,才能健康长寿。

第二节女性阴阳不调,脸上就会长斑中医有很多养生方法,有中药、推拿、针灸、食疗等,不管采用什么手段,其目的都在于调理身体内的阴阳,只要阴阳平衡了,疾病自然就消失了。

所以,很多中医师给人看病时,不说看病,只说调理,这是很有道理的。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中医的调理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其实,调理是从根本上解决身体的问题,《黄帝内经》说“治病必求于本”,本是什么?本就是阴阳。

我就拿女性朋友常患的黄褐斑为例来说一下吧。

北京电视台的同事介绍了一位女性朋友,说要找我调理脸部疾患。

这是位非常美丽的女性,但美中不足的是,她的眼睛外侧有两大片颜色很深的黄褐斑。

她说自己生活无忧无虑,一切都很好,工作轻松,也非常富裕,但就是这个黄褐斑让她觉得很烦恼,她曾经去美容院处理过,花费数万,当时似乎效果不错,过后却依然不见好转。

我给她打了个比方,说局部治疗就好比是树叶黄了,我们不去找树根的问题,却往树叶上涂抹绿色,这样的做法不可能有好的效果。

黄褐斑其实是她身体内阴阳失调的表现,因为女性的身体就像月亮一样,月亮一个月经历一次圆缺,女性的气血一个月出现一次盈亏。

气为阳,血为阴,女性的气血随身体阴阳的消长而盈亏。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比如情绪抑郁等),女性的气血紊乱了,不能跟随阴阳消长的节奏,那么就会出现气滞血淤,淤血一旦停留在身体的某些部位,这些部位便会出现疾病,如果停留在脸上,则会形成各种斑类物质,这就是黄褐斑出现的原因。

西医治疗黄褐斑是从表面入手,一般采用剥脱、激素和激光等方法治疗,这种方法见效很快,但停用后问题又会反复,不能除根,而且还有很大的副作用。

那么,我们中医怎么办呢?中医是要从根本上入手,调理她身体内的阴阳,只要阴阳平衡了,黄褐斑自然就会消失了。

第一部分第4节:万病只有一个原因:阴阳不调(4)遇到这种情况时,我通常把女性的一个月分成三个阶段或者四个阶段来治疗,这次,我把她的一个月分成了三个阶段:月经过后是一个阶段,我开了个养阴的药膳方子;月经前是一个阶段,我在前面方子的基础上,加上了些养阳的药物;然后是月经期,我开了活血化淤的方子。

这样,整整一个月过去了,再见面时,我看见她的脸非常白净,就有点埋怨她了,心想你来找我看脸上的斑,为什么要化妆将斑遮盖住呢?这样我怎么知道病情的变化呢?于是,我告诉她,下次来的时候,一定要把妆卸掉,否则我无法看到黄褐斑的变化。

她吃惊地说:“我一点妆都没有化啊!”我也很吃惊,因为她脸上几乎看不出黄褐斑的痕迹了。

原来,她的身体基本恢复了,气色也好了很多,面色由原来的晦暗变得泛着红晕,当我送她走的时候,她戴上了墨镜,风姿绰约,又是一副青春飞扬的模样了。

她对我说了几句话很有趣,她说:“如果不是电视台里的人介绍,我绝对不会服用你的药膳,因为太便宜了,我去药店抓药,那么多天才花几十元,以前我为此花费的都是以千计数的,而且,这次的药膳汤还那么鲜美好喝。

”那么,我为什么要把女性的一个月分成三段呢?这与阴阳有关吗?原来,女性身体内阴阳能量的变化与月亮的盈亏有关。

月亮一月一次盈亏,女性一月一次月经。

根据月亮的圆缺,月相被分成了新月、蛾眉月、弦月、凸月和满月。

同样,随着女性生理周期的变化,她们身体内的阴阳能量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状况,于是,有人就根据月亮的圆缺,将女性的一个生理周期分成很多段。

现在有分成三段的,有分成五段的,也有分成七段的。

我认为分段太多就不利于调理了,你不能四天见一次患者,所以,我是倾向于三段分法或四段分法的。

首先,在月经结束的时候,阴血已大量流出,这时人一般是阴虚的,我们调理的原则就是要滋阴养血,想要养生的女性,可以做一些滋阴养血的食疗药膳,比如,在煲汤的时候,放入一点熟地、阿胶、当归(正常的用量应该是熟地九克、阿胶六克、当归三克),在中医看来,猪肉是滋阴的,清朝温病学家王孟英说猪肉最能滋阴,所以可以在汤里放入一点猪骨或者是猪皮,这样可以滋补阴血。

然后,在排卵期过后,阳气开始生发,此时,女性的身体处于一个由阴转阳的状态。

大家注意,阴阳是互根的,阴生阳,阳生阴,当阴发展到了盛极的时候,阳就开始生发了,但阳是在阴的基础上生发的,所以,此时我们要在滋阴方子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补阳的药物,促进阳气的生发,我一般是用菟丝子、巴戟天等。

此时,女性的基础体温开始升高,这也体现了阳长的状态。

第一部分第5节:万病只有一个原因:阴阳不调(5)接下来,就到了月经期,阴血排出,如果女性体内平时就有淤血,就可以借这个机会将淤血排出去,因为此时女性身体内的溶血机制增强。

所以,这个时期的调理重点就是活血化淤,帮助女性的身体排出淤血。

前面,我们说过黄褐斑是淤血的一种外在体现,如果我们将女性身体内的淤血排出去了,她们的气血畅通了,黄褐斑自然而然就会消失了。

那么,有的朋友问,为什么不是一个月里面,全部都用活血化淤的药物呢?那样不是更好吗?事实上,调理要看身体的状态,对于身体壮盛的人,当然可以这样,但现在很多人都气血不足,金元四大家的朱丹溪认为:一定要等患者正气充足时才能攻邪,正气不足要补足才行,否则,“邪去而正气伤,小病必重,重病必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